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有效性
色( 红墨水溶 液) , 蓝色 ( 硫酸铜 溶液) , 黄色 现 教学效果非常好。
学们 。 冷 不冷 啊7” “ 冷 !”
“ 从哪里可以看出冷啊?”
生的眼球 , 让学生观察 。 分析 , 总结溶液共 结 出来 。 然后 , 我拿 出 白糖 和食 用盐 , 请大 家
。 都冻冰了!” 很多同学回答。
感悟作者深沉的思想。理解课文精巧的 用 自如 。其次是句子的积 累 , 如< 陋室铭) 结构 。 品味文中优美筒约的语言 . 并且在
探 讨 中去揣摩 、 欣 赏名句名段 。 当我们 的 学生 学会 了品 、 学源自 了鉴 、 学会 了 赏 。 一
中意蕴丰富的五宇骈句 . < 孙权劝学> 中的 学生高 尚的情操 . 有利 于提 高学生的 审美
探 。就是师生就文言文中的精到之 知识 更加牢 固了。
事、 所绘 之 景 、 所 抒之情 , 探 索文 言文 的 言文。 必须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教 美 妙 。这样 不但能 让学生掌握 必要 的文 材中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 其深
言文知识 ,还能领略文言文精炼表达情 刻的思想内涵、 精巧的构思、 优美的语言、 记> 、 < 醉翁亭计>等千古名篇中那整齐的 景的方法。因为教科书中所选的文言文 变化多样的词义. 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格式。 优美的语言 , 明快的节奏和高远的
想 的效果 。
有的学 生不理解 。问老 师 : “ 为什 么作 战 文 。 一谈背诵 , 人们 自然想到 “ 死记硬背 。 中将军都 死了 , 壮 士都 回来 了? ” 。 遇到类 其 实 。 我讲 的背 。 是指 学 生在理 解 的基 础 似 问题 。 我一 般不急于讲 解 , 先让学 生开 上 的背诵 。熟读并背诵 一部 分名篇佳 作 。 展 讨论 , 然后 , 根据 学生 的讨 论情况 加 以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言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课程作为学生接触化学的主要途径,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成绩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有效性的定义在探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该概念的定义。
有效性通常指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果和发展的程度。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等。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与化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只有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才能够对化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影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习动力的方法。
例如,通过趣味化的实验设计、探索性学习和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并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自己的学习。
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教师角色的转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实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化学教学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广阔的视野。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教学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的过程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手段单一等。
对于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有效的初中化学教学,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将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案例分析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旨在提出适合当前教学环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有效性和深度。
通过研究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影响,再结合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关键因素,探讨如何实施高质量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发展方向,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本研究旨在为化学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用指导,为构建更高质量的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体系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初中化学课程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程标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化学学习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阶段。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化学知识,在学习化学时,要注意在理解课本知识时联系实际来分析问题,生活中要培养用化学的眼光看问题、以化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笔者经过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更好地学好化学。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
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仔细分析概念,切实把握好概念教学的深广度,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多而抽象,学生领会和完整掌握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概念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形成概念。
九年级化学绪言部分的演示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是使学生形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好例子。
如水的沸腾,引导学生观察水由静态转化为水蒸汽再冷凝成液态水,师生总结出变化特点,仅仅是物质状态上变化,无其他物质生成。
演示“镁带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发出耀眼白光及生成白色固体。
这个变化特点是镁带转变为不同于镁的白色物质——氧化镁。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水的沸腾,硫酸铜晶体的研磨等。
“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再如“催化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概念的形成,都可以由实验现象分析、引导、归纳得出其概念。
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化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是先简明扼要地呈现一两个典型实例,由此概括出概念的定义和特征。
由于缺乏实例学生往往只是记住概念的定义,对概念理解片面。
为弥补这种缺陷,在教学中可在学生获得概念定义后,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定义去分析不同的实例,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关键特征的认识,扩大概念的应用范围。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长铁线缠住 , 把浓硫 酸加入到试管 当中, 且在铁架台 t 3 同定住 , 再
进 行 加 热 。在 试 管 当 中放 入 铜 片 , 就 会 产 生气 体 , 使用 紫 色 的 石 蕊
试纸进行检验 , 就能够判断是二氧化硫 。将铜 片提 出, 就能够观察
关键 词 : 高 中化 学 ; 教学; 有效性; 策 略
一
、
以 新课 改为 视 角 改 进和 完善 传 统 的教 学方 法
培 养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力。教 师 在进 行 实 验 教 学 的 时 候 , 需 要
高 中化学这 门课程具有非常强 的理论性 , 对有关化学理论
摆脱 教材的束缚 , 对实验操 作过程进行优化 , 以有效地 培养学 生
地体悟 , 从 而使学生成为生态课堂的主体。 3 . 生态课 堂的构建最终都要服务于学生 高中语 文的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独立 的情感 和体验为
高 中语文 的教学过程 中, 应该更加突 出学生的主体性 。
他们 是知识 的探索者 、 情感 的亲身体 验者 。所 以在课堂上 , 基础 , 它 是 一 个 情 感 的认 知 过 程 。 因此 , 语 文 课 堂 的 生 态 教
到铜 片少 了一 部分 。再 次 放 进 去 , 又 会 少 一部 分 , 如此 可 以重 复 性
地进行 实验 。教师通过优化实验操作的过程 , 将浓硫 酸的强氧化 性 质进行有效地证实 , 从 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 新精神 。
参考文献 :
教师在化学 实验教学 的过程 中 , 需 要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 神 , 比如 , 测定 白醋 的含酸量多少 , 制取肥皂 和使用 自己熟 悉 的材料 制造化学 电池 等。教师需要通过这些 实验 , 让学生注 意观察社会 的快 乐 , 从而激 发学生 主动探究的思想意识 。通过优化实验操作 ,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性的化学用语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性的化学用语教学【摘要】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重要教学内容,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语言工具。
如何对化学用语进行有效性的教学,促进学生对化学进行高效地学习,是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有效的探讨。
【关键词】化学用语教学引言:初中化学是启蒙化学教育,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基础的重要组成,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语言工具,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说,没有化学用语就没有化学教学。
如何对化学用语进行有效性的教学,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清不同化学用语的在学习化学学习中地位与作用初中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元素符号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
对元素符号的学习、理解、记忆,是学习、掌握其它化学用语的基础、关键。
只有记住元素符号,理解元素符号及周围数字的含义,才能为化学式的学习、书写、记忆打下良好的基础。
化学式是化学用语学习的关键。
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是书写化学式的基础,而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又要通过化学式的书写得以理解,巩固和记忆。
所有化学用语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微妙的。
它们既自成一体,又相互依存。
化学方程式要通过化学式表示出来,不懂得化学式书写规则,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就无从谈起。
所以,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能否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熟练地写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中遇到的难点之一,也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两极分化的分水岭。
还有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元素周期表等,与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组成化学用语的全部,它们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才是化学用语基础中的基础。
二、先上眼,后上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掌握的跨越初中学生初学化学,一开始就接触到很多物质,有熟悉的,如水、二氧化碳等;有陌生的,如高锰酸钾、氢氧化钠等。
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化学教学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深入探讨和有效解决。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和记忆,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学生只是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丧失和学习动力不足。
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现实中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难以做到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化教学。
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析,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挑战,更有利于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2 研究目的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并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优化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2. 探讨不同评价方法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评价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3. 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探讨如何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4. 基于实践案例的分析,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为进一步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以上研究目的的深入探讨,本研究旨在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1.3 意义和价值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通过化学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有效性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有效性研究摘要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笔者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开展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渠道。
经调查,学生手中的资料名目繁多,如:学习指导、同步导学、精析精练……。
可谓要有尽有,教师作统一要求完成的作业资料至少有两种,每天大部分学生要做到晚上12:00后才能完成,住宿生甚至要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借光完成作业,严重催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章第五条之规定: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
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八小时。
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2〕。
笔者教学时并未使用这些资料,用一个实验班跟踪对比,所得的效果与前者相差无几。
看来,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用题海战术练出来的。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2.课题假设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出发,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假定课程资源相同的条件下对教师,学生、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3.1 文献法:已有的文献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从变量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或从教学实践进行归纳总结。
本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谈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及策略。
3.2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一、引入趣味性教学法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以死记硬背和大量的公式计算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和动力。
引入趣味性教学法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示范、趣味化的案例分析等方式,给学生展现化学知识的神奇、有趣和实用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轻松、富有趣味性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检验化学原理。
教师还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案例分析,展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二、实施交互式教学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方式往往是“师出一口,学生闭口”,教师大量传授知识,学生passively接受,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实施交互式教学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另一种重要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和课堂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欲望,让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注重实践性教学对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模拟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已经成为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将丰富多彩的图像、声音和视频等资源呈现给学生,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直观和深入人心。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也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平台。
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课堂。
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重中之中,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的主要途径。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要树立教学有效性的观念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效果,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无、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
良好的学习效果对学生今后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对学生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学习的效果越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越丰富,学习耗费的时间越短,学习的有效性也越高。
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应树立教学有效性的观念,毕竟把这种观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前的备课、课堂的授课以及课后的配套练习等方面。
但是切记教学有效性不能只看考试成绩的高低,也要看学生实际获得多少发展,得到多少提高,学习效率高不高。
二、因材施教,因生施教首先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掌握教材的系统性及其重点和难点,才能做到彻底掌握,融会贯通。
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题目是基础题,哪些题目是拓展题,哪些题是探究题。
还有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
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并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恰当地把握练习的难易度,使得练习更加有效。
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中不能一味地采取传统的讲授式,讲授法大多是教师直接把知识、规律、结论、问题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多数会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学习方法的指导,实质上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没有探究和学习过程体验是不完整的学习,将导致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低下。
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作者:杨育林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年第08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有效性可以从创设情境和有效备课等方面入手.一、有效性教学的标准和内涵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获得协调发展,让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 可见,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的根本标准. 有效性教学并不是指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是否学得好,以及学到了什么.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而无获,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则可视为无效教学.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如下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第一,学生掌握了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学生学会了化学问题的探究过程,掌握了化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三,学生已有的化学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或获得了新的能力;第四,学生喜欢上化学课,并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主动学习,养成了喜动手、爱探究、善交流、能勇敢面对化学学习困难的良好学习习惯.二、化学教学的不足与原因分析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有些教师抱怨教学任务重,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因而对于教材和教法研究不够,缺少课改的教学理念.其次,有些教师缺少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高,缺少主动性,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最后,有些教师把很大一部分教学时间花在讲题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有效的激发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缺少研究与关注.之所以会存在这些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仍以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大多是灌输验证、包办限制、指责压抑,不能做到“授人以渔”.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致使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自主性不够,久而久之,不能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差,学习质量自然不高. 学生学习质量不高,也就使得教师教得无味,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教师应关注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性的化学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促使新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现阶段,开展有效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务.三、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1.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源泉.实践表明,开展成功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化学教学同样适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对于化学教师来讲,一定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使化学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选择和设计探究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探究性习题的设计和选择,合理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探究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有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探究性习题则可以远离这些困扰,学生只要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脑海里分析探究步骤和方法,思考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促进了教学技术的直观化、立体化.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把所讲授的内容通过文字、视频、声音、图像等方式展示给学生,可以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出示一组地球“温室效应”的图画以及“二氧化碳作为肥料”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发挥二氧化碳的益处,它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利用不好,也可能成为人类的敌人.要让二氧化碳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减少对我们的危害,必须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4.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重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实践能力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因此,教学过程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协调好课堂时间的分配,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主动学习,教师应给予学生思考、操作、练习、讨论活动的时间.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总之,教师要积极探讨提高初中化学有效性的策略,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化学内容,要用心去研究、细心去挖掘,才能找到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最佳方法.。
提高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浅议提高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知道,初中化学的概念很多,也很零碎,让学生死记是不可取的。
化学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如果学生对化学概念掌握的不好,不仅影响到对选择题、判断题的解决,还会影响到对实验、计算题的掌握。
如果对化学概念掌握的比较好,那么他们就能灵活解决各种化学问题。
怎样有效的对化学概念进行教学,并取得满意的效果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在此谈一些心得,供大家参考。
一、化学概念的分类化学概念有很多分类,但总的说来,可分为两种。
其一,可以在教学中能够验证的概念,比如,化学变化、物理变化、质量守衡定律等等。
其二,在教学中,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验证的概念。
比如,原子量、化合价等等。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对不同类型的概念实施相应的手段教学,如果都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就可能使教学的效率减低。
二、可以验证的化学概念教学我们知道,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直观、明显的实验能帮助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掌握和理解,用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是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的概念会更牢靠。
1、设计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的问题在化学概念教学时,我们要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设计好问题,使化学概念的出现有铺垫,同时也为学生探索化学概念做好思维准备。
这样就能使化学课堂教学有个比较完整的结构。
也能使学生掌握概念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比如在讲授“饱和溶液”概念时,首先要复习溶液等概念,其次就要做概念出现的准备,设计问题:1.食盐在相同质量的水里或酒精中的溶解量是否一样?2.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量是不是一样?3.食盐能否无限制的溶解在水中?通过这些问题,能很好的为学生探索饱和溶液的概念做有效的铺垫和提示,也为学生探索饱和溶液概念做了有效的启发。
2、激发学生探索化学问题,使化学概念的掌握水到渠成在讲授化学概念时,设计好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思考、去探索,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摘要】本文围绕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展开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探讨了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有效性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分析、案例分析和教学策略。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启示与展望,并进行了研究局限性讨论。
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影响和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为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新课标、有效性研究、影响因素、案例分析、教学策略、评估方法、研究成果、启示、局限性、背景、目的、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更新和改革,新课标作为教学的指导方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益,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都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评估和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分析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了解新课标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为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提供依据;评估不同的有效性评估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适用性,探讨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分析影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通过案例分析,总结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谈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对大小 , 不管什么条件下 . 若 H。 浓度> O H 浓度 . 溶液呈酸性 :
若 H。 浓度= O H浓度 , 溶液呈中性 ; 若 H 浓 度< O H 浓度 , 溶 液呈 碱 性 。” 老 师继 续 问 : “ 那为什么p H判 断 酸碱 性 不 完 善 , 它 受 到 什 么 的影 响 ?” 经 过上 面的 分 析 , 学 生水 到渠 成 地 得 到结 论 : p H 判 断 溶 液 酸 碱 性 受 到 温 度 的 影 响 。 经 过 上 面 一 系 列 问题 的 引 导. 每个 学 生 都 在 思 考 中有 所 收 获 , 达 到 了 有 效 教 学 目的 。 3 . 有 效 实验 . 调 动 学 习积 极 性 和 主动 性 。 化 学 实验 不 但 可 以 帮助 学 生 形 成化 学 概 念 、 理 解 和 巩 固化 学知识 . 还 可 以 提 高学 生 的 积极 性 , 同 时培 养 学 生 的 观察 能 力 、 思 维 能力 和创 造 能力 , 它 通 过实 验 原理 、 实 验方 法 、 实验 步骤 、 实 验 现 象帮 助学 生 更好 地 理解 反 应原 理 ,透 过现 象 看 清物 质 反应 的本质 , 全 面提 高各 方 面能力 , 从 而达 到有 效教 学 的 目的 。 例 如在讲 授 《 沉 淀溶 解平衡 原理 的利 用 》 时, 在 讲 到沉 淀转 化 时, 用实 验是最 直 观最有 说 服力 的 。首先 取支 试 管 , 向其 中加 入2 毫升N a C 1 溶液 , 然 后 向其 中逐滴 ;  ̄ I XA g N O 溶液 , 学 生 很 容 易看
1 . 把握重点和难点. 合 理 分 配课 堂 时 间 。 首 先一 节 课4 5 分钟。 时间 组织 分 配恰 到好 处 . 教学 各 部 分 的 时间分 配 , 备课 时应 预计 , 讲课 时要 调控 。但有 时候 , 因为课 堂上 的突发 事件 , 不 能很 好地 按 计划 进 行 。 这 时候 就 要 体现 教 师 的灵 活 变 通 能力 , 老 师一 定 要 站 在 整堂 课 的 重点 和难 点 角 度 重新 安 排 时 间 。语 言组 织 准 确 、 简练 , 课 堂 上一 定 要 组 织教 学 语 言 , 做 到科学性 、 针 对性 、 准确性 , 同 时 对重 点难 点要 好好 把 握 . 突出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余文森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论与实践》中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
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来,课堂有效教学作为当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渐贯穿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操作中。
但山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大值得探讨的空间。
笔者到各乡镇学校调研,听了不同课型的初中化学课,发现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多了;多媒体“整合”多了,单一枯燥的活动少了;课堂气氛活了,不再死气沉沉。
整体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
但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具体表现是教师只单一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二是教学设计粗,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且以讲解式为主。
三是教学过程虚,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初中生活动时间较少或者教学活动设计单一。
四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课堂上存在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
五是学生参与演示有效太少,学生有效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六是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却忽视学生的学。
七是缺少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实践。
如此种种存在与教学当中的问题,一方面对课堂有效性教学这一教学理论的宣传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让部分人对有效性教学的概念认识愈加模糊。
另一方面,似是而非或者说是浅尝辄止的“四不像”有效教学已经影响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最重要的是极少的实践运用已经削弱了化学知识在生活当中的魅力,更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厘清学术概念。
初中化学概念对化学的现象,化学的事实经过进行一定比较并综合分析,归纳出事实,类比要点,抽象相关的理性科学知识,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主要针对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素养。
论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论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化学是和生产生活关系紧密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占用学生太多的学习时间,以免学生厌学。
初中化学教学重在课堂,研究有效性策略可以让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可以从培养学生学化学兴趣,优化教学方法,以及注重课内外实验探究等方面入手,使化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一节课的教学后,学生能学到以前不会的知识或者学到更多的知识,能有具体的收获。
具体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教师巧妙地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在课堂,乐在课堂,成在课堂,真正使学生得到知识与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化学的保障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古往今来,茫茫宇宙中千变万化的物质运动永无止歇。
万事万物离不开化学,人们的衣食住行、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工业农业、微观宏观、航空航天、能源环境都受惠于化学。
化学具有实用性,它与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不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深化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活用化学知识。
教师应把化学课程与实际联系,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需求,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激励更多学生努力学习、掌握这门学科,应用它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更好地为将来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充分利用各种图片、投影、录像等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科技意识,产生对科技的热情,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加强学科联系,抓住本学科中那些联结多个学科内容的知识点,挖掘出隐含其中的综合交叉因素,以形成一体化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了解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认识人类影响环境的性质和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识。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思考[论文]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思考[摘要]新课标强调改革的落脚点在课堂教学,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就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即,通过精心备课、自主学习、整合训练的方式切实促进有效课堂的达成。
[关键词] 精心备课自主学习整合训练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要场地。
改变学生的学法和改变教师的教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方面。
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
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成长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课堂质量不仅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而且影响了师生学校生命活动的质量。
在几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我努力致力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思考,现与大家分享如下:一、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课前教师首先通读本专题、本节课教材内容,把握和正确解读课标要求。
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进行整合。
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一个鲜活的课堂,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智慧,集中集体优势、亮点,因材施教。
研究学生的需要,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省时高效。
在教材内容处理的过程中,还应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前沿信息。
如:纳米技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陶瓷等学科前沿领域的知识以及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还有一些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实事,像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猪流感等等。
并对摄取的信息加以筛选、整理、加工,变成学生所需要的和感兴趣的,这样学生就会被教师的讲述吸引。
精彩的授课需要平时积累,锤炼自己的语言,抓住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就完全在你的控制范畴之内,即所谓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有效性概念是推理的依据,是理解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化学概念是根据化学变化的现象、实质和事实高度概括出来的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概念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概念原理的有效性呢?一、剖析概念的内涵化学概念是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是一定的。
内涵,揭示了概念的本质。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弄清含义,抓住概念中的关键性的字、词,找出概念的本质,排除非本质的干扰。
如对于“催化剂”这一概念,一要抓住“改变”两字(有加快和减慢之意);二要以反应前后为条件,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三要明确“剂”的意思(指一种物质)。
二、理清概念的外延基本概念是化学知识的基础,分散在初中化学教材的各个部分。
不同的概念间往往存在着某种关系,只要注意概念的外延,理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例如,复习“氧化物”概念时,可以与“含氧化合物”对比,提出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而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吗?”让学生思考,仔细推敲,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氧化物”概念中的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了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三、领会概念的要点概念教学,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
如,剖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分层理解:①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
②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注: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
③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
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
四、举反例理解概念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应在正面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逆向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每一个概念。
如,“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分析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化学知识的基础,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将来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认知角度、实践角度以及评价角度来分析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从认知角度来看,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化学知识框架。
通过教师深入浅出地讲授化学概念的基本原理、定义和相关性质,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够对不同的概念进行区分和联系。
这有助于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整体认知和理解,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化学概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思维方式来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
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好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实践角度来看,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化学实践是化学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化学概念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化学概念的实际应用。
实践操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化学概念教学不仅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包括示范实验和实际操作等形式,这样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对化学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从评价角度来看,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考试成绩和知识应用能力来评价。
通过测验和卷子等形式的考试,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可以得到客观的评价。
学生也可以通过解答问题、设计实验等形式的知识应用来体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些评价方式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对于化学概念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从而评估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认知角度、实践角度和评价角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摘要:本文从化学概念教学是建立在直观性和实验性的基础上的特点入手,并结合自己对化学概念教学的体会、对化学概念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的了解,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化学概念教学进行研究:(1)课题研究的意义。
(2)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对化学概念进行分类,使其系统化,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前提采用合适的方式,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知识储备。
(3)从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4)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地阐述了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应掌握的一些技巧。
(5)对化学概念教学的效率进行科学测量和评价。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研究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中最基本、最基础的内容,是化学教材中广泛应用的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概括反映。
从化学概念与其它化学内容的关系来看,化学概念不仅是建立化学科学体系的基础,而且是学生用来进行推理、判断、论证等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工具。
如何使学生清楚、准确、深刻地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化学概念又是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和化学计算以及有机化学等方面化学知识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要想学好化学是不可能的。
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化学概念教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在化学教材中,化学概念几乎每节都有,多而抽象,并且又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因此,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之前教师很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对化学概念进行分类,使其系统化。
1、从概念的内涵划分,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具体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很具体,它的内涵一般可以被感性材料清楚地揭示出来,故可在演示直观材料的同时提出来,也可通过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从日常生活常识和化学实验等宏观现象的总结分析中去认识和理解。
抽象概念的对象不是具体事物如摩尔,不易直观演示,而且学生的理解水平有限,所以在讲这类概念时一般不能先提出定义,而应该先让学生回忆原有的知识如时间等物理量的定义,然后再引导学生用类比、演绎推理的方法逐渐明确它,或者在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形象化的比喻以使学生较容易地正确理解这些概念。
另外,抽象过程的认识常以实验探索为手段。
2、根据概念的外延划分,概念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反映某一个别事物,如盐酸、硫酸、硝酸等。
而普遍概念反映一类事物,如酸、碱、盐。
讲这两种概念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掌握普遍概念是建立在了解清楚同类单独事物的基础上的,再启发学生学会用归纳比较的方法从个别事物推出一般原理或规律。
例如要掌握酸的通性这个普遍概念,则必须先研究常见的3种酸(盐酸、硫酸、硝酸)的一些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来。
辨别概念的种类并运用恰当的方法将其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准确地使用概念,防止出现逻辑性错误,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要做到这些,老师就要全面研究、分析教材,抓住概念的编排顺序和逐步深化的层次,不要超越学生可接受的水平,避免把与概念有关的一切都塞给学生,向学生提供的应是经过精心挑选、精心加工、精心改造且适合学生认知顺序、心理发展顺序的知识。
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人们对事物反复的观察、实验再经过抽象和概括,从中找出本质和规律后才形成的。
概念对学生而言基本上是属于间接的知识,他们不必像前人那样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经验的积累或经过若干次的失误来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
但是,他们的学习也不轻松,化学概念的形成、应用与发展,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认识过程。
无论从特殊到一般还是从一般到特殊,在认识过程中都是以感性经验为依据的,有些概念学生不能从直接的感知中形成则需要通过间接的经验来形成,如教材中对前人实验的描述、模拟以及教师形象化的讲解等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概念的形成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学生参与概念形成过程的积极性。
学生在概念的学习中若能调动自身各个方面的因素,自觉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和概括,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正确性。
2、概念同化因素的影响。
新旧概念的相互作用,就是新旧意义的同化,最终的结果是新概念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丰富和扩大,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问题或不扎实,将会直接影响对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3、运用概念解决问题之后的再认识的影响。
学生掌握概念的最终目的是用来解决在实际运用中碰到的问题,而在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对概念再认识和精加工的过程。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一般总是从感知具体的物质和现象开始,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实验或推理,经过从未知到已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后有层次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中,学生的学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前提。
另外,概念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思维方法,一般采用的思维方法有:1、分析和综合。
它是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一步,如盐类水解概念的建立应在实验这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盐溶于水后溶液显或酸性、或碱性、或中性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即上升到理性认识。
2、分类和比较。
概念可在比较中得以形成,在分类中得以巩固。
通过比较,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了对化学概念的准确把握,分类的实现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的,而进行分类,学生就可以巩固所学的概念。
3、抽象和概括。
化学概念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抽象性。
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化学概念,就必须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而且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应该从实践开始通过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和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来指导实践,促进学生认识过程的飞跃。
实验是丰富学生对化学概念感性认识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且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依托,利用化学演示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很直观形象地形成概念。
化学实验是化学概念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在实验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用来说明概念的实验要尽量典型、直观鲜明、生动和一次成功。
2、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帮助学生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为了循序渐进地、有效地实现化学概念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例如1、化学概念教学不但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概念的表达要力求准确、严格。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如化学平衡概念,其内涵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
”这些内容缺一不可,否则定义不成立,该概念的外延为可逆反应,离开了该条件也谈不上化学平衡。
另外,概念必须十分准确,不可含糊不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尤其要在关键字义、词义的辨析上花功夫,教师只有加强了自身语言文字方面的修养,才能起到教育学生表达准确的示范作用。
2、重视概念的相互联系,建立概念网。
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把握好概念教学的阶段性。
有些概念不能一次就完整地从本质上教给学生,而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不同的阶段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来进行该概念的教学。
4、教学中要注意概念的巩固与应用。
一个化学概念形成之后,学生对其的理解往往是肤浅的、粗糙的,若不及时加以巩固和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遗忘规律的作用下,再加上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概念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而应用概念既是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是否掌握的方法,又是促使学生对概念深化理解的有效途径。
学生应用概念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和进行问题解决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做习题来实现。
5、在化学概念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化学概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应用概念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概念的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那如何进行化学概念的有效教学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第一,丰富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感性认识。
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1、实验;它能给学生以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的优点,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或边讲边实验的方式或探究性实验的方式,把实验事实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感知各种实验现象,为概念的形成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2、传统教学媒体如模型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发展,但我们也不可忽视传统教学媒体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晶体结构的教学时,运用晶体的模型,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立体几何知识去讲解有关概念,这样不仅使学生学起来容易,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3、现代的电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视频录像等;可以实现微观世界的“宏观化”,比如电离平衡过程中分子的电离和离子的分子化过程,这样学生会获得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强调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概念中的关键字和词既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又是与相似概念的区别特征。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弄清含义,抓住关键的字和词来准确掌握概念,而关键字词往往是概念的外延。
例如,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
这是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单质或化合物的前提条件。
第三、重视正反例结合的教学方法。
有些概念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来分析,而且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
第四、抓变式、巧变形。
难理解的概念,结合概念的内容适当改写成公式或其它形式,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可表示为: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第五、及时巩固概念。
可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方式来巩固。
进行了化学概念的教学后,教学效率如何?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都是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
为了搞懂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化学概念教学进行科学测量和评价。
这不仅是反馈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判断师生互动结果的科学数据之一,为弥补教学的不足,适时采取补救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化学教师总是要以教学测量为手段,经过分析、综合,进行判定,以得知自己的或他人的教授活动与学生学习行为的状态,进而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相对照,获取准确具体的教学结果。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徐敏.初中化学核心概念的形成过程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机制.上海市茸一中学,2007.【3】董海.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河北省川流中学,076250.【4】王立智.化学概念教学浅谈.西安市44中学,1997.【5】第二教育网.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与学的技巧,2007.【6】胡贺冰.试谈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毫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0.【7】化学知识、技能教学基本功教育论文.怎样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2010.【8】周志红.中学化学概念教与学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1. 【9】何少华,毕华林.化学课程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77-78.【10】王磊,等.科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