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合集下载

落地式脚手架钢管搭设规范

落地式脚手架钢管搭设规范

现场勘察与设计方案制定
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环境因素的勘察
了解搭设场地的地形起伏、地质状况,以及周围是否有高压线、地下管线等障碍物。
脚手架用途、荷载及使用要求的明确
根据实际需求,明确脚手架的用途、所承受的荷载及使用要求,以便进行合理设计。
设计方案制定
根据勘察结果和实际需求,制定脚手架的搭设方案,包括立杆间距、横杆步距、连墙件设 置等。
头部受伤。
安全带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 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 固定在稳固的支撑点上

防滑鞋
工作人员应穿着具有防 滑功能的鞋子,以防止 在湿滑或不平整的表面
滑倒。
其他防护装备
根据具体作业环境和任 务要求,可能需要配备 护目镜、手套、耳塞等
防护装备。
高处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搭设前检查
在搭设脚手架前,应对所有钢 管、扣件、连接件等进行检查 ,确保其完好无损且符合规范
钢管材质要求与标准
01
钢管应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低 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制造,其材质 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02
钢管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 告,证明其材质、规格和性能等 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钢管规格型号选择
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荷载大小和使 用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钢管规格 型号。
钢管外径应为48mm,壁厚不得小于 3.5mm,长度一般为6m,也可根据 需要进行定制。
05 检查验收与维护 保养制度建立
检查验收程序及内容
搭设前检查
搭设后验收
检查钢管、扣件等材料的质量合格证 明和检测报告,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
对搭设完成的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立杆垂直度、横杆水平度、节点 连接等方面,确保脚手架稳定可靠。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一、引言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是一种常见的施工工具,用于支撑和搭建建筑物外部的工作平台。

本文将针对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 设计方案:在施工前,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制定相应的钢管脚手架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满足安全、稳定、可靠的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相应规格和数量的钢管、连接件、横杆、斜撑等脚手架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按计划进行。

3. 地面处理:在施工前,需对施工场地进行地面处理,确保地面平整、坚实,避免钢管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稳定的情况。

三、施工步骤1. 搭建基础架:首先,根据设计方案将钢管和连接件组装成基础架的立柱和水平横杆。

立柱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设置,保证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

立柱与地面要做好固定连接,以增加整体的稳定性。

2. 安装横杆和斜撑:在基础架上,按照设计方案安装横杆和斜撑。

横杆的安装要保持水平,斜撑的安装要保持合理角度,以增加脚手架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 安装工作平台:安装好横杆和斜撑后,根据需要安装工作平台。

工作平台应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安装平稳牢固,确保施工人员在上面能够安全作业。

四、安全措施1. 安全防护网:在搭建好的脚手架外围,必须安装合适的安全防护网,以防止物体从高处坠落,保护周围工作人员的安全。

2. 存放材料:在脚手架上不得随意堆放材料,应按规定将材料存放在指定的位置,以避免对施工人员和脚手架结构造成安全隐患。

3. 定期检查: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和连接件的紧固情况,确保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4. 禁止超负荷使用:严禁在脚手架上进行超负荷作业,避免脚手架发生倒塌或断裂的危险。

五、施工结束工作1. 拆除脚手架:在施工结束后,按照规定的方法逐层拆除脚手架,避免对周围环境和设施造成损坏。

2. 材料归置:拆除脚手架后,将材料归置到指定的存放区域,保持整洁有序。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计算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计算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计算一、引言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是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临时支撑设备,用于搭建和支撑临时工作平台。

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正确的结构计算是确保脚手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计算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正确地进行脚手架计算。

二、应力分析在进行脚手架计算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脚手架承受的外力和力的作用方式。

脚手架主要承受荷载分为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斜向荷载。

垂直荷载主要来自工作平台和施工人员,水平荷载主要来自风荷载,斜向荷载则为斜向荷载杆和拉杆。

三、计算方法1. 垂直荷载计算垂直荷载计算是脚手架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根据脚手架的使用要求和荷载标准,确定每个工作板的最大荷载,并根据所使用的脚手架材料和规格进行计算。

通常,脚手架的设计垂直荷载范围为1.5kN/m2至3.0kN/m2。

2. 水平荷载计算水平荷载计算是为了确保脚手架在风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根据所在地区的风速等级和脚手架高度,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通常,脚手架设计的最大水平荷载范围为0.3kN/m2至1.2kN/m2。

3. 斜向荷载计算斜向荷载计算是为了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脚手架杆件的倾角和力的作用方式,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斜向荷载计算通常包括斜向荷载杆和拉杆的计算。

四、计算步骤进行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时,通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根据工程实际需求,确定脚手架的使用要求和规格。

2. 根据脚手架的结构和荷载作用方式,进行应力分析,确定所需计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

3. 根据设计标准和规范,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4.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脚手架材料和规格。

5. 进行脚手架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

6. 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搭建和拆除。

五、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计算的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

假设某工程的脚手架高度为10m,宽度为8m,长度为30m。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一、引言钢管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高空作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桥梁、楼房、水库等高空施工领域。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是指搭设在地面上,以钢管、扣件等进行组装而成的支架结构。

本文将对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准备1. 设计方案施工前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搭设的位置、高度、承重要求等。

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并经过专业人员审核。

2. 材料准备施工前需准备钢管、扣件、横杆、脚轮等相关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数量足够。

3. 施工人员根据项目规模和施工难度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和资质要求,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证书和经验。

三、施工步骤1. 场地清理选定搭设脚手架的场地,应先对场地进行清理,清除杂物、灰尘和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平整。

2. 基坑开挖对于需要在地面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情况,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基坑,保证基坑的尺寸和深度符合要求。

3.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

一般情况下,采用混凝土浇筑基础,确保基础的牢固稳定。

4. 钢管脚手架组装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开始对钢管脚手架进行组装。

组装包括搭设立杆、横杆、斜杆等部分,并使用扣件固定连接。

5. 定位调整脚手架组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定位调整。

通过调整脚轮的高度和位置,确保脚手架平稳牢固地立在地面上。

6. 安全防护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对脚手架进行安全防护。

安装安全护栏和防滑设施,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7. 定期检查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特别是对于长时间使用的脚手架,应定期检查其连接件、螺栓等部分的牢固性。

8. 拆除在施工完成后,根据施工计划进行脚手架的拆除工作。

应注意拆除顺序,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安全措施在钢管脚手架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安全措施:1.施工过程中,必须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备,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施工场地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周围人员注意施工作业。

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

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

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一、前言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支撑结构,本文将介绍在搭建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时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在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钢管、连接件、横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等。

2.2 设备准备确保搭建所需的施工设备准备齐全,如吊篮、脚手架升降设备等。

三、搭建步骤3.1 制定搭建计划在搭建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并制定搭建计划。

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进行。

3.2 安装脚手架立柱根据施工图纸,按照规定间距将脚手架立柱安装到地面上,确保垂直度和水平度。

3.3 安装横向支撑杆在立柱之间安装横向支撑杆,确保支撑稳固。

3.4 安装纵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是支撑主要结构的关键部件,安装时需注意固定牢固。

3.5 安装工作台面在搭建好的基本脚手架结构上安装好工作台面,以便工人进行施工作业。

四、安全防护4.1 安全意识施工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穿戴好安全帽、安全绳等安全装备。

4.2 定期检查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脚手架结构是否稳固,及时处理松动、变形等情况。

4.3 防护措施在搭建过程中,要设置好防护栏杆,防止工人从高处坠落。

五、施工结束及拆除5.1 施工结束在施工结束后,对搭建的脚手架进行验收,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5.2 脚手架拆除施工完毕后,按照逆序操作拆除脚手架,确保拆除过程安全有序。

六、结语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施工辅助工具,在施工时务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24米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技术交底

24米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技术交底

24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技术交底1、脚手架施工1.1脚手架双排脚手架立杆采用单立管,钢管长度分别有1.5m、2m、4m、6m等长度。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横距×纵距×步距=1.05m*1.3m*1.5m。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小于H+1.2米=31.1米(H为该桥桥墩的高度最大值),立杆采用单立管;内排架距离墩柱外侧距离约为0.5米;采用钢管类型为Φ48.3×3。

基坑回填时,需进行夯实。

详细情况见下页图:1.1.1纵向水平杆的设置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纵向水平杆在横向水平杆上面,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两根相邻的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在脚手板两端与横向水平杆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撑杆件上。

1.1.4立杆的设置每根立杆底部沿纵向设置木垫板,垫板宽度为20cm、厚度5cm。

脚手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接头外,其他各层各步接头均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当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当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的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规范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规范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规范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是一种常见的脚手架类型,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关于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规范的一些要点:一、基本要求1.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经过专业技术机构的验收。

2.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经过静载和动载试验。

3. 必须使用正规的钢管和连接件,并进行酸洗、防锈、喷漆等处理,确保质量。

4. 安装前必须进行试验组合,确保结构稳定。

二、施工要求1. 施工前必须由专业施工队进行现场勘测和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

2.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并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3. 施工前必须组织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4. 施工现场必须进行临时封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三、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可靠的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安全带等,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2. 施工时必须使用专业的安全工具和设备,如安全带、安全锁等,确保人员的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脚手架的安全稳定。

4. 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乱堆乱放材料、乱丢垃圾和乱动脚手架等行为。

四、质量验收1. 脚手架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2. 验收时必须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承载能力、连接件的可靠性等指标,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3. 验收过程中必须对脚手架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和整改,并进行复查,确保质量合格。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非常重要。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脚手架施工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施工质量,构建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3篇)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楼施工项目,建筑高度为28层,建筑总面积为18000平方米。

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决定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二、施工方案概述1. 脚手架系统组成:本工程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由立杆、横杆、剪刀撑、水平杆、脚手板、踢脚板、安全网等组成。

2. 脚手架搭设要求:脚手架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 51210-2016)的要求。

3. 施工顺序:施工顺序为:基础施工→脚手架搭设→主体结构施工→脚手架拆除。

4. 施工时间:脚手架搭设时间为30天,拆除时间为15天。

三、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1. 材料准备:- 钢管:直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

- 连接件:扣件、旋转扣件、U型卡等。

- 脚手板:木质或竹质脚手板。

- 其他材料:安全网、踢脚板、剪刀撑、水平杆等。

2. 施工准备:-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脚手架搭设的安全要求。

- 施工现场应平整、坚实,满足脚手架搭设要求。

- 施工前,对脚手架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3. 脚手架搭设步骤:- 基础施工:在脚手架搭设前,先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坚实、平整。

- 立杆搭设:立杆应垂直于地面,间距不得大于1.5米,底部设置垫板,确保立杆稳定。

- 横杆搭设:横杆应与立杆垂直,间距不得大于1.5米,横杆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 剪刀撑搭设:剪刀撑应设置在立杆两侧,间距不得大于6米,剪刀撑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 水平杆搭设: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上方,间距不得大于2米,水平杆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 脚手板搭设:脚手板应铺设在水平杆上,间距不得大于0.3米,脚手板应固定牢固。

- 安全网、踢脚板搭设:安全网应铺设在脚手板上方,踢脚板应固定在脚手架外侧。

4. 脚手架验收:-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脚手架符合安全要求。

- 验收内容包括:脚手架结构、连接件、脚手板、安全网、踢脚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址:二、脚手架的材料准备1、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 钢管。

2、扣件采用铸铁扣件,质量应符合GB15831-1995《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

3、垫板采用5cm、20cm 以上宽木脚手板。

三、脚手架搭设的作业条件1、首先脚手架搭设场地已平整、夯实工作,从建筑物主体向外围3-5‰找坡。

回填土夯实后,上面铺设厚5cm、20cm 以上宽木脚手板沿建筑物周围通长装置,之后在木脚手板上放置钢底座,钢底座上放置立杆,之后按设计的立杆间距进行放线定位,铺设木脚手板要平稳,不得悬空。

2、排水措施:在距脚手架外排立杆外0.5 米处,设置一排水沟,在最低点,设置积水坑,水流入坑内,用潜水泵将水排出,排水沟坡度为3-5‰四、脚手架的搭设方法。

1、搭设顺序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也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每边竖起3-4 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水平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靠近立杆并与纵向水平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水平使其符合要求,按40-60N m 力拧紧扣件螺栓,形成脚手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

交圈后,再全面检查一遍脚手架质量和地基情况,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脚手架质量,设置连杆墙件(或加抛撑),按第一步程序和要求搭设指二步、第三小步......,随搭设进程及时装设连墙件和剪刀撑,装设作业层间横杆(在脚手架横向杆之间架设的、用于缩小铺板支撑跨度的横杆)、铺设脚手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挡脚板及密目网全封闭。

2、构造要求1) 立杆的间距、垂直度:立杆间距选用 1.5 米,允许搭设偏差±5cm,立杆垂直度允许搭设偏差±10 cm。

排宽1.5 米。

2) 扫地杆设置从垫板往上20 cm 处,设置扫地杆,扫地杆采用对接接长。

扫地杆在端头与立杆交接处伸出扣件长度不小于10 cm。

3) 横杆间距、平整度:横杆步距采用 1.8 米,用对接方法接长,一根横杆两端的高差,不能超过2 cm,纵向水平杆全长平整度不小于±10cm。

4) 立杆、横杆接头的详细做法: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的接头不应设在同步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c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3、剪刀撑的搭设方法在建筑物四周转交处,必须要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 根之间,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小于 6 米。

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 度-60 度之间,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 米。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

剪刀撑接长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用3 个扣件等距离布置,扣件在钢管端头处不小于10cm 处。

剪刀撑下端一定要落地。

4、小横杆的设置每一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部,端头处伸出长度不小于10cm。

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cm,在双排架中,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cm。

单排架的小横杆一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部,另一端应伸入墙内240cm 以上。

5、脚手板的防护栏杆脚手板一般设置在3 根小横杆上,要铺满、铺严密,在两侧设置180mm 以上高踢脚板,操作层上部护身栏杆1.2 米高,下部护栏杆距踢脚板0.6 米处。

6、密目网垂直封闭1) 密目网的质量要求密目网要四证齐全,要有阴燃性能,其续燃、阴燃时间均不得大于4 秒。

要符合GB16909 的规定。

每10cm×10cm=100cm2 的面积上,有2000 个以上网目。

2) 密目,多贯穿试验做耐贯穿试验时,将网与地面在30 度夹角拉平,在其中心上方3 米处,用5kg 重的钢管(管径48mm-51mm)垂直自由落下,不穿透即为合格产品。

3)密目网的绑扎方法用系绳将密目网绑扎至立杆或大横杆上,使网与架体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系绳的材质应符合GB16909 的规定。

7、兜网封闭用大眼安全网(平网)将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封闭起来,每隔10 米封闭一道。

8、脚手架的上下通道脚手架体要设置安全马道:1.马道宽度不小于1 米,坡度以1:3(高:长)为宜。

2.马道的立杆、横杆间距应与脚手架相适应,基础按脚手架要求处理,立面设剪刀撑。

3.人行斜道小横杆间距不超过1.5 米。

4.马道上满铺脚手板,板上钉防滑条。

5.设置护身栏杆,上部护身栏米1.2,下部护身栏距脚手板0.6 米,同时设180mm 宽挡脚板。

9、脚手架交底与验收脚手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搭设,要有严格的技术交底,要有节点构造详图,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所有偏差数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要由专门人员对已搭设好的脚手架按照搭设方案进行验收,验收时要有量化内容;如:横、立杆之间距数值,立杆的垂直度,横杆的平整度等都应详细记载在验收记录当中。

不能简单的用"符合要求"来代替。

10、脚手架的拆除方法制定拆除方案,方案包括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等。

拆除顺序应遵守由上到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

即先拆栏杆、脚手架、剪刀撑、斜撑、而后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工作。

拆架子的高空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义鞋上架作业,同时,周围没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并有专人指挥,以免发生伤亡事故。

11.脚手架搭设时注意事项1)外径48mm 与51mm 的钢管严禁混合使用。

2)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3)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向架子的内侧,螺栓朝上,直角扣件的开口不得朝下,以确保安全。

5).当脚手架外侧遇有低压电线时,而且外侧边缘距外电架空线路负侧边缘的安全距离小于规范定时,应做专门外是方案,并严格执行。

6).上架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7).严格按搭设方案施工;连墙件和剪刀撑应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两步;8).在搭设过程中,应注意调整脚手架的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100mm。

方案计算书: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5.8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立杆的步距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连墙件采用3步3跨,竖向间距4.5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6层。

脚手架各构件计算如下:一、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0.038kN/m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350×1.500/3=0.175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500/3=1.500kN/m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8+1.2×0.175+1.4×1.500=2.356kN/m小横杆计算简图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2.356×1.0502/8=0.325kN.m=0.325×106/5080.0=63.917N/mm2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荷载标准值q=0.038+0.175+1.500=1.713kN/m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5.0×1.713×1050.04/(384×2.06×105×121900.0)=1.080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用小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0.038×1.050=0.040kN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350×1.050×1.500/3=0.184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1.500/3=1.575kN荷载的计算值 P=(1.2×0.040+1.2×0.184+1.4×1.575)/2=1.237kN大横杆计算简图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0.08×(1.2×0.038)×1.5002+0.267×1.237×1.500=0.504kN.m=0.504×106/5080.0=99.152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V1=0.677×0.038×1500.004/(100×2.060×105×121900.000)=0.05mm集中荷载标准值P=0.040+0.184+1.575=1.799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V1=1.883×1799.070×1500.003/(100×2.060×105×121900.000)=4.55mm 最大挠度和V=V1+V2=4.605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 ≤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1.荷载值计算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500=0.058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50×1.500/2=0.276kN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1.500/2=2.362kN荷载的计算值 R=1.2×0.058+1.2×0.276+1.4×2.362=3.707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