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设计指引PPT(制作谢芬华).ppt
合集下载
建筑智能化设计指引 PPT
1. 根据公司编制的设计指引,全面了解和掌握承接建筑的
2.
功能需求,按照设计指引确定的系统分类,确定相应的
3.
系统设置;
4. 按照设计指引确定的系统分类进行公司内部专业分工,
5.
按专业分工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或招标书,提出我方的
6.
合理化建议和需澄清的问题;
7. 根据专业分工分别主动的与建筑、结构、电气、照明、
3. 根据公司的设计指引,针对具体项目建立 系统模型作为设计提纲。
第一部分 智能建筑概论
概论
智能建筑的历史 智能建筑的实质 智能建筑的定义
集成水平
发展周期
计算机集成建筑 集成系统
CIB
1995年至今 国际展示场(Japan, 1996)
智能化
科技馆(2001)
集成系统
CIB
(IT技术的飞19速90发-1展99)5年
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内的 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 建筑物自动化、远程通信和办公自动化有效运行,这三种功能 结合起来的建筑,就是智能建筑。(日本电机工业协会)
在建筑中设计了可提供响应的功能以及适应用户对建筑物 用途、信息技术要求变动时的灵活性。(国际智能工程学会)
对其他专业的设计变更以及施工现场及时、充分了解, 使设计方案和图纸具有指导施工的时效性; 站在使用方的立场,提出帮助用户充分发挥系统功能的 方法和解决系统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方法。
设计指引
1. 各专业设计人员均要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 设计指引进行具体设计工作;
2. 各专业设计人员均要严格采用系统设置关 联矩阵来确认和指导各专业之间的相关联 的内容设计,并明确设计责任人;
建筑智能化系统第一章1.1 课件PPT
具有传递、处理感知信号或信息的能力。 具有对现场的远程监控和数据库管理能力。 具有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 具有事故预警和实时处理的能力。 具有安全、舒适、服务便捷的功能。 具有节约能源和人性化管理的功能。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4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和设计原则
我国大中城市的智能建筑正在不断地升温,智能建筑的发展已 成 为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智能建筑的设计目标应以实际需求为原 则,综合考虑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等。 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应具 有足够的应变能力,要有适当的预见性和超前性,考虑今后的发展 和升级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要在设计上协调一致,同步进行,并贯 彻于设计工作的全 过程,集成在同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上。
教学要求:
能够阐述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及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并能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的论证和实施的方案。
教学重点: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智能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
智能建筑的系统组成。
教学手段:
幻灯片、专业网站、多媒体课件。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1 引言
1.1.1 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
智能建筑的三级标准设计规范为: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甲级)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乙级)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丙级)设计标准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5 世界智能建筑的发展潮流
在国际上,智能建筑已经向着“智能大厦群”、“智能街 区”、“智能化城市”发展。如韩国(智能半岛)、新加坡(光 纤智能花园)、印度(加尔各答盐湖智能城)、日本、美国正在 计划建造所谓“海上城市”、“空中城市” 和“月球城市”。如 日本大森集团设计的“塔形大楼”高 1609m ,共 500 层,可同时 容纳 30 万人,是世界最高的海上城市。又如美国佛蒙特州建立 了一座称为威鲁士基地的带顶盖的城市,可容纳居民1万余人, 可以自动控制市内温度。美国航天局曾计划在月球上建立一座 “月球城市”,并计划在2007年首先向月球送100名地球移民, 最终可容纳上万人。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4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和设计原则
我国大中城市的智能建筑正在不断地升温,智能建筑的发展已 成 为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智能建筑的设计目标应以实际需求为原 则,综合考虑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等。 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应具 有足够的应变能力,要有适当的预见性和超前性,考虑今后的发展 和升级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要在设计上协调一致,同步进行,并贯 彻于设计工作的全 过程,集成在同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上。
教学要求:
能够阐述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及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并能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的论证和实施的方案。
教学重点: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智能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
智能建筑的系统组成。
教学手段:
幻灯片、专业网站、多媒体课件。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1 引言
1.1.1 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
智能建筑的三级标准设计规范为: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甲级)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乙级)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丙级)设计标准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5 世界智能建筑的发展潮流
在国际上,智能建筑已经向着“智能大厦群”、“智能街 区”、“智能化城市”发展。如韩国(智能半岛)、新加坡(光 纤智能花园)、印度(加尔各答盐湖智能城)、日本、美国正在 计划建造所谓“海上城市”、“空中城市” 和“月球城市”。如 日本大森集团设计的“塔形大楼”高 1609m ,共 500 层,可同时 容纳 30 万人,是世界最高的海上城市。又如美国佛蒙特州建立 了一座称为威鲁士基地的带顶盖的城市,可容纳居民1万余人, 可以自动控制市内温度。美国航天局曾计划在月球上建立一座 “月球城市”,并计划在2007年首先向月球送100名地球移民, 最终可容纳上万人。
建筑智能化介绍PPT课件
建筑智能化介 绍
目录
List
• 什么叫建筑智能化?包括哪些系统? •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 安防行业的发展历程
• 智能化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 • 监控品牌格局.
2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什么是建筑智化? 包括哪些系统?
建筑智能化是 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 网络系统、服务、管理的最优化组 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 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6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
1:从技术的角度: 行业化、高清化、智能化
2:从市场的角度 政府积极推动 国际反恐形势、国内城镇化与快速城市建设、部分应用领域安全事故 频发等,促使政府大力推动 “应急体系”、“平安社会”、“平安城 市”、“3111”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公安及社会各方面 对安防产品需求的升温。
12
This is
Intelligentiz ation
I
13
谢谢
THE END
14
5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安防行业(监控行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一代监控系统叫CCTV,即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备主要构成是模拟 摄像机、画面分割器、视频线缆、矩阵、键盘及录像设备VCR。 • 第二代监控系统是以DVR产品为核心的视频传输、存储技术。DVR采 用数字化视频图像处理方式,视频存储在硬盘上,可以利用网络进行 远程管理,其主要应用还是配合矩阵实现数字化图像存储,亦称为模 数混合结构。 • 第三代为IP摄像机、编码器及NVR的全IP数字视频时代,摄像机的视 频图像就近转化成数字信号上传到网络);大容量存储设备取代DVR 内部有限的硬盘容量;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内置到IP摄像机或编码器中;
目录
List
• 什么叫建筑智能化?包括哪些系统? •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 安防行业的发展历程
• 智能化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 • 监控品牌格局.
2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什么是建筑智化? 包括哪些系统?
建筑智能化是 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 网络系统、服务、管理的最优化组 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 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6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
1:从技术的角度: 行业化、高清化、智能化
2:从市场的角度 政府积极推动 国际反恐形势、国内城镇化与快速城市建设、部分应用领域安全事故 频发等,促使政府大力推动 “应急体系”、“平安社会”、“平安城 市”、“3111”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公安及社会各方面 对安防产品需求的升温。
12
This is
Intelligentiz ation
I
13
谢谢
THE END
14
5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安防行业(监控行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一代监控系统叫CCTV,即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备主要构成是模拟 摄像机、画面分割器、视频线缆、矩阵、键盘及录像设备VCR。 • 第二代监控系统是以DVR产品为核心的视频传输、存储技术。DVR采 用数字化视频图像处理方式,视频存储在硬盘上,可以利用网络进行 远程管理,其主要应用还是配合矩阵实现数字化图像存储,亦称为模 数混合结构。 • 第三代为IP摄像机、编码器及NVR的全IP数字视频时代,摄像机的视 频图像就近转化成数字信号上传到网络);大容量存储设备取代DVR 内部有限的硬盘容量;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内置到IP摄像机或编码器中;
《建筑智能化系统》PPT课件
2、组成
3、功能
4、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技术
5、智能建筑与信息高速公路的关系 “信息高速公路”是由光缆构成的高速通道、将其延伸到每
个基层单位、每个家庭,可形成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信息 “交通网”,文字、图像、语音都可以以数字流的形式在这个 “交通网”上快速传递。
二、综合布线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是
它是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包括信息 插座、插座盒(或面板)、连接软线、适配器等。
3、管理区(Administration) 它是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桥梁,同时又可为同层组网
提供条件。其中包括双绞线跳线架、跳线(有快接式跳线和简 易跳线之分)。在需要有光纤的布线系统中,还应有光纤跳线 架和光纤跳线。当终端设备位置或局域网的结构变化时,只要 改变跳线方式即可解决,而不需要重新布线。
2、 开放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 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介质。如果更换另一种设备,那原来的布 线系统就要全部更换。这样的话就增加了很多麻烦和投资。综合 布线系统由于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流行的标 准,它几乎对所有著名的厂商都是开放的,如:IBM、DEC、 SUN的计算机设备。
2.6 建筑智能化系统
一、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1、概念
智能建筑——是将结构、各种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 组合,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从而为人们提 供一个高效和具有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
(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 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 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5、干线子系统(Backbone) 通常它是由主设备间(如计算机房、程控交换机房)至各
《建筑智能化技术》PPT课件
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控制信号。
ISDN的全部信令都采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因此在用 户/网络接口及网络内部都存在单独的信令信道,和用户信 息信道完全分开。
3.2.3 ISDN用户/网络接口(1)
用户/网络接口是ISDN的关键技术,也是ISDN的构成及应 用和发展的焦点。 • 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特性 通用性:能综合多种用户终端业务 同时性:能连接多个终端 可移动性:便携式计算机要求终端可移动 隔离性:终端和网络可独立开发,不受对方限制
现更名为
•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3.2.1 ISDN的概念(1)
• ISDN产生的背景
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各种通信设备不断出现; 不同设备的接口和传输速率的要求不同;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等都能综合
CAS的组成 综合业务数字网 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 可视图文及传真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
光缆通信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 国际互连网 微波通信系统
3.1 通信自动化系统概述
通信设备的发展方向 终端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 传输链路→数字化、宽带化 交换设备→适合宽带ISDN的快速分组交换机
3.2.3 ISDN用户/网络接口(9)
CCITT规定的ISDN用户/网络接口结构
接口 类型
BRI
物理的 接口速率
192k bit/s
1.544M bit/s或 PRI 2.048M
bit/s
接口名称 基本接口 B信道接口
H0信道接口 H1信道接口
接口结构 信道结构
2B十D
23B十D (1.544Mbit/s)
ISDN的全部信令都采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因此在用 户/网络接口及网络内部都存在单独的信令信道,和用户信 息信道完全分开。
3.2.3 ISDN用户/网络接口(1)
用户/网络接口是ISDN的关键技术,也是ISDN的构成及应 用和发展的焦点。 • 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特性 通用性:能综合多种用户终端业务 同时性:能连接多个终端 可移动性:便携式计算机要求终端可移动 隔离性:终端和网络可独立开发,不受对方限制
现更名为
•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3.2.1 ISDN的概念(1)
• ISDN产生的背景
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各种通信设备不断出现; 不同设备的接口和传输速率的要求不同;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等都能综合
CAS的组成 综合业务数字网 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 可视图文及传真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
光缆通信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 国际互连网 微波通信系统
3.1 通信自动化系统概述
通信设备的发展方向 终端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 传输链路→数字化、宽带化 交换设备→适合宽带ISDN的快速分组交换机
3.2.3 ISDN用户/网络接口(9)
CCITT规定的ISDN用户/网络接口结构
接口 类型
BRI
物理的 接口速率
192k bit/s
1.544M bit/s或 PRI 2.048M
bit/s
接口名称 基本接口 B信道接口
H0信道接口 H1信道接口
接口结构 信道结构
2B十D
23B十D (1.544Mbit/s)
建筑智能化方案PPT课件
第4页/共53页
楼宇自控系统
• BAS系统所能够产生的实际效果
• 室内恒温控制 • 便于大楼内的所有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 便于大楼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并监视设备运行情况,提
高整体管理水平 • 良好的管理将延长大楼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备更换的周期
延长,节省大楼的设备开支 • 及时发出设备故障及各类报警信号,便于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监控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各子系统发来的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 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监控指令分别发往报警接收中心和相关子系统。
第32页/共53页
报警系统
小区和公寓的 物业办公室
小区围墙
第33页/共53页
一卡通系统
门禁管 理系统
停车场 系统
一卡通系统
消费管 理系统
考勤管 理系统
第34页/共53页
一卡通系统图
第7页/共53页
冷水机组
7.冷却塔 及风机
空调系统(制冷机组)
1.将房间空调水路水收集.2.将水送入 房间空调水路.3.调节分水器和集水器 压力.4.将水制冷或制热.5.将水抽入分 水器.6.将水抽入机组7.将水降温
4.机组
3.旁通阀
1集水器
6.冷却泵
5.冷冻泵
第8页/共53页
2.分水器
1.一次热水供水温度
便于操作人员处理故障 • 节省运行费用,节省能量
第5页/共53页
楼宇自控系统
冷热源系统 空调机组 新风机组 送排风机
空调设 备管理
给水泵 排水泵 污水泵
给排水 设备管理
能源计量
酒店能源计量 公寓能源计量
建筑设备
电气 设备监控
供配电监控 室内照明监控 电梯系统监控 智能灯光控制
楼宇自控系统
• BAS系统所能够产生的实际效果
• 室内恒温控制 • 便于大楼内的所有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 便于大楼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并监视设备运行情况,提
高整体管理水平 • 良好的管理将延长大楼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备更换的周期
延长,节省大楼的设备开支 • 及时发出设备故障及各类报警信号,便于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监控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各子系统发来的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 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监控指令分别发往报警接收中心和相关子系统。
第32页/共53页
报警系统
小区和公寓的 物业办公室
小区围墙
第33页/共53页
一卡通系统
门禁管 理系统
停车场 系统
一卡通系统
消费管 理系统
考勤管 理系统
第34页/共53页
一卡通系统图
第7页/共53页
冷水机组
7.冷却塔 及风机
空调系统(制冷机组)
1.将房间空调水路水收集.2.将水送入 房间空调水路.3.调节分水器和集水器 压力.4.将水制冷或制热.5.将水抽入分 水器.6.将水抽入机组7.将水降温
4.机组
3.旁通阀
1集水器
6.冷却泵
5.冷冻泵
第8页/共53页
2.分水器
1.一次热水供水温度
便于操作人员处理故障 • 节省运行费用,节省能量
第5页/共53页
楼宇自控系统
冷热源系统 空调机组 新风机组 送排风机
空调设 备管理
给水泵 排水泵 污水泵
给排水 设备管理
能源计量
酒店能源计量 公寓能源计量
建筑设备
电气 设备监控
供配电监控 室内照明监控 电梯系统监控 智能灯光控制
建筑智能化设计指引PPT(制作:谢芬华)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控制技术
现代显示技术 存储技术
综合布线、子系统布线
建筑、施工
服务请求
协同控制
基础平台
综合布线、子系统布线
建筑、施工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为智能建筑数据和语音业务提供 高速可靠的连接通道,保证信息准确、快速地传输。 综合布线系统除用于语音及数据传输外,还用于安 全防范、楼控等系统的数据、图像传输,以及宽带 多媒体应用的音视频传输。
设计指引
1. 各专业设计人员均要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 设计指引进行具体设计工作; 2. 各专业设计人员均要严格采用系统设置关 联矩阵来确认和指导各专业之间的相关联 的内容设计,并明确设计责任人; 3. 根据公司的设计指引,针对具体项目建立 系统模型作为设计提纲。
第一部分
智能建筑概论
概
论
智能建筑的历史 智能建筑的实质 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 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 间
的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建 筑
环境。
(中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第二部分
智能建筑模型
智能建筑模型
系统模型包括一个基础、五个平台、五类基本技术和五 类 服务。一个基础由建筑本体、系统机房、供电和防雷接地设 施 及综合布线子系统布线组成;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是五个平 台,包括建筑自动化平台、应用系统平台、技术支撑平台、 通 信网络平台和智能化集成平台;五类基本技术包括计算机、 通 信技术、控制、显示和数据存储,实现相应的五类服务。
•输入/出功能模块,按实际需 要组合
建筑智能化PPT课件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
建筑智能化系统简介概述
在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中的定义如下:"它是以建筑为 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 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以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以网络为基础的监控管理平台为目标,提供一整套系统软件, 能采集和取用弱电各分系统的所有实时数据并在集成网络系统上发布,可实现对系统信息、 资源和管理服务的共享,具有一致、简易和方便的个人业务操作界面,能满足众多用户的不 同作业需求。
不间 断电 源系
统
闭路 电视 监控 系统
电子 巡更 系统
防盗 报警 系统
一卡 通子 系统
楼宇 自控 系统
系统 集成
触摸 查询
集成 管理 系统
信息 发布 系统
物业 管理 系统
网络 机房
消控 机房
通讯 机房
背景 音乐 系统
消防 报警 系统
桥架 管线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CA信息自动化
CA 信息自动化
综合布线 系统
卡片
读卡器
门禁主机
pos消费机
一卡通管理系统概述图 数据库
持卡人 刷卡终端 通讯网络
服务器
其他应用领域
人事考勤、车辆出入
银行、食堂、超市
一卡通管理系统应用范围示意
一卡通管理系统-门禁系统简介
一卡通管理系统-车库管理系统概述
车辆管理系统在住宅小区、大厦、机关单位及企业厂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系统大概涵盖了车辆人员 身份识别、车辆资料管理、车辆的出入情况、位置跟踪和收费管理等等。管理系统配置包括停车场控 制器、自动吐卡机、远程遥控、远距离IC卡读感器、感应卡(有源卡和无源卡)、自动道闸、车辆感应 器、地感线圈、通讯适配器、摄像机、视频数字录像机、传输设备、停车场管理软件等。
建筑智能化系统简介概述
在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中的定义如下:"它是以建筑为 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 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以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以网络为基础的监控管理平台为目标,提供一整套系统软件, 能采集和取用弱电各分系统的所有实时数据并在集成网络系统上发布,可实现对系统信息、 资源和管理服务的共享,具有一致、简易和方便的个人业务操作界面,能满足众多用户的不 同作业需求。
不间 断电 源系
统
闭路 电视 监控 系统
电子 巡更 系统
防盗 报警 系统
一卡 通子 系统
楼宇 自控 系统
系统 集成
触摸 查询
集成 管理 系统
信息 发布 系统
物业 管理 系统
网络 机房
消控 机房
通讯 机房
背景 音乐 系统
消防 报警 系统
桥架 管线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CA信息自动化
CA 信息自动化
综合布线 系统
卡片
读卡器
门禁主机
pos消费机
一卡通管理系统概述图 数据库
持卡人 刷卡终端 通讯网络
服务器
其他应用领域
人事考勤、车辆出入
银行、食堂、超市
一卡通管理系统应用范围示意
一卡通管理系统-门禁系统简介
一卡通管理系统-车库管理系统概述
车辆管理系统在住宅小区、大厦、机关单位及企业厂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系统大概涵盖了车辆人员 身份识别、车辆资料管理、车辆的出入情况、位置跟踪和收费管理等等。管理系统配置包括停车场控 制器、自动吐卡机、远程遥控、远距离IC卡读感器、感应卡(有源卡和无源卡)、自动道闸、车辆感应 器、地感线圈、通讯适配器、摄像机、视频数字录像机、传输设备、停车场管理软件等。
建筑智能化系统培训教材(PPT 47张)
子系统介绍
防盗报警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实现 报警联动功能, 发出报警信号
闭路电视系统自动摄像, 安保中心的主监视画面 也同步跟踪
保安可根据系统报警提示 赶往现场处理
周界报警系统 红外报警系统
综合报警系统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防盗报警系统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音、视频会议系统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不间断电源系统
为智能化弱电及信息化系统提供不间断电源服务,并在 外部电源断电的情况下使用UPS供电满负荷使用数小时。 机房网络 系统 监控系统
市电供电 消防广播系统
后备发电 机组供电
智能卡系统
电话系统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电子巡更系统
2019/1/31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纯模拟监控系统
纯模拟监控系统组成部分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纯模拟监控系统图
2019/1/31
2019/1/31
2019/1/31
2019/1/31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门禁系统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
1)从RJ45的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一般不要超过5m; 2) RJ45的插座必须安装在墙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距地面30cm以上; 3)插座与插头(双绞线)不要接错线头。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配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 设备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 。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线子系统由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组成, 能支持大多数现代化通信设备。如果有磁场干扰或信息保留时可以用 屏蔽双绞线(STP)。如果需要高宽带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
防盗报警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实现 报警联动功能, 发出报警信号
闭路电视系统自动摄像, 安保中心的主监视画面 也同步跟踪
保安可根据系统报警提示 赶往现场处理
周界报警系统 红外报警系统
综合报警系统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防盗报警系统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音、视频会议系统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不间断电源系统
为智能化弱电及信息化系统提供不间断电源服务,并在 外部电源断电的情况下使用UPS供电满负荷使用数小时。 机房网络 系统 监控系统
市电供电 消防广播系统
后备发电 机组供电
智能卡系统
电话系统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电子巡更系统
2019/1/31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纯模拟监控系统
纯模拟监控系统组成部分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纯模拟监控系统图
2019/1/31
2019/1/31
2019/1/31
2019/1/31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门禁系统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
1)从RJ45的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一般不要超过5m; 2) RJ45的插座必须安装在墙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距地面30cm以上; 3)插座与插头(双绞线)不要接错线头。
2019/1/31
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配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 设备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 。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线子系统由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组成, 能支持大多数现代化通信设备。如果有磁场干扰或信息保留时可以用 屏蔽双绞线(STP)。如果需要高宽带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46页PPT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建筑电气与பைடு நூலகம்能化工程设计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谢谢你的阅读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建筑电气与பைடு நூலகம்能化工程设计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谢谢你的阅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ppt课件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
戴瑜兴
引 言
本课程电子教案着重考虑: 系统观:
建筑智能化的涉及范围较广,既包括传统 意义上的强电工程、弱电工程等硬件设施:同 时又包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下的软 件开发与应用。学习本课程时,要求用系统的 观点来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
2
系统集成:
智能建筑的核心是系统集成,它是一个复 杂的、异构的大型系统,构成智能建筑的子系 统通常需要集成起来应用,以支持更快,更精 确的智能化作业管理流程,提供有意义的、一 致的管理信息、实现智能建筑的建设目标-安 全舒适、先进科学、节能高效。
30% 按方案设计程度命题 20% 按设计性实验项目程度 命题
工程设计题型、技术开发题型要求如前所述。
10
7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每位同学做到: ⑴分别针对三个以上的具体对象或问题产生科研选 题的想法或论证。 ⑵二~五年之内实现自己的一个想法。 科研选题方法(另专题讲述)
8
讲授内容:
本教案中“*”的内容可作为选讲内容, 根据不同学生层次(大学生、研究生) 以及课时情况,有选择的讲授。
9
Hale Waihona Puke 本课程的考试考试方式:笔试、开卷(2小时)
题型 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本科生 50% 着重于设备、系统的基 本概念和组成原理 研究生 20% 着重于技术发展趋势和 发展方向方面的基本概 念和基本原理,并有创 新性观点 30% 按施工图程度命题 50% 按研究生开题程度命题
工程设计(例如:安防 系统或通信系统) 技术开发
5
(2)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理论上:成熟性 技术上:可行性 条件上:软硬件设施条件及经费 性价比: 高性能,低价格 环保:开发,生产运行维护,报废是否会产生污染 节能:节能降耗,利用新能源
戴瑜兴
引 言
本课程电子教案着重考虑: 系统观:
建筑智能化的涉及范围较广,既包括传统 意义上的强电工程、弱电工程等硬件设施:同 时又包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下的软 件开发与应用。学习本课程时,要求用系统的 观点来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
2
系统集成:
智能建筑的核心是系统集成,它是一个复 杂的、异构的大型系统,构成智能建筑的子系 统通常需要集成起来应用,以支持更快,更精 确的智能化作业管理流程,提供有意义的、一 致的管理信息、实现智能建筑的建设目标-安 全舒适、先进科学、节能高效。
30% 按方案设计程度命题 20% 按设计性实验项目程度 命题
工程设计题型、技术开发题型要求如前所述。
10
7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每位同学做到: ⑴分别针对三个以上的具体对象或问题产生科研选 题的想法或论证。 ⑵二~五年之内实现自己的一个想法。 科研选题方法(另专题讲述)
8
讲授内容:
本教案中“*”的内容可作为选讲内容, 根据不同学生层次(大学生、研究生) 以及课时情况,有选择的讲授。
9
Hale Waihona Puke 本课程的考试考试方式:笔试、开卷(2小时)
题型 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本科生 50% 着重于设备、系统的基 本概念和组成原理 研究生 20% 着重于技术发展趋势和 发展方向方面的基本概 念和基本原理,并有创 新性观点 30% 按施工图程度命题 50% 按研究生开题程度命题
工程设计(例如:安防 系统或通信系统) 技术开发
5
(2)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理论上:成熟性 技术上:可行性 条件上:软硬件设施条件及经费 性价比: 高性能,低价格 环保:开发,生产运行维护,报废是否会产生污染 节能:节能降耗,利用新能源
建筑智能化设计指引PPT
暖通 电气 电子数 空调 给排水 据通信 控制 控制 及交换
传真 文本 通信
1980-1985年
音频 电
City Plaza,
CODEC 视影 Connecticut, USA
通信 像通信 (UTBS, 1984)
1st IB, STS
单设备
单一设备
1980年前
智能建筑的实质
建筑智能化 =
人的智能(HI) + 人工智能(AI) + 集成智能(II)
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内的 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 建筑物自动化、远程通信和办公自动化有效运行,这三种功能 结合起来的建筑,就是智能建筑。(日本电机工业协会)
在建筑中设计了可提供响应的功能以及适应用户对建筑物 用途、信息技术要求变动时的灵活性。(国际智能工程学会)
功能分类
管 理: 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交通管理、通讯管理、 建筑物业管理、经营管理、服务管理。
控 制: 冷热源设备控制、空调通风设备控制、变配电设备控制、 照明设备控制、电梯扶梯控制、给排水设备控制。
节 能: 冰蓄冷控制、变频技术应用、太阳能应用、的定义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 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 的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建筑 环境。 (中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第二部分
智能建筑模型
智能建筑模型
系统模型包括一个基础、五个平台、五类基本技术和五类 服务。一个基础由建筑本体、系统机房、供电和防雷接地设施 及综合布线子系统布线组成;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是五个平 台,包括建筑自动化平台、应用系统平台、技术支撑平台、通 信网络平台和智能化集成平台;五类基本技术包括计算机、通 信技术、控制、显示和数据存储,实现相应的五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