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方式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短期绩效研究——以中国南北车吸收合并为例

财经管理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短期绩效研究—以中国南北车吸收合并为例李春花(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十八大三中全会以来,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我国企业面临着来巨大挑战和机遇。
越 来越多的公司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希望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中尤为盛行。
以沪深两市2010年一2015年发生的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为研究对象,探讨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特征。
并 以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为例,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中国南车吸收合并北车的短期绩效。
关键词:吸收合并;短期绩效;累计超额收益;上市公司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22. 0501引言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现代企 业制度建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H金融证券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丼购重组成为了我国企 业自我发展和扩大规模的重要方式,通过并购重组,扩 大企业规模,进入新的发展领域,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同时也日益成为上市公司资本营运和投资的新手段。
那么并购重组能否给参与并购的 企业带来绩效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 对此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有的 认为并购带来正绩效,有的认为并购带来负绩效,还有 的认为并购几乎是没有绩效的,。
本文选择了争议较大且较为关注的并购绩效问题为研究对象。
2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兼并重组数据 库、国泰安CSMAR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巨潮咨 询网以及上市公司年报等并加以手工整理s本文选取 了 2010年一2015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 吸收合并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定的标准剔除了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样本公司,。
样本选择的具体标准 如下:(1)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因为金融保险类 上市公司单独执行的幾融企业会计制度与其他公司可 比性较差;(2)剔除ST类公司,该类公司处于困境,面临 退市风险,会对实证研究的结果产7丨•:负面影响故剔除;(3)剔除合并事件失败的样本;(4)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
南北车合并重组研究

南北车合并重组研究作者:刘莎莎来源:《商情》2017年第27期摘要:2015年新一轮国企改革全面推进、落地,建筑、电力、铁路等产能过剩行业众多国企央企,面临大规模合并重组。
2015年6月18日,世界最大的两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一个高铁界的“巨无霸”横空出世。
关键词:央企重组南北车并购重组国有资源合理配置1南北车重组背景1.1在国外,南北车恶性竞争阿根廷项目被作为国企”恶心竞争”的典型被几乎所有报道提及,北车报价239万美元,南车却报了 127万美元横刀夺爱,很多分析都认为阿根廷项目是南北车合并的重要诱因,乃至直接导火索。
1.2在国内,两车激战多年,造成资源浪费“北平无战事”,高铁排排坐分果果,但更大的轻轨、城铁、地铁市场则是招标,两车激战多年。
南车北车竞争厉害,就分别建厂,天津北车一个,南车一个,成都北车一个,南车一个……这样之后的结果便是重复建设,巨大浪费,南车北车在自己的基地把大部件都生产好,运到当地组装,就算皆大欢喜了。
2南北车重组动因2.1提升国际化合并后新公司将把握全球轨道交通市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加快国际化进程。
着力统一布局海外投资,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投资效率;整合海外销售队伍,制定统一的海外市场拓展战略,集中力量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统一品牌形象,集中双方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2.2增强协同性合并双方将在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领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公司整体实力。
通过统筹研发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研发体系,融合双方优势技术,加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优化产品体系,实现产品的谱系化、标准化和模块化,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实现生产基地专业化、地域化分工,统筹规划未来投资,提高生产和投资效率;实现供应体系、销售体系全球整合,充分挖掘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2.3拓展多元化合并后新公司将利用轨道交通装备板块的既有资源促进新产业发展,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我国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以南车北车重组为例

我国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以南车北车重组为例
南车北车是我国两家大型铁路车辆制造企业,南车主营电力机
车和铁路客车,北车主营铁路货车和机车。
二者于2014年5月5日
宣布将实施重组,成立中国中车有限公司,标志着我国中央企业历
史上最大规模的重组案例之一的完成。
南车北车重组案例对我国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有着重要的启示和
借鉴意义:
1. 优势互补:南车和北车的业务和产品线存在重叠,但也有很
多互补之处。
南车擅长制造高端铁路客车和电力机车,而北车主打
铁路货车和高速动车组,通过重组可以实现各自优势的整合和协同
发挥,提升整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产业链延伸:南车北车的重组也意味着铁路车辆制造产业链
的延伸和完善。
二者合并后可以实现从设计研发、制造生产、销售
服务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整合,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 资源整合:南车北车的重组也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避免产
生重复和浪费。
例如,南车具有强大的电机电控和零部件制造能力,而北车则有较强的钢结构和焊接能力,通过重组,二者可以避免投
资重复,更加高效的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业务拓展:重组还可以拓展企业的业务。
南车北车重组后,
中国中车有限公司可以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制造优势,向全球扩展市场,同时还可以通过跨界整合和创新发展新兴领域业务。
总之,南车北车重组案例是我国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成功的一个
范例。
在今后的中央企业并购重组中,可以借鉴南车北车的经验,
通过优势互补、延伸产业链、整合资源和拓展业务等方面的努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整体效益。
中国中车 案例分析 完整版

案例分析———中国中车(601766)一、简介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方式进行合并组建的国有企业。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为“中国中车”,英文名称为“CRRC Corporation Limited”,英文简称为“CRRC”,将同时承继及承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二、基本面分析中国中车的主营业务主要是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各类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及环保设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销售、租赁与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实业投资与管理;进出口业务。
中国中车的运营情况良好,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197.24亿元,同比增长20.4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3.15亿元,同比增长27.61%;另外,公司合营企业BST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5.64亿元,净利润5.6亿元。
市场拓展硕果累累。
公司积极适应市场新环境新变化,加强对外沟通交流,建立竞合优势,促进市场拓展。
国内市场,高寒动车组实现后来赶上,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取得市场突破,均填补了市场空白。
海外市场,紧紧围绕海外客户最关注的产品性价比、本地化和交货能力三个核心点,灵活制定应对策略,精准发力,成效显著,新签海外订单37.6亿美元,同比增长68.6%,实现行业领先,创历史新高。
报告期内,收获南非电力机车大单,金额超20亿美元,是我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整车出口最大订单。
新产业市场,充分借力国家产业政策拓展新产业市场,积极推进并购、投资,新能源装备、新材料、轨道工程机械、工业传动与自动化、高端电力电子器件等业务持续发展。
2014年,公司全年新签订单1,590亿元,期末在手未完订单1,3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5%,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中车的股价曾近一度让中国股民疯狂,这个疯狂是双向的,爱的有多深就恨得有多深。
从3月18日到4月20日,如图矩形框内K线图,中国南车(中车前身)的股价翻了3倍!这在当时引起了全民热捧,网上也出现了许多段子。
南北车合并

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案例分析2014年12月30日晚间,距离新年仅一天之隔,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发布合并预案,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
一企业介绍中国南车: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1766,上交所:601766)成立于2007年12月28日,是经中国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南车集团公司联合北京铁工经贸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并由中国南车集团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12年底,中国南车有18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分布在中国11 个省市,员工近9万人。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北车,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联合大同前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08年6月26日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设在中国首都北京,公司注册资本58亿元。
2014年12月30日晚,中国南车正式宣布与中国北车合并。
2015年5月20日,中国北车正式退出A股市场。
2015年6月1日,中国南车发布公告,公司与中国北车A、H股合并均已实施完成,新公司将采用新的公司名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中国中车”。
二合并背景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都是国资委管理下的央企,2000年南车、北车两大集团成为独立的竞争对手,业务按地域划分,南方的企业划归南车,北方的企业划归北车。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原来两家企业竞争激励,互相压价,影响收入和利润,导致研究条件不足,很多研究人员都已经不愿意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了。
如果两家继续把精力放在拿项目上,不利于技术进步,价格过低,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同时没有研究和改进,也会影响中国高铁的技术进步。
作为同属国资委管理下的央企,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在2014年12月30日的合并实现了1+1大于2。
两车合并后,不仅仅减少恶性竞争,也避免资源浪费,尤其是海外业务方面,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
财务视角下企业并购的绩效评价—以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为例

选题主要对并购的动因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并购动因中的协同效应,并细化到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也从财务分析的角度选取相应的指标对协同效应的效果进行具体评价,以并购动因的实现情况作为判断并购是否成功的依据,以此构建评价体系来评价并购的效果。此种方法也叫做“会计研究法”,即选取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对企业相关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和研究,以此来判断企业并购的绩效。
虽然我国的并购浪潮相对于西方来说,起步较晚,但是在并购绩效评估方面,我国学者充分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国外并购方面的理论成果和研究经验对我国的并购绩效评价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目前,我国也形成了关于并购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体系。部分学者认为并购会使企业经营效益下降,万潮领(2001)选择了总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以及净资产增长率等四个财务指标,对企业并购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了1997-1999年之间并购营销企业绩效的变化情况,得到了并购绩效从长期来看呈下降趋势的结论。朱宝宪和王怡凯(2002)采取了会计研究法对各类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绩效最终呈上升趋势。不同学者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指标以及选取的样本量不同,得出的并购的绩效评价的结论也不尽然相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随着社会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变化,并购的动因和效应也处于一个动态发展变化中,选题将在之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之上对我国并购的绩效评价体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二)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并购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主要手段,企业通过并购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也可以节约融资成本、获得盈利增长点等,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是“协同效应”,也就是在并购后取得“1+1>2”的效果。但是纵观国内外文献,关于并购完成后的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并不完善。选题从并购的内涵和动因出发,对协同效应进行分类识别,在此基础上试图从财务角度探究以协同效应为出发点的企业并购的绩效评价方法,构建了检测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财务分析框架,从而为并购目标企业是否产生协同效应提供有益的参考,以更好地为公司并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为企业并购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提供指导。选题在财务视角下,对并购的绩效评价以财务指标的形式进行数据化和可视化。通过对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内涵进行分析,并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一定的说明,建立并购绩效评价的体系。在理论研讨的同时,辅以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的实例进行评价分析,拓展该选题的实践运用。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是世界最大的两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合并,合并将使得两车不再把视角局限于国内竞争,而是强强联手,实现中国高铁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举措。两车并购重组是否成功,也关系到后续大规模央企并购重组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对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购重组对企业经营状况以及财务状况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会计研究法构建了并购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有助于完善我国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
财务管理案例:南北车合并

4.3 杜邦分析
合并后同行业对比
总结:
合并后,在每股收益方面,中车排名第五,大家可以看出中车负债率偏高, 但是若扣除实际上是未来季度营收的预收款后,实际的负债率中车一直保持 在54%左右。对中车这样的重资产强周期高端装备制造企业,54%的杠杆很正 常。在主营收入方面,中车排名第一,可见中车的竞争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
3.投资活动分析
3.1 3.2 3.3 3.4 投资总规模 对内投资情况分析 对外投资情况分析 投资效果
3.1 投资总规模
投资现状
随着合并的完成,中国中车的总资产呈现出上升 趋势。同比上涨2.94%。
3.1 投资总规模
投资现状
可以从上述数据看出:中国中车的总投资额呈现 不断平稳增长趋势。
南北车合并后将加速推行产品的标准化。采购体 系统一,效率优先,有助于加速核心零部件国产 化进程,帮助有竞争优势的本土供应商脱颖而出
启示
进行同行业的吸收合并能有效 避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例如本案例中的南北车,也有 许多企业存在互相压价,恶性 竞争的行为,不断地进行着攀 比和竞争。尝试吸收合并后, 这样的问题可能得到有效化解, 并且有助于合力推动行业进步, 并带动行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轨道交通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已 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未来将以干线铁 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网络和城市轨道 交通系统的“三网融合”为发展目标, 组成全国范围内完整的轨道交通网络。 推进轨道交通“三网融合”将为整个轨 道交通装备市场的增长 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南车北车合并方案

优化资源配置
合并后公司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化 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等配 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合并后公司可以整合采购、生产、销 售等环节,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
提升研发实力
合并后公司可以整合双方研发力量,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 发,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激励机制重建
合并后需要重新构建激励 机制,以确保员工的积极 性和工作动力。
监管审批风险
反垄断审查
合并后企业规模扩大,可能面临反垄断审查,以 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政府审批延误
合并方案需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审批过程 中可能出现延误或无法通过的风险。
法律法规遵守
合并后企业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防止因违 规行为引发法律风险。
政策推动因素
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以提升国际竞 争力。
南北车合并试点
作为国企改革和兼并重组的试点,南车北车合并可以探索改革路径,为其他国 有企业改革提供借鉴。
02
合并方案概览
合并方式
01
02
03
股票交换
南车和北车将通过股票交 换的方式完成合并,南车 的股东将获得北车的股票, 反之亦然。
市场反应不确定性
投资者信心
合并后企业的市场表现和股价可能受到投资者信心的影响,存在 不确定性。
客户反应
合并后企业的客户可能对新的品牌形象和服务产生反应,需要关注 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
竞争格局变化
合并后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可能发生变化,需要关注竞争对手 的动态和市场变化。
05
合并后的战略规划
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并购重组绩效研究——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实证分析

CONTEMPORARY ECONMICSNo.24,August.2016— 87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越来越严峻,所以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改革才能生存下来。
在党中央召开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中也专门提出国有企业需要进行改革,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企业改革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制造业”中的重要领域——轨道交通制造业也紧追时代的步伐,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在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合并成为“中国中车”。
中国两大轨道交通制造业的合并不仅仅是为了自身更强大的发展,更是贯彻党中央实行“一带一路”的发展精神,让代表中国轨道交通的行业正式“走出去”,创造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所以,针对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并购重组所到来的绩效成果就显得颇为重要。
对于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合并,相当于轨道交通制造业中的双寡头合并,并购效益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以大家都普遍看好二者的合并。
二者的业务结构基本一致,合并后能够整合企业之间的内部产业链结构,实现企业规模效益;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减轻企业的成本,比如企业间的研发成本,并购重组后二者可以相互借鉴以来实现低成本的生产结构。
同时合并产生的协同作用使企业业务结构更加完善、提升企业整体的实力,企业获得的毛利率将增加。
二、文献综述本文主要采用的是事件研究法来探讨南车与北车并购重组的绩效分析。
相对于国内事件研究法的研究,国外起步更早、研究成果更加成熟。
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中,西方金融学者在经过大量信息研究后认为在并购重组的企业中,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均可获益(Jensen,1983),但对于目标公司来说收益要比收购公司所获得的收益更大(G.A.Jarrell 和A.B.Poulse,1989;Bruner,2002)。
希汉和德尼斯(1988)在分析了31宗大宗股票转让案例后,得出大宗股票转让公告后的股价的涨幅大于转让前的涨幅,而且Moeller(2003)认为公司长短期的股价与公司规模的大小有关,一般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在重组后股价会下降,而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在重组后股价表现的非常好。
南北车合并

南北车合并案例(战略性并购)前世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均脱胎于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
2000年,为促进竞争,这家公司按照地域,被拆分为南北车两大集团。
两家公司主业都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由国资委管理,地域的南北界限已经不存在,国际市场上也势均力敌。
1986年,国内建成立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简称“中车”)。
2000年,为了防止轨道交通行业的垄断,增强其在市场机制中的竞争活力,“中车”公司一分为二,分离为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和中国北车集团公司。
分离后南北车在竞争中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中国高铁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南北车的发展。
不过,随着近年南北车“走出去”,兄弟竞争从国内市场杀到了国际市场。
(比如2013年,当中国北车等企业竞标阿根廷动车订单时,北车首轮报出了239万美元/辆的报价,但南车从斜刺里冲出以127万美元的低价介入竞标,结果北车败北,也导致阿方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价格产生不信任的态度。
在北车已经率先中标的情况下,南车给出一个更低的报价最终抢走订单。
而无论南车后期作出何种解释,还是遭遇了中信建设、中国北车在国内的联合起诉。
不仅被指未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竞标项目的申报备案,更因远低于其他同类项目的报价被指涉嫌“恶性竞争”,并因此一度导致阿方认为中方其他企业报价不严肃要求作出解释,波及中国多家企业在阿市场近30亿美元的项目进展,由此引发轩然大波。
)当中国中央政府领导人在国际市场大力推销中国高铁时,南北车的相互杀价无疑大煞风景,与日本、德国和法国企业的海外抱团形成巨大反差,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直接利益,还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
这类相互拆台式的竞争可能是高层决策层对此感到震怒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生南北车合并后,将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
分拆了14年之后,南北车又走到一起,共同为中国高铁的出海凝心聚力。
不过,南北车合并成一家公司,就能解决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的竞争力问题吗?在我们看来,情况并不是这样理想化。
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合并中的价值思考——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

【摘要】长期以来,企业合并方法的选择在会计研究领域引起了学者广泛的关注。
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先后取消了权益结合法。
然而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在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中依然保留了类似于权益结合法的方法,与购买法一起构成我国的企业合并方法。
文章首先阐述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在美国、国际以及中国会计准则中的发展过程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其次以2015年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换股合并为例,探究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合并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最后指出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合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权益结合法;购买法;企业合并【中图分类号】F275一、企业合并方法的发展历程和比较企业合并指的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至于企业合并的动机,学者们众说纷纭。
相关理论包括效率理论、代理问题与管理主义、税收理论等(谭劲松等,2005)。
企业合并是企业进行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合并获取成本优势、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形成财务和经营方面的协同效应等。
企业合并方法的选择对于企业的会计处理和财务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美国、国际以及中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中,主要方法包括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这两种。
目前美国与国际会计准则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合并中的价值思考——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换股合并为例吴雅倩(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已取消权益结合法,但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中依然保留着类似于权益结合法1的方法可供企业选择。
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发展和比较如下:权益结合法起源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关于合并企业留存收益在会计处理问题上的争议,之后这种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权益结合法从本质上讲是将企业合并视为原有的股东权益在新的会计主体下的联合和继续,而非企业之间发生的一种取得资产或筹集资本的交易。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合并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合并前的企业不具有密切联系的逐渐增多,此时的企业合并已经不能单纯地看作是权益的简单结合了,于是,购买法应运而生(白露珍,2012)。
中金公司关于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估值报告

中金公司关于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估值报告《中金公司关于我国南车吸收合并我国北车的估值报告》序每一次巨大的变革都意味着新生,我国南车吸收合并我国北车,这一重大事件必将对我国的高铁行业和国际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金公司近日发布了《关于我国南车吸收合并我国北车的估值报告》,对此次合并事件的价值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在本文中,我们将全面解读这份报告,挖掘其中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变革意味着什么。
一、审视背景和动机在报告的开篇,中金公司对我国南车吸收合并我国北车的背景和动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到了双方在技术及市场方面的互补性、未来合作的潜力和双方在铁路行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此次合并不仅是市场布局和资本整合,更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实现产业链的全面优化升级。
二、估值报告解析1. 资产估值报告对我国南车与我国北车的资产进行了全面的估值,其中包括产能、技术实力、市场份额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在资产估值的分析中,中金公司对双方的资产进行了逐一对比和评估,重点关注了资产质量、未来增长空间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
2. 盈利能力估值在盈利能力估值方面,报告对我国南车吸收合并我国北车后的盈利模式和能力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中金公司指出,通过双方的合并,将实现盈利能力的协同效应,带动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提升,也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加可观的投资回报。
3. 市场估值报告还对我国南车吸收合并我国北车后在市场上的估值进行了研究。
中金公司对未来整合后的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展望,认为未来合并后的公司将在国际市场上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中金公司关于我国南车吸收合并我国北车的估值报告》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份报告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此次合并的意义和影响。
合并将不仅仅是一个规模效应的问题,更是一个技术、市场和战略布局的全方位优势整合。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在资产、盈利和市场方面实现更大的价值。
南车北车合并案例

案例名称:中国南车北车寡头合并对财务绩效以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影响适用课程:《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选用课程:《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编写目的:本案例旨在引导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同一行业内企业的对等合并;通过案例的研究与学习进一步思考此类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方式与方法;进一步探索此类同行业内合并对企业各类财务指标以及财务绩效的影响;并可以进一步关注在两寡头合并对所属行业的短期影响。
知识点:吸收合并、寡头合并、换股合并方式关键字:财务绩效、市场价值、国际影响案例摘要:2015年,中国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合并组成中国中车集团,合并方式是以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在A股市场以及H股市场发行新股进行换股吸收合并。
中国中车集团在成功组合上市总价值高达3300亿元,并引发一系列市场连锁效应,尚有许多问题都值得关注。
因此,本案例侧重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此类同行业内寡头合并对其企业自身以及整个行业市场的财务绩效以及投资价值的影响。
提供单位:华东交通大学MPACC中心案例作者:黎毅: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郑志辉: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会计专硕学生编写时间:2015年7月1日,2015年8月31日中国南车北车寡头合并对财务绩效以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影响2015年,原中国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重组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截至2014年9月末,中国南车总资产为1509.12亿元,中国北车总资产为1529.31亿元,即合并后总资产将超过3300亿元。
随着中国中车在中国A股股价持续攀升,一度被誉有“中国神车”的美名并带动同行业板块的一波利好增长,深受投资者青睐。
本次合并对于中国中车企业自身以及整个高铁行业内的竞争又有哪些实质性的重大影响呢?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一、合并案例介绍1.南车北车企业简介1.1南北车企业简介1.1.1中国南车中国南车全名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前身是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经国务院批准。
南北车合并的短期绩效研究

南北车合并的短期绩效研究————————————————————————————————作者:————————————————————————————————日期:南北车合并的短期绩效研究-会计南北车合并的短期绩效研究郭飞张莹莹摘要:本文以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并购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南北车合并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南北车合并的短期并购绩效CAR 都为正,并且北车同比南车波动更为剧烈,对此我们进一步从并购模式、并购对象性质、国家战略政策以及是否产生协同效应等角度分析原因以及合并风险。
关键词:并购重组绩效;累计超额收益率;事件研究法一、案例介绍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公司股票于2014 年10 月27日起连续停牌,自2014 年12 月31 日起复牌交易。
在国资委的主导下,中国南车于2014 年12 月30 日发布公告宣布采用换股形式合并吸收中国北车,具体换股比例为1:1.10,即每1 股中国北车A 股/H 股股票可以换取1.10 股中国南车将发行的中国南车A 股/H 股股票。
并且,赋予南北车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中国南车的A股股票换股价格和H 股股票换股价格分别确定为5.63元/股和7.32 港元/股,中国北车的A 股股票换股价格和H 股股票换股价格分别确定为6.19 元/股和8.05 港元/股,换股完成后中国北车退市。
合并后新公司同时承继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全部资产、负债、人员、业务、合同等其他权利与义务,新公司初步拟定中文名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中车。
二、文献综述纵观国内外文献,公司并购绩效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两个角度,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存在争议,财务指标研究法至今仍然是国内研究并购绩效的主流。
目前,无论是采用何种方法,对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并购后是否取得并购绩效都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
国内外学者在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并购绩效研究时,主要从收购公司股东收益、目标公司股东收益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中国南北车合并案例分析

中国南北车合并案例分析刘峰学号:149104166国际经济与贸易(合作培养)141 班背景:2000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从原铁道部脱钩,并于2002年拆分为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两公司以长江为界划分市场,可以说,两公司的合并本身并非市场行为,而是以政府为导向,在随后的中国高铁发展中,南车与北车为中国的高铁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拆分打破了垄断,提高了企业的竞争活力,促进了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问题:但中国南车与北车在前期虽然促进了国内的铁路发展,但事实上,两家公司只有一家买家,即中国铁道部,这就形成了买方市场的垄断,另一方面在铁路技术发展初期,两家公司因为存在竞争,有利于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但当技术发展日渐成熟,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则会产生资源利用浪费,重复研发与建设,同时,2010年以后,国内铁路市场渐渐饱和,但产能却出现过剩,中国高铁开始走出去,但国际市场一直为国际巨头所把持,中国高铁是后起之辈,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南车与北车相互在国际上竞争,也降低了中国在此领域的竞争力。
比较显著的例子就是2013年,在北车中标阿根廷60亿元轨道交通大单的情况下,南车以22.5亿元低价抢走,最后造成国际诉讼,造成中国在阿根廷30亿美元的项目暂停!由以上产生的种种问题,南北车合并已经被提上日程!过程:吸收合并,即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A股股票,向中国北车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H股股票,并且拟发行的A股股票申请在上交所上市流通,并且拟发行的H股股票将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中国北车的H股股票和A股股票应予以注销。
就此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
总结:中国南北车合并属于典型的横向合并,从上方表格中,可以看出,南车与北车在业务与市场方面存在巨大的重合,是属于竞争者间并购,威廉姆森的福利权衡模型综合分析了并购带来的成本节约和福利损失,合并后有如下影响:1.获得规模效应,南车与北车在合并前,凭借中国巨大的市场,在铁路设备领域已经属于领头羊的企业后,合并后,更会诞生一个巨无霸,使中国高铁可以以一个拳头打进国际市场,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同西门子,日本新干线等国际巨头相较高下,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同时在国内将会处于垄断地位,独家垄断国内的客车,机车,货车与动车组市场,采购议价能力提高,零部件采购成本降低,提升企业利润。
案例-中国中车合并的会计方法和财务影响分析

中国中车合并案例会计方法和财务影响分析[专业学位类别] 会计[专业领域/方向] 财务会计[关键词]企业合并;同一控制;权益结合法;财务状况[适用课程] 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中文摘要]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A股601766;H股1766)是由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方式组建的国有企业,是国内最大的综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代表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本次合并有利于未来的中国中车完善产品组合、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增强技术实力、优化全球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该案例主要分析吸收合并实务及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进一步思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区别,新设合并与吸收合并、控股合并的区别的基础上,关注我国企业合并实务中吸收合并的具体问题;在权益结合法、购买法及其在企业合并中的选择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吸收合并的财务影响,拓宽对企业合并会计的研究思路。
[英文摘要] CRRC Corporation LTD. [A shares(601766) and H shares (1766)] is absorbed by the CSR CNR way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is the nation's largest integrated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represents the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is merger is conducive to the future of China's car improve product mix, play to the economies of scale and synergy effect, strengthe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of the global industry layout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n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build a world-class enterprise. The case analysis the main absorption merger practice and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 and further thinking under the same control enterprise merger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business combination not under the same control, a consolidation and the absorption merger, holding, on the basi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ass on our country enterprise merger practice absorbed specific problems;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combination with rights in key, the purchas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terprise merger of choic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ent such as absorption merger analysis enterprise financial impact, broaden the research idea of the business combination accounting.目录一、背景简介 (1)(一)行业背景 (1)(二)制度背景 (2)二、案例概况 (2)(一)合并概况 (2)1、合并原因 (2)2、合并目的 (3)3、合并方案 (4)(二)合并方概况 (4)(三)被合并方概况 (5)三、合并类型及方式 (6)(一)合并类型 (6)(二)合并方式 (6)四、会计处理方法的说明 (9)(一)如何确定本案例实际采用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9)1、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 (9)2、中国中车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10)(二)如何评价本案例实际采用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11)1、采用权益结合法的优点 (11)2、采用权益结合法的缺点 (12)五、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的影响 (12)(一)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吸收合并后的财务状况变动情况 (13)1、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财务情况 (13)2、中国中车财务情况 (16)(二)该合并对行业的影响以及意义 (19)1、打破轨道交通行业目前的竞争局面 (20)2、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行业利润率 (20)3、促进技术的发展,提升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在国际的竞争力 (20)4、提高轨道交通行业的进入障碍 (21)5、促进轨道交通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21)(三)该合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21)1、发布合并预案至2015年5月7日停牌的股价走向 (21)2、复牌后的股价走向 (22)3、中国中车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24)(四)该合并对反垄断规范的影响 (24)1、是否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 (24)2、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25)六、结尾 (25)参考文献 (26)一、背景简介(一)行业背景随着全球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轨道交通运输需求在各类运输方式中的份额持续增加。
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影响-案例说明书

“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会计方法和影响”案例说明书一、本案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案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员进一步关注吸收合并实务及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即:一方面,学员可以在进一步思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区别,新设合并与吸收合并、控股合并的区别的基础上,关注我国企业合并实务中吸收合并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学员可以在重点掌握了权益结合法、购买法及其在企业合并中的选择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吸收合并的财务影响,拓宽对企业合并会计的研究思路。
二、案例讨论的准备工作为了有效实现本案例目标,学员应该具备下列相关知识背景:1、理论背景企业合并的分类与企业合并方式的界定;购买法、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内容及其财务影响比较;会计环境与会计政策选择;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思路。
2、行业背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A股601766;H股1766)是由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方式进行合并组建的国有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
是国内最大的综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代表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南北车合并有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
南北车是“一带一路”、“走出去”的龙头。
本次合并有利于未来的中国中车完善产品组合、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增强技术实力、优化全球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本次合并后,新公司将加大海外市场开拓,有利于做大中国轨道交通设备行业总量,带动包括零部件行业在内的整个行业的发展。
3、制度背景企业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及其会计处理方法的现行规范;公司法等有关法规对企业合并的相关规定。
三、案例分析要点1、需要学员识别的关键问题本案例需要学员识别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企业合并的方式、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及其选择、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动态。
2、解决问题的可供选择方案及其评价(1)关于合并方式的判断根据企业合并后主体的法律地位,企业合并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控股合并三种方式。
南车北车合并案例分析

南车北车合并案例分析
近年来,中国铁路行业一直在进行改革和整合,其中南车和北车的合并案例备受关注。
南车和北车是中国铁路行业的两大巨头,它们的合并对于中国铁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南车北车合并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铁路行业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南车北车合并案例的背景是什么?南车和北车分别是中国铁路行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它们在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都有着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
然而,由于竞争激烈,南车和北车在一些领域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合并成为了必然选择。
其次,南车北车合并案例对中国铁路行业的影响是什么?首先,南车北车合并可以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行业效益。
其次,南车北车合并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中国铁路行业的发展。
再次,南车北车合并可以提升中国铁路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最后,南车北车合并案例的意义是什么?南车北车合并不仅可以推动中国铁路行业的发展,还可以为中国铁路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南车北车合并也可以为中国铁路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中国铁路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南车北车合并案例对中国铁路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它不仅可以提高行业效益,还可以推动中国铁路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因此,南车北车合并案例是中国铁路行业改革和整合的重要举措,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车北车合并案例将为中国铁路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方式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案例研究

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方式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案例研究12014年12月30日晚间,在停牌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后,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合并预案终于赶在2014年最后一天出台。
根据上述预案,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将合并为中国中车,成为一家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轨道交通“超级巨无霸”。
公告显示,合并预案技术上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即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A股股票、向中国北车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H股股票,并且拟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上市流通,拟发行的H股股票将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中国北车的A股股票和H股股票相应予以注销。
合并后新公司同时承继及承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合并完成后,新公司的股本总额增至约272.9亿股。
就合并后新公司的名称双方初步拟定中文名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中车。
一、背景简介(一)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面临高铁经济蓬勃发展的最佳契机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均公布了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规划,全球轨道交通市场正快速成长。
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加强“互联互通”及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未来十年将对外投资1.2万亿美元。
筹建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举措,也将为亚太及全球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中国轨道交通“三网融合”蕴含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轨道交通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未来将以干线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网络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三网融合”为发展目标,组成全国范围内完整的轨道交通网络。
推进轨道交通“三网融合”将为整个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的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干线铁路方面,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在2013年底达到11,028公里,2008-201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根据国家干线铁路规划,高速铁路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方式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案例研究12014年12月30日晚间,在停牌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后,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合并预案终于赶在2014年最后一天出台。
根据上述预案,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将合并为中国中车,成为一家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轨道交通“超级巨无霸”。
公告显示,合并预案技术上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即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A股股票、向中国北车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H股股票,并且拟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上市流通,拟发行的H股股票将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中国北车的A股股票和H股股票相应予以注销。
合并后新公司同时承继及承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合并完成后,新公司的股本总额增至约272.9亿股。
就合并后新公司的名称双方初步拟定中文名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中车。
一、背景简介(一)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面临高铁经济蓬勃发展的最佳契机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均公布了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规划,全球轨道交通市场正快速成长。
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加强“互联互通”及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未来十年将对外投资1.2万亿美元。
筹建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举措,也将为亚太及全球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中国轨道交通“三网融合”蕴含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轨道交通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未来将以干线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网络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三网融合”为发展目标,组成全国范围内完整的轨道交通网络。
推进轨道交通“三网融合”将为整个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的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干线铁路方面,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在2013年底达到11,028公里,2008-201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根据国家干线铁路规划,高速铁路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城际铁路网络方面,截至2014年底,各城市群规划城际铁路总里程超过2万公里,其中预计2016-2020年竣工里程有望达到1.2万公里,为城际铁路专用动车组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增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方面,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37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获批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峰期,城轨地铁装备市场同样也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案例概况(一)参与合并企业概况原中国南车和原中国北车,是本案例中实现企业合并的两个参与方。
合并前双方有关资料见下表1。
表1 原中国南车和原中国北车概况1本案例的素材及参考资料均来自于可公开获得的资料。
在国内外轨道交通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和全球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拟通过本次合并进行重组整合,以提升合并后新公司的业务规模,增强盈利能力,打造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进而提升全体股东的利益。
本次合并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推动上述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升国际化。
合并后新公司将把握全球轨道交通市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加快国际化进程。
着力统一布局海外投资,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投资效率;整合海外销售队伍,制定统一的海外市场拓展战略,集中力量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统一品牌形象,集中双方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增强协同性。
合并双方将在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领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公司整体实力。
通过统筹研发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研发体系,融合双方优势技术,加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优化产品体系,实现产品的谱系化、标准化和模块化,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实现生产基地专业化、地域化分工,统筹规划未来投资,实现供应体系、销售体系全球整合,充分挖掘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拓展多元化。
合并后新公司将利用轨道交通装备板块的既有资源培育新产业,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三)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方案1、合并方式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按照“坚持对等合并、着眼未来、共谋发展,坚持精心谋划、稳妥推进、规范操作”的合并原则,技术上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即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A股股票、向中国北车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H股股票,并且拟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上市流通,拟发行的H股股票将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中国北车的A股股票和H股股票相应予以注销。
合并后新公司同时承继及承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合并后新公司将采用新的公司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股票简称和代码、法人治理结构、战略定位、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公司品牌等,从而实现双方的对等合并。
为加快推进本次合并,就前述方案的具体实施,合并双方决定不就合并后新公司申请新的股票代码。
本次合并应具有《公司法》规定的效力并应当符合香港上市规则和香港收购合并守则的规定。
其中,就合并后新公司的名称,合并双方初步拟定中文名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中车;英文名称:CRRC Corporation Limited;英文简称:CRRC。
合并后新公司的名称最终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及香港公司注册处核准登记的名称为准。
2、换股对象本次合并中,换股对象为换股实施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中国北车的全体股东。
3、换股价格和比例本次合并中,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A股和H股拟采用同一换股比例进行换股,以使同一公司的所有A股股东和H股股东获得公平对待,从而同一公司的不同类别股东持有股比的相对比例在合并前后保持不变。
本次合并的具体换股比例为1:1.10,即每1股中国北车A股股票可以换取1.10股中国南车将发行的中国南车A股股票,每1股中国北车H股股票可以换取1.10股中国南车将发行的中国南车H股股票。
上述换股比例系由合并双方在以相关股票于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的交易均价作为市场参考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历史股价、经营业绩、市值规模等因素,经公平协商而定。
具体而言,中国南车A股和H股的市场参考价分别为5.63元/股和7.32港元/股;中国北车A股和H股的市场参考价分别为5.92元/股和7.21港元/股;根据该等参考价并结合前述换股比例,中国南车的A股股票换股价格和H股股票换股价格分别确定为5.63元/股和7.32港元/股,中国北车的A股股票换股价格和H股股票换股价格分别确定为6.19元/股和8.05港元/股。
中国北车换股股东取得的中国南车A股股票或H股股票应当为整数,如其所持有的中国北车A股股票按换股比例可获得的中国南车A股股票的数额不是整数,则按照其小数点后尾数大小排序,每一位A股换股股东依次送一股,直至实际换股数与计划发行股数一致。
如遇尾数相同者多于余股时则采取计算机系统随机发放的方式,直至实际换股数与计划发行股数一致。
H股换股的零碎股处理方法与前述A股换股的零碎股处理方法相同。
如中国北车股东所持有的中国北车A股股票或者H股股票存在权利限制,则该等股票将在换股时全部被相应转换为中国南车发行的A股股票或者H股股票,原在该等中国北车股票上设置的权利限制将在换股后的中国南车相应股票之上继续有效。
(四)合并及上市进程描述从2014年10月27日开始,至2015年6月为止,原中国南车和原中国被车合并组成中车。
有关合并及上市进程如下:2014年10月27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均发布公告称,因拟筹划重大事项,经申请,公司股票开始停牌。
2014年11月28日再就拟议重大事项发表公告称,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在此前后,南车旗下上市公司时代新材(600458.SH)、南方汇通(000920.SH)、时代电气(03898.HK)等相关公司也宣布停牌。
2014年12月29~30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分别召开董事会批准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合并方案并签署了《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之合并协议》;2015年1月20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分别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报告书(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等合并相关议案;2015年3月初,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以下简称“本次合并”)获得国资委原则同意,并获得了根据当地法律的规定需要在本次合并完成之前获得的所有必要的境外反垄断审查机构的批准;2015年3月9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分别召开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1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会、201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合并相关议案;2015年4月3日,商务部反垄断局出具了《审查决定通知》(商反垄审查函[2015]第19号),本次合并已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2015年4月22日,中国证监会出具了《关于核准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增发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证监许可[2015]695号),核准本次合并涉及的中国南车H股增发事宜;2015年4月24日,中国证监会出具了《关于核准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证监许可[2015]748号),核准本次合并;2015年5月18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分别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合并后新公司董事及监事,并审议通过合并后新公司章程(草案)、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草案)、董事会议事规则(草案),监事会议事规则(草案);2015年5月20日,中国北车A股及H股股票在沪港两市终止上市;同日,中国北车股东持有的中国北车A股及H股股票按照 1:1.10的比例开始相应转换为中国南车A股及H股股票;2015年5月26日,本次合并涉及的H股换股完成,中国南车新增发行H股股份2,347,066,040股;2015年5月28日,本次合并涉及的A股换股完成,中国南车新增发行A股股份11,138,692,293股;2015年6月1日,中国南车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更名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8日,中国中车股票在沪港两市复牌上市交易。
2015年9月28日,据国资委网站消息,由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和中国北车集团公司重组合并而成的中国中车集团公司,9月28日正式宣告成立,历时将近一年的南北车重组工程圆满竣工。
崔殿国任董事长、郑昌泓任党委书记、刘化龙总经理。
(五)合并后控制关系描述合并前、后各有关企业的关系整理如下图1,合并后控股比例情况如下图2所示。
图1 合并后产权及控制关系图(截至2015年10月8日)图2 合并后控股比例图三、参考资料本案例的关注重点在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成立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方面,与此相关的参考资料除了前面案例正文中提供的背景资料以外,还包括有关企业会计准则、有关公司法等法规以及相关行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