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基本病变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肺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小叶性肺炎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又有一定的特征,常可做出诊断。对于病变
迁延或反复发作者,CT检查可明确有无并发的支气管扩张。
肺炎
(三)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系以肺间质炎症为主的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常继发于麻疹、百日咳或流行
性感冒等急性传染病。 【临床与病理】
病理上,主要为小支气管壁及肺间质的炎性细胞浸润,炎症可沿淋巴管扩散引起淋巴管 炎及淋巴结炎。小支气管因炎症、充血及水肿常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
肺不张
大叶性肺炎
肺炎
(二)小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又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多见于婴幼儿、
老年和极度衰弱的患者或为手术后并发症 【临床与病理】
病变常经上呼吸道累及小叶支气管,并以小叶为中心向邻近扩散,在小叶支气管和肺泡 内产生炎性渗出物。病变范围是小叶性的,呈两侧散在分布,可融合成大片。由于细支气管 炎性充血、水肿,可导致细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形成小叶性肺气肿或肺不张。
肺脓肿
【影像学表现】 CT:对脓肿壁的显示优于X线平片,能更早显示实变影中有无早期坏死液化灶,还易于明 确脓肿位于肺内或胸膜腔内、是否伴有少量胸腔积液及脓肿处有无局部胸膜增厚;此外,还 可判断肺脓肿是否破入胸腔形成局限性脓胸或脓气胸等情况。增强CT,可见脓肿壁较明显 强化。
肺脓肿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脓肿空洞需与癌性空洞和肺结核空洞相鉴别: ①癌性空洞:多见于老年患者,常为厚壁偏心空洞,内壁不光整,可有壁结节,外壁可有分 叶征及毛刺征,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 ②结核性空洞;多发生在肺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通常较小,壁薄,内壁光滑,周围 常有卫星病灶。

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肺肿瘤性病变
肿块常见于肺部良 性肿瘤及恶性肿瘤。 X线特点:表现为密 度如增殖性病变的 团块影。
肺肿块毛刺征
肺的空洞与空腔性病变




空洞为部分肺组织发生坏死,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坏死组织后而形成。常见于肺结核发 生干酪坏死者、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及某些肺真菌病。空洞的壁可由坏死组织、肉芽 组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以及洞壁周围的薄层肺不张所形成。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虫蚀样空洞又称无壁空洞。是在大片坏死组织内产生的空洞,常多发,洞壁不 规则,由坏死组织所形成,如虫蚀状,见于于酪性肺炎。 二、薄壁空洞 洞壁薄,约为2~3毫米以下,由薄层纤维组织及肉芽组织所组成, 境界清晰、内壁光滑,多呈圆形,一般无液平面,周围很少实变阴影。多为发生时间 较久的空洞,常见于肺结核。 三、厚壁空洞 洞壁厚3毫米以上,形状不规则,空洞周围常有密度增高的坏死组织或 实变区。内壁可凹凸不平,也可光滑整齐。多为新形成的空洞。见于肺脓肿,肺结及 支气管肺癌。结核性者洞内多无或仅有少量液平面,而肺脓肿的空洞内多有较明显的 液平面存在。癌肿所形成的空洞其内壁多不规则,呈结节状。 空腔与空洞的x线表现类似,但空腔不是由于肺组织坏死液化排出所形成,而是由 于肺内的腔隙呈病理性扩大所致,如肺大泡、含气的肺囊肿及肺气囊等。空腔的壁较 空洞壁更薄,一般腔内无液体,周围无实变。囊状支气管扩张形成的囊腔及化脓性肺 炎时形成的肺气囊均属空腔,但其中可有液体,周围可见炎性实变。
肺部改变



以肺实质为主的病变,因其主要侵及肺泡腔,故多表现为片状阴 影或腺泡结合状阴影。腺泡结节状阴影为花蕾状,直径约毫米。 片状阴影可大可小,小者为一个小叶或几个小叶融合一起;大者 可占整叶或一侧肺,可为节段性或非节段性。肺泡或小叶的病变 也可呈弥散性分布。 以肺间质病变为主的病变,因其主要侵及支气管、血管周围及肺 泡壁的间质,故多表现为索条状、网状、蜂窝状以及较广泛的小 颗粒状阴影。有时网状阴影与颗粒状阴影同时存在。 在许多情况下,肺实质及肺间质可同时被侵及,因前者可掩盖后 者的表现,故在x线上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病变的形态。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正文】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管及支气管疾病、肺部感染、肺肿瘤、肺间质性疾病以及胸腔和胸壁病变。

针对每个方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气管及支气管疾病1-气管炎症:气管炎通常表现为气管壁的增厚和密度增加。

在CT影像上,呈现为气道壁增厚、紊乱和密度增加,伴有气道扩张。

此外,气管炎还可能伴随有气道壁结节或溃疡。

2-气管及支气管狭窄:气管及支气管狭窄可由于气管炎、肿瘤、感染等引起。

CT影像上,狭窄区域呈现为气道腔径缩小。

当狭窄较严重时,可出现气道梗阻、支气管扩张等表现。

3-气管及支气管畸形:气管及支气管畸形可由发育异常、外伤等引起。

CT影像上可见到气管及支气管位置或形态异常,如气管偏移、扭曲等。

二、肺部感染1-肺炎:肺部感染导致的肺炎在CT影像上表现为肺实变区域的出现。

这些区域通常呈现为模糊的边界和增强的密度,可伴有空洞形成。

2-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常见的CT影像表现为干酪样坏死、钙化灶以及纤维化改变。

干酪样坏死呈现为细小的结节或斑块,密度不均匀,常伴有周围炎性浸润。

钙化灶表现为小的高密度结节或斑块。

纤维化改变呈现为肺间质纤细,肺容积减小。

3-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CT影像上表现为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

支气管扩张呈现为气道腔径增大,形成囊状或管状阴影。

肺气肿呈现为肺组织体积减小,表面凹凸不平。

三、肺肿瘤1-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肿瘤,CT影像上可出现肺实变阴影、肿块、淋巴结转移等表现。

肺实变阴影呈现为肺组织密度增加,边界模糊。

肺肿块呈现为结节状或腺管状的高密度区域。

淋巴结转移则表现为增大的淋巴结影。

2-良性肿瘤:良性肺肿瘤包括支气管肺泡瘤、血管瘤等。

这些肿瘤在CT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的结节或斑块状影像。

四、肺间质性疾病1-肺间质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肺部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的慢性疾病。

CT影像上表现为肺间质广泛纤细、肺容积减小,形成网格状影像。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新)

临床表现
咳嗽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以是 干咳或伴有咳痰。
呼吸困难
患者感到呼吸急促、气短、胸 闷等。
胸痛
疼痛部位常位于胸骨或两侧肋 部,可放射至肩背部。
其他症状
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02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1
X线检查是呼吸系统影像学检查的基础手段,主 要用于观察肺部、胸膜、纵隔等部位的病变。
动态观察
观察病变的动态变化,如吸收、消散 或进展等,有助于鉴别诊断。例如, 肺炎在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影像学表 现会有明显的吸收和消散,而肿瘤则 可能继续进展。
临床表现鉴别
症状与体征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例如,肺炎患者通常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而肺癌患者则可能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等 症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肺部炎症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炎症病变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肺部纹理增粗、斑片状或大 片状密度增高影,有时还伴有胸腔积液。
常见类型
常见的肺部炎症病变包括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等。
诊断要点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肺 部炎症病变。
肺部肿瘤病变
肺部肿瘤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肺栓塞等。
常见类型
02
常见的肺部其他病变包括肺气肿、肺大泡、肺栓塞、肺结核等。
诊断要点
03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病理诊
断,可以确诊肺部其他病变。
04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鉴别 诊断
影像学特征鉴别
影像学表现
根据病变部位、形态、密度等影像学 特征进行鉴别诊断。例如,肺炎的影 像学表现为肺部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 增高影,而肺癌则表现为肺部结节或 肿块影。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表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表现
根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呼吸系统基本病变可分为炎症、肿瘤、 阻塞、肺气肿等多种类型。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咳嗽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 能伴有咳痰或干咳。
呼吸困难
患者感到呼吸不畅,严重时可 能出现窒息感。
胸痛
病变累及胸膜或胸壁时,可出 现胸痛。
发热
炎症性病变常伴有发热,表现 为体温升高。
诊断方法简介
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患侧肋膈角消失或胸腔透亮区增大,可伴有纵隔 向患侧偏移。
胸膜肿瘤
胸膜肿瘤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胸膜肿块或胸膜不规则增厚,可伴有胸腔积液或肋 骨破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胸膜病变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时,X线表现为患侧肋膈 角变钝或消失,积液量多时可见 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时,X线表现为患侧肋膈 角变钝或消失,有时可见胸膜钙 化影。
03
X线检查在呼吸系统基本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X线检查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X线检查是一种快速、无创、无痛、 无辐射的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形态,对呼吸系统 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常用诊断方法之 一,通过观察肺部影像学变化,有助于发现病变 部位和性质。
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气道,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 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肿瘤等病变。
CT检查
CT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更准确地诊断 病变,尤其对于肿瘤、肺气肿等病变的诊断具有 重要意义。
局限性
X线检查 功能等生理功能的评估有限。

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全ppt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全ppt课件
在实变的高密度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 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肺实变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图片
正位
侧位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2. 阻塞性肺不张 阻塞性肺不张(obstructive atelectasis):
系多种原因所致肺内气体减少和体 积缩小的改变。 原因:支气管阻塞、肺外压迫、肺内瘢
肿块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五)空洞与空腔阴影(cavity and air containing space) 1. 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坏
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呼吸系统X线诊断
一、X线检查方法 二、正常胸部X线表现 三、基本病变X线表现 四、常见病的X线诊断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减少胸壁、软组织 及肋骨对肺部病变 的干扰。

呼吸系统X线诊断学(正常X线表现基本病变)课件(1)

呼吸系统X线诊断学(正常X线表现基本病变)课件(1)
呼吸系统X线诊断学
正常表现
学习要点
1. 本节应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 2. 掌握呼吸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3. 熟悉呼吸系统常用的检查技术
呼吸器官大多位于胸 部,是全身自然对比 最好的部位之一,因 此胸部X线检查应用 最多
X线检查方法
1. 胸部透视 2. 胸部平片 3. 高千伏摄影 4. 支气管造影 5. 肺动脉造影 6. 主动脉造影 7. 支气管动脉造影
膈 (diaphragm)
位置:第九、十后肋或第六前 肋水平。
右膈较左膈高1-2cm 形态:圆顶状最高点位于内侧 运动:随呼吸上下运动 两角:肋膈角、心膈角 影响因素: 胸、腹腔压力的影响
正常胸部X线拍片的诊断描述: 胸部正侧位x线片
胸廓对称、未见畸形,双肺野清晰、 透光度均匀一致、未见异常密度影,气管居 中,心脏、大血管形态未见异常,双侧膈顶 光整、肋膈角锐利。
学习难点
本节学习中的难点: 1. 肺不张的X线表现 2. 肺、纵隔良恶性肿块的影像学表现 3. 肺间质病变的X线表现
肺部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影像征象 病理改变 “同病异影”“异病同影”. 认识基本病变影像表现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础。
内容:
1、支气管阻塞(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 2、肺实变 3、空洞与空腔 4、肿块与结节 5、肺纤维化 6、钙化
下叶
左侧
6 背支 7+8 内前基底支 9 外基底支 10 后基底支
正常X线表现
㈢肺
1.肺野分区(正位):上、中、下三野,内、中、外带,肺 尖区,锁骨下区
2.肺叶:以叶间胸膜分隔肺叶,借显影的叶间胸膜分辨,是 病变解剖定位标志
3.肺段:圆锥形,尖端指向肺门,每侧肺含10段
4.肺纹理:由肺动脉(主要)、肺静脉构成,支气管、淋

医学影像诊断学:影像系呼吸系统影像诊断-基本病变

医学影像诊断学:影像系呼吸系统影像诊断-基本病变
space)
1、渗出性病变(exudation)
定义:渗出的液体和/或细胞取代了肺含 气部位(呼吸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空气, 渗液可为炎性渗出,水肿液,血液
病因:各种肺炎及结核
X线表现:
➢炎性渗液蔓延特点:边缘模糊、形态多样、大 小不等,累及叶边缘
➢支气管气像/空气支气管征(air bronchogram) ➢密度:与渗出量及成分有关 ➢吸收时间
渗出与实变
病变密度高
磨玻璃密度
充气支气管征
2、增殖性病变(proliferative lesion)
肺部慢性炎症形成肉芽组织在平片上的 表现
病理以细胞增生为主,见于慢性肺炎、 肺结核、矽肺
X线表现
形态:结节、肿 块、肺段或叶性 密度增高
密度高 边缘清楚 变化缓慢
3、纤维性病变(fibrotic lesion)
空腔不伴有肺组织坏死,空腔的壁为正 常肺组织结构所形成
(三)肺门改变
1、肺门大小改变
➢肺门增大(pulmonary hilar enlargement): 见于肺血管病变、淋巴结、支气管腔内外肿 瘤
➢肺门缩小:血管细小所致
2、肺门密度改变 3、肺门位置改变
(四)胸膜病变
胸腔积液 气胸、液气胸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胸膜肿瘤
5、肿块(mass)
肺内团块状阴影, 可为良性或恶性、 单发或多发
6、空洞与空腔(cavity,air containing space)
空洞形成的前提为肺组织坏死并与引流 支气管沟通,洞壁结构由坏死组织、肉 芽组织、纤维组织、肿瘤或洞壁周围的 薄层肺不张所形成
➢依病理改变可分为薄壁空洞、厚壁空洞、无 壁空洞
➢弥漫性纤维化呈弥漫分布的紊乱索条状、网 状或蜂窝状影,与正常肺纹理不同,并可见 弥漫分布的颗粒状或小结节影。高分辨力CT 可显示早期纤维化,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 呈线样或多边形,主要分布于胸膜下

呼吸系统X线平片基本病变(一)

呼吸系统X线平片基本病变(一)

肺实变的诊断与鉴别要点
病 史
肺实变 通常是 指终 末细支 气管 以远 的肺 的含 气 结 构 内 的空 气 被 病 理 产 物 或 病 理 组 织 所 替 代 。其 中 ,终 末 细支
气 管 以远 的 肺 的 含气 结 构 主 要 是 指肺 泡 ,病 理 产 物 或 病理 组 织 的主 要 类 型
叩诊
听诊
病变部位 叩诊呈浊音 。
病变 部位可 闻及 支气管 呼吸
密影 ,除 水平 裂 处( 白 色箭头) 边 缘 清晰
外 ,其 余 边 缘 模 糊 。请 注 意 水 平 裂 的 位 置正常。
音 和响亮 的湿 哕音 ,语音共 振增强 ,累 及胸膜者可 闻及胸膜摩擦音 。
n, 水 平并不增 加 ,F T , 和F T d 是判断是 否 合并妊娠期 甲亢的主要指标 。 妊 娠期 生理 变化 导致 母 亲 甲状 腺 素 的需 求增 加 ,碘缺 乏及 慢 甲炎 导致 相对 性 的 不足 ,T S H增 加 ,容易 出现亚 甲 减 。孕 妇 T S H不 能通 过胎 盘 , 甲状 腺素
长期 卧床 、有下肢静 脉血栓形 成者 ,可 能 为肺梗死 ;有放射 治疗史 ,要考虑放 射性 肺炎 ;有系统性 红斑狼疮 、类风湿
关 节 炎者 ,可 能是 上述 病变 致肺 浸润 ;
以看 到 “ 片状 阴影 ” 内有 低 密 度 的含
肺 出血 、肺 肿瘤等 。
肺 实变在胸 片上 的核心表现 是 “ 片
可通 过 ,早 孕期胎儿 自身 尚不 能合成 ,
甲状 腺 激 素 , 动 物试 验 表 明 孕 鼠早 孕 期 甲减 生 产 的 幼 鼠 不 可 逆 的脑 发 育 不 良 ,在 人 类 观察 性 研 究 也 发 现 母 亲 临 床 甲 减 常 出 现 不 良妊 娠 结 局 ,妊 娠 期 甲状 腺 功 能 筛 查 应 得 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新

2、薄壁空洞:洞壁在2~3mm之下,多见于肺结核。
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环形,洞壁 内外光滑清楚,一般洞内无液气平面,周围很少实 变影。 3、厚壁空洞:>3mm,见于肺脓肿、结核和肺癌。 结核空洞:外壁整齐清楚,内壁模糊略显不规则。 肺 脓 肿:外缘模糊片状影,壁内略不整且模糊, 洞内多有液气平面。 周围型肺癌:内壁凹凸不平, 可见壁结节,外缘具备恶性肿瘤特征。
右上叶肺不张
右下叶肺不张
右中叶肺不张
左上叶肺不张
右肺上叶不张

上 叶 肺 不 张
左上叶不张
左上叶中央型肺癌左肺上叶不张
左肺上叶不张
右中叶不张
右中叶肺不张
右肺下叶不张
3、肺段不张或肺小叶不张: 表现为三角形致密影,基底向外,尖端指向肺门, 肺段体积缩小。 小叶不张多表现为斑片状阴影。与肺炎不易鉴别。
肺底积液
气胸及液气胸
气胸(pneumothorax): 概念:气体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 见于胸壁穿通伤、手术及胸腔穿刺;人工气胸、自发性 气胸、张力性气胸。 影像表现:患侧胸腔内有高度透明 的空气腔,其中无肺纹理;肺组织不同程度受压萎缩; 患侧膈下降,肋间隙增宽;纵隔向健侧移位;有时可见 纵隔疝;脏壁层胸膜粘连时,可见条状粘连带状影。
中量游离性胸腔积液-外高内低边缘模糊的弧线影。
胸腔积液(中量)。
3、大量胸腔积液影像表现:
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性阴影; 纵隔向健侧移位;
肋间隙增宽;
横膈下降。
大量胸腔积液-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性阴影。
(二)限局性胸腔积液影像表现
1、包裹性积液: 发生于前后胸壁的包裹性积液,胸部正位片时,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
• 在侧位或切线位片上,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
出的半圆形或扁丘状阴影,其上下缘与胸壁呈钝 角,边缘清楚,密度均匀。
• 发生于侧后胸壁的包裹积液,在切线位上表现

右 侧 包 裹 性 胸



(左 正侧 位包 )裹
性 胸 腔 积 液
( 侧 位

• 2、叶间积液: • 表现为叶间裂隙处的梭形致密影,边缘
收所致,X线表现为局限性的条索状阴影,密度较高,边 界清楚锐利。
• 2、较广泛的纤维性病变,常见于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机化性肺炎,呈大片不均匀致密影,其中可见条索影及蜂 窝状支扩影像,伴周围结构移位及代偿性气肿。
• 3、弥漫性纤维病变,以累及肺间质为主,X线表现为不规
则的条索、网状及蜂窝状阴影,内可伴颗粒状阴影,常见 于慢支、尘肺、结节病、肺胶原性疾病等。
• 根据病变性质和组织反应不同,渗出性病变范围
可大可小,可占据一侧肺、一叶、一段或者小叶。
• 依渗出物的成分不同,肺组织的实变程度也不同:
浆液性渗出实变程度较轻,脓性渗出实变程度较 重,纤维素渗出实变程度最重,密度最高。(图)
• 实变区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 注意:肺出血和肺泡性肺水肿虽非渗出性病变,
光滑,密度均匀,梭形阴影的两尖端与叶 间裂相连。
• 大量叶间积液时,表现为叶间裂隙的球
形阴影;
• 游离积液进入叶间时(斜裂下部)表现
为尖端向上的三角形阴影。
• 叶间积液
的各种表
现。
• 叶间积液—斜裂处的梭形致密影。
• 右肺水
平叶间
裂包裹 性积液
• 3、肺底积液:
– 患侧“膈肌圆顶”最高点偏外1/3,膈肋角锐利; 右侧肝下界位置正常;病人向患侧倾斜时,可 见游离积液征象;仰卧位透视或摄影,可见患 侧肺野呈均匀密度增高影,膈肌位置显示正常; B超、CT或MRI可发现少量肺底积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见于各种慢性炎症的反复修复阶段
局限性:炎症 弥漫性:结核、慢支、免疫疾患、损伤
fibrotic lesion 影像表现
索条状密度增高影 形态僵直(石棉状) 周围结构牵拉移位
网状、线状、蜂窝状、网状结节影 弥漫分布可导致肺组织透亮度降低 T1/T2中等信号
间质纤维化
小叶核心增粗 小叶内间质增粗 小叶间隔增厚 支气管血管束异常 胸膜下弧线影 牵拉性支扩 膜玻璃影
Atelectasis肺段不张
Atelectasis小叶不张
Atelectasis盘状肺不张
二、肺部病变
Exudation 渗出性肺实变
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液体或细胞所代 替
渗出性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炎性渗出的 浆液、血液、纤维素和血细胞所代替
常见于肺炎、结核、肺水肿、肺出血
Exudation影像表现
不全性阻塞
空气贮留 过度充气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炎症
完全性阻塞
阻塞性炎症 阻塞性肺不张
阻塞性肺气肿
obstructive emphysema
肺气肿:肺组织气体过度充气膨胀的状 态
阻塞性肺气肿:因支气管部分阻塞后呼 气性活瓣阻塞,导致肺组织内气体贮留、 肺泡过度膨胀甚至肺泡破裂的病理状态
肺组织萎缩塌陷 肺内气体减少或无气 部分肺泡内渗液充填 并发炎症或支气管扩张 并发代偿性肺气肿
Atelectasis影像学特点
不张的范围与支气管阻塞的部位相关
不张的形态与合并肺组织内病变相关: 一般炎性狭窄呈尖端指向肺门的尖锐三 角形,肿瘤阻塞形成肺门附近肥厚或隆 起的近似梯形
Atelectasis 直接影像表现
-弥漫性肺气肿
双侧肺野透亮度增高,呼吸变化不大, 可见肺大泡
血管纹理细、少 桶状胸:前后径增大,肋骨走行变平,
肋间隙增宽、心前胸骨后间隙增大 膈肌位置降低、膈顶变平、活动减弱 心脏垂直狭长
肺气肿CT表现
小叶中心型 全小叶型 间隔旁型 瘢痕旁型
肺不张atelectasis
肺叶体积缩小呈尖端指向肺门的三角形 肺野密度增高 叶间裂向心性移位(肺门端相对固定而
发生方向变化) 肺血管纹理聚拢
Atelectasis 间接影像表现
膈肌位置上升 心脏纵隔向患侧移位 肺门位置向患部移位 心缘或纵隔边缘模糊 相邻部位代偿性肺气肿
间接表现常常指示肺不张所在的部位,有时是 胸片上唯一或重要的征象!
片状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或膜玻璃影 密度均匀 边界模糊 叶间裂为界 含气支气管征(air bronchogram支气管气像)或磨
玻璃征 病变演变较快 T1略高信号、T2较高信号
磨玻璃结节(GG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增殖 proliferative lesion
肺组织内肉芽组织增生 主要成分为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单个较大支气管 局限性肺气肿
广泛末梢细支气管 弥漫性肺气肿
小儿多为支气管异物 及淋巴结核、炎症
成人多为支气管肿瘤 或慢性炎症
主要见于慢性支气管 炎或哮喘
obstructive emphysema 直接表现
肺野透亮度增高 血管纹理稀疏细小 肺大泡
肺气肿直接表现的机制
肺野透亮度增高:肺泡过度充气、气体贮留、
肺不张:肺组织含气减少体积缩小的状态 阻塞性肺不张:因支气管完全阻塞后肺内气体
18-24小时后被血液循环吸收、肺组织萎缩塌 陷的状态 压缩性肺不张:胸内病变压迫肺组织 瘢痕性肺不张:纤维化病变收缩 废用性肺不张:因呼吸限制,部分肺组织长时 间不通气造成的萎缩塌陷(盘状肺不张)
Atelectasis病理学变化
代偿性肺气肿:部分肺组织代替完成其 他肺组织通、换气功能而发生的局部肺 组织过度充气
obstructive emphysema的程度
肺组织气体贮留 肺过度充气 肺气肿 肺大泡
肺气肿的分类
肺泡性肺气肿 间质性肺气肿 肺泡壁破裂肺大泡形成
局限性 弥漫性
obstructive emphysema 阻塞部位与范围的关系
肺泡破裂融合
血管纹理稀疏细小:气肿肺组织压迫、血管
反射性痉挛、血液再分配
肺大泡:肺泡因内压增高、血供障碍、感 染而破裂融合
obstructive emphysema 间接表现
胸廓膨胀(扁形胸廓转变为圆形胸廓) 周围结构移位(横膈、纵隔心脏、胸壁) 纵隔横膈的功能变化(纵隔摆动、横膈
活动减弱)
Atelectasis
Atelectasis
右肺上叶不张
Atelectasis 右中叶
Atelectasis 右下叶
Atelectasis左上叶
铜钹征
左上叶不张
Atelectasis左舌叶
Atelectasis左下叶
Atelectasis右侧中下叶
支气管狭窄阻塞的原因
先天性:支气管狭窄、闭锁 腔内:肿瘤、异物、分泌物、血凝块 管壁:肿瘤、炎变、创伤性增厚 管外压迫:肿块、淋巴结
影响支气管管径的因素
管腔内结构变化
管腔的生理变化
发育结构 病变情况
细支气管管壁肌肉吸 气时舒张、呼气时收 缩
胸腔压力吸气降低、 呼气增高
支气管狭窄的后果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 现
基本病变类型
气管:形态、位置 支气管:分支形态、阻塞变化 肺:渗出、增殖、纤维化、钙化、肿块、
空洞、空腔、间质性病变 胸膜: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胸
膜肿块 纵隔:形态、密度、位置、活动 横膈:形态、位置、运动
一、气管支气管改变
表现形式 管腔狭窄阻塞 管壁增厚 管腔扩张 分支异常
组织细胞 主要见于慢性炎症、结核、矽肺等
proliferative lesion 影像表现
斑点状密度增高影 结节状或梅花瓣状 密度较高,边界较清晰 直径4-6mm,无融合趋势 病变变化较慢 T1/T2中等信号
纤维化 fibrotic lesion
肺组织纤维组织增生或被纤维结缔组织 (疤痕)所代替
钙化 calcification
脂肪酸分解导致钙离子以磷酸钙或碳酸 钙沉积于坏死组织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