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04硅藻门02

合集下载

水生生物学2-硅藻

水生生物学2-硅藻
• 硅藻死亡后的硅质外壳,大量沉积在海底, 形 成 的 硅 藻 土 (diatomaceous earth) , 含 有83.2%的氧化硅。它在工业上用途很广, 可以作为建筑、磨光等材料,过滤剂、吸 附剂、造纸、橡胶、化妆品和涂料的填充 剂,以及保温材料等。化石硅藻对石油勘 探有关的地层鉴定以及对古地理的研究都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横断面双菱形。细胞 扁平或扭转。壳面中 线有拟纵沟,具横线 纹。龙骨突和翼状物 围绕整个壳缘。
波缘藻属
壳面具波状纹。
马鞍藻属
壳面弯曲或 马鞍状。
双菱藻属
壳面扁平或螺旋
扭转。管壳缝内
壁具龙骨点。
硅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1. 硅藻的饵料意义 2. 常见赤潮硅藻简介 3. 硅藻的工业价值
硅藻的饵料意义
曲螺旋状。
羽纹硅藻纲
无壳缝目
短壳缝目
双壳缝目
单壳缝目
管壳缝目
1(2)细胞壳面具假壳缝 „„„„„„„„„„无壳缝目 2(1)细胞壳面具壳缝,或一面具壳缝另一面具假壳缝。 3(4)细胞仅一面具壳缝,另一面具假壳缝。 „„„单壳缝目 4(3)细胞两壳面均具壳缝。 5(8)壳缝发达。 6(7)壳缝线形 „„„„„„„„„„„双壳缝目 7(6)壳缝发育成管壳缝 „„„„„„„„„„„管壳缝目 8(5)壳缝不发达,很短,仅位于壳面两端的一侧 „„„„„„„„„无壳缝目
针杆藻属
细胞长线形。浮游种类 单独生活或形成放射状 群体;着生种类为放射 状或扇状群体。
脆杆藻属
带状群体或“Z”状群体。 壳面长针形至细线形或椭 圆形,两侧对称。
海毛藻属
细胞棒形,直或弯曲。单个细胞或成锯齿状 或星形群体。壳面具短条纹,壳缘有小刺。
海线藻属
细胞棒形。相连

海洋生物学第四章硅藻门(一)

海洋生物学第四章硅藻门(一)
有些浮游硅藻,还可作为探索海流及水团运动的生物指 示物。但也有些种类一旦繁殖过盛,常会引起赤潮, 对海洋生态及渔业环境产生危害。
6.1、硅藻的形态特征
• 1)、体制
大多数硅藻为单细胞 少数种类借助壳面细胞壁上的胶质孔 所分泌的胶质或突出物形成各种形式 的群体 无多细胞种类。
群体种类的形成通常的几种形式:
硅藻细胞的形状
• 主要有两种类型
• 壳面辐射对称:
• 一般辐射硅藻目的种类,壳面辐射对称多为圆形 或椭圆形,也有三角形或形状不规则的
• 两侧对称:
• 羽纹硅藻壳面一般均较细长,两侧对称,如舟形、 梭形、S形、弓形、棒形或一面凸出而另一面凹 入,环面观一般为方形、长方形或弓形,楔形等
3)、细胞壁
由硅质和果胶组成,硅质在外,果胶质紧
a.卡氏根管藻 b.环形娄氏藻 c.中肋骨条藻 d.楔形藻假隔片 e~f.斑条藻壳环面及壳面假隔片 g~h.梯楔形藻壳环面及壳面假 隔片
5)、纵沟Raph——硅藻的运动器官
• 为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特殊构造,为壳面上沿纵轴的一条裂缝。纵沟在 壳面的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外观很象一条直的或波状细线。从壳面的断面观,纵沟呈“>” 型,向外的裂缝( 靠近壳面部分)为外裂缝,向内则为内裂缝。
色素与色素体
• 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硅藻黄 素、岩藻黄素等组成 • 藻色:硅藻常呈黄绿色或黄褐色 • 色素体的形状:随种类不同而异,呈片状、粒状、 带状和圆形等,分布于细胞表面,有的也位于细 胞中心。有些种类色素体可进入到角毛内。 • 在羽纹硅藻的种类,在色素体的中央或边缘部分 有小型淀粉核。 • 光合作用产物:油脂
贴在硅质里面。在正常情况下,两者不能 分辨。 硅质壁的厚度随种类而异,底栖种类厚些, 浮游种类薄些,硅质的细胞壁没有颜色, 但有些种类在显微镜下,由于折光和反射 的结果会显出美丽的光彩。 少数硅藻的壳面是平滑的,但大多数硅藻 细胞壁上都有各种形式的花纹。

海大浮游生物总结讲解

海大浮游生物总结讲解

海洋浮游植物:硅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隐藻门海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枝角类海洋浮游植物(Marine phytoplankton):海洋中营浮游生活,很弱或无游动能力的微小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海洋的食物生产者(初级生产者)。

海洋初级生产力:单位面积浮游植物固定有机物的能力(300-400mg C/m2·d)。

海洋浮游生物(Marine plankton):海洋中很弱或无游动能力的微小生物,包括海洋浮游植物和海洋浮游动物,是海洋动物的食物基础。

海洋浮游藻类概述1、细胞壁藻类大多数种类都有细胞壁,少数种类没有细胞壁而有周质体。

有些具有囊壳。

硅藻门:由两个U形节片套合而成,主要由硅质组成,外层二氧化硅,内层为果胶质。

甲藻门:由许多小板片拼合组成。

2、细胞核3、色素:叶绿素(chlorophyll)、胡萝卜素(carotene)、叶黄素(lutein)和藻胆素(phycobelin)除蓝藻和原绿藻外,色素均位于色素体内。

4、蛋白核: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有一种细胞器,通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starch sheath)组成,有的则无鞘。

可以作为分类依据。

5、贮存物质绿藻:甲藻:淀粉硅藻:脂肪金藻:白糖素蓝藻:蓝藻淀粉裸藻:副淀粉6、与运动有关:鞭毛:除蓝藻和红藻外,各门藻生殖期动孢子、配子具鞭毛或营养细胞具鞭毛。

眼点:运动藻体上常有一个。

桔红色,球形、椭球形,多位于细胞前端侧面,具有感光作用。

伸缩泡:调节细胞中水分。

在细胞一端或两端。

7、周质体——周质体是藻体细胞质表层特化成的一层坚韧有弹性的构造,藻体形态较稳定。

8、囊壳:是某些藻类具有的特殊细胞壁状的构造,无纤维质,但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

9、繁殖:藻类繁殖方式基本上有以下三种: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此外,还有绿藻门接合藻纲的接合生殖。

10、微微型浮游生物:0.2um~2.0um 需要荧光染色微型浮游生物: 2.0um~20um小型浮游生物:20um~200um大型浮游生物:200um以上11、藻类与人类的关系:饵料,药用与食用,水污染的指示生物一、硅藻门特征:主要特征(1-3)1、细胞壁:外层硅质,内层果胶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点纹、线纹、孔纹、肋纹),无色透明。

厦大海洋浮游生物学双语课件01海洋浮游植物:硅藻门

厦大海洋浮游生物学双语课件01海洋浮游植物:硅藻门
Marine Phytoplankton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Xiamen University
•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在海洋渔业方面 有着重要的意义。• 浮游植物是海流和水团的指示生物 (Biologicalindicator) ,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意义重大。• 浮游植物能富集污染物质,在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有 重要意义。
1 海洋浮游植物重要意义
2 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类别原核细胞型生物:1.细菌(Bacteria)2.蓝藻门(Cyanophyta)真核细胞型生物: 1.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是最重要的浮游植物,将重点介绍。 2.甲藻门(Pyrrophyta):是很重要的类别,大多种类是赤潮生物。3.绿藻门(Chlorophyta):是海水养殖中的重要饵料,如盐藻、扁 藻、小球藻。4.金藻门(Chrysophyta):在海水养殖中也有重要地位,有些种类 是良好的饵料。5.黄藻门(Xanthophyta):大多生活于淡水。 6.隐藻门(Cryptophyta):主要生活于淡水。 7.眼藻门(Euglenophyta):淡水中多,且个体极小,不易采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apter 1 Bacillariophytaknown as diatom, the most important“Marine Pasture”
group of phytoplankton, regarded as
1.1 Morphological Features1.1.1 Exterior morphology of the cella .form:spherical, ellipsoid, triangular, poyangular etc.b .frustule :epitheca, hypotheca, valve, girdle band, connecting band, valve mantlec .axis :transapical axis, apical axis, pervalval axis

硅藻门

硅藻门

8 (7)壳缝管状,为管壳缝,常位于壳缘--------------------------------------------------------------------------管壳缝目 Aulonoraphidinales
针杆藻属Synedra
细胞:长线形,头状,无纹区
单细胞或群体 假壳缝 分布广,淡水、海水皆有
细胞梭形、舟形、菱形等。 细胞每一壳的壳面一侧具龙 骨突起,在龙骨突起上具管壳缝。上下壳龙骨突起,彼 此交叉相对。细胞带面观呈菱形。
双菱藻属Surirella
细胞形状 壳面扁平或扭转


两侧边缘具龙骨突
壳面具横肋纹

肋纹间有横线纹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硅藻死后,它们坚固多孔的外壳—细胞壁 也不会分解,而会沉于水底,经过亿万年 的积累和地质变迁成为硅藻土。 硅藻土可被开采,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 制造工业用的过滤剂、隔热及隔音材料等 等。 我国山东山旺地区就出产大量的硅藻土 化石硅藻
六、硅藻门的演化地位
因都含叶绿素a、c及墨角藻黄素,说明与金
2 (1) 细胞长圆柱形或盒形 3 (4) 细胞长圆柱形,冠壳轴很长,具间生带------------------------------
--------------------------------------------------------根管藻目
Rhizosoleniales 4 (3) 细胞形似面粉袋,盒形,各角具有突起------------------------------
海线藻属Thalassionema
以胶质相连成星形或锯齿 状群体。

第七节 硅藻门

第七节 硅藻门

一、硅藻门的一般特征(一)形态构造植物体单细胞,可以连接成丝状或其他形状的群体。

细胞壁是由两个套合的半片所组成,称半片为瓣。

外面的半片为上壳(epitheca),里面的半片为下壳(hypotheca)。

瓣的正面叫做壳面(valve),侧面即是两个瓣套合的地方,很像一条环形的带,称做环带(girdle band)。

上壳和下壳都是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没有纤维素(图1-32)。

壳面上有各种花纹。

壳面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辐射硅藻类,圆形,辐射对称,壳面上的花纹也是自中央一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另一种是羽纹硅藻类,长形,花纹排列成两侧对称(图1-33)。

硅藻载色体1—多数,小盘状或片状。

电子显微镜下,载色体有4层膜,外边两层是载色体内质网膜,里边两层是载色体膜。

外层载色体内质网膜与外层核膜相连。

载色体中有叶绿素a和c,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叶黄素类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黄素,其次是硅藻黄素(diatoxanthin)和硅甲黄素(diadi-noxanthin),由于墨角藻黄素和其他色素所占比例比叶绿素a 和c大,使载色体呈现橙黄色或黄褐色。

同化产物为金藻昆布糖和油。

硅藻营养体中没有游动细胞,仅精子具鞭毛,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是茸鞭型,轴丝是9+0条,没有中央轴丝,这种构造是硅藻独有的。

细胞中央有液泡,紧贴细胞壁之内有1厚层原生质,载色体分散在其中,载色体上有淀粉核或无。

细胞核1个,球形或卵形。

有些羽纹硅藻有自发的运动,凡有运动能力的硅藻都有1条或两条脊缝。

运动方向是沿着纵走轴的方向前进或后退。

运动的原因可能是原生质环转流动所致。

原生质在脊缝处与水接触,脊缝处的原生质向后方流动,结果细胞被推向前进。

(二)繁殖硅藻是以细胞分裂进行繁殖。

细胞分裂时,原生质膨胀,使上下两壳略为分离。

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载色体、淀粉核等细胞器也随着分裂,原生质沿着与瓣面平行的方向分裂,1个子原生质体居于母细胞的上壳,另1个子原生质体居于母细胞的下壳(图1-34)。

硅藻门

硅藻门
第三章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Hale Waihona Puke 硅藻门植物细胞壁富含硅质, 硅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 纹。 细胞壁:外层为硅质,内层 为果胶质,细胞壁无色、透 明。底栖种类的细胞壁较厚, 浮游种类的壁较薄。细胞壁 的构造像一个盒子,套在外 面的较大,为上壳,相当于 盒盖;套在里面的较小,为 下壳,相当于盒底。即硅藻 上,下壳并非紧密连在一起, 而仅仅是相互套合。上壳和 下壳都不是整块的,皆由壳 面(Valve)和相连带 (Connecting band)两部分 组成。壳面平或略呈凹凸状, 壳面边缘略有倾斜的部分, 叫壳套(Valve mantle):与 壳套相连,和壳面垂直的部 分,叫相连带,亦称带面。
星杆藻属Asterionella:细胞呈棒状,两端异形,通常一端 扩大。细胞以一端连成星状、螺旋状等群体。假壳缝不明显。 色素体多数,呈板状或颗粒状。浮游种类,海、淡水均有分 布。常见有日本星杆藻A.japonica。
针杆藻属Synedra: 细胞长线形。浮游种类单 独生活或形成放射状群体; 着生种类为放射状或扇状 群体。壳面线形、披针形, 中部至两端略渐尖,或等 宽,末端呈头状。壳面中 央常有方形或长方形的无 纹区。具假壳缝,两侧具 横线纹或点纹。色素体带 状或颗粒状。分布广泛, 淡水、海水皆有,浮游或 着生在沉水植物、丝状藻 类上,或着生在流水处的 岩石、木头上。
角毛藻属Chaetoceros: 细胞壳面上的构造极为微 细而精致,一般不易看清, 细胞常借助角毛与邻胞交 接而成链状群体或靠壳面 连成群体,少数种类为单 细胞。色素体数目、形状、 大小、位置都随种类不同 而不同,是分类的主要依 据。本属种类很多,分布 很广,是最常见的浮游硅 藻之一,与骨条藻在近岸 (尤其河口附近)浮游生 物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常见有:洛氏角毛藻 C.lorenzianas、窄隙角毛 藻C.affinis和牟勒氏角毛 藻C.muelleri等。

硅藻概述

硅藻概述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一 硅 藻
二、硅藻的繁殖
硅藻类的繁殖有营养繁殖、复大孢子、小孢子和休眠孢 子等四种方式 1.营养繁殖 为硅藻最普通的一种繁殖方式,分裂初期,细胞的原生质略 增大,然后核分 裂,色素体等原生质体也—分为二,母细胞 的上、下壳分开,新形成的两个细胞各自再形成新的 下壳, 这样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一个与母细胞大小相等,一个则 比母细胞小。这样连续分裂的 结果,个体越来越小。
硅藻
第一节 硅藻的形态构造 第二节 硅藻的繁殖 第三节 硅藻的分类
第一节 硅藻的形态构造
一、细胞外形和结构 二、细胞壁 三、纵沟或壳缝 四、节间带 五、隔片 六、细胞表面突出物 七、细胞内含物
第一节 硅藻的形态构造
一、细胞外形 和结构 硅藻是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也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 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三、纵沟或壳缝 羽纹硅藻的壳面上沿纵轴有一条裂缝,称为纵沟 (raph)。纵沟可能是羽纹硅藻的行动器官。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学 一 硅 藻
壳缝的类型:
纵沟的中央和两端 各有一个细胞壁 加厚的部分,中 央的称为中结节, 两端的称为端节。 内、外裂缝在细胞 的末端是分开的, 并围绕着壳面向 内增厚的端节。 内裂缝在中结节 处中断并向上弯, 与该处的外裂缝 相连接。
• 为了能更灵活地应用二叉分类检索表作为知识 推理进行生物分类鉴定,将二叉分类检索表作 为知识装入专家系统知识库,计算机可以利用 它搜索分支结点以实现生物辅助鉴定,开发研 制出的生物辅助分类鉴定专家系统,可以实现系 统的多元化功能,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 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 假壳缝 • 中心硅藻纲(中心纲)Centriae • 花纹左右对称,呈羽状排列,壳缝或假 壳缝 • 羽纹硅藻藻纲Penmatea

02海洋生物学02定义、细胞结构、繁殖、生活史、演化01

02海洋生物学02定义、细胞结构、繁殖、生活史、演化01
50
小毛枝藻 stigeoclonium tenue
51
• 4、膜状体
• 膜状体有真假之分。 • 真膜状体是由原始细胞向2-3个方向分裂,分
裂后的新老细胞紧密连接而成的整体。 • 如礁膜、浒苔、石莼等。
52
礁膜 Monostroma sp.
53
浒苔 Enteromorpha sp.
54
石莼
• 光合效用较高细胞具有多数小型色素体(颗粒状、 小盘状),贴近细胞壁周围。
17
• 3、色素体的膜层
•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色素体外有膜包被, • 红藻、绿藻为双层膜, • 裸藻、甲藻为三层膜, • 其他藻类为四层。
18
• 4、色素体的片层系统
• 色素体内部也有许多膜和色素体纵轴平行
排列,构成色素体的片层系统(Lamella)。
• 硅藻门细胞壁通常被称为“壳壁”,有两个半瓣, 类似培养皿,含有大量硅酸。
11
(二)细胞核(cell nucleus)
• 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夜组成,一般呈 圆球形,是细胞内合成DNA和RNA的主要部位。
• 核膜固定核的形态并且把核与细胞质分开, 上有核孔,核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
• 核仁是合成RNA装配核糖体亚基的场所。 • 染色质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组成的线
20
色 素 体 的 结 构
21
• 5、藻类细胞的色素
• 藻类细胞色素的组成十分复杂。 • 色素组成标志着进化的方向,是藻类分类中分门
的主要依据,藻类的主要色素有四类: • 叶绿素、 • 胡萝卜素、 • 叶黄素 • 藻胆素。
22
• 6、藻类细胞的叶绿素
• 藻类细胞的叶绿素有5种: • 叶绿素a、b、c、d、e。 • 有色藻类都有叶绿素a; • 绿藻、轮藻和裸藻有叶绿素b; • 硅藻、甲藻、黄藻、隐藻和褐藻有叶绿素c; • 叶绿素d只存在于某些红藻中; • 叶绿素e只见于少数黄藻。 • 各门藻类叶绿素组成的相似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2实验二硅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

2实验二硅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

(3)牟勒氏角毛藻:细胞小型、壁薄。 多数为单细胞,个别出现2、3个细胞 组成的群体。壳面椭圆至圆形,中央
略突起或稍平坦。壳环面呈长方形至
方形。壳环带不明显。角毛细而长,
末端尖,伸出方向与纵轴平行。壳面
观,两端的角毛以细胞体为中心,略 呈s形。色素体一个,呈片状。牟氏角 毛藻是沿岸半咸水种类,分布于我国
中华半管藻
实验内容 (常见种类)
硅藻门----羽纹纲
双壳缝目
舟形藻科
双壁藻属 蜂腰双壁藻:壳面提琴形,壳缝直。
蜂 腰 双 壁 藻
海毛藻属Thalassiothrix:细胞棒形,两端形状
不同。单细胞或以胶质柄相连成锯齿状或星形群体。 壳缘有小刺。无假壳缝、间生带和隔片。色素体多
实验内容 (常见种类)
硅藻门
根管藻目
根管藻属
笔尖根管藻 腹面观。细胞长圆筒形,末端棘短而尖, 在基部两侧有翼状突起。细胞直径12~70 µ m,长 600---100 µ m。外洋广温性种类.我国南海、东海、 黄海、渤海湾均有。
实验内容 (常见种类)
硅藻门
盒形藻目
角毛藻属:细胞常借角毛与邻胞交接成链状群体 或靠壳面连成群体,少数种类为单细胞。
台湾海峡及南海沿岸、河口水域。目
前已可大量人工培养,作为贝、虾类 幼虫或幼体的良好饵料。
实验内容 (常见种类)
硅藻门
盒形藻目
双尾藻属:布氏双尾藻:单细胞,形状为 三角柱形,近于圆柱形或方柱形。细胞宽 25~60µ m,高98~190µ m,通常高为 宽的2~3倍或更长。壳面扁平,大多为三 角形,中央有中空的大刺,末端截形,在 三角形壳面列生冠状的小刺。细胞壁薄, 色素体多数,呈颗粒状。布氏双尾藻适温 范围广,属世界性种类,也是我国沿海常 见种之一。我国四大海区均有记录。

5-硅藻门

5-硅藻门

小环藻属
属中心硅藻纲圆筛藻目
单细胞或2-3个细胞相连 细胞圆盘形
壳面花纹,外围区:肋纹
中央区:无纹或具点纹 主要生活在淡水 每个细胞产生一个复大孢子
小环藻属Cyclotella: 单细胞或2-3个细胞相连。细胞圆盘形, 壳面花纹分外围和中央区,外围有向中心伸入的肋纹,肋纹有宽有 窄,少数呈点条状。中央区平滑无纹或具向心排列的不同花纹,壳 面平直或有波状起伏,或中央部分向外鼓起,本属共有60多种,常 见种类有:扭曲小环藻C. comta主要淡水产,近海也常发现。条纹小 环藻 C. striata,海产、半咸水河口及高盐水体也有分布。梅尼小环 藻(孟氏小环藻)C. meneghiniana,常见于淡水湖泊。
间生带: 凡贯壳轴较长的种类都有间生带 intercalary band,其数目1条2条或多 条,花纹为鳞片状,带状或领状的区 域,无花纹;
隔片 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 展成片状的结构,称隔片(sepum)。 隔片通常与壳面平行,隔片从细胞 的一端向内延伸或从两端向中央延 伸。如果隔片一端是游离的,称为 假隔片,如斑条藻 (Grammatophora);如果隔片从 细胞的一端通到另一端,则称为全 隔片或真隔片,如楔藻 (Climacosphenia)。 间生带和隔片都具增强细胞壁的作 用。
• 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一个以母细 胞的上壳为上壳,故与母细胞同 大,一个以母细胞的下壳为上壳, 故略小于母细胞.
二、硅藻的繁殖
• 母细胞分裂三次后,只有一个细胞与原细 胞等大,其他均变小。小的子细胞通过复 大孢子恢复原来大小。
复大孢子
• 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 后,个体逐渐缩小, 到一个限度,这种小 细胞不再分裂,而产 生一种孢子,以恢复 原来的大小,这种孢 子称为复大孢子

06海洋生物学04硅藻门01

06海洋生物学04硅藻门01

26
盒形藻 Biddulphia alternans
27盒形藻 Biddulp来自ia alternans28
4、有的群体形态是由细胞壳面细胞壁衍生出 的刺、角毛、角、突起等特殊构造相连而成 的长短不一及直的、曲折或者螺旋状的链状 群体。
弯角藻属物种是由细胞壳面两侧对应长角相连成螺旋状群体。
12
4、有的群体形态是由细胞壳面细胞壁衍生出 的刺、角毛、角、突起等特殊构造相连而成 的长短不一及直的、曲折或者螺旋状的链状 群体。
骨条藻属、冠盖藻属等物种是由相邻细胞壳面边缘一圈小刺相连成直的 链状群体。
13
骨条藻 Skeletonema sp.
14
15
16
17
18
19
4、有的群体形态是由细胞壳面细胞壁衍生出 的刺、角毛、角、突起等特殊构造相连而成 的长短不一及直的、曲折或者螺旋状的链状 群体。
9
2、有的群体形态是由若干细胞共同分泌胶质, 所有细胞都包埋在一个不定形的胶质团块内 或者形成假丝体。
胶质团块 细弱海链藻 Thalassiosira subtilis
10
(假丝状 桥弯藻Cymbella sp. )
11
3、有的是由细胞壳面直接相连成为群体。
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 danicus
29
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diacus
30
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diacus
31
32
4、有的群体形态是由细胞壳面细胞壁衍生出 的刺、角毛、角、突起等特殊构造相连而成 的长短不一及直的、曲折或者螺旋状的链状 群体。
角毛藻属物种是由细胞壳面两侧对应角毛基部相交而成的直链状或者螺 旋状群体。

5-硅藻门

5-硅藻门
子,并发育成2个新的个体(恢复至母体大小)。
形成复大孢子的方式
1 接合的两个硅藻,借运动或分泌胶质而相
互接近,两个结合的细胞,先进行一次减数 分裂,形成四个子核,其中两个核退化,其余 两个核发育成大小不等的两个配子.配子 结合形成两个复大孢子,并发育成两个新 的植物体.如披针桥弯藻 2 接合的两个细胞各产生一个配子,而配子 接合后只产生一个复大孢子,如扁卵形藻 3 无配子生殖,两细胞接近后,包在胶质内,不 经过接合,各自形成一个复大孢子,如线卵 形藻
••Βιβλιοθήκη • •DIATOM ORNAMENTATION
Centric diatoms: a) Melosira, b) Coscinodiscus, c) Actinoptychus and Thalassiosira.
22
•Pores create elaborate patterns used for ID •Allow for communication with exterior
小孢子:多见于中心硅藻的一种生殖方 式,细胞核和原生质多次分裂,形成8、 16 、32 、64、128 个不等小孢子,每个小 孢子具1- 4条鞭毛,长成后成群逸出,相 互结合为合子,每个合子再萌发成新个 体。硅藻基本无鞭毛,只有小孢子阶段 出现鞭毛。 休眠孢子:是沿海种类在多变的环境中 的一种适应方式。休眠孢子的产生常在 细胞分裂后,原生质收缩到中央,然后 产生厚壁,并在上、下壳分泌很多突起 和各种棘刺。当环境有利时,休眠孢子 以萌芽方式恢复原有形态和大小。
小环藻属
属中心硅藻纲圆筛藻目
单细胞或2-3个细胞相连 细胞圆盘形
壳面花纹,外围区:肋纹
中央区:无纹或具点纹 主要生活在淡水 每个细胞产生一个复大孢子

硅藻--

硅藻--

色素体: 色素体:硅藻的光合作用色素主要有叶 绿素a、、 、、c1 以及β胡萝卜素 绿素 、、 、c2以及 胡萝卜素, 以及 胡萝卜素, 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 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色素体呈黄 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 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 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ⅠExteral features ⅡCytologic features
Ⅲ Reproduction and life history ⅳ Movement
• 硅藻物种主要包括单细胞和群体两大类。 硅藻物种主要包括单细胞和群体两大类。 单细胞藻体的形态由于细胞壳面形态、 单细胞藻体的形态由于细胞壳面形态、细 胞断面形态、细胞直径、 胞断面形态、细胞直径、贯壳轴长短不同 而有不同的形态。 而有不同的形态。群体是依靠细胞分泌胶 质、细胞壁或细胞壁的衍生物直接连接而 由于胶质孔位置不同形成多态的群体, 成。由于胶质孔位置不同形成多态的群体, 如星状、曲折状、树枝状、念珠状等。 如星状、曲折状、树枝状、念珠状等。
第一节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硅藻概述
•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藻类植物一门。硅藻由褐藻演 化而成。 硅藻普遍分布于淡水、海水中和湿土上,生境非常广 泛,地球上凡是有水滞留的地方,都会有硅藻的踪迹;为 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食料。硅藻死后,遗留的细胞壁沉积 成硅藻土,可作耐火、绝热、填充、磨光等材料,又可供 过滤糖汁等用(孔隙率、低导热性、高熔点和化学惰性的 特点)。约16000种。淡、海水中均有分布,为海水中的主 要藻类。分布广,喜在较低温的硬水水体中生活,游、底 栖或着生,在岩石、墙、树皮上也能附生,在干燥处以休 眠状态过旱季,在热带的潮湿地区与蓝藻共生。春秋两季 出现高峰,水温60°温泉中某些藻能正常生长、繁殖。

最全水生物藻类图谱

最全水生物藻类图谱

---------------------------------------------------------------最新资料推荐------------------------------------------------------最全水生物藻类图谱有了最全水生物藻类图谱,你还为看不懂各种藻类而烦恼吗?2019-04-22 中国水产第一媒体硅藻门- 布纹硅藻蓝藻门- 鱼腥藻蓝藻门- 颤藻蓝藻门- 颤藻蓝藻门- 鱼腥藻绿藻门- 栅藻绿藻门- 栅藻绿藻门- 栅藻硅藻门- 桥穹藻绿藻门- 刚毛藻硅藻门- 舟形藻裸藻门- 裸藻绿藻门- 杂球藻绿藻门- 刚毛藻绿藻门- 水绵蓝藻门- 鱼腥藻硅藻门- 小环藻硅藻门- 羽纹藻硅藻门- 脆杆藻绿藻门- 栅藻绿藻门- 月牙藻硅藻门- 小环藻裸藻门- 裸藻喇叭虫绿藻门- 空球藻裸藻门- 囊裸藻裸藻门- 扁裸藻l 蓝藻门- 颤藻绿藻门- 集星藻裸藻门- 鳞孔藻硅藻门- 菱形藻硅藻门- 小环藻裸藻门- 扁裸藻绿藻门- 实球藻绿藻门- 小球藻裸藻门- 裸藻绿藻门- 集星藻绿藻门- 空球藻硅藻门- 双菱藻硅藻门- 舟形藻硅藻门- 舟形藻绿藻门- 水绵绿藻门- 栅藻绿藻门- 盘星藻绿藻门- 新月藻硅藻门- 舟形藻蓝藻门- 鱼腥藻硅藻门- 双菱藻裸藻门- 囊裸藻裸藻门- 扁裸藻裸藻门- 扁裸藻绿藻门- 针杆藻硅藻门- 小环藻硅藻门- 菱形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硅藻门- 双菱藻硅藻门- 异端藻蓝藻门- 颤藻硅藻门- 异极藻绿藻门- 小球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绿藻门- 新月藻蓝藻门- 颤藻1 / 2绿藻门- 新月藻绿藻门- 刚毛藻蓝藻门- 颤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蓝藻门- 鱼腥藻蓝藻门- 颤藻蓝藻门- 鱼腥藻绿藻门- 栅藻绿藻门- 栅藻硅藻门- 桥穹藻硅藻门- 舟形藻绿藻门- 刚毛藻绿藻门- 刚毛藻绿藻门- 杂球藻硅藻门- 羽纹藻硅藻门- 小环藻蓝藻门- 鱼腥藻硅藻门- 小环藻绿藻门- 月牙藻、绿藻门- 栅藻绿球藻- 空球藻喇叭虫绿藻门- 集星藻裸藻门- 扁裸藻裸藻门- 囊裸藻硅藻门- 小环藻裸藻门- 鳞孔藻硅藻门- 菱形藻绿藻门- 实球藻绿藻门- 小球藻裸藻门-- 裸藻硅藻门- 双菱藻硅藻门- 舟形藻硅藻门- 舟形藻绿藻门- 水绵绿藻门- 新月藻绿藻门- 栅藻蓝藻门- 鱼腥藻硅藻门- 舟形藻裸藻门- 扁裸藻裸藻门- 扁裸藻裸藻门- 囊裸藻硅藻门- 菱形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硅藻门- 小环藻硅藻门- 双菱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硅藻门- 异极藻蓝藻门- 颤藻硅藻门- 异极藻绿藻门- 新月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绿藻门- 刚毛藻绿藻门- 新月藻蓝藻门- 颤藻。

海洋生物学__知识点总结汇总

海洋生物学__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一章第四节硅藻的分类一、分类系统:硅藻门(Bacillarophyta)分为:中心硅藻(Centriae)和羽纹硅纲(Pennatae)纲的分类特征:以壳面花纹为主中心硅藻纲的分类特征:以细胞主体为一级特征,细胞突出物为二级特征;羽纹硅藻纲的分类特征:以行动胞器为一级特征,细胞的对称为二级特征。

硅藻门(Bacillarophyta):中心硅藻纲(Centriae)(多数浮游、少数底栖):(1)壳面花纹呈同心的辐射对称(2)不具有壳缝或假壳缝,不能运动(3)色素体小而多羽纹硅藻纲(Pennatae)(浮游、底栖):(1)壳面花纹两侧对称,呈羽纹状排列(2)多具壳缝或假壳缝,可运动(3)色素体大而少二、我国沿海常见的种类(一)中心硅藻纲(Centriae 辐射硅藻纲、圆心硅藻纲):壳面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花纹一般作辐射状排列。

断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角形及扁形等。

无纵沟,不能行动。

色素体一般小而多。

生殖方式:间接分裂、小孢子、休眠孢子、复大孢子是直接产生。

大多营浮游生活,大部分是海产,淡水少。

细胞外面常有突起和刺毛。

本纲包括3个目:1.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2.盒形藻目(Biddulphiales)3.根管藻目(Rhizosoleniales)1.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壳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花纹一般由壳面中央向四周辐射排列,包括7个科,这是一类最重要的海洋浮游硅藻,在浮游植物中常占优势。

(1)圆筛藻科(Coscinodiscaceae):(2)直链藻科(Melosiraceae):(3)海链藻科(Thalassiosiraceae):(4)骨条藻科(Skeletonemaceae):(5)辐杆藻科(Bacteriastraceae):(6)环毛藻科(Corethronaceae)(7)细柱藻科(Leptocylindraceae)1)圆筛藻科介绍3个常见属。

08海洋生物学04硅藻门03

08海洋生物学04硅藻门03
(1)细胞个体大量增加,养料突然减少的时候; (2)光照强度的减少; (3)温度降低的时候。 可见硅藻产生休眠孢子是为了渡过不良环境,
直至环境好转时,它才萌发为新藻体。
14
各式各样的 休眠孢子 - 冕孢角刺藻
15
各式各样的 休眠孢子
- 高孢角刺藻
16
各式各样的 休眠孢子
- 链刺角刺藻
51
针杆藻
隶属 羽纹藻纲 针杆藻属
针杆藻的细胞为长捧状,是硅 藻中体形最长的种类,长的可 超过500微米;
针杆藻壳面平直、以均匀的细 格形成整齐的条纹藻体的末端 常有结节和一个假壳缝、不构 成链状,底栖或在水中生活的。
针杆藻属已知约100种.它们 广泛分布于海水和淡水中 图a 为华丽针杆藻,图b为粗针杆 藻。
二、硅 藻 的 繁 殖
1
硅藻的繁殖
1、硅藻是以细胞分裂进 行繁殖;
2、细胞分裂时,原生质 膨胀,使上下两壳略为分 离;
3、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 载色体、淀粉核等细胞器 也随着分裂;
2
硅藻的繁殖
4、原生质沿着与瓣面平行的方向分裂, 1个子原生质体居于母细胞的上壳,另1 个子原生质体居于母细胞的下壳;
38
关于微型藻类 - 04
10、海洋中到底有多少种微型藻类,现 在还得不出一个确切的数字。
11、科学家们对海洋中数量最大的硅藻 进行研究,已知有超过10万个具有特征 性的种(即包括变种、亚种、地理种等), 而已经记录在案的不足2万种。
12、可见,海洋微型藻类是一个资源巨 大的宝库,有待我们去研究探索。以使 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所以一般沿岸生长的硅藻都具有高度适 应的能力。
31
硅藻的分布和养殖上的关系

海洋生物—主要的海洋生物门类

海洋生物—主要的海洋生物门类

海洋生物—主要的海洋生物门类1. 原生生物界1) 硅藻门,常见种类如硅藻、圆筛藻、角毛藻等等。

硅藻是海洋浮游生物的重要成分,在海洋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中占有重要地位。

2) 甲藻门,常见种类如裸甲藻、多甲藻、夜光藻、角藻等等。

甲藻也是重要的海洋浮游生物,有些种类在大发生时将形成赤潮,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破坏。

3) 肉足鞭毛虫门,本门动物与纤毛虫门在以前称为原生动物门,常见种类如各种有孔虫、放射虫、夜光虫等。

原生动物是海洋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虽然个体很小,但数量非常大,素有“海洋中的小巨人”之称,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环节。

另外,由于原生动物在地球上的生存年代久远,其种类、分布、化石还是研究地质演化、寻找石油矿藏等重要指示生物。

世界已知的原生动物约65,000种。

2. 植物界常见的海洋植物主要是大型藻类和红树。

大型藻类包括红藻门、褐藻门、绿藻门。

大型藻类不但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一些种类可以食用,或者提取活性物质用于生物制药,或者做工业原料,或者兼而用之。

例如石花菜除了可食用,还是琼脂的原料。

很多大型藻类已可人工养殖。

海洋中的高等植物种类远少于陆地。

常见的高等海洋植物有各种红树、海草等。

红树形成的红树林对于维护海岸环境、防止海水入侵有重要作用。

1) 红藻门,常见种类如紫菜、石花菜、龙须菜、麒麟菜、红毛菜、珊瑚藻、海膜、江蓠、红皮藻、凹顶藻等等。

2) 褐藻门,常见种类如马尾藻、海带、裙带菜、鹿角菜等。

3) 绿藻门,常见种类如浒苔、石莼、刚毛藻等。

4) 被子植物门,常见种类如红树、秋茄、海桑、水芫花、玉蕊、木榄、海莲、角果木、海恾果等红树植物以及大米草、互花米草等各种海草。

世界已知的红树植物约80多种,海草约50种。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种类的海草在从其它国家引进用于防护堤岸时,由于在被引进地区没有天敌等生态控制机制而爆发性繁殖生长,对当地海岸的原有植被造成极大破坏,有的种类甚至从海岸侵入内陆几十公里,侵入农田,给当地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3个轴.在细胞上可以确定3个主要的面: 即由贯壳轴和壳面长轴所决定的面,称为长轴面 (apical plane); 由贯壳轴和壳面短轴所决定的面称为短轴面 (transapical plane); 由壳面长轴和壳面短轴所决定的面称为盖壳面 (valval plane) 又称平断面或细胞分裂面。
连接上、下壳面中心点的线为: “贯壳轴”(pervalvar axis)
连接壳面两端的线为: “壳面轴”(valvar axis)
非圆形壳面的壳面轴又分为: “壳面长轴”(apical axis) “壳面短轴”(transapical axis)
6
贯壳轴代表硅藻细胞的长度(或称高度);壳面长轴 代表硅藻细胞的宽度;壳面短轴代表硅藻细胞的 厚度。
观察到硅藻细胞的壳环时,称为: “壳环面观”(girdle view)
4
•1:环面观 •2:壳面观 •P:贯壳轴 •D:直径 •vs1、vs2分别为 上、下壳的壳面 •vm1、vm2分别 为上、下壳的壳 套 • cb1,cb2分别 为上、下壳的环 带 •e:上壳 •h:下壳 •g:壳环
5
壳面为非圆形的硅藻物种,有: “宽环面观”(broad girdle view) “窄环面观”(narrow girdle view)
④网纹(areola),通常是由多边形的小室相互 排列成蜂窝状的花纹,室的中央孔向细胞腔内 开口。
28
29
30
31
32

33
10)壳缝或称纵沟(raphe):
是羽纹硅藻纲中.能运动物种的壳壁上才有 的特殊构造。
①纵沟(raphe),从壳面上看,有中央节、端节和 两者之间的裂缝组成。裂缝分外沟(outer fissure) 和内沟(inner fissure),两者截面呈‘>’形,位于 壳面外的称为外沟,位于壳面内的称为内沟。原生 质在内外沟中流动。
2
1、壳壁:
硅藻细胞壁由两半个壁似培养皿那样套合而成: 套合在外的称为“上壳”(epitheca); 被套合在内的称为“下壳”(hypotheca)。
壳顶和壳底,也就是培养皿的盖面和底面分别称为 “上壳面”(epivalve) “下壳面”(hypovalve);
壳面边缘转弯的部分称为:
“壳套或壳衣”(valve mantle); 。
3
与壳套相连接而与壳面垂直的部分称为: “相连带”(connecting band)或称
“环带”(girdle band)。
完整细胞的上壳、下壳的相连带合称: “壳环”(girdle)
当观察到硅藻细胞的壳面时,称为: “壳面观”(valve view);
13
3)角(horn):
是部分壳面的隆起。
盒形藻属 Biddulphia
半管藻属 Hemia1u4 lus
4)耳突(otarium):
是小刺基部成对的短小的膜质肋,又称为翼。
15
5)唇形突 (labiate process或 rimoportule):
是壳壁上的一个开孔或一条管子,开孔或管子 在细胞腔的一侧(内壳面),为一条扁管或纵 裂成两片唇形状突起(基部有一短柄)。细胞 外侧(外壳面)伸出的部分实际上就是大、小 不同的刺。
第二节、一般特征
细胞壁有两半个壁似培养皿那样套合而成; 细胞壁高度硅质化,并形成有物种特征的各
种结构。
1
二、细胞学特征
(一)硅藻细胞壁:
硅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内层为果胶质(pectin)

外层为硅质(SiO2xH2)
由于硅藻细胞壁的结构比较特殊,故称为
“壳壁”(theca)。
16
17
6)闭合突 (occluded process):
是细胞壁的一个开孔外伸的空心管,其一端是 关闭的。
18
7)支持突 (strutted process):
是由壳面伸出的小管,其基部周围有2~5个小室 或孔(卫星孔satellite pores或小室chambers)经 过壳壁内部由支持弧所支持,常有丝状有机物 由此向外分泌。
10
1)小刺(spine):
为封闭的或实心的突出物,形态短小,由壳面 伸出。
很小的刺称为微刺(spinule); 刺顶呈圆形的小刺称微颗粒(granule); 依靠小刺连接细胞成链的小刺称连接刺(linking spine)
11
12
2)角毛或角刺(seta):
由壳面伸出的细长、空心的突出物。
7
8
9
2、硅藻壳面构造:
硅藻壳面上有各种构造,各种不同的构造在壳面上 都有相对稳定的位置、排列方式;硅藻壳面并非都 是平的,有些物种的壳面呈不同程度的内凹,有些 物种的壳面呈不同程度的外凸。所有这此特征部是 硅藻分类的重要依据。
随着显微观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的问 世并应用于硅藻研究,不仅能更清楚地认清硅藻壳 面上的各种构造,还发现了“支持突”这种具有硅 藻“属”分类特性的结构。
如海链藻科的物种都有这种构造,细胞分泌的 胶质通过壳面中央支持突外管形成胶质线与相 邻邻细胞连成群体。
19
20
21
8)拟节 (pseudonodulus):
是在位于壳面边缘到近壳缘之间的一个特殊构 造。
如爱氏辐环藻的拟节呈孔状,也有的呈盖状。
22
23
24
9)孔(pore)、 室(chamber或areolae ):
这是构成硅藻壳面花纹的基本结构。 “孔”分真孔(pore)和拟孔(poroid) 真孔是壳壁上直径队0.1-0.6μm的真正穿孔; 拟孔是壳壁上周围厚、中央薄的凹陷,非真正
穿孔,直径通常大于0.6μm。
25
“室”的结构较复杂.其周围由中央大孔( foramen)、侧壁(lateral wall of areola)和筛膜 (sieve membrane)(筛膜上有拟孔)组成。
由于不同的物种在细胞壳壁上的“孔”和“室 有不同的形态和排列方式,产生了具有硅藻分 类学意义的各种构造。
26
sm:筛膜 sp:筛孔或拟孔
27
①点纹(puneta),是细胞壳壁上的管状穿孔, 呈线条状排列。
②条纹(stria),是友细胞壳壁上由拟孔排成 的线条。
③肋纹(costae),是呈长形的.中央孔向细胞 腔内开口的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