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对策进展论文

合集下载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存 在于自然界及医院环境中,可在住院患者的皮肤、呼 吸道、胃肠道、生殖泌尿道等部位定植生长。当患者 免疫力低下时,鲍曼不动杆菌可导致医院获得性肺 炎、血行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中枢感 染等。而且鲍曼不动杆菌还会引起院内感染的暴发流 行,有研究表明,在医务人员的手上采集到的鲍曼不 动杆菌菌株与医疗污染物及院内感染患者体内采集到 的菌株对细菌耐药的表型一致,因此存在医务人员的 手一污染物.患者的感染途径…。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 泛应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近年来多 重耐药菌株,甚至广泛耐药、全耐药菌株在各地不断 出现。目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舒巴坦;碳青霉烯;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
’n地multi-drug n茹n明ce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of mulll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hang—bing,GONG
Xiao—hui.Neonatal Department,Shanghaf Children’j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
ty,Shanghai 200040,China
anlibiotics are widely used in these years,multidrug-resistant,exten— sively drug resistant,even pan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arise constantly.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 a common con- ditioned pathogen,and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has become one of the trickiest problems in nosocomial infection.田地resistant mechanism of MDRAB tor,changing target site ic study,there is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其对策研究的新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其对策研究的新进展

2 . 2 外 膜 孔 蛋 白的 减 少 或 缺 失 机 制 细 菌 的 外 膜 为 半 通 透 性 的屏障 , 而 外 膜 的孔 蛋 白是 细 菌 进 行 各 种 物 质 交 换 的通 道 , 同 时 也 会 参 与 多 种 抗 生 素 的 转 运 。 细 菌 外 膜孔 蛋 白的 缺 失 、 减 少 或 突 变 可 引 起 外 膜 对 多 种 抗 生 素 的通 透 性 下 降 而 产 生 多 重 耐 药 。鲍 曼 不 动杆 菌 中 近 年 研 究 较 多 的 外 膜 蛋 白 主 要 是 C a r O, 主 要 介 导碳 青 霉 烯 类 抗 生 素 的 耐 药 性 ] 。2 0 0 2年 , 阿 根 廷 学 者 分 离 到 1株来 自临 床 的 耐 亚 胺 培 南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 经S DS - P AE G技 术 及 免 疫 印 迹 技 术 首 次 发 现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为 2 ) 这类酶具 有一些共 同特 征 : 如 具
高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对 几 乎 各 类 化 学 结 构 的 临 床 常 用 抗 生 素 呈
现 高 度 的 天 然 固 有 耐 药 性 和 获 得 性 耐 药性 , 导 致 治 疗 选 择 极 其
性。
有限 , 而 成 为 临床 防治 的棘 手 问题 l 1 ] 。本 文 就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耐
药机制及其对策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1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的 耐 药 性 2 O世 纪 7 O年代 ,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仍 对 绝 大 多 数 的抗 生 素 敏 感, 随 着 抗 生 素 不 合 理 应 用 日趋 严 重 ,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院 内感 染 和 耐 药 性 逐 渐 成 为 全 球 性 防 治 难 题 。该 菌 属 不 仅 对 临 床 常 用 的一 线 抗 菌 药 物 如 头 孢 菌 素 类 、 氨基糖 苷类 、 喹 诺 酮 类 等 呈 多 重耐 药 性 , 甚 至 对 碳 青 霉 烯 类 药 物 包 括 亚 胺 培 南 或 美 洛 培 南 都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在 9 % 以上 。 5
胺酶 , 坏抗菌 药 物 B 内酰胺 环 , 药 物 失 活 ; 破 . 使 ②通 过 改变 自身 膜蛋 白数 量 及 结 构 来 改 变通 透 性 ; 改变 自 ③
身青 霉 素结 合 蛋 白 ( e iiiebn igpoe sP S , p nc l -i n rt n B ) ln d i 降低 药 物结合 的有效 率 ; 主 动外排 机 制增 强 , ④ 降低胞
内药 物 浓度 。
1 2 对氨 基糖 苷类 抗 生 素 耐 药 该 类 药 耐 药 机 制 主 .
要是 分为 两种 : 产 生氨 基 糖 苷 修饰 酶 ( ME ) 即 乙 ① A s, 酰转 移 酶 ( A , 酸 转 移 酶 ( P , 苷 转 移 酶 A C) 磷 A H) 核
( N , 目前 研 究 的 焦 点 。T r n 曾分 离 出 了 编 A T) 为 ut o
鲍 曼不 动 杆 菌 ( c e b ce a m n i A ) 于 A i t at b u a ni b 属 n o r , 不 动杆 菌属 , 一 种 引起 院 内感 染 的条 件 致 病 菌 。随 是
类, D类 碳青 霉 烯 类 。其 中具 有 水 解 碳青 霉 烯 类 的 两类 影 响最 大 , B类 及 D类 , 即 B类 酶 虽 临床 分 离 率 没有 D类 酶 高 , 是 底 物 水 解 谱 广 , 但 水解 活 性 是 后 者 的1 0~10 0倍 , 0 对青 霉 素类 、 头孢 菌 素 类 、 青 霉 烯 碳
单 胞菌 。因此加 强 对 鲍 曼不 动杆 菌 的耐 药 性 监 测 , 拓 展 其 治疗研 究对 有 效 的 控 制 感染 和指 导 治 疗 , 少 泛 减
耐药株 的产生 具有 重要 意 义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建议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建议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建议一、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常定植于人体皮肤、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在医疗机构中是一种常见的细菌。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呈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

1、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成因鲍曼不动杆菌常见的耐药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β-内酰胺酶(TEM、SHV、CTX等)和类OXA酶。

这些酶能够降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抗生素失去药效。

②产生单倍体效应障碍物质(AmpC类酶),同时也有某些菌株在外加诱导剂(如氨苄青霉素)时产生此类酶,从而失去对该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③改变细胞壁的高分子化合物和药物外排泵P-gp等通过多个不同机制来降低药效,增加药物耐受性。

2、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流行情况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全球流行情况不尽相同,其中欧美国家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流行程度相对较低,但亚洲地区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情况较为严重。

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一些医疗机构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报告频繁,耐药性比例很高。

据2012年中国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网发布的数据显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已经相当严重,其中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

二、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建议鲍曼不动杆菌主要通过吸入、侵入性操作、导管和手术操作等途径感染人体。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生长繁殖,防止感染和传播,是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治疗感染的重要手段。

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建议如下:1、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和方法。

应该尽量采用短时疗程,特别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避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防止出现耐药菌株。

2、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组合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对单一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多,因此往往需要采取联合药物治疗,来增加药物的疗效和控制菌株的耐药性。

3、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中,如医护人员手部、患者用具、呼吸机设备、消毒液、透析机、水龙头等[1],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可以引起多种医院感染,如肺炎、伤口感染、败血症和脑膜炎等。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株逐年增加,并从对单一抗菌药耐药向多重耐药、由低耐药向高耐药发展,因此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研究热点。

目前,临床治疗不动杆菌的主要药物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

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这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阐述。

1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1.1 β-内酰胺酶的产生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最主要的原因,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类(属A类,由TEM型、SHV型、SIM型和PER型等基因编码)、金属酶类(属B类,由IMP和VIM基因编码)、AmpC酶(属于C类),OXA型酶(属D类)等四类。

细菌主要通过质粒介导或染色体突变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与参与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代谢的D-丙氨酸-D-丙氨酸肽酶的三维结构十分相似,从而以水解和非水解方式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菌药物失去活性[2]。

1.1.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又称氧亚氨β-内酰胺酶,是细菌质粒介导的能水解甲氧亚氨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以及氨曲南等的β-内酰胺酶,由于ESBLs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及单环类抗生素,作用底物广泛而称之。

ESBLs大部分属Ambler A类酶,位于Bush等功能分类方案2be群;少数属于Ambler的D类,位于Bush的2d群。

ESBLs超过240种,按传统的ESBLs分类法,可分为TEM型、SHV型、非TEM及非SHV型等(包括CTX-M、OXY、SIM、PER等)。

TEM型ESBLs有71种,其中TEM-1是革兰阴性菌中最为常见的β-内酰胺酶[2]。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防治策略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防治策略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挑战和治疗策略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日渐增加。

它不仅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而且还在院内流行造成广泛的交叉感染,是临床医师普遍惧怕的细菌[1],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挑战,是美国IDSA呼吁重点防治的六大菌之一。

本文就如何防治MDRAB的感染作如下综述:1 病原学概述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一群不发酵糖类、无动力、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自从1911年首次被发现以来,不动杆菌属的分类经过多次变迁, 现在根据DNA杂交技术将不动杆菌分为32个基因种,鲍曼不动杆菌是不动杆菌属感染最主要的菌种,约占72.9%[2]。

鲍曼不动杆菌在高危人群中可引发严重的感染,国外资料显示其危险因素包括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机械通气、气管插管、侵入性操作、ICU环境等[3]。

主要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占院内获得性肺炎总数的3-5%,而在ICU病房更高达15%~24%。

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一般死亡率为7.8%~23%,而在ICU病房更高达10%~43%[4]。

2 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定义目前对于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或泛耐药定义,仍有一些争议,国外文献至少有50个不同的定义[5]。

尽管如此,一般认为对下列5 类抗菌药中(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者) 3类以上药物耐药者为多重耐药株,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

泛耐药株(Pandrug-resistant Acinettobacter baumanii,PDRAB)是指对目前推荐用于上述经验性治疗的药物全部耐药者,但不包括多黏菌素及替加环素。

3 流行病学根据美国院内感染监测数据(NNIS)以及中国医院感染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感染中占第4位,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又一个重要的非发酵菌[6]。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感染防治的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感染防治的研究进展

性 的不 动杆菌 , 在 自然 界 分 布 广 泛 , 在 人 类 主 要 存 在 于 皮 肤 表 面 及 呼 吸道 , 是条件致病 菌 , 由 于 其 环 境 特 殊 在 医 院尤 其 是 I C U 常呈 流 行性 爆 发 , 是 引 起 医 院 感 染 的 主 要 致 病 菌 。近 年 来 , 随 着 鲍 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的不断上升 , 且 呈 现 多重 耐药 趋 势, 研 究 者 及 临 床 医师 对 该 菌 的关 注 越 来 越 密 切 , 对 其 感 染 患 者 的 治 疗 及 防 治 也越 来 越 迫 切 。因 此 , 了解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的感 染 特征 , 临床分布和耐药性 , 有 效 控 制 其 在 临床 的 感 染 非 常 重 要 。本 文 就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流 行 病 学 、 耐 药 机 制 及 防治 措 施 进 行
me s e n e h y ma l s t e m c e l l s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b o n e ma r r o w a n d l y mph o i d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 0 8 )
综 述。
曼不动 杆菌 主要通 过 以下机 制对 8 一 内酰 胺 类 抗 菌 药 物 耐 药 : ( 1 ) 产生各种 p 一 内 酰 胺 酶 I ; ( 2 ) 细 菌外膜 膜孔 蛋 白缺 陷, 细 菌
发生突变失去某种特异孔蛋 白( 常 见的 是 C a r ( ) 和1 ) p r 1 ) ) 后. 内 酰胺 类 等 药 物 无 法 进 入 或 进 人 减 少 [ 7 3 ; ( 3 ) 外丰 I f 崩 的 外 排 怍 用 增 强 ] , 可 以将 进 入 细 菌体 内 的 药 物 泵 出 膜 外 ; ( 4 ) 菏霉 素 结 合蛋 白( P B P s ) 编码基因突变导致 P B P s 构象政变 , 与 8内酰 胺 类 药 物 结 合 力 下 降 , B 一 内 酰胺 类 抗 菌 药 物 是 通 过 - j . 细 菌 细 胞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及感染治疗控制方面的新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及感染治疗控制方面的新进展

中国卫生产业193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及感染治疗控制方面的新进展邝咏云云南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摘要] 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分布在自然和医院环境中,它有极强环境适应能力和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的能力,易在医院内引起暴发流行。

近年来,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增多,可引起呼吸道相关性肺炎、尿路感染、菌血症等,由于临床治疗困难,引起了广泛关注。

泛耐药菌株几乎无药可治,病死率极高,因此它们被称为21世纪革兰阴性杆菌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 SA )”[1]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就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情况、耐药机制研究及临床感染治疗控制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临床治疗;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 R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10(c)-0193-02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近年来的感染在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已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败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等。

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的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长期存活,对危重患者和CCU 及ICU 中的患者威胁很大,也将此类感染称做IC U 获得性感染。

国内耐碳青霉稀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发展很快,在最近发现的“多重耐药”与“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M DR A B )和(CR A B ),在我国内地很多地方均已出现,所以要引起高度警惕,并要及时采取重要措施。

1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现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 DR A B ),通常指的是对抗绿脓的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抗生素复合制剂、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五类抗菌药物中三类以上耐药的菌株,泛耐药菌株鲍曼不动杆菌(PDR A B )通常指对以上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2]。

目前,我国临床分离的M D R A B 和P D R A B 有逐年上升趋势,根据2010年中国耐药监测网数据[3]显示,鲍曼不动杆菌位于临床分离阴性菌的第三位,5523株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9.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57.1%和58.3%,其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从2009年17.0%升到21.4%。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摘要】近年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渐增多,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及感染治疗策略做一综述。

【关键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感染治疗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 D R-A b)在医院被检出率日益增多,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P D R-A b是指对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均耐药,但不包括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1]。

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及感染治疗策略做一综述。

1 耐药机制1.1 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专家达成共识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产生B-内酰胺水解酶,以水解和非水解的方式破坏抗菌药物化学结构上的B-内酰胺环,使抗菌药物失活;②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置,使抗菌药物无法与之结合而失效;③改变自身结构及外膜孔蛋白数量、分布,使细菌外膜对抗菌药物通透性下降;④外排泵活性增强,使得抗菌药物在细菌体内达不到有效抑菌浓度。

1.2 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了碳青霉烯水解酶。

碳青霉烯酶是指能够明显水解至少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一类B内酰胺酶,它包括Amb l er分子分类为A类、B类、D类3类酶[2]。

其中A类、D类为丝氨酸酶,B类为金属酶,在不动杆菌属中,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是D类酶。

目前报道D类酶按照氨基酸同源性,可分为8组,在鲍曼不动杆菌中报道的主要是OXA-23组、OXA-24组、OXA-51组及O x A-58组这4组[3]。

据报道,国内大部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是OXA-23型碳青霉烯酶。

fzal-Shah[4]等研究发现,OXA-23型碳青霉烯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水解活性较低,其他因素如外膜通透性降低及主动外排系统增强可能介导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探讨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探讨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它能够引起各种感染,如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呼吸道感染等。

鲍曼不动杆菌极易发生耐药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医院感染和医疗机构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本文将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进行探讨。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原因遗传变异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和适应,鲍曼不动杆菌逐渐形成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是由于其基因发生了变异导致的,耐药基因表达的增强和传递使得鲍曼不动杆菌具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

此外,鲍曼不动杆菌的超级基因会影响其代谢途径,使得细胞对抗生素的毒性降低。

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医生在治疗疾病时,经常会过度使用抗生素,也会未经必要地开药,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鲍曼不动杆菌等细菌快速进化,逐渐产生抗药性。

过度使用抗生素还会破坏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降低人体对抗病菌的抵抗力,从而导致耐药细菌的感染。

患者免疫力下降患者免疫力下降也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往往需要频繁接受抗生素治疗,这就使得身体的抵抗力因此下降。

当细菌进入身体时,免疫系统不能及时识别和攻击它们,导致细菌在体内存活和繁殖,进而产生抗药性。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控制方法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医院感染防控是控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医疗机构应该制定相应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避免诊治过程中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生需要针对感染病例进行严密的感染调查,采取合理的菌群管理措施,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和饲养规则等,从而提高抗药性的监测和控制效果。

推广细菌成功治疗方案由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强,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相对有限。

不过,有些常规治疗方案已被证明有效,医师应该积极使用这些抗菌药物。

目前也有一些针对耐药性细菌的成功治疗方案,如药物联合治疗、免疫疗法等,应该加强推广和应用。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

可通 过染 色体 和转 座 子 在不 同物 种 间传播 , 造 成广 泛耐 药 ; 苯唑西林酶 ( O X A) , 在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中 主
要是 O X A 一 2 3 、 O X A - 2 4、 O X A - 5 1及 O X A- 5 8 , 大 多
制 以及 不 同 的治疗 方案 和临床 疗效 作一 综述 。 1 鲍曼不 动 杆菌 的耐 药机 制
数O X A对碳 青霉 烯类 抗 菌药物 的水 解活 性较 低 , 是 鲍曼 不动 杆 菌 耐 碳 青 霉 烯 的 主要 机 制 [ 2 3 , 据报道 , 国内大部 分泛 耐药 鲍曼 不动 杆菌 产生 的是 O X A - 2 3 。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获得性耐药和克隆传播的特 点, 多重耐药 ( MD R)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是 指 对 头 孢 菌
山东 医药 2 0 1 4年 第 5 4卷第 4期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的耐 药 机 制 及 抗 生 素 治 疗 研 究 进 展
白国强 , 李 昂。 段 美丽 ( 首都 医科 大学 附属 北 京友谊 医院 , 北京 1 0 0 0 5 0 )
关键词 : 鲍 曼不 动杆 菌 ; 耐药机制 ; 抗生素
广谱 B . 内酰 胺酶 ( E S B L s ) , 能水解 青 霉素 、 头孢 菌素 类、 单环 类抗 菌药 物 , 作用底 物 广泛 , 可被 克拉维 酸 、 舒 巴坦 和他 唑 巴坦等 B 一 内酰 胺 酶抑 制 剂所 抑 制 , 由 细菌质 粒介 导 , 通过接合 、 转 化 和 转 导等 形 式 , 使 耐 药 基 因在 同种菌 间 或 不 同菌 种 间 进 行 扩散 , 由 于抗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 院内感染的典型病原体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对策的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对策的研究进展
21 02年 4月
11 0
w o MY,Hu n ,J .Vac a g C s d ̄ e d tei n oh l l a ao ei h e t n fp i y tmscu e y e dme is [ . 【6Ma n e 儿 ,Da od ln n tet ame to an smpo a sd b n o t oi 3 2 ] h k r r s
tn a ud o me i n o H ol 『 . m po ,1 9 o e f i fwo n wt e d me s J Hu Rerd 9 6, ll h s 1 i dt a 3 H m R p 0 4 1 : 0 1 7 z l . u e md 0 .91 — 6 . er [ i 2 6 [3 e o i 2 ] m r d V,A b m n L an ,e a L t z e a d 1 22 -2 3 R ga b a o t H ,R g iN t1 e oo n 1. 0 2 . e . r l H l D 1 i o c n n rt s r e a e t i tvg M e dme is .F r t i [8 u , h ro k Jn s S C a L t . n ag gn oe i e n ct e n me a n n o t oi et S r , 2 ] l ML C an c - o e , h n C ,e a A t i e i h to a o i r s l f el
a dmiitain f g s r l pls n sr z l c mpae t g s r l n s t o oe ei r o n u a a to o e o r d o o eei n
『 ] c rn , rni , hro k Jn s S e a. acl 卜 2 M l e Pe t eA C a c — 0 e D , t 1V su r I 7 a J c n ae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耐药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耐药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baumannii,MDR.Ab)或 泛 耐 药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指 导 临床 合 理 使 用 多黏 菌 素 ,延 缓 或减 少 其 耐 药 菌
(Extensively—dr 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株 的产 生 具有 重 要 意 义 ,现 将 国 内外相 关 研 宄 进 展
W orld Notes on Antibiotics,20 1 8,Vo1.39,No.2
鲍 曼不动杆菌对 多黏菌素耐药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研 究进展
曾旋 ,陆 坚 (广东 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 内科 ,深圳 518112)
摘要 :多黏菌素被认 为是 目前治疗 多重耐药 或泛耐药鲍 曼不动杆菌 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最为有效 的抗 菌药物之 一 , 但 随着 其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 抗感染治疗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耐药机制及其治疗策 略的研 究引起 了较多 的关注,本文就其进展进行 了综述 。
地 区之 间 的耐 药 率存 在 一 定 差 异 , 美 国一 项 调 查研
迄 今 为 止 ,多 数 研 究认 为Ab对 多 黏菌 素 耐 药 与
究 显示2003-2005、2006-2008、2009- 2012年 期 其 外膜 上 的 脂质 A被 修 饰 有 关 。 多黏 菌 素 为 阳 离 子
报道 的Ab对 多黏 菌素 的耐 药 率分 别为 19%、 10.4%、
收稿 日期 :2017—11-29
子 的脂 质A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荷 作 用 而相 互结 合 , 当脂 质A被 修
作者简介 :曾旋 ,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细 菌耐药和抗生素临床应用研究 。

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

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

A. a ma i i e f d s l y i n fc n n rn i e i t n e o i g t h n e p a e we n t e o t rm e r n b u n i t l ip a s sg i a ti ti s c r s sa c wn n o t e i t r l y b t e h u e mb a e s i
( stt o t iMe i n p r n f hr clg , r i unMe i l olg , n h n 3 0 7 I tue f e a dc adDeat t a n i Ma r a me o P maoo yNot Sc a dc l eNa co g 7 0 ) h h aC e 6
pe me biiy ba re nd a tve d u f u mps M o tme h n s s o e itnc c r e n ba t ra ha e n r a lt r ira c i r g e i x pu . s c a im fr ssa e oc u d i c e i ve b e
ofmuli r e it n e g ne nd mo l e tc e e e t uc sta p o n n e r ns whih a e r s o i l td ug r ssa c e s a bi g ne i lm n ss h a r n os nsa d i t g o e c r e p nsb e
ie t e b u n n t ep e o ia t b e v t n i e ec r m o o eo npa mi s f h lse s d ni d i A. a ma n i ht r d m n n s r ai set ri t h o s m ro ls d ecu tr i f n wi h o o h nh o t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建议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建议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建议眭玉霞王少明庄捷XX省立医院药剂科XX 350001)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回顾性对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243株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4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最高的标本类型是痰,临床科室是ICU。

在常用的抗菌药物中,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耐药率最低为7% ,米诺环素次之为20%,亚胺培南高达58%,左氧氟沙星和其它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70%以上。

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在50%~80%之间。

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加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为常见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和人体腔道及皮肤表面。

作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该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是仅次于铜绿假单孢菌感染的非发酵菌[1],且耐药性也逐年增加,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现对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43例鲍曼不动杆菌药敏报告结果,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菌株(菌株鉴定使用法国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药敏方法采用K-B纸片法,质控菌为大肠埃希菌TCC15922和铜绿假单孢菌ATCC27853) 。

1.2数据分析将药敏结果输入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WHONET5.4软件按CLSI2007资料折点判定耐药、中介、敏感并进行统计。

2结果2.1标本来源24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09例来源于痰,占86% ,其次为血液,20例(8.2%)、创面分泌物7例(2.9%)、尿液5例(2.1%)、脑脊液及胸水各1例(0.4%),见表1。

2.2临床科室分布临床科室分布以ICU检出为最高,为168例(69.1%),其次依次是神经内/外科23例(9.5 %)、干部特诊科21例(8.6%)、急诊科7例(2.9%)、呼吸内科5例(2.1%)、肿瘤化疗科4例(1.6%)和其它科室15例(6.2%),见表1。

文献阅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文献阅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项针对黏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黏菌素与舒巴坦联用时,黏菌素的 MIC 从单用时的 32 mg·L-1降低到 4 mg·L-1,而舒巴坦的 MIC 从单用时的 2 mg·L-1降低到 0.5 mg·L-1
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案例的mate分析显示,黏菌素与舒巴坦的联合疗法与黏菌素单药相比,表现出良好的微生物治愈率(RR=1.21, 95% CI: 1.06~1.38)以及近乎相同的安全性,黏菌素、舒巴坦和替加环素三联疗法是治愈率最高的一种药物联用组合
1
鲍曼不动杆菌在环境中持续存在的能力可能是由于它能够在非生物和生物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也是设备相关感染的发病机制,并通过延长在无生命物体上的存活时间提供了重复传播的来源。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物膜深处的鲍曼不动杆菌细胞可以经历休眠,变得代谢不活跃,并对环境压力保持旺盛。 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的多重抗生素耐药机制也可能在其环境生存中发挥作用。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的特点
Giammanco A, Calà C[J]. mSphere, 2017, 2(1): 310-316.
全球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从 2004 年的 92% (283/309)显著增加到 2014 年的 96% (430/44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从 2004 年的 82% (252/309)显著增加到 94%(422/447)(P < 0.0001)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
Asif M, Alvi I A, Rehman S Infect Drug Resist, 2018, 11: 1249-1260.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
Asif M, Alvi I A, Rehman S Infect Drug Resist, 2018, 11: 1249-1260.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张鹏;周燕斌;黄炎明【摘要】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21世纪临床重要致病菌之一。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尤其是XDRAB和PDRAB,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上治疗较困难,而且病死率高。

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轻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同时监测各个地区间细菌的耐药性分析指导经验性治疗用药,对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此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临床治疗策略及最新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s in clinical settings in the 21st century.The bacteria has a complex drug-resistant mechanisms. XDRAB and PDRAB,in particular,are resistant to a wide range of antibiotics.Clinical treatment to the bacteria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and related mortality rate remains high.The most important procedure is to properly select antibiotics so as to reduce selective pressure induced by antibiotics,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and control the transmission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a.At the same time,drug resistance of bacteria in different regions should be monitored,use of drugs in treatment should be analyzed and guided based on experience, and further researches should be carried outin terms of drug-resistant mechanisms of certain bacteria.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drug-resistant mechanisms,clinical treatment strategy and latest researches of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4(000)014【总页数】5页(P26-29,43)【关键词】鲍曼氏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耐药性;耐药机制;治疗策略【作者】张鹏;周燕斌;黄炎明【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江门5290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江门529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鲍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不动杆菌属一种,据国内研究,A.baumannii约占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80%以上[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4月*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县人民医院药剂科(713400)2012年2月14日收稿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中,易在潮湿环境中生存,还可存在于健康人皮肤、咽部、结膜、唾液、胃肠道及阴道分泌物中。

不动杆菌分为6种,即醋酸钙不动杆菌、鲁菲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和约翰逊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 ,AB )为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等。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病例数日益增多,而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该菌多重耐药现象日趋严重。

通常把对常用的7种抗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包括抗假单胞菌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四环素类、磺胺类)中的至少3类耐药的AB 菌株称之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 —AB ),而对上述7类抗生素全耐药的AB 菌株称之为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 —AB )。

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和治疗对策进行综述。

1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目前关于AB 的耐药的机制已有很多文献报道,主要集中在产生抗菌药物的灭活酶、外膜蛋白缺失和外膜通透性下降、基因及细胞功能突变和菌体自身存在的药物主动外排系统等。

1.1产生抗菌药物的灭活酶:在A 类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中发现,这类酶是对广谱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最主要的原因;其在鲍曼不动杆菌中也被分离到。

它通常由质粒介导,可使细菌对青霉素和第1~3代头孢菌素以及单环菌素耐药[2]。

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目前发现的钝化酶有乙酰转移酶、核苷转移酶和磷酸转移酶[3]。

1.2外膜蛋白缺失、外膜通透性下降:近年来,有关碳青酶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报道越来越多,其耐药机制主要为产生碳青酶烯酶,外膜孔道蛋白的表达下降,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

Li -mansky 等[4]证实,由于相对分子质量为29000的外膜蛋白丢失导致AB 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

有研究显示[5],在碳青霉烯耐药的菌株中,22-、33-KDaOMPs 表达缺失并产OXA-24。

1.3菌体存在药物主动外排系统:药物的主动外排机制在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淋球菌等多种细菌中已得到了证实。

国外学者证实了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RND 类外排泵,命名为AdeABC 外排系统[6]。

该外排系统属RND 超家族,编码主动外排泵蛋白复合体,能非特异性地将结构不同的多种抗菌药物泵出细胞外,进而引起细菌耐药。

此外,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的主动外排系统还有AdeIJK 、AdeXYZ 、AdeDE 和AbeM 等。

1.4基因突变及细胞的改变:朱健铭等在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 )gyrA 基因突变与环丙沙星耐药的关系时发现,临床分离的MDR-ABA 对环丙沙星耐药的分子机制主要表现为gryA 基因83位氨基酸密码子的突变[7]。

此外,AB 的细胞结构及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都可导致抗菌药物与细菌的亲和力下降,导致药效降低或失去抗菌作用。

2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对策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上关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报道越来越多,并呈现出多重耐药,甚至全耐药及高耐药率的趋势。

研究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几乎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除头孢他啶稍低外,其他都达60%以上,并且大多数对β-内酰胺酶类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

防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除了改善病人营养、提高免疫力、医护人员注意无菌操作和加强病区卫生消毒工作之外,更应注意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针对MDR-AB 或PDR .AB 的治疗,文献报道和临床使用较广的药物是含舒巴坦制剂、多粘菌素类、替加环素以及相应药物的联合治疗。

2.1含舒巴坦制剂:舒巴坦(sulbactam ,青霉烷砜)为半合成的β-内酰胺酶抑制药,直接作用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从而显示出它对不动杆菌的独特杀菌作用。

同时,它可抑制细菌产生的多种β-内酰胺酶、多数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ESBLs )及多种水解酶。

据学者Jim énez-Mej ías ME 等[8]报道,用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八例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脑膜炎病人,用药前已呈多重耐药,用药后六例治愈。

2.2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类是从多黏杆菌培养液中分离获得的一组多肽类抗生素。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多黏菌素B 、E 、M 三型。

Michalopoulos 等曾对多黏菌素雾化吸入做了前瞻性研究,雾化吸入作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辅助方式治疗多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感染,同步静脉使用多黏菌素或其他抗菌药物,细菌学和临床表现均显示有效率83.3%,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9]。

2.3替加环素:替加环素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30S 核糖体结合,阻止转移RNA 的进入,使得氨基酸无法结合成肽链,最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限制细菌生长。

张小红[10]等用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其中37株MDR-AB 对替加环摘要:近年来,关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多,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又加剧了其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多耐药甚至全耐药的病例较多。

回溯文献发现,耐药机制主要体现在产生对抗抗菌药物的灭活酶和细菌本身的特性和突变等方面。

针对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病例,含舒巴坦制剂、多粘菌素类、替加环素以及联合用药已成为主流治疗方法。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灭活酶;主动外排系统;菌株变异;联合用药中图分类号:R5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101-02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对策的研究进展雷朝晖*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 symptoms caused by endometriosis[J].Hum Reprod ,2009,24:3033-3041.[22]Soysal S ,Soysal ME ,Ozer S ,et al.The effects of post-surgical administration of goserelin plus anastrozole compared to goserelin alon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endometriosis:a prospective random -ized trial[J].Hum Reprod 2004,19:160-167.[23]Remorgida V ,Abbamonte HL ,Ragni N ,et al.Letrozole and norethisterone acetate in rectovaginal endometriosis.Fertil Steril ,2007,88:724-726.[24]Ferrero S ,Venturini PL ,Ragni N ,et al.Pharmacological treat -ment of endometriosis:experience with aromatase inhibitors [J].Drugs ,2009,69:943-952.[25]李旭冰,毕慧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保健营养,243-244.[26]Mahnke JL ,Dawood MY ,Huang ,JC.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and interleukin-6in peritoneal fluid of women with en -dometriosis[J].Fertil Steril ,2001,73,166-170.[27]Mclaren J ,Prentice A ,Charnock-Jones DS ,et al.Vascular en -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concentrations are elevated in peri -toneal fluid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J].Hum Reprod ,1996,11,220-223.[28]Hull ML ,Charnock-Jones DS ,Chan CL ,et al.Antiangiogenic agents are effective inhibitors of endometriosis [J].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3,88,2889-2899.[29]Attar E ,Bulun SE ,Aromatase inhibitors: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rapeutics for endometriosis[J].Fertil Steril 2006,85:1307-1318.[30]Vonkeman HE ,Brouwers JR ,van de Laar MA.Understanding the NSAID related risk of vascular events[J].BMJ ,2006,332:895-898.101内蒙古中医药素的敏感率为97.3%,16株耐美罗培南的AB 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仍为100%。

2.4联合用药:据M.Sands [11]等报道,在大量替加环素相关研究发现,它与多黏菌素B 、米诺环素合用对耐药的多曼不动杆菌(含耐碳青霉稀类菌株)有着积极的效应。

Karageorgopoulos DE [12]等文献报道,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可以选用含舒巴坦制剂、多粘菌素联合利福平J 以及新型的四环素类药物米诺环素和替吉环素。

联合用药中的舒巴坦可抑制多种β一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力强,使细胞壁合成受阻,对不动杆菌属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13]。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或全耐药的问题已引起了医务部门、药理学者的高度关注,耐药机制复杂深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协作攻关。

综述耐药机制和临床治疗对策有利于进一步指导医生合理用药,控制耐药趋势,同时为新型抗菌药物的问世提供指导意见和评价依据。

参考文献[1]Hsueh PR ,Teng LJ ,Chen CY ,et a1.Pandrng —resistant Acineto -bacter baumannii causing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a university hos -pital ,Taiwan[J].Emerg Infect Dis ,2002,8(8):827-832.[2]马序竹,吕媛,等.鲍曼不动杆菌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1):90-94.[3]董国伟,郭洁,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分析[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9,10(6):377-378.[4]Limansky AS ,Zamboni MI ,Guardati MC ,et a1.Evaluation of phe -notypic and genotypic markers for clinical strains of A cinetobacter baumannii [J].Medicina (B Aires ),2004,64(4):306-312.[5]Bou G ,Cervem G ,Dominguez MA ,et a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