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5阶7阶互调干扰计算

合集下载

互调干扰原理介绍及分析

互调干扰原理介绍及分析

一、互调干扰原理互调干扰是在多个载频的大功率信号条件下,由于部件本身非线性引起信号互调,如果互调产物落入接收频段,将会干扰正常通信。

分为有源互调与无源互调,无源互调(PIM)特性通常是接头、馈线、天线和滤波器等无源部件在多个载波的大功率信号条件下,由于部件本身存在非线性而引起的互调效应。

通常认为这些无源部件是线性的,但是在大功率条件下,无源部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不同材料金属的接触;相同材料的接触表面不光滑;连接处不紧密;存在磁性物质;天馈老化;跳线接头氧化等。

有源互调一般指信号在合路器进行合路时其互调交调产物落在接收频带内,导致小区高干扰。

当两个射频信号输入到一个非线性元件中,或者通过一个存在不连续性的传输介质时,将因为这种非线性而产生一系列新的频率分量,新产生信号的频率分量满足如下频率关系,设输入的两个信号的频率为f1,f2(绝对频率),产生的互调产物如下:三阶互调:2F1-F2,2F2-F1 互调产物带宽为600K五阶互调:3F1-2F2,3F2-2F1 互调产物带宽为1M七阶互调:4F1-3F2,4F2-3F1 互调产物带宽为1.4M九阶互调:5F1-4F2,5F2-4F1 互调产物带宽为1.8M Array其中阶数越低,互调产物分量约高,互调产物带宽为源信号带宽(GSM为200K)*阶数中国移动互调分量如下表所示:对于GSM900频段,对上行造成严重干扰的主要是五阶和七阶互调产物,对于1800频段,主要为七阶和九阶互调。

由于GSM900频段传输损耗小,且较低阶的互调产物就能落在上行频带内,故出现互调干扰几率要远大于1800频段。

二、互调干扰特点对网络产生影响互调干扰产物随信号源功率增大而明显增加,一般信号功率增加1dB,互调产物往往增加3dB。

互调干扰的典型特征是小区业务量较小时,此时因发射功率较低,互调产物电平低,上行干扰不明显;当小区业务量较大时,互调产物随发生功率升高而明显抬升,小区出现严重上行干扰,即体现出上行干扰带变化随小区业务量变化而随之改变的特征。

广州移动城中村干扰测试分析解决案例---基站高话务干扰解决方案

广州移动城中村干扰测试分析解决案例---基站高话务干扰解决方案

基站高话务干扰解决方案一、抗干扰器产品功能特性根据基站结构及理论分析:GSM系统下行五阶互调落入上行系统,高话务时下行信号发射功率增大,IMP3成3倍数增大,把基站底噪抬升。

系统受干扰是多种干扰类型分量叠加的综合结果。

高话务时,信道占用时隙多,落入上行杂散信号跟时隙信号碰撞机率大;上下行发射功率增大带来的互调增大影响、器件功率容量;基站CDU端覆盖系统器件性能指标带来的干扰。

IMP3/P0=3:1,每增加1dB功率互调增加2dBc。

基站内部双工口不对外,从上、下行分开考虑处理。

对于TX,通过滤波加大对RX的抑制,避免下行杂散信号落入上行造成干扰;对于RX端,接收系统落入带内,有用信号和噪声抬升,无法滤除落入系统噪声。

考虑根据测试及结合现场情况,适度衰减整体噪声以降低对基站干扰。

同时考虑安装实用性,配置基站专用固定衰减器串接在基站上行低噪放后端,减少对接收灵敏度的影响。

用AppCAD公式计算,在基站上行低噪放后端衰减3~6dB对接收灵敏度影响很小。

下行滤波特性:项目名称指标要求频率范围(MHz) 930-960端口阻抗(Ω)50回波损耗(dB) ≥20插入损耗(dB) ≤0.5带内波动(dB) ≤0.3带外抑制(dB)≥40@800-915MHz ≥80@1710-1880MHz ≥80@1880-2200MHz功率容量(W) 500互调抑制(dBc)≥140@2×43dBm 端口类型N-K型上行衰减特性:项目名称指标要求频率范围(GHz) DC-1端口阻抗(Ω)50回波损耗(dB) ≥18插入损耗(dB) ≤1.2衰减范围(dB) 0-6衰减步级 (dB) 3,6功率容量(W) 10端口类型SMA-K型或QMA-K型根据以上分析解决内部干扰对于RX/TX端是没有效果的,对TX、RX产生机理分析并分开处理。

根据基站内部结构图提供TX、RX接入点,采用高品质因素腔体材料作滤波器,对无法滤波的RX端作降低噪声处理。

互调干扰原理介绍及分析

互调干扰原理介绍及分析

一、互调干扰原理互调干扰是在多个载频的大功率信号条件下,由于部件本身非线性引起信号互调,如果互调产物落入接收频段,将会干扰正常通信。

分为有源互调与无源互调,无源互调(PIM)特性通常是接头、馈线、天线和滤波器等无源部件在多个载波的大功率信号条件下,由于部件本身存在非线性而引起的互调效应。

通常认为这些无源部件是线性的,但是在大功率条件下,无源部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不同材料金属的接触;相同材料的接触表面不光滑;连接处不紧密;存在磁性物质;天馈老化;跳线接头氧化等。

有源互调一般指信号在合路器进行合路时其互调交调产物落在接收频带内,导致小区高干扰。

当两个射频信号输入到一个非线性元件中,或者通过一个存在不连续性的传输介质时,将因为这种非线性而产生一系列新的频率分量,新产生信号的频率分量满足如下频率关系,设输入的两个信号的频率为f1,f2(绝对频率),产生的互调产物如下:三阶互调:2F1-F2,2F2-F1 互调产物带宽为600K五阶互调:3F1-2F2,3F2-2F1 互调产物带宽为1M七阶互调:4F1-3F2,4F2-3F1 互调产物带宽为1.4M九阶互调:5F1-4F2,5F2-4F1 互调产物带宽为1.8M其中阶数越低,互调产物分量约高,互调产物带宽为源信号带宽(GSM为200K)*阶数中国移动互调分量如下表所示:对于GSM900频段,对上行造成严重干扰的主要是五阶和七阶互调产物,对于1800频段,主要为七阶和九阶互调。

由于GSM900频段传输损耗小,且较低阶的互调产物就能落在上行频带内,故出现互调干扰几率要远大于1800频段。

二、互调干扰特点对网络产生影响互调干扰产物随信号源功率增大而明显增加,一般信号功率增加1dB,互调产物往往增加3dB。

互调干扰的典型特征是小区业务量较小时,此时因发射功率较低,互调产物电平低,上行干扰不明显;当小区业务量较大时,互调产物随发生功率升高而明显抬升,小区出现严重上行干扰,即体现出上行干扰带变化随小区业务量变化而随之改变的特征。

基站干扰(互调干扰)处理实用手册

基站干扰(互调干扰)处理实用手册

重庆市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移动服务分公司基站干扰(互调干扰)处理实用手册綦江维护中心颜政伟2013年4月目录1前言........................................................................................................................ - 2 - 2常见基站干扰类型................................................................................................ - 2 -2.1按干扰情形划分.......................................................................................... - 2 -2.2按干扰频点划分.......................................................................................... - 2 -2.3按移动通信的频段划分.............................................................................. - 3 -2.4按干扰源的种类划分.................................................................................. - 3 -2.5按干扰的来源划分...................................................................................... - 3 - 3互调干扰介绍........................................................................................................ - 3 -3.1原理.............................................................................................................. - 3 -3.2 产生原因..................................................................................................... - 4 -3.3 影响............................................................................................................. - 4 -3.4 明显特点..................................................................................................... - 4 - 4准备工作................................................................................................................ - 4 -4.1常用工具...................................................................................................... - 4 -4.2常用备品备件.............................................................................................. - 5 -4.3自制便携式低负载...................................................................................... - 6 - 5互调干扰处理过程................................................................................................ - 7 -5.1互调干扰问题小区筛选.............................................................................. - 7 -5.2互调干扰排查关键点.................................................................................. - 8 -5.3互调干扰小区现场排查步骤...................................................................... - 9 -5.4室分系统(直放站)引起的干扰小区排查............................................ - 15 - 6外部干扰排查过程.............................................................................................. - 17 - 7总结...................................................................................................................... - 18 - 8附录...................................................................................................................... - 19 -8.1在BSC6900维护台上开启空闲时隙测试干扰带步骤.......................... - 19 -1前言本手册主要介绍基站互调干扰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对于外部干扰和直放站引起的干扰的处理法只做简单介绍,不做详解。

中国移动5G_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

中国移动5G_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

17Internet Communication互联网+通信中国移动5G 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摘要:5G 无线通信网络建设是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加速发展进程及其无线通信技术结构全面更新升级下的最重要时代产物。

超密集组网系统是当前5G 无线网络系统在许多实际技术应用环节中应用的一类关键性技术,但当前这二项网络技术方案在无法满足现代人们日常对高性能5G 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技术使用的需求的同时,却会很容易地受到信号干扰,从而大大降低了无线网络高速传输的整体质量。

根据中国移动5G 网络频段使用规则,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移动5G 网络存在干扰的种类,并针对干扰类别进行分析,从而给出存在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5G;系统干扰;干扰分析一、概述随着移动5G 网络的商用,5G 网络建设已经步入正轨。

5G 网络频段规划已经正式拉开帷幕,现阶段中国移动在5G 低频段上获得了2.6GHz 频段,在5G 高频段上获得了4.9GHz 频段。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使用这两个频段的业务较为广泛,所以,中国移动5G 网络部署建设存在着频段干扰风险。

中国移动的5G 网络在建设发展初期,在中国移动就采用了分阶段网络规划建设的方式,在中国移动5G 的网络在建设的前期阶段,中国移动就采用的是非独立的组网建设方式开始建设,在中国移动5G 的网络建设发展的成熟完善后在中国移动开始正式采用的5G 网络独立的组网的方式建设。

在非独立组网建设过程中采用4G 网络作为锚点,通过4G 核心网络实现控制面的信息传送,所以在5G 网络建设初期,5G 小区干扰分析不仅要考虑5G 小区本身的干扰情况,也要考虑4G 锚点小区的干扰情况。

二、5G 干扰类型分析根据对中国移动网络5G 现网的分析,目前对中国移动公司的5G 移动网络系统上存在着的无线干扰信号源种类主要分为有下列的三种:5G 的系统内的干扰、5G 的系统外的干扰和与其他移动4G、5G 移动系统间发生的干扰。

移网干扰基础

移网干扰基础
公式含义 -174dBm/Hz 是在参考温度(T=290K或17℃时)下,自然界的噪声系数 BW是接收机的接收带宽,UMTS宏基站接收机(RRU/RSU)的接收带宽3.84MHz NF是接收机的噪声系数,按照1.8dB计算 那么RTWP(dBm)=-174dBm/Hz+10*Log(3.84*10^6)+1.8dB ≈ -107dBm
19
谢谢
20
17
京广铁路的RFID设备
18
阻塞干扰
通常情况外部干扰源会对周边基站信号进行干扰,但是如果阻塞干扰只会对同铁塔站点进行干 扰。因此,我们按照小区底噪大于-95dbm,且周边站点无干扰的原则进行现网U2100小区进行 筛选。
工信部2012年436号公告要求: 1、TDD基站在 1920-1980MHz每通道最大电平小于-65dBm/1MHZ; 2、 FDD基站在 1910-1915MHz的抗阻塞干扰平均功率-5dbm/5MHZ; 3、 FDD和TDD方式的IMT系统基站间耦合损耗不小于50dB
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是指在设备运行中,设备本身性能下降等造成的干扰包括:RRU 故障,RRU 接收链路电路工作异常,产 生干扰;天馈系统故障,包括天线通道故障,天线通道 RSSI 接收异常等,天馈避雷器老化,质量问题,产生互调 信号落入工作带宽内。
6外部Biblioteka 扰互调干扰 当2路或2路以上的信号经过非线性系统后,在系统内会产生新的我们不想要的信号分量——“互调产物”, 这种产生新的信号分量的现象就是“互调”,互调的阶数越高,互调产物越小,IM3>IM5>IM7>IM9依此类推。“互调产物” 落入了接收带,并导致上行RSSI或RTWP抬升就是“互调干扰”。
2
干扰值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基站互调信号的产生和对GSM网络质量的影响,必须在处理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中关注。

在自然界中,当两个射频信号输入到一个非线性元件中,或者通过一个存在不连续性的传输介质时,将因为这种非线性而产生一系列新的频率分量,新产生信号的频率分量满足如下频率关系,设输入的两个信号的频率为f1,f2(绝对频率):Fn=mf1+nf2 和 Fn=mf1-nf2最常见是三阶、五阶互调分量,因为在各阶互调分量中,三阶、五阶互调产物的幅度较高。

以三阶互调为例:2f1-f2和2f2-f1的两种频谱分量距离本身信号最近,它们最有可能对系统产生干扰,频谱分布如图所示:图1 互调信号频谱分布图新增信号的幅度取决于器件的非线性程度或者微波传输不连续性,衡量的指标为三阶互调指标IM3。

IM3定义:该指标定义为输入两个一定电平的等幅信号,由于系统的非线性而产生的三阶互调产物与输入信号的差值。

一般情况下器件三阶互调指标满足要求,在频率规划时,不考虑三阶互调的频点,但对于所使用双频网(共天馈时)或使用频带特别宽的情况,下行产生的三阶互调会影响上行的接收,在排查干扰问题时重点考虑。

天线作为无源器件和微波信号传输器件,产生互调的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天线输入接头的清洁程度,机械性损伤,或者多次拆装造成内部的镀银层损坏和遗留在接头内的金属屑;➢天线接头安装不紧密或密封不良;➢密封在保护罩内部天线阵子被腐蚀;➢天线输入接头到天线阵子的馈电部分被腐蚀。

互调产物干扰接收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互调产物落入接收带内。

➢互调产物必须达到一定的电平,按照同频干扰和基站灵敏度-110dBm要求,天线端口互调产物的最大信号电平必须满足:-110dBm-9dB(同频干扰抑制因子)+6dB(60m馈线损耗)=-113dBm。

对于第一个条件,以M900 两个发射信号互调产物落入接收带内为例:在对某基站第二小区拨测中,发现很明显的噪音,这个小区中的频点依次为109、87、18、96。

移动最新干扰法

移动最新干扰法

移动最新干扰法步骤直接详细说吧,,简单的形容不了以会员为例子1.发50到10665999开通2.等定制信息回来后,回复是但是不发送,存草稿3.编写快速发送代码GBVIP到10665999也是存在草稿里面4.编写端口取消00000到端口,即00000到10665999也是存草稿编写干扰信息123456到10086也是存草稿6.再编写一次开通信息50到10665999也是存草稿7.做完以上步骤就回到草稿箱里面,先回复是的那条信息过去,然后等2秒那样,接着发快速取消-端口取消-干扰-开通这顺序发出去,也就是上面的步骤顺序8.全部发出去信息回来大概有4条,然后看看信息里面有什么成功取消或你所订购的****业务已全部取消。

看到这样的信息就表示可以了等1分钟左右看看有没绑定信息来,没有就自己发过去绑定~~大概就是这样,如果第一次就第二次刷,就看好二次开要你回复的******到10086901,,一定要回复!!不回复肯定扣费移动最简单之取消法刷钻步骤直接详细说吧,,简单的形容不了以会员为例子:1,发送50到10665999 等待回复短信2,收到系统回复短信后,回复订购信息别发送存入草稿箱(有的手机存草稿箱不带号码只有内容,下面你可以在手机信息设置里把中心号码改成别的,再返回来回复订购的信息,他会提示你发送失败,呵呵你再进发件箱看看是不是带号码了,然后一样的方法再编辑一条取消代码的短信——往下看)3,取消代码编辑GBVIP到106659994,检查手机的发件箱里是否有2条信息等待发送,分别是你回复的“确定定制”和“GBVIP”5,先发送那条确定定制的信息,然后立即再发送那条取消代码,耐心等待短信。

你会;先收到2条短信,一条告诉你已经成功取消XXX服务,一条告诉你已经成功定制XXX服务。

这个时候只需耐心等待。

6,等待不超过5分钟,系统回复你要求绑定QQ号,按照操作提示绑定就可以了“看到你要刷的服务有了之后发送0000到10086查询,没有服务,代表你刷钻成功。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干扰隔离要求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干扰隔离要求
电干扰是指无线电通信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电磁能量通过直接耦合或 间接耦合方式进入接收系统或信道,导致有用接收信号质量下降、信息产 生误差或丢失,甚至阻断通信的现象。因此,通常说,无用的无线电信号 引起有用无线电信号接收质量下降或者损害的事实,被称为无线电干扰。
无线电干扰的分类
干扰协调区域的范围
➢ 对于工作在3700-4200MHz频段的卫星地球站,如果卫星地球站已采用滤波和抗 饱和措施且指标满足附件4的要求,工作在3400-3600MHz频段内的室外5G基站 的协调区可减小为以卫星地球站为中心、半径100米的圆形区域,否则协调区为以 卫星地球站为中心、半径2公里的圆形区域;
➢ 无线电干扰一般分为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带外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 扰、交叉间隙干扰等。
同频干扰
邻频干扰
带外干扰
互调干扰
阻塞干扰
交叉间隙干扰
同频干扰
➢ 同频干扰:凡是无用信号的频率与有用信号的频率相 同,并对接收同信道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 称为同频干扰。
邻频干扰
➢ 邻频干扰:干扰台(站)邻信道功率落入接收邻信道 接收机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邻频干扰。
➢ 中国移动的5G频段还需要与北斗的相关频段注意隔离。中国北斗1号试验 卫星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系统。该系统在 国际电联登记的频段为卫星无线电定位业务频段,上行为L频段(频率 1610~ 1626.5MHz),下行为S频率2483.5 ~2500MHZ。
➢ 干扰协调区是指以卫星地球站为中心一定范围内的地理区域,在此区域内 设置、使用3300-3600和4800-5000MHz频段的5G基站,应与卫星地 球站进行干扰协调,以避免对合法使用的卫星地球站造成有害干扰。实际 中应根据当地地形地貌等特性和实际测试确定干扰协调区域。根据理论计 算,原则上干扰协调区的范围如下:

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共建共享时的互调干扰分析

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共建共享时的互调干扰分析
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共建共享时的互调干扰分析
黄 景 民’ ,梁童 ,曾二 刚’ ,朱 艳 云 ,赵 培
( 1京信通 信 系统 ( 中国)有 限公 司 ,广 州 ,5 1 0 6 6 3 ;2 中 国移 动通信 集 团设 计 院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0 0 8 0 )
摘 要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无源器件 非线性带来的无源互调 干扰会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尤其在多系统合路或 相邻站点建设的场景中,无源互调干扰的影响会非常严重。本文基于对通信系统 中二阶、三阶、五阶和七 阶
表1 不 同运营 商 频率 划 分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运 营商
通信 系统
GSM 9 0 0
接收 频 段 ( MHz ) 发射频 段 ( MH z )
8 90 ~ 9 0 9 93 5~ 9 5 4
D CS1 8 0 0
1 71 0~ 1 73 5
l 8 0 5~ 1 8 3 0
G S M— R系统。各运营商及通信系统的频率如表 l 所示。
根据无源互调的产生 的机理 ,通过对不 同系统 的频
率及相 关组合的分析 ,可 以有效 的确定不同系统组合产
生的互调干扰影响, 对系统间的互调干扰进行预警分析。
3 无 源互调 分析
的互调谐波。互调干扰会对移动通信系统造成较大干扰影
响,尤其在多系统合路或相邻建站场景。因而有必要通过 合理的互调产生分布计算来指导网络频率规划与优化。
当有 多个 频率信号 通过非 线性 电路 时,便 会相互
调制产生互调失真 ,以二 阶和三阶失真幅度为最大,阶
数越高失真 电平越低 。无源互调 随着载波输入功率 的增 加而迅速增大 ,随着输入信号功率的增加,互调会以更

五阶互调方案原理

五阶互调方案原理

大频点号与最小频点号之差小于 65 时,则该小区不可能出现由于频率组合 所导致的 5 阶互调干扰。
算法示意图
������ 导致上行互调干扰。当满足 9������������ ∗ ������������������ ≤ ������������������������ < ������ ������������������ ≤ ������������������ ∗ ������������ Hz,且最
通规避互调干扰算法原理 中国移动互调分量干扰分析如下表:
对于 GSM 系统来说, 由下行信号产生的互调分量中 3 阶分量并没有落到上行 的频段内, 但是 5 阶分量却大量落到上行频段内,至于 7 阶和 9 阶分量由于其强 度已衰减过大,在考虑对上行信号的干扰时可以忽略不计算。因此对于 GSM900 系统来说,互调分量干扰主要来自于 5 阶互调干扰,5 阶互调干扰也是造成 GSM 系统上行干扰的一个重要原因。
算法介绍: 对于 GSM900 而言, 五阶互调频率计算公式: 5 阶互调信号频率 f=3f1-2f2 假设 f2-f1= Δ f ,得出 f=3f1-2f2=3f1-2 ( f1+ Δ f ) =f1-2* Δ f 。 要令互调频点不落在上行频段,则 f =f1-2*Δ f>909 取极限情况: f1 min =935.2 , f =f1-2* Δ f=935.2-2* Δ f>909 ,得出 Δ f<13.1M ,得出结论: 当小区所用频率组中,最大频点号与最小频点号之差大于 65 时,则有可能

浅谈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的产生和排查

浅谈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的产生和排查

浅谈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的产生和排查移动通信系统是当下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在使用移动通信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干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互调干扰。

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的产生和排查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互调干扰。

简单来说,互调干扰是指在频谱中出现的一种干扰信号,由多个无线电频率信号发生非线性变化而增加的。

这种干扰常常会出现在高频放大器或者功率放大器等设备中。

当信号处理过程中频率越高,互调干扰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通常来说,互调干扰的产生和调制信号之间的距离和设备本身的性能密切相关。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互调干扰的排查方法。

通常来说,排查互调干扰的方法分为以下几步:(1)确定互调产生的频率:首先,我们需要测量干扰频率和所需的调制信号频率。

通过这两个频率的测量,我们可以确定互调产生的频率。

(2)确定产生干扰的设备:在确定干扰产生的频率后,我们就需要找到具体产生干扰的设备。

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频谱扫描仪等仪器来进行测量,以便快速确定干扰设备。

(3)确定产生干扰的组件:一旦确定了干扰设备,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确定产生干扰的具体组件。

可以通过逐个排查整个系统的组件来逐渐缩小范围。

(4)解决干扰问题:在确定了互调干扰的来源后,我们可以通过更换或改进设备、更改信号传输方式或信道等方法来解决干扰问题。

总之,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的产生和排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互调干扰的发生,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使用效率和稳定性。

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的产生机制与干扰排查

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的产生机制与干扰排查

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的产生机制与干扰排查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的产生机制与干扰排查1概述互调(IM,InterModulation)是指当两个或多个频率信号经过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器件时产生的与原信号有和差关系的射频信号,又称互调产物、交调或交调产物。

为了提升系统容量,通信系统中同时采用多个载波(频点)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载波功率也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考虑到实际电路通常都具备非线性特点,互调及互调干扰成为常见现象,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舰船通信系统等系统、民航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系统中都有发现并引起广泛注意。

互调一般分成有源互调和无源互调两种。

鉴于所产生互调产物的严重程度,传统上人们主要关注有源互调,但随着更大功率发射机的应用和接收机灵敏度的不断提高,无源互调产生的系统干扰日益严重,因此越来越被运营商、系统制造商和器件制造商所关注。

文献[1]对比了有源互调和无源互调的特征:有源互调的特点:(1)有源电路的非线性相对固定,不随时间而变化;(2)分析理论相对成熟;指标明确,规范均能给出明确指标要求;(3)传输方向相对稳定;(3)可通过增加带通/带阻滤波器或改善滤波器性能加以抑制,高阶互调干扰几近忽略。

无源互调的特点:(1)随功率而变,美国安费诺公司的实验证实,输入功率每增大1dBm,PIM产生电平变化约3dBm;(2)随时间而变。

材料表面氧化、连接处接触压力、电缆弯曲程度等均会随时间发生改变,进而影响非线性程度。

(3)研究理论滞后,仿真研究手段未有实质突破,离工程化尚有相当距离。

(4)产生环节多,传输方向非单一,难以抑制。

(5)存在高阶互调。

资助信息:本文受国家&ldquo;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rdquo;重大专项&ldquo;TD-LTE网络优化工具开发&rdquo;(2010ZX03002-008)项目资助22互调的产生机制[1][2]2.1谐波的产生机制假设网络中只有一个单频信号输入,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如下:(1)上式中,为直流项,为线性放大项,、等高次幂项系数非零时,输出信号就会出现非线性增大失真,即通常所说的谐波和互调干扰。

LTE_互调干扰详细分析

LTE_互调干扰详细分析

Page 9
互调干扰检测方法

原理说明

方法1:增加通道小区的下行发射功率,通过对比功率抬升前后的 上行信号的电平值,来判断是否存在互调干扰。

此方法可用于判断与此小区下行信号相关的互调干扰问题。 此方法是通过检测抬升小区下行功率后本小区的上行信号的抬升情况来 分析的。

方法2:使用基于互调检测功能来判断是否存在互调干扰问题。
1830
1850
IM11
IM11
UMTS UL
1955 1950 1940

在没有LTE的情况下,1800M GSM 的9阶互调产物才可能干扰到部分GSM上行频率,而 11阶的互调产物才会干扰到UMTS的上行。LTE的引入,显然增加了互调干扰的风险。
华为保密信息,未经授权禁止扩散
1830
185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1840 1830
GSM DL
1940
1955
LTE DL
LTE UL GSM UL 1745 1740 1735 1770 1765
IM7 1860
IM7
UMTS UL 1955 1950 1940
1920
1840 1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华为保密信息,未经授权禁止扩散


方法3:使用基于单音信号的互调检测功能来检测是否存在互调干
扰问题。

目前此功能存在检测结果不准的问题,且在网络中容易受到外部干扰影 响。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华为保密信息,未经授权禁止扩散

中国移动5阶7阶互调干扰计算

中国移动5阶7阶互调干扰计算

2016/1/22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1页,共3页
352128262.xls 10 937 11 937.2 12 937.4 13 937.6 14 937.8 15 938 16 938.2 17 938.4 18 938.6
文档密级 19 938.8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83(UL) 81(UL) 79(UL) 77(UL) 75(UL) 73(UL) 71(UL) 69(UL) 67(UL)
文档密级 9 936.8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83(UL) 81(UL) 79(UL) 77(UL) 75(UL) 73(UL) 71(UL) 69(UL) 67(UL) 65(UL) 63(UL) 61(UL) 59(UL) 57(UL) 55(UL) 53(UL) 51(UL) 49(UL) 47(UL) 45(UL) 43(UL)
94(UL) 92(UL) 90(UL) 88(UL) 86(UL) 84(UL) 82(UL) 80(UL) 78(UL) 76(UL) 74(UL) 72(UL) 70(UL) 68(UL) 66(UL) 64(UL) 62(UL) 60(UL) 58(UL) 56(UL) 54(UL) 52(UL)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83(UL) 81(UL) 79(UL) 77(UL) 75(UL) 73(UL) 71(UL) 69(UL) 67(UL) 65(UL) 63(UL) 61(UL) 59(UL) 57(UL) 55(UL) 53(UL) 51(UL) 49(UL)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五阶互调计算公式

五阶互调计算公式

五阶互调计算公式五阶互调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互调干扰的公式,它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互调干扰是指在多载波通信中,由于非线性元件的存在导致的不同频率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和频谱利用率,常常采用多载波通信技术,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

然而,多载波通信中存在非线性元件,如功放器件等,这些非线性元件会引发互调干扰,影响系统性能。

那么,什么是五阶互调呢?五阶互调是指在互调过程中,产生的互调干扰信号的频率为原始信号频率的五倍。

互调干扰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五阶互调计算公式来评估。

五阶互调计算公式如下:IIP3 = P1 + 1/2 * (P3 - P1)其中,IIP3表示输入第三阶截获点,P1表示输入信号的功率,P3表示互调干扰信号的功率。

五阶互调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我们通常希望在给定的输入信号功率下,互调干扰信号的功率尽可能小。

因此,通过计算五阶互调点,我们可以评估系统对互调干扰的抵抗能力,从而进行系统参数的优化和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五阶互调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评估功放器件的线性性能。

功放器件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非线性特性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功率,我们可以利用五阶互调计算公式来确定功放器件的IIP3值。

IIP3值越大,表示功放器件的线性性能越好,抵抗互调干扰的能力越强。

五阶互调计算公式还可以应用于天线系统的优化设计。

在多天线系统中,由于天线之间的距离较近,存在互调干扰的问题。

通过计算五阶互调点,我们可以评估天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从而确定天线之间的最佳距离和布局。

除了上述应用,五阶互调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于无线电频率规划和干扰分析。

在无线电频率规划中,我们需要合理分配频谱资源,避免不同频段之间的互调干扰。

通过计算五阶互调点,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频段之间的互调干扰情况,从而指导频率规划工作。

在干扰分析中,通过计算五阶互调点,可以确定干扰源的功率和位置,从而采取相应的干扰抑制措施。

互调干扰计算公式

互调干扰计算公式

互调干扰计算公式互调干扰(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简称IMI)是指在通信系统中,由于信号非线性失真引起的干扰现象。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IMI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它会降低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互调干扰的计算公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干扰。

互调干扰的计算公式是通过分析信号的非线性特性得到的。

在一个通信系统中,通常会存在多个信号同时传输,这些信号会经过放大器等设备,而放大器是一个非线性元件。

当多个信号经过放大器时,会发生互相干扰,产生新的频率成分,这就是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数学形式表示为:IMI = K1 * P1 * P2 * (f2 - f1) + K2 * P1 * P2 * (2 * f2 - f1) + K3 * P1 * P2 * (2 * f1 - f2) + ...其中,IMI表示互调干扰的强度,K1、K2、K3等是干扰系数,P1、P2是信号的功率,f1、f2是信号的频率。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互调干扰的强度与信号的功率和频率之间存在关系。

当信号的功率越大,互调干扰的强度也会增加;当信号的频率差越大,互调干扰的强度也会增加。

因此,在设计通信系统时,我们需要合理选择信号的功率和频率,以减少互调干扰的影响。

除了通过计算公式来评估互调干扰的强度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减少干扰。

首先,可以采用线性化技术来改善放大器的线性特性,从而减少互调干扰的产生。

其次,可以采用频率规划的方法,将不同频率的信号分配到不同的频段中,避免互相干扰。

此外,还可以采用滤波器等技术来抑制互调干扰的传播。

在实际应用中,互调干扰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不同的通信系统存在不同的互调干扰特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减干措施。

只有深入理解互调干扰的机理,才能有效地解决干扰问题,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互调干扰计算公式是分析互调干扰强度的重要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83(UL) 81(UL) 79(UL) 77(UL) 75(UL) 73(UL) 71(UL) 69(UL) 67(UL) 65(UL) 63(UL) 61(UL) 59(UL) 57(UL) 55(UL)
94(UL) 92(UL) 90(UL) 88(UL) 86(UL) 84(UL) 82(UL) 80(UL) 78(UL) 76(UL) 74(UL) 72(UL) 70(UL) 68(UL) 66(UL) 64(UL) 62(UL) 60(UL) 58(UL)
352128262.xls 频点号 f1(DL)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f2(DL) 1 频率 935.2 948.4 94(UL) 948.6 92(UL) 948.8 90(UL) 949 88(UL) 949.2 86(UL) 949.4 84(UL) 949.6 82(UL) 949.8 80(UL) 950 78(UL) 95950.8 70(UL) 951 68(UL) 951.2 66(UL) 951.4 64(UL) 951.6 62(UL) 951.8 60(UL) 952 58(UL) 952.2 56(UL) 952.4 54(UL) 952.6 52(UL) 952.8 50(UL) 953 48(UL) 953.2 46(UL) 953.4 44(UL) 953.6 42(UL) 953.8 40(UL) 2 935.4 3 935.6 4 935.8 5 936 6 936.2 7 936.4 8 936.6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83(UL) 81(UL) 79(UL) 77(UL) 75(UL) 73(UL) 71(UL) 69(UL) 67(UL) 65(UL) 63(UL) 61(UL)
94(UL) 92(UL) 90(UL) 88(UL) 86(UL) 84(UL) 82(UL) 80(UL) 78(UL) 76(UL) 74(UL) 72(UL) 70(UL) 68(UL) 66(UL) 64(UL)
94(UL) 92(UL) 90(UL) 88(UL) 86(UL) 84(UL) 82(UL) 80(UL) 78(UL) 76(UL)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83(UL) 81(UL) 79(UL)
94(UL) 92(UL) 90(UL) 88(UL) 86(UL) 84(UL) 82(UL)
94(UL) 92(UL) 90(UL) 88(UL) 86(UL) 84(UL) 82(UL) 80(UL) 78(UL) 76(UL) 74(UL) 72(UL) 70(UL)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83(UL) 81(UL) 79(UL) 77(UL) 75(UL) 73(UL)
94(UL) 92(UL) 90(UL) 88(UL) 86(UL) 84(UL) 82(UL) 80(UL) 78(UL) 76(UL) 74(UL) 72(UL) 70(UL) 68(UL) 66(UL) 64(UL) 62(UL) 60(UL) 58(UL) 56(UL) 54(UL) 52(UL)
94(UL) 92(UL) 90(UL) 88(UL) 86(UL) 84(UL) 82(UL) 80(UL) 78(UL) 76(UL) 74(UL) 72(UL) 70(UL) 68(UL) 66(UL) 64(UL) 62(UL) 60(UL) 58(UL) 56(UL) 54(UL) 52(UL) 50(UL) 48(UL) 46(UL)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94(UL) 92(UL) 90(UL) 93(UL) 88(UL) 91(UL) 94(UL)
2016/1/22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2页,共3页
352128262.xls
文档密级
2016/1/22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2016/1/22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1页,共3页
352128262.xls 10 937 11 937.2 12 937.4 13 937.6 14 937.8 15 938 16 938.2 17 938.4 18 938.6
文档密级 19 938.8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83(UL) 81(UL) 79(UL) 77(UL) 75(UL) 73(UL) 71(UL) 69(UL) 67(UL)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83(UL) 81(UL) 79(UL) 77(UL) 75(UL) 73(UL) 71(UL) 69(UL) 67(UL) 65(UL) 63(UL) 61(UL) 59(UL) 57(UL) 55(UL) 53(UL) 51(UL) 49(UL)
第3页,共3页
文档密级 9 936.8
93(UL) 91(UL) 89(UL) 87(UL) 85(UL) 83(UL) 81(UL) 79(UL) 77(UL) 75(UL) 73(UL) 71(UL) 69(UL) 67(UL) 65(UL) 63(UL) 61(UL) 59(UL) 57(UL) 55(UL) 53(UL) 51(UL) 49(UL) 47(UL) 45(UL) 43(U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