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奖赏 《马拉之死》 《泉》 赏析
艺术作品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性解读——析《马拉之死》
第2 5卷
第 6期
Vo _ 5 N . I2 o 6
艺术作 品对 法国大革命 的史性解读
析《 马拉之 死》
天 不 吴 禾
( 山 学 院 美术 系 , 东 泰 安 2 10 ) 泰 山 70 0
[ 摘
一
要 ]在表现 法 国大革命 的众 多艺术作 品 中, 维特 的《 达 马拉 之 死》 最有 影响 的作 品之 是
典主义 画 家达 维 特 (aq e L usD vd 14 — 12 Jcu s oi ai ,7 8 8 5
让 一 罗 ・马 拉 ( enP u rt 14 — 19 保 Ja .alMaa, 7 3 7 3
年) 出生在 瑞 士纳 沙 泰尔 附 近 的布 德 利 。1 开 始 6岁
得不 到科 学院 的认 可 , 这使他感 到遭受 当权势力 的迫
害之苦, 因而 加入 了反 对 现存 的社 会 和科 学 制 度 的
行列 。
法 国大革命 开 始后 , 响应 革命 弃 医从 政 , 编 他 主 报纸 , 击 旧制 度 和一 切 统 治 者 。但 随着 革 命 的继 抨
续, 其理论 变得越 来 越 激进 。他鼓 吹独 裁政 治 , 积极 倡导对 旧式 贵族 和反 对派 采取 暴力 恐 怖措 施 , 是所 “ 有革命狂 热分子 中疑心最重 的一 个 ” 仅 在 18 , 7 9年就
别、 判断 , 能推 动人类 文化 的发展 。 才
[ 关键 词 ]法 国大革命 ; 艺术作品 ; 史性 解读 ; 历 马拉之 死 [ 中图分类号 ] 554 [ K6.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 编号 ]17 59 (09 0 07 63— 55 20 )6— 05一(4 0)
泉杜尚名画赏析
泉杜尚名画赏析泉杜尚(Marcel Duchamp)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以其颠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作品风格,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先驱和领袖。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泉杜尚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泉》(Fountain)和《维纳斯陷阱》(The Bride Stripped Bare by Her Bachelors, Even)等作品。
本文将以泉杜尚名画为主题,对他的艺术风格和作品进行深入的赏析。
首先,我们来谈谈泉杜尚的艺术风格。
泉杜尚是一位充满创造力和思想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常常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以及人们对艺术的理解。
他擅长利用各种媒介和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的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
泉杜尚的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内涵,他通过作品来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以及人类的内心世界。
他的艺术风格独特而又多变,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赏析泉杜尚的名画。
首先要提到的当然是《泉》这幅作品。
《泉》是泉杜尚于1917年创作的一件雕塑作品,它是一座普通的陶瓷小便池,泉杜尚将其倒置并签上了一个化名“R.Mutt”。
这件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被拒绝在艺术展览中展出。
但正是这件作品,成为了当代艺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颠覆了人们对艺术的传统观念,重新定义了艺术的边界。
《泉》的意义在于它对艺术的挑战和颠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批判。
它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以及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和观点。
另一件著名的作品是《维纳斯陷阱》。
这件作品是泉杜尚于1915年至1923年间创作的一件大型装置艺术作品,它由大型玻璃板和各种材料组成,整体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又神秘的氛围。
《维纳斯陷阱》的意义在于它对人类情感和欲望的探讨,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的反思。
这件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现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它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意义,以及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和诠释。
达维特《马拉之死》油画赏析
达维特《马拉之死》油画赏析
达维特(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的油画《马拉之死》,描绘的是法国革命家马拉被杀手刺杀在浴缸里的历史事件,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马拉刚刚被刺的惨状:马拉倒在浴缸里,被刺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已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另一只手紧紧地握着凶手递给他的字条,女刺客夏绿蒂-科尔代是利用马拉对她的同情趁其不备下的毒手,我们还可以看到丢在地上的带血的凶器。
在浴缸的旁边立有一个木台,看来,这就是马拉办公用的案台,“案台”之上有墨水、羽毛笔、纸币和马拉刚刚写完的一张便条:“请把这5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个5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
”。
生活就是艺术——杜尚的《泉》
生活就是艺术——杜尚的《泉》杜尚小便池1917年,在巴黎的独立艺术家沙龙展上,马塞尔·杜尚买了一件小便池,签名后命名为《泉》,把它作为艺术品送去参展,被拒绝。
到1960年代,《泉》的重要价值开始被艺术界追认。
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泉》在艺术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比如,2004年,英美媒体纷纷以《杜尚的小便池打败了毕加索》或《一个小便池成最具影响力艺术品》等为题报道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500名英国艺术界最权威的专家,包括艺术家、艺术品交易商、艺术批评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工作人员,评出了20世纪5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如下:1《泉》,马塞尔·杜尚,1917年,得票率64%2《亚威农少女》,毕加索,得票率42%,1907年(立体主义的代表性作品)3《金色玛丽莲》,安迪·沃霍尔(1962年),得票率29%4《格尔尼卡》,毕加索,1937年,得票率19%(表现西班牙内战之恐怖)5《红色画室》,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1911年,得票率17%▲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杜尚是当代艺术的最关键人物,某种程度上,如果了解杜尚的话,就不需要看当代艺术史和其它与艺术有关的东西了。
当我们过分执着于艺术时,反倒离艺术的本意越来越远。
杜尚让人们重返艺术的本意: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智慧的人,是不是艺术家、做不做艺术,并不重要。
▲ 杜尚小便池能成为艺术品,暗示了这样的规律:如果一个人号称自己是“艺术家”,号称自己的表达是“艺术作品”,并在艺术传播渠道(如艺术空间和艺术媒体)里展示,而且他表达的东西被人认为确实有价值,这时他的表达就可能被人当做艺术作品。
这里可以看出,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传播渠道,就如同包装盒,但最重要的是:包装盒里的东西是不是有价值。
杜尚的很多作品和观点,如同禅宗中的棒喝,让人瞬间从迷失中清醒过来:“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我热爱呼吸胜过一切”、“我喜欢活着,呼吸,甚于喜欢工作”、“如果你愿意看,我的艺术就可以是活着的:每一秒,每一次呼吸就是一个作品,那是不留痕迹的,不可见也不可想的,那是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艺术是艺术之外。
泉
安格尔说,曾有五个商人争相购买此画,闹得不可开交。 1857年,《泉》被迪麦泰尔伯爵收购,成为私人藏画品。后根据这位伯爵的遗嘱,他的家属于1878年将此画赠给国家,终于成为巴黎卢浮宫内又一镇馆之宝。
四、《泉》的欣赏
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 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泉》也是西方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
当《泉》完成之后,画家对人说:“同时出现了五个买主,有人简直向我猛扑过来。他们争执不休,我几乎要让他们抓阄。”《泉》确实具有人们所向往的那种“纯粹的美”的品质,尽管她是画家深藏心底历半个世纪的理想化身,一旦付诸画布上,人们确为这位艺术家的镂月裁云之作而发出由衷的赞叹。1857年,《泉》被迪麦泰尔伯爵(也翻译为为玖沙泰里伯爵)收购,成为私人藏画品。后根据这位伯爵的遗嘱,他的家属于1878年将此画赠给国家,成为巴黎卢浮宫内又一镇馆之宝。
安格尔从183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创作《泉》,但一直没有完稿。二十六年以后,当他已是七十六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据说曾有助手帮他绘制。这是安格尔的得意之作[1856年]。
安格尔愿意把自己称为历史画家,这是因为自17世纪“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刻学院”成立以来,传统的古典主义信徒一直把历史画视为最高的等级(第一等级为历史画、神话宗教画;第二等级为风俗画、肖像画;第三等级为风景画、静物画),但是,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安格尔最出色的是肖像画和人体画,可是如果把他的肖像画和人体画再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他成就最高的是女人体画。
三、《泉》的诞生和收藏
《泉》大概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时就开始酝酿了,那是在1820年的事,为什么事隔36年后才最终完成此稿呢?这还得从他的学生保罗?巴尔泽和亚历山大?德戈弗两人说起。最初在安格尔心中构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师们在画维纳斯时的愿望,他早在1807年就画过一些草图,后来不满足前人已画过的“维纳斯”样式,企图使形象更单纯化。有人认为这幅画最初是由上述两个学生协助完成的。 安格尔经常在同一主题或构思中进行复制,有时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工夫。二十六年以后,当他已是七十六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
杜尚《泉》,上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
杜尚《泉》,上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1917年,纽约有一群前卫艺术家组织了一场艺术展览。
由于声称要打破艺术的规则限制,这场展览宣布不设任何门槛。
简而言之,任何人任何作品只要交了报名费就可以参加展览。
然而,有一件作品到底还是被拒之门外了。
被寄来的是一个男厕所里常见的小便池,上面签的是一个根本没有人听说过的艺术家名字。
●《泉》复制品组委会在开会表决后最终拒绝了这一件实在不能被接受的“艺术品”,这个小便池被丢在角落里,再也没有人理会它。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是组织者中一位名叫马塞尔·杜尚的知名艺术家匿名寄来的作品。
一直到很多年后,杜尚的《泉》才开始引起艺术界的关注与讨论。
再后来,很多艺术家把它评价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没有之一。
●现在已遗失的原版《泉》的照片一个随处可见的小便池,加上一个杜尚的签名,何以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是里面暗藏了杜尚的什么小心思艺术创作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杜尚完全没有在小便池上添加除了一个简单的签名以外的任何创作,但这个小便池送展的行为确实暗藏了杜尚改变“艺术”这个概念的巨大野心。
了解这件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及其暗藏的意义,就能明白它为什么是如此伟大的一个存在——大家崇拜的不是这样“一件艺术品”,而是它背后承载的理念意义。
要读懂这件作品,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艺术”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艺术”。
●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千百年来,我们发展出了书、画、摄影种种艺术形式,但其实我们是用它们来做什么?说到底,是情感抒发还有思想的传播。
看到一朵很美的花,把它拍下来,希望保存或者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美,这是艺术的初衷。
有感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创作一首诗或者一张画,把这个思想保存并且传播开去,这也是艺术的初衷。
●《蒙娜丽莎的微笑》可能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品了但是随着“艺术”的发展,这个初衷无数次地被违背又无数次地被重新建立寻回。
古典主义绘画表现“美”的初衷,一直发展到最终变成学院派充满条条框框的限制。
宁静与流动 ——浅析油画《泉》艺术特质及功能
宁静与流动——浅析油画《泉》艺术特质及功能虚构与真实中的审美享受安格尔一生在裸体素描中下过精深的功夫,《泉》是安格尔最著名的画作之一。
实际上,画中少女双臂的姿态并不符合人体的动态规律。
而安格尔为了使少女的动态看起来更美,为她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不太可能的存在的动作。
这边可以看作是画家通过想象与和虚构的方式弥补了自然的不足(此处可理解为自然规律的不足),实际上,更让我们体验到生命的激情,激励创作者对艺术的创造性的想象。
也许,这样拖着瓶子的少女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却意味着它“可能发生”和“应该发生”。
让艺术作品在超越现实之后,重新获得意义和真理,这时时体现出艺术的魅力。
法国古典主义肖像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把人物描绘得十分庄重和典雅,安格尔在这个基础上又将华丽风格融入其中,在他的大部分画作中,虽然素描居于支配地位,但画面的颜色变化处理得非常耐人寻味,在用色上增加人物肤色的亮度,把古典的明晰和浪漫的美感结合起来,使得画面既辉煌又雅致。
在体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的同时,给观看者带来极大地审美享受。
感性形象下的情感共鸣《泉》中少女的感性形象不仅体现出安格尔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带给观看者别致的情感体验。
《泉》描绘了一位体态轻盈又不失丰满、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手托水罐,一泓清水从肩头的水罐中倾泻而下。
形成既有力度又柔和的直线,使少女的身体曲线显得更曼妙优美。
安格尔个人的创作追求便是寻求以线条、形体、色调相和谐的“理想美”。
他直接运用线条对画面进行艺术处理,强调画面的平面性,使事物本身之重要性,附属于形式要求。
对此,阿恩海姆分析道:“在身体的这种曲线运行中,展示出一种类似水波的曲线,这曲线使得那从水罐里流出来的直线形的水柱相形见绌。
通过这些形式,使这个恬静的姑娘显得比那股流水更加具有活力,也就是说,使潜在生命力比实际的力显得更加强大。
”另外,从水罐中倾泻而出的泉水是宁静的画面上最具动态的因素,飞泻的清泉非但没有打破画面的宁静感,还使之平添了一种流动的韵律。
《泉》现成品对艺术的诘难研究
《泉》现成品对艺术的诘难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现成品(found objects/ready—mades)本不属于传统的艺术范畴,但现代艺术家却将选择的现成品拿来,根据自己的构想对原作做局部的加工或改变并使之呈现出某种新的意趣来。
杜尚借用这个概念,通过选择、标签、题名、展示等方式,使现成品跻身艺术之列,成为后现代艺术取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它们以反艺术、反视网膜艺术(retinal art)的姿态出现,试图开创艺术新的表达方式和领域,以此颠覆传统的艺术惯例和审美情趣。
杜尚为人所熟知的现成品是被命名为《泉》(Fountain)的小便池,这件作品是1917年杜尚以“”的名义,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的,这个展览宣称任何艺术家只要交纳六美元,就可以在展会上展出作品。
结果,如同1912年《下楼的裸女》被巴黎独立会展拒绝的经历相似,这个小便池并未被展出,他们无法接受一个小便池是艺术品。
有人指出这是伤风败俗,有人则认为这件作品是剽窃。
事后,杜尚在《盲人》杂志上试图给《泉》正名“,穆特先生是否经由自己的双手来制作此喷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选择了它,他采用了一个日常生活物品,经过他的处理己使它原有的意义消失,在新的标题与观念之下,他已为它创造了新的思维”。
下面参照杜尚提供的阐释思路并借用皮尔斯符号三联式(符号- 对象- 解释项),来说明《泉》之为艺术的条件。
在实际生活空间中,物的符号媒介与对象客体之间是处在稳固的一一对应关系,不太会依据解释项而变动。
而经由杜尚的选择、命名并摆置在特定的空间里,小便池便进入了艺术场中,变身成被命名为《泉》的小便池。
在这个空间场中,小便池不再称为小便池,物的使用功能目的被阻断,能指与所指间稳固的关系破裂,日常生活中的惯性思维被打破,观者用《泉》的命名去对应这件物品,对其进行静观、凝视,词与物的对应关系变成了一种“游戏”,解释项的空间也被打开,《泉》处在一个开放的阐释空间,从而实现了从普通现成品到艺术品的转变。
《马拉之死》鉴赏
《马拉之死》鉴赏
《马拉之死》是达维特的又一名作1793年创作完成,收藏于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美术馆。
达维特把拿破仑想象成法国大革命的继承人,由于他迫切希望大革命的胜利以及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他当了拿破仑的宫廷画师,为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创作出许多著名的艺术作品,其中像《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拿破仑骑马像》等。
作品介绍:
《马拉之死》取材于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个故事,作品描绘了大革命中雅各宾派领导人之一的马拉被害的场面。
马拉因其常常为了革命工作躲在地下室,染上了湿疹,因此马拉不得不每天花费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边治边处理公务或者写作。
作品描绘的是保皇党分子女刺客夏绿蒂.科尔代刺杀马拉后的一个瞬间的场景。
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马拉被刺的伤口还在滴血,鲜血已经染红了浴巾,马拉的右手依然握着鹅毛笔,无力的垂落在浴缸边缘。
马拉的左手仅仅握着凶手递给他的字条,女刺客夏绿蒂.科尔代是利用马拉对她的同情,趁其不备暗下毒手,刺杀马拉于浴缸之中。
整个画面显示出马拉久病后的沧桑和遇刺后的凄惨场面,画面背景为含绿的暗灰色,作品中间是遇刺身亡后躺在浴缸中的马拉,马拉的身体苍白,但是画家把马拉的比例和身体的各部分结构描绘的非常清楚连右手背裸露的筋腱都刻画的惟妙惟肖。
画面的下方是马拉身下的浴缸,浴缸左侧是悬挂的浴巾,浴
巾的洁白与上面鲜红的血迹更加显示出场面的凄惨。
《马拉之死》简介
● 1 7 9 3 年 7 月 1 3 日 夜 晚 , 法 国 大 革 命 激 进 派 的 代 表 人 物 — — 保 尔 ·马 拉 遇 刺 身 亡 。 7 月 1 4 日 , 法 国 召 开 国 民 大 会 , 谴 责 保 皇 党 的 反 革 命 阴 谋 。 一 位 名 叫 希 罗 的 代 表 发 言 , 呼 吁 画 家 雅 克 ·路 易 ·大 卫 拿 起 画 笔 为 马 拉 报 仇 , 要 让 敌 人 看 到 马 拉 被 刺 的 情 景 发抖。大卫是法国绘画中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国民大会议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他接受了这一任务后,立即赶到 事件现场,了解情况,为死去的马拉画了头像,下石膏面模作为形象参考。他还把刺客留下的匕首和马拉死去的浴盆搬回 画室,作为创作的依据。科黛以向马拉举报康恩地区的吉伦特党人为名,进入马拉的浴室。事后的审讯记录表明,当时科 黛向马拉举报了18名吉伦特党人,马拉一一记下,并表示第二天就要按名单抓人并送他们上断头台。此时科黛掏出小刀, 一刀刺杀了马拉,然而她并没有逃走,而是静静地等待抓捕。所以,当时马拉手上的便笺,应该是那张他准备处决的18人 名 单 。 因 此,有理由 怀疑, 桌 子 上 充 满 慈 善 温 情 的 钱 和 抚 恤 信 , 也来自大卫 的杜撰而非事 实。马拉死后 ,雅克 ·路 易 ·大 卫 为马拉画了《马拉之死》画作。
《马拉之死》简介
马拉之死
作者简介
●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年8月30日-1825年12月9日)是法国画家,古典 主 义 画 派 的 奠 基 人 , 艺 术 教 育 家 , 学 生 有 新 古 典 主 义 代 表 人 让 ·奥 古 斯 特 ·多 米 尼 克 ·安 格 尔 , 让 ·巴 蒂 斯 特 ·卡 米 耶 ·科 罗 等 。 画 风 严 谨 , 技 法 精 工 。
对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再认识
对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再认识摘要:在18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这个新时代里,艺术观念得以更新改变,人们开始关注过去很少谈论的风格问题,并且有意识的追求不同的风格式样,形成流派纷呈的艺术新局面。
而新古典艺术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思潮之一。
新古典主义产生于18世纪中期,在19世纪上半期发展至顶峰。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力求复兴古代审美,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尤其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极力反对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风格。
它主要分为抽象的古典主义和具象的或折衷的古典主义两大类,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
具有艳丽与丰富的色彩、古典元素抽象化为符号、粗与细雅与俗的对比等特点,有着很多出色的代表性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艺术欣赏;绘画;大卫;安格尔一.新的时代风向与审美倾向——新古典主义的兴起随着洛可可艺术作为十八世纪的主流艺术随蓬巴杜夫人的死去而盛极渐衰,艺术家们对这种脱离宗题材单纯追求感官乐趣、风格绮丽繁复、脱离现实的艺术产生不满,主张复兴古代艺术。
洛可可艺术退出历史舞台,被新古典主义艺术所代替。
18纪末至19世纪初,这个时期是古典主义绘画的最后一个高峰,这一阶段的古典主义与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在18世纪下半叶时期是法国封建君主制日趋腐败堕落和资产阶级逐渐强大的时期,资产阶级为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反封建、反宗教神权的旗帜,号召和组织人民大众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而献身。
为取得这一革命斗争的彻底胜利,首先要在人们的心理上注入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
因此,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成了资产阶级所推崇的偶像。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了借用古代艺术形式和古代英雄主义题材的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绘画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以自然为原型,按照确定的美的理念去再现自然。
《马拉之死》赏析
雅克·路易·大卫是法国历史上伟大的画家。
他七岁时曾亲眼目睹了自己身为铁商的父亲在一场手枪决斗中被打死,年轻的心遭受了不小的冲击,一手把他拉扯大的叔伯希望他能成为律师或建筑师,但大卫一心一意只想作画,他在罗马的断垣残壁中找到了他追求的感觉。
这里改变了大卫的一切,不只是他对艺术的看法也包括他对国家未来的憧憬。
罗马的废墟又究竟跟他说了什么呢?它们说“这就是颓废帝国的下场”世上曾经存在着一个自由的罗马。
罗马共和国曾经简朴、公正、刚强孕育出无数冷酷无情的英雄。
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由向专制暴政屈服,罗马人沦为奴隶。
这个历史的教训回荡在大卫波涛汹涌的脑海中。
于是在他日后创作的大量作品中都旨在向祖国自满又娇纵的人们传达和强调着他的这一讯息。
在他的一生中曾创作过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杰作,但是在他所有的伟大作品中唯独有一副画作曾经长达三十年未有面世于众,甚至于他本人都曾不敢将其示人。
那就是他一生创作过的最有魅力却又令人厌恶的作品——《马拉之死》,也是因为此作他的祖国拒绝将他死后的遗体安葬在他的故乡,那这究竟又是为何呢?十八世纪的法国,贵族和平民仍然泾渭分明。
皇宫贵族们过着看似无忧无虑的奢华生活,却没有留意到民主的火种正在平民阶层里悄悄地蔓延。
巴黎的市民们平日喜好观看戏剧,一部博马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数度遭禁后终于开演了。
剧中辛辣地抨击了贵族阶层的所谓尊贵,剧中说道:“除了头衔之外,你不过是一凡夫俗子。
”当时即使是贵族们也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厄运就快要领头了。
不过这只是刚刚开始,戏剧上演十年之后,雄才善辩的演说家们便开始恬不知耻地操纵民众了。
当时一场血腥的革命正在酝酿中,但文化界如要换起民众的意识那就需要与文字相搭配的图象来推波助澜了。
雅克·路易·大卫就这样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当时大卫画作的目的就是要向人们展示历史上所谓真正的市民的伟大形象,为革命的人们树立光辉的榜样。
当然《马拉之死》也就应运而生了。
《马拉之死》解读
《马拉之死》解读作者:仰玉良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8年第10期摘要:雅克·路易·大卫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
他为了理想奋斗,为了理想委身政治,又为了理想放弃政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停地变换着路线,直到他找到最后理想的归宿。
《马拉之死》是他投身政治时的作品,题材高尚,形式古典,画家的表现能力和对美对崇高的体现达到完美。
然而,艺术在政治面前,却毫无招架之力,当政治风云不断变换时,艺术家也因为其立场而备受煎熬。
文章旨在通过对《马拉之死》创作时,画家所面临的社会背景以及画家本人的历程等方面的分析,以寻找画家的创作动机和想要借此表达的个人立场(或政治目的)。
之后结合画家在这一时期的创作和社会活动,分析画家创作《马拉之死》时的心理活动,完成对画家在时代背景下所扮演角色的客观评价。
关键词:美化;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一、《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一)马拉其人马拉原本是一名医生,1783年弃医从政。
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马拉随即投入革命,面临着政治迫害又身患疾病的他却独自承担着《巴黎政论家》(后称《人民之友》)的撰稿、编辑、出版等几乎全部工作,被巴黎人民称为“人民之友”。
他的革命观点和激进的言论的确是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后期他过于乖戾,到了专制的地步,无数与他持不同观点或政见不和的人被他送上断头台。
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他后来被刺杀,他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褒贬不一。
(二)社会背景虽然对马拉的历史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在当时,马拉在巴黎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仍然崇高,当夏绿蒂·柯黛进入马拉的公寓,并成功刺杀马拉之后,狂热的革命党人立刻沸腾了起来,当局以国葬的级别为他送行,议会中的人们激烈地讨论着,街头巷议,要求惩治刺客的呼声也不绝于耳。
就在这种情形下,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居然对葬礼的形式提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建议,他认为应该让巴黎人民瞻仰马拉的遗容,让人们记住他为了革命倒在敌人刀下的那一刻的样子,于是,马拉的遗体被抬上街头。
《泉》及《马拉之死》赏析
西方美术名作赏析一:安格尔的《泉》赏析这幅画出自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是在安格尔76岁时画的,安格尔是古典主义绘画的末代风流画家,吸收文艺复兴时期前辈大师的求实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泉》这幅画则反映了他对“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典范的必要性”的认识。
安格尔是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
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
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
《泉》是安格尔影响力最大,最不朽,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幅画的主体虽然处于画面的中心,但是由于画面的富于变化使得整幅画有了一种独特的美。
在色彩上以背景的深色调和主体得浅色调对比,但是并不强烈,而是有了一种过渡的美。
在人物的个性体现上,把姑娘的面容与水罐那空无一物的“脸”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更增加姑娘的面容的吸引力;画中盛水的罐子开着口让内部的水自由地流出,而姑娘的嘴和人体的会阴部却是紧紧闭合的,这是对处女所特有的那种拘谨而又开放的性格特征的强烈暗示。
这幅画的主旋律就是表现这一性格特征。
那紧紧夹在一起的双膝、与头部紧紧贴在一起的右手手臂以及那紧紧握住的双手都表现了处女的羞怯和拘谨,而这种羞怯又被整个身体的裸露抵消了。
画中人体的整个造型以垂直轴为中心对称,但整幅画中却找不到真正的垂直线,全部的垂直线实际上是由身体各部分的局部轴线稍加摆正来完成的,它表现了生者的平衡而非死者的寂灭。
画中那个姑娘优美的身体曲线又与水罐里面流出来的直线性的水柱形成强烈的对照,这也很好地表现了姑娘的生命活力。
安格尔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是“永恒的美”这一抽象概念。
究其实,乃在于寻求以线条、形体、色调相谐和的女性美的表现力。
而《泉》,则进一步反映了画家对美的一种全新观念,那就是他深深觉得用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典范的必要性。
美术作品赏析教学内容.docx
美术作品赏析美术作品赏析——马拉之死一、由《拉之死》是大的一幅名画,它因拉的特殊身份和有力的形式而人所熟知。
拉(Marat,1743-1793 年)是雅各派的核心人之一。
雅各派当政以后,他因卓越的号召能力而成派的主席,但同也是一位残忍嗜血的活家,往往不判便将政送上断台。
他患有重的皮肤病,每天只有泡在洒水的浴缸中才能解痛苦,于是,浴室就成了他最常呆着的公所。
1793 年 7 月 11 日,一位反暴政的女士借口商事宜,入拉的浴室,并在他毫无防的情况下行刺,束了位暴戾政客的生命。
二、背景拉 (Jean-Paul Marat, 1743–1793),是 1789 年法国大革命期的革命期雅各党人之一,法国大革命期,他撰写很多抨封建制的文章,在当人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拉避反分子的迫害,期在地窖里工作,因此,染上了重的湿病和皮肤病。
了减病痛,同,不影响工作,他每天不得不泡在有液的浴缸里持工作。
1793 年 7 月 13 曰,被当的右翼吉特党派遣的保皇分子害,年50。
拉被害正在浴缸里洗浴、工作。
里,达德悲,描了拉被刺的情景。
凶手逃遁,匕首抛在地上,血从胸口流出,左手握着凶手他的留言便,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一年后,拿破月政,达维德将此画转移。
直到1893 年,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将此画正式收藏,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三、作品赏析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情形:马拉倒在浴缸里,鲜血正在从伤口中流出;带血的匕首滑落在地,而凶手已经逃离现场。
画家将画中的主角设计在一个情节和场景之中,丰富了肖像画的表现内容,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画家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处理的单纯、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憋闷即莫大的悲痛之感。
画面的背景是暗淡和低沉的,光线集中在马拉身上,这这种明暗对比的手法,使马拉的形象具有了纪念碑雕刻的立体感,画面营造了一种肃穆宁静的气氛,通过仔细观赏,我们会发现整个画面色调是偏绿的,绿色是和平之色,是人们极其喜欢的颜色,这些简洁,严谨,明晰,理智的表现手法以及深入,具体,真实,再现的刻画,都反映了大卫对马拉的无比敬重与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期间,古典主义的盛行以及人们渴望追求一种世道所需要的理想英雄主义精神。
美术鉴赏——《泉》
《泉》——古典美与写实少女的美的结合《泉》是著名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在76岁高龄时完成的作品,据说在他完成这幅作品后不久就有五个买家同时来竞购并为得到这作品而争执不休,后来在1857年,《泉》被迪麦泰尔伯爵收购,成为私人藏画品。
后根据这位伯爵的遗嘱,他的家属于1878年将此画赠给国家,成为巴黎卢浮宫内又一镇馆之宝。
由此可见《泉》这幅作品确实是一幅惊世之作,而安格尔也同样是一位极其出色的画家。
《泉》内容为一位年轻的裸女拿着壶罐让水从壶中倒出来,背景可以看出是在宁静的森林的溪涧中,少女用右手跨过头部,左手半举,双手拿着一古铜色的陶罐,并让罐中的水自然地流入溪涧中。
少女的整体动作让人感觉是那么的柔软,那么的具有女性所有的女性美。
少女面上并没有过多的表情,与旁边的铜色壶相辉映,却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宁静与自然。
其中展示了可以得到人类普遍赞美的恬静、抒情和纯洁性。
虽然画中少女的姿态是如此的优美,具有美丽的线条,然而据说这姿势却是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画中少女上肢的姿态并不符合人体的动态规律。
安格尔为了使少女的动态看起来更美,为她编造了这样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动作。
这让我也想起了安格尔的另外一幅著作——《土耳其大宫女》。
土耳其大宫女所描述的同样是裸女,而画中最突出表现的也正是画中裸女的姿态曲线之美。
但画中的女性的腰部却比常人的要长,评论家德·凯拉特里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
”但事实那位宫女是否真的有那么长的腰部就无从得知了。
安格尔的学生、曾为其老师作传记的阿莫里·杜瓦尔说得就更中肯:“他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
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不这样诱人了”。
同样,在《泉》这幅作品中,虽然少女的姿势可能真的不可能存在,但那又怎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柔软优美的姿态才能使她如此的美丽动人。
《马拉之死》作品解析
《马拉之死》马拉:马拉是一名民主主义者,也曾经被称为“人民之友”,他的存在肯定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他的手段过于激进和暴力,试图通过屠杀所有敌人来实现他的政治目的。
熟人作案:1793年7月13日傍晚,马拉像往常一样泡在浴缸里办公,突然听到大门外传来吵闹声。
原来是一个姑娘说自己掌握了不得了的机密情报,必须要当面告诉马拉。
马拉把姑娘请进浴室聊了几句,姑娘突然掏出刀刺进马拉胸口,可怜的老马当场毙命。
这里的姑娘指的是科黛,科黛买了把刀,谎称手里有一份反对者名单,独自前往马拉家中。
见面后科黛报出了18个名字,趁马拉记录时冲上去刺死了他。
杀人后科黛没有丝毫慌乱,淡定的留在现场等警察到来。
审判时科黛坦白了刺杀理由:我杀死一个人,是为了救十万人。
科黛:夏洛蒂·科黛(Charlotte Corday,1768年7月27日-1793年7月17日),又译夏洛特·科黛。
夏洛蒂·科黛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在修道院里长大并接受教育。
由于刺杀马拉,她最终被判处死刑。
美化马拉: 国面中的马拉是被善良无私和爱国情怀美化了的,这明显是有目的的,是一种满怀政治意味和个人情感的美化。
其一,泡在水池中坚持工作的场景以及羽毛笔、墨水和信件等物体,无不在塑造一个勤劳务实、带病工作的马拉,—个完全投入了工作的人民之友但是却掩盖了马拉是个激进的雅各宾派政客这一事实,在他手中上千人被处决。
其二,国面中只有马拉一人,暗示了刺客已然逃跑:这情节和地上的匕首无声地斥责着行刺者的手段,刺客用欺骗和偷袭结束了“人民之友”;马拉的生命,但事实上夏绿蒂-珂黛刺杀马拉之后并没有逃跑,而只是走到了另一向屋子,静静地等待被抓捕。
对比手法:大卫省去了几乎所有环境细节,将马拉安置在舞台布景般的黑暗中,最大限度营造神圣庄严的气氛。
马拉垂下一只手的姿势,模仿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和卡拉瓦乔的油画《埋葬基督》,让当时的观众在潜意识里自动将马拉的形象与神重叠起来,把一介凡人推上了神坛。
如何赏析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油画《泉》?
如何赏析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油画《泉》?❴泉❵是19世纪法国画家安格尔最著名的裸体油画杰作。
这幅画最早的构思开始于1820年的佛罗伦萨,最终完成于1856年的巴黎,当时画家已是七十六岁高龄。
要了解这幅画的构思过程,不能不提到另一幅称之为{阿纳底奥门的维纳斯}的画。
此画描写维纳斯在海的泡沫中诞生,并由小爱神簇拥着,维纳斯的体型与{泉}中的少女相似。
安格尔大概不满足于维纳斯构图之繁复,就继续致力于单纯化的探索,{泉}便是这一探索的结果。
抽象的古典美和具体的写实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匠心独运地表现了少女的纯洁,创造出恬静,典雅,抒情诗般的意境。
一起来欣赏这幅画{泉}[泉] 尺寸·163 X 80画面表现的是一个手托水罐成正面姿势站立着的少女形象,尽管她略含羞涩的美丽的面庞和优美匀称的体态,可以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但画家的匠心则主要体现在他对理想美的思考和追求上。
少女的造型在整体上是遵循了古希腊雕刻的三段式原则,但更为细腻微妙。
左边以高举的手臂的转折处为顶点,往下是一条略有变化的倾斜线,它宛若一缕缓缓飘落的轻纱,右边则复杂丰富,不仅是水罐与抬起的手臂组成圆和三角的几何结构,胸部和腹部的转折起落也形成波浪式的曲线,正好与左边的单纯与宁静形成对比。
这种变化毫无零散之感,就在于安格尔严格遵守了比例,对称的原则。
仔细地观察就可以看到有一条从少女的头部开始,经过耻骨到脚底的S形的中轴线,正是这条无形的中轴线,统一了画面的运动和变化,并且达到了和谐的高度,也寄托了安格尔对美的全部理想,而水罐倾流的泉水,既起着寓意少女青春纯洁的点题作用,又使画面产生匀称和谐的旋律。
1857年,{泉}被迪麦泰尔伯爵收为私人藏画,后根据伯爵遗嘱,他的家属将画赠送给国家,现藏于巴黎卢佛尔博物馆。
赏析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油画《泉》:少女如泉水般赏心悦目
赏析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油画《泉》:少女如泉水般赏心悦目
笔者最喜欢法国画家安格尔在1830年至1856年所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泉》,又称为《春之仙女》。
这是安格尔仿效意大利大师们在画维纳斯时的愿望,使少女的形象更单纯化的“维纳斯”样式。
年轻的裸女手拿陶罐,让里面的永缓缓地倾例出来,微屈的双膝和因举起陶罐所表现出的肌肉曲线营造一种典雅、纯洁的脱俗之美。
少女的身体以米洛的维纳斯的姿态反立,用两手扶持着左肩上的水罐,那清澈的流水正流过那玉雕一般的躯体二没有表情的脸上,现出一种纯洁、无邪的神态。
尤其是那双美丽的大眼,更充满了童稚,如泉水般宁静、清亮。
《泉》这幅画中,全身上下线条流畅简练,准确地勾勒出女性优雅的身姿。
从这幅画中,使我感受到一种典雅宁静的氛围,淡雅精致,舒缓轻柔,如水般赏心悦目!
《泉》所描绘的女性美姿超越了他以往所有同类作品,是西欧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巅峰之作。
画作创作八年后。
他的家乡蒙托榜
市赠予他黄金桂冠,表彰他这一杰出成就。
《泉》一经完成,就成了惊世骇俗的名作。
1857年,《泉》被迪麦泰尔伯爵收购,成为私人藏品。
这位伯爵死后,根据他的遗嘱,他的家属于1878年将此画赠给国家,成为巴黎卢浮宫内又一镇馆之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马拉之死》赏析《马拉之死》《马拉之死》是大卫的传世名作,马拉是法国资产阶级马拉之死》是大卫的传世名作,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
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
法国大革命期间,他撰写过很多抨击封建专制的文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享有很高的过很多抨击封建专制的文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
威望。
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
为此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治疗,此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治疗,一边处理公务或进行写作。
右翼保皇党分子夏洛蒂*柯黛以申请困难救务或进行写作。
右翼保皇党分子夏洛蒂柯黛以申请困难救济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
济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
据说大卫在马拉被刺死的两小时后就赶到了现场,并被眼前的惨状所震惊。
刺死的两小时后就赶到了现场,并被眼前的惨状所震惊。
马拉的死使巴黎的人民无比悲愤,拉的死使巴黎的人民无比悲愤,有个叫希尔的代表高呼大卫用他的话比为马拉报仇,三个月后,大卫的传世之作《用他的话比为马拉报仇,三个月后,大卫的传世之作《马拉之死》诞生了。
之死》诞生了。
这幅画构图单纯明确,也没有使用繁多的色彩,这幅画构图单纯明确,也没有使用繁多的色彩,方柱形的木箱在画面上占着一定的位置,像纪念碑一样,形的木箱在画面上占着一定的位置,像纪念碑一样,起着稳定构图的作用。
木箱上放着墨水,纸和笔,木箱正面有题字:定构图的作用。
木箱上放着墨水,纸和笔,木箱正面有题字:A MARA T.DA VID(献给马拉。
大卫)大卫有意将画面的(献给马拉。
大卫),大卫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分处理的单纯、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
上半部分处理的单纯、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
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憋闷及莫大的悲痛之感。
人们带来的压抑憋闷及莫大的悲痛之感。
画面的背景是暗淡和低沉的,光线集中在马拉身上,这这种明暗对比的手法,和低沉的,光线集中在马拉身上,这这种明暗对比的手法,使马拉的形象具有了纪念碑雕刻的立体感,使马拉的形象具有了纪念碑雕刻的立体感,画面营造了一种肃穆宁静的气氛,通过仔细观赏,肃穆宁静的气氛,通过仔细观赏,我们会发现整个画面色调是偏绿的,绿色是和平之色,是人们极其喜欢的颜色,是偏绿的,绿色是和平之色,是人们极其喜欢的颜色,这些简洁,严谨,明晰,理智的表现手法以及深入。
简洁,严谨,明晰,理智的表现手法以及深入。
具体,真实,真实,再现的刻画,都反映了大卫对马拉的无比敬重与哀悼之情,再现的刻画,都反映了大卫对马拉的无比敬重与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期间,同时,也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期间,古典主义的盛行以及人们渴望追求一种世道所需要的理想英雄主义精神,渴望追求一种世道所需要的理想英雄主义精神,马拉之死》成为了大卫的传世的杰作,《马拉之死》成为了大卫的传世的杰作,大卫用画笔唤起了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唤起了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使马拉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安格尔是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的旗帜之一。
当时,浪漫主义狂飙席卷了整个法国,但如果没有安格尔新古典主义绘画,浪漫主义就不可能在法国继续散发它的魅力。
作为大卫的学生,安格尔继承了老师很多特点,例如,以柔和的光线和明确的轮廓使画面每一个细节都清晰而洗练,在构图中制造了高度统一的节奏和秩序感。
与此同时,安格尔有效地维持着画面“高贵的单纯”,舍弃了巴洛克绘画中的许多细枝末节,弱化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和复杂的短缩透视法,沿着狭窄的“舞台来组织人物的活动。
安格尔没有大卫那种对政治的兴趣,他对大卫所钟情的雕塑感并不投入。
在大卫的画室待了不长时间之后,他就因为艺术理念的分歧而离开。
与大卫相比,安格尔对造型的完美性更有兴趣,对纯艺术语言形式,特别是线条的表现力情有独钟。
观其一生,他都以流畅的轮廓作为其对艺术作品中古典型的阐释。
在他著名的IZl号“艺术的写实在于线条”的指导之下,他首要追求的是用不同色调的简约线条来构成轮廓。
安格尔对古典主义的。
理想美”和永恒美的追求,常常由画面中人体流畅而优美的轮廓线表现出来。
这在泉一画中充分体现出来:年轻的裸女拿着壶罐让水倒出来,让水倒出来,其肌肉因安格尔美丽柔缓的曲线而更具魅力。
曲线而更具魅力。
色彩运用非常柔和而富于变化。
表现清高绝于变化。
俗和庄严肃穆的美。
俗和庄严肃穆的美。
《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合在一起。
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
春活力。
《泉》是西欧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
,西方一位评论家说:“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她的美姿超过了所有女子。
她集中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形象富有生气和更理想化了。
”确实,画中完美的女子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安格尔已把它改变成一个标准化了的当代少女的形象。
,严谨的素描和平面化的处理烘托出入体,使之具有了恬静、抒情和纯洁的永恒美感,使法兰西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
少女的造型在整体上遵循古希腊雕刻的原则,代表釉上彩技法的成熟左边以高举手臂的转折处为顶点,身躯的轮廓是一根略有变化的倾斜线;右边的水罐与抬起的手:臂组成圆和三角的几何结构,而熟悉工具材料就是技术性问题。
胸部和腹部的转折起落也形成波浪式的曲线,严格遵守比例对称的原则,但是又具有实用性,遵循古希腊普拉特西克列斯发现并创造的s形曲线美。
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代表,尽管他与以大卫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在观念和创作中都存在差异,但他们在创作中所遵循的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规律却是一致的,都以严肃的神话和历史题材创作了一批作品。
这些作品的特征是,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强调素描和轮廓,减弱色彩对比。
这些特征说明新古典主义艺术是从理性出发,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和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
尤其是安格尔在线条运用上的探索和所取得的成果,对于当今中国油画艺术家而言,要比大卫在其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主义”或许更具有“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