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三复习所有基础知识点汇总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f702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2.png)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程。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总结化学知识,下面将对高三化学知识点做一个完整的总结。
第一章:物质与分子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由原子组成,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
元素的符号和名称需要熟记。
化合物:由两个或更多不同原子组成,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
化合物的命名需要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和比例进行。
第二章: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反应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简化描述。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将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质量比例写成简化的分子式,并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第三章: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离子与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用离子符号来描述离子反应的简化描述。
电离:在溶液中,部分化合物由盐离解成离子,称为电离。
电离是使溶液具有导电性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其中,电子的失去称为氧化,电子的得到称为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通过比较物质的氧化态或使用氧化还原半反应方程式来判断反应物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能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而还原剂能使其他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第五章:化学计量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和物质的量关系的一门学科。
摩尔质量:表示单位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
摩尔比例: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进行计算。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量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
第六章:气体与溶液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的状态。
PV = 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量,T为气体的温度。
化学高三知识点整理
![化学高三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05962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a.png)
化学高三知识点整理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增加的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浓度越高、温度越高、催化剂作用越明显,反应速率越快。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
在平衡状态下,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三、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以离子为参与物质的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与溶液的电离度有关,电离度越大,离子反应越明显。
四、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的特点是酸味、蓝红石蕊试纸变红,碱的特点是苦味、红蓝石蕊试纸变蓝。
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发生还原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六、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指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的配体形成的化合物。
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配位键。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与金属离子和配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七、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碳-碳键和碳-氢键。
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中。
八、聚合物聚合物是由重复单元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合物的形成是通过单体分子发生聚合反应形成。
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纤维、橡胶等领域。
九、溶液浓度计算溶液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常用的浓度计算方法包括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等。
在计算溶液浓度时需要考虑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以及溶液的体积。
十、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离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十一、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通过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酸碱性质的化学物质。
高考化学掌握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掌握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2f0c33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c.png)
高考化学掌握知识点汇总化学是高考中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我将对高考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是物质的性质。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3.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形式。
二、原子与化学键1.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壳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原子的分类:原子可以分为元素的同位素和同种元素的异位素。
3. 化学键: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三、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新物质的生成。
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3. 平衡反应:平衡反应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反应。
四、酸碱中和反应与溶液浓度1. 酸碱中和反应: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2. pH值与pOH值: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OH值表示溶液的碱性。
3. 浓度的计算:溶液浓度可以通过质量浓度、摩尔浓度和体积浓度等方式表示。
五、化学反应热学1. 热力学定律:包括恒定压力下焓变化等于吸热减放热和焦耳定律等。
2. 热反应公式:热反应公式可以根据热力学定律计算热能的变化。
3. 熵和自由能:熵和自由能是热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影响反应的进行方向和速率。
六、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平衡原理: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表达式是判断化学平衡位置的重要指标。
2.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因素的变化。
3.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变化对时间的导数来表示。
七、电化学与电解1. 电解与电解质:电解是指通过电流可以使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
2. 电化学反应方程式:电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方程式表示,包括正极和负极的反应。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f4cae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f.png)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原子基本结构与性质:原子的组成、电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基本概念和元素周期性规律。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等共四种化学键形成原理及化学键的特点和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基本概念、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原理,以及酸碱度、pH 等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化学变化规律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和应用。
化学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键的静电势能、分子中原子的分布密度、基分离能、离子半径等化学基本理论。
化学量和化学计量:化学量和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化学计量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烃、卤代烃、醇、酸、醛、酮、胺、氨基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性质及应用,包括有机合成反应的原理等。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中基本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基本观察和记录等。
高三化学学习方法高考化学必记21条规律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__橙3.1红色3.1—4.4橙色4.4__酚酞8.0无色8.0—10.0浅红色10.0红色石蕊5.1红色5.1—8.0紫色8.0蓝色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Ag+Hg2+Fe3+Cu2+H+Pb2+Fe2+Zn2+Al3+Mg2+Na+Ca2+K+阳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4.根据化学总反应方程式书写两个电极反应式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两个电极反应式;(2)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两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5.解计算题时常用到的守恒规律: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高三化学知识点目录
![高三化学知识点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2887de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4.png)
高三化学知识点目录一、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原子的结构和性质2.元素与化合物3.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4.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二、离子反应和电解质1.离子的概念和分类2.离子反应的基本规律3.电解质与电离方程式4.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三、化学反应的速率1.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测定方法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4.催化剂在反应速率中的作用四、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1.动态平衡的概念和特征2.化学平衡的表达式和判别条件3.平衡常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4.影响平衡转移和平衡常数的因素五、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反应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2.配位反应的类型和特征3.配位反应的速率和平衡4.配位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六、化学反应的热学1.焓变和焓变计算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能量守恒3.标准状况下的焓变计算4.化学反应热学计算的应用七、溶液与溶解度1.溶液的组成和性质2.溶液的浓度表示和计算3.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4.溶液的稀释和浓度的计算八、酸碱反应和pH值1.酸碱的定义和性质2.酸碱反应的基本规律3.pH值和pOH值的计算4.酸碱中和反应和中和滴定九、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性质3.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数变化4.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十、电化学和电解池1.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电解池的构成和性质3.电解质溶液电解和化学电池的区别4.电解池中的电流计算和电解反应的应用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题1.常见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题2.解答思路和方法3.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分析4.典型题目解析和扩展思考总结:本目录涵盖了高三化学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涉及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离子反应和电解质、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反应、化学反应的热学、溶液与溶解度、酸碱反应和pH值、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和电解池等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全面提升化学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高考化学的顺利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6eb12d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8.png)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代表6.022×10^23个基本单位。
-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
4. 溶液与浓度-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质量/升(g/L)。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给予者,碱是质子的接受者。
-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
二、元素化学1. 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族至第2族和第13族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族至第12族的元素。
2. 元素的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非金属通常不导电。
- 半金属: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特性的元素,如硅和锗。
3.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氢、碳、氮、硫、磷、氯、钠、钾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键。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
-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几何形状的理论。
3. 晶体结构-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形状和固定熔点的固体。
- 晶格:晶体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0bb89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e.png)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分类(有机物、无机物、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表示法3.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和量的关系4.化学计量问题5.化学反应的条件6.常见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7.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8.离子化合物的特征二、化学元素与周期表1.元素的发现历史2.元素的命名和符号3.元素的分类及其特征4.元素的周期表排列及规律5.元素的周期表应用三、化学键1.原子的电子排布和结合规律2.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及其特点3.价键理论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四、化学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1.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2.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3.水的性质及其应用4.盐的性质及其应用五、溶液1.溶解度、溶解热、溶解度曲线2.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3.溶液的制备及其特点4.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应用六、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数变化3.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七、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2.化学平衡定律3.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关系4.平衡常数及其应用八、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1.化学能的种类及其转化2.化学反应热力学3.化学反应速率与动力学九、化学元素的周围环境1.主要元素的化合物及其环境影响2.元素的生产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3.元素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十、化学实验1.化学实验常规操作及其规范2.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其维护3.常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及其应用4.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及其原理和方法总结:以上374个必须掌握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和周期表、化学键、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化学元素的周围环境以及化学实验等方面。
而对于这些知识点,我们应该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以便能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个人观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仅可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还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精选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0721455dd3383c4ba4cd209.png)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精选高三化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新高三一轮复习从零开始,完整涵盖高中所有的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化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化学知识点1(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0个)①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及运用)。
③化学用语: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④溶液、离子共存、非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其转变(守恒原理的运用),中和滴定。
⑤元素周期律“位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
⑥化学键、电子式。
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重点是等效平衡) 要求巧解,近几年都是等效平衡的解决。
⑧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溶液PH值及酸碱性)⑨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现象、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等)⑩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应用(二)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以考查出现的概率大小为序)①金属元素:铁、铝、钠、镁、铜。
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Al(OH)3Fe(OH)3、Fe(OH)2、Mg(OH)2、NaOH、Cu(OH)2、Na2O2、Na2O、Al2O3、Fe2O3、CuO、NaHCO3、Na2CO3③非金属元素:氯、氮、硫、碳、氧④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NO、NO2、SO2、CO2、HNO3、H2SO4、H2SO3、H2S、HCl、NaCl、Na2SO4、Na2SO3、Na2S2O3⑤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三)有机化学基础(6个)①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主线)②同分异构体③化学式、电子[转载]2022年高考化学复习指导:高考经常考查的知识点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方程式④几个典型反应(特征反应)⑤有机反应类型⑥信息迁移(四)化学实验(7个)①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主要是原理)②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是原理)③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收集方法)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安全意识培养)⑤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⑥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或评价实验方案。
高三化学必修知识点汇总
![高三化学必修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40094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8.png)
高三化学必修知识点汇总在高三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牢固掌握必修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三化学必修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以便同学们复习和回顾。
一、化学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组成及电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内,电子绕核外层轨道运动。
2. 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原子序数代表元素的核中所含有质子的数量,原子量则是质子和中子总数。
3.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元素周期表能方便地了解元素的特性和相关信息。
4. 电子的排布规律:电子填充原子的能级,按能级填充顺序遵循洪特规则和奥卡规则。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是参与反应并被转化的物质,生成物则是发生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
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它们的比例关系。
3. 平衡反应:平衡反应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数量保持不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动态平衡。
4. 反应热和焓变: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中吸热或放热的大小,焓变则是反应热的物理量表示。
三、化学键与化合物1. 化学键的种类: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共价键的构成和性质: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其性质取决于化合物的价态。
3. 基本物质和化合物:基本物质是由单一元素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4. 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化合物通常通过命名和化学式来具体表示,命名规则遵循通用的化学命名法。
四、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基本过程。
2.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可以通过电子的转移、角标法、离子电荷法等方式来表示和平衡氧化还原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池、冶金和腐蚀等。
五、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1. 摩尔的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表示一定数量的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的数量。
高三化学所有的知识点
![高三化学所有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da47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3.png)
高三化学所有的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从基本概念到深入的化学反应机制等等。
下面将对高三化学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讲解。
一、基本概念1. 原子和分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核和电子组成;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反应:原质与原质之间、化合物与化合物之间以及原质与化合物之间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
4. 常见物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以及酸、碱、盐等。
二、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种类和相对数量的符号组合。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变化。
三、原子结构和周期表1. 原子结构:电子、质子和中子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
2. 量子数:描述原子和电子的能级和轨道。
3. 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排列。
四、化学键和化合价1. 电子的共用和转移:共用键和离子键的形成。
2. 价电子和化合价:描述元素的化合能力和与其他元素结合时的价态。
五、化学反应1.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平衡状态。
2. 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3.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4. 酸碱反应:酸和碱相互中和生成盐和水。
六、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2. 溶解度:溶液中单位体积中溶质的最大溶解量。
七、能量变化和化学平衡1. 反应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 热力学:描述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能量转换和变化的学科。
3.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八、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碳元素的重要性。
2. 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和炔烃。
3. 醇、醛、酮和酸的基本性质。
4. 合成有机化合物:烃类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制。
九、配位化学和无机化合物1. 配位化合物:配位键的形成和稳定性。
高三化学知识点全部总结
![高三化学知识点全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97b56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2.png)
高三化学知识点全部总结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等方面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高三化学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基础概念1. 原子结构a.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b. 原子结构模型:托姆孙模型、卢瑟福模型、波尔模型c. 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的表示方法2. 元素周期表a.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b. 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子亲和力、电离能等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a. 价电子理论b.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c. 化合物的分子结构4. 配位化合物a. 配位键、配位数、配位离子b.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二、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a. 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平衡b.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2. 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a.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b.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特征c.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反应条件的关系三、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a.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b.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2.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a.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b. 电化学腐蚀与电池c. 化学电源的原理四、盐类的性质1. 盐的基本概念和命名规则2. 盐的酸碱性质a. 中和反应与盐的酸碱性b. 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3. 盐的还原性质a. 盐的氧化还原反应b. 盐的氯化性和氧化性五、化学反应热与化学热力学1. 化学反应热的概念a. 焦量、摩尔焦量、反应焓变b. 焓变的计算方法2.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本定律a.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c.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定律六、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1.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影响因素a. 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的关系b. 影响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浓度2. 化学动力学a. 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方程b.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七、酸碱溶液与电解质1. 酸、碱和盐的定义2. 酸碱反应与酸性、碱性溶液的性质a.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b.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与计算3. 电导率与电解质a. 电解质的分类与电离度b.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八、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a. 烷烃、烯烃、炔烃、环烃b. 功能团的概念和分类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a. 代号、结构式、官能团的表示方法b. 可能出现的异构体和构象体3.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a. 燃料、溶剂、合成材料的应用b.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上就是高三化学知识点的全部总结。
高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1a4c49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4.png)
高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在高三化学学习中,掌握并熟练运用重要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汇总高三化学中的必考知识点,助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2. 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别,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3.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如燃烧、腐蚀等。
二、离子反应与电解质1.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如离子键的断裂和生成。
2. 电解质: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三、化学平衡1.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如酸碱平衡、溶解度平衡等。
2. 平衡条件: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平衡位置的移动规律,如浓度、压力、温度的变化对平衡的影响。
3. 平衡常数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判断平衡是否移动、平衡移动方向的预测。
四、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如电子的转移和氧化数的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以及如何进行平衡计算。
五、电化学1. 电解池和电解质溶液:电解池的构成和电解质溶液的分类。
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电离度、浓度的关系。
3. 电解与电池:电解和电池的基本概念和区别,如电解系列和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
六、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法: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饱和度和碳链的命名法。
2. 功能团:常见有机官能团的结构、名称和特点。
如羟基、羰基、醚基等。
七、化学反应速率1.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反应速率与反应活性: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反应物质量的关系。
3. 反应速率与速率常数:速率常数的定义和计算,如速率常数和温度的关系。
八、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1. 化学能量: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特征和计算,如焓变。
2. 反应焓:反应焓变的计算,如反应热。
3.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高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高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440ce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e.png)
高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高三化学涵盖了大量的知识点,本文将对高三化学全册的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原子结构:原子模型;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和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
4. 元素周期表:周期性规律;主族和副族元素的特点。
5.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二、化学变化与化学式1. 化学计量:化学组成计算;摩尔的概念与摩尔质量;摩尔比例关系;限定反应和非限定反应的计算。
2. 化学式和化合价:离子式和分子式;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命名;氧化物和酸化物的命名;化合价的计算。
三、气体的性质与化学计算1. 理想气体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维尔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气体的分压:理想气体的分压;道尔顿定律。
3. 气体的溶解度:亨利定律;氧的溶解度;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4. 气体的体积和摩尔的关系:液体蒸汽压和沸点的关系;混合气体的体积关系。
四、溶液的性质与化学计算1. 溶解度规律:极性和非极性物质的溶解度;饱和溶解度和过饱和溶解度。
2. 溶液的浓度计算:质量浓度、摩尔浓度和体积分数的计算;溶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
3. 溶液的化学计算:溶液的稀释计算;溶液的反应计算;滴定的原理和计算。
五、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反应速率:速率的定义和计算;速率与浓度的关系;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计算。
2. 反应机理:元素反应和化学键的断裂;活化能和过渡态的概念;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关系。
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条件和性质;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平衡常数和反应系数的关系。
4. 平衡常数的计算:浓度法和压力法的计算;反应商和平衡常数的关系。
5.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和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平衡浓度。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ba91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5.png)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云组成。
-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 周期表分为s、p、d、f区,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6. 化学计量-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6.022×10^23个粒子。
7.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常用单位有mol/L、g/L等。
8. 酸碱与盐- 酸:能够提供质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9.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二、无机化学1.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硫、磷等。
- 常见非金属化合物包括水、氨、硫酸、硝酸等。
2.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如钠、钾、钙、镁、铝、铁、铜等。
- 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卤化物等。
3. 配位化合物- 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 常见的配体有水、氨、乙二胺等。
4.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电离产生H+的物质,碱是电离产生OH-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给予者,碱是质子接受者。
5. 沉淀反应- 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
高三化学知识点全部汇总
![高三化学知识点全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837d67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5.png)
高三化学知识点全部汇总一、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过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各个物质的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1.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要保证电荷的平衡。
1.2 反应类型与示例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酸碱反应以中和反应为主要特征,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而置换反应则是离子之间的交换作用。
1.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反应在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基础上,需要达到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保持不变,但反应速率并不为零。
二、物质结构与化学键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而化学键是维持物质结构的基础。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化反应中,金属元素会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则会接受电子形成阴离子。
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力相互吸引,形成离子晶格。
2.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电子的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来组合在一起,形成分子。
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电子的共享程度,可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
2.3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元素内部电子的“海洋模型”。
金属元素中的电子高度移动自由,形成正离子,并与其他金属离子通过电子云相互吸引,形成金属晶格。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量。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化学反应平衡。
3.1 反应速率的计算反应速率可以根据反应物浓度变化的量计算得出。
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速率方程式。
3.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的影响。
反应物浓度越高或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202264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06.png)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定义为一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等于12克纯碳-12中原子数的集合。
- 阿伏伽德罗常数(NA):1摩尔物质中所含粒子数,约为6.022 x 10^23。
3. 化学反应- 反应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通常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 水溶液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 = -log[H+]。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原子序数增加排列成行。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至第2族和第13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至第12族的元素。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3. 配位化合物-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 中心离子:通常为金属离子,能接受配体的孤对电子。
4.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非金属元素与氧、氢、金属或其他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
5.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合金的性质等。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烃:仅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 衍生物:烃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形成的化合物。
2.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取代。
-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分子。
- 消除反应: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脱离,形成双键或三键。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6857d1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4.png)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1500字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一、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 原子结构: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的构成;原子序数、质量数、同位素的概念。
2.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律的规律;主、副、内、外电子层的概念。
3.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概念;氢键、范德华力的作用。
4. 化学式和化合价:离子的化学式;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化合价;分子离子参量的规定。
5.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类型(生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平衡和不平衡的化学方程式。
6. 化学平衡: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的特点;得、失平衡的现象;平衡常量和平衡常数。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原子氧化数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电子转移和氧化数变化的关系。
8. 溶液和浓度:溶液的概念;溶液的浓度的表示方法;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的计算。
9. 晶体和物相:晶体的特点;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相平衡的条件。
10. 离子反应和酸碱反应:离子反应的概念;酸的定义和特点;碱的定义和特点;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
11. 化学能和化学反应:能形式的转化;热效应的概念;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内能和焓的概念;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
二、基本公式大全1. 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n = m / M,n表示物质的量(mol),m表示质量(g),M 表示摩尔质量(g/mol)。
2. 摩尔浓度:C = n / V,C表示摩尔浓度(mol/L),n表示物质的量(mol),V表示体积(L)。
3. 溶液的浓度:m1V1 = m2V2,m1和V1表示初始溶液的浓度和体积,m2和V2表示经过稀释后的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4. 摩尔比和化学方程式:aA + bB → cC + dD,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即摩尔比。
5. 摩尔数和配位数:〔M(AA)4〕・Bb →〔M(AA)4〕b + bB,括号外的数字表示配位数,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摩尔数。
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高三
![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高三](https://img.taocdn.com/s3/m/f3945a6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6.png)
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高三化学是一门涉及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的科学。
在高三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化学基础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探索化学世界打下了基础。
下面是对高三化学基础知识点的总结:一、化学元素与化合物1.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构成。
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素进行分类、组织和展示的工具。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特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O。
二、化学方程式1.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而生成物是反应后形成的物质。
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方程式中用化学式表示。
2. 平衡反应平衡反应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数量保持不变的化学反应。
平衡反应在化学方程式中通过配平系数来表示。
三、化学键与分子1. 化学键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能够保持原子在分子或晶体中的组合。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
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可以进一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它们代表了共享的电子对数量。
3.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通常存在于离子晶体中。
四、化学反应类型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电荷转移过程。
其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3. 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指物质与水反应产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五、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用于溶解溶质的物质。
2. 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3. 浓度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等。
六、化学能量与速率1. 反应焓变反应焓变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2.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浓度变化的快慢。
高三化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高三化学基础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f90a01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6.png)
高三化学基础知识点大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高三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础知识点,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高三化学基础知识点的大全,帮助大家系统地学习和复习。
一、物质与化学反应1. 化学元素:介绍元素的概念、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的组成及应用。
2. 化学键与化合物:了解化学键的种类、键的强度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3. 化学方程式:学习如何编写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反应类型,并掌握方程式的平衡。
4. 摩尔与化学计算:学习摩尔的概念,掌握用摩尔计算物质的质量、组成和反应的量。
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反应速率: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学习如何测定和表示反应速率。
2. 化学平衡:理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和性质,学习如何用方程式表示平衡反应,并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3. 平衡的移动与控制:学习平衡的移动原理和方法,了解物质浓度、温度和压力对平衡的影响。
三、酸碱与盐1. 酸和碱:了解酸碱的性质和常见的酸碱溶液,学习如何表示酸碱的浓度和计算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酸碱中和反应: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条件,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3. 酸碱指示剂: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掌握用指示剂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4. 盐的命名和性质:学习盐的命名规则和盐的性质,了解常见盐的化学反应。
四、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数的变化。
2. 单质与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3. 电化学电池:了解电化学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如何表示电池和计算电池的电势。
五、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碳的共价键特性。
2. 烃类化合物:学习烃类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性质,掌握烃类的卤代烃和芳香烃的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高三复习所有基础知识点汇总一:石油和煤的问题1、石油的组成:石油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构成的混合物。
2、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石油的研制: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
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汽油,叫直馏汽油,直馏汽油没有烯烃和炔烃。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叫裂化汽油,裂化汽油中有烯烃。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稀、丁二烯。
石油分馏:汽油是5—11个碳的烃的混合物,煤油是:11——16个碳原子烃的混合物。
3、煤的组成,复杂的无机物和复杂的有机物构成的混合物。
煤的汽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4、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5、煤的干馏: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
是化学变化。
6、硫化:化学变化。
黄化、硝化都是化学变化。
7、温室气体指的是:CO2、CH4、N2O、氟氯代烷8、破坏O3层的物质:CO2、CH4、N2O、NO、氟氯代烷二、硅和碳1、硅: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虽然SiO2疏酸的酸性氧化物,但是SiO2一步不能得到硅酸,只能用可溶性硅酸盐跟酸作用来制备。
SiO2不与水反应也不溶于水。
不能用SiO2一步得到硅酸。
3:SiO2可以做光导体纤维。
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份是:SiO24、证明C的非金属性比硅强:将CO2通入硅酸钠溶液。
现象是:出现沉淀: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5、硅酸盐:水泥、玻璃、陶瓷。
6、水晶:纯净的二氧化硅。
疏的氧化物不疏酸盐。
7、氢氟酸可以腐蚀玻璃。
SiO2+4HF=SiF4+2H2O8、实验室存放强碱不用玻璃塞: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水溶液有很强的粘稠性,把玻璃塞和瓶粘在一起了.9、工业上制玻璃发生的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石英。
工业上制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黏土。
10、工业上制粗硅: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
SiO2+2C===高温Si+2CO↑11、光导纤维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份是晶体硅。
12、硅酸钠的用途:木材防火、木材防腐、建筑上的黏合剂。
三、卤素1、加碘盐加的是:KIO32、Cl-、Br-、I -的检验:取样,先加AgNO3后加HNO3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AgCl 淡黄色沉淀AgBr、黄色沉淀AgI3、HF氢氟酸:用塑料瓶不能用玻璃瓶存放她们与SiO2反应腐蚀玻璃4、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5、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6、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7、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错误的,加碘盐对人体是有好处的8、AgBr:感光材料;AgI:人工降雨;NaF:杀灭地下害虫;9、消毒杀菌:氯气,漂白粉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毒;甲醛福尔马林环境消毒;10、AgF、AgCl、AgBr、AgI溶解度越来越小,颜色越来越深。
11、氯水的颜色是黄绿色,氯水的成份三分子四离子:Cl2、HClO、H2O、H+、ClO—、Cl—、OH—氯水的性质:1漂白性:HClO2强氧化性:Cl2、HClO 、ClO—3酸性:H+4不稳定性:HClO12、HF可以腐蚀玻璃。
I2遇淀粉变蓝色,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小除F2可以和水剧烈反应,但是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都大,利用这一点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卤素单质。
干燥的氯气体没有漂白性,真正有漂白粉性的物质是HClO。
13、将氯气通到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先变蓝后腿色。
原因是:2KI+Cl2=2KCl+I2 6H2O +I2+5Cl2=10Cl—+2IO3—+12H+四、氮族1、N2非常稳定的原因:N2键能很大,非常稳定,N2经常可以做保护气。
2、NO、NO2与环境污染:1有毒2造成酸雨3光化学烟雾4破坏O3层3、NH3的实验制法:1CaOH2+2NH4ClCaCl2+2NH3↑+2H2O2单一的桉盐NH4HCO3分解3浓氨水滴入到固体氢氧化钠中、浓氨水滴入到固体氧化钙中、浓氨水滴入到固体碱石灰中。
4、NH4+的检验:取少量待测液,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含有NH4+。
5、用浓氨水和固体氧化钙或固体烧碱混合可以制得氨气的原因。
答:固体烧碱与浓氨水混合,固体氢氧化钠吸水并放热,温度高NH3的溶解度减低,且氢氧化钠电离产生大量的氢氧根离子,使NH3+H2ONH3·H2ONH4++OH—逆移动,有利于NH3的产生。
6、单独的硝酸根离子没有氧化性,但是H+、NO3—氧化性很强。
7、不稳定性:4HNO3=4NO2↑+O2↑+2H2O见光或受热分解浓硝酸应该放在棕色试剂瓶中8、NO2红棕色,Br2也是红棕色,但是不能用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
因为它们都可以使它变蓝。
可以用水或硝酸银溶液鉴别。
9、2NO2N2O4 N2O4无色,该正反应放热。
降低温度颜色变浅。
10、KMnO4做氧化剂一般还原产物为Mn2+。
Mn2+往往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11、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可以推断出的结论:1气态氢化物稳定。
2气态氢化物还原性弱。
3单质的氧化性强。
4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
注意与氢化物的酸性没有关系如酸性HNO3>H3PO4五、氧族元素1、SO2的性质:强的还原性、漂白性、弱的氧化性、酸性氧化物。
2、SO2通入氯化钡、氯化钙溶液都没有沉淀。
但是通入硝酸钡溶液有沉淀。
因为SO2在水溶液中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与硝酸根构成硝酸,可以氧化SO2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
3、SO42-的检验:先加HCl无现象,后加BaCl2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4、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干燥布擦净,最后涂上NaHCO3溶液5、除去SO2中的SO3可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或浓H2SO46、含有2molH2SO4的浓硫酸和1mol铜加热反应,得到的SO2不到1mol,原因是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和铜不反应。
7、SO2使石蕊变色而不褪色,SO2不能漂白石蕊。
8、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铝钝化,钝化不是不反应,很快反应很快停止。
钝化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
9、S常温下是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S可以和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0、浓硫酸有吸水性,但是不能干燥氨气、硫化氢、碘化氢、溴化氢。
11、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含量12、酸雨:pH<5.6的降雨,酸雨的产生主要胜业上燃烧煤产生大量的SO2,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酸雨,但是也有少量的硝酸酸雨。
13、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但是臭氧不是越多越好,若超过10—5%对人体有害。
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是氟利昂、氮氧化物。
14、H2O2的性质:1强氧化性:H2O2作氧化剂,还原产物一般为水。
如H2O2可以氧化SO2、氯化亚铁2弱的还原性:如H2O2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H2O2作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2。
3弱酸性 4漂白性。
六、钠及碱金属1、过氧化钠的颜色:淡黄色,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2、Na2O、Na2O2: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它们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例都是2:1.3、钠与有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钠浮在水面上,融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呲呲的声音,最后溶液变红。
4、工业上制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1俗名:碳酸钠:苏打纯碱碳酸氢钠:小苏打。
2溶解度: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3相同条件下,溶液的碱性:碳酸钠碱性强。
4与酸反应:碳酸氢钠更加剧烈。
碳酸钠慢,5稳定性:碳酸钠非常稳定,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7用途:碳酸钠:制玻璃、肥皂、纺织、洗涤剂。
碳酸氢钠: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灭火器。
6、将钠投入到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在与盐的溶质反应。
7、做焰色反应时,铂丝必须先用稀盐酸洗净,再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8、Na、K保存于煤油中。
用多的钠、钾必须放回原试剂瓶中,金属钠着火可用沙子盖灭9、不能使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有强碱、水解生成强碱的盐;不能使用橡皮塞的试剂有:强氧化性试剂、溴水、易挥发的有机溶剂。
10、焰色反应称为“反应”,但却是元素的一种物理性质。
钠的焰色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观察钾的焰色必须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七、镁铝1、合金: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都低,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都高。
2、工业上制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3、工业上制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
4、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Al3++3H2OAlOH3+3H+生成AlOH3胶体有很强吸附性。
5、氧化铝:刚玉、红宝石和蓝宝石主要成分都是氧化铝。
6、将AlCl3溶液蒸干得不到无水AlCl3:AlCl3+3H2OAlOH3+3HCl加热HCl挥发,平衡右移动,得到AlOH3。
Al2SO43 溶液蒸干可以得到无水Al2SO43,因为Al2SO43水解得到硫酸但是硫酸不挥发。
最后水挥发。
7、AlCl3·6H2O得到无水AlCl3: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加热。
8、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9、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氧化铝两性氧化物10、制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八、铁1、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Ⅷ。
铁胜业上用量最大的金属。
2、铁的氧化物:Fe2O3:俗名铁红、红棕色粉末。
Fe3O4:磁性氧化铁,黑色晶体。
FeO 黑色固体3、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现象:白色沉淀很快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4、氯化铁溶液和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得到血红色溶液FeCl3+3KSCN=FeSCN3+3KCl5、实验室保存氯化铁溶液:加少量的盐酸,防止FeCl3水解6、实验室保存氯化亚铁溶液:加少量的盐酸还加入少量的铁屑:加盐酸防止水解,加铁屑防止氧化。
7、将FeCl3溶液蒸干得不到无水FeCl3:FeCl3+3H2O= FeCl3+3HCl可逆加热HCl挥发,平衡右移动,得到FeOH3。
Fe2SO43 溶液蒸干可以得到无水Fe2SO43,因为Fe2SO43水解得到硫酸但是硫酸不挥发。
最后水挥发。
8、FeCl3·6H2O得到无水FeCl3: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