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光渗透剂的性能测试
渗透力的测试方法
![渗透力的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54c825bcd126fff7050be7.png)
一、方法来源:GB 5558-85、原化验室试化验方法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染整助剂在强碱浴(如冷轧堆前处理浴、连续轧蒸浴和丝
光浴等)中的润湿力的测定。
三、试验材料:符合HG/T 2575-94有关规定的测试渗透力专用的标准棉帆布圆片,
直径35mm,21支3股×21支4股细帆布。
四、试验仪器:磁力搅拌器、如图所示的带手柄铁丝圈(直径30mm)、250mL
烧杯、精确度0.01 Sec的秒表。
五、测定步骤:
1.配制所需浓度的染整助剂和烧碱(或其它强
碱)
的混合溶液适量,搅拌均匀。
量取200mL
该溶
液沿杯壁注入到250mL烧杯中,静置1min。
2.将棉帆布片(预先在湿度65%±3%、温度
20±
2℃下调湿4小时)放在洗净的铁丝圈上,
小心
移置于烧杯液面上,同时开启秒表计时,至帆
布表面完全润湿时停止秒表,记录润湿时间。
3.每种浓度的试液平行测定5次,测定结果相对
误差在20%以内。
注:如有必要,也可记录帆布片沉降(从完全润湿开始至整块帆布片完全离开液面为止)的时间。
六、结果表示:
染整助剂在强碱浴中的润湿力以各次所测润湿时间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
渗透检测方法
![渗透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d3af8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b.png)
渗透检测通用施工工艺1 适用范围1.1 本工艺只适用工件表面缺陷检验。
1.2 本工艺适用于溶剂清洗型着色检验。
2 探伤人员从事着色检验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持有劳动部无损考核委员会颁发的渗透方法Ⅱ级以上资格证书。
3 检验用材料4 检测条件4.1 检测温度在检测过程中工件表面温度应为15℃-50℃,如温度不在此范围内,按《无损检测通用程序》第四篇附录Ⅱ进行修正。
4.2 表面要求工件表面不得有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测、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等影响检测结果的异物,如有用打磨使之符合要求。
5 检验步骤5.1 预清洗在表面处理后,为除去工件表面的污物,用清洗剂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采用常态蒸发方式干燥。
5.2 施加渗透剂施加时用喷罐喷涂,保证渗透剂充分覆盖在被检测部位,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渗透时间应大于10min。
5.3 清洗去除多余渗透剂时,先用干净不脱毛的布将绝大多数渗透液擦去,剩余的使用干净的布沾清洗剂轻轻擦去,注意不要过清洗。
5.4 施加显像剂使用前应摇动喷罐,使之均匀,喷嘴与被检面距离为300mm~400mm,喷洒方向与被检测面夹角30°~40°,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不可在同一检测面多次施加。
5.5 观察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干燥15min后进行,如显示痕迹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也可超过上述时间。
6 复检6.1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复检:a) 检测结束时,用对比块验证渗透剂已失效。
b) 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
c) 供需双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其它需要时d) 经返修后的部位。
6.2 当决定进行复检时,必须对被检面进行彻底清洗,以除去前次检测时留下的痕迹。
7 后处理应用溶剂将残留的渗透剂和显像剂清除干净。
8 缺陷显示痕迹等级评定9 缺陷显示痕迹分类:a)除确认显示痕迹是由外界因素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之外,其它任何大于或等于0.5mm的显示痕迹应作为缺陷显示痕迹处理。
b)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的缺陷显示痕迹,按线性缺陷处理;长度与宽度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缺陷显示痕迹,按圆形缺陷处理。
无损检测概论--渗透检测--第4章
![无损检测概论--渗透检测--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5e39f04df7ec4afe04a1dffa.png)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PT)
第4章 渗透检测剂
(4)乳化剂 在水洗型着色剂与水洗型荧光剂中,表面活 性剂作为乳化剂加到渗透剂内,使渗透剂容易被 水洗。乳化剂应与溶剂互溶,不应影响红色染料 的红色色泽,或不影响荧光染料的荧光亮度。 渗透剂的性能 渗透液的综合性能 a 渗透力强,容易渗入零件的表面缺陷中。 b 荧光渗透剂应具有鲜明的荧光,着色渗透剂应具 有鲜艳的色泽。
对染料有较好的溶解度; 与渗透剂中的溶剂有较好的互溶性; 有一定的挥发性; 不与荧光液起化学反应,不熄灭荧光。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PT)
第4章 渗透检测剂
乳化剂 组分: 组分:表面活性剂 + 添加剂(调节粘 度、与其它成分的互溶性等); 分类: 分类: 亲水型乳化剂:HLB值8-18,水包油型,将 油分散在水中。粘度较高需用水稀释,粘 度通常在5-20%。 亲油型乳化剂:HLB值3.5-6,油包水型, 将水分散在油中。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PT)
第4章 渗透检测剂
染料有油溶型、醇溶型和油醇混合型等。 一般着色液中多使用油溶型偶氮染料。常 用的染料有苏丹红、128烛红、223号烛红、 荧光桃红、刚果红和丙基红等。其中以苏 丹IV使用最为广泛,它的化学名称为偶氮苯。 (2)荧光染料 荧光染料是荧光液的关键材料之一。
第4章 渗透检测剂
按照溶剂去除剂与受检材料的相溶分类 如下:
卤化型溶剂去除剂 非卤化型溶剂去除剂 特殊用途溶剂去除剂
溶剂去除剂与溶剂去除剂着色剂或与溶 剂去除剂荧光剂配合使用时,性能要求:
溶解渗透剂适度; 去除剂挥发适度;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PT)
储存保管稳定; 不使金属腐蚀与变色; 无不良气味; 毒性小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031299ee2bd960591c67795.png)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本标准规定的渗透检测方法是对被检测的工件表面均匀地施加着色渗透剂,让它渗入到各种表面开口的缺欠中去,经过适当的停留时间,然后清除工件表面上所有多余的渗透剂,工件干燥后再施加显像剂。
最后用目视检查工件表面,确定是否有显示的痕迹及评定受检工件是否合格。
33 渗透检测人员(1)渗透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实际操作经验对于检测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要求从事渗透检测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具有一定的资格。
本条规定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有关技术资格考核机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2)检测人员的视力和颜色分辨力对于渗透检测评定结果有重要影响,为此参照 ASME 规范对渗透检测人员的视力和颜色分辨力作了规定。
为了保证细小显示痕迹不被漏检,本条规定了色盲、色弱者也不得参加渗透检测评定工作,并参照JB 4730的规定,要求渗透检测结果评定者的近距离矫。
1.0正视力不得低于34 检测材料目前国内生产渗透检测剂的厂家较多,不同厂家的产品使用不同的配方,其检测剂性能存在差异。
不同型号的检测剂混用有可能导致检测性能下降或对受检工件造成有害影响,故要求应采用经过批准及鉴定的产品,不同型号的产品不应混淆使用。
如果渗透剂保存温度过高或受阳光直接照射或保存时间过长,渗透剂的成分或浓度可能发生变化而影响渗透检测的质量。
但罐装渗透剂的颜色是否混浊,是否有沉淀等状况又无法观察到,无法借此判断渗透剂是否变质现象,所以本标准参照JB 4730的有关规定,对每一批新的渗透剂要求从中取出500ml作为参照样品,在规定的环境中保存起来,以供施工中使用的渗透剂按35.2条的规定作对比试验。
34.4当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检测剂应停止使用渗透剂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涂敷后难a).影响检测剂质量的理化性能指标很多,但一般来说,在施工现场没有条件对这些指标逐一进行测定。
为了对检测剂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控制,参照JB4730的有关内容规定了本条款。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9e3cae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d.png)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溶济去除型着色渗透、快干式显像的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的渗透检测方法是对被检测的工件表面均匀地施加着色渗透剂,让它渗入到各种表面开口的缺欠中去,经过适当的停留时间,然后清除工件表面上所有多余的渗透剂,工件干燥后再施加显像剂。
最后用目视检查工件表面,确定是否有显示的痕迹及评定受检工件是否合格。
33 渗透检测人员凡从事渗透检测的工作人员除应符合4.4条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并一年检查一次;从事渗透检测的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1)渗透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实际操作经验对于检测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要求从事渗透检测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具有一定的资格。
本条规定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有关技术资格考核机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2)检测人员的视力和颜色分辨力对于渗透检测评定结果有重要影响,为此参照ASME 规范对渗透检测人员的视力和颜色分辨力作了规定。
为了保证细小显示痕迹不被漏检,本条规定了色盲、色弱者也不得参加渗透检测评定工作,并参照JB 4730的规定,要求渗透检测结果评定者的近距离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
34 检测材料34.1渗透检测剂(以下简称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34.2检测剂应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过的产品,不同型号的产品不应混合使用。
目前国内生产渗透检测剂的厂家较多,不同厂家的产品使用不同的配方,其检测剂性能存在差异。
不同型号的检测剂混用有可能导致检测性能下降或对受检工件造成有害影响,故要求应采用经过批准及鉴定的产品,不同型号的产品不应混淆使用。
34.3在每一批新的合格散装渗透剂中应取出500ml作为参照样品保存在玻璃容器内。
储存环境温度宜为10~50℃,应避免阳光照射。
如果渗透剂保存温度过高或受阳光直接照射或保存时间过长,渗透剂的成分或浓度可能发生变化而影响渗透检测的质量。
渗透剂dpt5标准
![渗透剂dpt5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ac10b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0.png)
渗透剂dpt5标准
渗透剂DPT5是一种用于工业和实验室应用的渗透剂,通常用于检测金属表面裂纹和缺陷。
DPT5标准通常指的是与DPT5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渗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PT5标准可能涉及以下方面:
1. 成分和制造标准,DPT5渗透剂的成分和制造过程可能受到特定的标准监管,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这些标准可能涉及原材料的选择、配方比例、生产工艺等方面。
2. 应用标准,DPT5渗透剂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符合特定的标准,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这些标准可能包括涂覆时间、渗透时间、清洗程序、观察条件等方面。
3. 安全标准,DPT5渗透剂的使用可能受到特定的安全标准监管,以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这些标准可能包括储存要求、操作程序、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4. 质量控制标准,DPT5渗透剂的质量控制可能受到特定的标
准监管,以确保每批产品的质量稳定。
这些标准可能包括产品检测、记录保存、追溯体系等方面。
总的来说,DPT5标准涉及了渗透剂的成分、制造、应用、安全
和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其在工业和实验室中的可靠性和
安全性。
这些标准的遵循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工作安全至关重要。
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4d043604bed5b9f3f90f1c27.png)
渗透检测一.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主要是进行灵敏度的测试,对象是标准试块,以评价和校正渗透剂的性能,检查操作是否正确等二. 实验所需材料铝合金标准试块,不锈钢渡铬标准试块,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不起毛的布,纸三. 检测范围和一般要求本实验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方法和缺陷等级评定。
本次实验主要是进行灵敏度的测试,对象是标准试块,以评价和校正渗透剂的性能,检查操作是否正确等。
本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在严格按操作完成的同时也要根据现有条件和环境适当调整实验操作,以达到实验的最佳效果。
四. 实验原理渗透检测是利用毛细血管作用原理检查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五. 实验材料和方法介绍1. 渗透检测剂a. 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低温暗处保存,贮存温度为15 ~50 ℃,并应避免阳光照射。
各种渗透剂的相对密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采用相对密度计进行校验,应保持相对密度不变。
b. 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做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则应予报废。
c. 各种渗透剂用对比试块与基准渗透剂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基准渗透剂时,应予报废。
2. 显像剂的质量控制(本实验采用湿式显像剂):a. 对干式显像剂应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粒子凝聚、有显著的残留荧光或性能低下者要废弃。
b.对湿式显像剂的浓度应保持在制造厂规定的工作浓度范围内,其比重应经常进行校验。
3. 对比试块(1) 对比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检测剂性能及操作工艺。
本实验试块类型如下:a.铝合金试块(JB/T6064-A型)将一块L Y12 硬铝合金试块用喷灯在中央部位加热至510 ~530 ℃,然后迅速投入冷水中,通过淬火处理使试块表面产生条状和网状裂纹,再在试块中间加工一个直槽,使得试块分成两部分,并分别标以A 、B 记号,以便进行不同检测剂及不同工艺的对比试验。
b.镀铬试块(JB/T6064-B3型)将一块尺寸为130mm × 40mm × 4mm 、材料为0Cr18Ni9Ti 或其它不锈钢材料的试块上单面镀镍30 ± 1.5 μ m,在镀镍层上再镀铬0.5 μ m,然后退火,在未镀面上,以直径10mm的钢球,用布氏硬度法按7500N 、10000N 、12500N 打三点硬度,使镀层上形成三处辐射状裂纹。
渗透剂渗透性测试
![渗透剂渗透性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33cfd2d4b90d6c85ed3ac6c1.png)
渗透剂渗透性测试(帆布沉降法)1.测试仪器与设备高型烧杯(800mL、内径80mm)、420号鱼钩(质量约重24mg,也可用同质量的细钢针制成)、秒表、铁丝架(可用直径2mm的镀锌铁丝弯成)可组成如图5-1所示。
2.测试材料与药品待测样品、渗透剂JFC、纯棉帆布圆形试片(规格为27.8tex(21支)3股×27.8tex(21支)4股鞋面帆布,直径为35mm,重量为0.38~0.39g)。
图4-2帆布沉降法装置图1-铁丝架 2-烧杯 3-帆布片 4-鱼钩 5-丝线 6-铁丝架小钩3.测试方法(1)先配制浓度为50g/L的渗透剂JFC溶液,然后按要求配制成8个溶液各1000mL,浓度分别为:0.25g/L、0.5g/L、0.75g/L、1.25g/L、1.75g/L、2.5g/L、3.75g/L、5.0g/L。
可分别测定它们的渗透力,绘制出溶液浓度和沉降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
(2)对于待测样品(为其它渗透剂),也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分别测定其沉降时间,可比较它们的渗透力。
(3)取某一样品溶液500mL,放置于800mL的高型烧杯中,静止稳定后,除去泡沫。
用预先准备好的鱼钩勾住帆布试片(距试片边缘约2~3mm),鱼钩的另一端缚一根尼龙丝线,线端打一小圈,套入铁丝架底的小圆钩上,用镊子轻轻夹住帆布试片,随铁丝架进入液面,到达烧杯底中心处(铁丝架搁在烧杯边上),同时开启秒表,这时帆布试片浮于溶液中(其顶点距液面10~20mm),随着溶液进入纤维内部,帆布被润湿增重而下沉,当帆布试片下沉至烧杯底部时,按停秒表,记下沉降时间。
用相同的操作连续做3次,取平均值。
沉降时间越短,则表示该渗透剂的渗透性越好。
注:测试液温度一般控制在20℃±1℃,缚尼龙丝线时,应控制丝线的长度,缚好后,最好在杯外试一下,以确保帆布圆片浮在一定高度。
渗透检测 发光法 颜色法
![渗透检测 发光法 颜色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c2fc5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2.png)
渗透检测发光法颜色法
渗透检测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材料表面或
内部的缺陷、裂纹、孔洞等问题。
在渗透检测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发光法和颜色法。
发光法是利用荧光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的荧光来检测材料表面或
内部的缺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检测效果好,可以检测出非常小的缺陷,同时也比较容易操作。
但是发光法也有一些缺点,比如需要使用
紫外光源,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颜色法是利用渗透剂在材料表面或内部渗透后,通过染色或染料反应
来显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
的设备,同时也比较容易识别缺陷的位置和形状。
但是颜色法也有一
些缺点,比如检测效果不如发光法好,对材料的表面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容易受到环境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条件。
如果需
要检测非常小的缺陷或者对检测效果有较高的要求,可以选择发光法;如果检测要求不是很高,或者需要在较为简单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可
以选择颜色法。
总之,渗透检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
材料的缺陷和问题,从而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在选择渗透检测方
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检测。
渗透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渗透检测工作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ebef4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b.png)
渗透检测工作技术总结渗透检测是一种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用于检测非多孔性固体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它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名从事渗透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毛细作用,将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剂施加到被检测工件的表面。
在毛细作用下,渗透剂渗入表面开口的缺陷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停留后,去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然后施加显像剂。
显像剂将缺陷中的渗透剂吸附并显示出来,从而形成可见的缺陷显示。
渗透检测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渗透、去除多余渗透剂、显像和观察与评定等步骤。
预处理是为了去除被检测表面的油污、铁锈、氧化皮等污染物,以确保渗透剂能够良好地润湿和渗入缺陷。
预处理的方法包括机械清理、化学清洗和溶剂擦拭等。
渗透时,要将渗透剂均匀地施加在被检测表面上,并保持一定的渗透时间,以使渗透剂充分渗入缺陷。
去除多余渗透剂时,要注意不能将渗入缺陷中的渗透剂去除,通常采用擦拭、冲洗或喷洗等方法。
显像剂的施加要均匀、薄而覆盖全面,以确保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缺陷。
观察与评定是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等工具对缺陷显示进行观察和评定,判断缺陷的性质、大小、位置和形状等。
二、渗透检测材料的选择渗透检测材料包括渗透剂、去除剂和显像剂。
选择合适的检测材料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渗透剂应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润湿性能和荧光或着色强度,同时要对被检测材料无腐蚀作用。
根据被检测工件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和检测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渗透剂类型(水洗型、后乳化型或溶剂去除型)和灵敏度等级。
去除剂要能够有效地去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而不会对缺陷中的渗透剂产生影响。
对于不同类型的渗透剂,应选择相应的去除剂。
显像剂的选择要考虑其吸附能力、对比度和清晰度等因素。
渗透检测步骤与方法
![渗透检测步骤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e6291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c.png)
渗透检测步骤于方法1.1 预清洗检测部位的表面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渗透检测的检测质量。
因此,在进行过表面清洗之后还要进行一次预清洗,以去除检测表面的污垢,清洗时,可采用溶剂、洗涤剂等进行。
清洗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
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水份必须干燥,且应保证在施加渗透剂前不被污染。
1.2 施加渗透剂1.2.1 渗透剂施加方法:施加方法应根据工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测部位来选择,所选方法应保证被检部位完全被渗透剂覆盖,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湿润状态。
1.2.1.1 喷涂:可用静电喷涂装置,适用于大工件的局部或全部检测。
1.2.1.2 刷涂:可用刷子、棉纱、布等进行,适用于大工件的局部检测、焊缝检测。
1.2.1.3浇涂:将渗透剂直接浇在工件检测面上,适用于大工件的局部检测。
1.2.1.4 浸涂:把整个工件浸泡在渗透剂中,适用于小零件的全面检测。
1.2.2渗透时间及温度:在15℃~50℃的温度下,渗透剂的渗透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当温度条件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应按照NB/T47013.5—2015标准附录B对操作方法进行修正。
1.2.3 清洗多余渗透剂:1.2.3.1在清洗工件被检测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时,应防止过度清洗而使检测质量下降,同时也应注意防止清洗不足而造成对缺陷显示识别困难。
1.2.3.2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清洗。
除特别难于清洗的地方外,一般应用干净不脱色的布依此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的渗透剂被清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色的布或纸进行擦拭,直至将被检查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干。
但必须注意,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上冲洗。
1.3干燥处理1.3.1当采用清洗剂清洗时,应自然干燥,不得加热干燥。
1.3.2干燥时间通常为5~10分钟。
1.4施加显像剂1.4.1使用湿式显像剂时,在被检面经过清洗处理后,可直接将显像剂喷洒或涂刷到被检面上或将工件放入显像剂中,然后迅速清除多余的显像剂,再进行干燥处理。
渗透性的检测
![渗透性的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813f5a14cc7931b765ce154e.png)
渗透性的检测(2010-02-04 23:32:23)标签:渗透性检测一滴渗透法毛效测试井字缝布法杂谈渗透性的检测渗透性在染整工厂的检测目的为:染色之前精练退浆处理的好坏,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法鉴定,以利于染色的顺利,同时染色当中也有染料渗透的问题,因此用方法鉴定染前处理助剂及染色中助剂渗透的能力, 这个渗透力测试方法有:快速简易法〝一滴渗透法〞一般方法〝毛效测试〞为了测试染色助剂渗透力:用染色法〝井字缝布法〞以下敬请大家共同研讨之本文渗透性在染整工厂的检测目的为:1).染前处理助剂;精练/退浆对染色效果2).染色助剂:本身效果3).助剂在作业流程是否正确,助剂或作业流程是否要改进的依据:即是精练/退浆的温度应多少/时间多长/连续进行速度应多少/中途添加药剂方法4).各种布料效果如何:所以一个优秀的技术者,光是一种试检方法,各方面的应用实在不少。
测试方法分类:●纯为了测试精练/退浆效果:即是非染色法快速简易法〝一滴渗透法〞一般方法〝毛效测试〞●为了测试染色助剂渗透力:用染色法〝井字缝布法〞一滴渗透法a.将玻璃棒沾水棒尖端形成一小水滴b.轻轻将水滴放于待测布上或标准布上c.测时间:刚开始的时候有如水滴在荷叶上,水滴接着就扩散消失在布面。
计算从沾上布面到消失渗入布面时间我的标准是3秒之内算OK(对染色己经无碍了)。
但是其它试验是标准样与试样相对比较,没有时间绝对值多少才正确。
毛效测试这方法大部份的工厂用此法*注一主要材料和仪器:织物/ 重铬酸钾LCK-800毛细效应测试仪原理:纤维去杂及(去浆纱油糊剂)后吸湿性提高,利用织物对重铬酸钾(同时有明显的颜色指示)的吸收高低加以确定。
步骤:a.取(煮练后)布25×4 cm.(公分)。
b.画基线:调整基线与标尺零点读数重合。
c.水槽中加0.5%重铬酸钾到水位线。
d.启动定时器30min(分钟)。
e.时间到取样测定液体上升高度,以最低为记录值,取两个记录的平均值为毛效值f.市面公认毛效值8-10 cm OK*注一:①以上节录自07/03-05 hongyong〝T/C染色工艺〞②绿色字是色郎自己加的字③其它注意事项请参考ailingli06/05-25织物的亲水性用什方法测试,有些什么指标powersword06/12-29全面干布精练后,烘干无毛效,自然干毛效好杨自周07/01-18渗透剂的毛效检测如何更合理井字缝布法这方法大部份是为了测染色渗透效果用主要材料:待测布(密度愈密愈好)14×10cm(公分)每组5片待测染料约中色浓度待测染色用助剂仪器:甘油试色机(最理想);红外线试色机(次理想)原理及步骤:①将5片布重迭为一组,准备数组供测试用。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渗透检测方法详解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渗透检测方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2cfa4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b.png)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渗透检测方法详解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和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和变形的非破坏性方法。
在工业生产中,无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检测和评估。
其中,渗透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材料表面裂纹和孔隙等缺陷。
本文将详细介绍渗透检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渗透检测是利用毛细现象来探测材料表面和裂纹内部的缺陷。
其基本原理是在被检测材料表面涂覆一层渗透剂,待渗透剂充分渗入缺陷中后,再将材料表面的渗透剂擦拭干净,涂覆显像剂后,通过反差作用或发光原理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渗透检测方法可以分为两步:渗入和显像。
首先,将渗透剂涂覆在被检测材料表面,使其能够渗入到缺陷内部。
渗透剂通常是一种具有低表面张力和高浸润能力的液体,如水、油或溶剂。
渗透剂的粘度和浸透能力会影响到渗入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渗透剂。
渗透剂渗入缺陷后,需要一定的时间以确保渗透剂充分填充缺陷。
第二步是显像,即使用显像剂或显像液将材料表面的渗透剂洗去后,显出缺陷。
显像剂通常是一种能够与渗透剂形成对比的液体,如染色液、粉末或荧光物质。
显像剂的选择要根据被检测材料的性质和缺陷类型进行。
渗透剂和显像剂之间的亲和性和对比作用将决定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渗透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材料的缺陷检测。
在金属材料中,渗透检测可以用于检测裂纹、夹杂物和焊接缺陷等。
在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中,渗透检测可以用于检测孔隙、裂纹和界面分层等缺陷。
在装配结构中,渗透检测可以用于检测接头和焊缝的质量。
此外,渗透检测还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
渗透检测方法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其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渗透检测可以检测到微小的缺陷,并能够提供缺陷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同时,渗透检测设备简单易用,无需特殊的仪器和设备,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渗透检测方法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对表面缺陷敏感,对于深层缺陷的检测能力相对较弱。
渗透检测操作规程
![渗透检测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847828453610661ed9f4a8.png)
渗透检测操作规程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表面开口缺陷。
一、渗透检测操作程序1、预处理施加清洗剂工作被检表面不得有影响渗透检测的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对工件进行预清洗,将喷嘴对准工件表面,用食指轻轻压下即可喷涂,切勿倒喷。
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水分等必须干燥,且应保证在施加渗透剂之前不被污染。
2、施加渗透剂将着色渗透液均匀喷涂于受检工件表面。
喷涂时,喷嘴距受检工件表面20~30mm为宜,切勿倒喷。
在整个渗透时间内,着色渗透液必须润湿覆盖全部受检工件表面;在10-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
3、去除多余的渗透剂先用干燥、洁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清除掉。
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布或纸进行擦拭。
但应注意,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冲洗。
4、干燥用干净的布擦干被检面或在室温下干燥5-10分钟后再显相。
5、施加显像剂显像剂使用前要摇动使其充分混和均匀,喷施的显像剂应薄而均匀,使用时用力将罐身上下、左右摇匀后,与物体表面保持20~30cm的距离进行喷涂,切勿倒喷,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施加;施加好显像剂后,应进行自然干燥或用温空气吹干。
6、观察及记录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min-60min内进行。
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满足标准要求光照度下进行;缺陷的显示可采用照相法、录像法和可剥性塑料薄膜法等方式进行记录,同时应用草图标示。
7、后处理检测结束后,需清除工作表面残留的各种对以后使用或对材料有害的残留物。
清除可用刷洗、水洗、布或纸擦除等方法。
二、渗透检测注意事项及安全指导1、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在使用完毕后,为避免环境污染和安全,其灌不能将其随意丢弃、破碎、粉碎,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及国家标准用适当方式处理;2、禁止将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扔进火中,以免发生爆炸事故或发放有毒化学气体;3、禁止在火源或极热条件下实施检测;4、如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灌发生异味、发热、变形;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发生变色或出现其它异常现象时应停止使用;5、请勿向人体及餐具喷射;6、请勿放在直射阳光下暴晒;7、使用现场应避免火中;8、误入眼睛及皮肤用清水冲洗;9、尽可能使用防护手套;10、切勿让小孩玩弄,以免引起意外;11、密闭容器内使用,注意通风;12、置放于环境温度40℃以下保存;13、选择干燥环境存放,以免罐体锈蚀而泄漏。
渗透剂评价指标
![渗透剂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77e7de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3.png)
渗透剂评价指标一、引言渗透剂是指用于测试系统和网络安全的工具或软件。
它们模拟黑客攻击,通过检测系统的弱点和漏洞来提高安全性。
渗透剂评价指标是用来判断渗透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依据。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评价渗透剂的指标:功能性、易用性、效率性和安全性。
二、功能性1. 漏洞扫描:渗透剂应具备全面的漏洞扫描功能,能够快速识别目标系统中的弱点和漏洞。
2. 弱密码破解:渗透剂应能够通过暴力破解或字典攻击等方式,检测和破解系统中的弱密码。
3. 漏洞利用:渗透剂应具备多种漏洞利用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系统漏洞获取敏感信息或控制目标系统。
4. 社会工程学测试:渗透剂应能够模拟各种社会工程学攻击,通过诱骗、欺骗等手段获取系统访问权限。
5. 数据包嗅探:渗透剂应能够嗅探网络数据包,分析和截取传输的敏感信息。
三、易用性1. 用户界面:渗透剂应具备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和管理。
2. 文档和指南:渗透剂应提供详细的文档和使用指南,包括安装、配置和使用等方面的说明。
3. 自动化脚本:渗透剂应提供自动化脚本,帮助用户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4. 报告生成:渗透剂应能够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发现的漏洞、利用的方法和修复建议等信息。
四、效率性1. 扫描速度:渗透剂应具备快速的扫描速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目标系统的扫描。
2. 资源占用:渗透剂应占用较少的系统资源,不影响目标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并发性能:渗透剂应支持多线程或分布式扫描,能够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测试。
4. 扩展性:渗透剂应支持插件或模块化设计,能够根据需要扩展功能或定制测试需求。
五、安全性1. 隐私保护:渗透剂应严格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不会将用户数据泄露给第三方。
2. 可追溯性:渗透剂应具备完善的日志记录和审计功能,能够追踪用户的操作行为和测试结果。
3. 可配置性:渗透剂应具备灵活的配置选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参数设置和安全策略制定。
六、总结渗透剂评价指标是衡量渗透剂质量的重要标准。
渗 透 检 测标准解读 (2)
![渗 透 检 测标准解读 (2)](https://img.taocdn.com/s3/m/46cdc7047cd184254b3535e1.png)
• 3.2.1.3 散装渗透剂的浓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规 定进行校验。校验方法是将10mL待校验的渗透剂 和基准渗透剂分别注人到盛有90mL无色煤油或其 他惰性溶剂的量筒中,搅拌均匀,然后将两种试 剂分别放在比色计纳式试管中进行颜色浓度的比 较。如果被校验的渗透剂与基准渗透剂的颜色浓 度差超过20%时,就应作为不合格。 • 3.2.1.4 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进行外观检验,如发 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则 应予以报废。 • 3.2.1.5 被检渗透剂与基准渗透剂利用试块进行性 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 基准渗透剂时,应予报废。 • 3.2.1.6 荧光渗透剂的荧光效率不得低于75%。试 验方法按GB/T 5097-1985附录A中的有关规定执 行。
• 3.3 设备、仪器和试块 • 3.3.1 暗室或检测现场 • 暗室或检测现场应有足够的空间,能满足检测 的要求,检测现场应保持清洁,荧光检测时暗室 或暗处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201x。 • 3.3.2 黑光灯 • 黑光灯的紫外线波长应在320nm~400nm的范 围内,峰值波长为365nm,距黑光灯滤光片38cm 的工件表面的辐照度大于或等于1000μW/cm², 自显像时距黑光灯滤光片15cm的工件表面的辐照 度大于或等于1000μW/cm²。黑光灯的电源电压 波动大于10%时应安装电源稳压器。
工件干燥干燥施加后乳化型渗透剂施加乳化剂施加乳化剂水洗水洗溶剂去除去除干燥显像干燥显像干燥观察观察蒸汽脱脂超声波清洗溶剂清洗水清洗机械清洗干燥溶剂浸泡交付使用后处理规范性附录用于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b1概述当渗透检测不可能在1050温度范围内进行时应对检测方法进行鉴定
渗 透检测
JB/T4730-2005
• 5.2.2.2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 容: • a)适用范围; • b)引用标准、法规; • c)检测人员资格; • d)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 e)检测表面制备; • f)检测时机; • g)检测工艺和检测技术; • h)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等级分类; • i)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 • j)编制(级别)、审核(级别)和批准人; • k)制定日期。
渗透检测方法
![渗透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247d4d51e79b8969022622.png)
渗透检测方法
(3) 乳化与清洗
乳化处理不但有利于表面剩余渗透液的清除, 而且由于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胶凝,使已渗入缺陷 内的渗透液不会被冲掉,保证了检测的灵敏度。
乳化剂根据其粘度、浓度、化学成分及工件表 面粗糙度不同,可在几秒钟到几分钟内起作用。
渗透时间短,适合于工作量大的检测,缺点是 增加乳化工序费用,以及需在黑光下检测。
渗透检测方法
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方法除了多余渗透液是用 溶剂去除外,其它均与后乳化方法类似。
这种方法特别推荐用于局部检测或用水不方便 的地方。其检测灵敏度比水洗法高。
但由于施加溶剂要特别小心且需增加时间,常 妨碍这种方法的应用。
渗透需要一定时间,它随缺陷大小、深度、形 状和性质而不同,还与渗透液种类、性质、工件 的材质和渗透温度等有关。
当对工件有较高检测要求时,应适当延长渗透 时间以便充分发观缺陷。
渗透检测方法
当然渗透时间过长不但降低生产效率,而且工 件表面渗透液懂得浑发和沉积,必然增加清洗处 理的困难。
另外,随着溶剂的挥发,容易造成渗透液改变 成分,不利于渗透液的重复使谩按检测方法、工 件材质和缺陷性质不同,所需的渗透时间一般为 2~30min,平均约为15min
不同乳化剂的具体乳化时间根据制造厂推荐或 由试验决定。
渗透检测方法
乳化剂有油基和水基两种,油基乳化剂通过扩 散起作用,水基乳化剂是靠净化作用从工件表面 置换多余的渗透剂而起作用。
必须尽可能快地对工件所有需检测的部位涂覆 乳化剂,常用的乳化时间是15s到3min
乳化时间过长时,乳化剂可能与缺陷中的渗透 液相互作用,因而被清洗掉而降低检测灵敏度。
渗透检测操作规程
![渗透检测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c60f50de2bd960590c677a8.png)
渗透检测操作规程渗透检测操作方法1.表面准备工件被检表面不得有影响渗透检测的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被检工件机加工表面粗糙度Ra≤12.5μm;被检工件非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可适当放宽。
2.预清洗在进行表面清理之后,应进行预清洗,以去除检测表面的污垢。
清洗时,可采用溶剂、洗涤剂等进行。
清洗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
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和水分等必须干燥。
3.渗透使用渗透剂喷范围为某检测区域及两侧各25mm。
喷嘴距受检表面20~30mm 为宜,喷洒方向应与检测部位夹角为30°~40°。
应保证检测部位完全被渗透剂所覆盖,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
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应少于2 Omin。
4.清洗一般应先用干燥、洁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去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布或纸进行擦拭,直至全部擦净。
但应注意,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上冲洗。
5.显像使用溶剂悬浮显像剂喷涂,在被检面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处理后,喷吐前必须摇动喷罐中的珠子,使显像剂均匀。
喷嘴离检测部位距离为300-400mm,喷洒方向应与检测面的夹角为30°~40°。
注意显像剂的施加应薄而均匀。
显像时间一般不应少于7min。
一般进行自然干燥或用暖风(30℃~50℃)吹干。
6.观察记录出具报告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白光下进行,通常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符合标准规定;当现场采用便携式设备检测,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
辨认细小显示时可用5~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出具报告时缺陷的显示记录可采用照相、录像和可剥性塑料薄膜等方式记录,同时在报告中用草图进行标示。
7.复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复验(当决定进行复验时,应对被检面进行彻底清洗):a) 检测结束时,用试块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b) 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c) 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