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老公_老婆_的称谓看词义的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老公 老婆
的称谓看词义的演变陈辉霞 萨丕尔说: 语言基本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上来理解。
因此,作为婚姻关系称谓的夫妻间的称谓,也有着超越语言本身的意义。
老公 、 老婆 这对夫妻称谓词的词义演变就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
一
从古至今,人们对妻子的称呼可谓五花八门,从最初的 妇 、 妇人 、 妻 到代表一定等级的 夫人、太太 ,再到显示男尊女卑、带有鄙视色彩的贱称 妾、内人、内子、贱荆、贱累、贱内、荆人、山妻 等,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得到最好的体现。
同时还出现了平民化、大众化色彩的 妻子、老婆 等,这些称谓一直使用到今天,
其生命力非常顽强。
从近代开始,又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称谓,如 爱人 等, 爱人 可指夫妻任何一方,可能是五四以后,从英语的lover翻译过来的意译外来词。
当然,对妻子的称谓还包括在方言中曾经出现或至今还在使用的一些称呼,如 媳妇、婆娘、娘子、堂客、屋里的、做饭的 等等。
指称丈夫的称谓与指称妻子的称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等差。
在传统的差序格局中, 夫 被规定的地位和身份是 上 而 贵 ,这自然就要求称谓在认定时使用尊称、敬称。
男人是一家之主,这种地位通过妻对夫的称谓而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集中。
借用先秦时的 君 ,以及汉唐的 卿 、 郎 等来表示夫君,大抵没有脱离权力的痕迹。
最高的称谓是把丈夫当作所依赖的 天、所天 ,这则是源于对天的崇拜与敬畏。
学而优则仕 ,是古代文人的理想,也是为妻者对丈夫的共同要求。
因此, 官人、相公 等称谓则从泛指为官者而演化为丈夫了。
如果说, 官本位 是社会意识, 夫本位 是家庭意识,而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则融合了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意识。
良人 在 诗经 中就早已出现,在上古可以是夫称妻,后多用于妻称夫,但后来还可以表示 平民、良家子 等含义,使其语义负担重,最终被淘汰出局。
而 先生、丈夫 等尊称则源于时间,即年长。
对应于平民化的 老婆 ,相应地,就出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平民化的称呼 老公 。
这一用法的出现,表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男女之间、夫妻之间社会地位相对地趋于平等。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于一定阶层来说的。
二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
老公 、 老婆 自出现至今,形式上没有变化,但意义上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有人认为 老公 一词是改革开放后由港台地区传过来的方言词。
实际上, 老公 、 老婆 的称谓古已有之,并非先诞生于南方的港台地区,而且 老公 、 老婆 这两个词的形成经历了词义的引申、虚化、泛化以及特指等演变过程。
老公 是由两个单音节语素 老 和 公 组成。
老 本义是年岁大的。
论语 季氏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公 古有对老年人的通称之义。
如: 战国策 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 后来, 老 和 公 这两同义词复合成复音词 老公 ,引申为对年长者尊称的意思。
如:汉刘向 说苑 政理 (齐桓公)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是为何谷? 可见, 老公 最初出现的意义并非我们现在对丈夫的爱称,而是对老年人的通称,如:
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 : 艾功名以成,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搜神记 卷一 : 正月上午,有八老公诣门求见。
宋书 萧思话传 : 既久废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叹息。
从上可以看出, 老公 的词义由中性向贬义发展,词义有虚化的倾向,由此, 老公 也就变成了对老年人的蔑称,意思就与我们今天的 老东西 相当。
如: 北史高隆之传 : 帝将受禅,大臣咸言未可,隆之又在其中,帝深衔之,因此大怒,骂曰: 徐家老公 ,令壮士筑百余拳,放出。
到了宋元时期, 老公 由泛指所有的老年人发展为特指自己的丈夫,而其中的 老 就是一个构词用的前缀,已失去 年长 义,仅仅是一个具有附加意义的词缀。
如: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 : 你在京中娶了一个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一个小老公。
元杨显之 酷寒亭 第三折黄钟民白: 高成,我老公不在家,我和你永远做夫妻,可不受用。
明 春芜记 第四回; 嘴儿捺得红,眉儿画得浓,只要吃醋拈酸打老公。
老婆 一词的演变基本上与 老公 相同。
老婆 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它既指 老年女性 ,又
24
表示 男子的配偶 。
如:
唐 寒山子诗集 : 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
(指老年女性)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 : 你在京中娶了一个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一个小老公。
(指男子的配偶)
宋吴自牧 梦粱录 夜市 : 更有叫 时运来时,买庄田、娶老婆 卖卦者。
(指男子的配偶)
到宋时, 老婆 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出现 小老婆 的说法, 老 而又 小 ,可见 老 已完全虚化,也说明它在宋代已较成熟了。
到明代它已是很常见的男子配偶称呼语。
金瓶梅 中共出现160例, 155例指称配偶,是 妻 的三倍,只有5例是指称中老年妇女。
这一泛化用法在 红楼梦 中得到了发展,其中共出现了51例 老婆 ,指称中老年妇女的有19例,其余32例特指男子配偶。
值得注意的是, 老公 发展到清代又多了一个义项,用作太监的俗称,如:
红楼梦 第八十三回: 门上的人进来回说: 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
贾赦道: 请进来 。
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
官场现形记 第九回: 他就立刻进京,又走了老公的门路。
明清时期对太监的称呼是 老公公 ,如:明王世贞 觚不觚录 : 一大臣于正德中上书太监刘瑾云: 门下小厮某上恩主老公公。
后来 老公 也成了太监的俗称。
丈夫和太监用同一个称呼,这多少让人感到不自在, 太监 这一贬义义项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促使 老公 的 丈夫 义项的消失。
解放后,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等原因, 老公 、 老婆 这一对略带亲昵的称呼,在当时就显得不合时宜,于是在广大农村便出现了 孩子他爹 、 孩子他娘 等间接的称呼,有些地方至今仍在使用。
改革开放后,由于思想禁锢的解放,再加上港台强劲的经济实力以及影视媒体的大力推广,粤方言对普通话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对曾经在大陆一度消失的称呼又活跃起来了,再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表示对配偶的亲昵的称呼。
到了思想极度解放、男女基本平等的今天, 老公 、 老婆 这对亲昵的称呼的使用频率已大大超过其他夫妻称谓,已成为一种主流。
就在它广泛使用的同时,也被人泛滥使用。
现在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男女青年嘴边说自己的 老公 、 老婆 ,其实这里的 老公 、 老婆 跟我们所说的有婚姻关系的 老公 、 老婆 不一样,这里只是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的意思,还没有确定婚姻关系的。
这一现象很普遍,可以面称,也可以背称,不仅出现在普通人群中,而且还出现在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中。
这现象的产生跟社会发展、人的思想的变化不无关系。
甚至在中小学里,还有一些女学生在同性同学之间互称 老公 、 老婆 ,自成一个 小家庭 。
当然,这种 过家家 式的性别游戏的利弊在此就不讨论了。
这些新意义能否收入 现代汉语词典 中,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三
语言基本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上来理解。
老公 、 老婆 的夫妻称谓从产生、发展、到一段时期的消失再到目前的再度活跃,无不映射着中国社会政治制度以及传统历史文化的发展。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也是一个宗法等级社会。
封建的宗法、家庭、伦理观念具体反映在汉民族的家庭、亲戚的称谓关系上,等级自然也就非常之森严。
在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下,妇女的地位非常低下,男的可以三妻四妾,妻妾便似丈夫的女奴一样。
在一般家庭里,丈夫是家长、主人,是家里的权威,而妇女则要 三从四德 ,可见,妇女在家庭中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在社会上更是最底层。
于是,妻称夫是 君、卿、郎、天、官人、相公、先生 等;而夫称妻则是 内人、内子、贱荆、贱累、贱内、荆人 ,稍微好听点的就是 夫人、太太、娘子 等。
在等级如此森严的宋元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带有大众化、平民化且略显亲昵色彩的 老公 、 老婆 的夫妻称谓呢?从清代后期到改革开放前, 老公 、 老婆 表夫妻称谓的义项怎么又会消失?改革开放后, 老公 、 老婆 为何又重新活跃起来?这就与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了。
宋元时期外族入侵中原,虽然政治上汉族受到外族的侵略,但在文化上,汉民族儒家文化始终还是占统治地位的。
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北方游牧民族那种崇向自然、追求自由的个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原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此外,商品经济萌芽并开始缓慢发展,也是一大动因。
于是便有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冲破儒家思想的禁锢,为老百姓所接收并使用。
老公 、 老婆 便是这样一对突围者。
如: 古今杂剧 鸳鸯被 二小姑白: 我今日成就了你两个,久后你也与我寻一个好老公。
水浒传 第五回: 那大王叫一声: 做什么便打老公? 鲁智深喝道: 教你认得老婆!
明 初刻拍案惊奇 : 这老婆稳取是我的了。
可见,至明代, 老公 、 老婆 已是文人士大夫到普通老百姓通用的基本词汇了。
从某种程度也可以说, 老公 、 老婆 这一对对称的称谓,也反映了人们追求男女关系平等的愿望。
到了清代, 太监 义项的产生,使 老公 的夫妻称谓曾一度消失,。
从语义演变自身出发,有人引进了 葛氏定律 (即 劣义驱逐良义定律 ):
当一个词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同时存在好和不好的两种意义的时候,这个词在以后的发展演
变中,好的意义会因躲避该词中同时具有的不良
意义的影响,而逐渐被迫退出该词的领域。
解放后, 太监 虽已成为历史,但在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全体人民都在饱满的政治热情下建设新中国,代表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 同志 广为称用,甚至夫妻之间也用 同志 相称。
自然,
25
老公 、 老婆 这种带有 资产阶级浪漫情调 的称呼在当时不太适合了。
改革开放后,思想开始大解放,人们开始接收新事物、新思潮,加上大陆与港台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受强势方言粤语的影响, 老公 、 老婆 的夫妻称谓再次在大陆活跃起来,一方面是人们追赶时髦心理的驱使,另一方面,像 太太、夫人、娘子 、 郎君、官人、相公 等略显陈腐的称谓,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已不太适合了。
虽然 太太、夫人、先生 在某些场合还会使用,但都不及 老公 、 老婆 来的亲密,也就没有它们那么受欢迎了。
另外,还有一个可以夫妻互称的 爱人 也为大众所使用,但它的使用范围却越来越窄,只在稍微正式点的场合使用,而且只在一部分人中使用,其受欢迎程度也不及 老公 、 老婆 。
至于目前很多年轻未婚恋人之间互称 老公 、 老婆 ,则是与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
以前男女双方谈恋爱,都是要偷偷摸摸、很含蓄的;而现在,只要双方一确定恋爱关系,都是光明正大、大胆表达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恋人时,也直接称呼为 老公 、 老婆 ,不再像以前那样遮遮掩掩的了,这也表明现代人对传统婚姻关系认识的一种转变,比较忠实于自己的感情,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爱,不会像传统婚姻一样完全受制于婚姻关系的约束。
还有中小学的女同学之间 过家家 式地互称 老公 、 老婆 ,这些现象一方面证明了 老公 、 老婆 这一对夫妻称谓所具有的亲昵色彩,以区别于其他关系的人群;另一方面也是现代人追求时髦的心理使然。
就连现在的流行歌曲也将它们搬上台面,足已证明它们的通俗化以及受欢迎程度了。
语言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同样,词义的演变无不映射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从 老公 、 老婆 的词义的演变,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各种政治制度下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别以及不同历史文化对人心理的塑造。
可以说, 老公 、 老婆 这一对夫妻称谓正是社会历史文化的缩影。
吉凤娥,赵利伟.汉语夫妻称谓的古今嬗变.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3):97~101.
韩陈其.语言是小河.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
丁崇明.男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功能配置及竞争.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1)
周一农.词汇的文化蕴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七 件 事 诗 话
贾增妍
古人将 柴米油盐酱醋茶 称作 开门七件事 ,首见于宋代吴自牧的 梦粱录 : 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以后,历朝历代都留下了关于 七件事 的诗话。
七件事 作为生活必需品,不论贫贱富贵,谁也离不开,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个中辛苦不言自明。
元人杂剧 刘行首 : 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为 七件事 操劳的辛苦。
开门七事愁煞她,柴米油盐酱醋茶。
好在三味不用买,肚中尽是苦酸辣。
这是一名小吏吟给妻子的几句诗,因俸禄微薄无钱购买七物,而 三味 却深有体会,生活之艰涩自寓其中。
一些风雅之士,对 七件事 的感慨却也别有情味。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的这首 除夕口占 ,反映了他穷困潦倒的家境,连繁华热闹的除夕夜也清闲得无所事事,抛去 七件事 之烦,到寺院里去观赏梅花,自有一番自我解嘲的情趣。
七件事 也是文人讽世的绝好题材,元代周德清有曲 折桂令 : 倚蓬窗无语嗟呀,七件全无,做甚么人家?柴似灵芝,米若丹砂,酱瓮儿才梦撒,盐瓶儿又告消乏。
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阆苑探花? 意思是整日为 七件事 忙忙碌碌,哪有心思蟾宫折桂。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是康熙时举人张璨写的 戏题 诗,有人评此诗 谓当年的文人雅兴已被目前的世态庸碌所代替尽净,讽世意味不言而喻 。
明代一位女子劝止丈夫纳妾不听,就写了一首牢骚诗: 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当家。
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
开门诸事 只 交付 了六件,唯独少了 醋 ,意思是 醋 留下自用,由此表达了对丈夫纳妾的不满。
北京有七条街巷,分别名为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盐店大院、酱坊胡同、醋章胡同、茶叶胡同,把它们的首字连起来就成了 开门七件事 ,可见 七件事0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