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解剖与定位

合集下载

小脑的功能解剖汇总

小脑的功能解剖汇总

写在课前的话协调随意运动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可以对小脑疾病的是人体的生命中枢。

了解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和管理编程运动,这将有助于诊断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即是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我们对患者的救治,挽救更多的生命。

一、小脑的位置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小脑位居颅后窝,下图是脑正中矢状断面图,脑桥与延髓的背面,。

脑幕相隔。

小脑在成人大约有150g,占整个脑体积约40%: 小脑所在的位置为颅前窝A.B. 颅后窝C. 颅中窝D. 以上均对B正确答案:解析: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

枕骨大孔疝是怎么形成的?二、小脑的外形在小脑的下面观上,小脑中部比较缩窄,称之为小脑蚓,或者叫小脑蚓部。

两侧(一)两侧仍然是小脑的半比较膨大的部分称之为小脑半球。

小脑上面观察,小脑上面比较平坦,球。

在上面上有一条明显的浅沟,我们称之为原裂,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脑沟。

也就是说,以脑沟为界,前方就是小脑的前叶,后方即是小脑的后叶。

在蚓部看中间比较缩窄的这部分,这两个称之为蚓垂,或者比较细窄的这部分正好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蚓垂为蚓椎体。

位置比较重要。

小脑蚓垂两侧的半球较膨在近枕骨大孔外上方,下面这张图上的是小脑扁桃体。

(二)小当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导致颅内高压时,出的部位则是小脑扁桃体。

其位置尤为重要,脑扁桃体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三、小脑的分叶(一)小脑在进化上分成.小脑在进化上分成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也就是下图中颜色在小脑形态学上我们称之为绒球小结叶,第一部分发生上比较古老,比较深的部分。

包括蚓部的小结,和两侧半球上的绒球。

脑小舌的部分也属于古小脑。

我们称之为旧加上蚓部的蚓锤和蚓锥体,图中杏黄色的部分,也就是小脑原裂的部分,小脑。

旧小脑主要与脊髓发生联系,又称之为脊髓小脑。

是随着大脑运包括半球以及蚓部都是进化上比较新的结构。

小脑解剖及功能

小脑解剖及功能

小脑解剖及功能这期分享之前,首先向Dr、Albert L、Rhoton致敬!http://rhoton、ineurodb、org这就是The Rhoton Collection的官网,有Dr、Rhoton的专访视频,由她本人介绍她的生平。

感谢Dr、Rhoton将Rhoton实验室的解剖图片开源化,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并使用她的解剖图片!我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对她的敬意,也不知道要怎样感谢她。

希望未来我能够学有所成,将我所有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所有想学习的人没有门槛,并轻松快乐的学习!今天的内容就是小脑解剖及功能首先来瞧瞧小脑的体表解剖定位:小脑位于后颅窝后颅窝的体表定位点———枕外隆突与上项线枕外隆突与上项线以下就是小脑的位置再来瞧瞧Rhoton解剖从头顶向下瞧小脑从脚底向头顶方向瞧从前向后瞧从后向前瞧从外侧瞧从中线瞧大致了解了小脑位置以后,我们来瞧小脑的解剖要点按照发育与功能将小脑分成三部分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脊髓小脑(小脑蚓部与蚓旁区)大脑小脑(两侧小脑半球)小脑就是只“三脚猫”:小脑通过小脑上/中/下脚与大脑与脊髓之间进行纤维联系小脑上脚:只有传出神经纤维小脑中脚:只有传入神经纤维小脑下脚:包含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小脑有四个主要的神经核团记住解剖要点,下面我们来瞧功能:首先来瞧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的功能:1:保持平衡与维持身体姿势2:调节眼球位置具体调节通路就是怎样?如何测试前庭小脑的功能?1:Romberg‘s 测试双腿并拢,双手自然垂直,先睁眼直立,再闭眼直立2:交叉步伐3:眼球运动测试那么前庭小脑受损,患者会出现什么体征与症状?与其功能相对应,患者会出现平衡障碍与眼球运动障碍1:平衡障碍- 眩晕- 站立不能- 行走不能- 跨步过宽- 不能走交叉步伐2: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 运动/静止目标凝视障碍- 追踪性眼球震颤下面来瞧脊髓小脑(小脑蚓部与蚓旁区)的功能及调控通路两大功能:1:控制肌张力2:调控抗重力肌群活动具体传导通路就是:根据脊髓小脑的功能,如其受损,患者会出现两大主要症状:肌张力降低与意向性震颤不同组分受损,还有一些特别变现:前叶与上蚓部的旁中央部分受损- 直立困难- 行走不稳- 跨步过宽- 轻击病人胸部,病人摇晃病变在上蚓部-指鼻试验阳性- 跟膝胫试验阳性下蚓部损害- 站立不稳- Romberg‘s 测试时无方向性来回摇晃大脑小脑(两侧小脑半球)的功能与传导路径又就是怎样两大主要功能:1:修改与矫正运动性冲动2:运动学习与记忆修改与矫正运动功能传导通路:大脑小脑在人体运动信号的传导过程中扮演的就是“纠察员”的工作大脑皮层发出神经纤维经皮质脊髓束传导到脊髓,控制肌肉运动,同时肌肉运动信号经脊髓小脑束反馈上传至小脑齿状核,告诉小脑“纠察员”人体已完成了大脑的指令。

小脑的解剖及作用

小脑的解剖及作用
小脑的解剖及作用
汇报人姓名
2020/01/01
➢ 位置: 位于颅后窝 ➢ 毗邻: 前面隔第四脑室与脑干相 邻;上方籍小脑幕与大脑 半球枕叶相邻
丘脑间粘合
穹隆 松果体 中脑水管 顶盖 上髓帆
枕叶
漏斗
垂体 脑桥
延髓
第四脑室 下髓帆
-2-
外形
小脑扁桃体
蚓垂
蚓结节
小脑下面观
二腹小叶
蚓椎体 下半月小叶
外形
丘脑腹外侧核
红核 大脑小脑
齿状核
新小脑(大脑小脑):
小脑半球外侧部,原裂后部
皮质脑桥束 脑桥核 前角运动神经元
背侧丘脑腹前核 红核 齿状核 新小脑皮质
-31-
大脑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大脑皮质广泛区域
桥核
小脑半球外侧部皮质
大脑皮质运动区 皮质脊髓侧束
背侧丘脑腹外侧核
红核脊髓束
红核
齿状核
功能:控制四肢肌精细运动的计划和协调
- transverse division
Anterior Lobe ----- primary
fissure Posterior Lobe -----
posterolateral fissure Flocculonodular
Lobe
Cerebellum 的外形
小脑
Cerebellum 小脑的外形
山顶
原裂
绒球
小结
水平裂 山坡
小脑中脚 小脑上脚 小脑扁桃体 蚓垂 蚓锥体
-6-
蚓结节
小脑的外形、分叶
1.绒球小结叶:
原小脑(前庭小脑)
中央小叶
绒球
原裂
小结
山顶

小脑解剖含小脑的外形及分部[荟萃材料]

小脑解剖含小脑的外形及分部[荟萃材料]
红核以及背侧丘脑的腹中间核和腹前核。
专业内容
29
专业内容
30
专业内容
31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
专业内容
32
(一)小脑的传入纤维
• 包括:脊髓小脑束、楔小脑束、橄榄 小脑束、前庭小脑束、脑桥小脑束。
• 按照联络部位不同可分为两种: 短联络纤维:联系相邻叶片; 长联络纤维:连结同侧不同皮质。
专业内容
33
• 传入纤维按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
(1)爬行纤维 climbing fibers(攀缘纤 维): 来自下橄榄核。较细,在白质与
颗粒层中均无分支,当其接近梨状细胞 时,失去髓鞘,并分为几个小支,沿梨 状细胞攀缘而上,并形成突触,也可与 其它细胞相联系。由爬行纤维传来的冲 动,可以直接传给梨状细胞,对其有强 兴奋作用。
• 其纤维主要与脑干前庭核和前庭神经 相联系。
专业内容
11
2、前叶 • 原裂以前的部分+小脑蚓的蚓垂和蚓
锥体,又称旧小脑、脊髓小脑;
• 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 3、后 叶
• 原裂以后的部分,又称新小脑、大脑 小脑、脑桥小脑;
• 大脑皮质通过皮质脑桥束、脑桥核、 脑桥小脑纤维与新小脑相连系。
专业内容
小脑
专业内容
1
小脑
小脑 cerebellum 是伴随着动物躯体运动
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脑部。它是一个调节
中枢,而不是直接指挥肌肉的运动中枢。
虽然有各种感觉信息投射入小脑,但它们主
要是反映身体各部的位置、运动状态等,供
小脑分析、综合,而并不在小脑内产生意识
性活动。小脑的传入联系主要来自于前庭、
脊髓及大脑皮质的影响,分别代表小脑进化
2 、球状核

解剖学《小脑间脑》课件

解剖学《小脑间脑》课件
Communication Third ventricle →mesencephalic aqueduct → fourth ventricle
corpus of cerebellar
Flocculonodular lobe 绒球小结叶
小脑分叶
External features
Three peduncles
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下脚 -connect with medulla and with spinal cord, contain both afferent and efferent fibers
Pineal body 松果体 posterior commissure
后连合
Hypothalamus 下丘脑
Position-lies ventral to thalamus
Boundaries
Superiorly: hypothalamic sulcus Inferiorly:
optic chiasma 视交叉 tuber cinereum 灰结节 Infundibulum 漏斗 mamillary body 乳头体
Epithalamus 上丘脑
Subthalamus 底丘脑
Hypothalamus 下丘脑
Dorsal thalamus 背侧丘脑
Classification of nuclei of dorsal thalamus
Three nuclear group-divided by
internal medullary lamina (内髓板) Anterior nuclear group 前核群 Medial nuclear group 内侧核群 Lateral nuclear group 外侧核群

人体解剖学 小脑

人体解剖学 小脑

三、小脑的结构 灰质 皮质:分子层、梨状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 小脑核:齿状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 前庭小脑 传入纤维:前庭小脑束,起自前庭神经核或前庭 传入纤维 神经,经小脑下脚传导前庭迷路的平衡觉和空 间位置觉。 传出纤维:起自前庭小脑皮质,经顶核中继后发 传出纤维 出纤维经小脑下脚止于前庭神经核和脑干的网 状结构。 功能:经过前庭脊髓束或网状脊髓束作用于脊髓 功能 前角运动细胞,调节平衡,维持体位。
丘脑外侧核 红核 脑桥核 齿状核
五、小脑的功能 1、维持身体平衡和体位 2、调节肌张力,维持姿势 3、协调肌肉运动
红核 球状核、栓状核 网状核
• 大脑小脑 传入纤维:来自对侧脑桥核和下橄榄核的 传入纤维 脑桥小脑束和橄榄小脑束,经小脑中脚 和下脚至大脑小脑。 传出纤维:起自大脑小脑皮质,经齿状核 传出纤维 中继后发出纤维经小脑上脚至红核和丘 脑,再由丘脑发出纤维至大脑,形成小 脑与大脑之间的运动环路。 功能:影响运动的起始、计划和协调,包 功能 括运动的力量、方向和范围。


Cerebellum
一、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位置:颅后窝内;延髓和脑桥的后方,上方毗 邻大脑枕叶;借 3 对小脑脚连于脊髓、 脑干和丘脑。 小脑蚓:小结、蚓垂、 小脑蚓:小结、蚓垂、蚓锥体 外形 小脑半球:原裂、绒球、 小脑半球:原裂、绒球、小脑扁桃体
二 、小脑的分叶 1、绒球小结叶 、 组成: 组成:由绒球和小结组成。 发生: 发生:最早,称为原(古)小脑 原 古 小脑 纤维联系: 纤维联系:与前庭神经核和前庭神经联系,又称前庭小脑 前庭小脑 2、前叶 、 组成:小脑上面原裂以前的部分加上下面的蚓垂和蚓锥体。 组成 发生:晚于古小脑,称旧小脑 发生 旧小脑 纤维联系: 脊髓小脑。 纤维联系:主要接收来自脊髓的信息,称脊髓小脑 脊髓小脑 3、后叶 、 组成:原裂以后的部分(不包括蚓垂和蚓锥体) 。 发生:最晚,为新小脑 新小脑 纤维联系: 纤维联系:大脑皮质通过脑桥核中继后与其联系,称大脑 大脑 小脑。 小脑。

小脑解剖

小脑解剖
小脑 &解剖、影像基础
冯振广
• 小脑CEREBELLUM 位于颅后窝,后上方隔着小脑幕,与端脑枕叶底面相对;前下方与脑 干之间,藉三对小脑脚相连:小脑中脚起自脑桥基底部外侧,弯向背侧连于小脑;小脑下 脚主要起自脊髓和下橄榄核,在小脑中脚的内侧进入小脑;小脑上脚大部分由小脑的传出 纤维构成,经中脚前内侧潜入脑桥上部的背面。小脑中间比较狭窄的部位,称小脑蚓 VERMIS;两侧膨大的部分,称小脑半球CEREBELLAR HEMISPHERE。小脑的上面平坦, 小脑蚓与半球相互移行;下面中部凹陷,小脑蚓与半球之间有纵沟分隔。
• 在蚓垂两旁,部分靠近延髓背面的小脑半球向下膨隆,称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当颅脑外伤、颅内血肿等病变,引起颅内压过高时,该部会嵌入枕骨大 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从而使延髓受压,导致呼吸、循环障碍,危及生命。
• 2.小脑的机能区 根据传入联系的不同来源,可将小脑皮质及其相关连的小脑核划分为三 个机能区:
• (1)脊髓小脑SPINOCEREBELLUM:由小脑蚓和半球中间部及相关的顶核与中间核构成。 • (2)大脑小脑CEREBROCEREBELLUM:由小脑半球外侧部及相关的齿状核构成。 • (3)前庭小脑VESTIBULOCEREBELLUM:由绒球小结叶及相关的前庭神经核构成。
• 1.小脑的形态学分叶小脑表面有二条深沟将小脑分为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叶:在小脑上面的原裂 PRIMARY FISSURE,将小脑分成前叶 ANTERIOR LOBE和后叶 POSTERIOR LOBE。在 小脑下面,后叶与绒球小结叶 FLOCCULONODULAR LOBE之间,藉后外侧裂 POSTEROLATERAL FISSURE分界。前叶和后叶合称为小脑体CORPUS OF CEREBELLUM,构成小脑的主体,各自又分成若干小叶。

小脑结构-解剖学

小脑结构-解剖学
*栓状核 楔形,位于齿状核 门处。 接受新、旧小脑皮 质的纤维。
(红-顶,绿-球,蓝-栓,紫-齿)
(二)、小脑髓质:
即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 包括——
*往返纤维(小脑皮质--小脑核) *联络纤维(小脑各叶或叶片之间) *传入及传出纤维 (即 小脑上、中、下脚)
1、小脑下脚
•又称绳状体,连于小脑和延髓、脊 髓之间。
2、小脑中脚
又称脑桥臂,最粗 大,位于最外侧, 连于小脑和脑桥之 间。
其主要成分为小 脑传入纤维(脑桥 核发出至新小脑的 纤维) ,且几乎全 部由对侧脑桥核发 出的脑桥小脑纤维 构成,仅少许脑桥 网状核到小脑皮质 的纤维。
小脑传出纤维非 常稀少,为小脑至 脑桥的纤维。
3、小脑上脚
• 又称结合臂,连于小 脑和中脑、间脑之间。
• 主要由小脑齿状核发
出的传出纤维组成, 这些纤维在中脑被盖 左右相互交叉后上升, 止于对侧红核和背侧 丘脑。
因此与调节肌张力有 关。
脊髓小脑(旧小脑) 功能:调节肌张力
脊髓后角 本体 感觉纤维
前叶
大脑皮质
前庭核群
顶核、球状 核及栓状核
前庭脊髓束
脊髓前角运动 细胞
红核脊髓束
丘脑 红核 骨骼肌
3、新小脑或大脑小脑 出现较晚,哺乳类才出现。 包括后叶(原裂以后的部分)和齿状核。 最大,是锥体外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控制骨骼肌随意、精细运动 的协调性
*顶核: 呈卵圆形,大小10X5mm, 位于第四脑室的顶壁内,靠 近正中面。 接受原小脑和前庭核的纤 维,参与平衡反射活动。
(红-顶,绿-球,蓝-栓,紫-齿) (红-顶,绿-球,蓝-栓,紫-齿)
*球状核 形状不规则,1个, 大小5X5X3毫米,位 于顶核的外侧,常被 纤维分成数块。 主要接受旧小脑皮 质的纤维。

小脑知识点总结

小脑知识点总结

小脑是大脑的一部分,位于颅后窝下方,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平衡和姿势控制。

以下是关于小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解剖结构:
- 位于颅后窝下方,由两个半球组成,中间由蚓部连接。

- 表面有许多褶皱和沟回,这些结构增加了其表面积,有利于神经元的密集分布。

2. 功能:
- 运动协调:小脑通过调节肌肉张力、协调运动和控制精细动作,使身体运动更为流畅和协调。

- 平衡和姿势控制:小脑参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帮助人们保持站立和行走时的姿势稳定。

- 运动学习:在学习新的运动技能和动作模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损伤和疾病:
- 小脑失调:小脑损伤或疾病可能导致运动不协调、姿势不稳、眼球震颤等症状。

- 小脑萎缩:一些疾病(如酒精性脑萎缩、脑干小脑变性)会导致小脑萎缩,影响运动协调和平衡。

4. 神经元和神经递质:
- 小脑含有许多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如谷氨酸)进行信息传递。

- 小脑与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其他部分进行广泛连接,以协调和调节运动。

5. 临床意义:
- 研究小脑有助于了解运动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和平衡障碍等病理生理学问题,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理解小脑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性。

小脑解剖最新版本

小脑解剖最新版本
⑵旧小脑:小脑蚓(小结除外)的蚓垂、蚓垂体、蚓结节加上原裂以前的前叶, 主要接受脊髓的传入(脊髓小脑前、后束),又称脊髓小脑。
⑶新小脑:原裂以后的后叶,主要接受大脑皮质经由脑桥核中继而来的信息,故 又称大脑小脑。
旧小脑
原小脑
精品课件
新小脑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大量神经元胞体聚集在小脑表层形成小脑皮质; 位于深部的小脑白质称为髓体; 髓体内埋有灰质的核团,称小脑核(中央核); 小脑皮质由浅入深分为分子层、梨状细胞层(浦肯野细胞
精品课件
梨状细胞层:
由单层梨状细胞构成,其 树突呈扇形,在分子层内 展开,起自对侧下橄榄核 的攀缘纤维与梨状细胞树 突形成兴奋性突触,梨状 细胞还接受位于分子层细 胞的抑制性信息,其轴突 是小脑皮质唯一的传出通 路,大部分止于小脑核, 小部分止于前庭神经核, 对这些核团起抑制作用。
精品课件
分子层:细胞成分少,主要 由梨状细胞树突,颗粒细胞 轴突以及攀援纤维组成。
有:来自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
延髓下橄榄核、延髓网状结构至
小脑的纤维;脊髓小脑后束及楔
小脑束的纤维。传出纤维有:发
自绒球和部分小脑蚓部皮质,止
于前庭神经核的小脑前庭纤维;
起于顶核,止于延髓的顶核延髓
束纤维(包括顶核前庭纤维、顶
核网状纤维)。
精品课件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⒈前庭小脑
同侧前庭神经、前庭 神经核的纤维→小脑下脚→ 前庭小脑→同侧前庭神经核 →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 脊髓前角内侧运动神经元
2 、球状核 位于顶核外侧; 接受旧小脑皮质来的纤维; 发出纤维加入小脑上脚。
精品课件
3 、栓状核 位于齿状核门,大型多极细胞; 接受旧小脑皮质的纤维; 发; 接受新小脑纤维; 发出纤维经小脑上脚,在中脑交叉后到对侧红核以及背侧

小脑解剖含小脑的外形及分部荟萃材料

小脑解剖含小脑的外形及分部荟萃材料
• 其纤维主要与脑干前庭核和前庭神经 相联系。
专业内容
10
2、前叶 • 原裂以前的部分+小脑蚓的蚓垂和蚓
锥体,又称旧小脑、脊髓小脑;
• 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 3、后 叶
• 原裂以后的部分,又称新小脑、大脑 小脑、脑桥小脑;
• 大脑皮质通过皮质脑桥束、脑桥核、 脑桥小脑纤维与新小脑相连系。
专业内容
• 其损伤后的症状以肌张力低下、 共济失调及意向性振颤为代表。
专业内容
49
32
• 传入纤维按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
(1)爬行纤维 climbing fibers(攀缘纤 维): 来自下橄榄核。较细,在白质与
颗粒层中均无分支,当其接近梨状细胞 时,失去髓鞘,并分为几个小支,沿梨 状细胞攀缘而上,并形成突触,也可与 其它细胞相联系。由爬行纤维传来的冲 动,可以直接传给梨状细胞,对其有强 兴奋作用。
专业内容
41
5 、网状小脑纤维 6 、三叉小脑纤维 7 、顶盖小脑纤维
专业内容
42
(二)小脑的传出纤维
1 、新小脑皮质的传出纤维
• 经齿状核中继;
• 1)经小脑上脚交叉,穿过红核或经其周 围在对侧丘脑的腹外侧核、腹前核、枕 及板内核中继,至大脑皮质运动区及躯 体感觉区。
• 2)终止于对侧红核,进而发出红核橄榄 束。
红核以及背侧丘脑的腹中间核和腹前核。
专业内容
28
专业内容
29
专业内容
30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
专业内容
31
(一)小脑的传入纤维
• 包括:脊髓小脑束、楔小脑束、橄榄 小脑束、前庭小脑束、脑桥小脑束。
• 按照联络部位不同可分为两种: 短联络纤维:联系相邻叶片; 长联络纤维:连结同侧不同皮质。

小脑的解剖及功能

小脑的解剖及功能

小脑的解剖及功能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脑和延髓之间。

它由胚胎早期的菱脑分化而来,是脑六个组成部分中仅次于大脑的第二大结构。

一、外部形态:中部狭窄称小脑蚓vermis,两侧膨大部称小脑半球,小脑下面靠小脑蚓两侧小脑半球突起称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

二、内部结构:1、皮质2、髓质(髓体):顶核、中间核(拴状核、球状核)、齿状核。

三、解剖1、蚓部:从外观上看,小脑中间有一条纵贯上下的狭窄部分,卷曲如虫,称为蚓部。

2、小脑半球:蚓部两侧有两个膨隆团块称为小脑半球。

3、小脑的分叶:(1)按形态结构和进化可分为:绒球小结叶flocculonodular lobe(原小脑或古小脑),小脑前叶anterior lobe(旧小脑主要功能与头部和身体的本体感受和外感受的传入信息有关,有调节肌紧张的作用;),小脑后叶posterior lobe(新小脑)。

(2)按机能可分为:前庭小脑(原小脑或古小脑archicerebellum,主要接受来自前庭核和前庭神经的传入纤维,调节躯干肌肉的活动,在维持肌紧张、身体平衡和姿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脊髓小脑(旧小脑paleocerebellum),大脑小脑(新小脑neocerebellum,它在人类最为发达,主要接受经脑桥接转的来自大脑皮质的纤维,参与由大脑皮层发起的随意运动的调节。

在位相性的活动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4、小脑皮层:小脑的表面被覆着一层灰质,叫做小脑皮层。

小脑皮层分为3层,从表及里分别为分子层、浦肯野氏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皮层里含有星状细胞、篮状细胞、浦肯野氏细胞、高尔基氏细胞和颗粒细胞等5种神经元。

5、小脑延髓:皮层的下方是小脑髓质,由出入小脑的神经纤维和4对小脑深部核团组成。

6、神经核团:在小脑左、右半球深部的髓质中,每侧各埋藏着4个由神经细胞群构成的神经核团,由内侧向外侧分别为顶核、栓状核、球状核和齿状核,其中栓状核和球状核常合称为间位核。

小脑的外形及分区解剖

小脑的外形及分区解剖
小脑的外形及分区解剖
小脑
• 小脑cerebellum位居颅后窝,借其上、中、下三对小脑脚连于脑干 的背面,其上方借大脑横裂和小脑幕与大脑分隔。
• 小脑是机体重要的躯体运动调节中枢之一,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 平衡、调节肌张力以及协调随意运动。
(一)小脑的外形
• 小脑两侧的膨大部为小脑半球cerebellar hemispheres,中间的狭窄 部为小脑蚓vermis。
(二)小脑的分叶、分区
• 小脑表面有许多相互平行的浅沟,将其分为许多狭长的小脑叶片。 • 其中小脑上面前、中1/3交界处有一略呈V字形的深沟,称为原裂
primary fissure;小脑下面绒球和小结的后方有一深沟,为后外侧裂 posterolateral fissure;
(二)小脑的分叶、分区
小脑分区
• 据小脑皮质内梨状神经元和小脑核之间的投射规律,又可将小脑由 内向外可分为三个纵区,即内侧区medial zone、中间区intermediate zone和外侧区lateral 。
小脑的分区
• 小脑的分区(解剖分区和功能分区)与小脑的种系发生密切相关。 • 绒球小结叶在进化上出现最早,构成原小脑archicerebellum,因其纤
• 小脑上面稍平坦,其前、后缘凹陷,称小脑前、后切迹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erebellarnotches;下面膨隆,在小脑半球下面的前内侧,各 有一突出部,称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
小脑扁桃体
• 小脑扁桃体紧邻延髓和枕骨大孔的两侧,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 桃体可被挤人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或称小脑扁桃体疝,压迫 延髓内的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危及生命。
维联系及功能与前庭密切相关,故又称前庭小脑 vestibulocerebellum。

间脑与小脑的解剖与功能定位

间脑与小脑的解剖与功能定位

下丘脑 hypothalamus
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构成第三脑室 侧壁的下半和底壁。
有视交叉 灰结节Biblioteka 漏斗 垂体 乳头体下丘脑的分区及主要核团
1)视前区、2)视上区 (视上核 室旁核) 、3)结节 区(漏斗核 腹内侧核 腹外侧核) 、4)乳头体 区 (乳头体核 下丘脑后核)
下丘脑的纤维联系
①与边缘系统的联系 前脑内侧束
位置:位于脑干与端脑之间,连
接大脑半球和中脑,间脑的两侧
和背面被大脑半球所覆盖。
间脑分5个部分:
背侧丘脑
间 脑
后丘脑 上丘脑 底丘脑
下丘脑
第三脑室
1 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亦称丘脑,是构成间脑的主要部分,是一对卵
圆形灰质团块,各种传导路均经丘脑中继后传入大脑,因而 丘脑是皮质下的最高感觉中枢。丘脑内部是由较多而复杂的 核组成,根据核群的纤维联系可将丘脑核团分为三类。 (1)中继核群 主要是接受感觉束和小脑束来的纤维,发出 特定的投射纤维到皮质的主要感觉区和运动区,如腹前核、 腹后核、腹外侧核、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是一般躯体 感觉的中继核。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纤维和味觉纤维, 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这些纤维将身体对 侧半传来的信息定位严明地投射到腹后核中,即头部在腹后 内侧核,上肢、躯干和下肢的自内向外依次地在腹后外侧核 中。自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投入大脑皮质的中央后 回。腹后外侧核和腹前核之间无明确的界限,它们发出的纤 维经内囊投至中央沟前方的躯体运动区。这两个核在小脑皮 质和大脑皮质的躯体运动区之间的联系上起重要作用。腹前 核还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纤维。
界视交叉和终板,后界乳头体的后缘。紧靠视交叉前方延至 终板的区域,称视前区,它的来源虽属端脑,但在功能和联 系上与下丘脑相同。就其腹面观,包括视交叉、漏斗、灰结 节、乳头体及垂体。下丘脑从事内脏和内分泌活动的中枢控 制,也参与情绪活动。按其下丘脑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区域。 (1)下丘脑的主要核团:下丘脑由形体大小不一的细胞组成, 有的核团边界明确,较多的却是弥散分布的。最引人注目的 是 视 上 核 ( nucleus supraopticus) 和 室 旁 核 ( nucleus paraventricularis),二核的细胞相似,形体较大,细胞质中 有胶状物质的内含物,是神经分泌产物。二核都发纤维至垂 体后叶。乳头体中的细胞称为乳头体核。漏斗核(也叫弓状 核)位于第三脑室壁最下部,靠近漏斗处,此核的细胞紧靠 室官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脑蚓部损害后可产生躯干共济失调
可有醉酒步态、步距宽、闭目难立征前后倾 倒,小脑半球损害可产生同侧肢体共济失 调,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阳性,闭目难 立征左右倾倒,可出现小脑性语言:吟诗 样或爆发性语言

躯干共济失调(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 要表现为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站立和坐时)平 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 稳、 Romberg征(睁眼、闭眼)阳性(不稳), 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眼球震颤常无。 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蚓部(原始小脑)受损害。


小脑位于后颅窝 小脑幕下方,延髓与脑桥的背侧 上方借小脑幕与枕叶隔开 下方是小脑延髓池
此图片来自于: /tp/3823_more.aspx?keyWord=神经系统 (图谱_37℃专业健康咨询网)

小脑下脚(绳状体)、中脚(脑桥臂)、 上脚(结合臂)分别与延髓、桥脑、中脑 相连
小脑主要是维持躯体平衡,控制姿势和步 态,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的准确性

人体的姿势保持与随意运动完成,与大脑、 基底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有密切 的关系。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 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 共济失调。

小脑的传出纤维在传导过程中有两次交叉
,对躯体活动发挥同侧协调作用,并有躯体 各部位的代表区:小脑半球为四肢的代表 区,蚓部是躯干的代表区
小脑解剖与定位
此图片来自于: /kj/gsddky/rtjp/Untitled-11.htm (小脑(下面观))
此图片来自于: /kj/gsddky/rtjp/Untitled-11.htm (小脑(上面观))

小脑的中央部为小脑蚓部 两侧为小脑半球
小脑分为三个主叶,即绒球小结叶、前叶、 后叶

小脑表面为灰质(皮质),小脑皮质下为 白质(髓质)
小脑白质中有四个小脑核,分别为顶核、 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


最大的是齿状核,其内侧有栓状核和球状 核,顶核位于第4脑室顶的上方。齿状核接 受新小脑皮质的纤维,栓、球二核兼有新、 旧小脑皮质的纤维进入。这3个核发出的纤 维组成小脑上脚。顶核主要接受古、旧小 脑皮质的纤维,它发出的纤维主要经小脑 下脚的内侧止于前庭神经核和网状结构。
小脑半球病变最主要的症状为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不是小脑独有的体征
脊髓、小脑、大脑半球、前庭损害都会引起 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深感觉障碍 性共济失调;②小脑性共济失调;③前庭 迷路性共济失调;④大脑型共济失调。而 临床上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 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 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
①古小脑就是绒球小结叶,在进化上出现最 早,存在于所有的脊椎动物小脑中,主要 与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密切联系。②旧 小脑包括前叶和后叶小脑蚓中的蚓垂和蚓 锥体。旧小脑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本体感 觉和皮肤感觉的信息。③新小脑仅见于哺 乳类,包括古、旧小脑以外的部分,主要 通过小脑中脚联系大脑皮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脑半球(新小脑)受损害,主要表现为患者 的肢体完成各项动作的平衡障碍,如指鼻 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辨距不良、轮替 运动差、误指试验偏向病侧,眼球震颤较 多见(粗大),步态不稳等。一般上肢比下肢 的共济失调严重。

小脑系统有传出纤维和传出纤维 传入纤维来自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
有脊髓小脑束、前庭小脑束、桥脑小脑束、 橄榄小脑束等 传出纤维发自小脑深部核团(主要是齿状 核和顶核 主要是齿状核红核脊髓束、齿状核红核丘 脑束、顶核脊髓束


依据小脑的进化和传入纤维联系,
小脑又可分为古、旧和新小脑3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