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解剖--小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他还指出Tach氏经由苔状纤维在浦细
胞外所做微电极描记成果也说明,刺激苔
状纤维之所以呈现单纯型棘波是由于后者
的兴奋被来自星状细胞和蓝状细胞的抑制
性突触所阻截,而刺激爬行纤维之所以呈
现复杂型棘波,是因为在线路上不与星状
或蓝状细胞相接触。
33
根据上述事实 Nagamo氏推测反馈通道 的作用在于颗粒细胞的发放形成振荡。也就 是说重复地使颗粒细胞时而放电,时而被抑 制。如此,浦氏细胞就能从星状细胞以及蓝 状细胞的抑制下解放出来, 从而就能不断地 对恒定的输入(前馈通道负此责任)起反应。 这就可解释小脑如何保持肌张力和姿势的稳 定。
障碍,如伤及齿状核时症状加剧,且呈现
粗大震颤与眼球震颤。
8. 切除小脑下脚与切除絮结叶复合体所引
起的症状相仿。
23
9. 切除小脑中脚后动物喜俯卧,自发运动
时躯体摇摆易倾倒,历时一月后可大致恢
复,但上肢动作仍遗留失调,下肢动作笨
拙。
10. 切除小脑上脚与新小脑损害相仿,主要
表现为肌张力低落和意向性震颤。
5
小脑半球下面有: 1.下半叶小叶:此叶与上半月小叶之间有 水平裂。 2.二腹叶:此叶与下半月小叶之间有次裂 (secondary fissure) 3.小脑扁桃:藉后外侧裂与絮结叶相邻。 4.絮叶:以絮叶脚与蚓小结连接成絮结叶。
6
从原裂以前包括小脑舌、中央小叶、山顶、 前半月小叶称为前叶。 从原裂以后至后外侧裂以前包括后半月小 叶、上半月小叶、下半月小叶、二腹叶、扁 桃、山坡、蚓叶、蚓结节、蚓锥、蚓垂称为 后叶。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蚓部和半球均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 质居于中央,白质当中蕴藏小脑诸核。小脑 分为三层,由外向内各称为分子层、浦氏细 胞层和颗粒细胞层。 7
15
(一)小脑下脚
乃连系小脑与脊髓和延
髓的通路。其中大部分纤维止于蚓部及前 叶,下脚中主要的传导束有: 1. 脊髓小脑后束: 起于同侧脊髓的Clarke 背核,通过苔状纤维主要止于小脑前叶的 颗粒层,有一部分纤维止于新小脑的后半 月小叶。
16
2.橄榄小脑束: 主要起于对侧下橄榄核, 通过看爬行纤维止于蚓部和小脑半球,传达 基底节信号。 3.前庭小脑束: 起于同侧前庭上核和外侧 核以及直接来自前庭神经的纤维,通过苔状 纤维主要止于絮结叶,部分止于顶核。 4. 背外及腹外弓状纤维: 前者起于双侧的 薄束核及双侧楔状束核,后者起于旁正中网 状核和延髓外侧网状核,均通过苔状纤维止 于小脑前叶皮层。
38
除简单的反射性调节外,一切去往小脑 的信息均到小脑皮层,一切离开小脑的信息 均通过小脑核。所有的小脑核细胞对小脑以 外的中枢,诸如红核、前庭核、网状结构和 丘脑而言均呈兴奋作用,但小脑的总输出枢 纽—小脑核细胞并不是以相同强度和相同时 限向小脑外中枢输出,小脑核细胞的兴奋作 用都经过浦肯野细胞的抑制性控制;同样浦 肯野细胞也不是以相同强度和相同时限发挥 其抑制性影响。
3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至于反馈通道究竟起何作用则迄今无定论。 虽然 Albus 认为两条通道同时起作用以控制 颗粒细胞的阈值,但从通道接线次序可以看 出颗粒细胞放电时,高基氏细胞的抑制作用 还未到来, 所以反馈通道并不能保持颗粒细 胞发放率的恒定。 Nagamo氏认为:做为反馈通道的高基氏 细胞的上行树突,在数量上比做为前馈通道 的下行树突多几十倍,这种配备必然有其生 物意义。
26
浦肯野细胞的输入通道主要有两条: A.来自下橄榄的爬行纤维与浦细胞形成 兴奋性突触。 B. 颗粒细胞的轴支在小脑表面形成的平 行纤维与浦氏细胞形成兴奋性突触,平
行纤维也与蓝状细胞突触,而后者的轴
枝又与浦氏细胞体形成抑制性突触。
27
1970年,Tach通过微电极做细胞外描记 发现浦细胞有两种形式的反应: A. 单纯型棘波:系来自颗粒细胞上行平行 纤维的反应。 B.复杂型棘波:系对来自下橄榄核的爬行 纤维的反应。 当给予平行纤维刺激而从细胞内对浦细 胞描记时则发现最初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继而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后者是由于星 状细胞和蓝状细胞受刺激后对浦细胞施予 影响的关系。 28
21
3. 切除猴前叶蚓部也产生躯干性共济失调,
但较切除絮结叶为轻,动物能走和跳跃,动
作中有明显共济失调。
4. 切除狗的小脑前叶可使其去大脑强直加重,
刺激前叶可使去大脑强直缓解。 5. 切除顶核与切除前中蚓部的结果相似。
22
6. 切除小脑前半月小叶,产生同侧肢体共 济失调,当做意向性动作时症状加剧,联 合动作不受影响。 7. 切除猴的新小脑时,四肢呈意向性动作
中线两旁。相当于第IV脑室顶部,乃诸 核中最古老的成分,接受来自前庭诸核 的纤维,发出纤维通过顶核脑干束到前 庭核网状结构。
14
四.小脑的外部连系 小脑的传入与传出均经过三对小脑脚。 一般言之,凡是进入小脑的纤维均止于小脑 皮层,传出纤维均起于小脑诸核。仅有的例 外是起于前庭核的纤维止于顶核,部分起于 小脑前叶皮层的纤维止于前庭核。
450个上行树突和数十根下行树突,每个
轴突约控制十万颗粒细胞。
10
三.小脑诸核
在每侧小脑半球白质之中,各含有四
个游离的灰质块,从外向内依次为齿状核、
栓状核、球状核和顶核。前三者位于半球
白质之中,顶核位于蚓部白质之中。
11
1. 齿状核 乃诸核中的最大者,位于诸核的最外侧, 外观很象下橄榄核,是一片褶皱的灰质,当 中有白质,其开口正对中线。主要接受新小 脑皮层的输出纤维和部分旧小脑的输出纤维, 由大多极细胞的传出纤维经小脑上脚到对侧 红核首端的小细胞而后到丘脑腹外核,有一 部分直接到腹外核,形成齿状核丘脑束。
而反馈通道是经过颗粒细胞而输出到高基
氏细胞的冲动。
30
目前均同意Marr的学说:即借助高基氏 细胞,通过前馈通道控制颗粒细胞的兴奋 阈值,从而使其轴突也就是平行纤维的发 放率才能接近恒定,否则随机性很大的苔 状纤维发放率将使平行纤维和浦肯野细胞 之间突触效率逐渐增高,浦细胞的记忆容 量越来越小。结果会导致浦细胞不能对来 自平行纤维冲动进行反应。
17
苔状纤维是粗的有髓纤维与颗粒细胞、浦细 胞和高基氏细胞建立兴奋突触,爬行纤维是细 的有髓纤维主要与浦细胞突触。 1. 桥脑小脑束:乃大脑桥脑束的二级纤维,起 于对侧桥脑核的横行轴枝通过苔状纤维止于小 脑半球后叶。
18
(二)小脑中脚: 主要为连系大脑与小脑通路。
2. 小脑大脑束:起于小脑核到对侧额顶 区皮层。 (三)小脑上脚:主要为连系小脑与大脑的 通路,传出纤维始于齿状核,经齿状核丘脑 束到对侧丘脑腹外核,传入纤维有腹脊髓小 脑束,在四叠体下丘平面经上脚止于小脑前 叶皮层。
小脑的表面解剖简介
1
一.小脑的表面解剖
小脑略呈圆形,横径长于前后径,背面正 中稍形隆起,腹面正中凹入形成小脑溪,桥脑 和延髓的背部正好镶嵌溪中,并共同形成第IV 脑室。小脑前上缘正中有一浅而宽的小脑前切 迹,后面有一深而窄的小脑后切迹,小脑镰即 嵌于此等切迹之中。小脑表面有许多深浅不一 的平行横沟将小脑分成许多回,成年人的小脑 面积约为 1000cm2 ,但暴露在表面的部分不过 1/6 ,小脑在成年人重约 150gm ,为大脑的 1/8 , 在婴儿仅为大脑的1/20。
36
本世纪六十代以来,很多人提出小脑对 躯体运动的调节应按区划分的主张,即将小 脑皮层从中线两则的每侧纵向划分为三个区: 内侧区(蚓部)发出纤维到顶核;中间区 (旁蚓部)发出纤维投射到栓状核和球状核; 外侧区(小脑半球)发出纤维投射至齿状核。 并认为内侧区整合躯干的姿势、肌张为、位 相运动和平衡。中间区和外侧区整合同侧肢 体的姿势和运动。
24
二.电生理实验 1. 诱发电位: 刺激躯体特定部位能在小脑前
叶和后叶引出诱发电位,其空间分布是人体
的倒置,头和躯干在前叶的中部,四肢在前
叶的两侧。刺激大脑皮层在小脑前叶的投射
与刺激躯体时有相同的空间分布。来自大脑
皮层听区和视区的投射在小脑后叶上部,相
当于下半月小叶的蚓体部分。
25
2. 微电极技术在浦细胞的应用: 虽然1897 年Sherringon便发现小脑性抑制能拮抗去大 脑强直,但直到1966伊藤才弄清这种抑制系 由一种特殊类型的小脑细胞(Purkinje cell) 所发起。在小脑皮层中此细胞有1500万个。 现在它仍被认为是防止兴奋机制搞乱神经系 统正常运转的最有力的控制因素之一。
1. 分子层:主要由星状细胞和蓝状细胞组
成,浦氏及高基氏细胞的树突可伸达此层。
来自颗粒细胞的轴突在此层成平行纤维与
浦氏细胞、星状细胞、蓝状细胞以及高基
氏细胞的树突突触。蓝状细胞居于分子层
的最深部,其轴突甚长和小脑叶的纵轴成
直角。每一轴突又分出很多侧支。
8
2. 浦氏细胞层:由一层排列规整、胞体
粗大的浦肯野细胞所组成,其胞体略呈
3
蚓部可为上蚓和下蚓,上蚓背面稍隆起 成嵴,和两半球之间并无明显界限,由前向 后可分为小脑舌、中央小叶、小脑山和蚓叶。 下蚓位于小脑溪中,由后向前可分为蚓结节、 蚓锥、蚓垂和蚓小结。 小脑半球被许多横沟分割成几个部分, 沟有时也横过蚓部。
4
小脑半球上面有:
1.四方小叶:此叶又可分为前半月小叶和后 半 月 小 叶 , 两 者 之 间 横 沟 称 原 裂 (primary fissure)。 2.上半月小叶:此叶与后半月小叶之间的横 沟称后半月裂。
34
小脑机能的综合理解
35
小脑是在动物的活动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 条件下,在前庭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当动物生活于水中,以蛇行运动为主时, 首先了现的是絮结叶;当动物在水中靠鳍向 前划行,需要不断地调节肌肉张力和肌肉运 动时开始出现蚓部;当动物靠肢本撑离地面, 运动形式益趋复杂时,乃出现小脑半球;当 人类靠下肢行走,上肢成为劳动器官后,小 脑半球高度发展。
从颗粒层离开的仅有的传出纤维是浦细
胞的轴支,它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但其抑
制作用又可被其轴支发出的回返性侧支通
过中间神经元产生的抑制所抑制,称为脱
抑制(disinhibition)
至于浦细胞的抑制性纤维如何发挥作
用,通过电生理方法已逐渐搞清,它对皮
层感觉运动区的抑制可见下图:
29
(三) 控制论在高基氏细胞研究上的应用: 按 Nagamo 氏的推测,高基氏细胞的上 行树突约为 300-450 之间,下行树突约为数 十根。根据现有的解剖生理学知识,高基 氏细胞有两个输入:即前馈通道和反馈通 道。前馈通道接受来自苔状纤维的冲动,
19
小脑的生理机能
20
一.切除实验 1. 切除猴的絮结叶悬雍垂复合体,主要呈 现躯干性共济失调(Truncal ataxia),动物 喜仰卧,不愿走动,个别肢体动作不受影响, 素来晕船者不再晕船。 2. 单独切除絮叶比单独损害蚓小结或蚓垂 的影响为期要短,累及蚓小结的儿童髓母细 胞瘤只表现站立不稳而无明显跟膝试验和指 鼻试验异常。
梨形,树突居于分子层中分枝极为茂密,
轴突伸向齿状核。蓝状细胞轴突分枝组
成的蓝状网在此层内。每个网包绕一个
浦氏细胞体。
9
3.颗粒细胞层:此层之中除有密集的颗
粒细胞外,来自脊髓、脑干、大脑的苔状
纤维和来自下橄榄核爬行纤维均通过此层,
前者在本层与颗粒细胞突触。本层深处还
有散在的高基氏细胞,每个细胞约有300-
12
2.栓状核 位于齿状核的内侧及门口, 主 要接受来自旧小脑和部分新小脑皮层的 纤维,经小脑上脚到对侧红核尾端的大 细胞群与锥外系统连系。 3. 球状核 位于栓状核的内侧,接受来 自旧小脑皮层的纤维,其轴突经小脑上 脚到对侧红核尾端的大细胞群,也与锥 外系统连系。
13
4. 顶核
位于最内侧的蚓部白质中,
2
一般将小脑分为蚓部与两半球,前 者在种属发展史中属较古老的部分,因 名旧小脑(paleo-cerebellum),两半球是 较新的结构又称新小脑(neo-cerebellum), 旧小脑中絮结叶中更古老的部分因名原 始小脑(arechi-cerebellum),原始小脑在 高等动物较小,而新小脑仅出现于哺乳 动物,它与大脑皮层的发育有相应的关 系。
37
小脑之所以能完成上述调节(控制)是 靠下述三条通筵来接受信息的: 1. 脊髓小脑通路:通过脊髓小脑束将肌梭、 肌腱、关节、皮肤的传入冲动送往同侧小脑 前叶。 2.脑干小脑通路:通过前庭小脑束,将迷 路冲动送往絮结叶。 3. 大脑小脑通路:通过皮质-脑桥-小脑束和 锥外皮层 - 橄榄小脑束将大脑和基底节的指 令送往新旧小脑皮层。
他还指出Tach氏经由苔状纤维在浦细
胞外所做微电极描记成果也说明,刺激苔
状纤维之所以呈现单纯型棘波是由于后者
的兴奋被来自星状细胞和蓝状细胞的抑制
性突触所阻截,而刺激爬行纤维之所以呈
现复杂型棘波,是因为在线路上不与星状
或蓝状细胞相接触。
33
根据上述事实 Nagamo氏推测反馈通道 的作用在于颗粒细胞的发放形成振荡。也就 是说重复地使颗粒细胞时而放电,时而被抑 制。如此,浦氏细胞就能从星状细胞以及蓝 状细胞的抑制下解放出来, 从而就能不断地 对恒定的输入(前馈通道负此责任)起反应。 这就可解释小脑如何保持肌张力和姿势的稳 定。
障碍,如伤及齿状核时症状加剧,且呈现
粗大震颤与眼球震颤。
8. 切除小脑下脚与切除絮结叶复合体所引
起的症状相仿。
23
9. 切除小脑中脚后动物喜俯卧,自发运动
时躯体摇摆易倾倒,历时一月后可大致恢
复,但上肢动作仍遗留失调,下肢动作笨
拙。
10. 切除小脑上脚与新小脑损害相仿,主要
表现为肌张力低落和意向性震颤。
5
小脑半球下面有: 1.下半叶小叶:此叶与上半月小叶之间有 水平裂。 2.二腹叶:此叶与下半月小叶之间有次裂 (secondary fissure) 3.小脑扁桃:藉后外侧裂与絮结叶相邻。 4.絮叶:以絮叶脚与蚓小结连接成絮结叶。
6
从原裂以前包括小脑舌、中央小叶、山顶、 前半月小叶称为前叶。 从原裂以后至后外侧裂以前包括后半月小 叶、上半月小叶、下半月小叶、二腹叶、扁 桃、山坡、蚓叶、蚓结节、蚓锥、蚓垂称为 后叶。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蚓部和半球均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 质居于中央,白质当中蕴藏小脑诸核。小脑 分为三层,由外向内各称为分子层、浦氏细 胞层和颗粒细胞层。 7
15
(一)小脑下脚
乃连系小脑与脊髓和延
髓的通路。其中大部分纤维止于蚓部及前 叶,下脚中主要的传导束有: 1. 脊髓小脑后束: 起于同侧脊髓的Clarke 背核,通过苔状纤维主要止于小脑前叶的 颗粒层,有一部分纤维止于新小脑的后半 月小叶。
16
2.橄榄小脑束: 主要起于对侧下橄榄核, 通过看爬行纤维止于蚓部和小脑半球,传达 基底节信号。 3.前庭小脑束: 起于同侧前庭上核和外侧 核以及直接来自前庭神经的纤维,通过苔状 纤维主要止于絮结叶,部分止于顶核。 4. 背外及腹外弓状纤维: 前者起于双侧的 薄束核及双侧楔状束核,后者起于旁正中网 状核和延髓外侧网状核,均通过苔状纤维止 于小脑前叶皮层。
38
除简单的反射性调节外,一切去往小脑 的信息均到小脑皮层,一切离开小脑的信息 均通过小脑核。所有的小脑核细胞对小脑以 外的中枢,诸如红核、前庭核、网状结构和 丘脑而言均呈兴奋作用,但小脑的总输出枢 纽—小脑核细胞并不是以相同强度和相同时 限向小脑外中枢输出,小脑核细胞的兴奋作 用都经过浦肯野细胞的抑制性控制;同样浦 肯野细胞也不是以相同强度和相同时限发挥 其抑制性影响。
3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至于反馈通道究竟起何作用则迄今无定论。 虽然 Albus 认为两条通道同时起作用以控制 颗粒细胞的阈值,但从通道接线次序可以看 出颗粒细胞放电时,高基氏细胞的抑制作用 还未到来, 所以反馈通道并不能保持颗粒细 胞发放率的恒定。 Nagamo氏认为:做为反馈通道的高基氏 细胞的上行树突,在数量上比做为前馈通道 的下行树突多几十倍,这种配备必然有其生 物意义。
26
浦肯野细胞的输入通道主要有两条: A.来自下橄榄的爬行纤维与浦细胞形成 兴奋性突触。 B. 颗粒细胞的轴支在小脑表面形成的平 行纤维与浦氏细胞形成兴奋性突触,平
行纤维也与蓝状细胞突触,而后者的轴
枝又与浦氏细胞体形成抑制性突触。
27
1970年,Tach通过微电极做细胞外描记 发现浦细胞有两种形式的反应: A. 单纯型棘波:系来自颗粒细胞上行平行 纤维的反应。 B.复杂型棘波:系对来自下橄榄核的爬行 纤维的反应。 当给予平行纤维刺激而从细胞内对浦细 胞描记时则发现最初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继而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后者是由于星 状细胞和蓝状细胞受刺激后对浦细胞施予 影响的关系。 28
21
3. 切除猴前叶蚓部也产生躯干性共济失调,
但较切除絮结叶为轻,动物能走和跳跃,动
作中有明显共济失调。
4. 切除狗的小脑前叶可使其去大脑强直加重,
刺激前叶可使去大脑强直缓解。 5. 切除顶核与切除前中蚓部的结果相似。
22
6. 切除小脑前半月小叶,产生同侧肢体共 济失调,当做意向性动作时症状加剧,联 合动作不受影响。 7. 切除猴的新小脑时,四肢呈意向性动作
中线两旁。相当于第IV脑室顶部,乃诸 核中最古老的成分,接受来自前庭诸核 的纤维,发出纤维通过顶核脑干束到前 庭核网状结构。
14
四.小脑的外部连系 小脑的传入与传出均经过三对小脑脚。 一般言之,凡是进入小脑的纤维均止于小脑 皮层,传出纤维均起于小脑诸核。仅有的例 外是起于前庭核的纤维止于顶核,部分起于 小脑前叶皮层的纤维止于前庭核。
450个上行树突和数十根下行树突,每个
轴突约控制十万颗粒细胞。
10
三.小脑诸核
在每侧小脑半球白质之中,各含有四
个游离的灰质块,从外向内依次为齿状核、
栓状核、球状核和顶核。前三者位于半球
白质之中,顶核位于蚓部白质之中。
11
1. 齿状核 乃诸核中的最大者,位于诸核的最外侧, 外观很象下橄榄核,是一片褶皱的灰质,当 中有白质,其开口正对中线。主要接受新小 脑皮层的输出纤维和部分旧小脑的输出纤维, 由大多极细胞的传出纤维经小脑上脚到对侧 红核首端的小细胞而后到丘脑腹外核,有一 部分直接到腹外核,形成齿状核丘脑束。
而反馈通道是经过颗粒细胞而输出到高基
氏细胞的冲动。
30
目前均同意Marr的学说:即借助高基氏 细胞,通过前馈通道控制颗粒细胞的兴奋 阈值,从而使其轴突也就是平行纤维的发 放率才能接近恒定,否则随机性很大的苔 状纤维发放率将使平行纤维和浦肯野细胞 之间突触效率逐渐增高,浦细胞的记忆容 量越来越小。结果会导致浦细胞不能对来 自平行纤维冲动进行反应。
17
苔状纤维是粗的有髓纤维与颗粒细胞、浦细 胞和高基氏细胞建立兴奋突触,爬行纤维是细 的有髓纤维主要与浦细胞突触。 1. 桥脑小脑束:乃大脑桥脑束的二级纤维,起 于对侧桥脑核的横行轴枝通过苔状纤维止于小 脑半球后叶。
18
(二)小脑中脚: 主要为连系大脑与小脑通路。
2. 小脑大脑束:起于小脑核到对侧额顶 区皮层。 (三)小脑上脚:主要为连系小脑与大脑的 通路,传出纤维始于齿状核,经齿状核丘脑 束到对侧丘脑腹外核,传入纤维有腹脊髓小 脑束,在四叠体下丘平面经上脚止于小脑前 叶皮层。
小脑的表面解剖简介
1
一.小脑的表面解剖
小脑略呈圆形,横径长于前后径,背面正 中稍形隆起,腹面正中凹入形成小脑溪,桥脑 和延髓的背部正好镶嵌溪中,并共同形成第IV 脑室。小脑前上缘正中有一浅而宽的小脑前切 迹,后面有一深而窄的小脑后切迹,小脑镰即 嵌于此等切迹之中。小脑表面有许多深浅不一 的平行横沟将小脑分成许多回,成年人的小脑 面积约为 1000cm2 ,但暴露在表面的部分不过 1/6 ,小脑在成年人重约 150gm ,为大脑的 1/8 , 在婴儿仅为大脑的1/20。
36
本世纪六十代以来,很多人提出小脑对 躯体运动的调节应按区划分的主张,即将小 脑皮层从中线两则的每侧纵向划分为三个区: 内侧区(蚓部)发出纤维到顶核;中间区 (旁蚓部)发出纤维投射到栓状核和球状核; 外侧区(小脑半球)发出纤维投射至齿状核。 并认为内侧区整合躯干的姿势、肌张为、位 相运动和平衡。中间区和外侧区整合同侧肢 体的姿势和运动。
24
二.电生理实验 1. 诱发电位: 刺激躯体特定部位能在小脑前
叶和后叶引出诱发电位,其空间分布是人体
的倒置,头和躯干在前叶的中部,四肢在前
叶的两侧。刺激大脑皮层在小脑前叶的投射
与刺激躯体时有相同的空间分布。来自大脑
皮层听区和视区的投射在小脑后叶上部,相
当于下半月小叶的蚓体部分。
25
2. 微电极技术在浦细胞的应用: 虽然1897 年Sherringon便发现小脑性抑制能拮抗去大 脑强直,但直到1966伊藤才弄清这种抑制系 由一种特殊类型的小脑细胞(Purkinje cell) 所发起。在小脑皮层中此细胞有1500万个。 现在它仍被认为是防止兴奋机制搞乱神经系 统正常运转的最有力的控制因素之一。
1. 分子层:主要由星状细胞和蓝状细胞组
成,浦氏及高基氏细胞的树突可伸达此层。
来自颗粒细胞的轴突在此层成平行纤维与
浦氏细胞、星状细胞、蓝状细胞以及高基
氏细胞的树突突触。蓝状细胞居于分子层
的最深部,其轴突甚长和小脑叶的纵轴成
直角。每一轴突又分出很多侧支。
8
2. 浦氏细胞层:由一层排列规整、胞体
粗大的浦肯野细胞所组成,其胞体略呈
3
蚓部可为上蚓和下蚓,上蚓背面稍隆起 成嵴,和两半球之间并无明显界限,由前向 后可分为小脑舌、中央小叶、小脑山和蚓叶。 下蚓位于小脑溪中,由后向前可分为蚓结节、 蚓锥、蚓垂和蚓小结。 小脑半球被许多横沟分割成几个部分, 沟有时也横过蚓部。
4
小脑半球上面有:
1.四方小叶:此叶又可分为前半月小叶和后 半 月 小 叶 , 两 者 之 间 横 沟 称 原 裂 (primary fissure)。 2.上半月小叶:此叶与后半月小叶之间的横 沟称后半月裂。
34
小脑机能的综合理解
35
小脑是在动物的活动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 条件下,在前庭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当动物生活于水中,以蛇行运动为主时, 首先了现的是絮结叶;当动物在水中靠鳍向 前划行,需要不断地调节肌肉张力和肌肉运 动时开始出现蚓部;当动物靠肢本撑离地面, 运动形式益趋复杂时,乃出现小脑半球;当 人类靠下肢行走,上肢成为劳动器官后,小 脑半球高度发展。
从颗粒层离开的仅有的传出纤维是浦细
胞的轴支,它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但其抑
制作用又可被其轴支发出的回返性侧支通
过中间神经元产生的抑制所抑制,称为脱
抑制(disinhibition)
至于浦细胞的抑制性纤维如何发挥作
用,通过电生理方法已逐渐搞清,它对皮
层感觉运动区的抑制可见下图:
29
(三) 控制论在高基氏细胞研究上的应用: 按 Nagamo 氏的推测,高基氏细胞的上 行树突约为 300-450 之间,下行树突约为数 十根。根据现有的解剖生理学知识,高基 氏细胞有两个输入:即前馈通道和反馈通 道。前馈通道接受来自苔状纤维的冲动,
19
小脑的生理机能
20
一.切除实验 1. 切除猴的絮结叶悬雍垂复合体,主要呈 现躯干性共济失调(Truncal ataxia),动物 喜仰卧,不愿走动,个别肢体动作不受影响, 素来晕船者不再晕船。 2. 单独切除絮叶比单独损害蚓小结或蚓垂 的影响为期要短,累及蚓小结的儿童髓母细 胞瘤只表现站立不稳而无明显跟膝试验和指 鼻试验异常。
梨形,树突居于分子层中分枝极为茂密,
轴突伸向齿状核。蓝状细胞轴突分枝组
成的蓝状网在此层内。每个网包绕一个
浦氏细胞体。
9
3.颗粒细胞层:此层之中除有密集的颗
粒细胞外,来自脊髓、脑干、大脑的苔状
纤维和来自下橄榄核爬行纤维均通过此层,
前者在本层与颗粒细胞突触。本层深处还
有散在的高基氏细胞,每个细胞约有300-
12
2.栓状核 位于齿状核的内侧及门口, 主 要接受来自旧小脑和部分新小脑皮层的 纤维,经小脑上脚到对侧红核尾端的大 细胞群与锥外系统连系。 3. 球状核 位于栓状核的内侧,接受来 自旧小脑皮层的纤维,其轴突经小脑上 脚到对侧红核尾端的大细胞群,也与锥 外系统连系。
13
4. 顶核
位于最内侧的蚓部白质中,
2
一般将小脑分为蚓部与两半球,前 者在种属发展史中属较古老的部分,因 名旧小脑(paleo-cerebellum),两半球是 较新的结构又称新小脑(neo-cerebellum), 旧小脑中絮结叶中更古老的部分因名原 始小脑(arechi-cerebellum),原始小脑在 高等动物较小,而新小脑仅出现于哺乳 动物,它与大脑皮层的发育有相应的关 系。
37
小脑之所以能完成上述调节(控制)是 靠下述三条通筵来接受信息的: 1. 脊髓小脑通路:通过脊髓小脑束将肌梭、 肌腱、关节、皮肤的传入冲动送往同侧小脑 前叶。 2.脑干小脑通路:通过前庭小脑束,将迷 路冲动送往絮结叶。 3. 大脑小脑通路:通过皮质-脑桥-小脑束和 锥外皮层 - 橄榄小脑束将大脑和基底节的指 令送往新旧小脑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