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中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4321 数学论文
中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1 多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形成自组织。互动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不确定的、非线性的、开放的,是教师和学生去建构、去自组织的。在传授知识时教师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将教学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看作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一个创造过程。“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的越好,师生的信息交流、活动交往、相互作用,即祸合、互动的就越好;反之,师生祸合、互动越好,也会促进“交流――互动”教学。
2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综合,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物理环境作为教学中有形的、静态的硬环境客观地影响着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身心活动。而在物理环境中班级人数又是影响师生行为和师生交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影响着学生个体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程度。若在一个人数少、规模适宜的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更多机会参与课堂讨论,回答教师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开展正常的交往活动。另外,适当的座位安排也能增加中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机会和频率。但是座位的编排直接受到班级规模和教室空间的限制。创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物理环境,其决策权又在于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管理者。当具备足够的空间后,教师可以在教室里适当灵活走动,能顾及到教室的每个区域,还可以根据各个学生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合理搭配分组,把比较安静的学生安排在组长或相对健谈的学生对面,把讲话过多的学生编排在指定的组长旁,通过减少其对视机会缩短其参与时间。
课堂心理环境作为教学中无形、动态的软环境对师生互动同样具有主观的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交往中,师生之间愉快的、和谐的交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健康的课堂教学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高
中生心理需求逐渐增多,情绪情感体验更加深刻和强烈,他们有被尊重、被信任、被公平对待和参与活动的需求。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期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性和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他们,和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合作的伙伴关系。同时,要以情感为主线,满腔热情地与学生相处,教师具有亲和力的交流态度,可以缓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压力感,老师充满民主的课堂控制和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期望和宽容,为学生创建民主、宽容的学习交往环境,学生与老师之间交往的主动性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3 加强中学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老师在课堂上培养、教导学生的同时,也承担着教学生活带给自己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享受快乐的同时也承担烦恼,这两个方面都要求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最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与课堂教学的改革,各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和各学校也加强了教师的培训工作,注重老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但对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还比较欠缺,比如教师知道课堂上要和学生积极互动,但在面对具体课堂教学时该如何实施却很困惑,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要使课堂师生互动更为有效,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因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教
师进行引导和培训。(1)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技术知识和自我提升发展意识;(2)注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3)加强教师教学技巧技能的培训效果。
4 充分研究课堂教学的准备、运行及课后反思三阶段
1、课前教学设计
课前教学设计是为发生有效的师生互动而准备的。这一环节质量的好坏,在某些程度上影响着课堂师生互动功效和教学效率的高低。“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一即使是有限的贡献”。一个真正好的教学设计,要关注人的发展,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要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另外,教学设计要对如何建构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做些把握。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放在教学设计的凸显地位。改变传统的只重视知识的输出。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当前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当然,课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系统,教学设计只是一种理想,一个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要根据灵活的教学情形作调整。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老师需要把偶发的事件转换成新的教学资源,进而修正教案,改变教学的过程。所以,教学设计要从“刚性设计”为主灵活地转变到“弹性设计”为主,为课堂上师生有效互动做好准备。
2、课堂教学过程
这是课堂师生互动的运行阶段。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要实现真正、有效的互动,要把握好以下几环节:1)课堂提问。现代的课堂不再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沉默的课堂。质疑、提问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既要保留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步步走向开阔与纵深的传统方法,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质疑提问能力。2)课堂讨论。课堂讨论中对立观点的揭示、探讨和争论,有助于促进其更深入的思考形成新的综合,进而完成思想的转变,对师生互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讨论一定要求师生平等参与。3)课堂反馈。课堂上,教师通过解惑、提问等方式传递认知信息,学生在接到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加工,把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再调整自己的
沟通状态,准备再一次的互动,双方共同筑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流回路。
3、课后教学的反思
课后的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情况的反思,是对自己教学实践能力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客观评价过程。虽然它不包括在课堂师生互动中,但却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后续阶段。当一堂课结束之后,教师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正所谓“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只有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促进教学,才能更好地发展教学技能。反思要求教师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了依据新课标要求制定的渗透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反思教学活动是否面向了全体学生,做到了因材施教;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新的教学资源生成;反思对学生的评价是否统一;反思学生通过这节课究竟学到了什么;反思来自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反思是为“再教设计”,及时反思教学得失,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也能完善再教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