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摆动类手法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推拿手法中,以下哪个手法属于摆动类手法?A. 揉法B. 推法C. 抖法D. 擦法答案:C2. 推拿治疗时,以下哪个部位不宜用力过猛?A. 头部B. 背部C. 腹部D. 颈部答案:D3. 推拿手法中,以下哪个手法适用于治疗头痛?A. 拿法B. 揉法C. 推法D. 点法答案:B4. 推拿手法中,以下哪个手法属于挤压类手法?A. 捏法B. 按法C. 搓法D. 擦法答案:A5. 推拿手法中,以下哪个手法适用于治疗肌肉酸痛?A. 揉法B. 推法C. 拿法D. 抖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推拿手法中,以下哪些手法属于摩擦类手法?A. 摩法B. 擦法C. 推法D. 揉法答案:ABD7. 推拿治疗时,以下哪些部位需要特别注意力度?A. 脊柱B. 关节C. 肌肉D. 内脏答案:ABD8. 推拿手法中,以下哪些手法适用于治疗肩周炎?A. 揉法B. 拿法C. 推法D. 抖法答案:ABC9. 推拿手法中,以下哪些手法属于振动类手法?A. 抖法B. 颤法C. 拍法D. 叩法答案:AB10. 推拿手法中,以下哪些手法适用于治疗腰背痛?A. 揉法B. 推法C. 按法D. 擦法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推拿手法中的“按法”是指用手掌或手指用力按压患者体表的手法。
(对)12. 推拿手法中的“拿法”是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体表的手法。
(对)13. 推拿手法中的“推法”是指用手掌或手指在患者体表做直线推动的手法。
(对)14. 推拿手法中的“擦法”是指用手掌或手指在患者体表做快速摩擦的手法。
(对)15. 推拿手法中的“抖法”是指用手掌或手指在患者体表做快速抖动的手法。
(对)四、简答题16. 简述推拿手法中“揉法”的操作要点。
答案:揉法是指用手掌或手指在患者体表做轻柔、有节奏的旋转运动的手法。
操作时,应保持手法的连贯性和节奏性,力度要均匀,速度要适中,以达到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按摩手法及要领

按摩手法大致分为7类:1.摆动类手法:一指禅推法、各种振法、各种揉法、各种抖动法等。
2.摩擦类手法:推法、运法、擦法、刮法、搓法、摸法、梳法等。
3.挤压类手法:按、点、压、掐、捏、抓、弹法等。
踩背4、叩击类手法:各种拍法、击法、点穴法等。
5.运动关节类手法;各种摇法、板法、伸屈法、端法、顶法等。
6.复合类手法:推摩法、按揉法、振颤法、点按法、牵抖法、旋转法、摇按法等。
7.特定手法:胸外心脏按压法、背法、踩跻法等。
按摩的常用十七种手法:1.推法2、擦法3、揉法4、揉捏法5、搓法6、按法7、摩法8、拍击法9、抖法10、运拉法11、拿法12、滚法13、刮法14、掐法15、弹筋法(提弹法)16、拔法(分筋法)17、理筋法(顺筋法)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
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等作用,用于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以及插用其他手法之间。
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活血散瘀,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于按摩的不同阶段。
(一)方法与步骤1.用指或掌等部位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按摩穴位2.根据推法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
选定力度后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一般推3~5次。
(二)动作要领1.轻推法时用的压力较轻;重推法时用的压力较重。
作全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拇指分开,要求掌根着力,虎口稍抬起,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重叠按压于手背上,双手同时向下加压,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向前推动。
2.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推进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
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
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能提高皮肤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作用。
轻擦法多用于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
重擦法多插用于其他手法之间。
(一)方法与步骤1.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部位着力于皮肤上。
摆动手法

胸前距身体15cm左右桌子上,然后 按照本法操作步骤,熟悉手法要领, 从基本动作开始左右交替练习。练 到具有一定持久力时,再转入人体 操作练习。
滚法
训 练 时 的 体 位
练习时要注意:
(1)滚法吸定点为小指掌指关节背
侧。这点附着于一定部位,以肘部 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 部作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 (2)腕关节屈伸幅度120º (屈80º , 伸40º ,掌背尺侧仅1/2接触治疗部 位。
[临床应用]
1、滚法压力大而柔和,接触面积较
广,适用于肩背、腰臀、四肢等肌 肉丰厚的部位(除却面部、腹部等 的所有部位) 2、多用于运动功能障碍,如四肢、 腰背疼痛、麻木、瘫痪等症状
[作用]
1、舒筋活血
2、滑利关节
3、缓解肌肉、韧带痉挛 4、增强肌肉、韧带活力,促进血液
一指禅推法
坐 位 垂 肘 、 悬 腕 推 法
一指禅推法
手 握 空 拳 指 端 着 力
一指禅推法
腕 部 向 内 摆 动
一指禅推法
腕 部 向 外 摆 动
[练习方法] 分为两个阶段 先在沙袋上练习,目的是锻炼指力和掌 握一指禅推法手法要领; 在人体上操作训练,目的是使手法能适 应人体各个不同部位的需要而灵活变化 运用。
循环及消除疲劳的作用
滚法的变化
1、拳滚法:手握拳,以指间关节着力。 2、小鱼际滚法:
3、大鱼际滚法:
4、前臂滚法:
2、一指禅推法
目前称一指禅流派,包括滚、捻、缠、
搓、揉、抄法等,其中一指禅推法是 “一指禅流派” 的主要手法。此流派发 源于清· 李鉴臣,以后由上海的朱春连、 王继松二位老先生(四代门生)继承下 来,在上海一带较为盛行。
按摩通常有十七种手法

按摩通常有十七种手法,包括推法、擦法等。
手法具体分为七类,一起来了解下:按摩的常用十七种手法:1.推法2、擦法3、揉法4、揉捏法5、搓法6、按法7、摩法8、拍击法9、抖法10、运拉法11、拿法12、滚法13、刮法14、掐法15、弹筋法(提弹法)16、拔法(分筋法)17、理筋法(顺筋法)按摩手法大致分为7类:1.摆动类手法:一指禅推法、各种振法、各种揉法、各种抖动法等。
2.摩擦类手法:推法、运法、擦法、刮法、搓法、摸法、梳法等。
3.挤压类手法:按、点、压、掐、捏、抓、弹法等。
4、叩击类手法:各种拍法、击法、点穴法等。
5.运动关节类手法;各种摇法、板法、伸屈法、端法、顶法等。
6.复合类手法:推摩法、按揉法、振颤法、点按法、牵抖法、旋转法、摇按法等。
7.特定手法:胸外心脏按压法、背法、踩跻法等。
常用的推拿保健手法有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揉法、擦法、抹法、点法、拍法等十一种。
1、按法[操作要领]用手指或手掌或肘尖着力在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上,逐渐用力,按而留之。
按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①指按法。
拇指伸直,用指面着力按压,其余四指起支撑协同作用,逐渐用力按压,如单手指力不足,可用双手拇指重迭用力下压。
指按法接触面小,刺激的力量可轻可重,多用于穴位的按摩,按压的力量以有酸胀的感觉为宜。
②掌按法。
用掌根或全掌按压于体表一定部位,单手掌力不够时,可双手迭按。
掌按法接触面较大,刺激缓和。
③肘按法。
屈曲肘关节,用肘尖部进行按压,刺激较大,多用于软组织丰富的深在部位或穴位,如腰臀部、大腿部。
[注意事项]按法操作时用力方向要垂直,用力要由轻渐重,稳而持续,按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
2、摩法[操作要领]用手掌面或手指面附着在体表一定部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而1有节奏的抚摩动作,不带动皮下组织。
摩法是推拿手法中最轻柔的一种方法。
[注意事项]摩法操作时用力均匀,轻缓,不可按压,腕关节放松,以前臂发力带动腕部,在体表做圆周状的旋转移动。
摆动类手法:滚法

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
摆动类手法—㨰法
• 动作要领:
• 肩关节略前屈,外展,上肢与胸壁间 相隔约一虎口的距离;
• 上臂与前臂的夹角为120°至150°; • 前臂与受术体表的夹角30°至60°;
摆动类手法—㨰法
临床应用: 特点:接触面积大,刺激平和舒适; 功效:松解粘连、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滑利关节; 主治:以运动系统疾病和部分神经系统疾病为主; 适用部位:颈肩背部、腰臀部、四肢等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摆动类手法--滚法
指骨间关节滚法(拳滚法) 术者手握空拳,拇指盖住拳眼,用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近 端指骨间关节背面吸定于受术部位,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摆 动,带动腕关节做屈伸运动。
摆动类手法--滚法
临床应用: 舒经通络、理气止痛功效; 适用于头颈部、项部和腹部。
摆动类手法
㨰法
摆动类手法—㨰法
㨰法:
以手背近尺侧部分在受术部位做节律性往返 由一指禅推法流派原来的滚法发展而来,
滚动的手法。
㨰法推拿流派的标志性手法。
摆动类手法—㨰法
术式:
术者五指自然放松,以小指掌指关节背 侧为主吸定于受术部位,以沉肩、以肘 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关 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使手背 近尺侧做节律性往返运动。
摆动类手法—㨰法
滚法分类:
㨰法 滚法 肘滚法
作用轴
滚
法
三
吸定点
要
素
接触面
摆动类手法—㨰法
动作要领:
向外滚动 前臂外旋,配合屈腕 向内回复 前臂内旋,配合伸腕
摆动类手法--㨰法
腕关0~80°,
前
回滚时背伸约30 ~ 40°)
滚
回 滚
摆动类手法--㨰法
摆动类手法

(二)一指禅推法
以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 部位,沉肩、垂肘、悬腕,以周期性的 肘关节屈伸带动前臂与腕关节作内外摆 动,以及拇指关节屈伸的联合动作。
1、动作结构
术者取坐位或直立位, 预备动作: 沉肩、 垂肘、 悬腕:腕关节屈曲向下悬垂,使桡骨下端 与第一掌骨在腕关节处的夹角在90-110度之间、 掌虚:食、中、无名、小指呈自然屈曲状, 手握空拳,不要用力捏紧、 指实:拇指伸直盖住拳眼,以指峰或罗纹 面着力,稳定的支撑在治疗部位,使拇指与治 疗部位呈90度直角
常用操作
⑴掌背滚:用手背近小指侧部,或小指、无名指、 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附着于一定部 位上,通过碗关节屈伸外旋作往还移动,使之 产生的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一定部 位。 ⑵指间关节滚法:用第二三四五掌指关节背侧吸 附于治疗部位,以腕关节的屈伸动作,使手背 在治疗部位上做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 ⑶掌指关节滚法:用掌指关节背侧附着于治疗部 位,作往返来回的滚动。
指揉法
大鱼际揉法
掌根揉法
2、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⑴要吸定于操作部位,带动皮肤及皮下组 织一起回旋转动,不可在体表摩擦; ⑵施加压力不宜太大,幅度要由小到大; ⑶肩、肘、腕关节摆动要协调连贯,动作 要灵活,贵在柔和。 ⑷要有节奏,不能忽快忽慢。
3、临床应用
揉法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活血散 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安神镇惊等功效。 揉法作用力轻柔缓和而深透,通过揉 动形成的内摩擦,可在组织深层产生温 热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操作,是推 拿临床常用手法之一。
动作说明
动作从预备位开始,首先肱三头肌发力,使肘关 节略伸,同时前臂旋后肌与肱二头肌协同收缩,使前 臂向后转臂约45度的外摆位,此时桡骨下端交叉到尺 骨前方,并带动腕关节向前折屈,使弓成半圆形的手 背沿支撑面向外滚动; 接着肱三头肌、肱二头肌与旋后肌群放松,旋前 肌群收缩,使前臂向内做旋前转臂,经中立位再向内 摆动,此时桡骨又回到尺骨的后方,腕关节随之由屈 过渡到伸,手背的着力面在施术部位上完成内摆的半 周滚动。 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中医医师推拿基本技能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中医医师推拿基本技能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中医推拿技能考核及评分标准一、考核方式1.推拿手法操作:考生随机选择至少两种基本推拿手法,两人一组互相操作。
考官会就手法相关问题进行提问。
2.考核病种:共有13个病种,包括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腕关节扭伤、增生性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胸胁屏伤、胸椎后关节紊乱、落枕、颈椎病、急性腰肌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手法操作考核要求一)摆动类手法1.滚法1)体位:患者体位应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滚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复合而成。
滚法的吸定点是小指掌指关节背侧,这点附着在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伸屈和前臂旋转。
3)操作要领:手法吸定的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摩擦、辗动或跳动。
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操作时要注意肩、臂尽可能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频率为100~120次/分。
4)操作时间:满1分钟以上。
2.揉法1)体位:患者体位应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两种。
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或手指指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轻柔缓和的摆动。
3)操作要领:揉动时一定要紧贴治疗部位,并要带动吸定部位的皮下组织一起作回旋动作。
操作时医生与患者皮肤之间不可有摩擦。
揉动的幅度不要太大。
操作时压力要适中,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一般速度每分钟为120~160次。
4)操作时间:满1分钟以上。
二)摩擦类手法1.摩法1)体位:患者体位应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本法分为掌摩和指摩两种。
是用手掌掌面或食、中、环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形抚摩运动。
3)操作要领:用力要平稳、均匀,不急,不重,不可按压。
不带动皮下组织。
4)操作时间:满1分钟以上。
2.擦法1)体位:患者体位应舒适,操作方便。
针灸推拿功法指导:摆动类手法介绍

摆动类手法是通过腕部有节奏的摆动,使压力轻重交替地呈脉冲式持续作用于机体的一类手法,包括有一指禅推法、衮法、缠法、滚法等。
1、一指禅推法:术者将拇指的指端、指腹或桡侧偏峰置于体表,运用腕部的来回摆动带动拇指指间关节的屈伸,使压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
每分钟摆动一般为120-160次。
本法接触面小,深透力强,可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穴位上。
2、衮法:将手部各掌指关节略为屈曲,以掌背近小指侧部贴于治疗部位上,然后有节奏地作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协同动作,使贴于治疗部位上的掌背部分作来回滚动。
每分钟摆动一般为120-160次。
本法多用于颈项、腰背及四肢部。
3、缠法:动作与一指禅推法相同,但摆动速度较快,每分钟达200次左右,有较强的消散作用。
4、滚法:术者手握空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置于治疗部位上,腕关节作小幅度的屈伸,使接触治疗部位的指间关节来回滚动。
本法适用于除颜面部外的各个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附:滚法 • 滚法又称指骨间关节滚法或握拳滚法。 • 术者手握空拳,拇指盖住拳眼,用示、中、环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三、 法 • 【要领】
• 6.动作协调连贯,有节奏感,压力适中;压力、 频率、幅度均匀。
• 7.来回滚动都要用力,向外滚动和向内回滚用 力大小的比例约为3:1。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身体姿势与施术压力的关系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三、 法 • 【应用】 • 㨰法接触面较大,刺激平和舒适,适用于颈项
掌揉法
、揉法 • 4.前臂揉法 • 用前臂尺侧的上1/3部位着力于受术部位,以肩
关节为支点,连同上臂带动前臂做环旋揉动。 要求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此法又名臂揉法 或膊揉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前臂揉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四、揉法
• 【要领】 • 1.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
指和小指近端指骨间关节背面吸定于受术部位, 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做屈 伸运动,在受术部位做连续均匀的往返滚动。 • 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具有舒筋通络、理 气止痛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头顶部、项部和腹 部,可治疗精神紧张、头痛、失眠、慢性疲劳 综合征、落枕、颈椎病、腹泻、便秘等病证。
摆动类手法
主讲人:许巍
江西省中医院 江西热敏灸医院 针灸三科
目录
中篇 技能篇
第四章 基本手法 第五章 复式手法和特殊手法 第六章 推拿人体操作
第四章 基本手法
• 本章是推拿手法学的主体内容和教学重点;
• 归纳为: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叩击类、振 动类和运动关节类六大类手法;
• 掌握推拿基本手法(尤其是摆动类手法)的术式要领 及操作技能,熟悉基本手法的适用部位,了解推拿手 法的分类、定义、功效主治、练习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要领】 5.掌虚 除拇指着力外,其余手指与手掌部都要 放松,自然弯曲,手掌空松。 6.指实 即拇指的指端或指腹着力,吸定于受术 部位。 7.紧推慢移 拇指摆动的频率较快,但拇指沿经 络或治疗路线的移动要沉稳缓慢。 8.深浅适度 一指禅推法有平、浅、深、陷4种劲, 分别作用于不同层次:平劲在皮肤,浅劲在肌肉, 深劲在筋骨之间,陷劲达到骨面或内脏。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附一:缠法 • 一指禅推法(包括一指禅偏锋推法)的频率加
快到每分钟220次以上即为缠法。 • 其特点是操作频率快,摆动幅度小,快而不乱,
柔中带刚,接触面积小,能量扩散小,因此功 力集中,易于深透。 • 此法具有活血祛瘀、生肌托毒的功效和较强的 消散作用,常用于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瘰 疬、痈疖初起、乳痈等外科病证和面神经麻痹、 感冒、实热眼疾、食积等病证。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一指禅推法(指端着力)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一指禅推法(螺纹面着力)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如双手协同操作,称为一指禅推法的“蝴蝶双 飞”式。操作时双手可交替摆动,也可对称摆 动。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要领】 1.频率 每分钟120~160次。 2.沉肩 肩部放松下沉。 3.垂肘 即肘关节自然下垂而内收,坐位操作时 肘部位置略低于腕部。 4.悬腕 即腕关节自然垂屈。在保持腕关节较松 弛的状态下,使腕关节屈曲接近90°。同时注意 腕部的尺侧要略低于桡侧。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一指禅跪推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二、一指禅偏锋推法 • 用拇指末节桡侧缘着力做一指禅推法的手法,
称为一指禅偏锋推法。 • 【术式】 • 术者掌指部自然伸直,拇指内收,以拇指桡侧
偏锋着力,腕关节自然放松,呈微屈或自然伸 直状态。 • 沉肩、垂肘,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 动,带动腕部往返摆动和拇指掌指关节或拇指 指骨间关节的屈伸活动,使所产生的功力作用 于受术部位。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一指禅偏锋推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二、一指禅偏锋推法 • 【要领】 • 1.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 2.中立位时,中指与前臂成一直线,有利于腕
关节的左右侧偏运动。 • 3.动作要轻快、平稳而有节奏感。 • 4.着力点要吸定。 • 5.部分拇指指骨间关节背伸幅度较大者,操作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以前臂有节律的连续摆动为基本运动形态的手 法,称为摆动类手法。
• 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一指禅偏锋推法、㨰法、 鱼际揉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一、一指禅推法 • 用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前臂的主动
摆动,带动拇指运动,使产生的功力持续不断 地作用于人体受术部位,称为一指禅推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三、 法 • 【要领】 • 3.肩部自然放松下垂,肩关节略前屈、外展,
使上肢肘部与胸壁间相隔约一虎口的距离。 • 4.腕关节的屈伸幅度较大,前滚时屈腕可达
60°~80°,回滚时伸腕30°~40°。 • 5.站立操作时上身前倾约30°,上臂与前臂的
夹角120°~150°,上臂与受术体表的夹角 30°~60°,可通过调整身体姿势来调整施术 压力的大小。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应用】
• 一指禅推法接触面小,功力集中,渗透性强,故可 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 临床常用于头面部、颈项部、胸腹部和四肢关节等 部位,尤以取经络腧穴为佳,即所谓“循经络,推 穴道”。
• 一指禅推法具有疏经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 开窍醒脑、调节脏腑功能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内、 外、妇、儿各科病证,尤其擅长治疗胃肠疾病(如 胃脘痛、久泻、便秘等)、内科杂病(如头痛、失 眠、高血压、面瘫、劳倦内伤等)和关节疼痛等病 证。
• 一指禅推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代表性手法。 缠法、跪推法为其衍生手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术式】 • 术者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并盖住拳眼,
以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受术部位,以肘关 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以 及拇指指骨间关节的屈伸运动。
• 根据拇指着力部位的不同,一指禅推法可分 为指端着力和螺纹面(指腹)着力两种操作形 式。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附二:跪推法 • 跪推法的全称为一指禅跪推法。 • 着力点为拇指指骨间关节背部桡侧面,其余四
指放松下垂,也可以用屈曲的示指抵住拇指末 节指腹以增加施术压力。 • 跪推法操作时,可将中、环、小指扶持于受术 部位旁。 • 跪推法力矩较短,重心较低,易于吸定,刚劲 有力,多应用于项部(操作手的同侧)、骨缝 小关节间、腹部等部位。功效主治同“一指禅 推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滚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四、揉法 • 以指、掌等部位吸定于人体体表做环旋运动,
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的手法称为揉法。
• 包括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前臂揉法等。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四、揉法
• 【术式】
• 1.指揉法
•
用指腹着力,做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环旋揉
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时应适当微屈指骨间关节,以避免因接触面过 大而影响移动。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二、一指禅偏锋推法 • 【应用】 • 一指禅偏锋推法动作轻快、柔和、舒适,适用
于头面部、胸腹部和胁肋部等,尤以头面部最 为常用。 • 此法具有镇静安神、活血通络等功效。临床可 用于治疗失眠、头痛、头晕、近视、视物模糊、 牙痛、面瘫、劳倦内伤等病证。
谢谢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鱼际揉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四、揉法 • 3.掌揉法 • 用手掌或掌根着力,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
主动运动,带动腕及手掌做小幅度的环旋揉动, 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 做掌根揉时,要求掌根部稍用力下压,以加大 深透力。如以一手掌叠加于另一手背之上做掌 揉法,称为叠掌揉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四、揉法
• 【应用】 • 揉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宁心安神、
宽胸理气、健脾和胃等功效。 • 指揉法接触面积小,功力集中,多在经络腧穴或压痛
点上操作,也是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鱼际揉法柔和 舒适,常用于前额部、腹部和四肢关节等部位。掌揉 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背部、腹部、下肢后部等处。前 臂揉法压力较大,多用于肌肉丰厚的肩井部、腰背部、 臀部等。 • 揉法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面瘫等头面部疾患;颈 肩腰背部、四肢关节部位的软组织损伤、肌肉酸痛等 疾患。也常用于小儿推拿和面部美容。
• 常用的有拇指揉法和中指揉法,以及用示、
中指着力的二指揉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拇指揉法
中指揉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二指揉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四、揉法 • 2.鱼际揉法 • 术者沉肩,屈肘成120°左右,腕关节放松,
呈微屈或水平状,拇指略内收,其余四指自然 放松,用鱼际吸定于受术部位,稍用力下压, 以肘关节为支点,以前臂主动做有节律的摆动, 通过鱼际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120~160次。但指揉面部腧穴、鱼际揉胃脘部等操 作时可酌情缓慢施术。前臂揉法的频率为每分钟100 次左右。 • 2.揉法要求吸定于体表,并带动受术部位的皮下组织 一起揉动,尽量避免体表摩擦。 • 3.鱼际揉法腕关节自然放松,掌揉法的腕关节松紧适 度,指揉法的腕关节须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 4.需要移动时,要求做到“紧揉慢移”,动作连贯。 • 5.一般要求节律性操作。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法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 三、 法 • 【要领】 • 1.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 2.由腕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旋转两个运动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