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复习共15页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第17课《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第17课《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古今异义
亭亭净植 宜乎众矣
古义:竖立;今义:种植 古义:应当;今义:合适,应当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名词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形容词作动词,远闻
虚词归纳
而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连词,表转折
பைடு நூலகம்
之 无丝竹之乱耳
助词,取独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有仙则名 出名,有名
有龙则灵
神异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德行美好
苔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往来无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素琴 调素琴:弹琴 调: 调弄
阅金经
佛经
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文书;形体、躯干
古今异义
惟吾德馨 苔谈笑有鸿儒 无丝竹之乱耳 可以调素琴
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古义:指世俗的东西;今义:丝绸和竹子 古义:调弄;今义:调解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取独
菊之爱 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 加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文言文复习
自主复习要求:
《陋室铭》
刘禹锡
文言文复习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 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 陋之有?

短文两篇复习资料(《陋室铭》《爱莲说》)

短文两篇复习资料(《陋室铭》《爱莲说》)

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一、文学常识积累:1、《陋室铭》作者,字,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爱莲说》作者,代著名的哲学家,世称“”。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

本文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二、字词句积累(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惟吾德xīn()苔痕()案dú()鸿儒()甚蕃()濯()清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亭亭jìng()植xiè()玩(二)一词多义:鲜: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名:有仙则名()名之者谁()并自为其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远: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贤臣,远小人()益: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至于斟酌损益()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久之,目似瞑()(三)词类活用:不蔓不枝: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四)理解性默写: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3、《陋室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烦的句子是:4、《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

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7、《爱莲说》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8、《爱莲说》中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9、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来说是:三、内容及写法理解:《陋室铭》1、托物言志,借陋室不陋,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短文两篇》复习资料

《短文两篇》复习资料

《陋室铭》复习资料班级姓名学号一、重要字词解释及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在:在于则:就名:出名,有名灵:神异斯:这惟:只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译: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的德行美好(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上:动词,蔓延入:动词,映入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丝竹: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乱:使动用法,使……扰乱劳:使动用法,使……劳累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也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居住的草庐子云亭:扬子云的亭子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有什么简陋的呢?译: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二、问题探究1.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①景:自然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人:交往的客人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事:主人生活情趣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作者用诸葛庐和子云亭与陋室类比,以“诸葛、子云”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希望效仿诸葛亮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能够想扬雄一样在文学上万古流芳。

3.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致。

4.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从山水写起,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3、翻译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④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默写
① ,往来无白丁。 ②斯是陋室, 。 ③《爱莲说》中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
5、对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前者表现作者安 贫乐道的情趣,后者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 品质。 B.【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 精练,骈散相间。 C.两文的“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 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运用类比,巧妙引出全文主旨 “惟吾德馨”:【乙】文借用衬托手法,以菊 花正衬、牡丹反衬来突出莲的形象。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 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 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①诸:众多。②折枝:压弯了树枝。 ③信:确实,果真。
22、《短文两篇》复习
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归纳文中的重点实词、 虚词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言知识点。 2、重点、难点:默写相关诗句及文言字 词解释。 3、指导学生学习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 练习中去。
学法指导:
课前按要求独学,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标注下来,对学、群学时合作解决。
温馨提示:
1、对学时可以默写、背诵、可以针 对课文理解进行交流。 2、以答对题数多的同学为优胜者, 并到黑板前记上分数。 3、知者加速:提前完成的同学可以 做《同步练习册》第23页11-14题。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①惟吾德馨 ③谈笑有鸿儒 ⑤亭亭净植 ②调素琴 ④可爱者甚蕃 ⑥亵玩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A、助词“的” B、代词 C、宾语前置的标 志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何陋之有?( ) 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③无丝竹之乱耳( ) ④水陆草木之花( )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二篇》 复习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二篇》 复习课件

(一)填空: 1.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_月__下__美__景_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_壮__志__难__酬__的苦闷心情。
2.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乐__观__、__豁__达__的心境。 4.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_欣__然__起__行_________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0、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1、“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 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 复习课件
一、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
复习课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答复
谢征,作者的朋

友。中书,是
谢征的官职。
“书”是一种什么样 的文体?
“书” 即书信,一种应用性 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 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陶弘景
介绍作者
陶弘景,字通明,自 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 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 医学家。好读书,喜道 术。遍游名山大川。陶 弘景一生纵情山水,修 身养性,留下许多经典 作品,有《陶隐居集》 等。
坠落
4、夕日欲(颓 ),(沉鳞 )竞跃。 潜游在水中的鱼 5、未复有能( 与 )其奇者。 指欣赏
二、本文运用了什么结构?运用了什么写法来表现山川之美?
总—分—总的结构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写法 三、文中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
实是欲界之仙都。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清晨的薄雾即将消散,猿猴和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

第17课《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乱,扰乱。
11.无案牍之劳形: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12. 何陋之有: 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
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知识点回顾
(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宜,当,这里与乎连 用有当然的意思。众,多。
知识点回顾
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托物言志 的手法。 《陋室铭》以山水比兴,引出主旨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接着 从陋室的 环境 、交往的朋友、陋室的活动三个方面表明陋室不 陋,又以诸葛庐、子云亭 类比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 表明陋室不陋。 《爱莲说》第一部分描写了莲花的形象,第二部分赋予莲君子 的形象,第三部分借喜爱“菊”“莲”“牡丹”的人不同,慨叹: 真正的隐士太少,追名逐利之人太多,与自己志同道合的。 人太少
知识点回顾
22.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远,形容词作动词,益,更,更加。
23.亭亭净植: 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 24.亵(xiè): 亲近而不庄重。
25.玩:
玩弄。
26.焉: 助词。
27.鲜(xiǎn): 少。
28.同予者何人: 像我一样(喜爱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29.宜乎众矣: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变绿了,草色映入竹帘,
使室内染上青色
7.鸿儒: 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
书人。
8.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知识点回顾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

《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爱慕富贵的人多,作者的知己少。
•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五、课文内容。 •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的? ①生长环境②体态香气③风度气质 • 2、文章的主旨: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 • 3、《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中君子”,试根据课文说 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是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君子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向达官贵人献媚; 应当内心通达,行为正直,具有高尚的美德并且远扬四方; 志洁行廉,坚守节操。
3、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运用反问的修辞,言外之意是“不陋”,与文章开头 相呼应,更好的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 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 4、主题: 安贫乐道的情趣。 5、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
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 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 恶浊世风的鄙弃。
•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 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 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追名逐利、趋炎附势。 • 5、文中多次提到菊花和牡丹,作用是: 衬托莲之高洁 。
《爱莲说》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 ,字 , (朝代)哲学家, 著有 等。 二、注释 (一)补充注释 少 1、予:我 2、益: 更加 3、鲜:
(二)课下注释
1、蕃: 2、染: 3、濯: 4、清涟: 5、妖 : 6、亭亭: 7、植: 8、亵玩: ;亵: 9、君子: 10、菊之爱: 11、宜:
《陋室铭》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唐代 诗人,哲学家。 1、本文作者 刘禹锡,字梦得 ,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 2、铭是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就成为一种文

第11课《短文二篇》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短文二篇》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B.结合“觕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 ’”可知,苏轼面对粗茶淡饭,坦然食之,是个乐观豁达之人。所以B项分析“‘大笑’看似写乐 ,实则写人物的苦闷”错误。故选B。
8. 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 什么? 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难再所难免。与其哀声叹气,不如乐观面对。只
【甲】《记承天寺夜游》 【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 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 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 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 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 ):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苏轼(1037-1101),字__子__瞻__,北宋 (朝 代)文学家,号_东__坡__居__士_,四川眉山人,他出身 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 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苏轼与父亲 _苏__洵___、弟弟__苏__辙___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__三__苏__”_ ;他擅长诗词、散文,是 唐宋八大家 之 一。
短 文 两 篇
文言文复习
自主复习要求: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连,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四时俱备
四季;全,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课《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课《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香远益清
5、《爱莲说》中写出莲花的高洁质朴的句子 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 主旨句)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业:
熟记重要字词句, 背诵《短文两篇》,准 备默写
译: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 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 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 爱,人该是很多了。
课文内容理解:
• 《陋室铭》 1、点明全文主旨也是统领全篇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作者主要从哪几方面来表现他 的陋室“陋室不陋”的?
答:从三方面来表现:居室环境之雅;室中人交友 之雅;主人情趣之雅。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 身体劳累。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和我谈论说笑的是学问渊博者,和我交往的没有无学 问之人。
4、何陋之有? (特殊句式)
有什么简陋的呢?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
译: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 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 得妖媚(美丽而不端庄)。
3、《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 什么含义?
答:含义: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互相照应, 这是全文点睛之笔,表明作者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 道的情趣。
《爱莲说》
• 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 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莲在文中具有 怎样的象征意义?
答: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三方面来 写。莲是君子的象征。
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它的茎)内空外直,不长枝蔓,不生枝 叶,香气远播,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 在那里,它只可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 弄啊。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复习课 课件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复习课 课件

;莲花——品德高尚,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牡
丹——追求富贵的高傲之人。
3.文章主旨概括 《陋室铭》通过对所居陋室主人、事物、环境的描写,
极力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安贫乐道的 人 生态度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爱莲说》一文通过对莲花的高尚品质的描写,赞美了 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表达了作者不慕名 利与洁身自好的处事态度,委婉地讽刺了追名逐利、趋 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上颂扬了“惟吾德馨”。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
《爱莲说》借花抒情,托物言志,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
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
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赋予菊、牡丹和莲特定的象征意
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作了精辟的概括:
菊迎风斗霜,独放幽香,象征孤高自傲、避居山林的 “隐
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
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而更加清
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
(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对于莲的喜爱,与我相同的还有什么人呢?
2.重点难点分析
(1)《陋室铭》一文中,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入手来揭示 “陋室不陋”的原因的? 点拨:通过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 “陋室不陋 ”的原因:①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 宁 静淡泊的心境;②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

短文两篇复习课(共15张PPT)

短文两篇复习课(共15张PPT)

❖ B. ①斯是陋室
②何陋之有
❖ C. ①可以调素琴
②素湍绿潭
第13页,共15页。
请用你本节课复习到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红色字。 鲜为人知 老当益壮 相得益彰
2、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A、她虽然在娱乐场工作,但出淤泥而不染,极为自爱。 B、这篇作文,写得简洁流畅,不蔓不枝,中心突出,堪称范文。
短文两篇(复习)
《陋室铭》《爱莲说》
第1页,共15页。
❖复习目标:
❖ 1、能够正确地背诵和默写课文。 ❖ 2、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并学会迁移运用到课外文言文中。 (判断句式;虚词“之”) ❖ 3、学习写作方法,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第2页,共15页。
自学指导(5分钟)
❖ 1、快速背诵一遍课文。(1分钟) ❖ 2、读课下注释,积累文言词语,同桌口头互提。(3分钟) ❖ 3、回顾笔记,理解本篇主要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1分钟)
赞美莲花表达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
3、《爱莲说》还写到了菊和牡丹,是为了
莲的高
洁。
第5页,共15页。
二、默写
1、斯是陋室,

2、无丝竹之乱耳,

3、予谓菊,
;莲,

4、《陋室铭》中表现主人居室环境清幽的句子
是: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5、从生长环境方面描写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第6页,共15页。
出淤泥而不染:指处于污浊环境,保持纯真。 不蔓不枝: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第14页,共15页。
我易人也易,我比别人不大意, 我难人也难,我比别人不畏难。 六月的中考舞台,

(完整版)八年级文言文《短文两篇》复习资料

(完整版)八年级文言文《短文两篇》复习资料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朝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医药家被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书即书信二、知识点分析1、总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俯视的句子:清流见底。

仰视的句子:高峰入云。

平视的句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的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4、描写晨景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表现作者自豪之情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9、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答:①“美”字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10、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答: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11、“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12、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答: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13、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

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1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答: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15、本文实在是一篇美文。

试分析美在何处。

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记承天寺夜游》一、作者作品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可以调素琴 (古义:弹奏;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5) ⒉6)惟比吾喻德君与馨子(美“古名义远近:扬品的朱德语高句者尚是;: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
达标练习:
①无丝竹之1乱耳),无描案牍之写劳形。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4)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6)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的志洁行廉,被人敬重。
上:名词作动词,蔓延。
可以/调(tiáo)素琴,阅/金经。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语文作业
• 16课课下注释写一遍。 • 16课课文会背。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 4、作者眼中的“莲”具有哪些君子品质?
用于标明前置宾语,不译。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
1、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孔子云: 何陋之有?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