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By芷兮

合集下载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木叶”为例,理解诗歌鉴赏中概念意义、暗示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层次性。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理解诗歌同类现象,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领会文章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

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安排:1认真阅读课文,抓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

2比较文中所举的“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3“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板书标题二、检查预习:梳理文章内容。

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考:概括段落大意,文章结构思路如何?幻灯明确: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现象)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

(特征及原因)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暗示性);( 2)从视觉和触觉的暗示性看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秋天气息。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三、内容赏析1.小组讨论:本文题为说“木叶”,为了说清楚这个概念,作者又主要涉及了哪些概念,他们又具有怎样的意蕴。

(主要集中在第四段“树”与“木”、第六段的“木叶”与“落叶”之上)(明确)树满树的叶子感情饱满褐绿色木叶子落了空阔单纯树干木叶微黄、干燥离人的叹息窸窣飘零游子的漂泊落叶饱含水分繁密美女的姿态碧绿柔软(概念)(形象暗示性意义)(联想意义)一字————————————————千里2.思考:通过上面的分析这些自然的物比如说“木叶”为什么能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表达诗人特定的情感呢?(明确):最主要的方面是由它潜在形象的暗示性决定的,这种暗示性引起诗人的丰富的联想。

新课标 《说木叶》教案第2课时

新课标 《说木叶》教案第2课时

说“木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第二、第三部分,理解“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理解体会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3.提升鉴赏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培养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

一、文本研读阅读4、5、6段,思考:1.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什么问题?“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1)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2)其二,“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2.比较“木”和“树”各有什么特征?(1)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饱满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空阔(2)树——满树的叶子浓荫,水分很充足浓绿木——木头木料木板树干,秋天落叶,微黄干燥3.概括木叶的特征。

(1)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2)微黄、干燥,有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

4.总结:比较“树叶”“木叶”“落叶”“落木”在艺术领域的差别,说说它们的形象暗示性意义和联想意义。

树(叶)——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浓荫饱满无飘零之意落叶——繁密湿润飘零之意木叶——落叶的因素木质的树干微黄干燥空阔疏朗落木——无“绵密”之意空阔二、拓展探究1.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本文不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

写“木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 课文阐释的是诗的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1)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成为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

(2)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着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简单,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说“木叶”》教案设计

《说“木叶”》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说“木叶”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2、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读懂课文,掌握知识;2、比较阅读法;3、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记得我们上学期所学的第一篇课文是毛泽东词二首,现在请大家背诵第二首《采桑子·重阳》(学生背诵),词中的“黄花”具体指什么花?(明确:菊花。

)为什么作者不用“菊花”,而用“黄花”?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的学术文章《说“木叶”》,从中去寻找正确答案。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全文,然后思考:本文的结构层次。

教师提示:找出各段的关键句或中心句,注意各段内容之间的联系。

明确:本文总共分为三大层次:1.(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第1段中心句: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2段关键句:①“木叶”就是“树叶”;②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

第3段中心句: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2.(4-6段)“木”被人喜欢的原因。

第4段中心句: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第5段关键句:①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过渡句,承上启下,与第4段内容联系紧密。

)②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过渡到第6段。

)第6段关键句:①“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

②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暗示性);(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说木叶教案(精选10篇)

说木叶教案(精选10篇)

说木叶教案(精选10篇)说木叶教案(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木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木叶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

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一、说“木叶”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

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

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繁茂的枝叶特树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征木黄色、干燥的质感意树:饱满味木:疏朗场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合木秋风叶落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

说“木叶”精品课教案

说“木叶”精品课教案

说“木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本文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特质的方法——归纳法,使学生能够依据既有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通过运用精到的比较,分析问题,阐发了观点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化抽象的理论问题为形象的实感的方法。

三、情感及价值观目标【教学重难点】1.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设计】1.春风化雨,化抽象为形象,点化于无形。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

但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

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解读这篇文章时,教者也应借助这种“潜在的力量”,通过多媒体课件,巧妙运用声、色,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与无形中点化学生,引导他们含英咀华,于细微处见精神,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从而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2.创设诗意氛围,使学生情感体验更深,学习兴趣更浓,促进思索、探究。

通过诗意的语言、精美的画面、以及感染力极强的朗诵,给他们提供近似身临其境的感性的替代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让学生深入观察、认识、理解和思考,真正做到探究式学习,进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增大信息量,超越教材。

《说“木叶”》优秀教案三篇

《说“木叶”》优秀教案三篇

【导语】意象是诗歌思想内涵的载体,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要阅读、欣赏古代诗歌必须了解有关意象的知识,领悟语汇产⽣固定的暗⽰意义的原理。

林庚先⽣的这篇《说“⽊叶”》为我们理解古代诗歌意象,并且能够举⼀反三,提供了⼀个很好的范例。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标 1.指导学⽣了解⽂中引⽤的古代诗句的含意。

2.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叶”意象的意蕴。

能⼒⽬标 培养学⽣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彩,⽐较同⼀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诗歌赏析的能⼒。

德育⽬标 培养学⽣热爱⽣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

●教学重点 1.抓出主要信息,搞清层次关系,理解课⽂内容。

2.了解诗歌语⾔具有潜在暗⽰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指导学⽣进⾏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法 1.⾃读法。

尽可能让学⽣⾃⼰仔细体会本⽂所辨析的“⽊叶”“树叶”“落⽊”的细微区别,教师适当点拨,由个别推及⼀般,使他们明⽩诗歌语⾔的暗⽰性特点。

2.探究阅读,让学⽣通过鉴赏实践,提⾼诗歌的解读能⼒。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教师:杜甫的《登⾼》⼀诗中有两个千古名句:“⽆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试问:其中的“落⽊”何意? 学⽣思考后明确:“落⽊”即“落叶”。

教师:那杜甫为什么不说“⽆边落叶萧萧下”呢?“⽊”和“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起阅读林庚的《说“⽊叶”》来解开这个“谜”吧!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默读课⽂,找出⽂中难懂的诗句。

教师巡视并帮助解决。

2.学⽣再读课⽂,试⽤简洁的语⾔概括每段段意。

四⼈⼀⼩组交流后明确: 第1⾃然段,以众多诗⼈作品中的“⽊叶”形象作引⼦,引出议论话题。

第2⾃然段,探寻古诗中多⽤“⽊叶”的理由,排除了诗⼈们考虑⽂字洗练的因素。

由“⽊叶”⽽“落⽊”,指出古代诗⼈们在前⼈的创造中学习,⼜在⾃⼰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说“木叶”》教案(公开课)

《说“木叶”》教案(公开课)

《说“木叶”》教案教学目标: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㈠、导入:<诗歌的语言它在现实中的意义是有所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这么两个例子。

>举“憔悴”(“为伊消得人憔悴”、“斯人独憔悴,荷戟独徘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秋风秋雨悉煞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说明它们的在诗歌中的意义和在现实生活在的不同。

(艺术美感和生活素材的关系)<为什么一入诗,它们就有了美感,而且往往有相对统一的情感内涵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说“木叶”》就知道了。

>课文剖析(二)1.内容结构梳理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每段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

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

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第五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

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

9《说木叶》

9《说木叶》

《说“木叶”》教案【学习目标】1.把握基本观点,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体会文中所举诗句的意蕴。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重点难点】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培养诗歌的趣味,提高赏析诗歌的水平。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

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

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二、知人论世。

林庚,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北大中文系教授。

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

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自读文本,勾画文中引用的诗句。

2.思考:全文可以分几个部分?明确: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指出“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说明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二部分(4-6):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7):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金。

四、文本研读(一)阅读第一部分思考:1—3段涉及了哪些诗句?有何作用?明确:第一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 掌握文章主旨。

二、2.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并能迁移运用。

三、3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 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四、教学重点五、通过分析“木”的形象, 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上节课, 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题: 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能不能把“落木”改为“落叶”呢?现在我们要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说“木叶”。

找关键句子, 宏观掌握文章主旨。

第1段: 实例说明”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形象“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帝子降兮北渚”为邀请语。

“渚”: 水边浅滩, “渚清沙白鸟飞回”。

“眇”: 眼瞎, 引申为远看(眯着眼看)第2段:用“木叶”舍“树叶”,, 用“落木”舍“落叶”, 关键在“木”讨论的对象: 木叶、树叶、落木。

”木叶”: 树叶, 有用“树”的,有用“叶”的,独“树叶”少见”树叶”简称为“叶”, 文字洗练的缘故”木叶”, 没有简称为“叶”, 文字洗练不是理由。

遇到”木叶”, 没有省去“木”。

“落木”是从“木叶”发展而来, 省去“叶”, 保留“木”。

“后皇嘉树”, “后”: 父子相继担任君王, 引申为帝位。

如: 夏后启, 后羿, 皇天后土。

第3段:过渡段, 总结上文, 承接下文(分析木的形象特征)。

提出观点:诗歌语言不能单凭概念, 它还具有形象思维。

概念相同, 形象上也许大有区别。

第4段: 提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即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段: 对第一个艺术特征进行解释: 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第6段: 提出“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即暗示的颜色性。

(二)第7段: “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同, 艺术形象的领域中却一字千里。

(三)总结:文章1至3段叙述现象, 提出问题.。

4至6段分析现象, 论其本质。

由现象到本质, 由个别到一般。

因此, 文章的重心在4至6段, 即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文章的主旨。

《说木叶》教学设计精品5篇

《说木叶》教学设计精品5篇

《说木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

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

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

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引1: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素养·目标导学】1.语言素养目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思维素养目标:把握作者观点,理解理据关系;分析文章例证法、引证法运用的效果。

3.文化素养目标:鉴赏本文作为文艺随笔的艺术特色。

4.审美素养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情境·激趣导入】导语:我们的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出示课题)✧【基础·助读材料】1.诗人学者一肩挑的林庚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他与吴组缃、季羡林、李长之4名学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四剑客”。

林庚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

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

2.林庚与《〈西游记〉漫话》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庚无以排遣心中的困惑,就经常夜读《西游记》。

就这样,白天被批判的林庚,晚上在书斋里摊开书卷,从文学中找寻宽慰和愉悦。

最终他将《西游记》烂熟于心。

难得的是,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进了对小说的理解,在80岁高龄时出版了《〈西游记〉漫话》这样一部“极具个性的充满诗人气质和潇洒笔意的快意之作”。

古代文学研究大家程千帆教授在给先生写的信中说,他是在病中收到了林庚先生的著作,看了书竟爱不释手,自己看不完,就让学生给自己念,“高兴得不得了,说这书是‘盖自有《西游记》以来之第一篇文章也’”。

说木叶教案设计模板

说木叶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木叶”在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意义;(2)掌握分析诗歌意象的方法,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3)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朗读、背诵、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木叶”在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意义;(2)掌握分析诗歌意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首关于“木叶”的古典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2.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关于“木叶”的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介绍“木叶”在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意义:(1)代表秋天的凄凉、离别、思念等情感;(2)象征人生的短暂、无常等哲理。

2. 分析诗歌意象的方法:(1)从形象、色彩、气味等方面感受意象;(2)结合诗歌背景、作者生平等,理解意象的内涵;(3)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把握诗歌意象的特点。

3. 以一首关于“木叶”的诗歌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1)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木叶”所代表的情感、哲理等;(3)讨论诗歌意象的特点,如形象、色彩、气味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关于“木叶”的诗歌,分析诗歌意象;2. 小组合作,讨论诗歌意象的特点;3. 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结果,全班交流。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木叶”在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3. 布置作业:以“木叶”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说“木叶”精品课教案

说“木叶”精品课教案

说“木叶”【课堂透视】《说“木叶”》这篇课文是文艺学论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

既是对诗歌鉴赏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也是为选修中国古典诗歌提供理论基础,为高三诗歌鉴赏能力的总体提升做好准备。

《说“木叶”》内容比较单纯集中,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征。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与第一课《咬文嚼字》中语言与作者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第三课《谈中国诗》中也涉及到,因此,本节课从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来看,是对上一节课知识的加深,也是对下一节课的关照。

这篇课文深入浅出,把深奥的文学理论知识渗透于对“木叶”的捕捉和阐释,但刚进入高二的学生对诗歌知识的积累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上,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关系,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文学魅力所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对古典诗歌的暗示性进行形象化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能够走出课文,触类旁通,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形象化地理解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深入理解诗歌语言与诗人情感之间的关联;2.能力目标:运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知识进行诗歌鉴赏与分析,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并通过对著名诗人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还记得杜甫的《登高》吗?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师生共同背诵),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学生讨论,教师不给出答案,激发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的兴趣)我们来看林庚是怎么说的。

二、抓住重点,筛选信息1.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相互讨论,形成答案。

(分小组讨论)教师提示:①抓住段首提示语,快速把握答题区间;②注意过渡句的提示性。

说“木叶” 精品教案

说“木叶” 精品教案

说“木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本文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特质的方法——归纳法,使学生能够依据既有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通过运用精到的比较,分析问题,阐发了观点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化抽象的理论问题为形象的实感的方法。

三、情感及价值观目标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材分析】本文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其内容主要是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进而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个理论问题的。

而学生,学过几首诗,但只是局限于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要他们单凭自己的知识、能力积淀就能把握作品的精髓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教师应担任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索、探究,通过比较的方法,协作学习,反馈交流,才能很好地突破本课的难点,达到预期的目标。

【教学设计】1.春风化雨,化抽象为形象,点化于无形。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

但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

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解读这篇文章时,教者也应借助这种“潜在的力量”,通过多媒体课件,巧妙运用声、色,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与无形中点化学生,引导他们含英咀华,于细微处见精神,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从而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说“木叶”》被收录于林庚《唐诗综论》,属于文化随笔。

文章内容比较单纯集中,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用意象“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表面上是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木叶”,其实质是在渗透古典诗歌创作的文学理论。

学习本文,不但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学的鉴赏力,“暗示”这一表达技巧,并且也能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教学目标】1、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

(重点)2、对作者所引用的古典诗歌的语言作一定分析与理解,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重点)3、引导学生重点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和稳定性特点,从而找到诗歌鉴赏的通道。

(难点)4、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情,借助在品位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品位。

【教师教法】设疑法、点拨法、讲授法。

【学生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当秋风来袭,正是一年一度的木叶纷飞之时。

杜甫《登高》望远,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黄庭坚踮脚远眺,领略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秋景图。

有心的同学会发现,杜老与黄某都同用了一个词,那就是“落木”,但真的是“木头”在纷飞吗?下面我们来听听林庚先生的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纠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袅袅昏厥褒贬招徕柳恽寒砧万应锭白洋淀绽放门栓窸窣冉冉迢远三、筛选信息。

(学生自主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致的行文思路)1、题中所说的“木叶”是什么?明确:字面解释“木叶”等同于“树叶”2、既然“木叶”等同于“树叶”,那么为什么大多数诗人只用“木叶”而不用“树叶”,这种情况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举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屈原·战国)“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月赋》谢庄·南朝)“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第十一课《说“木叶”》教案教学目的:1.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2.“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的写作目: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2.学会如何鉴赏诗歌,读懂诗歌中的暗示性语言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简单介绍作者2.从一些诗句入手引入课文(二)讲授新课(30分钟)1.请学生在下面默读课文,理清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划分段落(1)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2)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有哪几个?(3)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段的主要对象又有哪些?(4)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5)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第七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课文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6段)第三部分(7段)2.老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然后对文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1)作者分析“木叶”这—艺术性形象,到底有什么意义?(2)“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3)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4)“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5)树叶和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6)木叶和落叶的不同?(7)“落叶”与“落木”、“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三)归纳小结(1)“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意象颜色触觉意味树叶褐绿色密密层层浓阴繁密充实木叶微黄干燥不湿润疏朗飘零之意落叶繁密绿色饱含水分春夏之交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9、说“木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鉴赏古典诗歌的水平。

2、积累本文引用的古诗词名句;能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升鉴赏古典诗词的水平。

3、能使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水平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理解“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的特质。

教学难点:1、课外延伸,通过度析具体诗歌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领会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2、利用所学知识,归纳出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升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虽学习了很多中国古典诗歌,但对诗歌理论所知甚少,比较陌生,本文的学习就是要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在反复琢磨、比较“木”与“树”两个意象中,体察诗歌语言的精妙处,引导学生归纳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的特质,并且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通读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梳理行文思路。

2、将文中引用的诗句分类整理。

教学步骤:一、导入: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

二、简介作者: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

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在第一句诗“寒风扫高木”中,有一个字很重要——“扫”。“扫”体现出了扫落、风把树叶从树上刮下来的一种状态。而“高树多悲风”则是用树叶被风吹的动态之感来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不平情感,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试想若改为“高木”则给人以光秃秃的枝干的感觉,便无法表达出这般的情感了。
总结:“高树”没有落叶的形象,“高木”有落叶形象;“高树”饱满,“高木”空阔;“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高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第五段:“木”为什么会具有“落叶”的艺术特征呢?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分析:“树”具有繁茂的枝叶,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树是具有生命力的,枝叶繁密的;“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些潜在地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因为叶子原本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木是没有活力的,树叶落尽的。
“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字的绵密之意,意境更显空阔,生动地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感。
四、引入作者
仅仅是“木叶”这一小小的词语,就被作者挖掘出这么深厚的意义,可见作者的古代文学功底,尤其是古诗词底蕴非同一般。那现在老师告诉你,这样一个文学大家却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学生,而且还是我们福州人,你信不信?
4.缺月、残月:突出月亮的残缺,同时含有离别、哀景、悲伤之情的暗示性。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 《卜算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5.孤月:突出空中独有一轮月亮,暗示没有星辰及其他景物。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课前黑板上绘制表格】
【PPT填空】
【附】课题说“木叶”第二课时主体板书设计
A.树叶 B.木叶 C.落叶 D.落木18、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A.树叶 B.木叶 C.落叶 D.黄叶19、日暮风吹,叶落依枝。A.木 B.树 C.叶
3、复归初始
1、现在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我们古代诗歌中为什么不用“树叶”而用“木叶”?
古人常借深秋季节写愁绪,所以他们对“秋”有特殊的敏感。写“秋”,莫过于写叶子凋零的树木。
文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二部分:(4~6)“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微黄与干燥之感),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7)总结“木叶”和“树叶”概念上相差不大,艺术形象上差别极大。
板书课题:说“木叶”
【PPT展示】
诗人钟爱木叶
不见树叶,多见木叶、落木
关键在“木”字
艺术特征暗示落叶
【PPT展示】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艺术特征二:暗示颜色
【PPT展示】
【PPT展示】
艺术形象一字千里
【完成思维导图】
【附】课题说“木叶”第一课时主体板书设计
课 题
说木叶
诗人钟爱木叶艺术特征暗示落叶
不见木叶,多见木叶、落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诗歌艺术形象一字千里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A.树叶 B.木叶 C.黄叶 D.落叶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A.树叶 B.木叶 C.落叶 D.黄叶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A.树叶 B.木叶 C.落叶 D.黄叶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A.木 B.树 C.叶
6、桂树丛生兮山之幽。A.木 B.树 C.叶
7、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A.木 B.树 C.叶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红楼梦》
2.明月:突出月光之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 《月下独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 《山居秋暝》
3.突出月亮的圆满,同时含有团圆、乐景、愉悦之情的暗示性。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古朗月行》
13、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A.树叶 B.木叶 C.落叶 D.落木
14、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A.高树 B.木叶 C.高木 D.落木
15、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A.高树 B.木叶 C.高木 D.落木
16、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A.木 B.树 C.叶
17、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3.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4.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教学重点
掌握“树叶”“木叶”“落叶”“黄叶”“落木”的区别以及“木叶”的艺术特征,进而掌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木叶”的艺术特征进而掌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教学方法
第四段:“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1.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秋风落叶的季节、秋天的情景中)
2.分析“高树”和“高木”的不同意味,明确“树”与“木”的差别。
吴均《答柳恽》: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师:大家通过PPT上的这两句诗,来思考并分析一下在这里“高树”和“高木”有什么区别呢?是否可以互换呢?
干燥
清秋
空阔 单纯 疏朗绵密
落叶

碧绿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繁密
黄叶

黄色
湿润
——
因雨而更显黄
落木

微黄
干燥
清秋
空阔 单纯 疏朗飘零
三、逆向运用
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老师已经把文章中出现过的诗句都打在了PPT上,并且把其中的关键词语都挖空,现在请同学们来根据诗的语境来填一下,并说出你选词的理由。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A.树叶 B.木叶 C.落叶 D.黄叶
这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在这句诗中有一个词“落木”,这个“落木”是什么意思呢?(生:落叶)其实这里的“落木”就是我们说的“落叶”。那就又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杜甫不直接用“落叶”或是“树叶”,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或者说“无边树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不是更明了呢?诗人用“落木”就不怕别人误会以为是木头从天上掉下吗?用“落木”和用“落叶”有什么区别呢?
第三句中的“黄叶”,虽颜色与“木叶”一致,但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与“木叶”不同,黄叶还是长在树上的,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雨中”体现是湿黄,具有水分的。“黄叶树”体现长在树上的黄色树叶。
总结:“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3.“落木”vs“木叶”: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预习要求
通读全文,找出每段核心意思,或在文章中直接画出段落核心句,或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
要求:请用最精炼简洁的语言概括总结文章每段大意。
【注】全文最后一句的“一字千金”应改为“一字千里”。
教学过程(具体步骤及主要内容)
板书内容
第一课时
1、导入
唐代诗人杜甫写过一首诗《登高》,我们在高一的时候已经学过了,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同学们齐声背诵)
①“木”→树干→落叶→ 秋天→生命的衰竭→悲凉
②“树”→树叶繁密→浓阴→春夏→生命力旺盛→喜悦
古人为了借秋景写愁绪,因此在诗中常用“木”(木叶)而不用“树”(树叶)。
2、我们在上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由于“木叶”一词更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秋天疏朗干燥的特点,所以古代诗人就特别钟爱“木叶”一词了,但杜甫在《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却使用“落木”而不用“木叶”,比起“木叶”,“落木”又有什么暗示性的信息呢?
关键在“木”字艺术特征暗示颜色
教学过程(具体步骤及主要内容)
板书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我们上节课已经探讨过“树叶”“木叶”“落叶”“黄叶”“落木”的异同了,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区别有哪些吗? (请同学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意象
落叶的因素
颜色
干湿
季节
意味
高树 树叶

褐绿
湿润
春夏
饱满 繁茂 浓阴
高木 木叶

微黄
意象
落叶的因素
颜色
干湿
季节
意味
高树 树叶

褐绿
湿润
春夏
饱满 繁茂 浓阴
高木 木叶

微黄
干燥
清秋
空阔 单纯 疏朗绵密
落叶

碧绿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繁密
黄叶

黄色
湿润
——
因雨而更显黄
落木

微黄
干燥
清秋
空阔 单纯 疏朗飘零
课 题
第五段结构作用:承上启下
第六段:“木”的第二个艺术形象: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1.“木”和“树”在颜色上的暗示性:
木:黄色 干燥
树:褐绿色 湿润
2.分析“木叶”、“落叶”、“黄叶”的不同意味,明确三者的差别。
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作者林庚告诉我们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的很多。在概念上相差无几的词语,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而在古诗词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5、拓展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