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手册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手册
第 1 页 共 30 页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手册
在制定和评审动物管理和使用方案时,应注意下列要点: ①申请使用动物的理由和目的。 ②对申请的动物种类和数量阐明理由,对申请的动物数量应尽可能按统计学方法阐述。 ③是用较少侵害性的操作措施、其他动物种类、离体器官制品、细胞或组织培养物或计算机模 拟等代用方法的可行性或适宜性(参见附录 A,“替代方法”)。 ④参与实际操作的从业人员有足够的训练和经验。 ⑤特殊的饲养管理条件。 ⑥适当的镇静、镇痛和麻醉措施(疼痛或侵害性的分级可能有助于《方案》的制定和评审;参见 附录 A,“麻醉、疼痛和外科手术”)。 ⑦实验项目不必要的重复。 ⑧多项重大手术操作的实施。 ⑨预先设想有关适时干预、从研究项目中撤换动物或者因剧痛或精神紧张而采取安乐死术等的 判断准则和处理方式。 ⑩手术后的护理。 11 对动物实行安乐死术或处理的方法。 12 从业人员工作环境的安全。 《方案》有时可包含以往为未曾遇到过的或可能会引起无法确切控制的疼痛或压抑的操作措施。 这类操作可包括:动物保定、多项重大活体外科手术、饮食限制、佐剂使用、以死亡作为重点的研 究、有害刺激物的使用、皮肤或角膜刺激试剂、容留肿瘤过度负荷、心内或眶窦血液采样或异常环 境条件的利用。涉及研究项目的操作与目的的有关客观资料,应从文献资料、兽医人员、研究人员 及关于对动物作用的其他知识来源查询。如果对某种具体操作不很了解,较为适宜的方法是,可在 IACUC 的监督下,设计一套有限度的探索性的研究项目,以评定该种操作对动物的影响。本节中将 论述对其中若干方法的评定准则,但这类准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适用。 动物保定 动物保定就是用手工或器械的手段部分或全部限制动物的正常活动能力,以达到检查、采集样 本、施用药物、治疗或实验操作等目的。在大多数科研项目中,动物保定的时间不长,通常是数分 钟。 动物可用手工或保定装置进行短时的物理保定。保定装置的规格、形制和操作应当适宜,以尽 量减少对动物引起不舒适或伤害。多数犬、灵长类(例如,Reihardt,199l,1995)及其他动物都可通 过“正向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训练,会伸出肢体或保持安静,接受简易的操作。 除非是为达到科研目的有必要、并经 IACUC 核准的情况下,一般应避免进行长时间保定,包括 对灵长类的椅式保定。 应当使用不致妨碍动物调整正常体位的、限制性较少的保定方式,例如,对灵长类的细绳(链) 方式,对必需的枷套方式等,只要适合《方案》的目的(Bryant,1980;Byrd,1979;Grandin,1991; McNamee 等,1984;Morton 等,1987;Wakeley 等,1974),所用的保定装置都应按用其他手段不 可能或无法完成的科研目标进行专门设计,还要防止伤害动物或工作人员。 保定措施的重要准则列述如下: ①不可人为保定装置是通常的关养措施。 ②不应简单地以保定装置作为控制或管理动物的便利方法。 ③保定的时间应限制在为完成科研目的的所需的最低限度。 ④拟使用保定装置的动物应对其进行训练,使之适应器械操作和工作人员。 ⑤应作出规定按 IACUC 去额定的适当间隔对动物进行观察。 ⑥如发现因保定而引起损伤或发病时,应安排兽医护理。损伤、发病或明显的行为变化的发生, 往往会迫使动物暂时或永久性抗拒保定措施。

实验动物恒河猴规模化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恒河猴规模化饲养管理

铁丝 网 、 安 全 出入 口等 , 以防止恒河猴逃 跑。仿 自
然和 笼舍 饲养 是 目前 常用 的方 式 。
定 坡度 , 便 于清 扫 冲洗 , 在 离地 面 4 0  ̄5 0 c m 高 度可 铺设 一层 不 锈钢 或铁 丝 底 网 , 保 证 猴 子 活动 时触 摸 不 到粪便 或 捡食 落 到地 面被 污 染 的 饲料 ; 每个 猴 舍
止细 菌 、 病 毒引 发 的烈 性 传 染病 暴 发 。如 发 现 发 病
动物 , 必须 及时 隔离检 查 、 治疗。
2 . 3 饲 喂 方 法 投 喂需定 时 定 量 , 少 吃 多餐 。每 只成 年 恒 河 猴
每 日需 要精饲 料 约 2 0 0  ̄2 5 0 g , 青 饲料 1 5 O ~2 0 0 g , 花 生或 瓜子 2 O ~3 0 g 。每 天上 午 8 : 3 0 、 下午 1 6 : 3 0 饲 喂精 饲料 , 下午 1 3 : 3 0饲 喂青饲 料 , 中午 1 1 : 3 0饲 喂花生 或 瓜 子 。繁 殖 种 群 和 幼 仔 可 适 量 增 加 蛋 白
《 上 海 畜 牧 兽 医通 讯 》 2 0 1 4年 第 5期
・ 5 5 ・
实验 动 物 恒 河 猴 规 模 化 饲 养 管 理
李 贵 吕龙 宝 (中 国科 学 院 昆明动 物研 究所 云南 昆 明 6 5 0 2 2 3) 猕猴 ( Ma c a c a mu l a t t a ) 又名恒河猴0 , 世 界 上 共 有 四个 亚种 , 其 中三 个 分 布在 中 国 。随着 生 命 科 学 的迅 速发 展 , 恒河 猴 ( Ma c a c a mu l a t t ) 作 为 一 种 极 其珍 贵 的非 人灵 长类 实验 动 物 , 应 用 于生理 学 。 、 水, 以防止 污染 环境 。 1 . 2 . 2 猴舍构建 : 猴舍坐北 朝南, 光照充足 , 冬 天

动物饲养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动物饲养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动物饲养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动物饲养行为,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福利,提高饲养效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动物饲养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动物饲养活动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动物的生存和生长。

第四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第五条动物饲养单位应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第二章动物饲养环境管理第六条动物饲养单位应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设施,保证动物饲养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第七条动物饲养环境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并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动物发生疾病传染。

第八条动物饲养环境应布置合适的饲料和饮水设施,保证动物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第九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定期对饲料和饮水进行检测,保证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第十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建立动物健康档案,记录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第三章动物饲养行为管理第十一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合理安排饲养量和饲养时间。

第十二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定期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三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法,提高饲养效率,降低饲养成本。

第十四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并随时记录观察动物的行为状态。

第十五条动物饲养单位应提供充足的运动和休息空间,保障动物的身心健康。

第四章动物饲养卫生管理第十六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定期对动物进行疫病防治和养护,确保动物身心健康。

第十七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加强饲养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第十八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加强饲养员工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九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建立动物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传播。

第二十条动物饲养单位应负责处理因疫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动物死亡和废弃物处理。

第五章动物饲养经济管理第二十一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控制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十二条动物饲养单位应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书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书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书一、实验动物管理制度的制定背景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各种药物、疫苗、器械等都需要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测试,才能确定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2. 由于实验动物是人类在科研中的重要工具,所以对实验动物的管理至关重要。

科研人员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并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

3. 国内外已经相继通过了《实验动物管理办法》、《动物福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要求科研单位和从事动物实验的科研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管理规定,确保实验动物的生命和健康。

二、实验动物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实验动物的来源和供应要求(1)实验动物必须从合法、规范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处采购,禁止购买或获取未经合法渠道获得的野生动物。

(2)实验动物的运输和接收必须符合运输和接收需求,并对动物进行检疫和隔离,确保动物的健康状况。

(3)实验动物必须有相应的购买合同和健康证明,并建立动物登记档案。

2. 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要求(1)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必须符合动物福利标准,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湿度合适等。

(2)实验动物应当按照其品种、年龄、性别等特点建立相应的饲养、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实验动物的饲养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合理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法。

3. 实验动物的使用和处理要求(1)实验动物的使用必须经过伦理审查和审批,严格按照实验计划和操作规范进行。

(2)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接受适当的麻醉和镇痛处理,防止动物疼痛和苦恼。

(3)实验动物实验结束后,必须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安乐死或释放处理,不能随意处置。

4.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科研单位应当成立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实验动物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2)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对实验动物的饲养、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得到有效保障。

(3)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动物使用单位的监督机制,及时处理违规行为,并对违规单位进行惩罚。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规定(3篇)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实验动物作为科学研究和医学实验的重要资源,其生物安全管理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研人员的健康安全。

为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管理,预防和控制实验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实验动物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使用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一)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1. 实验动物单位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生物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实验动物单位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生物安全责任,确保生物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3. 实验动物单位应定期对生物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生物安全培训1. 实验动物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培训内容应包括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动物疫病防治等。

3. 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操作(一)实验动物引进1. 引进实验动物前,应了解其来源、品种、遗传背景、健康状况等信息。

2. 引进的实验动物应经过隔离检疫,检疫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 引进的实验动物应具有合法来源,并附有相关证明文件。

(二)实验动物饲养1.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舒适。

2. 实验动物饲料、饮水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实验动物的营养需求。

3. 实验动物饲养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疫病传播。

(三)实验动物使用1. 实验动物使用前,应了解其品种、遗传背景、健康状况等信息。

2. 实验动物使用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动物使用规范,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

3. 实验动物实验结束后,应进行合理处理,防止疫病传播。

(四)实验动物疫病防治1. 实验动物单位应建立健全实验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

2. 发现实验动物疫病,应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我国为了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和确保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本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保护实验动物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验动物保护的意义、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内容以及对实验动物福利保护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阐述。

实验动物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对于人类的医疗、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实验动物的使用,科学家可以进行疾病研究、药物开发、毒理试验等一系列实验,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为了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往往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处置,这就给实验动物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伤害。

因此,保护实验动物福利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和社会责任。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定了实验动物的使用、管理、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的来源、养殖、使用、废弃等环节。

首先,条例规定了实验动物的获取必须经过合法途径,禁止非法购买、传输和非法养殖实验动物。

此外,条例对实验动物的养殖条件和环境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要求科研单位必须提供适宜的饲养设施、饲料和水源,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和生存。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还规定了实验动物的使用原则和限制。

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实验动物的使用必须符合科学合理性和伦理道德的要求。

在使用实验动物时,必须尽量减少其数量和伤害程度,采用替代方法或者降低实验动物数量的方法进行研究。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实验动物,比如非人灵长类动物和脊椎动物,必须经过特殊审批程序和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后方可使用。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还对实验动物废弃和动物福利保护进行了规定。

实验动物的废弃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适当的处置方式,确保实验动物不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此外,科研单位在进行实验动物研究时,必须尽可能提高实验动物福利,保证其在实验过程中不受虐待和不必要的痛苦。

对于具有疼痛感知能力的实验动物,必须进行适当的麻醉和镇痛处理,确保其在实验过程中的福利。

实验动物使用和养护

实验动物使用和养护


忠诚度高,与人类生理机能相 似,适用于心血管、代谢等方 面研究。
小鼠
繁殖能力强,生长周期短,常 用于遗传学、药理学等研究。
兔子
易于饲养管理,对某些疾病敏 感,常用于免疫学、眼科学等 研究。
猴子
高级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基因 相似度高,用于神经科学、行 为学等领域。
各类实验动物特点
小鼠和大鼠
体型小,易于饲养管理,繁殖 能力强,生长周期短,适用于
尸体处理
03
对于因病死亡的实验动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尸体处理,如
深埋、焚烧等,以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和污染环境。
05 实验动物使用伦 理与法规
使用伦理原则及规范
尊重生命
实验动物作为生命体,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避免不必要的 痛苦和伤害。
替代、减少和精细化
在实验中,应优先考虑使用替代方法,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 ,同时提高实验方法的精细度和准确性。
如注射器、针头、棉球等,应按照 医疗废弃物处理标准,使用专用容 器收集并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环保法规政策解读
国家层面
我国已出台《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等法规,对实验动物废弃物处 理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无害化处 理和资源化利用。
地方层面
各地也相继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和 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实验动 物废弃物的处理和环保要求。
考虑动物福利和伦理
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尽量减少动物 的痛苦和不适,遵循动物福利和伦理 原则。
评估实验可行性
在选择实验动物前,应对实验条件、 饲养管理、经费等方面进行充分评估 ,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了解相关法规和规定
在选择和使用实验动物时,应遵守国 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实验 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动物饲养管理规章制度模板

动物饲养管理规章制度模板

动物饲养管理规章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动物饲养管理工作,确保动物的健康和安全,提高饲养效益,根据《动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动物饲养管理工作,包括动物的喂养、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

第三条动物饲养管理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风险管控的原则,确保动物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四条动物饲养管理工作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对饲养环境、饲料质量、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动物饲养管理工作应做到与环保、安全、卫生等相关工作相衔接,协同工作,共同落实。

第六条本规章制度经本单位负责人签署后生效,对所有工作人员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二章动物饲养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七条本单位设立动物饲养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动物饲养管理工作。

第八条动物饲养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本单位动物饲养管理方案和计划;2. 监督动物饲养环境的卫生情况;3. 负责动物饲养设施的维护和管理;4. 协调动物饲养工作与其他相关工作的衔接;5. 负责动物饲养工作的统计分析和报告。

第九条动物饲养管理机构下设若干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动物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等具体工作。

第十条动物饲养管理机构的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动物饲养管理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动物饲养管理工作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制定动物饲养管理计划;2. 落实动物饲养环境卫生管理;3. 进行动物饮食管理;4. 加强动物疾病防控;5. 定期进行动物健康检查;6. 总结动物饲养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制定动物饲养管理计划时,应考虑到动物的种类、数量、饲养环境等因素,确保计划合理、可行。

第十三条落实动物饲养环境卫生管理时,应注意保持动物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干净,定期消毒并进行检查。

第十四条进行动物饮食管理时,应根据动物的不同需求,科学搭配饲料,定时定量喂养,避免浪费。

第十五条加强动物疾病防控时,应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和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健康养殖 2020年第2期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杨大伟 李春雪 /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150069
摘 要: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和相 关产业生产的地位十分重要,实验动物机 构是保证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质量的重 要单位,必须规范好员工、设施、环境、 管理和运作等相关过程,才能保证实验动 物质量以及动物实验的准确性。本文依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和《黑龙江省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的 要求,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实验动物的 饲养与管理进行分析、总结。
行消毒,频率应根据使用情况及污染特 性而定。应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针 对特殊工作环境应具有与之相适宜的 个体防护装备供员工使用。应在饲养 动物全过程(前、中、后)按洁净级别 划分、设备设施、动物类别和实验要求 等特点有计划的对环境卫生是否达标 进行检测。各级别的清洁用具只能在 本区域内使用,不得外用。 1.6 废弃物管理 建立健全废弃物管 理制度,废弃物应作分类处理,制定相 应处理及检测制度,并对从业人员进 行相应培训。危险废物处理程序应符 合国家或地方政策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凡是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均应放入专用 容器中并做好特殊标记。动物饲养场 所清理频次应至少保证一次。
2 动物医护
2.1 采购动物 采购实验动物的生产 单位必须具有省级以上实验动物主管 部门核发的实验动物生产合格证,确保 动物来源清晰可查,并开具相应实验动 物质量合格证。若使用野生动物,须通 过有关部门办理合法手续,并在当地动 物检疫部门监督下隔离检疫。实验动 物的运输条件应符合该实验动物的微 生物控制等级。 2.2 检疫与隔离 新购入的实验动物 需隔离饲养或检疫,确认其卫生防疫合 格,健康无病后,提供给生产、检验部门 使用。在保证实验动物适应了新的环境 后方可实验,以减少因动物感受发生变 化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引入感染 动物时,应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工作。 2.3 疾病监视和监测 应对患有疾病 的动物进行监视,监视人员应熟悉相关 疾病的临床症状、发病情况以及治疗方 法。每日定期观察动物的病情,在手术 后、发病期间、濒死前或对生活能力低 下的动物应增加观察频次。 2.4 疾病控制 机构应制定动物疾病 控制应急方案。动物发生疾病死亡时 应立即做病理尸检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确认结果,提出处理意见。当实验动物 检测出传染病时,立即 (下转 81 页)

实验动物房管理规章制度

实验动物房管理规章制度

实验动物房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绪论为了保证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实验动物房的管理工作,旨在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保护,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效果。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来源和管理1. 实验动物的来源:实验动物应当从合法渠道采购,保证动物的品种、数量和健康状态满足实验要求。

2. 实验动物的登记管理:实验动物应当进行登记管理,包括实验动物的品种、数量、来源、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信息,并定期更新。

3. 实验动物的生活和环境:实验动物的生活环境应当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包括饲养箱的大小、通风、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实验动物每天的饲养和活动水平符合生理需求。

第三章实验动物的使用1. 实验动物使用的目的:实验动物使用应当明确实验的目的,合理选择实验动物种类和数量,确保实验的科研目的和合法性。

2. 实验动物使用的程序:实验动物使用应当按照实验计划进行,严格遵守实验动物伦理和规范,保证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健康。

3. 实验动物使用的监督:实验动物使用应当有专门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定期检查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条件,确保实验动物的使用符合规定。

第四章实验动物的保护1. 实验动物的健康保护:实验动物应当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2. 实验动物的精神保护:实验动物应当确保每天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时间,避免实验动物受到惊吓和伤害。

3. 实验动物的合理使用:实验动物使用应当权衡风险和利益,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法和操作,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和损伤。

第五章实验室安全管理1. 实验室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实验室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实验室设备应当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的质量。

3. 实验室事故和应急预案:实验室应当建立事故和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确保实验室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和救援。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动物的饲养环境饲养场所应建在环境空气质量及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远离有严重空气污染、震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

动物的房舍应通风、透光、清洁、干燥。

房舍内墻壁应光滑、平整,阴阳角应为圆弧型,以利冲洗消毒。

墙面应采用耐腐蚀、无反光、耐冲击不易脱落的材料建筑。

地面应防滑、防磨、无渗透。

天花板应耐水、耐腐蚀。

屋顶应设通风透光、换气设备。

屋内还应设保温设备,以利冬季保温。

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房内的温度需控制在18℃~29℃,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70%。

猕猴在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最适宜的温度是20℃~25℃。

最适湿度为40%~60%。

室内应设有通风换气设备,维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

动物饲养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

四周要有围墻(栏)。

场区要划分为繁殖区、育成区和隔离检疫区。

另外应设有相应的配套设备。

如:饲料房、饲料仓库、兽医室、治疗室等。

动物笼舍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笼舍和设施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动物的福利,为动物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足够的空间。

使得动物能够自由活动。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置管道、秋千或其它玩具。

另外要设有防止动物逃跑的护栏。

总之,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笼舍应保证动物正常的生活、生长、繁殖,有益于动物的安全与健康。

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笼舍按其饲养方式分为笼养型房舍和舍养型房舍。

笼养型房舍笼养型房舍要宽敞明亮,房顶建有可随时开启的玻璃通气窗,以接受阳光照射。

房舍两边窗户通风透气,窗外罩上铁丝网防止动物逃跑。

饲养房内由于经常使用水和消毒液清洗.地面必须要用耐水、耐磨、耐腐蚀的材料,地面材料接墙处要有15㎝高的踢脚,拐角处呈园弧型,整个地面做成有适当斜度的完全防水地面,并设置带回水弯的排水口。

单个笼具尺寸不小于60cm×60cm×80cm,为不锈钢材料或表面光滑、耐酸、耐碱、耐腐蚀、易清洗消毒的钢筋焊接而成,表面光滑、无毛刺、不断裂、不脱焊。

实验动物管理规程

实验动物管理规程

实验动物管理规程1目的规定实验动物的来源、饲养、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以使实验动物得到正常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2范围适用于本学院实验动物的管理。

3定义实验动物:来源清楚或遗传背景明确,符合微生物控制指标要求,用于生产、检定及科研的动物。

4职责动物实验人员负责文件的执行。

5程序5.1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5.1.1实验动物应遗传背景明确、科研用小鼠的质量应达到清洁级以上标准。

5.L2根据科研的需要,选择不同品种、品系,符合微生物控制要求的实验动物。

5.L3根据动物的品种,品系及微生物等级的不同,严格分开饲养,严格按各自的饲养操作细则加强管理。

5.L4动物实验前应给予一定的适应期,以适应新的饲养环境。

患病动物或实验期患病的动物,原则上不作治疗。

啮齿类小动物应及时淘汰处理。

5.1.5在同一动物实验室,使用同种、同品系的实验动物进行不同的实验时,应有明显的标识。

动物的饲养架或笼子上应标明实验名称、实验期、动物只数、实验负责人等。

同笼动物必要时采取适当的办法区别标记,如刺耳、耳标、烙印、涂色等。

进行活菌、活病毒实验的动物应与其他实验动物严格分开。

5.1.6垫料要吸水性好,无害并消毒或灭菌后使用。

定期换笼、换垫料、保持笼架具清洁卫生、干燥等。

5.1.7应定期喂料给水。

动物的饲料、水应符合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

不能有影响动物健康及动物实验结果的病原体、化学有害物等的污染。

严禁饲喂霉变饲料。

必须饲喂蔬菜、水果等新鲜饲料时,应保证质量,有防止病原体和毒物污染的措施。

饮用水须符合城市饮水卫生标准。

5.2实验动物的供应和使用5.2.1根据科研所需的动物规格、遗传及微生物等级要求,采购相应实验动物。

5.2.2动物运输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

5.3废弃或淘汰动物处理废弃或淘汰动物应及时处理,尸体及其他废弃物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5.4实验动物工作人员5.4.1从事实验期动物饲养管理的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

5.4.2从事动物实验的实验人员,应具备实验动物的有关知识,掌握所用动物的特性、习性、饲养管理要点等。

实验动物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动物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动物实验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动物实验室管理,保证实验动物实验的质量和安全,维护实验室工作秩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实验动物实验室是为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而设立的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科学实验。

第三条实验动物实验室的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原则,在保护实验动物权益的同时,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实验动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关实验操作资格以及实验动物伦理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规范。

第五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保障实验动物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实验动物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第六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根据实验需求,合理选种饲养适合的实验动物种类和数量,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第七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动物的饲养标准、饲养环境、饲养方法等。

第八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配备专业的兽医团队,负责实验动物的定期健康检查、疾病防控和治疗。

第九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实验动物的生活环境干净卫生。

第十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定期开展实验动物福利评估,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幸福。

第三章实验动物实验管理第十一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遵循替代、减少、改进(3R)原则,最大程度减少实验动物使用,确保实验动物实验的伦理合理性。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按照实验计划和实验方案的要求,准确、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三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动物实验记录和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实验数据的可追溯和可验证性。

第十四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动物实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动物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实验动物事故和意外发生。

第十五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动物实验经费管理制度,确保实验经费使用合理、透明、公正。

动物日常喂养管理制度

动物日常喂养管理制度

动物日常喂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动物日常喂养管理工作,提高动物饲养环境卫生,确保动物健康成长,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动物日常喂养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动物的日常喂养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农村家畜家禽、园林动物、实验动物等。

第三条养殖场、养殖户、园林场所、实验动物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开展动物日常喂养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农业、林业、畜牧、园林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动物日常喂养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本制度要求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

第二章动物日常喂养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养殖场、养殖户、园林场所、实验动物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动物日常喂养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动物的健康成长。

第六条动物日常喂养管理工作应当有专人负责,实行责任到人,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第七条养殖场、养殖户、园林场所、实验动物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应当制定和执行动物喂养计划,定期进行喂养记录和喂养检查。

第八条组织学习动物喂养管理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动物喂养管理水平。

第三章动物日常喂养管理的具体要求第九条养殖场、养殖户、园林场所、实验动物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应当保证动物日常喂养所需的食品清洁卫生,避免食物发霉变质。

第十条养殖场、养殖户、园林场所、实验动物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应当定期清洗和消毒动物的饲料器具及喂食场所,保持卫生整洁。

第十一条如有疫情或疾病暴发,养殖场、养殖户、园林场所、实验动物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动物日常喂养管理,保护动物的健康。

第十二条对于特殊动物,如动物园的大型动物或实验动物等,应当结合其生长发育情况,合理制定饲料配方,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第十三条特殊种类的动物(如珍稀保护动物)日常喂养管理应当更加慎重,确保其得到专业的饲养。

第四章动物日常喂养管理的相关措施第十四条建立动物日常喂养管理档案,定期进行管理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

第十五条加强动物喂养管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动物日常喂养管理的重视程度。

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生产管理

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生产管理

灵长目动物的进化历史、分布和现有分类: 灵长目动物在地球上的进化已经至少有6500万 年的历史(古新代)。 分布遍及地球的各大洲,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按照其地理分布,其中类人猿亚目又 有新大陆猴(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有5科19 属139种,如绒猴、松鼠猴、蜘蛛猴、鹰面猴等) 和旧大陆猴(仅猴科22属135种,主要分布在非 洲、亚洲,如猕猴属动物、狒狒等)之分。 因为人类属于此目,故常用非人灵长类实验动 物(Non-human laboratory primates, NLP)来概 括。
世界上最大的灵长类动物-山地大猩猩 世界上最 小的猴- 眼镜猴
新世界猴的代表
绒猴
松鼠猴
狐猴
恒河猴
猪尾猴
食蟹猴
旧世界猴的代表
1.2 NLP引种必备条件
林业部门颁发的〈驯养繁殖许可证〉
实验动物管理部门颁发的〈实验动物生产许可 证〉。 必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此项已在实验动物 许可证审查时涵盖。 足够的检疫隔离场地或设施。
1.3 NLP引种检疫项目
外观检查、普通临床观察。 TB。 病毒检查。 肠道菌群检查。 体内外寄生虫检查与驱虫。 检疫时间为30天。
1.4 NLP饲养管理
1.4.1 猕猴属实验动物饲养繁殖管理(主要为食蟹猴、恒 河猴)
目前,我国有关的国家标准、省部标准如下: ① 国标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14925-2010, ② 国标 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 14923-2010, ③ 国家林业局部颁标准 猕猴属实验动物人工饲养繁 育技术及管理标准 LY/T 1784-2008。 ④ 广东省地方标准 猕猴属动物饲养管理规范 DB44/T 348-2006。
• 资料保管记录目录; • 资料借阅记录;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制度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制度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制度
为规范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加强动物实验的安全和质量,依照国家科委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制度和标准,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所饲养的实验动物必须取得省(市)级实验动物管理部门颁发的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

第二条动物饲养间按品种品系分类饲养,严禁不同动物混养。

笼具的大小和饲养密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条必须饲喂合格的全价饲料,霉烂、变质、虫蛀、污染的饲料不得饲喂动物;饲料领用须定时定量,按规定消毒、贮存并填写相关记录。

第四条普通动物的饮用水应符合城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根据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要求对饮用水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合格后方能使用。

第五条垫料须经高压蒸汽灭菌,达到清洁、干燥、吸水、无毒、无虫、无感染源、无污染,方能使用。

第六条饲养操作前对环境现场、设备、温湿度、动物状态进行详细检查并作好记录,确认无异常情况方可进行饲养操作。

第七条饲养间内外按要求定期消毒,饲养间内的物品和用具等应定点放置。

第八条所使用的笼具、饮水瓶应定期更换,清洗消毒。

笼架和饲养间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拭,主管人员应定期检查清洁消毒效果。

第九条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生产过剩或换种淘汰动物立即处理,并及时进行安乐死处理和焚烧。

淘汰的废弃有毒物质或动物原位消毒后,再打包焚烧处理或交委托处理单位销毁。

第十条饲养间要定时换气,确保室内空气新鲜,保证饲养间的温、湿度等环境指标符合实验动物国家标准要求。

第十一条注意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遇紧急情况应及时向主任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

灵长类动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

灵长类动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

一、总则1. 为加强灵长类动物的安全管理,保障科研人员和动物福利,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我所(公司)开展灵长类动物研究的各个环节。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灵长类动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设立灵长类动物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灵长类动物的安全。

三、安全管理措施1. 防疫与隔离(1)建立灵长类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

(2)对引进的灵长类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疫病传播。

(3)对已发病的动物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 饲养与管理(1)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保证灵长类动物的生活需求。

(2)定期对动物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

(3)实行分笼饲养,避免动物间的打斗和伤害。

(4)定期对动物进行行为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安全防护(1)为研究人员提供安全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2)设立警示标志,提醒研究人员注意安全。

(3)对灵长类动物进行训练,使其能够适应人类的接触。

4. 应急处置(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2)对突发疫情、动物伤害等情况进行快速响应。

(3)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人员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研究人员进行灵长类动物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2. 对研究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灵长类动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灵长类动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

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

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一.人员配置管理规定1.1管理人员每个饲养场均应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饲养场的全面工作。

管理人员应掌握实验动物的生理、生态习性和基本的兽医专业知识。

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具有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和检疫的组织协调能力。

1.2兽医人员每个饲养场均应设立专职兽医人员。

主管兽医师应由取得兽医师以上职称并有实践经验的人担任。

兽医人员在饲养场应重点抓好疾病防治工作,并协助管理人员做好其它工作。

1.3饲养人员1.3.1饲养人员应由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担任。

根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对从事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工作的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掌握操作规程,并经业务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3.2上岗之前应做身体检查,结核病患者和肠道病原菌的带菌者不得在饲养区工作。

工作人员至少应每年体检一次。

1.3.3患有流行性疾病的饲养人员不得上岗工作。

二.灵长类动物饲养管理规范2.1动物的饲养环境2.1.1饲养场所应建在环境空气质量及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远离有严重空气污染、震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

2.1.2动物的房舍应通风、透光、清洁、干燥。

房舍内墻壁应光滑、平整,阴阳角应为圆弧型,以利冲洗消毒。

墙面应采用耐腐蚀、无反光、耐冲击不易脱落的材料建筑。

地面应防滑、防磨、无渗透。

天花板应耐水、耐腐蚀。

屋顶应设通风透光、换气设备。

屋内还应设保温设备,以利冬季保温。

2.1.3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房内的温度需控制在18℃~29℃,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70%。

猕猴在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最适宜的温度是20℃~25℃。

最适湿度为40%~60%。

室内应设有通风换气设备,维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

2.1.4动物饲养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

四周要有围墻(栏)。

场区要划分为繁殖区、育成区和隔离检疫区。

另外应设有相应的配套设备。

如:饲料房、饲料仓库、兽医室、治疗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一.人员配置管理规定1.1管理人员每个饲养场均应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饲养场的全面工作。

管理人员应掌握实验动物的生理、生态习性和基本的兽医专业知识。

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具有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和检疫的组织协调能力。

1.2兽医人员每个饲养场均应设立专职兽医人员。

主管兽医师应由取得兽医师以上职称并有实践经验的人担任。

兽医人员在饲养场应重点抓好疾病防治工作,并协助管理人员做好其它工作。

1.3饲养人员1.3.1饲养人员应由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担任。

根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对从事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工作的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掌握操作规程,并经业务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3.2上岗之前应做身体检查,结核病患者和肠道病原菌的带菌者不得在饲养区工作。

工作人员至少应每年体检一次。

1.3.3患有流行性疾病的饲养人员不得上岗工作。

二.灵长类动物饲养管理规范2.1动物的饲养环境2.1.1饲养场所应建在环境空气质量及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远离有严重空气污染、震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

2.1.2动物的房舍应通风、透光、清洁、干燥。

房舍内墻壁应光滑、平整,阴阳角应为圆弧型,以利冲洗消毒。

墙面应采用耐腐蚀、无反光、耐冲击不易脱落的材料建筑。

地面应防滑、防磨、无渗透。

天花板应耐水、耐腐蚀。

屋顶应设通风透光、换气设备。

屋内还应设保温设备,以利冬季保温。

2.1.3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房内的温度需控制在18℃~29℃,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70%。

猕猴在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最适宜的温度是20℃~25℃。

最适湿度为40%~60%。

室内应设有通风换气设备,维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

2.1.4动物饲养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

四周要有围墻(栏)。

场区要划分为繁殖区、育成区和隔离检疫区。

另外应设有相应的配套设备。

如:饲料房、饲料仓库、兽医室、治疗室等。

2.1.5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环境指标:项目指标开放系统屏障系统温度(℃) 相对湿度(%) 空气洁净度(级) 落下菌数(个/皿时,≤) 氨浓度(㎎/立方米,≤) 工作照度(Lx) 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 16~29 40~70 30 14150~300 12/12或10/1418~29 40~70 100003 14150~300 12/12或10/14注:表中氨浓度为动态指标2.2动物笼舍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笼舍和设施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动物的福利,为动物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足够的空间。

使得动物能够自由活动。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置管道、秋千或其它玩具。

另外要设有防止动物逃跑的护栏。

总之,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笼舍应保证动物正常的生活、生长、繁殖,有益于动物的安全与健康。

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笼舍按其饲养方式分为笼养型房舍和舍养型房舍。

2.2.1笼养型房舍笼养型房舍要宽敞明亮,房顶建有可随时开启的玻璃通气窗,以接受阳光照射。

房舍两边窗户通风透气,窗外罩上铁丝网防止动物逃跑。

饲养房内由于经常使用水和消毒液清洗.地面必须要用耐水、耐磨、耐腐蚀的材料,地面材料接墙处要有15㎝高的踢脚,拐角处呈园弧型,整个地面做成有适当斜度的完全防水地面,并设置带回水弯的排水口。

单个笼具尺寸不小于60cm×60cm×80cm,为不锈钢材料或表面光滑、耐酸、耐碱、耐腐蚀、易清洗消毒的钢筋焊接而成,表面光滑、无毛刺、不断裂、不脱焊。

每个笼内附设饲料盒和饮水器各一个。

单笼呈长排放置,笼与笼之间有隔板防止动物互相攻击,笼背面的隔板可以前后拉动,便于在笼内固定动物。

在正面门上装置弹簧按扣拉锁,防止动物逃跑。

笼底至地面的距离为60cm,防止动物摄食地上污染食物。

笼下设有一定倾斜度的污物槽,污物槽表面要光滑便于冲洗。

动物的粪便尿液及残留食物可通过污物槽用水冲到房舍的排水口处,污物槽应保持干净,必要时用刷子刷洗。

笼养型房舍一般用于饲养检疫、实验期动物。

2.2.2舍养型房舍舍养型房舍分为内室和外室。

内室应设通风换气和供暖设备。

另外要有供动物蹲坐的栖息架,便于动物栖息、遮风避雨和防寒。

外室为露天的封闭式铁栏网结构,装有栖息架和秋千,供动物户外活动。

内外室的建筑面积比例为l:1.5~2.5,内外室面积之和为20~25平方米,中间有一小门相通,外室设有缓冲的过道便于工作人员和动物进出。

房舍地面为整体水磨石面层,表面防滑耐磨、无裂缝、无渗透,地面坡度应满足清洗排污的要求。

房舍内外墙壁光滑平整、墙面涂料应耐水洗、防腐蚀、无反光、耐冲击,墙角应为圆弧型.便于清洗。

适合大笼饲养的动物有繁殖群和育成猴群。

繁殖群每舍一般饲养8只(雄雌比例为1:7);育成猴群每舍饲养同种性别动物8~l3只。

2.3 动物饲料饲料应保持清洁干净、新鲜,做到无杂质、无异味、无霉变、无发酵、无虫蛀及鼠咬。

不得擅自加入抗生素、驱虫剂、防腐剂、色素、促生长剂以及激素等添加剂。

饲料配方要充分考虑动物的生理习性,并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如猴为素食行动物,喜食水果、蔬菜及玉米等粮食作物。

饲养中要注意合理搭配。

为保证其营养需要,成猴粗蛋白含量一般应达到16%,幼猴还应高些,应达18~20%。

应注意钙磷比例,补允维生素C。

为达到饲养标准,满足动物粗蛋白质及代谢能的基本需要,其饲料配方应由有专长的入根据饲料品种、季节变化、饲料来源制定相应配方,并定期检测、测定饲料营养成份。

2.4饮水实验动物饮用水应达到城市生活用水标准,并随时注意水质变化。

舍内应设自动饮水设备。

2.5用具饲养动物所用的锅、碗、瓢、盆、勺、桶、扫帚等工具物品,应按时清洗,定时消毒,专舍专用,分类存放。

2.6卫生与防疫卫生防疫是实验动物饲养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的非常重要的工作,任何时候都不可疏忽大意,因此,各猴场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防疫制度。

2.6.1清洁卫生制度2.6.1.1每周对猴舍的周围环境进行一次大扫除,并及时清运垃圾,消灭蚊蝇孳生地,禁止随地丢弃污物,禁止随地吐痰。

2.6.1.2保持动物房卫生,每人清理洗刷猴舍地面、栖息架、笼具、食盆和水盒,清除粪便和残余食物。

注意墙角卫生,不留卫生死角,定期用5%来苏水喷洒地面。

粪便应经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

房内禁止存放与动物无关的物品。

动物场应定期进行大扫除,场内做到无污水、无杂草、无边角积垢、无杂物青苔、无蜘蛛网等。

2.6.1.3清洁用具和饲养工具要专用,尽量避免异舍使用,用毕及时清洗和消毒。

2.6.1.4备料间的用具及设备要定时清洗和消毒,搞好灭鼠、灭蝇、灭蚊工作,防止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2.6.1.5饲养、管理人员进入饲养区必须穿工作服、长筒靴,戴口罩和工作帽。

工作鞋帽应定点放置,专人专用,定时消毒。

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洗手、消毒,若发生意外伤害,受伤者应及时妥善治疗,以防人畜共患病发生。

2.6.2消毒防疫制度2.6.2.1猴舍的一切物品未经消毒不得任意带出饲养区;饲养区外物品未经处理不许带入工作区。

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动物区,确需进入时,应经过更衣消毒后,由有关人员陪同进入。

2.6.2.2饲养区应建立消毒制度。

一般情况下应空二消一。

即空两天消毒一次。

夏天、霉雨季节应空一天消毒一次。

特殊情况(如发生传染性疾病)应一天消毒一次或按兽医要求消毒,并不得随意更改。

2.6.2.3饲养场门前应设立消毒室、消毒池。

消毒室内应设立紫外线消毒灯。

消毒池内应随时放置有效消毒药液(3~5%的来苏水),并保持有效浓度,每周应更换一次。

工作人员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入饲养室。

2.6.2.4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

动物房常用工具物品,如料桶、料盆、食盒、水盒等,要经常用0.1~0.5%的新洁尔灭浸泡消毒,一般每周不得少于一次;猴舍、猴笼、捕猴网和设备间通常使用2%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每半个月消毒一次。

室内设有消毒桶、扫帚、拖把、抹布等使用后,应以0.1%新洁尔灭浸泡,清洗凉干后使用。

散养的猴舍地面卫生消毒十分重要,通常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

2.6.2.5病猴笼、死猴笼、腾空笼、腾空猴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并经微生物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

2.6.2.6饲养场应设立隔离治疗室,用以隔离治疗患传染性疾病的动物,以防疾病传播。

2.6.2.7发生传染病或发现死因不明的动物,应及时对所涉及物品、场地和周围环境进行临时性消毒,待动物处理之后,对单笼饲养的笼具进行火焰消毒,然后对房舍进行彻底消毒。

传染病疫情解除后.经消毒后的动物房应至少闲置三个月方可使用。

2.6.2.8病死动物应报告兽医检查解剖,查明原因后按要求对动物尸体焚烧或深埋,解剖及传染场地要及时消毒。

2.6.2.9新进动物未经检疫不得进入饲养房舍。

检疫期动物要在固定的房舍和区域内饲养,观察3个月以上,确无疫病才能合群饲养。

2.6.2.10青饲料应先清洗干净,然后再用0.01%的高锰酸钾浸泡5分钟以上,再冲洗后方可饲喂。

2.6.2.11运送动物的笼具、用具进出动物场应严格消毒。

2.6.2.12定期进行灭鼠灭蝇,防止疾病传播。

2.7饲喂制度2.7.1饲喂方式:每日采用定时定量的方式,一日分两~三次投喂。

给食量为每只猴每日300~400克。

饲喂时在不打扰动物采食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位置观察其釆食情况。

2.7.2饲料卫生:由饲料车间加工膨化好的颗粒料要妥善保存,防止各种污染。

各种青饲料要保持品质新鲜,不发生霉烂变质;蔬菜、瓜果一定要洗涤、消毒,凉干后再喂,以免引起肠道传染病或农药中毒。

每天必须检查饮水装置,并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动物饮水清洁。

2.8观察、记录制度每天利用清洗、饲喂或专门的时间观察猴群,并及时做好观察记录,须观察项目如下:◇采食观察:食欲是否正常,有无挑食、拒食、异嗜现象,有无体弱被欺而无法采食者。

◇精神状态:有无萎靡不振、垂头抱腹、躺卧等现象;有无精神狂躁、抽搐、运动失调、四肢瘫痪等症状。

◇粪尿情况:观察排出粪便的颜色、形状、气味、排粪次数、含水量、粪便数量,粪便是否脓血便、水样便、粘液便、带有腐臭味的稀糊状粪便。

观察排尿次数、每次尿量及颜色等。

同时观察是否有呕吐、口渴、腹胀、脱肛等。

◇皮肤被毛:有无咬伤、创伤、被毛蓬乱、被毛缺损和脱毛等;有无水疱、丘疹、溃疡、脱水皱缩,四肢关节有无肿胀和性皮肿等现象。

◇地面血污:观察记录地面血污的出血量、颜色等。

判断是经血、外伤出血、便血、流产先兆、产后出血。

还是脱肛等。

◇交配怀孕及产仔情况:有无雌雄搭配不当,群内有无受欺或被遗弃的公、母猴。

及时记录月经、交配、产仔时间等。

◇隔离治疗情况:用药种类、给药时间、治疗效果、疾病转归等情况。

◇环境控制:注意观察记录猴舍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氨浓度变化及饲养密度等。

2.9特殊猴群的饲养管理2.9.1新进猴的饲养管理2.9.1.1验收:对外来猴进行检查、称重,并进行有关来源、年龄、性别、体重、临床检查结果等项目的详细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