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疾病之宫腔粘连定义和超声表现共73页文档
宫腔粘连培训课件

手术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如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等。
手术治疗后需进行必要的护理和恢复,如抗感染、预防再次粘连等。
对于重度宫腔粘连,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治疗,以恢复正常的宫腔形 态和生育能力。
03
宫腔粘连的中医治疗
中医对宫腔粘连的认识
因为虚实夹杂,与肾、肝 、脾等脏腑功能有关。
遵循医学伦理
不得以任何方式损害患者 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遵守医学伦理规范。
患者权益与保护
告知义务
01
在培训过程中,应告知患者相关的医疗信息和风险,以便患者
做出明智的决策。
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0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治
疗得到有效的保障。
及时处理并发症
03
如果发生任何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并告知患者,确保患者的安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宫腔粘连的病因主要为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导致气血失调,胞 宫失养,从而引发痛经、闭经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宫腔粘连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因,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 以补肾疏肝、活血化瘀、祛痰湿等为基本原则,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
临床经验
中医药治疗宫腔粘连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口服中药 、中药外敷、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05
宫腔粘连的科研进展与展 望
科研进展
细胞生物学研究
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细胞增 殖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等方 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分子生物学研究
针对宫腔粘连相关基因、蛋白 质表达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 疾病的预测、预防和治疗提供
了理论基础。
宫腔粘连课件

•
学习交流PPT
18
宫腔部分粘连
学习交流PPT
19
人流术后宫腔广泛粘连
学习交流PPT
20
宫颈粘连
学习交流PPT
21
分型
• 根据宫腔镜下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的位置及范 围,宫腔粘连分为四种类型:
• 宫腔内中央型粘连(位于子宫前后壁或者侧壁, 下图 A/E)
• 宫角处中央型粘连(图 B/F)
• 宫颈 - 峡部粘连(图 C/G)
轮状胎盘超声图像:必然是胎盘边缘形成的片样
或环样突起,其中若发现边缘呈环样可以确诊。
超声图像:宫腔粘连带可以发生在宫腔任何地方,
若和胎盘没有关系,则学习可交流以PPT 明确不是轮状胎盘。
56
学习交流PPT
57
明明看到的是在羊膜腔里,为什么说是宫腔粘连带?
• 有一个形象比喻,你可以自己做个试验,用一根
学习交流PPT
6
内膜息肉与子宫粘膜下肌瘤鉴别:
1.粘膜下子宫肌瘤多为圆形,子宫内膜息肉多为水滴状、舌 形; 2.粘膜下子宫肌瘤回声可有衰减,子宫内膜息肉无衰减; 3.粘膜下子宫肌瘤致内膜基底层变形或中断,子宫内膜息 肉则内膜基底层完整无变形。 4. 彩色多普勒:粘膜下子宫肌瘤彩色血流丰富呈“彩球状,子 宫内膜息肉少数息肉蒂部可见条状或者点状血流信号。
学习交流PPT
3
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表现:
• (1)二维声像图:宫腔内可见不均匀低回声光团或增强回声光团,异常 回声团多为水滴状或类圆形,也可呈不规则形,轮廓显示较清晰。在内 膜较厚时,可见内膜形态不对称,在不同回声内膜的衬托下,息肉与正 常内膜间界限清晰可辨 。子宫内膜基底层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楚,无变形。 合并宫腔积液时可显示息肉及其蒂。
宫腔粘连介绍PPT培训课件

优化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宫腔粘 连,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同时,关注治疗后的生育 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提 高患者的综合获益。
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
宫腔粘连涉及妇科、生殖医学 、遗传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未 来需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协作 研究,共同推动宫腔粘连诊疗 水平的提高。
家庭支持
鼓励患者与家人保持良好沟通,共同 制定生育计划和应对策略,减轻患者 的心理压力。
社会资源
利用医院、社区等提供的生育指导和 心理支持服务,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帮 助。
互助组织
加入宫腔粘连患者的互助组织或在线 社群,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支 持和鼓励。
公益机构
寻求公益机构的帮助和支持,如提供 经济援助、心理咨询服务等。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 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预防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05
宫腔粘连的并发症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周期性腹痛
宫腔粘连可能导致经血排出不畅,引发周期性腹 痛。
月经异常
表现为月经量减少、闭经等月经不规律现象。
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宫腔粘连影响胚胎着床,容易导致不孕或习惯性 流产。
发病机制
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损伤、感染、遗传因素和免疫因 素等。其中,子宫内膜损伤是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如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 操作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进而引发宫腔粘连。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宫腔粘连的发病率因地区和人群 而异,但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 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的增多,宫
宫腔粘连PPT课件

• 没有子宫内膜覆盖
• 纤维性的,并且密度 较大
• 不易分离,组织层面 难以辨认 (易复发)
诊断手段
• 子宫输卵管造影(HSG) • 盐水输注声波图(SIS) • 宫腔镜=金标准?
• (HSG+作为补充的超声对怀疑Asherman综合征的患者是首选的检查手段。) • (应该避免直接气囊导管插入宫颈或者宫腔方便注入造影剂 ) • (强烈反对将患者带到手术室,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同时进行Asherman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中B 超或(和) 腹腔镜监护的临床效果总 结:术中B 超监护65 例,B 超及腹腔镜监护55 例,术中出现并发症8 例,其中术
中出血3 例,子宫穿孔5 例。术后宫腔再次粘连4பைடு நூலகம்,行2 次手术治愈
• 结论:对重度宫腔粘连有子宫穿孔高危因素者,应采用B 超和腹腔镜联合监护,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治疗 宫腔粘连312 例疗效分析
Asherman综合征
-----宫腔粘连( intrauterine adhesion, IUA )
• Asherman 1948 年首次报道
•
症状
• 闭经或月经过少
• 周期性腹痛
• 继发不孕
• 反复流产、早产。
• (既往有宫腔操作史)
• 67%的病例是由于流产(大多是自发性流产)后刮宫 直接导致的
• 22%是由产后7-21天时行扩张宫颈与刮宫术时所致, 更容易形成粘连(机制不明)
• 继发性闭经可导致Asherman综合征
• 剖宫产术和子宫肌瘤切除术也有报道发生Asherman 综合征。
病生理特点
• 大多数粘连起源于内 膜
• 特点:
• 薄层内膜覆盖。
宫腔粘连带超声诊断

宫腔粘连带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表现宫腔粘连的临床症状之月经异常: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刮宫术后月经减少或闭经。
宫腔粘连的临床症状之腹痛: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周期性的下腹疼痛,这可能与子宫颈管或子宫内口粘连,经血引流不畅,反射性地刺激子宫收缩而导致下腹疼痛有关。
宫腔粘连的临床症状之生育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据统计,子宫内粘连症的患者中约50%有继发性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的病史。
另有报道在不孕症患者中,官腔粘连的检出率为20%。
宫腔粘连的临床症状之子宫轻压疼痛:其他宫腔粘连若无官腔积血,查体多无异常体征。
但如合并官腔积血,查体可发现子宫增大饱满,轻压痛,有时可合并宫颈举痛。
B超检查宫腔内膜线中断,内膜菲薄,宫腔内可有液性暗区。
折叠编辑本段宫腔粘连症状1、闭经、月经稀少、痛经,常见的宫颈粘连的典型症状;2、合并宫颈管粘连者可引起:经血滞留、积液或积脓等宫颈粘连的症状。
3、妊娠后并发症:习惯流产、早产等;4、不孕,宫颈粘连的症状中最典型的一种;折叠编辑本段诊断依据(一)临床表现由于粘连部位和程度不一,临床表现也略有不同。
1·症状按粘连部位不同,症状不完全相同,但主要症状为反复人工流产或刮宫术后,出现闭经伴周期性腹痛,月经过少,及继发不孕等。
(1)闭经(或月经过少)宫腔完全粘连者,可出现闭经,闭经时间可很长,且用雌激素、孕激素治疗不引起撤退性出血。
宫腔部分粘连及/或内膜部分破坏者,则表现为月经过少,但月经周期正常。
(2)周期性腹痛一般在人工流产或刮宫术后一个月左右,出现突发性下腹痉挛性疼痛,其中有一半以上伴有肛门坠胀感;有些患者腹痛剧烈,坐卧不安,行动困难,甚至连排气、排便都很痛苦,有时有里急后重感。
疼痛一般持续3一7天后逐渐减轻、消失,间隔一个月左右,再次发生周期性腹痛,且渐进性加重。
(3)不孕及反复流产、早产子宫腔粘连后易发生继发性不孕,即使怀孕也容易发生反复流产及早产。
由于子宫腔粘连,内膜损坏,子宫容积减小,影响胚胎正常着床。
宫腔粘连的诊治PPT

宫腔粘连分型、分度
中央型 粘连位于子宫前后壁 分型 周围型 粘连位于子宫底或侧壁
混合型 轻度 <1/4宫腔
按范围分度 中度≥1/4 且<1/2宫腔 重度>1/2宫腔
➢4
宫腔粘连分型、分度
根据欧洲妇科内镜协会分度标准:
Ⅰ度:多处纤维素样粘连带,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可见 Ⅱ度:子宫前后壁致密纤维素粘连,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可见 Ⅲ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一侧宫角闭锁 Ⅳ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两侧宫角闭锁 Ⅴa度: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极度变形及狭窄 Ⅴb度: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完全消失
➢ 缺点:口服药物对高危人群不适用,药物的副作用使病 人的依从性不高.但目前戊酸雌二醇取代了以前的乙菧 雌酚大大改善了此不足
➢27
辅助治疗:IUD
➢ 目的
保持宫腔内的间隙,防止其再粘连 ➢ 用法
和人工周期联合使用,三月后取出 ➢ 缺点
如再粘连时取出困难
➢28
辅助治疗:Foley导尿管
➢ 目的 保持宫腔内的间隙,止血,防止再粘连
➢ 用法 术后留置,注入生理盐水3-5ml,隔日充水1 ml~2 ml,充水总
量6 ml~8 ml,一周后拨除,与人工周期联合使用 ➢ 缺点
住院时间延长,上行性感染机会增多,宫颈机能不全的风险增
加,阻碍内膜的生长。
➢29
预防
➢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总体疗效不满意,术后妊娠 率低
➢ 资料显示术后妊娠率22-45%,分娩率28-32% ➢ 预防IUA非常重要,尤其是预防人流后IUA
➢5
宫腔粘连病因
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都可引起宫腔 粘连
与妊娠有关的宫腔粘连占91%,常见于人工流产术 或自然流产刮宫术后,以及产后出血刮宫术后,过度 刮宫,将子宫内膜基底层刮掉
宫腔粘连ppt精品医学课件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Vol. 89, No. 4, April 2008 759
宫腔粘连的概念
真正意义的宫腔粘连:包括内膜纤
维化,基体底层与功能层损伤。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Vol. 89, No. 4, April 2008 759
宫腔粘连的概念——妊娠 以外的原因 诊刮1.6%;
宫腔粘连的诊断与治 疗
宫腔粘连——
生殖 领域 突出 问题
宫 腔 粘 连
Fritsch报道,1894 Asherman 1948详细报道。
Fritsch H. Zentralbl Gynaekol 1894; 18:1337–1342. Asherman JG,J Obstet Gynaecol Br Emp 1948;55:23–30
精心设计
量体裁衣
不放弃
宫 腔 粘 连
了解内膜
损伤程度
报告:子宫前倾前屈位,形态未见异常, 子宫内膜显僵硬,平扫T2WI显示内膜 最厚处约5mm,子宫结合带清晰,肌 层厚度较均匀,子宫体部后壁内见两个 小结节样短T2信号,增强幅度低于正 常肌层。子宫底部肌层内可见点状短 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后宫腔中部基 本被增强组织充填,最厚约5mm,右 侧子宫角已被增强组织占据,该处子宫 肌层最薄处厚度约8mm。增强组织未 累及左侧子宫角。宫颈处可见小囊肿。 子宫颈管长约3.5cm,未见粘连及异常 增强。 印象:子宫内膜及增强后宫腔线改变, 考虑宫腔粘连,宫腔中部及右侧子宫角 明显,粘连带最厚处约5mm。平扫+增 强
组织组成,没有内膜与周边形成明显对比。
病 理
AS的组织学特征是内膜的纤维化,
宫 腔 粘 连
宫腔粘连 病情说明指导书

宫腔粘连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宫腔粘连概述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又称为阿什曼综合征,是由于子宫内膜损伤导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的一种疾病,可严重影响女性生殖生理及身心健康。
患者可出现月经异常、周期性腹痛、不孕、反复流产或早产,其中反复流产好发于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可出现早产和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
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并且随着宫腔手术的增加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英文名称: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有关发病部位:子宫常见症状:月经异常、周期性腹痛主要病因:目前确切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检查项目:体格检查、激素测定、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声学造影、核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重要提醒:若患者病情严重,有强烈的生育要求,且治疗后依旧难以受孕,可以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宫腔粘连的发病特点三、宫腔粘连的病因病因总述:目前宫腔粘连的确切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不过可能与子宫内膜创伤、感染、神经反射、低雌激素水平、遗传和子宫先天畸形有关。
基本病因:1、创伤任何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的创伤,无论是否与妊娠相关均可引起宫腔粘连。
有研究报道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及粘连程度,随着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手术)的次数增加而增加。
2、感染子宫内膜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尤其是当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再受到到感染,可引起宫腔局部炎症反应,使子宫内膜纤维化,导致宫腔粘连。
3、神经反射大量的神经分布在子宫颈内口,宫腔操作时宫颈内口发生痉挛性反射,导致创伤组织局部缺血发生粘连。
4、低雌激素状态子宫内膜中雌激素的低水平状态,可使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子宫内膜较薄容易受损,导致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护理ppt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受到 损伤,常见原因包括刮宫、人流、宫 腔镜手术等。
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受损后,子宫肌层的收缩和 愈合过程中会导致纤维组织增生,进 而形成粘连。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宫腔粘连的典型症状包括月经量减少、痛经、不孕等。
诊断
宫腔粘连的诊断主要依靠宫腔镜检査,可以直观地视察宫腔内的情况,并确诊 粘连的程度和范围。
宫腔粘连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宫腔粘连概述 • 宫腔粘连的护理 • 宫腔粘连患者的健康教育 • 宫腔粘连的预防与控制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宫腔粘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受到损伤 后,导致宫腔内壁粘连在一起的 现象。
分类
根据粘连的程度和范围,可分为 轻、中、重度宫腔粘连。
指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 何预防宫腔粘连,如保持 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 活等。
饮食调理建议
提供合适宫腔粘连患者的 饮食方案,强调营养均衡 和食物选择。
锻炼与康复指点
推举合适宫腔粘连患者的 锻炼方式,如瑜伽、慢跑 等,以促进身体康复。
心理支持与疏导
心理调适技能
教授患者一些心理调适方法,如深呼 吸、冥想等,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等。
术后护理与康复
接受治疗后,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同 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与辅导
宫腔粘连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因此提供适当的心理 支持和辅导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