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与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治疗六原则
肝源性糖尿病治疗六原则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7年第12期肝源性糖尿病见于各类慢性肝病,发生率约为10%。
患者多以慢性肝病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很少有糖尿病的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临床资料显示,肝源性糖尿病可干扰肝组织的修复,加重慢性肝病病情。
因此,一旦确定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应给予兼顾慢性肝病与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
1.以肝病本身的治疗为主:肝源性糖尿病的轻重与肝病损害程度呈正比,即肝病加重时血糖升高显著,肝病缓解后血糖可随之下降。
所以,要认识到肝病是因,糖尿病是果,把肝病治疗放在首位,兼顾糖尿病治疗,不可颠倒。
但要避免静脉输注大量葡萄糖及长期大量使用利尿剂,以免诱导血糖升高: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胰岛素抵抗,故对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者要加强抗病毒治疗。
2.积极控制血糖达标:肝源性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标准应稍高于2型糖尿病。
一般认为,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9毫摩尔/升,餐后血糖控制在9~12毫摩尔/升,睡前血糖控制在7~1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9%。
这样既可以防止发生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又可以避免引起低血糖风险。
3.以胰岛素为基本降糖药:常用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双胍类可引起肝损害,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可加重腹胀,使血氨增高。
因此,原则上应禁用或慎用口服降糖药。
一般选用短效胰岛素于餐前皮下注射,避免使用长效胰岛素,血糖得到控制后及时减少用量或给药次数:随着肝病好转及血糖稳定,应停止胰岛素注射。
医学专家建议将诺和锐30作为肝源性糖尿病的首选胰岛素。
4.注意饮食疗法的合理性:肝源性糖尿病的饮食疗法原则与普通糖尿病相似,首先是热量要保证,以促进肝组织修复。
因此,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平日膳食摄入量,特别是用胰岛素期间更要保证热量的足够供应。
二是少食含单糖较多的食物,如各类糕点、含糖饮料,避免食用动物脂肪,不吃罐头食品和油炸食品。
三是宜进食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禽肉、鱼、蛋、奶,每日摄入50~80克。
肝脏和血糖的关系
肝脏和血糖的关系
一、肝脏和血糖的关系二、肝源性糖尿病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三、肝源性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肝脏和血糖的关系1、肝脏和血糖的关系是什么?
肝脏能够自动调节血糖,肝脏里面有很多的肝细胞,这些细胞在人体内的能量过多时会将其吸收进来,避免能量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当人体内的能量缺乏时,肝细胞就会将之前吸收进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机体所需要的能量需求。
一个人能够坚持几天不吃饭,主要原因就是肝脏的这种存储和释放的功能。
只要肝脏的这种自动调节血糖功能正常,人体就不会出现血糖不稳定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糖尿病这样的血糖类疾病。
2、引起肝源性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
2.1、肝脏广泛受损,由葡萄糖合成肝糖原的能力下降,导致血糖升高。
2.2、肝细胞受损,使肝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加重胰岛素抵抗,致使胰岛素降糖效力下降,血糖升高。
2.3、肝脏病变时,常继发高醛固酮血症,当失钾过多时,可抑制胰岛素分泌而影响糖代谢。
3、肝源性糖尿病的特点有哪些?
3.1、肝源性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以男性居多,无糖尿病家族史;
3.2、大部分患者糖尿病发生在慢性肝病的数年后,约20%的病例可与肝病同时发生,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几率以肝硬化最高,慢性肝炎次之;。
慢性肝病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功、糖耐量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研究论文
慢性肝病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功、糖耐量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合并糖尿病的慢性肝病患者与糖代谢正常的慢性肝病患者二者间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及肝源性糖尿病发病率与病原学分型、病程进展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200例慢性肝病患者按糖代谢正常与肝源性糖尿病进行分组,比较二者间肝功能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g2h)、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的差异;将200例慢性肝病患者按病原学分型、病程进展分别进行分组,比较二者间fpg、pg2h、fins的差异。
结果 200例慢性肝病患者中,糖代谢正常者102例(65%),糖耐量受损者(igt)67例(33.5%),肝源性糖尿病者31例(15.5%),肝源性糖尿病组与糖代谢正常组比较,肝功能指标、fpg、pg2h、f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组与丙肝组比较,fpg、pg2h、f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炎组与肝硬化组比较,fpg、pg2h、f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慢性肝病患者中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肝功能损害较糖代谢正常者重;不同类型肝炎之间无差别;肝炎肝硬化患者比慢性肝炎患者更容易合并糖耐量异常,慢性肝病患者的应该注意血糖水平。
【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肝功;糖耐量;空腹胰岛素水平肝源性糖尿病[1]由naunyn等学者在1906年首次提出,是指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为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肝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2]。
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尚未阐明,目前认为与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3-6]、肝功能障碍导致糖代谢异常、肝炎病毒直接间接作用、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将本院感染科收治的200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糖耐量、空腹胰岛素水平、肝功指标,比较分析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与糖代谢正常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是否存在差异;不同病原学分型、病程进展的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患病率、糖耐量水平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是否存在差异。
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分析
( HB)3 0例 , C l2 合并 肝 源 性 糖 尿 病 3 4例 , 25 %, 发 慢 .8 伴 性 乙型肝病伴发型糖尿病 1 5例 ,占 1. %;乙肝肝硬化 6 0 6 20 5 4 例. 合并 肝源 性糖 尿 病 9 2例 , 1 - % , 发 慢性 乙型 片 病 占 43 8 伴 |
【 b ta t A sr c】Obe t e T n et a h l i lfa rs ad te p sil ei oy o e aoe o sda ee. to s jci o ivsi t te ci c e t e n h os e t lg fh p tgn u i ts Meh d v ge na u b o b
乙 型肝 病 合并 肝 源性 糖 尿 病 ( 以后 称 肝 源性 糖 尿 病 ) 慢 性 和
乙型 肝病 伴 2型 糖 尿病 ( 以后 称 2型 糖 尿 病 , v e2da ee . p i ts r b melu, lts 慢性 乙型 肝病 伴 发 2型 糖 尿 病 ) i 。由 于我 闰慢性 乙 型肝 炎肝 硬化 发病 率 高 , 时近 年来 随 着人 们 生活 水平 不 断 同 提 高 和饮 食结 构 的改 善 , 源性糖 尿 病 和慢 性 乙型 肝炎 伴 发 肝 的代 谢综 合征 慢性 乙型肝病 伴 发 2型糖 尿病 患 者都 不 少见 , 但 笔 者 对二 者的 临床 特征 、 发病 机制 和 预后 转 归的 认识 并 不
sl s tn ee ne ho i h p t n acet jr i V ifci ypa e o h t lg f h ui r i a c asdc rnc e ai a dp n rai i uywt HB net nma lyak yrl i teer oyo e nes c cn h o en o t
肝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际水平,使考核起到了鞭策和促进的作用.4.2得到了护士的赞同这样的考核方法,不脱离实际,平时做什么考什么,而且边做边改,记忆深刻,容易纠正。
4.3得到了病人的称赞考核过程中。
一些病人及家属反映,他们也从中明白了什么是标准,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错误的。
对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有了很大的理解。
同时,病人在以后的休养期问,表现出主动、自觉地配合和互相宣传护理工作要求,融洽了护患关系。
4.4提高了护理工作标准和基护质量通过这次考核,我们将各科护理指控标准进行了修正,从服务态度、全面业务技术、625入院宣教、健康指导、实际实用理论等方面严格标准,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从实际出发。
同时,针对目前绝大多数护士参加自考专科、本科的大好时机,进行爱岗敬业,提高素质教育,从抓好基护入手,提高护理质量,在近期的医德医风调查中,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为93%,技术满意度为98%。
较前有了提高。
目前,我院开展整体护理模式,从满意度、基护到位率、护士学习笔记等方面为全院带了好头.在亲型护理模式下,一切护理工作均应“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管理、考核、发展均受到严竣挑战.护理人员只有自强、自立、适应新形势,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我,护理事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肝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黄洪霞【摘要】目的在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中,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根据肝病及糖尿病的病理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了59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提出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
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结果通过护理后,患者能够合理控制饮食,掌握自我检测方法,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发病次数,控制合并症,提高健康质量.【关键词】肝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625-02肝病与糖尿病均为全身性疾病。
在临床上,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较多见.肝病可导致糖代谢紊乱,使糖尿病加重;糖尿病使肝糖原合成减少,影响肝细胞的修复.两病存在时。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式 快速 毛细 血管血 糖仪 每 天 监测 血 糖 , 据 即 时 的血糖 值 调整 胰 岛 素 用 根 量 , 免 多次静 脉抽 血 的痛 苦 和麻 烦 ② 对 肝 功能 损 害严 重者 血 糖 不 宜 避 降得 太低 , 空腹 血糖 控制在 7 mo/ ~8 m lL为宜 。③ 注 射胰 岛 素 的患 者 要 加 强症状 观察 , 注意 区分 肝病 本 身 的 乏力 、 心等 与低 血 糖 反应 的症 状 , 恶 低血 糖反 应症 状 常突然 出 现 , 发 生 在空 腹 时 ④胰 岛 素 治疗 时 剂 量 要 多 准确 , 下 注射在 餐 前 3 皮 o分 进 行 , 要 求 患者 准备 有 饭 在床 边 才 能 注 射 并 胰 岛素 , 以免胰 岛素起 效 而 未及 时 进 食引 起 低 血糖 反应 。静 滴 时 注 意 匀 速输 入 , 以免 影响 血糖 水平 , 时 注意 观 察 有无 头 昏 、 慌 、 汗 等 不适 。 同 心 冷 本组 患者 未再 发生低 血糖 。 2 4 休 息与 运 动: 病 患 者 尤 其 是 急 性期 的患 者 应 以 卧床 休 息 为 . 肝 主, 因平 卧位 可增 加肝 脏供 血 量 , 进 肝 细 胞 的修 复和 再 生 。因 此 , 患 促 ① 者肝 功能异 常 时应 以卧床 休息 为 主 , 待其 症状改 善 后可 逐渐 增加 活 动量 , 应 以不 引起 疲劳 为原 则 。并且 要保 证患 者的 睡眠 。 因大多 数肝 病 患者 睡 眠质 量较差 , 入睡 困难 、 醒 、 易 多梦 等 。 可为 患者 布 置 一个 良好 的睡 眠 环 境, 除去一 切 干扰 因素 。②稳 定期 的患 者宜 劳逸 结合 , 以免 长期 卧床 加 重 精 神负 担 , 当活 动 , 进 肌 肉组 织 对胰 岛素 的 敏感 性 , 善血 糖 和 脂 代 适 促 改 谢 紊乱 , 进 肌 肉组 织 对糖 的 利用 , 可减 少 降 血糖 药及 胰 岛 素 的用 量 , 促 并 运 动形 式可 选 择 散 步 、 操 、 做 打拳 等 不 剧烈 运 动 为主 , 日 2次 ; 次 z 每 每 0 an时 ri , 间宣 在 餐后 l h开始 , 以免饭 前 引起低 血糖 。 2 5 心理 护理 : 病 合并 糖 尿 病 患 者 , 种 终 身疾 病 并 存 , 年 服 . 肝 两 常 药, 病情 迁 延反 复及 长期 的饮 食 控 制 , 患 者心 理 负 担重 , 使 易产 生 不 良情 绪 。另外 , 大部分 患 者对胰 岛 索治疗 顾虑 多 , 心一 旦用 上胰 岛 素就 会 终 担 身应 用 , 院后不 能解 决注 射 问题或 嫌麻 烦 , 拒绝 应用 胰 岛素 。应 根 据 出 故 病人 的不 同情 况 , 科学 地进 行心 理护 理 。护士应 密 切护 患关 系 , 进 感 情 增 交流 , 取患 者 的信任 , 争 注意 开 导 患者 采 取 积极 乐 观 的态度 面对 疾 病 , 向 患者 介绍 恢复 较好 的患 者的 经验及 不 良情绪 对 疾病 的影 响 。和 患者 一起 分析病 情 , 解治 疗措 施的 重要 性 , 讲 让患 者参 与治疗 护理 。 2 6 预 防感 染 的护理 : 病 合 并 糖尿 病 的 患者 抵抗 力 低 , 发生 感 . 肝 易 染 。因此 护理上 我们 采取 以下 预 防感染 的措 施 : 有黄 疽 的患者 , 用皮 对 应 肤止痒 剂 , 剪指 甲 , 修 防止 抓破 皮肤 造成感 染 ; 有腹 水 的患 者 , 意观 察 伴 注 患者体 温变 化及 血象 , 必要 时应用 抗生 素预 防腹 膜炎 ; 日紫外 线 消毒 房 每 间 2次并 保持 室 内空气新 鲜 ; 长期 卧床 、 对 消瘦 、 水肿 的患 者 , 持 皮肤 清 保 洁干燥 , 常更 换 内衣 , 用 防褥 疮 床垫 预 防 皮肤 感 染和 褥 疮 的发 生 ; 经 应 进 行 各种 穿刺 时严 格无 菌操作 规程 。 2 7 健康 教育 和 出院指 导 : 者住 院 期 间嘱 其保 持 心 情愉 快 , 意 . 患 注 心态 的 调整 , 强饮 食 的管理 , 会患 者和 家属 注射 胰 岛素及 如 何识 别 低 加 教 血糖 反应 及其 应对 措旌 , 指导患 者 注意 预防 各种感 染 , 其坚 持 服药 和定 嘱 期 门诊 复查 , 调不擅 自减药 、 药 , 盲 目乱 服药 。 强 停 不
糖尿病与肝病
2型糖尿病和肝脏疾病患者的治疗
• 二、2型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 他汀类治疗可引起肝酶轻度而短暂的升高。但 是,肝脏完全能适应长期持续的治疗,这些异 常也不会引发长期的后果。发生严重的肝损伤 和肝衰竭非常罕见。 • 所有ACEI类药物都潜在有肝损伤作用,包括引 发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部分是肝细胞性的, 胆汁郁积性也有报道。 • 尽管阿司匹林在大剂量时具有潜在的肝毒性, 但在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保护时的推荐剂量并 没发现有肝毒性作用。
常用降糖药说明书肝功能相关内容
• 二甲双胍 • 说明书列出,肝功能不良:某些乳酸性酸 中毒患者合并有肝功能损害。因此有肝脏 疾病者应避免使用本品。
• 但是,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CSE)2014年会上公布的《二甲双胍临床应 用专家共识》中,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面 未提及肝脏疾病者不能使用。
常用降糖药说明书肝功能相关内容
常用降糖药说明书肝功能相关内容
• 罗格列酮:若2型糖尿病患者有活动性肝脏疾患的 临床表现或血清转氨酶升高(ALT〉正常上限2.5 倍),则不推荐服用本品。患者在初次服用本品前 应检测肝功。共有4598例患者接受本品治疗的多项 临床试验中,无证据表明有药物所致的肝毒性反应 或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发生。 • 吡格列酮:如治疗开始前,患者出现活动性肝病的 临床表现或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ALT超过正常上限 2.5倍),就不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所有病人在 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前均应监测肝酶,治疗中也 应监测。
2型糖尿病可能合并的肝脏疾病
• 糖尿病合并丙型肝炎 • HCV抗体阳性率在糖尿病人群中为4.2%, 在对照组仅为1.6%。 • 携带HCV患者(21%)较乙型肝炎患者(10 %)更易发生糖尿病,提示HCV使病人易患 糖尿病,而非肝脏疾病本身。 • 因此,HCV在2型糖尿病发病可能起着一定 的作用。
老年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
老年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关键词】肝疾病;心理护理;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12-0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的寿命已经逐渐延长。
然而机体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人的身体各组织器官就会出现老化的征象,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变化。
而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具有与年轻人不同的特点。
我科对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之中加强了动态观察与护理。
1老年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大多数老年人肝炎病史多年,肝功反复异常,最后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加之合并糖尿病,饮食上的受限制,长期胰岛素的使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许多影响,使它们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情绪;住院后完全依赖治疗,饮食护理上配合不好,血糖控制难度加大。
对待这些老年人,我们护士应该多做说服工作,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日常的消毒、隔离知识等,使他们对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能力做到心中有数。
在护理中注意观察护理,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性格、生活规律、习惯爱好等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有计划地并使用恰当的方法做好患者整体护理。
2 心理动态观察与护理2.1 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以利于安心治疗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固执,对周围事物反应较慢,记忆力减退,当带着病痛和一定的精神负担来到医院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诊室、医护人员的音容、态度和衣着等,这一切都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
入院治疗时,护士要热情礼貌接待,及时将患者送往病房,安排好床位,完成必要检查,并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及病房设施、经治医生、责任护士及护士长等,并经常深入病房,照顾和安慰他们,使患者感到自己受到尊敬和重视,感到医护人员同情他、关心他,使患者减轻精神负担,能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治疗与护理。
慢性肝病并发肝原性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分析
慢性肝病并发肝原性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分析丁百静;徐章;王文峰;胡阳黔【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07(22)4【摘要】目的探讨肝原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3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肝功能、血糖、胰岛素及瘦素水平检测,稳态模型估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肝原性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5.22%,该组空腹胰岛素水平(HNS)及IR较无糖代谢异常的肝病组高,(20.76±8.95)mU/L vs(15.74±7.28)mU/L和0.60±0.33 vs 0.46±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清瘦素水平(2.96±0.38)μg/L vs(2.82±0.45)μg/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INS(r=0.125)、HOMA-IR(r=0.235)与肝原性糖尿病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原性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总页数】3页(P234-236)【作者】丁百静;徐章;王文峰;胡阳黔【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消化科,湖北,十堰,442008;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消化科,湖北,十堰,442008;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消化科,湖北,十堰,442008;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消化科,湖北,十堰,442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8.1【相关文献】1.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易患因素分析 [J], 丁永广2.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发病率及其易患因素分析 [J], 陈锦秀;肖秀英;陈保仪3.慢性肝病并发肝性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J], 张义红;张义卫4.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易患因素分析 [J], 程德希5.Ⅱ型糖尿病脂肪肝易患因素分析 [J], 黄远航;刘璟瑜;何辉;张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病与糖代谢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确保肝病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 的治疗。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肝病与糖代谢关系的认识,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推动肝病 与糖代谢领域的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肝脏细胞 损伤和脂肪沉积,引发脂肪肝和
肝纤维化。
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会进一 步加剧肝脏细胞的损伤和纤维化 ,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
03
CATALOGUE
肝病与糖代谢的相互影响及临床意义
肝病与糖代谢相互影响的机制
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糖代谢异常对肝病的影响
肝病时,肝糖原合成 减少,糖异生作用增 强,导致血糖升高。
肝病与糖尿病的关联
01
02
03
04
糖尿病和肝病之间存在密切关 联,许多肝病患者会出现糖代 谢异常,甚至发展为糖尿病。
脂肪肝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 一,脂肪肝患者容易出现胰岛
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
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细胞受损 ,对胰岛素的灭活能力减弱,
01
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 断依据,帮助早期识别 肝病患者的高血糖风险 。
02
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
03
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 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04
提高公众对肝病与糖代 谢关系的认识,鼓励人 们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及时就医。
对公共卫生政策的启示
肝病患者常出现脂肪代谢障碍,脂肪堆积在肝脏,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降低组织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影响血糖控制。
防肝病也要防糖尿病
防肝病也要防糖尿病作者:曹成龙来源:《肝博士》 2012年第4期肝脏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所有的代谢,消化、排毒功能都与它有关。
如果肝有了毛病,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其他器官的功能出现异常而引起病变。
肝脏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它在糖异生及糖原的合成、贮存、释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糖类代谢的主要场所,能维持血糖的稳定。
所以,肝脏病变很容易引起糖代谢障碍。
童姓男子四十八岁,肝病史三年多,期间经过调养治疗,病情已有所好转。
谁知在最近一次体检时发现他空腹血糖轻度升高,餐后两小时血糖更明显增高,医生告诉他可能患有糖尿病,而且可能与肝病息息相关,建议他进一步做胰岛素、C肽分泌曲线检查以便确诊。
这个结果令童先生十分疑惑:自己既没有糖尿病的家族史,也没有典型症状,怎么会患上糖尿病,最奇怪的是他本身的肝炎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医生解释,肝脏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所有的代谢、消化、排毒功能都与它有关。
如果肝有了毛病,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其他器官的功能出现异常而引起病变。
肝病变成糖尿病的原因因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而引起糖代谢紊乱,加上环境因素、病毒、化学毒物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最终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失调,临床上出现血糖、尿糖增高一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性糖尿病。
肝脏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它在糖异生及糖原的合成、贮存、释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糖类代谢的主要场所,能维持血糖的稳定。
所以,肝脏病变很容易引起糖代谢障碍。
一些参与糖代谢的激素,如胰岛素、胰升血糖素、生长抑素等分泌后也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是这些激素作用的靶器官。
肝炎并发糖尿病的发病率为5%~10%,肝硬化引起糖尿病的发病率可达30%~40%。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肝病患者葡萄糖耐量异常的主要原因,另外,患者在治疗肝病过程中吃糖过多或输入葡萄糖过量,造成胰岛B细胞长期负担过重,发生功能障碍也会引发糖尿病。
此类肝性糖尿病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多发生于男性,以中老年患者较多见;2.临床表现以肝病症状为主,糖尿病症状不典型,慢性并发症少见;3.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变,血糖轻度升高,以餐后两小时升高为主,且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有关,随着肝功能恶化,血糖也可出现明显异常;4.多数患者随着肝病的恢复及调节饮食,可使糖尿病恢复正常。
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便, 减 少患者的痛苦。使用双 J 导管 , 使 患者避免了外造瘘 , 在
一
定程度 上减轻 了疼痛 , 患者有 良好 的精 神状态 , 可 以很 快下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1 9 )
床活动 , 减少 了切 口感染 的机会 ; 也使 一些 老年 患者避免 了肺
慢 性 肝病 合 并 糖尿 病 患 者 的护 理体 会
患者 的痛苦 , 而且引流通 畅 , 其 可避免输尿 管切开后 导致水肿
或 血凝 块形成所致 的尿路梗 阻。本组双 。 肾多发结石 患者 中有
1 例 术后 曾出现较严重 的出血 , 有大量血 凝块产生 , 但无输 尿
管梗 阻现象 , 治愈拔管前影像学检查无 。 肾积水潴 留。第二个优 点 就是 患者 的术后并发症减少 。 由于导管 的支架和 内引流双重 作用, 恢复了上尿路 的完整性和 连续性 , 可使 肾盂 或输尿管 切 口的愈合时 间缩 短 , 防止尿瘘 , 也克服 了 T管 引流后 肾盂 输尿 管造瘘 口处 易发 生瘢痕狭窄 的缺点 。 第三个优点是术后护理方
疗方案 实施总时 间、 慢性肝病合 并糖尿病治疗 效果 、 不 良反应
高, 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 中不能掉 以轻心【 l 】 。 本文对我院
7 6例合并糖尿病 的慢性 肝病患者在治疗 期间实施综合护理 的 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 现汇报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 料 2 0 1 1年 2月一 2 0 1 3年 2月 我 院 收 治
治疗方案 ; ⑥ 出院前进行科学 、 全面的指导。 1 . 3 观察指标 观察 2组患 者的血糖水 平复 常时间 、 治
肝脏是人体 中非 常重要 的一个 代谢 器官 , 肝细胞受 到损 害 会直接导致血糖水平 明显 升高 , 从而导致肝源 I 生 糖尿病 。由于 肝 病性糖尿病缺 乏特异性 的临床 表现 , 且病情 多变 , 临床症状 被 肝病所掩盖 ,只有通过实 验室检查 才能够发 现血糖水平 升
慢性肝炎患者糖尿病发病情况分析
生糖尿病 , 即慢性肝炎、 肝硬化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
因素之 一 。 同时从 表 1 以看 出 , 硬 化患 者发 生糖 可 肝
尿病的危险性又明显高于慢性肝炎患者 ,提示肝脏 受损 害越 重发 生糖 尿病 的机 会就 越大 ;表 2的结果 显示年 龄 与糖 尿病 的发病 率 有关 。 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考虑为 :①外 周组织胰岛素受体数 目减少 , 引起血糖增高[ 4 1 。②胰 岛素抵抗[ ③血浆胰高血糖素增高。 6 1 。 由于肝脏病变 使肝组织对胰高血糖素的敏感性降低 ,反馈地使胰 高血糖增多,同时血中支链氨基酸 / 芳香族氨基酸 下降 , 刺激胰 岛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 胰高血糖 素的升高使肝脏磷酸化酶作用增强 ,促使肝糖原分 解, 促进糖原的异生 , 并增 ̄J 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对 n, b 抗性。 @H V或 H V直接损伤胰岛细胞 , B C 造成胰岛 B细胞暂时或长期损害 ,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 。 ⑤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枝循环的建立开放 ,使血液中 的糖类直接从侧枝循环进入体循环 ,使肝脏对葡萄 糖 的摄取率降低 , 发生餐后高血糖。 肝源性 糖 尿病 的 治疗 :原 则上糖 类 的需要 量 可
维普资讯
・
5 ・ 6
I f c sI o 2 8, 121 No 1 ne t Di n , 00 Vo . , . f
慢性肝炎患者糖尿病发病情况分析
黄 建峰 北京 市航 天 7 1医院 3 北京 10 7 0 04
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 肝炎与肝硬化患者糖尿病的发病 率及相关影响 因素 。 方法 对我院 19 9 5年以来慢性肝病合并 糖尿病 1 8 0 例资料进行分析 , 研究各年龄组及各 型慢性肝病患者糖尿病发病情况 。 结果 慢性肝病 患者糖 尿病发病率 明显高 于正常人 , 而且年龄越大、 肝病越重者 , 尿病 发病率越高 。 结论 慢性 肝病患者糖尿病发生率较 正常人高 , 糖 患者 年龄 、 肝病 的 病 程及病情轻重 与糖尿病发生率有关 ; 慢性 肝炎、 肝硬化是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关键词 慢性肝病 ; 糖尿病 ; 系 关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上并不少见 , 两病并存 , 使患者 的病情更加复杂 ,护理上也不是单纯两种疾病护理的简单相加。 由于肝病 和糖尿 病相互 影 响 , 情 复杂 多 变 , 病 治疗 有些 矛盾 , 尿 糖 病 的药物对 肝病 有损 害 , 疗 肝病 的药 物 有些 可诱 发 糖尿 病 。现 治 将 6 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特 2
通过 2 佣患者发生的血糖反应 , 在护理上我们采取了如下措 施: 对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 注意观察患者 的饮食情况 , 对消化道症 状 重 、 欲 差 的 患 者 , 增 加 餐 次 , 时 向 医生 反 映 患 者进 食 情 食 可 及 况 ; 血糖 。 由于肝病 的影 响 , 监测 患者 血糖 较难 控制 , 岛素 用 使胰 量较 大 , 此时易 出现 血 糖下 降 , 脏又 不能 很快 代偿 。 因此 , 这 肝 对 点 , 出有 预见 性的 护理措 施 。 提 样的患者应每天监测血糖 , 根据血糖值和患者进食情况及时调整 1 临床 资料 胰 岛素 用量 。近年 来 , 珍 式快 速 毛细 血管 血糖 仪在 糖尿 病患者 袖 肝病合 并糖尿 病患者 6 例 , 4 例 , 1 例 ; 龄 3 岁 8 中应 用 日趋 普 遍 , 2 男 3 女 9 年 3 它操 作 简 单 、 便 , 免 了 多次 抽 静 脉血 的痛 方 避 岁 , 均年龄 4.岁 。临床分 型 : 性活 动性肝 炎 1 例 , 平 6 9 慢 9 慢性重 症 苦 , 常适 用 于病 情 不稳 定 正 在调 整 胰 岛素 剂量 的患者 ; 肝 功 非 对 肝炎 1 例 , 5 肝硬化 2 例 。6 例 患者 均为非胰 岛素 依赖型糖 尿病 2 能 严重 损 害 的患 者 , 不 宜 降得 太 低 , 血 糖控 制 在 7 t l 8 2 血糖 空腹 e / r o o 型 , 中 1 例合 并糖尿 病 肾病 。患 者肝 病 的症 状 : 为乏力 、 其 0 主要 纳 L 8 m l 宜 : 注 射 胰 岛 素的 患 者加 强 症 状 观察 , 意 区分 ~ m oL为 / 对 注 差, 恶心厌 油 , 区不适 。其 中皮 肤 巩膜 黄染 、 肝 尿黄 2 例 , 3 腹水 l 肝 病 本身 的 乏力 、 心 等低 血 糖 反应 的 症状 , 血糖 反 应 多发 生 4 恶 低 例, 消化道出血 9 例。糖尿病的症状 : 多饮、 多尿、 多食 8 体重下 在 空腹 , 例, 突然 出现 低血 糖 ; 岛素 剂量 准确 , 射 时间应 根据 患者 胰 注 降 l 例, 6 低血糖 反应 2 。治 疗除 一般保 肝 、 例 退黄 、 利尿 、 支持 、 对 进食 时 间灵 活掌 握 , 脉 点滴 胰 岛 素时 注 意匀 速输 入 , 静 防止 因输 症等 肝病治疗外 , 用胰 岛素治疗 5 例 , 饮食控 制 6 。 应 6 单纯 例 液速度 影响 血糖 水平 。 2 护 理 2 I 3饮食护理 :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部分 。 肝病患者多有 21 情观察 : .病 本组 1 肝硬 化慢 性重 症 肝炎 合并 糖 尿病 患者 , 例 同 消化道症状 , 在饮食上也要求高蛋白、 高维生素、 营养丰富易消化 时存在肝功能衰竭、 肾功能障碍 、 低钾低钠血症 。在临床表现上 , 的食物, 而且大部分慢性肝炎患者喜欢吃新鲜的水果。因此肝病 6 例肝 病合 并糖 尿病 患者 住 院 期 间 以肝病 症 状 为 主 ,糖 尿病 引 合并 糖尿病 患者 的饮 食 控制 还应 根 据肝 病病 情制 定合 理 的饮食 。 2 起 的症状 则被 肝病 症 状掩 盖 或 缺如 。仅 8 患 者 出现 典 型 的多 对肝 病病情 较 轻 , 明显 厌食 、 差 的患 者 , 根 据糖 尿病病 情计 例 无 纳 应 饮 、 食 、 尿 , 例 患者均 为慢 性 肝炎 患者 , 症状 较轻 。从本 算 每天 总 热量 , 多 多 8 肝病 限制水 果 摄 入 , 我们 要 求 患者在 两 餐 之 间加水 如 组病例看出, 肝病越重, 患者消化道症状越重, 糖尿病症状越不明 果 , 次半 个苹 果 或梨 , 据 血糖 控 制情 况 调整 出最佳饮 食 方案 。 1 根 显 , 从症 状上 发现糖 尿病 易造 成 漏诊 误诊 。2 患者 1 例 是 对肝病病情较重, 故单 6例 4 食欲明显下 降, 同时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我们要 本次住 院期 间通过 查血 糖发 现糖 尿 病 的 , 于 这些 患 者特别 是病 求 患者按 时按 量进 食 , 对 护理 上加 强 观察 患 者饮 食情 况 。如 果患 者 情较 重 的患者 所 表现 出的症 状 , 注 意综 合 其 全 身情 况 , 多 方 餐后 呕吐 或进 餐少 , 意补充 甜 食 。 者消 化道症 状重 时 , 加 应 从 注 患 可增 面 分 析原 因 , 如患 者 的乏 力 可 以认 为 是 肝病 所致 , 可 以是 应 用 餐 次 , 加餐 。 时将 患者 饮食 情况 及 时报告 医生 , 也 睡前 同 结合血糖 水 待 利 尿剂 引起 低 血钾 的表 现 。突 然 的乏 力 可 以是 患 者 的低 血 糖 反 平及 时调 整胰 岛素 用量 。发生 肝 昏迷 的患 者 终止 蛋 白质饮食 , 可逐 给无 应 。患者 的意识 障碍 应 注意 区分 是 肝性 脑 病 还是 低血 糖 昏迷 。 病情 好转 , 渐加 量 , 钠或 低钠 食 物 。 低 4预防感 染 的护 理 : 病 合并 糖 尿病 的患者 抵抗 力低 , 发生感 肝 易 血糖 昏迷 多有先 兆症 状 , 四肢 酸 软 、 如 疲乏 无 力 、 大量 出汗 , 慌 、 2 心 . 染 。 因此 , 些 患者 注 意采 取 预 防感染 的措 施 。对有 黄疸 的 患 对这 头晕 , 花 、 颤抖 、 饿感 等 , 眼 四肢 饥 继而 出现 昏迷 。 22低血糖 的护 理 : 病合 并糖 尿病 患 者易 发 生低 血糖 , 别是 肝 者, . 肝 特 应用皮肤止痒剂 , 修剪指甲 , 防止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 对伴有 病较重的患者。本组患者 中, 例发生低血糖反应, 2 2例为肝硬化 腹腔积液的患者 , 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 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消化道 并糖 尿病 患 者 , 经过 2 半 月 的治 疗 , 情逐 渐 好 转 , 状 消失 。 出血禁食 的 患者 和发 生 昏迷 的患 者加 强 口腔 护理 , 日用 强氧 化 个 病 症 每 为减少出院后注射胰岛素的次数 , 调整胰岛素的量 , 结果第 3 天 离子水清洁 口腔 ,每 日紫外线 消毒房间 2 次并保持室内空气清 上 午患者 突感头 晕 、 慌 , 意识 丧失 。 查 血糖 1 m oL 即 新 ; 心 随之 急 . ml , S / 对长期卧床、 消瘦、 水肿的患者 , 保持床铺平整舒适 , 皮肤清洁 给予 2%葡萄 糖 注射 液 2 静 脉推 注 ,0 萄糖 注射 液 lO l 干燥 , 5 0 1%葡 Or a 经常更换内衣 , 预防褥疮的发��
糖尿病与肝硬化
病患 者 的胰 岛素 敏 感性相 对 好于 2 糖 尿病 .并 存在 要 通 过 胆 汁 排 泄 。理 论 上 轻 度 肝 功 能 不全 者 可 以应 型
明显 的高胰 岛素血 症 .这 与 肝硬 化 时胰 岛素 的降解减 用 但 尚无 在 肝炎 、肝 硬 化 合 并糖 尿 病 中广 泛应 用
糖尿 病 是 肝移 植 的 第三 个 适应 证 。在 隐 匿性 肝硬 化
患者 中 ,糖尿 病 发生率 不 成 比例地 增 加 。隐 匿性 肝硬 化最 常 见 的 原 因是脂 肪 性 肝 炎 ,2 型糖 尿 病 是脂 肪 性
被 降解 .受体 数 目下 降 .产 生胰 岛素抵 抗 。
3 小肠 吸收 的葡萄 糖 由于 肝硬 化导 致 的侧 支循 环 .
尿 病 。高达 8 % 的肝硬 化患 者有 糖耐 量 损害 ,1 %~ 0 O
2 %出现 临 床糖 尿 病 ;在 并发 肝源 性 糖 尿病 的同 时 0 j
可加 重 肝脏 的损 害 ,导致 肝 病 的各种 并发 症 和 多脏器
功能 障碍 。 j 肝硬 化 并发糖 尿病 其 发 病机 制 尚不十 分清 楚 ,
分流 直 接进 入腔 静脉 .不 被 肝脏合 成糖 原而 致 餐后 血 糖升 高 。
肝炎 的最 常见 原 因 。流 行 病学 证据 证 实 .脂 肪 性 肝炎
可发 展 成 肝硬 化 .脂肪 肝患 者 中 有4 ~4 % 发生 糖 % 6 耐量 损害 或显 性糖 尿病 。因 肝硬 化 本 身可 存在胰 岛素
可 随之 降低或恢 复正 常 ,糖 尿病 病情趋 于逆 转 ;患 者 可待症状 缓解 后再 用 。
极 少有酮 症酸 中毒 、微 血管 病 变、神经 性病 变等并 发
关于胆汁淤积型肝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关于胆汁淤积型肝病与糖尿病的关系【关键词】胆汁淤积型肝病;糖代谢紊乱;糖尿病及其发病机制胆汁淤积型肝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胆汁排泄异常引起的肝脏病变,肝脏的生理功能有解毒、代谢、分泌胆汁、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免疫防御等功能,胆汁淤积造成肝脏功能受损时可使上述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并导致糖代谢功能紊乱。
目前糖尿病发病机制考虑为遗传与环境因素、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及脂毒性等,胆汁淤积型肝病对肝脏的损害引起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糖尿病。
1胆汁淤积型肝病的特点胆汁淤积型肝病是指各种因素引起胆汁的形成、分泌和(或)胆汁的排泄异常而导致的肝脏病变,依据病因可分为肝细胞性胆汁淤积、胆管性胆汁淤积、混合性胆汁淤积[1]。
各种病因导致的胆汁淤积均会导致有毒物质在肝脏潴留,引起肝细胞膜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使细胞代谢受损,出现细胞变性、坏死,最终导致肝功能受损,肝纤维化甚至硬化。
胆汁淤积型肝病除肝脏表现外,尚可表现出瘙痒、疲倦、黄色瘤以及粪便的改变和骨骼的变化、血液学变化等肝外全身各系统的表现[2]。
2肝脏对糖代谢的影响肝脏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也是胰岛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维持空腹状态下的内生性糖的产生及输出及进食后糖的吸收、利用和存储。
肝脏是糖异生(GNG)和糖原分解(GL)的重要器官。
GNG是指非糖类物质,如乳酸、烯丙醇、生糖氨基酸、甘油等合成葡萄糖的过程;GL是指动用储存在肝脏中的糖原提供葡萄糖。
空腹状态下肝糖原分解及肝脏糖异生维持空腹血糖的稳定,进餐后,肝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以降低餐后高血糖。
肝脏疾病时,肝脏合成糖原能力下降及肝糖原输出减低,所以肝源性糖尿病的血糖特点为空腹血糖降低,而餐后血糖升高。
3胆汁淤积型肝病引起糖尿病的可能机制3.1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抵抗可能为发病的基本机制,胰岛素抵抗是指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低下。
研究发现[3],几乎所有的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异常发生之前,就已经有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可推测胰岛素抵抗存在于肝脏中,大部分来自肝糖原合成减少,继发性糖耐量异常。
肝病与消渴病诊治笔谈
血 糖 ≥7O .mmo/ , 后两小 时血糖 ≥l .mmo/ , 的还伴有 一 lL 餐 11 lL 有 些不同程度的并 发症 。
a i o a t uc u e ton f s r t r d o pa i nt e ut te duc ton pr gr m m e f ai o a or i e iid n ui t r y n a int ntnsfe i s l he ap i p te sTyp dib ts : 2 n e 1 a e e a 1 -ye ar f lo -up, Dib t l gi 2 4, o lw a e o o a, 00 47: 3 0 1 75. 17- 3
人员 , 大多 只 注重 服 药 , 重视 饮 食控 制 , 少 运动 , 不 很 多凭 临 床症
糖 水 平 认识 回答两 组 都有 显 著 的提 高 , 干预 组 较对 照组 治疗 后 舒 张压 、F G、T P G、Hb l 差 异 也有 统计 学 意 义 ,而 干预 组 较对 照 ac
组 治 疗 后舒 张压 、F G P 、TG、Hb l 更接 近 治疗 控 制 目标 ,差 异 ac
[ 葛 军 ,陈允硕 ,吴敏生 , . 糖 尿病患者双 向转诊模 式及其 2 】 等
效果初 探[ . J 中华 全科 医师 杂志 ,20 ,32 5 】 04 :9 .
[】 ln , o lrG , a o a ta .1 g tr e au 3 Pa k J K he R k v c L e 1 o - em v l- n
对合并肝病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康复干预体会
( 稿 日期 :0 2— 6一l ) ( 辑 : 收 20 0 0 编 张 楠)
对糖 球瘸 治疗 饮 食疗法 址
注 : 治 疗 前 比 ‘ <0 0 . P <0 0 与 P .5 一 l
础 、 重 要 的 治 疗 措 施 ,也 魁 较 难 长 期 坚 最 持 的 方 法 ,必 须 对 患 者 进 行 糖 尿 病 教 育 ,
均 有 明 显 改 善 , 两 者 比 较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2 3 治 疗 前 后 生 存 质 量 变 化 恐 惧 有 意 义 ; 从 表 2 可 以 看 出 患 者 在 治 疗 前 有 . 效 7l例 , 效 7 例 , 效 率 9 % ; 郁 有 无 有 l 抑 效 7 O例 , 效 8 例 , 效 率 8 无 有 9% ; 胜 疾 战 病 的 信心 有效 6 例 ,无效 l 例 。有效 8 O } 显 的 精 神 症 状 和 心 理 障 碍 , 儿 显 并 高 』 I J ,中 圆 正 常 人 水 平 。 综 合 康 复 治 疗 后 , 9 组 症 状 均 显
群 因子 分 比 较
须 性 ,才有 可能 配 合治疗 、达到治 疗 曰
的 。运 动 治 疗 则 必 须 在 医 生 的 指 导 下 进
} j,选 择 适 应 证 ,防 止 低 血 糖 ,注 意 逗 动
时 及 运 动 后 监 测 患 者 心 牢 、足 部 , 期 坚 长 持 , 以 达 到 良 好 疗 效 。 同 时 , 持 长 期 可 坚 中 等 强 度 的 有 氧 运 动 能 降 低 糖 尿 病 危 险
少 『 , 两 病 并 存 ,使 患 者 的 病 情 更 加 复 同 时 结 合 血 糖 水 乎 及 时 捌 整 胰 岛 素 用 应 。 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
•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于2008年重申:糖尿病是一组由于
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兼之所引起
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2],“肝源性糖尿病”的发 生机制并没有概括在这个定义里。 • 因此内分泌专家认为,所谓“肝源性糖尿病”就是指肝病 合并2型糖尿病。
脂肪肝与糖尿病
• • 21%-78%的糖尿病患者患脂肪肝 4%-46%的脂肪肝患者发生糖耐量减退或显性糖尿病
糖 尿 病 患 者
脂 肪 肝 患 者
范建高、曾民德《脂肪肝》2000年
肝硬化与糖尿病
• 慢性HBV和HCV感染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其发生
糖尿病的几率显著增加,有报道96%肝硬化患者存在 葡萄糖耐量异常,30%存在显性糖尿病,进一步研究 发现在代偿期肝硬化时,患者体内已经存在糖耐量的 异常。
(2.5-9.2%)、酒精肝(11.5%)、无肝病者(1.5-11.2%)。
• 危险因素:年长、男性、肥胖、进展期肝纤维化、 HCV基因1型和2型、肝脂肪变、糖尿病家族史。
HCV
•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基因型特征分析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3年8月地7卷4期)
• HCV基因3a型更易合并2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 肝病患者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与没有肝病者基本相
同。虽有药物代谢改变和肝毒性的顾虑,但迄今还没 有肝病患者使用降糖药而诱发肝毒性的直接证据,因 此只有在肝功能衰竭时(腹水、凝血障碍、肝性脑病) 才会引起药物代谢的明显改变。
(一)双胍类
• 二甲双胍作为一线降糖药可用于大多数患者,但患进展性
(四)α-糖苷酶抑制剂
• α-糖苷酶抑制剂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 阿卡波糖可有效的控制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且无肝毒性。
• 阿卡波糖降糖同时还可降低血氨,其作用与增加肠道蠕动相平行。据 报道,该药增加肠道蠕动,有利于分解糖类的细菌繁殖,抑制分解蛋
白质的细菌增殖,最终使肠道产氨减少。
肝硬化的病因与糖尿病的关系
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 60% 50% 40% 30% 20% 10% 0%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酒精滥用 血吸虫病 自身免疫 原因不明
408例肝硬化来自上海市一医院,待发表资料
糖尿病与肝细胞癌
• 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肝细胞癌的患病率及肝癌 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都是普通人群的4倍,其确切机制 未明。
尤其是胰腺SS细胞反应。
• 部分学者认为无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不继发HD,因为无肝硬化 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病概率并没有明显增加。
HCV
• 继发HD的常见病因,目前认为在HCV基础上引起的HD既有来自病毒的
直接损害,也存在继发免疫损害。 • 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糖尿病发生的
肝脂肪变性减少45%,75%恢复正常;同时ALT和谷草转
氨酶(AS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二)噻唑烷二酮(TZDs)
• 由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脂肪肝潜在的核心缺陷,则胰岛素增敏 剂TZDs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
• 由于曲格列酮的肝毒性而退市,使得人们担心此类药物的潜在
肝毒性,但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引发急性 肝功能衰竭的危险性比曲格列酮要小得多。 • Tolman等推荐,在开始使用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前应测定ALT 水平,如果有肝病活动的证据或血浆ALT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 的2.5倍,则不应用该类药物。 • 也有学者认为,只要ALT水平升高,不论是否超过正常值上限
• 阿卡波糖通常会引起ALT暂时轻微升高,但很少引起严重的肝病。虽 然药品说明书上有对于肝病患者的警告,但其口服后仅被吸收1%~2
%,代谢半衰期为3.7h,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主要在肠道降解或以
原形随粪便排泄,长期服用未见蓄积。 • 用于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
(五)胰岛素
• 由于无肝毒性,在所有降糖药中胰岛素治疗肝病合并 糖尿病是最安全的。 • 但胰岛素的用量应因人而异: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 因肝糖异生能力下降和对胰岛素降解能力降低,容易 发生低血糖,则胰岛素需要量较少;而肝病患者存在 胰岛素抵抗,又有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用量增大的情 况,因此,密切的血糖监测和胰岛素剂量的及时调整 是必要的。 • 发生肝性脑病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因而易引起餐后高血糖,此时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 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可能特别有效。
6. 缺钾、缺锌:肝硬化患者有时血钾虽正
常,但体钾或可交换钾已有减少。此外,
肝硬化患者多有锌缺乏,它将直接影响葡
萄糖的利用。
7. 药物影响:肝硬化患者常因腹水而应用各
种利尿剂,其中噻嗪类(双氢克尿噻)及呋
塞米(速尿)对血糖的影响尤大,长期使用
该类药物可致糖耐量减退,血糖升高。
病毒性肝炎和糖尿病
3. 酶活性降低:患肝病时参与糖酵解(葡
萄糖激酶)及三羧酸循环的多种酶活性降低, 肝糖原合成降低,肝及周围组织摄取和氧化 糖的能力下降,调节糖代谢功能减退。
4. 肝炎病毒及其免疫复合物或毒物可同时损
害肝脏和胰岛β细胞。
5. 营养因素:营养缺乏可使胰岛β细胞变性,
而长期摄食高糖或静脉输注大量葡萄糖亦可 能过度刺激胰岛β细胞,使之衰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硬化时,患者体内已经存在糖耐量的异常。 • 研究发现HCV 基因1型和4型继发HD的比例明显升高,由此推断HCV不
同基因型诱发胰岛素抵抗的能力不全相同,从而引起HD的比例也不相 同,其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HCV
• 美国成人抗-HCV阳性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比普通人群增 加2-3倍,糖尿病患者抗HCV阳性率4.2-28%。 • 慢性丙肝患者糖尿病患病率(24-39%)显著高于乙肝
的2.5倍,都不宜使用,而应换用胰岛素。
(三)胰岛素促泌剂
• 当禁忌使用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时,药物治疗可从胰岛素促
泌剂开始。
• 通常,磺脲类可安全地用于肝病患者。对于同时存在酒精性肝病和胰 腺损伤的患者优先选择半衰期短的磺脲类,例如格列吡嗪等。 • 已出现肝性脑病、腹水或凝血障碍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其代偿低 血糖的能力降低,此时应在严密监视下改用胰岛素治疗。 • 目前尚无有关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肝毒性的研究报道,肝硬化患者那 格列奈的代谢和耐受性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
慢性HBV和HCV感染者一 旦进入肝硬化阶段,其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显著增
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CHC相关性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和胰岛素抵抗有关,有研究报道HCV
30%存在显性糖尿病,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代偿期肝 核心蛋白可直接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
加,有报道96%肝硬化患者存在葡萄糖耐量异常,
• HBV——目前乙型肝炎患者是否继发HD,意见并不统一。
• Custro等认为某些乙型肝炎患者伴有的血糖异常与丙型肝炎引起的HD类似
• 而有研究则认为HBV感染与胰岛素抵抗无关,甚至对胰岛素抵抗的产生有
抑制作用。 • 有研究认为HBV可以直接对胰腺造成损害,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胰岛素分 泌异常,包括成熟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分泌较多不成熟的“假性胰岛素”。 • 除病毒的直接损害外,病毒感染机体继发产生的免疫性损害可能更为重要,
• 两者享有共同病因/病机
血色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胰腺炎、酒精性肝炎/胰腺炎
• 两者凑巧合并存在
肝源性糖尿病(HD)
• Narmyn于1906年最早定义本病
• 泛指继发于各种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
• 临床表现与2型糖尿病相比不明显,较少伴随微血管
病变 • 发病机制与1型和2型糖尿病也不完全相同
名称之争
肝病&糖尿病
肝胆科小讲课 2014-12-5
肝病与糖尿病关系密切
Trombetta等综述文献报道后发现,肝硬化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为12.3%~
57.0%[1]。 Knoble等报道,丙肝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2倍,而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是肝病患者发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中发现患肝病者亦相当多,4项涉及3701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发现, 2%~24%的糖尿病患者肝酶异常,其中5%已确诊患有肝病。另一项研究涉及 13个中心的5003例糖尿病患者,5.6%的患者肝酶异常,其中98%是脂肪肝和慢 性肝炎。
• (2)肝硬化患者血浆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及游离脂肪酸等胰岛 素拮抗物质水平由于肝脏对其灭活减少而升高,从而产生外周 组织的胰岛素抵抗。
2. 胰岛素的分泌与代谢异常:
肝硬化患者单独胰岛素抵抗不足以引起肝 源性糖尿病,仅那些β细胞不能满足因胰 岛素抵抗而相应增加胰岛素分泌要求的个 体,才可能发展为肝源性糖尿病。
[1] Trombetta M, Spiazzi G, Zoppini G,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5,22 (Suppl. 2): 24-27.
肝病合并糖尿病
• 糖尿病相关肝病
糖原累及性肝肿大、NAFLD、降糖药物相关肝毒性
• 肝病相关糖尿病
肝硬化、丙型肝炎、NAFLD、肝移植术后
肝病和酗酒者禁用,因其可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 研究发现,使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有 益,且无致肝毒性的报道。二甲双胍因有轻微的减轻体重 作用而特别适用于肥胖的NAFLD患者。 • Lingvay报道,用二甲双胍(2g/d)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治疗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个月,随着HbA1c达标,
治疗
• 一般治疗
•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体重减1~ 2kg/周是合适的。 • 运动虽然不是糖尿病肝病的特效治疗方法,但能够改 善外周胰岛素敏感性。 • 避免摄入酒精,原因不仅是酒精对肝脏有毒性,还有 酒精的高热量和其与磺脲类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 • 严重肝病患者中超过50%者存在营养不良,药物治疗 一般在加强支持、改善患者营养和全身状况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