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整理精校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疲乏(fá) 积忿(fèn) 淫威(yín)B.奢望(shē)昂然(áng) 纠缠(jiū)C.神妪(qū)芙蓉(róng) 谦恭(gōng)D.颤栗(lì) 突兀(wù) 雕琢(zhuó)2.填空(1) 《李凭箜篌引》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唐代诗人。
(2)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
__________,李凭中国弹箜篌。
3.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1)李凭中国弹箜篌( )(2)芙蓉泣露香兰笑( )(3)石破天惊逗秋雨( )(4)露脚斜飞湿寒兔( )二、整体感悟1.谈谈你对《李凭箜篌引》运用典故这一表现手法的理解。
2.试赏析诗人写“吴丝蜀桐张高秋”的独特之处。
3.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4.请简要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一、1.C 点拨:“神妪(qū)”应为“神妪(yù)”。
2.(2)李长吉歌诗汇解李贺(3)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点拨: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3.(1)京城,指长安 (2)形容乐声欢快 (3)引出 (4)露滴点拨:结合句意理解。
二、1.略。
点拨:本题为开放性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2.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一诗中活用典故而又自铸伟辞。
他用典不仅十分灵活,而且更把它们几乎不见痕迹地熔铸在自己独造的奇峭词句和形象之中。
本来,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音乐的神话传说,诸如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或师旷鼓琴“大风致而雨随之”等等,但这些神话传说都显得比较原始而简略,主要是从效果上来夸张音乐的神奇,往往缺少生动具体的形象;李贺则根据众多的神话传说进行了综合加工,匠心独运地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课题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1. 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本诗写作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2. 通过反复诵读,吟咏诗韵,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强大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本诗写作特点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补充内容或学习过程错题订正【课前预习案】一、知人论世1、走近作者李贺是唐宗室郑王(唐高祖李渊的叔父)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进士”讳“晋肃”),那个和李白一样雄心勃勃,曾经写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来施展抱负的李贺,后来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传说他每次出门,都骑着一头跛脚的瘦驴,背着一只旧锦囊,他边走边吟诗,每得佳句就写下来放进囊中,归来时再补足成篇。
他的诗歌继承《楚辞》和乐府民歌的传统而有所创新,在诗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语言等方面不落前人窠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优秀作品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
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为后世所传颂。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2、解题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李凭箜篌引》 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 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
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掌握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3、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
2、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感受诗歌创造的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2、感受李贺的浪漫主义风采,体味、鉴赏音乐美【教学重难点 】1、鉴赏诗歌侧面描写的方法2、通过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养成对同题材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的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一.预习1.作者简介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2.写作背景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首诗歌正是作者当时聆听了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梳理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颓不流( )箜篌( )( )女娲( ) 神妪( ) 根蒂( ) 喧啾( ) 丝篁( ) 遽止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张高秋( )颓不流( )中国( ) 泣露( )融冷光( )动紫皇( )逗秋雨( ) 神妪( )二、感知文本:(一)整体感知1、抄写文中描写箜篌乐声的诗句2、这个诗句前面的四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两个方面)内容:(1)(2)3、这诗句后面的八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一个方面)内容:(二)局部赏析:1.再将描写箜篌乐声的句子默写一遍默写:2.运用了什么手法?手法:3.你感到哪些事物是有形的东西?用诗句中的意象回答听觉方面(描绘):视觉方面(抄写诗句):4.读这诗句之前的四句诗,思考:(1)前四句应该如何调整局序,意思才能更连贯:调整后的诗句是:(2)吴丝蜀桐指什么?你可以想象到什么?代指:想象:(3)弹奏的环境是什么?(用诗中的一词概括)环境:(4)能表达乐声基调的是哪一个词(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 基调:5.赏析最后八句,演奏效果也是无形的,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无形的音乐的(1)诗人借助了哪些事物来写演奏的效果?(2)通过这些事物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这种情感(3)带着这种情感来朗读这八句三.拓展训练,比较阅读:(1)抄写《听颖师弹琴》中描写弹奏效果的句子——(2)抄写《听颖师弹琴》中描写乐声的句子(3)对比《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的相同点:A、这两首诗从内容上都写了那两个方面?B、从手法上都采用了什么手法?思考:这种手法,常运用哪几种修辞手法?(4)对比《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的不同点:A、音乐的感情基调不同:B、诗歌写作的详略不同:(5)请抄写《琵琶行》中描写琵琶的句子:(6)抄写《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弹奏效果的句子:四.小结延伸:音乐本身是无形的,描写音乐常用的手法是化无形为有形为表达演奏技法的高明,作者常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效果也是无形的,作者也常采用化无形为有形的方法,借助多事物、或听觉、或视觉、或味觉来表现请阅读下面的一首诗,请从侧面烘托的角度加以赏析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问:他在全诗中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来表现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的?。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 《 李凭箜篌引》 导学案2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②从表达技巧、炼字方面鉴赏诗歌,体会诗人描写音乐手法的妙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背诵诗歌,取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通过合作探究,去深入把握诗歌描写表现音乐的手法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去感受音乐之美,语言文字之美,从而提高美的感知及境界。
【学习重点】诗人巧妙的描写表现音乐的手法【学习难点】通过品味语言,去感受语言展现音乐的独特魅力【知识链接】关于诗题“引”,乐府诗体的一种,与“歌”“行”“吟”一样,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箜篌”,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有竖箜篌、卧箜篌等多种样式.它一般有二十三(一说二十二)根弦。
李凭是梨园弟子,善弹箜篌,技艺精湛,名噪一时.李贺的这首诗就采取了乐府诗中“引"的这种体裁,比较自由地抒写了他对音乐的感受。
【自主学习】一、关于李贺李贺(791—817),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
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27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后人称其为鬼才,称为“诗鬼”。
二、关于背景《李凭箜篌引》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是梨园弟子。
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
三、夯实基础1。
给加点字注音:( kōnɡ hóu )神妪.( yù ) 瘦蛟.( jiāo )箜篌..2.结合课文注释,准确理解并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吴丝蜀桐张.高秋:在秋高气爽之时弹奏制作精美的箜篌弹箜篌:李凭在国都长安弹奏箜篌李凭中国..碎凤凰叫:形容乐声清脆昆山玉...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清丽...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一场秋雨。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人论世,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过程与方法:诵读探究,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比较鉴赏,感受李贺诗歌魅力。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探究,学习诗中描写音乐的手法,赏析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鉴赏,感受李贺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品味、讨论探究【教学过程】一、预习准备1. 熟读诗歌,争取成诵。
2. 阅读《李贺小传》二、课前导入古人形容音乐动听,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可是“余音绕梁”“响遏行云”,究竟是什么声音呢?用文字对音乐进行描摹是非常有难度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人方扶南所评价的“摹写声音的至文”中提到的《李凭箜篌引》,作者是李贺。
(板书课题)三、知人论世,了解背景1.李贺简介: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为“晋”与“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只做过3年奉礼郎。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
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2.写作背景及解题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李贺此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四、诵读鉴赏1、吴丝蜀桐张高秋思考:称箜篌为“吴丝蜀桐”有何用意?欲言音乐之美,先说乐器之精。
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突出音乐的高雅。
《李凭箜篌引》教学案+导学案+练习题
《李凭箜篌引》教学案教学目的:1、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本诗写作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强大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本诗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其中有三桩姻缘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首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
三、整体感知朗读思考:全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全诗可分为三部分:1(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2(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3(7—14句):描写音响效果,侧面烘托技艺高超。
四、分层鉴赏诵读(一)赏析第一节:(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思考:1.开篇“吴丝蜀桐”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其意义仅在于此吗?明确: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一语,除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富含韵味。
《李凭箜篌引》教学案+导学案+练习题
《李凭箜篌引》教学案教学目的:1、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本诗写作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强大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本诗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其中有三桩姻缘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首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
三、整体感知朗读思考:全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全诗可分为三部分:1(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2(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3(7—14句):描写音响效果,侧面烘托技艺高超。
四、分层鉴赏诵读(一)赏析第一节:(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思考:1.开篇“吴丝蜀桐”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其意义仅在于此吗?明确: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一语,除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富含韵味。
《李凭箜篌引》 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李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2、理解诗歌中描绘箜篌声音的艺术手法。
3、感受诗歌所营造的奇幻瑰丽的意境。
4、背诵并默写全诗。
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贺(约公元 790 年约 817 年),字长吉,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2、写作背景此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 年)至元和八年(813 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是当时著名的宫廷乐师,善弹箜篌。
三、文本解读1、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1)释义: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用吴地丝弦和蜀地桐木制作的箜篌,美妙的乐声使空旷山野上的浮云凝滞不动。
(2)赏析:“吴丝蜀桐”不仅写出了箜篌制作材料的精良,也暗示了乐音的优美。
“张高秋”点明了演奏的时间是在秋高气爽之时。
“空山凝云颓不流”运用夸张的手法,写乐声之美妙,连浮云都为之凝滞。
2、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1)释义: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就在这京城,李凭在弹奏箜篌。
(2)赏析:通过“江娥啼竹”“素女愁”的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李凭箜篌声的感人至深。
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释义: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2)赏析:这两句以声写声,以形写声,用“昆山玉碎”和“凤凰叫”来形容箜篌声音的清脆激越,用“芙蓉泣露”和“香兰笑”来形容乐声的婉转和优美,表现了箜篌声音的丰富多变。
4、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1)释义:长安城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2)赏析:“融冷光”写出了箜篌声的温暖和力量,“动紫皇”则表现出其影响力之大,连天帝都被打动。
5、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学案(精)
《李凭箜篌引》学案【文本解读】供奉朝廷的梨园弟子李凭善于弹奏箜篌,蜚声朝野。
此诗描摹李凭九月暮秋的箜篌演奏,以凤鸣玉碎、芙蓉泣露、香兰欢笑形容箜篌的声音,以行云为之静止、江娥为之啼哭、神女为之悲秋、月亮寒光因之融化、紫皇为之感动、石为之破、天为之惊、雨为之降、老鱼为之跳跃、瘦蛟为之起舞、吴刚为之不眠等众多神话意象,来表现李凭弹箜篌的超凡技艺与神奇魅力。
诗人以惊人的想象贯穿神仙世界和人间世界,并把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熔铸于一炉,营造出一种神出鬼没、石破天惊的独特意境。
诵读此诗,想一想它为何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
【素养目标】1.了解李贺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了解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和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3.比较阅读《琵琶行并序》《听颖师弹琴》两首诗与《李凭箜篌引》。
4.背诵全诗。
【学习重难点】了解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和写作特色。
【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李贺,中国诗人,字。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
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
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2.相关背景《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
3.解题①“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颂。
②“箜篌”:从西域传来的大型弦乐,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
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坚抱在怀,用两手齐奏。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李凭箜篌引 [ 唐 ] 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教学目标1、朗读感知,品味作品的音韵美;品味欣赏,体悟寓于诗歌中的李贺“鬼之气韵”的体现。
2、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3、充分感受诗歌创造的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欣赏,体悟寓于诗歌中的李贺“鬼之气韵”的体现。
教学难点从意象、用词、章法、音韵入手分析李贺诗作之“鬼”。
一、谈“鬼”人1.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唐宗室后裔,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
他的一生仕途坎坷,抑郁痛苦,27岁病卒于家中。
他是中国历代诗人中个性风格最鲜明的诗人。
人称“鬼才”、“诗鬼”。
文学史上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意境扑朔迷离,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本人亦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
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
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
本首诗歌是作者当时聆听了一位著名的宫廷乐师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
二、读“鬼”诗1. 听朗读,整体感知;划出节奏,找出韵脚;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⑴韵脚:⑵划分诗歌节奏。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⑶解释重点字词:①张:()②中国:()。
③逗:()。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全文5篇)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全文5篇)第一篇:《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一些意象的象征含义,了解乐器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反复研读文本,深入分析此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3、情感目标:体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自主学习法。
3、合作探究法。
授课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有关于写音乐的诗歌?明确:白居易《琵琶行》2、谁能背诵出其中的一些描写音乐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3、补充: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
(板书:李凭箜篌引)二.走近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最后因抑郁而死,年仅27岁。
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世,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三.解题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第13课李凭箜篌引1.赏析诗歌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
2.理解诗歌想象奇特,辞藻华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特点。
3.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
形状有多种。
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引”“行”“歌”及“吟”,是古诗的四种体裁。
诗人运用了大量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比喻来描写音乐,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令人惊叹。
此诗是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名篇。
清人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
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李贺(791—817),字长吉,陇西成纪人,人称“诗鬼”。
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
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诗多处汲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凌驾大自然而创造出新奇幽美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独创风格,并对中晚唐某些诗人产生了一些影响。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通感通感又叫“移觉”,是指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的一种修辞手法。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
1.根据诗歌的内容,为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
2.根据诗歌的内容,同学们讨论一下,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
请分别介绍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课题:——《李凭箜篌引》导学案姓名: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能学以致用。
过程与方法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自主探究,交流展示,总结归纳。
情感与价值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
二、学习重难点品味语言是重点,学会用所学艺术手法描绘音乐是难点。
三、预习检测1.字音识记箜篌..( )女娲.( ) 神妪.( )2.词语解释吴丝蜀桐张.高秋:备注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石破天惊逗.秋雨:四、吟咏诗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五、课堂研讨探究:1. 我们先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2.参加这场音乐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
就你喜欢的听众表现做一番品味。
3.总结艺术手法六、拓展《赤壁赋》苏轼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七、写作迁移听《润》,请大家试着用文学语言把听这段音乐的感受描写出来。
提示:注意演奏过程的旋律高低变化八、积累(化无形为有形的诗句)主题:愁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
6、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7、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九、作业:1.请用所学的方法,写一段50字左右的关于声音、味道、心情、情感的文字,化无形为有形。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十、学后反思。
高二语文《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高二语文《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
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掌握重点字词,会翻译全诗,理解诗意。
.鉴赏评价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
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诗歌创造的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了解李贺的人生经历,理解其情感和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重点字词,会翻译全诗,理解诗意。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
背诵全诗。
【难点】.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通过了解作者身世理解其情感和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走近文本.导语设计在唐代的诗人中,李贺是一个奇才,他的诗歌创作搜奇猎艳,想象丰富,用新奇诡异的语言,描绘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神秘而又幽美的艺术境界,有人甚至称他为“鬼才”。
他虽然只活了27岁,可是却留下了许构思奇特、风格独具的诗歌作品,令后世的读者赞叹不已。
毛泽东就曾经极力向陈毅推荐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
”李贺的诗为什么赢得那么多的称赞呢?今天,咱们就共同学习其中的一首-------《李凭箜篌引》,看看是否象评价的那样。
.资料积累走近作者李贺,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
河南福昌人,唐宗室后裔。
18岁到东都洛阳,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备受赞赏,遂声名远扬。
21岁参加河南府试,被荐举进士,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
李贺被迫放弃了考进士的权利,断绝了仁途之路,以后他一直陷于抑郁痛苦之中。
后经人推荐,到长安任从九品的太常寺奉礼郎小官,地位卑微,李贺不堪屈辱,任期未满就告病辞官。
年仅27岁,就病卒家中。
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
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后来被人称为“长吉体”。
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
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后人称其为鬼才,有“诗鬼”之称。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精编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精编【学习目标】1.了解李贺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赏析诗中富有特色的语言和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3、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常识读记】1、了解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相关背景《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
【基础检测】明确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神妪.()瘦蛟.()露.脚()倚.桂树( )【文本研读】整体感知思考全篇可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深入探究1、诗歌前四句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2、写出这首诗中直接描写乐曲的句子,并分析其妙处。
3、诗人在表现李凭演奏技艺的高超时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结合全诗,从艺术手法上欣赏,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语言赏析1、“空山凝云颓不流”中的“颓”字有什么独特之处?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哪一个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3、诗人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有何妙处?参考答案【基础检测】明确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神妪.(yù)瘦蛟.(jiāo)露.脚(lù)倚.桂树(yǐ)【文本研读】整体感知思考全篇可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明确:全诗可分为三部分: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2(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班级姓名基础必备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15 李凭箜篌引 导学案0226
青岛启明星中学假期网课【导学案015】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1《唐诗宋词》之《李凭箜篌引》导学案同学们:唐诗宋词整个诗坛,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
了解了一个诗人,也就可以大体解锁他的一系列作品了。
中唐诗坛,绕不过一个“鬼才”李贺。
这个十分有趣的人着实有些高冷,他用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开创出一种不是科幻却胜似科幻的奇幻之境。
学习目标:1、理解李贺诗作的创作特点。
2、理解本诗善于用典、超脱平俗的奇幻想象之风格。
3、在疏通字词句意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诗境,领略李贺语言的瑰奇峭丽之特点。
4、熟背本诗。
【重点:教育部审定的40首重点诗词之一】学习过程:前置:作业总结、学习态度方法纠错(不求华通,尚思求实)1、认识李贺。
(PPT图片,教师语音解析:对比李白与李贺两个不同的浪漫主义诗人)核心问题:李贺为什么是“诗鬼”,鬼从何来?而李白却是诗仙?李贺作品的整体创作风格是怎样的?(5分钟)2、认识箜篌。
(箜篌音乐朗诵视频1——初始箜篌,初入文本,获得直观形象认识3分钟)3、题目解说。
(破题,了解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在写作风格上的整体差异2分钟)4、聆听经典朗诵音视频2,自主练习2-3遍,随机点名群内展示。
(10分钟)5、进入语音直播室,教师解析+ 课堂交流,问题探究。
(25分钟)(1)诗中化用了至少三处典故,你能试着找出来吗?这些典故除了表现音乐之妙,还表现了什么?(2)全诗着重描写音乐效果,只有两句正面描写音乐,你能找出来吗?(3)本诗展现了诗鬼美奂绝伦的想象力,你最喜欢其中哪一个想象意境呢?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今日作业】上传到群里。
1、自默《李凭箜篌引》全诗1遍,自批自改。
2、自学微课程23--24页,完成【夯实基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必修教案
1015 19:54
::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学习目的:
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学习重点难点:
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
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
文学史上有句话“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意境扑朔迷离,因此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
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2.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
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这首诗歌正是当时聆听了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
李贺此篇想象丰
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梳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颓不流()箜篌()()女娲()神妪()根蒂()
跻攀()喧啾()丝篁()遽止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张高秋()颓不流()中国()啼竹()
泣露()融冷光()动紫皇()逗秋雨
()
神妪()露脚()昵昵()跻攀()泪滂滂()尔诚能()置我肠()未省听丝篁()()
(3)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二、感知文本:
(一)整体感知
1、抄写文中描写箜篌乐声的诗句。
诗句:
2、这个诗句前面的四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两个方面)
内容:(1)
(2)
3、这诗句后面的八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一个方面)
内容:
(二)局部赏析:
1.再将描写箜篌乐声的句子默写一遍
默写:
2.运用了什么手法?
手法:
3.你感到哪些事物是有形的东西?用诗句中的意象回答。
听觉方面(描绘):
视觉方面(抄写诗句):
4.读这诗句之前的四句诗,思考:
(1)前四句应该如何调整局序,意思才能更连贯:
调整后的诗句是:
(2)吴丝蜀桐指什么?你可以想象到什么?
代指:
想象:
(3)弹奏的环境是什么?(用诗中的一词概括)
环境:
(4)能表达乐声基调的是哪一个词(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
基调:
5.赏析最后八句,演奏效果也是无形的,是如何表现这些无形的音乐的。
(1)诗人借助了哪些事物来写演奏的效果?
(2)通过这些事物渗透了怎样的情感?请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这种情感。
(3)带着这种情感来朗读这八句。
三.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1)抄写《听颖师弹琴》中描写弹奏效果的句子——
(2)抄写《听颖师弹琴》中描写乐声的句子
(3)对比《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的相同点:
A、这两首诗从内容上都写了那两个方面?
B、从手法上都采用了什么手法?
思考:这种手法,常运用哪几种修辞手法?
(4)对比《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的不同点:
A、音乐的感情基调不同:
B、诗歌写作的详略不同:
(5)请抄写《琵琶行》中描写琵琶的句子:
(6)抄写《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弹奏效果的句子:
四.小结延伸:
音乐本身是无形的,描写音乐常用的手法是化无形为有形。
为表达演奏技法的高明,常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效果也是无形的,也常采用化无形为有形的方法,借助多事物、或听觉、或视觉、或味觉来表现。
请阅读下面的一首诗,请从侧面烘托的角度加以赏析。
峡口送友人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问:他在全诗中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来表现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的?
五.课外赏读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概述各联的内容
2.描写琴师动作的诗句是:
3.描写乐声的句子是:
4.听者感受是:
5. 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
一.预习(1.)(2)(略)
(3)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二、感知文本:
(一)整体感知
1.诗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内容:(1)背景
(2)弹奏效果
3、内容:弹奏效果(听者感受)
(二)局部赏析:
1.默写:(略)
2.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借用比喻和通感
3. 听觉方面:昆山玉碎,凤凰叫
视觉方面:芙蓉泣露,香兰笑
4.(1)调整后的诗句是:李凭中国弹箜篌,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2)代指:箜篌
想象:箜篌制作精良,演技高超
(3)环境:高秋
(4)基调:愁
5.(1)十二门前,冷光,动紫皇,女娲补天处,石破天惊,秋雨,神山,神妪,老鱼,瘦鲛,吴刚,露脚,寒兔
(2)凄楚,酸痛,悲愁
(3)略。
三.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1)嗟余有两耳至结束
(2)昵昵儿女语失势一落千丈强
(3)A.都写了乐声,演奏效果
B.化无形为有形,侧面描写
比喻,通感
(4)A.李诗,低沉,凄楚
韩诗,细腻,高亢,空阔,和缓,再高扬,低沉(乐声多变)
B.李诗,详在侧面描写,烘托演奏技艺高超
韩诗,详在描写乐声
(5)略
四.小结延伸:
侧面烘托手法,用暮春时节伤春之景烘托离别之情
五.课外赏读
1.内容:开头两句,琴师抱绿绮,来自四川峨眉山下。
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
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
2.“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3.如听万壑松。
4.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5.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