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习题(选考部分B版)新人教版选修51

合集下载

最新高三地理总复习 454防灾与减灾同步练习 湘教版

最新高三地理总复习 454防灾与减灾同步练习 湘教版

4-5-4防灾与减灾1.(2011·福建卷T40-B)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

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答案:(1)春季。

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气象灾害冰雹的形成及防御。

冰雹是一种气象灾害,是降水的一种类型。

(1)考查冰雹发生的季节及原因。

根据图中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可以看出,多发生在3、4月份,为春季。

春季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冷暖气流交汇,使暖空气强烈抬升,温度快速下降形成。

(2)考查冰雹的危害和防御措施。

冰雹的危害在于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破坏建筑物;冰雹的预防措施主要是监测预报,做好人工防雹。

2.(2011·山东卷T31)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请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分布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通过寒潮灾害切入,考查对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的描述能力、地理原理等地理知识。

(1)对等值线类型的题目,既要通过等值线数值的变化,描述地理事象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又要描述其高值和低值分布区。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的防御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最新0824236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的防御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最新0824236

自然灾害的防御(答题时间:15分钟)1. 关于中国在非工程性防御方面所做的工作,正确的是()A. 1990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B. 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计划(1998~2010年)》C. 制定了《洪水灾害防御法》等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D. 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读下图,完成2~4题。

2. 图中所示的人工建筑工程,主要是用来()A. 实施小流域开发B. 蓄水—灌溉—防洪等C. 拦沙—泄水—防治泥石流D. 固坡—护山—防治山体滑坡3. 图示区域可能分布在我国的()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西南地区D. 东南沿海4. 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属于工程性防御中的()A. 改变地表环境B. 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C. 改变财物等的特征,提高抗灾性能D. 以上都不符合5.(安徽文综)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1. D 解析:中国在非工程性防御方面所做的工作,①制定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等),以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

②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把减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整体之中。

③利用多种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分别针对社会民众、军队、武警、政府官员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效增强全民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2. C 解析:图示为格栅坝,其作用是预防地质灾害,据此不难得出答案。

3. C 解析:四地中我国的西南地区多泥石流灾害。

4. B 解析:格栅坝可以使水流下泻,但能够阻隔泥石流中的大块物质冲击村庄、交通线等。

5. 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依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高考地理总复习 环境保护 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1

高考地理总复习 环境保护 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1

• •
• • • •
考点二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 [知识梳理]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与成因 1.大气污染含义: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 (浓度)超过大气 的正常含量,并且 持续一定 的时间,足以对人、生物、材 料、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2.大气污染物: (1)气溶胶状污染物:粉尘、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2)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 3 . 大 气 污 染 源 从 成 因 上 看 , 分 为 和 天然污染源 。一般而言,大气污染主要是由 人类活动 人为污染源 造成的。
• 答案 (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 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 • 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 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 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 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 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
的水质恶化现象
生产和生活污水 中所含的氮、磷 等营养物质
污染
来源
金属的污水排放
和固体垃圾中重 金属的淋溶污水
陆地水体:称为“水 花(水华)”,又称 表现 “藻花”;海洋水 体:称为“赤潮”
各种重 金属引 起的人 畜病症
重金属 元素通 过食物 链放 大,最 终危害 人畜身 体健康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 (1)与南方相比,为什么我国北方雾霾重、酸雨少? • (2)从生产、生活的角度,说出减少雾霾天气出现的主要举措。
• 解析
第(1)题,雾霾天气主要与大气中颗粒物多、大气稳定、
少降水有关,酸雨与大气中酸性气体和降水过程有关。北方 冬季取暖,排放的颗粒物多于南方,所以雾霾重;但北方冬 季降水少,出现酸雨几率较南方小。第(2)题,减少雾霾天气 关键是减少废气的排放。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同步训练(含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同步训练(含解析)

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第1课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1~3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B.冻害C.滑坡 D.洪水3.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甲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乙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4~5题。

4.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B.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C.30°S大陆东西沿岸火灾易发季节相同D.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5.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降水较少,气温在20℃以上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D.风力较大,气温在28℃左右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

甲图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

乙图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6~8题。

6.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A.5~6月 B.6~8月C.8~10月 D.10~11月7.乙图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A.5~6月 B.6~7月C.8~10月 D.10~11月8.乙图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些方式造成对台湾的危害( )①狂风②暴雨③风暴潮④瘟疫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9.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

2019-2020年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2020年⾼考地理⾃然灾害与防治测试(含解析)新⼈教版2019-2020年⾼考地理⾃然灾害与防治测试(含解析)新⼈教版⼀、单选题(本⼤题共98⼩题)读图,回答题⽬。

1.图⽰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候,降⽔变率⼤③⽆天然⼊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流汇聚,洪峰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该地采取的防洪⼯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B.修筑⼤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3.下列选项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泥⽯流B.⼲旱C.台风D.洪涝如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关于我国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B.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C.都位于河⾕地带D.都位于北⽅地区5.我国西部地区⼏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稀少B.降⽔量少C.河⽹密度⼩中央⽓象台于2017年2⽉7⽇发布寒潮蓝⾊预警,下图为2017年2⽉7⽇14时海平⾯⽓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题。

6.此时寒潮带来的影响有( )A.四川盆地狂风暴⾬B.青藏⾼原⼤幅度降温C.黄河中下游地区天⽓晴朗D.内蒙古地区出现⼤风降温天⽓7.图中甲处为昆明准静⽌锋,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剖⾯结构的是( )A. B. C. D.图为⼊侵我国的某种⾃然灾害路径⽰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由移动路径可判断,⼊侵我国的这种⾃然灾害是()A.寒潮B.台风C.洪涝D.⼲旱9.导致该⾃然灾害⼤规模爆发的天⽓系统可能是()A.⽓旋B.反⽓旋C.暖锋D.准静⽌锋茶峒地⽅凭⽔依⼭筑城,近⼭的⼀⾯,城墙如⼀条长蛇,缘⼭爬去。

临⽔⼀⾯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篷船。

船下⾏时运桐油青盐,染⾊的棓⼦。

上⾏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

贯串各个码头有⼀条河街,⼈家房⼦多⼀半着陆,⼀半在⽔,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莫不设有吊脚楼。

(引⾃沈从⽂《边城》。

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

据此,回答下列⼩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 5 自然灾祸与防治[考纲原文 ]1. 主要自然灾祸的种类与散布。

2.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祸。

3. 自然灾祸与环境。

4. 防灾与减灾。

高考题组一地质灾祸的成因、危害及防守1.( 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以下图所示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沿的断裂带。

2013 年 4 月 20 日, 这里发生了 7.0 级激烈地震。

2013 年 4 月 21 昼夜至 24 日 , 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 , 图示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祸。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地区次生地质灾祸严重的原由。

答案图示地区(地处断裂带岩石破裂,山高、坡陡、谷深,激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倒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祸;降雨致滑坡、倒塌加剧,引起泥石流。

分析由文字资料可知 , 图示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沿的断裂带 , 多地震 , 致使岩石破裂、岩体松动 , 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灾祸的内因 ; 图中又显示多处地方等高线密集 , 山高坡陡 , 震后出现降雨 ,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外因。

2.( 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倒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祸的多发区。

下图表示该地区 1990~2006年地质灾祸各月多年均匀发生的次数。

归纳该地区地质灾祸月际散布特色。

说明 6 月、 7 月地质灾祸发生次数差别的自然原由。

答案特色 :各月都有地质灾祸发生 , (夏天多 ,冬天少 5~8 月相对集中 ,此中6 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由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民风候 , 6 月 ,降水多 ,且多暴雨 ,易引起地质灾祸 ; 7 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降水少 ,地质灾祸发生次数减少。

分析据图归纳地质灾祸的月际散布特色。

由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 , 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祸, 不过灾祸的次数不一样 , 5~8 月次数许多 , 6 月次数最多 , 11 月~次年 2 月次数较少。

滑坡、倒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祸发生的多少和降水量亲密有关 ,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祸就多 , 6 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说明6 月份受夏天风影响大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且多暴雨 ;7 月份地质灾祸相对较少 , 说明7 月份降水少 ,原由是该月份受夏天风影响相对较小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习题选考部分B版新人教版选修51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习题选考部分B版新人教版选修51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祸[ 课时训练 ]1.图 a 表示某地区地形及M城地点,图 b 表示 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2011 年,该地区 9、 10 两月降水量远超凡年, M城被水淹 80 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解析 M城水灾严重的自然原由。

解析本题观察洪水灾祸的自然原由。

洪涝灾祸的自然原由主要从地形( 地势低平、海水顶托) 、天气 ( 降水多且会合 ) 、河流 ( 水系发达 ) 等方面回答。

读图文资料可知M城地处河流下游(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集水面积广,海水顶托) ,属于热带季风天气,降水会合且多暴雨。

答案M城凑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

全流域径流均齐集到M城周边入海。

降水量大而且会合。

河水常受浪潮顶托,下泄缓慢。

2.读“我国东部某农村周边等高线图”和“该地天气资料图”,指出图中农村可能受何种地质灾祸威迫,并解说原由。

解析该农村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因为开山取石,植被遇到破坏,同时地表多废弛物质,雨季降水量大,简单造成滑坡、泥石流危害。

答案滑坡和泥石流。

原由:该农村所在地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区,地形曲折,农村周边( 以南) 坡度较陡;水源地 ( 山顶 ) 开山取石,破坏山体及植被,地表多废弛物质;降水量大且集中;农村位于河流出山口周边,河流( 大水 ) 携带物质简单在此齐集。

3.阅读资料,完成下题。

经过长久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一样样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不然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 年 4 月,东北地区连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广泛比常年推延7~10 天。

解析 4 月份连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解析应从错过播种期、缩短生长久及东北地区生长久的独到性等角度解析。

答案东北 ( 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 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

春播推延7~ 10天,即农作物生长久缩短了7~10 天;错过适合的播种期,搅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

因此,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项复习练习 含答案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项复习练习 含答案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自然灾难与防治专项复习练习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该台风___________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2024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图,回答第2题。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__________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难带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_______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楚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长C.径流季节改变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D.海疆位于北回来线以南,港口数量少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________________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难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图中示意2024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第5、6题。

5.“帕姆”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6.该气旋A.标记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难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2024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________A.甲 B.乙 C.丙 D.丁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中心气象台2024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高考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自然灾害与防治模拟精选题1.(2016·银川二中、九中、育才中学第一次大联考)读“我国某省水稻初霜冻发生概率分布图”(下图),回答问题。

分析图中R地水稻初霜冻发生概率最大的原因,并为该地区水稻冻害提出预防措施。

2.(2016·广东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1月综合模拟)下图为海南岛丝瓜寒害危险性分布示意图。

指出海南岛丝瓜寒害危险性的空间总体分布特点及原因。

3.(2016·河北保定一模)下图为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出为防范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2015·山东德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雷暴月均分布图”和“闪电相对频率时间分布曲线图(以平均值100为标准)”。

(1)描述该城市雷暴和闪电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雷暴和闪电易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说出防御措施。

5.(2016·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一雨即涝”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现象。

在我国一些大都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已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但绿地高于地面,防雨涝的功能却很低。

下图示意某城市绿地景观。

分析我国城市“一雨即涝”的自然原因并从城市绿地布局与建设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成因及防御1.(对接2016·课标Ⅰ,4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国家,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

当地居民伤亡严重,多支外国登山队的大本营因次生灾害被掩埋。

(1)说明尼泊尔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

(2)尼泊尔地震强度是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的1.4倍,但造成的损失比汶川地震小,分析其原因。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训练自然灾害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训练自然灾害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训练自然灾害各区域突发的自然灾害增多,成为命题的热点情境。

复习自然灾害部分要基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思想,分析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分布规律以及相互联系。

结合实际案例设计不同的问题,梳理基础知识,强化综合思维。

考点一气象灾害1.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危害2.典型自然灾害分析(1)寒潮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寒潮天气的影响,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寒潮天气较少外,其他地区均有明显寒潮天气,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影响较大。

寒潮是一种大型的灾害性天气过程,会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和人体健康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然而寒潮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寒潮也有益处:①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的交换。

寒潮挟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亚热带地区移动,使地表进行大规模热量交换。

②寒潮可缓解冬季旱情。

中国受季风影响,冬季气候干旱,但寒潮南侵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冬季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

③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杀死大量潜伏在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注意】①并非最冷的时候寒潮最频发:11月寒潮天气过程最多,其次为12月和3月,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较少。

②为何隆冬时节的寒潮反而比春秋季少呢?春秋季属于季节转换时段,夏季风与冬季风切换,天气系统及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气温起伏比较剧烈。

尤其是秋季,前期基础温度比较高,一次冷空气开始之前往往会出现明显升温,冷空气影响后降温幅度非常大,容易形成“断崖式”降温,相对容易达到寒潮标准。

而隆冬时节基础气温本来就低,冷空气来袭时降温幅度有限,达到寒潮标准的情况就相对较少。

(2)洪涝灾害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考点二地质灾害1. 据地质灾害的分类知识,完成填空。

[知识点]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地质灾害[答案]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到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解析]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繁;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到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繁。

高中地理 第4章 防灾与减灾章末测试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4章 防灾与减灾章末测试 湘教版选修5

第4章防灾与减灾一、选择题1.下列减灾措施中,主要用来防御台风、风暴潮的是( )①“三北”防护林②沿海防护林③长江中上游防护林④防潮堤坝⑤黄河护岸林A.①②⑤ B.②④⑤C.②③⑤ D.②④【解析】防御台风、风暴潮的一些工程一定要在海岸建设,而“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距海较远,黄河护岸林以保护黄河大堤为主。

而沿海防护林及防潮堤坝具有防御台风、风暴潮的功能。

【答案】 D2.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现象,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④西气东输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西气东输主要针对我国能源分布不平衡而采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答案】 C3.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森林火灾面积 B.土地干旱程度C.洪峰流量 D.植物病虫害程度【解析】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测知洪峰的位置,却不能得出洪峰流量。

【答案】 C今视网2012年5月14日消息,进入4、5月份以来,江西、湖南等地出现持续的降雨过程。

受降雨带来的影响,两省多数县市出现较大范围内涝,江河、水库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防汛形势进入最严峻时刻,为准确了解灾情,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

据此完成4~6题。

4.要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河流水位宜采用( )A.人工拍摄 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 D.多媒体技术5.下列哪些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 )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B.修筑河堤C.加强全流域的绿化D.围湖造田,发展大农业,壮大经济实力6.利用遥感技术优于人工探测的优点不包括( )A.探测范围大 B.受地面限制少C.速度快,周期短 D.全球性、连续性4~6.【解析】第4题,主要起监测作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

第5题,减少洪灾发生的根本措施是增加植被,使其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

41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湘教版课件练习)第四章防灾与减灾.docx

41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湘教版课件练习)第四章防灾与减灾.docx

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基础夯实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防灾减灾建设。

据此完成第1〜2题。

1.减灾防灾的核心是()①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②战胜自然灾害③杜绝自然灾害④减轻灾害发生的损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列有关我国减灾防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f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B.而临重大灾害,要各自为战,无须统一行动C.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灾D.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要分工协作解析:|第1题,减灾防灾的核心在于“减",就是在观念上强调减少灾害、减轻灾情,而不是“战胜自然灾害杜绝自然灾害"。

第2题,我国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减灾防灾模式是:对付灾害应当采取“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面临重大灾害,应当采取中央统一决罠,,部门地方分工协作的方式,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御灾害。

以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然;全民参与就是避免各自为战,集中抗灾力量,克服重大灾情。

答案:|1.C 2.B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洪涝次数最多的河段是()A.川江河段B.长江下游河段C.荆江河段D.金沙江河段4.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①上游支流多,呈扇形水系②流量季节变化人③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④人们砍伐森林,围湖造出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輕稠第3题,读图可知,洪涝次数最多的河段是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

第4题,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加上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道,河床抬高;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洪、蓄洪能力下降,造成洪涝灾害频发。

答案:|3.C 4.C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第5~7题。

(导学号5044(X)49)5.影响该区域的主要气象灾害有()A.台风B.地震C.旱涝D.滑坡、泥石流6•为改善图示区域范围内的主态环境,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土整治工程有()①“三北”防护林工程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退耕还牧工程④退田还湖工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7.现在我国正在实施洞底湖生态重建工程,其涵义是()A.将洞庭湖的湖泊容积扩大到4 350立方米B.将洞庭湖湖泊面积扩大4 350平方千米C.退田还湖而积4 350平方千米D.将洞庭湖的湖泊面积恢复到4 350平方千米輕稠该区域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旱涝灾害严重。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第4章 防灾与减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第4章 防灾与减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图中反映的地质灾害主要是()1.(2)图中台风路径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地震、滑坡B. 滑坡、泥石流C. 台风、泥石流D. 地震、台风【答案】B【解析】(1)图中显示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大小与台风路径有极大的相关性台风经过的沿海地区明显地表现灾害等级较高而台风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带来大量降水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故图中反映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和泥石流故选B【答案】A【解析】(2)图中显示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大小与台风路径有极大的相关性台风经过的沿海地区明显地表现地质灾害等级较高而台风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带来大量降水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故选A2.(1)险情发生后确定灾害发生地点和监测灾情分别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2.(2)据材料分析引发此次堰塞湖的主要原因是()2.(3)面对突发险情下列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合理的是()①紧急撤离周边和下游地区居民②利用“3S”技术密切监测灾情③迅速开挖泄洪通道以降低水位④立即使用爆破方法炸毁堰塞体A. RS和GPSB. GPS和RSC. RS和GISD. GPS 和GIS【答案】B【解析】(1)根据“3S”技术的应用判断确定灾害发生地点用到了GPS技术监测灾情用到了RS技术故选B【答案】C【解析】(2)根据材料“此次堰塞湖是由于气候变暖源头的冰川融化、裂开同时产生移动冰崩体裹挟碎屑物堆积在河道造成的”分析此次堰塞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冰川融化故选C【答案】A【解析】(3)紧急撤离周边和下游地区居民是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能最大程度地减轻损失①正确利用“3S”技术密切监测灾情能有效地避免次生灾害影响救援工作②正确迅速开挖泄洪通道以降低水位立即使用爆破方法炸毁堰塞体等措施不但会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还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③④错误故选A3.(1)下列地理特征的描述与该地环境特征最接近的是()①植被茂密、分布广②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③地形崎岖、起伏大④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小3.(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①清除河道淤泥②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提高植被覆盖率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B【解析】(1)图示地区较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且季节性明显说明此地地形崎岖地表岩石破碎降水集中在夏季故选B【答案】C【解析】(2)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包括护坡和进行山地植被建设故③④正确故选C4.(1)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①台风②寒潮③沙尘暴④干旱4.(2)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4.(3)针对这种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1)由图中该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变化方向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结合图中经纬度判断大约在我国中东部的中纬度地区推断出此气象灾害可能为寒潮和沙尘暴故选B【答案】A【解析】(2)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甲地处于四川盆地因受北部高大山地(秦岭和大巴山)的阻挡受沙尘暴和寒潮影响较小故选A【答案】A【解析】(3)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减轻、降低寒潮和沙尘暴的影响开垦梯田、加快城市发展以及减少降水都会加剧环境退化或变迁引起极端天气的发生和沙尘暴频率的增加故选A5.(1)此次强降水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有()5.(2)密云某地山体垮塌的原因有()①山体土质松散不稳定②山地地形起伏较大③植被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力差④降水强度大对山体侵蚀作用强5.(3)在山区考察或旅游时若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应当选择的自救方式是()A. 河流的径流量增大B. 地下水水位迅速抬升C. 山区植被覆盖率锐减D. 有效缓解北京夏季干旱【答案】A【解析】(1)A.强降水汇聚到河流使河流的径流量增大 A正确B.地下水位变化较慢不会受到降水影响迅速抬升 B错误C.强降水不会导致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减少 C错误D.七八月是北京雨季降水较多不是旱季 D错误故选A【答案】B【解析】(2)①山体土质松散不稳定经过雨水浸泡可能会发生垮塌①正确②山地地形起伏较大使土体下滑力增强易发生垮塌②正确③植被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力强土体不易垮塌③错误④降水强度大对山体侵蚀作用强土体受到浸泡侵蚀易垮塌④正确故选B【答案】D【解析】(3)在山区考察或旅游时若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应当选择的自救方式是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跑故选D6.(1)图中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为()6.(2)云南和泰国两地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6.(3)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商品谷物农业B. 季风水田农业C. 混合农业D. 乳畜业【答案】B【解析】(1)据图分析该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根据这一特点不难判断该农业为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故选B【答案】D【解析】(2)亚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强弱引起的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强弱引起的故选D【答案】C【解析】(3)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可提高生产率不能防御旱涝灾害故不符合题意B.培育抗旱耐涝良种是减少旱涝灾害损失的措施之一不是主要措施故不符合题意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保护范围广收效大、快是主要措施故符合题意D.改良土壤对防御洪涝灾害影响很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7.为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措施中合理可行的是()①加快高山冰川的融化速度②推广滴灌技术③修建水库④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⑤大量抽取地下水来缓解旱情A. ①②③B. ①②⑤C. ②③④D. ②③⑤【答案】C【解析】缓解农业旱情的合理措施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开发水资源如修建水库、实施跨流域调水等另一方面是调整农业结构和节约用水如推广滴灌、喷灌技术等②③④正确大量抽取地下水来缓解旱情和加快西部高山冰川的融化速度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①⑤错误故选C8.(1)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8.(2)蝗灾是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灾害是()A. 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 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 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 火山、地震、洪涝、干旱【答案】B【解析】(1)地震持续时间很短所以往往不能给人足够的反应时间故损失惨重火山喷发的时间都在几小时之内但有些活火山会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喷发洪涝灾害可分为洪灾和涝灾洪指洪水泛滥常常与流域性的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相关涝主要是指积水内涝往往与本地区的降水、积水过多排水不畅相关区域内无短时大量降水或积水洪涝就不会再继续故选B【答案】D【解析】(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自然灾害依次是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蝗虫极喜温暖干燥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旱涝灾害往往具有关联性故选D9.利用GIS将中巴铁路沿线各地理要素进行图层叠加可以规划中巴铁路线路走向其中GIS发挥的主要作用是()A. 实时定位地理事物B. 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C. 分析处理空间数据D. 实时监测风速变化【答案】C【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0.(1)分析广西荔浦发展砂糖桔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10.(2)近年来当地大力推广在桔树冠上方覆盖塑料薄膜技术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答案】(1)纬度较低光热水资源丰富谷地面积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河谷阶地(雨季)排水良好水库塘堰众多(旱季)灌溉水源充足【解析】略【答案】(2)增加树冠内温度防止水果遭受低温冻害遮风避雨减少水果脱落和烂果延长挂果期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保障春节错峰上市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果农收益【解析】略11.(1)简述加州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的南北差异并说明原因11.(2)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加州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在加州沿海与内陆之间呈季节性往返的理由11.(3)推测2017年加州北部森林火灾最惨烈、最具破坏性、最致命、最昂贵的主要原因11.(4)请你为加州政府减轻北部森林火灾损失提出合理的对策【答案】(1)差异南部降水少北部降水多(或总体上自南向北降水增多)原因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降水较少冬季降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对较少北部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年平均降水量较多【解析】(1)加州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的南北差异与原因加州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增多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北部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较多【答案】(2)加州地区由沿海到内陆地势逐渐升高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沿海地区气候炎热干燥而内陆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冬季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而内陆地区地势较高气候较为湿冷多数老年人体质较差夏季忌炎热适凉爽冬季惧寒冷宜阳光所以老年人适宜生活在温暖且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加州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在加州沿海与内陆之间呈季节性往返【解析】(2)加州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在加州沿海与内陆之间呈季节性往返的理由加州地区由沿海到内陆地势逐渐升高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沿海地区气候炎热干燥而内陆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冬季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而内陆地区地势较高气候较为湿冷多数老年人体质较差夏季忌炎热适凉爽冬季惧寒冷宜阳光所以老年人适宜生活在温暖且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加州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在加州沿海与内陆之间呈季节性往返【答案】(3)多年没有爆发大型山火森林中积累的干燥树叶和枯枝多而厚受罕见高温和干旱等特殊天气条件影响造成上千万棵树木枯死为大火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该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人类居住区进入林区导致火灾造成的损失惨重【解析】(3)2017年加州北部森林火灾最惨烈、最具破坏性、最致命、最昂贵的主要原因多年没有爆发大型山火森林中积累的干燥树叶和枯枝多而厚受罕见高温和干旱等特殊天气条件影响造成上千万棵树木枯死为大火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该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人类居住区进入林区导致火灾造成的损失惨重【答案】(4)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建设天气预报和森林监控系统加强森林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的发生概率增设消防设备把火灾消灭于初始阶段建设防火隔离带和防火性隔离道路隔绝火灾蔓延做好森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推出森林火灾保险产品等【解析】(4)减轻北部森林火灾损失的措施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建设天气预报和森林监控系统加强森林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的发生概率增设消防设备把火灾消灭于初始阶段建设防火隔离带和防火性隔离道路隔绝火灾蔓延做好森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推出森林火灾保险产品等12.(1)说明合掌屋合掌造型的好处12.(2)指出合掌屋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并说明原因12.(3)从抗震角度分析合掌建筑屋不用任何钉子的原因【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3.(1)你认为物种入侵的途径可能有哪些?13.(2)外来物种形成的生物灾害有哪些?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自然入侵人为入侵(无意引进有意引进)【解析】(1)结合生物入侵的含义可知物种入侵的途径【答案】(2)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给受害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等利用入侵生物的天敌、人工清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解析】(2)生物入侵将造成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侵入地生态平衡并危及人类健康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防治外来物种可利用法制手段及生物措施等手段防治。

地理 高考复习 防灾与减灾 专项练习(后附答案)

地理 高考复习 防灾与减灾 专项练习(后附答案)

地理高考复习防灾与减灾专项练习一、选择题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温差较大,岩石破碎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A.地震B.泥石流C.滑坡D.塌方3.针对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地貌灾害,下列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是()A.开垦梯田B.植树造林C.修建水库D.治理河流以火攻火原理:当火异常大时,火场中心气压很低,呈上升气流,火外围相对高压,形成向火场流动的强大气流。

这是在火场外围(或大火蔓延前方)人为放大,与相向烧来的山火对接,致使可燃物烧光、氧气耗尽而失去燃烧条件。

以火攻火必须考虑风向、风力,并有一定的隔离带保障。

今夏重庆连晴高温,缙云山、明月山等地多点爆发大规模山火,大量志愿者临时强挖隔离带。

下图为缙云山以火攻火技术使用点景观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以火攻火利用的地理原理是()A.热力环流原理B.大气对流作用C.沃克环流规律D.大气受热作用5.今夏重庆缙云山山火扑灭过程中,专业消防队伍成功使用了以火攻火的扑灭技术。

推测当时使用该技术的有利地理技术条件()A.志愿者队伍和专业队伍数量庞大B.山火蔓延方向与当地盛行风一致C.无人机及时动态监测风力风向D.拥有建成公路作为现成隔离带6.今夏重庆缙云山森林山火扑灭难度大、多次复燃的原因可能是()①当地当时气温非常高①山形地势特别复杂①灭火技术及装备落后①志愿者队伍不专业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当洪水即将来临时,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是()A.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B.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C.有序地进行人员和财产转移D.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近年来,黄河下游凌汛得到较大缓解,主要得益于黄河全流域管理,尤其是小浪底水库强大的调蓄能力。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章末测试湘教版选修5(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为增强重庆未来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抵抗能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植树造林,保护植被B.在xx大规模进行xx建设C.将xx全面改造成梯田D.为保护xx,放慢经济发展速度2.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C.改善生态环境B.发展畜牧业D.增加木材产量()()()3.我国沿海防护林工程主要抵御的灾害是①xx②暴雨③风暴潮④寒潮A.①②C.②③4.下列属于治xx工程目标的有B.①③D.③④()①提高发电能力②提高防洪标准③改善航运条件④提高供水保证率A.①②③C.②③④B.①③④D.①②④5.为减少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危害,需要对台风进行监测、及时预警,才能防灾减灾。

能达到此目的的最佳手段是A.RSC.GPS B.GISD.人工观测()()6.不属于GIS系统在防灾减灾中作用的是A.可以建立与防灾减灾有关的多种数据库和模型库B.模拟和预测灾情发展趋势C.对防灾减灾方案进行分析比较D.可以及时发现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范围7.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A.xx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C.人在地震发生时所能利用的躲避时间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的时间8.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

为及时获得震后汶川地图,及时采取救援,我国地震人员迅速采用哪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获得三维图像A.RSC.GIS B.GPSD.SOS()()9.“混凝土谷坊”是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

该工程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xxB.xxC.xxD.xx10.读下图(图中数字1代表工程性措施,2代表岩体,3代表不透水层),该工程性措施主要防治的自然灾害是A.滑坡C.地震B.泥石流D.海啸()“三北”防护林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对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防灾与减灾
[课时训练]
1.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冻害主要会对农业及一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产生影响,造成农业减产;P地周围山岭环绕,北面开口,冷空气不断堆积导致冷冻灾害发生频次较周围高;且P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冻害严重。

第(2)题,农业中冻害的防治措施应主要从加强监测和预报出发,同时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发展农业科技,培育一些耐寒的农作物新品种。

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

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2.读某区域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图例甲、乙分别表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甲、乙两类地区分别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解析图中甲区域多洪涝和湖泊,则地势较低平而为平原;乙区域有冰川必然地势高,同时多滑坡和泥石流而地势落差大,则必然为山地。

可依据洪涝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回答。

答案甲为平原,乙为山地。

甲地区:修建排水、蓄水、堤坝等水利工程,疏浚湖泊,加强灾害预警预报等。

乙地区: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修建护坡工程,加强灾害预警预报等。

(任答三点)
3.下面的图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土质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解析第(1)题,据图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2)题,应对该区域滑坡多发的措施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固稳定变形土体等工程措施,以及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等。

答案(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水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

4.焚风是气流翻过山岭在背风坡下沉时增温变得又干又热的地方性风。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市出现焚风时,日平均气温比正常时能偏高10℃左右,下图为石家庄市附近地形东
西剖面示意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石家庄市焚风的成因和影响。

(2)为减轻焚风对初夏农田庄稼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从高原吹来的风经过太行山后形成焚风,下沉增温;焚风
又干又热会促进作物早熟,引发火灾等。

第(2)题,加强预报、营造防护林、种植耐旱作物
等。

答案(1)成因:从高原吹来的风越过太行山后水汽减少,在东坡下沉;东侧海拔低,气流
下沉增温幅度大形成干热的焚风。

影响:焚风可以促进春雪消融;作物早熟;同时,也易引
起森林火灾、干旱(作物枯萎)等自然灾害。

(2)加强对焚风天气的预报;完善水利工程,适时对农田进行灌溉;山坡营造防护林,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耐旱的品种等。

5.下图表示兰州某地潜在崩塌剖面图。

读图分析该地潜在崩塌的发生条件及可能引发的次
生灾害。

解析崩塌,也称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图示公路建设破坏山体坡脚,路边岩体陡峻且有裂缝。

岩体崩塌滚落入河流里,还会引发河流堵塞等次生灾害。

答案基岩产生裂隙;人为修路造成岩体中空;坡度大(植被稀少)。

(任答3点)
崩塌体进入河道,形成堰塞湖,易引发山洪;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条件。

6.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河流R河中游某段,该河段雨季水位常在40米左右。

此时,该地河谷平原易发生涝渍灾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简析R河河谷平原雨季易发生涝渍灾害的原因。

(2)提出治理该地涝渍灾害的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该河谷中部等高线的数值大于两侧,说明河谷中部高、西侧低,因而雨季时两岸支流的河水无法汇入干流,在河谷两侧的洼地汇集,形成涝渍灾害。

第(2)题,在干支流修建水库、涵闸等工程措施是有效的措施。

答案(1)河谷中部地势高、两侧地势低;雨季时R河水位上涨高于两侧低地,两岸的支流无法自排入河并有R河倒灌的河水进入;径流在河谷两侧的低洼地汇聚,形成涝渍灾害。

(2)在干支流的上游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在各支流河口修建涵闸和人工排水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