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做学问有三重境界,其实课堂教学也有三重境界。

从《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看,也揭示了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文本型课堂、能本型课堂、人本型课堂。

文本型课堂。

以文为本的课堂,文即教案,知识。

教师按照教案,照本宣科,根据既定的环节,亦步亦趋,一步接一步。

其主要是注重知识的讲授,不管或很少照顾到学生的学,教师心中装的是知识,即心中有识。

能本型课堂。

以能为本的课堂,能即能力,学识。

教师不拘泥于教案,注重课堂动态生成,注重知识的形成与迁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学。

教师心中装的是能力,即心中有能。

人本型课堂。

以人为本的课堂,人即全人,见识。

教师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个人进行教学,不拘泥于单纯的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注重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内化为行动。

教师心中装的是人,即心中有人。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塑造人,陶冶人,培养人,使人有良好的修养和完善的人格,让每一个接受的人都教育有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人”的意识。

换句话说,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人本出发,关每一个学生,关爱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爱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每个儿童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

”在新课改正高潮之际,我想,我们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第一和第二境界,而应该努力上升到最高境界,全面育人,促进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有个性的发展,获得终身发展。

人本型课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应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

当我们把一个完整的人当作教学的对象、把全面育人作为教学的目标之后,就不会太在乎自己一时的得失,从而享受到教书育人真正的快乐!。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读后感3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读后感3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12021年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其书,如听其课,其语文课堂,有如坐看行云流水之闲适惬意,又如雷霆万钧般敲醒我几乎沉睡的灵魂,干老师深厚的文学积淀,对教材的把握、挖掘、拓展,对课堂的驾驭、对学生的引领,让我叹服。

现结合我校实际,浅谈如下感受:一、什么才是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它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师生同步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是学生重现探索知识的神奇过程。

第三重境界是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二、有效的教学框架才是实现理想课堂的基础现今我们所学习的新教育理念,不正好就提倡要做好有效教学框架吗?因此,结合我校理想课堂五步三会新课堂模式教学,决定从以下六步开始实施:1.深刻解读教材。

一般情况下,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材料是教学内容的原材料,但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当然也不能否认教材的价值,我们需要的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再创造,确定好教学目标及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材的解读方面需要多下功夫,多查相关材料,多角度研究教材。

2.确定教学目标。

就一堂具体的课而言,教学目标是能够而且也应该清晰地界定。

对于新课程理论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已不陌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

虽然三维目标已熟记于心,但是在实践中有时候把握得不到位,三维的课程目标就是一个整体性、统一性。

新教育的有效教学框架,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中将目标分为基础性、阶梯性目标、核心目标和附属性、延伸性目标。

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发展的四重境界

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发展的四重境界

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发展的四重境界作为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发展对于自身的成长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探索和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在教学的道路上,高校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超越自己,探索更高深的境界。

下面将介绍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发展的四重境界。

一、情感共鸣的境界情感共鸣是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第一重境界。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才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做到情感共鸣,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堂上的情感体验,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素质,做到用心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情感上的支持,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启发思维的境界启发思维是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第二重境界。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要做到启发思维,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成长。

教师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巧,能够通过讲解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情感熏陶是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第三重境界。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熏陶,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情感态度。

要做到情感熏陶,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和人生,培养他们的情感和道德修养。

教师需要通过生活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磨炼品格,培养感恩之心,提高人生境界。

四、激发学习的境界激发学习是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第四重境界。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自觉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要做到激发学习,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

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

引用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今天下午外边的雨很大,且下个不停,没有什么书可读.想想自己从事的职业,想想我的课堂教学和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感悟.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课堂教学按其效益可分为三种境界: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和魅力教学。

第一境界:有效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达到的底线要求。

如果做不到有效教学,那么,就一定是无效或是低效的。

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青春的伤害和对学生生命的浪费。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是学生舒展青春、升华生命的重要过程和载体。

一节、一节的课构成了(教师和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人生之路和人生历程,构成了探索、感悟、升华的生命旅途。

那么,一个有起码良知的教师,无论从对事业、对学生、还是对自己负责的角度出发,无论你的素养如何,都应力争达到做教师的底线,做到有效教学,免得误人子弟。

第二境界:高效教学对于骨干教师或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来说,其课堂教学要在保证有效的基础上还要力争达到高效教学。

高效教学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作用,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知识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三维目标的组合,达到课堂的最大效益。

达到高效教学的教师必须是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把自己的经验不断总结、完善、提升,通过无数次的教学反思而形成的教学素养。

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终生从事的职业,是你谋生的手段,那么你为何不把它作为事业来追求、作为一门艺术来探究和创新,从中得到乐趣,在学生的青春得到舒展的同时自身的生命价值也得到升华呢?第三境界:魅力教学魅力教学的前提是高效的。

它是教师追求的目标,非一般人能达到的一种境界。

在课堂上达到魅力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三种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艺术魅力。

教师应该是品格高尚、热爱学生、视教学为生命,重视课堂中的每个细节、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特质,能蹲下来看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高雅不凡的气度产生极强的磁力;教师不仅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还要通晓相关学科的知识,精通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还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能力,在过程和细节上创新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无限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教师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教师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讲课,是有史以来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不管是传统的线下三尺讲台,还是信息化时代的线上教学,讲课,至今仍然是教学实践过程中无法替代的核心环节。

因此,教师能不能把课讲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讲课,已经天经地义地成为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本文侧重讨论线下课堂教学的讲课境界,至于线上媒体教学的讲课境界,需要单独研究探讨。

笔者认为,讲课,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线下教育,即课堂教学,讲课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境界:照本宣科、改头换面、随心所欲。

第一境界:照本宣科。

我曾听到,有人把处于这个阶段的教师说成是知识二道贩子,这显然不靠谱。

但是,刚上讲台的新教师,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快速跨越这个阶段。

其表现,备课离不开教学参考资料,讲课离不开教材,离不开讲义。

即使借助PPT讲课,也无非是把教材的目录制作成课件,于是,照本宣科变成了照幕墙宣科。

这样的课,较少穿插能够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的案例或视频。

其特点,表情呆板,居高临下,目中无人,眼里心中没学生,缺乏情感投入,很少组织互动。

其效果,学生要么睡觉,要么上网,还有学生翻翻教材,那算是最给教师面子的。

记得我才上讲台时,总是害怕讲漏了教材的内容,滔滔不绝,面面俱到,抓不住中心,找不到重点,梳理不出问题,更不会提炼所讲内容的精髓和灵魂。

其结果,尽管自己讲的口干舌燥、满头大汗,学生却听得晕头转向、收效甚微。

不过,笔者并不认为,凡是才做老师的,都必然如此。

譬如,有的新教师同时具有科学理念、正确思路、扎实功底和教学艺术,完全有可能跨越第一境界,直接进入第二甚至第三境界。

当然,还有个别教师尽管在三尺讲台执教一生,也始终未能突破第一境界,照本宣科一辈子。

虽然从境界的角度来看,有点遗憾,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培育人才做出了力所能及、尽力而为的贡献,同样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千万不能忘了给他们点赞。

而且,不得不承认,有的教师干脆不用电脑,没有PPT课件,讲课时几乎头也不抬地逐字逐句地念讲义,学生听起来真的是味同嚼蜡;但课后就不同了,当学生整理回味所讲内容时,发现老师讲的既有深度,又有新意,启迪多多,赞叹不已。

课堂教学的五个境界

课堂教学的五个境界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五个境界中大附中刘敬莲发表与《师道》内容摘要:无论有多大的阻力和困难,我们中学的课程改革都是不可逆转的继续推进,以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人才的要求,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对学生素质、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课改的成功与否与我们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密切相关。

本人结合自己中学时代历史学科学习和大学毕业后二十多年历史教学实践,依据三十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和教师个人的成长将课堂教学的划分为五个境界: 第一境界:教材是读物,历史是故事,教师将学生带到历史殿堂门口,参观它。

第二境界:教材是“圣经”,教师是威严的知识传授者,学生是“容器”,教师将学生带入历史殿堂,牢记它。

第三境界:教材是依据,,教师是主导,学生要记忆要归纳,教师将学生带进历史殿堂,探寻它。

第四境界:教材是资源,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自主探究者,师生一起深入历史殿堂,认识它。

第五境界:第五境界:熟悉历史又超越历史,不受高考等各种考试的制约,我取我所需,自由翱翔于历史殿堂。

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到理论,自成一家。

关键词:课堂教材学生教师作为教师你是否诧异自己怎么天天在忙碌?作为有经验的教师你是否觉得还是整天在忙于备课?你是否觉得教学设计一次次的修改,总不是十分满意?你是否觉得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很费脑筋但又非常有意思?你是否想到一个课堂教学很有效的创意而非常开心?你是否对一堂课的效果耿耿于怀?怎么每年每天会因为这些相似的问题困扰?现在我终于醒悟:课堂教学会因为教师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和更新、教学对象的层次差异、学生素质的要求提高等众多因素影响,所以每一轮备课和教学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教师用毕生精力都完成不了的任务,课堂教学是无止境的。

本人结合自己中学时代历史学科的学习和大学毕业后二十多年历史教学实践,将课堂教学的划分为五个境界。

第一境界:教师将学生带到历史殿堂门口,告诉学生记住这些,这就是历史。

教材是读物,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历史就是故事,历史考试就是背诵。

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

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

课堂教学是教育核心,由于学校理念和教师素质的不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教学追求。

大家可以听一下自己处于那种境界:1、文本课堂:教师把教材和教辅资料视为宝典,能够讲到的都讲到,能够想到的都说到,害怕丢掉一个知识点,根本不敢增、删、补、调、改。

这种课堂一般表现为:⑴教师比着葫芦画瓢,教学方法呆板;⑵难见师生默契的交流、和谐的生生对话;⑶学生机械地听、记、做、读,学生学习兴趣只限于教师个人情态和语言感染力;⑷教学环节比较固定,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比较困难;⑸课堂管理非常严格,以教师威严控制课堂秩序(也有部分难于控制学生纪律);⑹教师比较喜欢“教案”之类的参考书,学生课堂练习每题不漏,教师只是根据标准答案“照本宣科”。

文本课堂一般会出现在刚刚工作的新教师身上,不过个别中老年教师也有这种情况。

——可以说,这样课堂背后的教师,尚未把所教学科的书本知识融会贯通,知识点和章节在他那里都是静止的和孤立的,缺乏整体把握和知识系统的有机整合。

能够入乎其内,不能出乎其外。

不管是出现在老教师和新教师身上,都可以这样评价这样的课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效果很差。

教学很吃力,学生很厌倦。

知识和技能都存在再增强和提高的问题。

如.果自我评价是属于这种境界,那你就日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那就应该痛下决心,在知识和能力上需要双重提高,虚心学习,迅速改变。

任重道远,不可掉以轻心。

2、教师课堂:教师能够把握教材,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技巧,能够妥善处理教学重点、难点,上课比较自如,但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唱独角戏,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课堂是教师的课堂,是教师施展自我才能和展现素质的场所,教学成绩的好坏决定于教师讲的效果、抓的强度。

课堂上的一般表现为:⑴教师是教学的中心,课堂交流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分析学生自我领会;⑵学生学习没有层次,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习练作业、统一考试评价;⑶优等生控制着课堂发言权,享受着成功的愉悦,后进生因教师考查知识掌握情况被动回答问题;⑷教师一般根据中等偏下学生水平确定教学进度,并据此掌握分析、讲解的多少和深度;⑸课堂上学生之间很少对话,情感交流和合作关系比较薄弱;⑹教学按照预设井然有序,课堂气氛“静悄悄”还是“热闹闹”关键在于教师的调度;⑺学习两级分化比较严重,苦学者和厌学者泾渭分明。

简约 整合 深刻——语文课堂的三种境界

简约 整合 深刻——语文课堂的三种境界

综合5小学教学参考晋人鲍照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几句平白如侃的家常话,读来备感亲切:“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这真是一种田园般的生活,朴素得近乎完美。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能力避烦琐的分析,追求简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然的、整合的、延伸的课堂中学习,学生一定学得轻松快乐。

一、简约,课堂的生命《易经系辞上传》有一段话:“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简单追求的是返璞归真,需要的是教育机智。

一直以来,比较崇拜那些特级教师,因为他们上课时洒脱自如,游刃有余,充分展示的是自己的教学功底,而对于课件方面,最多的仅是作为辅助手段出现,让人感觉用得恰到好处。

而在许多的赛课、教学比武上,花花绿绿的教学课件占据了课堂的中心,学生的眼球围着大屏幕转,教师与学生似乎成了课堂的附属品。

曾经一度,公开课使用课件成了必然,没有课件的课堂似乎感觉太土气。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领略了大师的风范,许多老师没有使用课件,仅仅使用了投影仪、录音机甚至小黑板,但是,他们的课堂一样的精彩。

朱老师的《春笋》一课,师生间的对话其乐融融,学生的动作表演形象逼真,整个课堂非常活跃。

陈老师的《小猪变形记》一课,生动活泼,学生的想像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张老师的《梦想飞翔》一课,诙谐幽默,教师的及时点评,学生的奇思妙想,为课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由此,我坚信,自然、纯朴、生动、和谐的课堂一定是最纯真的。

二、整合,智慧的结晶新课程比较强调教师具有整合意识,在突出语文味的同时,也适当辅以漂亮的简笔画,优美的音乐,恰当的动作,这样的课堂一样精彩纷呈。

朱老师的《春笋》一课,黑板上画有婀娜的柳条、飞翔的燕子、微笑的太阳、青翠的竹子、碧绿的小草和嫩生生的春笋。

透过黑板,仿佛就能嗅到春天的气息,为课堂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课堂的三种境界

课堂的三种境界

课堂的三种境界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高中吕宣定我私下地把课堂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第二种为“我亦无他,惟手熟耳。

”第三种为“思想有多远,我就能走多远。

”先说第一种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一节课,新授内容,自己作了一定的准备,大致有些条理,走上讲台,慢条斯理地讲起来,学生静静地听起来,老师不觉得异常,学生也觉得正常,语文课嘛,本是如此,风平浪静,有部分学生听,也可能有部分学生没有听,老师在授课中间感到有点乱,甚至感到有个地方讲得不很通顺,有点不在理,但是也能说得过去,学生也还是静静的,也许没有谁感到有不严密的地方,也许有哪个学生听出了有点不对的地方,也懒得说,懒得进一步思考。

下课时,老师轻轻地走了,一切正常,只是老师在心里怪怪地,酸酸地,惆怅地,反正很复杂。

这样的课,老师没有感到惬意,学生也无惬意可言。

所以,我把当作第一种境界。

第二种境界:“我亦无他,惟手熟耳。

”“无他”是贬,“手熟”是褒,对这种境界亦贬亦褒。

一节课,不管是什么内容,老师精心准备,胸有成竹,或者非常熟悉,轻车熟路,驾驭起课堂来,得心应手,有条理,有重点,讲完后基本上不需要什么补充,该强调的都强调了,该突出的都突出了,老师感觉良好,甚至是有点惬意,学生只要肯学习,听起来没有丝毫困难,自然也满意,只是学生有无惬意,却不敢肯定,或者感到惬意的是全部、大部分,还只是刻苦认真的一小部分,不敢确定。

因为这样的课毕竟还没有摆脱传统型的模式,老师认为这样讲,学生认为这样听,一直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将来可以不想。

不过总觉得有点疑惑,特别是教书时间长了,越长越有这种疑惑,语文课该怎么上,语文课该怎么讲,学语文该怎么学,不知道,真的是不知道。

记得刚上讲台的时间,自以为做学生时的成绩还可以,拿起书来就讲,对着学生就训,没有思考怎么样上语文课,就这么上了,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这样,一年一年地过来了,感觉也可以。

现在时间长了,如果有人问我语文课怎么讲,我反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教书专家有教书专家的光环罩着,他们的教书方法,是越争越有名气,我们一直是远观而不亵玩,平凡老师,你有的资料我也有,我有的资料你也有,在敬业程度上,在能力水平上,在性格气质上,有一定的差别,但作为一位老师,都想得到良心的认可,得到学生的认可,更想得到领导的认可,不被人说成是“误人子弟”,如果在某方面有点成就感,就更不错了,我想对于平凡老师来说,这些必定是“老师”一词的重要含义之一。

授业、解惑、传道——高中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授业、解惑、传道——高中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授业、解惑、传道——高中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教师水平的不同,存在较大差距。

笔者发现可以将教学效果归结为教师的教学境界,其境界又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借用韩愈《师说》中“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说法,教师的教学境界存在授业、解惑、传道三个层次,三个层次逐次递进,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

根据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对这三种境界进行逐一分析。

一、授业1.业精于勤(1)教师勤于收集和整理材料。

勤奋是成功组织授课的先决条件。

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阅读、收集、整理海量的教学材料,同时紧密结合时代的主旋律,着力进行富有深度地思考。

这些材料具体包括作家背景、作品背景、文本解读、美学赏析等等相关内容,可以说这是个涉及面极为广阔,同时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个原始积累过程,而且需要持续不断积累和整理,没有停顿和结束的时候。

(2)教学材料收集的途径和方法也需要多元化。

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要尽力运用,使自己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既针对具体问题又符合教学研究潮流。

只有大量的占有鲜活和经典的教学材料,才能组织起有效地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符合时代审美标准,从而实现授业的教学目标。

2.授业要于传法(1)传授学习和鉴赏方法。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要实现能力的培养这一授业的核心内涵,还必须向学生讲授学习和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需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入手,此步到位,不仅可以事半功倍,甚至可以培养起一个人终身对文学的兴趣,可谓善莫大焉。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兴趣,需从作家、作品、时代文化三方面结合,给予学生全方位、立体式的熏陶和感染,在讲述文本特定时空背景的同时,注意阐明其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使作品的学习变成一段心灵碰触和情感际会的历程,使学生自觉去体悟和感受伟大作家和经典作品的不朽意义,固化这种学习和鉴赏的成果,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

(2)授课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三境界

课堂教学三境界

课堂教学三重境界湖南省教科院严伯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治学最高境界。

课堂教学博大精深而又奥妙无比,巧教乐学、少教多学、不教而学是我们应追求的境界。

一、巧教乐学治教学贵在得法,得法之妙在于巧。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同理,无巧调动不起学生乐学的兴趣。

曾国藩曾说:“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如何才能教得巧,而学生乐于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灵气”呢?关键在于落实:“学路优先,因学巧教”。

“学路优先”是相对于“教路优先”提出来的。

在我们习惯的教学中,钻研教材,准备资料,制作课件,都是精心设计“教路”,以力求把自己知道的、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然而以“教路”作为思考点和出发点的教学,往往忽视学习的主体,导致学生游离教学之外。

“学路优先”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前的预设始终围绕学生的学路进行,课中的生成始终围绕学生的习得和变化展开。

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始终会关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哪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概念、技能和态度?某一主题中哪一部分是学生较难懂的?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兴奋点在哪里? 从而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把学生的乐学落实在具有的教学设计中。

因学巧教,是“致力于乐学的教学”,在动态的课堂中巧妙地激励、唤醒、鼓舞进入真实的学习状态。

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可以导语巧设,以求在教学过程中重重地敲响“第一锤”,从而调动学生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心海的波澜,引导学生登堂入室;兴趣巧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简便易记的歌谣、各式各样的活动,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巧提,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知识的重点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问题的卡壳处、练习错误的疑难处等选择启发点,巧提问题,开启学生的心智,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难点巧破,如信用卡是经济生活教学中的难点,布置学生看看父母的信用卡,在超市、银行用用信用卡,比纯粹讲述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境界

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境界

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境界内容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三大境界,即轻松和谐、富有情趣、浮想联翩、声情并茂和各抒己见、妙语联珠。

关键词:和谐情趣想象各抒己见新大纲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依据创新机制去开拓教学境界。

“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体现创新教育。

境界之一:轻松和谐、富于情趣亚里斯多德说过:“闭暇出智慧”,也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

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语文课堂才会富于情趣,学生才会对语文有兴趣,才有可能培育创造力。

现在的语文课堂少了一些限制,多了一些宽松,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据了解,英国的学生是围坐在课桌四周的,美国的是茶馆式散坐,做姿更是随便。

我们也应该给孩子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如:老师分析课文,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分析,而不是那样呢?如果斥责其为“废话”,那学生今后还会敢想敢说吗?他的心理必然会产生一种“安全”防护意识,所以我们老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的异议,鼓励他们应有自己的见解,并让他们能畅所欲言。

我国创新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他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还学生自由,人参自由了,心理自由了,他们就会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有了这个条件,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情趣,如学习《伤仲永》这一篇课文,教师设计“仲永天资聪颖,但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你该怎么办?你周围有没有类似的同学等一系列问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样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富于情趣的语文话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新就有了动力支持。

境界之二:浮想联翩,声情并茂语文教学已开始从注重繁琐分析走向重视感悟,从注重繁重练习走向重视积累,从注重语言理解走向重视语言运用。

教师素养与教师教学三境界

教师素养与教师教学三境界

教师素养与教师教学三境界教师素养与教师教学三境界根据教师的素养、教师对教学的认知与把握程度,可将教师的教学从低到高分为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经验型教师此类教师熟悉教学规范,能够掌握共性化的教学。

这一境界可以分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不会教到能教---- 初师;第二层次,从能教到会教---- 匠师。

初师成为合格教师的障碍是:还没有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对所教学科的内容不够熟悉,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缺乏经验,对传授知识的技能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到位等。

但是,专业知识的熟悉和教学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从不熟悉、未掌握到熟悉和掌握,从不会教到能教,初为人师者都是这样。

慢慢熟练后,进入第二层次----变能教为会教,表现为熟悉教学规范,掌握共性化的教学,从操作层面上明白了教什么和怎么教,从而成了合格的教师---- 匠师。

在这一境界里会有教坛新秀,其中一些新秀,不乏教师的气质,或者说就是一个有气质的教师。

超越基本技能的实践和训练,去奢谈什么教学理念、教学艺术和专家型教师的发展,是拔苗助长。

没有高水平的教学技能作基础,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专业发展----教学基本功都没过关,怎么可能成为专家型教师?我们赞成并倡导从教书匠到教育家。

第一境界的教师是可以通过活动训练出来的,如讲公开课,与学生一起参加高考、中考,参加教师基本功大赛、教案比赛、说课比赛、命题比赛等。

但是,始终停留在第一境界的教师,存在沦为庸师的危险,这些庸师会将教学仅仅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因为这一境界里的教师教学,常常是授人以鱼----重在知识层面的传授,而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人格养成的培育,所以仅仅是个好的教书匠而已。

第二境界----技术型教师此类教师能够熟知教学规范,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这一境界也可以分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教知识,到教方法---- 明师;第二层次,从胜任教学,到高效教学---- 能师。

随着对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的熟悉和对教学实质的实践感悟,教师的教学逐渐从授人以鱼进入授人以渔,达到教学的第二境界中的第一层次了----从教知识到教方法。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理想的课堂什么样?怎样的课堂才有效?学生懵懵懂懂,启而不发怎么办?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干国祥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解教师心头之惑。

一、理想课堂三重境界究竟为哪三重?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这可以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

干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问题——知识——真理”,紧张的脑力劳动,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诗”,即从存在意义的角度来理解课堂,要求课堂。

这和目前很多有识的教育专家、学者呼吁的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实施生命化教育应该是相通的。

二.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从课程整体出发来确定,有效教学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及教材解读(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教学目标、有明确方向的预习、严谨的教学板块、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教学反思。

明确合理教学的三类目标: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整理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明确,不含糊。

有效教学的三类目标不同于新课程理论的三维目标,而是将三维目标整合于具体的操作程序上。

A类目标指的是基础性、阶梯性目标。

是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

比如,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认读生字,读通课堂、标自然段序号等,就属于此类目标。

B类目标指的是教学核心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本单元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

狠心目标要求在课堂上用大部分时间进行教学,不用大量时间教学的一律不得列为核心目标。

C类目标是指副属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思想情感价值观多属于此类目标,扩展阅读也属于此类目标。

2不从零开始的课堂教学:定向预习,是新课程有效教学中的一个特色。

预习,曾经是一项很常态的教学策略。

新教育说预习是一特色,其实是指的“预习定向”。

每一次新课学习之前,都针对学习内容,提出具体的可操作和检测的学生自由学习内容。

美容·美体·美心——有效课堂教学三境界

美容·美体·美心——有效课堂教学三境界

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 避免凌节而施 。同时 , 在实施过程 中, 要注意根据学校的校园环境 、 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开
展。
( 四) 安全性原则
以上拓展训练的设计办法 , 是我初步的设想 。本人认 为, 也可以借鉴其他先进地区开展拓展训练的相关做法 , 形成符合教师实际并具有特色的拓展训练项 目。 ( 二) 在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的实施步骤
在开展拓展训练 中, 要高度重视做好活动前和活动 中
的安全工作。活动前 , 要严格检查所使用的各类体育器材 的安全性。 活动 中, 要密切关注活动的进程 , 做好各种保护 措施 , 确保活动开展的安全 。
四、 拓展 训 练项 目设计 方 法和 实施 步骤 ( 一) 拓展 训练 项 目设 计 方法
【 教师观点】
美容 ・ 美体 ・ 美心
— —
有 效 课 堂教 学 三境 界
程宝琴
(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 山东 临沂 2 7 6 0 0 0 )
摘要 : 无论教 育怎么改革发展 , 课堂教学依然会是教学的主 阵地 。如何使课 堂教学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境界 , 应该是

线教 师教学教研的主攻 目标。从对知识点小细节的雕琢到对课堂整体设计的考虑 , 再到课 堂力争上 出自己的特 色, 这

是课 堂教 学渐 次递 升 的 三 个层 次 。 关键词 : 课 堂教 学 ; 设计细节 ; 规 划 思路
中图分类号 : G 4 2 4 . 2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O 1 3 ) 1 2 - 0 1 4 0 - 0 2

【 1 ] 商洪林; 李建章新 课程背景下学校体育课 准备活动的重新定

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

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

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教学是需要设计的,但教学设计的水平除了源于教师对教学的理解,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脑子里有多少“货”,如果没有“货”,而仅仅是有一个流程、一个模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再花哨的模式也是花架子。

今天我们来谈一下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

第一重,以教材为中心型。

这一重应该属于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的水平,但是目前相当大比例的教师教学处于这个层级,这种教学满足于内容的顺利输出,不喜欢有任何的学生打断或者意外的发生,甚至有人来听课都会造成紧张和不安,对于一直处于这个层级的教龄长的教师来说,他们也不喜欢改变目前这种状态,因为惯性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

这个层级是年轻教师必经的一个阶段,因为其教龄短,从新手到熟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对于教龄五年以上的教师还这样就阻碍了个人的发展。

第二重,华而不实型。

这一重的教师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满足于各种“形式主义”,很多情况下是将教学变成了“浅层化”、“娱乐化”,社会上一些这种形式的师资培训还很受欢迎,认为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了,撰写的各种教学设计样本、实施方案,也是五花八门、花样百出,实际上是为了迎合一些人“求新”、“求异”的口味,有的教师看到别人有什么新的提法,马上会写进自己的报告中,而并没有在教学中真正实施和验证,没有把教学质量和效果放在首位,这实际上是非常有害的。

第三重,按部就班型。

这一重的教师开始寻求教学设计的框架和结构,并且严格按照步骤来设计自己的课程,如“五星教学法”、“BOPPPS”这些优秀的框架,通过框架的学习和研究,形成教学设计的习惯,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类型的教师还不能结合心理学的底层原理,只能是“照葫芦画瓢”,并把框架当成了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满足于权威理论和框架的应用。

第四重,促进认知型。

这一重的教师已经能够理解“学生中心”的核心内涵,能够从认知主义心理学方面去思考自己的教学,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知识和思维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反应,教师不满足于将内容讲完,而是关心学生是如何思考的,不仅关心教什么,更关心如何教,能够从促进学生的认知的角度去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法,也能理解这些教学法背后的原理,比如翻转是为什么实现理解的哪一步?为什么要互动?为什么要讨论?为什么要引导?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
课堂教学是教育核心,由于学校理念和教师素质的不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教学追求。

文本课堂:教师把教材和教辅资料视为宝典,能够讲到的都讲到,能够想到的都说到,害怕丢掉一个知识点,根本不敢增、删、补、调、改。

这种课堂一般:⑴教师比着葫芦画瓢,教学方法呆板;⑵难见师生默契的交流、和谐的生生对话;⑶学生机械地听、记、做、读,学生学习兴趣只限于教师个人情态和语言感染力;⑷教学环节比较固定,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比较困难;⑸课堂管理非常严格,以教师威严控制课堂秩序(也有部分难于控制学生纪律);⑹教师比较喜欢“教案”之类的参考书,学生课堂练习每题不漏,教师只是根据标准答案“照本宣科”。

文本课堂一般会出现在刚刚工作的新教师身上,不过个别中老年教师也有这种情况。

教师课堂:教师能够把握教材,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技巧,能够妥善处理教学重点、难点,上课比较自如,但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唱独角戏,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课堂是教师的课堂,是教师施展自我才能和展现素质的场所,教学成绩的好坏决定于教师讲得效果、抓得强度。

课堂上的一般表现为:⑴教师是教学的中心,课堂交流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分析学生自我领会;⑵学生学习没有层次,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习练作业、统一考试评价;⑶优等生控制着课堂发言权,享受着成功的愉悦,后进生因教师考查知识掌握情况被动回答问题;⑷教师一般根据中等偏下学生水平确定教学进度,并据此掌握分析、讲解的多少和深度;⑸课堂上学生之间很少对话,情感交流和合作关系比较薄弱;⑹教学按照预设井然有序,课堂气氛“静悄悄”还是“热闹闹”关键在于教师的调度;⑺学习两级分化比较严重,苦学者和厌学者泾渭分明。

这种教师课堂,目前还占绝对优势,甚至部分名师也是靠“讲”出来,教学的是否成功还是以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个人设计优劣来决定的。

学生课堂:教学围着学生转,学生的发展成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师对课堂驾轻就熟、收放自如;教材、教辅是学生学习的“引子”和“导案”;教师的功夫放在了对教材资料、对学生活动、对反馈信息的研究上。

学生课堂的表现:⑴学生的需要成为课堂的中心,适合讲则讲,适合自主学习则学,以学定教成为固定模式;⑵互动成为课堂的一大特征,生与生自然交流,师与生智慧对话,文本只是师生挖掘与对话的素材;⑶课堂气氛或“静悄悄”
或“热闹闹”,因学习内容而定;⑷作业有知识性作业,有实践性性作业……内容和形式都有创新,能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分层设计,学生自我选择作业;⑸教师言行大大减少,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教师成为了问题的引导者、探究的参与者、反馈信息的搜集者、创新教学的研究者;⑹测试既有统一测试,又有分层测试,分数成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手段,师生课堂评语因人而已、因材施评;⑺师生活动井然有序,课堂纪律按部就班,学生都能有效学习;⑻教学“平淡出效益”和“愉悦而深刻”,在常态过程下突出“三维”含金量。

目前这种学生课堂还比较少见,但许多学校和教师已经开始了大胆尝试,本土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已现曙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