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各级领导干部对此缺乏思想准备,或者束手无
策,或者习惯于把一些闹事问题作为敌我矛盾来处理。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
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
讲话,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
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 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 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 活的主题。
1956年,社会 主义制度的全 面确立,标志 着中国进入开 始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的历史 阶段。
中国已经是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但又是一 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 众多、幅员辽阔、发展 极不平衡的国家。怎样
1956年4月初,在中共 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 泽东提出:
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 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 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 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 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现 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 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 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本思路,并先后在4月25
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 上作《论十大关系》的 报告。这个报告,总结
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
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
训,概括提出了十大关
系。
五大经济关系
十 大 关 系
五大政治关系
1.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实际上提出了要走中国的工业化 道路的思想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 间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实际上提出了对过分集中的经济 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1957年毛泽东写了《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一文,夸大反右派斗争的意义,说“资产阶级 右派和人民的矛盾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不 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 在这里以阶级 斗争为纲的思想已有了明确的表述。到1958年 上半年整风反右运动基本结束。错划右派的数 量和比例很大,全国共划右派分子55万多人。 从1978年至1981年根据党中央指示对右派分子 进行复查改正的情况看,97%以上属于错划, 而且处理太严,打击太重。
1969年4月至1日至24日召开的中共九大使“文革”的 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在 党中央的地位。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
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
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中共八大文献的起草,是在毛泽东领导下集体进
行的。作为八大纲领性文献的政治报告稿,经过毛泽 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反复修改,并经中共中央政 治局多次讨论,是中共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 建设总路线。“大跃进”的发动表明,中国共产党 力图抓住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有利于国内和平 建设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上开创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局面。但是忽视了客观规 律,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结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 义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二)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的20年里,中 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重 大成就。 (三)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的20年里,中 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取得 的重要的理论成果。
2、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毛泽东是中央领导集体中较早地觉察并实 际纠正“左”倾错误的领导人,但是这种纠 “左”是在继续坚持总路线、“大跃进”、 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因 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3、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 断
当时国内的高层领导对1958年以后的工作和当 前形势的估计存在着严重分歧,这场争斗在经济建 设上打断了纠“左”的进程,使错误延长了更长时 间,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由于把 党内正常的意见分歧当作阶级斗争来处理,这就使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升级,党内从 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
1965年11月,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 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上 发表,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 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通知》系统地 阐发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
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北 京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16日,会议通过了毛 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即《五一六通知》)。这是一个集中“左” 倾方针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毛泽东关于“文 革”的主要论点,也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 革命的理论”的重要内容。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在北戴 河举行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各省市 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及国务院各有 关部门党组负责人参加的扩大会议, 通常称为“北戴河会议”。会议讨 论并批准了 1959年的国民经济计 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 规定了与实际不能相符的粮食产量、 钢产量和棉花产量。北戴河会议是 中国共产党内“左”倾思想发展的 新高峰,是195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 重要转折点。
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毛泽东读苏联《政治 经济学(教科书)》时曾说:解放后,3年恢复时 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第一个 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 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1958年3月毛在成都会议上讲“1956年4月提出十 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 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 容”。1960年在《十年总结》中他进一步说“前8 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 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 中国客观经济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及其现实意 义。 (二)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及其原因。 (三)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的道路中取得的重要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
和“有法必依”。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 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 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
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背景: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不少人对新的社会 制度还不能马上适应,再加上党和政府的一些工作部门 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 第二,国际上出现了波兰、匈牙利事件,也在国内引 起一些人的思想波动。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从1956年初开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
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为准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毛
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工作。
1956年,毛泽东逐渐形
成《论十大关系》的基
“八大”是全方位立体化初步探索的高峰
毛泽东在八大 上致开幕词
刘少奇在八大 作政治报告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 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 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5、“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1962年1、2月间召开的扩大的中共中 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会议恢复 和发扬了党内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 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对全面贯彻八字方针 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1961年,由于八字方 针贯彻不够坚决,虽然取 得一些成绩,但调整进度 缓慢,收效甚微。为了进 一步纠正工作中的失误, 切实贯彻八字方针,1962 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 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 的工作会议,共计七千余 人参加,又称“七千人大 会”。
三面红旗
1958年彭德怀在湖南调研
• 1958年彭德怀在湖南调研
1959年庐山会议
• 1959年庐山会议
4、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局面,给予中 国共产党以深刻的教训。1961年1月,中共八 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 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在会 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毛泽东总共8次接见1300多万红卫兵
• 1966.8.18毛泽东接见红卫兵 • 毛泽东总共8次接见1300多万红卫兵
1966.8.18毛泽东、林彪、江青等接见红卫兵 • 1966.8.18毛泽东、林彪、江青等接见红卫 兵
山东等地红卫兵破四旧
• 山东等地红卫兵破四旧
2、全面内乱的形成
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头目王洪文夺取了 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委员会的领导权,号 称“一月革命”。1967年2月,一批老革命 家对中央文革小组的错误做法提出强烈的批 评,被诬为“二月逆流”。为了稳定局势, 毛泽东派遣人民解放军实行三支两军。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
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 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
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在经济建设பைடு நூலகம்,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
图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 陈云、邓小平在“七千人大会”大会主席台 上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愿望, 是为抵御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图谋, 消除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等现象,防止国 内资本主义复辟,并为人民群众参与对国 家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寻找一条途径。
他强调,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去解决
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教育的、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4、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 的指示》,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 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人们提出各种意见,绝大多数是诚恳的,当时确 实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 主义制度发动进攻。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实行坚 决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 重地扩大化了。导致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关 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 展生产力
●公布《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草案)》 ●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 规划纲要》
“我国人民应该有一 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 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 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 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 的先进水平。” 毛泽东(1956年1月)
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 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
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
的探索。
针对苏共二十大以后西方敌对势力乘机掀 起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中共中央指出,从基 本原理上来说,十月革命道路“反映了人类社 会发展长途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内关于革命和建 设工作的普遍规律”。 同时,鉴于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发 生过一些缺点和错误,中共中央又指出,现在 我们应当更加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开 动脑筋,强调创造性,在结合上下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