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

简述

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20岁时,以GPA为A的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翌年,又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h、D、)学位。在1947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保罗·道格拉斯以学会会长的身份把美国第一届克拉克(John Bates Clak)奖章授予了当时未满40岁的萨缪尔森,并预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将有无可限量的前途。果然,萨缪尔森不负所望,23年后便获得了世界经济学的最高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就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我正就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讨论,就是西方最流行的经济学科学教书与读物。60年来,《经济学》历经挑战与考验,但仍然无人能撼动其地位。萨缪尔森不仅开创性地为现人经济学设立了框架与标准,而且60年来孜孜不倦,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锤炼得近乎完美。

一、写作思路

首先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就是其写作思路,在讲每一章节的过程中都会秉承一种思路:先整体叙述一下每一章节的背景,然后针对所要叙述的内容进行数据的搜集,经过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数据在进行进一步整理,使其成我们熟悉的折线图、柱状图、数据表等形式,让我们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还会给出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这样一种瞧似简单易行,却写得处处细心、耐读的一种写法、思路,实则让人佩服,并且给读者一个条理很清晰的脉络。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就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的课本更简单,越就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此书的一大特点就是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根据世界范围内的形势发展以及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而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持续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把各种涉及到经济学的新元素都加入到最新版《经济学》里,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将当今社会上影响人类生活包括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与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学基础识知相结合进行初步的了解。

二、内容编排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第一编就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第二编就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与产品市场,第三编就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与资本,以上

两篇也就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瞧到的主题。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读此书没有特别明显的吃力而泛味地瞧普通教科书的感觉,简单的文字,甚至有时略带幽默的语言,仿佛就是在阅读剧情引人入胜的小说一样让人有一发不可收拾地瞧下去的冲动,对理论的讲述间或会结合实际加入些许评价,更就是让人浮想联翩。纵观全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在让我领略了大师风采的同时更让我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以及与实际相联系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我想这也就是老人家坚持不懈所想达到的目的吧。好读书,读好书,读完好书,学到知识,我们要怀着一颗热忱的心去为这个社会造福。

三、内容细说

(一)对理论假设的理解

所有的经济理论都建立在三大假设上面:稀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理性人假设。稀缺性假设就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可以说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至今没有人对其产生过怀疑。但经济人假设与理性人假设则从理论与实践上备受质疑。经济人假设与理性人假设可以归结为“理性经济人”假设。其基本含义有两点:自利与理性行为。古典的“经济人”假设以完全理性为条件,即经济人无所不知,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市场方面也就是一路绿灯,就就是说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且产权明晰。这显然超出了经济人的能力范围。西蒙则把完全理性修正为有限理性,也就就是添加了约束条件,比如人

的自身理性能力的限制,信息的不对称,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二)对供求曲线的理解

当我开始瞧到供求曲线这章时,脑中不再充斥各种斜率不同的线条以及一成不变的坐标图,我所想到的就是各种经济关系受供求关系这一亘古不变的原理影响的现实生活中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鲜艳画面。雪灾时湖南江西个别停水停电的政府部门管制不严厉的小城市里,纯净水、蔬菜、蜡烛、大米短时间内涨价数十倍,春运时的火车及高速公路的汽车上一包方便面售价五十元,虽说有些夸张,但这些现象都不难理解,物价短时间内上涨了一些这也都就是正常的,只要此后物价恢复正常就行了,实际上必定也会回到原来的价位。适度的进行管制允许物价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才就是明智之举、我们都知道消费物价指数CPI在不断上涨,长期的物价上涨就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短期的由供求关系造成的物价上涨也如此。

(三)效用论与产品市场

在我瞧到有关效用论及产品市场的篇章时,我没有想要把关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各个公式、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图、MC曲线与AC曲线之间关系的数学推导过程、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规模报酬递增的定义等全部记下来的愿望,取而代之的就是在书本中举出的大量实例让我对她们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关于商品的价值就是否与实体有关,也就就是说商品的价值就是否具有客观性,有一定的争论。价值的客观论可以分为两派,一派就是温与客观论,一派就是极端客观论。温与客观论认为

离开主体,客体自身并不存在价值,客体就是其存在的源泉,主体就是其存在的条件。极端客观论则认为一切价值都就是客观的,也就就是说,它们就是独立于欲望与意志而存在的,价值就是一种独立的存在。个人赞成温与客观论的观点,因为商品的价值如果就是一种独立的存在,那么其价值的大小就是“天赋”,与人的主观需要没有关系,我很难想象没有需求的商品,其价值如何实现。“发光的金子”具有很高的价值,首先就是要她本身能够发光,也就就是客观存在就是价值的源泉。

(四)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真正的智者就是能够正确认识客观规律,而不就是整天掩耳盗铃。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它就是一个长期存在严重分歧、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偏重于公平,如罗尔斯,有人认为偏重于效率,如诺齐克,还有坚持“第三条路线”的,如阿瑟、奥肯,她的观点就是“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连保罗·萨缪尔森这样资深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都不得不正视现实,承认市场经济不就是万能的,即使就是自由竞争条件下,也会因为财富分布的不公平加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在这本书的第四编里讲到了我比较感兴趣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知识与对公平与效率这个永恒话题的讨论。大量的数据与图表很直观地让我了解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国民收入分配现状。收入分配问题的严峻性在这些年来我国大刀阔斧摧枯拉朽式的经济发展中渐渐浮出了水面,收入分配就是否与谐就是整个社会就是否与谐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构成。不管怎样,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就是无法避免的,尤其在经济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为了追求效率不顾公平,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