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视觉诱发电位记录方法比较研究
大鼠的认知行为与脑电信号相关性的研究
大鼠的认知行为与脑电信号相关性的研究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在认知行为方面,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
随着脑科学的飞速发展,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大鼠的认知行为与其脑电信号的相关性。
本文将介绍大鼠认知行为与脑电相关性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一、大鼠的认知行为研究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试验:空间记忆试验、条件反射试验和操作学习试验。
其中,深入研究最多的是空间记忆试验。
在该试验中,大鼠需要在迷宫中寻找食物。
在经过几次试验后,它们可以迅速了解到到达食物所在的位置需要哪些路线。
这表明大鼠具有一定的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
二、大鼠脑电信号的测量脑电信号(EEG)是指测量头皮表面上的电位变化,反映脑神经元的活动。
大鼠的测量方法与人类相似。
即在大鼠头部固定电极,记录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的脑电波形变化。
这种方法便于研究大鼠的行为和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
三、大鼠认知行为与脑电信号的相关性研究脑电信号与认知行为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脑电活动频率和时间上。
大鼠在执行不同的认知任务时,脑电活动出现了不同的频率波形变化。
例如,在学习任务中,脑电活动表现为Theta波和Gamma波的增强,综合认知能力和注意力。
这些波形变化的电位变化可以作为指标对大鼠内心状态和认知行为进行监测分析。
四、大鼠认知行为与脑电信号相关性的临床意义大鼠认知行为与脑电信号相关性研究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大脑的认知活动机制,为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例如,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化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大脑区域之间的信号传导失调有关。
大鼠的认知行为与脑电信号的相关性研究可以为研究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总之,大鼠认知行为与脑电信号的相关性研究,在神经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大鼠的认知行为和脑电信号研究中,为大脑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实验支持。
大鼠嗅觉区脑电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研究
共 和 国所 面对 的地雷 问题 , 训练 出 2 0只大 鼠找 寻 5
电子 技术 和信号 处理技 术 的不断 发展 , 对脑 电信 号 的采 集和实 时或 短时信 号处 理 已成为 可能 .
1 电极 安装的研究
嗅觉 信 号 的传 输会 引起 大 脑海 马 区 和 嗅前 核 区的电位 发生 明显 变化. 统 的记 录诱发 脑 电的方 传
信号 预处 理 模 块 包 括 前 级 放 大 电路 、OHz陷 波 5 器 、 通 滤 波器 、 级 放大 电路 、 通滤 波 器 、 级 高 一 低 二 放大 电路 . 电信号前 置采 集 电路 整体 框 图l如 图 脑 4 ] 1前半部 分所 示. 鼠脑 电信 号 采集 系统 的信 号 采 大 集部 分需 要长 时 间的安置 在大 鼠身 上 , 以对 所选 所
C mp tr nefc,C )脑 一 接 口定 义 是 : 依 o ue traeB I. 机 I 不 赖 于脑 的 正 常 输 出通 路 ( 周 神 经 系 统 及 肌 肉组 外 织) 的脑 一 ( 算 机 或其 他装 置 ) 讯 系统 _. 机 计 通 2 随着 ]
信号预处理模块 、 控制 电路模块 和无线传输模块.
被埋置 在地 底 的爆炸 物. 哥伦 比亚警方 开发 出一种 新奇 的项 目, 过把 大 鼠和猫关 在一 起锻炼 胆量 使 通 其变得 更 专注 , 进而 利用 大 鼠嗅觉灵 敏 的特 点 去探 雷 , 称成 功 率 达 9 . 据 6 这些 事 例 表 明 , 鼠的 嗅 大
大鼠面神经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一)
大鼠面神经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一)作者:刘艳春,李家伟,李丽,唐敬师,程斌,赵龙柱【关键词】面神经摘要:目的探讨面神经诱发电位的最佳刺激参数和记录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不同刺激波宽(0.04、0.1ms)、不同记录方法(外耳道后壁、头顶)记录面神经诱发电位;切断面神经干,观察切断前与切断后面神经诱发电位的变化。
结果在其他相同刺激条件和记录方法下,采用短波宽0.04ms刺激较波宽0.1ms刺激所得面神经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标准差小;在相同刺激参数下,大鼠外耳道后壁记录较其头顶记录所得波形稳定;切断面神经干后,可见面神经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延长或波形消失等现象。
结论采用刺激波宽0.04ms,外耳道后壁记录可以获得较清晰、重复性好的面神经诱发电位波形;面神经诱发电位可以反映面神经的功能状态。
关键词:面神经;诱发电位;大鼠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bestmethodofstimulationandrecordoffaci alnerveevokedpotentialsanditsclinicvalues.MethodsThroughstimulatedwit hthedifferentincitementtiming(0.04ms,0.1ms)wegotfacialnerveevokedpote ntialwithtwochannelsrecord(theposteriorwalloftheexternalauditorycanal;v ertex).Thevarietiesoffacialnerveevokedpotentialswereobservedaftercutting offthefacialstem.ResultsUnderthesamecondition,morestandarddeviationre sultinthegroupofstimulatetiming0.04msweresmallerthanthatinthegroupofstimulatingtime0.1ms.Recordingontheposteriorwalloftheexternalauditoryca nalwasbetterthanonthevertex.ThelatencyofN1obviouslyprolongedordisapp earedaftercuttingoffthefacialstem.ConclusionTheinvestigationimplieswitht he0.04msincitementtimingcangetclearfacialnerveevokedpotentialsrecordi ngontheposteriorwalloftheexternalauditorycanal;facialnerveevokedpotenti alscanreflectthefunctionalstateoffacialnerve.KEYWORDS:facialnerve;evokedpotentials;rat国内外对面神经逆行性诱发电位已有很多研究,但在记录方法及刺激方法上还没有取得统一,对面神经逆行性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波幅等正常参数仍没有确定,而且面神经逆行性诱发电位尚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最大的障碍是面神经逆行性诱发电位的可重复性差及刺激伪迹大而干扰短潜伏期诱发电位波形的观察分析。
F—VEP在监测EAE大鼠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p t oo ia a ay i wih HE a d LF t i i g me h d ) Re u t Die s n ie c f EAE s 9 a h l g c l n l ss( t n B s an n t o s . s ls s a e i cd n e o wa 0
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1 年 ! 笙 ! 00 鲞笙 塑
!!
! !
!
: ! :E AE大 鼠视 神 经 病 变 中 的作 用
朱 潇 颖 宫 媛 媛 解 正 高 赵 永 波
摘 要 : 目的 研 究 闪 光 视 觉 诱 发 电 位 ( - P 在 监 测 实 验 性 自身 免 疫 性 脑 脊 髓 炎 ( AE 视 神 经 病 变 中 的 F VE ) E )
作 用。方法
制 作 Witr 鼠 E sa 大 AE模 型 , 对 照 组 大 鼠 F VE 以 - P检 测 值 确 定 正 常 参 考 值 范 围 。模 型 组 大 鼠 于 豚
鼠脊 髓 匀浆 乳 化 剂 免 疫 后 不 同时 间点 进 行 F V P检 测 , 病 大 鼠 于 发 病 后 第 6天 行 电生 理 检 查 后 取 视 神 经 、 -E 发 脑 、 髓 等 通 过 伊 红 ( ) 色 和 I 焦 油 紫 染 色 法 进 行 病 理 检 查 。结 果 发 病 大 鼠 均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F V P 脊 HE 染 F -E 异 常和 视 神 经病 理 表 现 异 常 : P异 常 主 要 表 现 为 P波 和 / N1波 潜 伏 期 延 长 , 长 延 长 分 别 为 5 . 8 和 F VE 或 最 95 G 3 . 3 ; 神 经 病 理 改 变 主 要 表 现 为 髓 鞘 脱 失 和 炎性 反 应 。 F VE 5 3 视 - P检 测 大 鼠视 神 经 病 变 的 灵 敏 度 达 到 1 0 , 0 特 异 度 为 5 。结论 O F VE - P可 用 于 评 价 视 觉 系 统 损 伤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周艳;陈吉庆;袁孝如;邵小松;陈荣华【期刊名称】《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1(021)003【摘要】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与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关系,为早期发现胆红素神经毒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给72只生后7天的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胆红素,制成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观察其神经行为,检测F-VEP。
F-VEP检测后断头取脑,作冰冻切片,抽提脑组织胆红素。
结果:随着腹腔注射胆红素量的增加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脑组织内胆红素含量逐渐增加,F-VEP主波潜伏期逐渐延长,除T1组外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各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4 h、8 h之间无差异,但脑组织内胆红素含量、F-VEP主波潜伏期除T1组外余各实验组4 h、8 h之间相比有显著差异;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脑组织内胆红素含量无相关关系,脑组织内胆红素含量与F-VEP潜伏期呈正相关;F-VEP 反应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的胆红素神经毒性有较高的准确性。
结论:F-VEP可早期并较灵敏地反映胆红素的神经毒性。
【总页数】4页(P229-232)【作者】周艳;陈吉庆;袁孝如;邵小松;陈荣华【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南京医科大学小儿肾脏病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7;R339.14+6【相关文献】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 [J], 李向红;魏书珍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J], 丁家华3.Wistar大鼠视神经损伤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J], 王晓青;苑秀华;林阳阳4.新生7日龄高胆红素血症大鼠海马区神经元Tau、p-Tau蛋白表达及其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J], 史瑞玲;阴怀清5.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改变的实验研究 [J], 马建洲;贺翔鸽;谢琳;孙亚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研究大鼠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起源及传导规律的研究
・实验研究・大鼠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起源及传导规律的研究余科炜 李家顺 贾连顺 袁 文 叶晓健 石志才 谢 宁 摘 要 目的:探索大鼠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 )信号的起源及传导规律。
方法:30只大鼠经麻醉后用单极经皮层刺激(M TS )和双极局域刺激(BFS )方式,观察不同刺激强度条件下在T 12硬膜外记录的MEP 变化特征。
结果:硬膜外记录MEP (scMEP )包括早期成份(<10ms )和晚期成份(约14ms ),早成份以N 1、N 2波最明显。
脊髓半切或皮层吸除后,早成份仍存在而晚成份消失。
结论:scMEP 早期成分起源于皮层下脑组织,主要经锥体外系传导;晚期成分则可能起源于皮层,主要经锥体系传导。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电刺激; 脊髓; 锥体外系; 大鼠中图分类号 R6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478(2001)08-0802-03Study on the Origin and Conductive Features of E lectric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in the R at ∥YU Ke 2wei ,L I Jia 2shun ,JIA L ian 2shun ,et al.Changz heng Hospital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 niversity ,S hanghai 200003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origin and conductive features of electric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EP )in the rat.Methods :30SD rats receive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and were stimulated b y Monopolar Transcortical Stimulation (M TS )style or Bipolar Focal Stimulation (BFS )style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P recorded at T 12level epidu 2rally under different stimulation intensity.Results :MEP recorded epidurally (scMEP )included early components (<10ms )and late components (about 14ms ).The early components consisted mainly of N 1and N 2peaks.The early components existed after semi 2dorsal section or cortex absorption ,while the late components were lost.Conclusion :The early components of scMEP come from subcortical brain structure and travel mostly in the extra 2pyramidal pathway.The late components of scMEP may originate from the cortex and travel in the pyramidal tracts.K ey w ords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 Electrical stimulation ; Spinal cord ; Extra 2pyramidal system ; Rat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上海 200003作者简介:余科炜(19672),男,浙江杭州籍,博士,主治医师。
大鼠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检测方法的研究
医学信息 20 年 7 07 月第 2 卷第 7 M dcln r a o .u 20 . o 2 . o O 期 ei f m t n J 1 0 7 V 1 0 N . a Io i . . 7
3
讨 论
治疗 ,肾功 能急骤恶化者 辅以透析治疗 ,对大剂量激 素和 ( )T 或 C X冲击治疗者 , 应建立保 护隔离措施 , 住单 间洁净 病
主要死因之一 ; 由于 自 身免疫功能紊乱及长期应用激 素和
免疫制剂免疫功 能低下 , 易于招致感染 , 故严 重感染亦成 为
S E的主要死因之一嘲 为此 , I 医院感染进行分析调查 , L 。 对 以采取相应措施 , 降低 医院感染率 , 提高 I J N治疗效果 , 而 从 改善 I J N的预后 , 意义重大。
平 均医院感 染率 ,N医院感染部位 分布其构成 比依 次为下 L 呼吸道 、 泌尿道 、 皮肤软组织 、 消化道 、 腹膜炎 、 血症 和带状 败
参考文献:
疱疹等 。本组带状疱疹发生率较高 , 发病率为 9 %, . 低于 国 8 外文献报道相近I 但预后 良好 。带状疱疹的发 生除与 L S l , N本 身免疫功能紊乱及激素应用有关外 ,尚与 C X应用 密切相 T 关, 这可能系 C X对淋 巴细胞的抑制及 细胞毒作用所致。 N T L 临床各 型中 , 表现 为肾炎 、 肾病 、 肾炎一 肾病综合 征及 急进 型 肾炎综 合征型者 , 与尿检异 常型和终末期尿毒 症相 比, 其感 染率显著增高 ,表 明 L N临床活动及应 用激 素联合免疫抑制 剂治疗显著增加感染率。将 不同病理类 型相 比较 , 病理类型 为 Ⅲ、 Ⅳ型 者 , 表现 为局灶节段 肾小球 炎症伴坏死 和弥漫增 殖型肾炎 ,临床 治疗 上常予 大剂量激素或 ( ) T 和 C X冲击治 疗, 其感染率较高 , Ⅱ、 Ⅵ型者病理无 明显活动 , 素剂 而 V、 激 量较小 , 或疗程较短或未用激 素等 治疗 , 感染率较低 , 病理 但 各型相比较 尚无统计学差异 。 为降低 L N医院感染率 , 应根据 L N临床 、 病理类型及 狼
自适应干扰对消的大鼠视觉诱发电位提取
W AN n Ho g
W ANG a Ch o
LI Gu n . i g a gTn
Z HANG u Ya Ch n— n
LI Xi . U n Yu
S HI Li
(colfEetc l n ier go hnzo nvr t,H n n4 00 , hn ) Sh o o l r a E gne n Z egh uU i sy ea 50 1 C ia ci i f ei ( ai Mei l ol eo Z eghuU i rt, ea 5 0 1 hn ) B s dc lg hnzo nv sy H n n4 0 0 ,C ia c aC e f ei
c rep n i g ee to e r i ln e n h rmay v s a c re i rt. Af r h moo o s i tree c or s o d n lcr d s we e mp a td i te p i r iu l otx n as t o lg u n e r n e e f
Ab ta t tde nvs a e o e oe t l( E )i asc nla oab t ru d rtn igo c a im sr c :Su iso i l v k d p tni V P n rt a e dt et n esa dn fmeh ns s u a e
o u n v so n h i s o ie s c i n i u n . I h s p p r a n w VEP e o d n t o o fh ma ii n a d t e st f d s a e a to n h ma s e n ti a e , e r c r i g me h d f r a a t e i t re e c a c la i n t c n q e wa r p s d t b a n sn l -ra a h VEP f a u e n r t . Th d p i n e r n e c n e l to e h i u s p o o e o o t i i g e ti lf s v f l e tr s i as e
诱发电位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与 损 伤 后 运 动 功 能 的 恢 复 是 否 完 全 一 致 以 及 评 估 标 准 等 都
尚需 进 一 步 探 讨 。
tn a etl i ,ME )是 指 经 颅 刺 激 大 脑 皮 质 运 动 细 胞 、 髓 神 经 根 P, 脊 及周 围神 经 而 在 相 应 肌 肉 上记 录 的复 合 动 作 电 位l2 l1 -。 1 内 源性 事 件 相 关 电位 ( etr a d ptni .R ) . 2 e n—e t o t 1 P v le e aE
功 能 。 广 泛 应 用 于 多 种 脊 髓 损 伤 的 诊 断 、 动 康 复 、 术 故 运 手
监 护 和 实 验 研 究 , T o a L和 G rsiiMA “ 不 完 全 如 h m sS oa s t 对 n I
脊 髓 损 伤 后 的人 进 行 运 动 康 复 ,e H 等 进 行 的大 鼠脊 髓 LeB
e o e o ni , E 】( v k d p t t lC P ; e a 运 动 诱 发 电 位 f oi v k d p — m t n e o e o o
如 果 联合 应用 ME P与 S P 对 脊髓 损 伤 后 功 能 状 态 的 准 E,
确 评 估 及 判 断 预 后 、 术 监 护将 有更 大 帮 助 。但 ME 手 P的 出现
步 分 为 : 感 觉 诱 发 电 位 ( noy eo e oet l,E 】包 ① s sr vk d ptni sS P, e a
括 视 觉 诱 发 电 位 、听觉 诱 发 电位 和 体 感 诱 发 电位 sm t e — o a sn o
sr eo e o ni , P , 者 是 指 连 续 刺 激 外 周 感 觉 神 经 o v k d p t t l E 】后 y e aS
大鼠闪光视诱发电位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大鼠闪光视诱发电位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肖杭;杨永年;陆巍
【期刊名称】《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将“模式翻转视诱发电位人体临床检测系统”用于大鼠视路神经毒理的研究,建立了在本实验室检测参数下,正常大鼠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值,并观察了42例铅染毒3个月大鼠的FVEP,试验显示大鼠FVEP波形特征和人相似,但潜伏期和波幅值有差异。
血铅(281.1±10.4)μg/L、脑铅(86.3±11.5)μg/L时,FVEP发生显著改变。
视觉电位人体检测方法改进后可适用于大鼠神经毒理研究。
【总页数】1页(P250)
【作者】肖杭;杨永年;陆巍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5.11
【相关文献】
1.针刺特定穴位对单眼剥夺大鼠闪光视诱发电位的影响 [J], 魏伟;亓昊慧;魏春惠;赵越娟
2.闪光视网膜电图和闪光视诱发电位对屈光间质混浊眼视功能的评价 [J], 万灵(综述);刘谊(审校)
3.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联合闪光视网膜电流图检查评价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 [J],
李芳;张晨;陈雪艺;田丽芸
4.单眼剥夺弱视大鼠闪光视诱发电位的观察 [J], 魏伟;亓昊慧;魏春惠
5.闪光视诱发电位在克-雅病中的应用:通过单扫描评估波形以及与周期性EEG图形之间的交互作用 [J], Visani E.;Agazzi P.;Scaioli V.;F. Panzica;江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虚拟通道ICA-WT大鼠视觉诱发电位少次提取
基于虚拟通道ICA-WT大鼠视觉诱发电位少次提取师黎;钟丽辉;王端【期刊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年(卷),期】2010(029)003【摘要】为了实现电极植入法采集到的单通道大鼠视觉诱发电位的少次提取,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通道的独立分量分析-小波变换的大鼠视觉诱发电位少次提取方法.首先,引入虚拟通道,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将噪声与视觉诱发电位进行分离;然后,对分离出的视觉诱发电位进行少次叠加平均,提取出初步视觉诱发电位;最后,针对虚拟通道与实际噪声不完全吻合带来的残留噪声问题,用小波变换进一步去除初步视觉诱发电位中的残留噪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虚拟通道的独立分量分析8次叠加平均,就能很好地提取出初步的视觉诱发电位;小波阈值法进一步去除了残留噪声;本算法成功地实现大鼠视觉诱发电位的少次提取,同时该方法可以用于单通道其他脑电信号的提取.【总页数】5页(P379-383)【作者】师黎;钟丽辉;王端【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郑州,450001;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郑州,45000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8【相关文献】1.探讨通道对视觉诱发电位单次提取精度的影响 [J], 肖贵贤;严伟;官金安2.基于EEMD-JADE的单通道EP信号少次提取方法 [J], 彭雪婵;张旭秀;姚鑫;李卫东3.基于虚拟通道ICA方法的诱发电位单导少次提取 [J], 王永轩;邱天爽;刘蓉4.ICA在视觉诱发电位的少次提取与波形分析中的应用 [J], 洪波;唐庆玉;杨福生;潘映辐;陈葵;铁艳梅5.基于EMD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单次提取方法 [J], 刘琛;刘小岩;轩冬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型猪与大鼠不同记录部位诱发VEMP的比较
小型猪与大鼠不同记录部位诱发VEMP的比较李亚;袁硕龙;张悦;潘红梅;任丽丽;张亮;时晰;乔月华【摘要】目的:分析正常小型猪不同记录部位(颈部伸肌、咬肌)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波形图,并与大鼠的VEMP波形图进行比较;方法各选取12只前庭功能正常的大鼠和小型猪,进行麻醉之后,用自制装置进行固定,1000Hz强短声诱发颈部伸肌、咬肌肌源性电位,并记录其波形;结果大鼠颈部伸肌诱发的肌源性电位,第一个正向波P的潜伏期为6.45±0.23ms,振幅约1.45±0.49uv,80dB SPL引出率为58%;咬肌诱发肌源性电位,第一个正向波P的潜伏期为6.38±0.34ms,振幅约1.57±0.35uv,阈值80dB SPL引出率为50%。
小型猪颈部伸肌诱发肌源性电位,第一个正向波P的潜伏期7.65±0.64ms,振幅1.66±0.34uv,80dBSPL的引出率为58%;咬肌诱发肌源性电位,第一个正向波P的潜伏期7.60±0.78ms,振幅1.31±0.28uv,80dBSPL的引出率为50%。
结论小型猪和大鼠不同部位记录得到的VEMP,只有振幅和引出率的差异,而潜伏期没有统计学意义;从波形的重复性、波幅的大小、引出率以及潜伏期的综合考虑,小型猪咬肌部位记录的VEMP波形优于颈部伸肌,大鼠颈部伸肌记录得到的VEMP波形优于咬肌;在相同部位记录到VEMP第一个正向P波的潜伏期时间、波幅的大小方面小型猪较大鼠的稍高。
%Objective To report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 from different recording sites (neck extensor muscle and masseter muscle) in mini pigs and rats. Methods Potentials were recorded from neck extensor muscles or masse-ter muscles in normal adult Bama mini pigs and rats anesthetized with 3% pentobarbital sodium and Sumianxin II using 1000 Hz tone bursts. Results At 80 dB SPL, the latency, amplitude and response rate of the first positivewave P was 6.45± 0.23 ms, 1.45 ± 0.49 uv and 58%, respectively, from rat neck extensor muscles;6.38 ± 0.34 ms, 1.57 ± 0.35 uv and 50%from rat masseter muscles;7.65 ± 0.64 ms, 1.66 ± 0.34 uv and 58%from mini pig neck extensor muscles;and 7.65 ± 0.64 ms,.31 ± 0.28 uv and 50% from mini pig masseter muscles. Conclusion VEMP can be recorded from neck extensor and masseter muscles in mini pigs and rats. Within a given species, VEMP amplitude and response rate are dependent on the site of record-ing, while latency is not.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s suggests that the optimal VEMP recording site is the masseter muscle in mini pigs but cervical extensor muscles in rats. At the same recording site, the latency and amplitude of VEMP are slightly greater in mini pigs than in rats.【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年(卷),期】2016(014)001【总页数】5页(P27-31)【关键词】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小型猪;大鼠;颈部伸肌肌源性电位;咬肌肌源性电位【作者】李亚;袁硕龙;张悦;潘红梅;任丽丽;张亮;时晰;乔月华【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听力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853;;徐州医学院听力中心;徐州医学院听力中心;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听力中心4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9.16李亚和袁硕龙为并列第一作者Fund project :The national 973 Plan maj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of stem cell project (2012CB967900).The national 973 Plan major scientific issues oriented project (2011CBA01000).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400472).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project in Chongqing city (11611,14440).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470684).Jiangsu province clinic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 b12014032.The peak of six tal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2014-WSN-043,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2015M571818,Stud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201510313003Z.Declaration of interest:The authors report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前庭诱发性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是过强音刺激球囊并在紧张的骨骼肌上记录到的肌源性电位,来反映人和动物前庭丘脑通路完整性的一种客观、无创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对于前庭系统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1,2]。
大鼠皮层诱发电位的引导及其方法
大鼠皮层诱发电位的引导及其方法
崔存德
【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2(000)003
【摘要】本文介绍了应用银球电极,记录大白鼠皮层诱发电位的原理和方法。
将双极刺激电极安放于大鼠坐骨神经上,记录用银球电极安放在皮层,记录皮层诱发电位。
实验结果表明:①在一定的刺激强度范围内,诱发电位的幅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比,刺激强度增至40V时,诱发电位最大。
②引导电极安放在皮层的位置是获得理想诱发电位的最重要因素。
【总页数】1页(P197)
【作者】崔存德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8.8
【相关文献】
1.采用磨孔法改进大鼠皮层诱发电位实验方法的探索 [J], 王晅
2.刺激参数对大鼠上肢运动区皮层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J], 王伟;廉海平;李志锦;
王拓;王茂德
3.豚鼠耳蜗动作电位脑干及原发听皮层诱发电位三组同线引导 [J], 姜伟;裴宏恩
4.豚鼠耳蜗,脑干及原发听皮层三组诱发电位同线引导 [J], 姜伟;裴宏恩
5.大鼠皮层诱发电位的实验方法探索 [J], 林栋;张学君;吴强;林晻;申芳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感觉门控听觉诱发电位P50诱发电位的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感觉门控听觉诱发电位P50诱发电位的变化朱榆红;王廷华;孙冰;张卓;晏燕;韩志桐;冯忠堂【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6(010)046【摘要】BACKGROUND: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P50 (AEP-P50) is a cerebroeilectrophysiological index to directly reflect normal inhibitory function of brain.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AEP-P50 of sensory gating (SG)in model rats with Alzheimer disease (AD).DESIGN: Randomized controlled animal study.SETTING: Neuroscience Institute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MATERIALS: A total of 24 healthy female SD rats, aged 4-6 months,weighing 200-30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normal group with 8 in each group. Morris water maze was consisted of round pool and lucite plant. Pool was divided into platform,left, right and bilateral quadrants. METHODS: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Neuroscience Institute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from September 2003 to March 2005. ① Experimental group: Bilateral fimbria-fornix was transected to induce AD models; control group: Except fimbria-fornix, cortex and callus were transected; normal group: Rats were not treated with any operation. ② One week after modeling, all rats were tested with Morris water maze which contained localizing navigational ability and spatial seeking ability in order todetermine successful models. Each rat was trained 4 times a day for successive 5 days. The duration from putting in pool to finding out platform was regarded as the escape latency (EL) which could reflect localizing navigational ability. Swimming trace of rats which searched platform within 1 minute could reflect spatial seeking ability. ③ AEP-P50 was recorded with "condition (C)-test (T)" auditory double clicks stimuli, additionally,differences of AEP-P50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at the same time. C-P50 amplitude, T-P50 amplitude, T/C and absolute value of difference of S2-S1 amplitude were calculated. Measurement data were compared with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mong groups and with t test intergroup.MAIN OUTCOME MEASURES: ① Morris water maze, I.e., comparison between localizing navigational ability a nd spatial seeking ability; ② comparison of AEP-P50 of rats among three groups.RESULTS: All 24 rats were involved in the fin al analysis. ① results of Morris water maze: With increase of training time, mean latency was shortened. The latency was decreased in the first 3 days and then stabilized gradually. Latency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norm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 < 0.05). Swimming traces in norm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located at platform quadrant, and they were accounted for 45.23% and 39.7% of total quadrant,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compared with other quadrants (P <0.01). Swimming traces of ra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accounted for 28.31%, 29.84%,20.47% and 21.38% in platform, right, bilateral and left quadrants,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Swimming trace was randomly located in four quadrants. ② Results of AEP-P50 of SG: C-P50 amplitude and absolute value of difference of S2-S1 amplitude were (21.00±2.85), (15.26±4.07) μV in control group and (17.04±5.32), (10.85 ±4.24) μV in normal group, which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experimental group [(9.67±3.77), (2.89±2.61) μV, P <0.01].T-P50 amplitude and C-P50 amplitude were 0.25±0.18 in control group and 0.39±0.16 in normal group,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experimental group (0.92±0.41, P <0.01).CONCLUSION: ① Transection of bilateral fimbria-fornix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AD animal models successfully. ② AD model rats whose bilateral fimbria-fornix is transected have deficiency of SG.%背景:听觉诱发电位P50为反映大脑正常抑制功能的一种直观的脑电生理学指标.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感觉门控听觉诱发电位P50成分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选用雌性健康SD大鼠24只,鼠龄4~6月,体质量200~300 g.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3组:实验组、对照组、正常组,每组8只.Morris水迷宫由圆形水池和有机玻璃站台构成,水池分平台、左、右及对侧4个象限.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3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①实验组: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对照组:切断皮质、胼胝体,但不切断穹窿海马伞;正常组:未手术.②在建模后1周对所有大鼠进行包括检测定位航行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的水迷宫试验,以确定造模是否成功;每只大鼠每日训练4次,共训练5 d.入池到找到站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反映定位航行能力;大鼠1 min内在池中搜索站台的游泳轨迹反映空间探索能力.③采用条件(C)-试验(T)双声刺激模式记录听觉P50诱发电位,比较各组大鼠听觉P50诱发电位的差异.计算C-P50波幅、T-P50波幅、T/C比、S2-S1波幅差的绝对值等.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水迷宫试验,即定位航行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检测结果比较.②各组大鼠感觉门控P50诱发电位比较.结果:大鼠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水迷宫试验结果:3组大鼠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平均潜伏期缩短,前3 d潜伏期均下降,之后趋平稳.实验组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正常组和对照组大鼠的游泳轨迹集中在站台象限,站台象限游泳轨迹分别占总游泳轨迹的45.23%和39.7%,与其他象限间游泳轨迹比较,差异明显(P<0.01).实验组大鼠在站台、右侧、对侧、左侧象限游泳轨迹占总游泳轨迹的28.31%,29.84%,20.47%和21.38%,差异不明显(P>0.05),游泳轨迹在4个象限中基本呈随机分布.②大鼠感觉门控P50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对照组C-P50波幅和S2-S1波幅差的绝对值分别为(21.00±2.85),(15.26±4.07)μV,正常组分别为(17.04±5.32),(10.85±4.24)μV,明显高于实验组[(9.67±3.77),(2.89±2.61)μV,P<0.01].对照组和正常组T-P50波幅与C-P50波幅比值分别为0.25±0.18和0.39±0.16,明显低于实验组(0.92±0.41,P<0.01).结论:①用双侧海马伞切断方法可成功制备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②双侧海马伞切断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存在感觉门控能力的不足.【总页数】3页(P220-222)【作者】朱榆红;王廷华;孙冰;张卓;晏燕;韩志桐;冯忠堂【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650031;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云南省,昆明市,65003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65003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65003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650031;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云南省,昆明市,650031;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云南省,昆明市,6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低剂量MPTP致雌鼠黑质听觉P50诱发电位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J], 罗海芸;何敏;孟金兰;罗耀辉;杨映宁2.稳定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感觉门控诱发电位P50特点 [J], 王东;周东丰;张岿;朱孔美;谭淑平;邹义壮;王健;李详红;杨甫德;张进国;李东3.大鼠动情周期中雌激素水平与纹状体听觉诱发电位P50关系的研究 [J], 孔淑贞;杨黎江;马元怡;何敏4.兔急性颅内高压模型中体感诱发电位与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J], 刘运生;刘尚明;刘志雄;陈凌;王翦;朱建坤5.大鼠头颅侧向旋转脑损伤模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J], 贺晓生;章翔;费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鼠与大鼠视网膜电图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记录标准化方案建议
小鼠与大鼠视网膜电图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记录标准化方案建议张作明;顾永昊;郭群;龙潭;李莉;石力;侯豹可【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04(024)002【摘要】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视觉电生理现象就是首先在动物身上发现的。
常规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m ERG,PERG)、眼电图(electrooculargram,HOG和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项日。
每项检查又可根据刺激模式、刺件条件和记录参数等分为不同的检查项目。
这些检查项目能够从不同角度和视觉系统的不同水平反映视觉形成过程中生物电信号的变化,【总页数】3页(P81-83)【作者】张作明;顾永昊;郭群;龙潭;李莉;石力;侯豹可【作者单位】710032,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临床医学教研室;710032,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临床医学教研室;710032,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临床医学教研室;710032,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临床医学教研室;710032,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临床医学教研室;710032,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临床医学教研室;710032,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临床医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837;R770.43【相关文献】1.闪光视网膜电图及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对外伤性白内障术后视力的预测分析[J], 陆炯;陶建军;金灵2.小鼠图形视网膜电图记录方法探讨 [J], 程海霞;袁松涛;刘庆淮3.小鼠图形视网膜电图记录方法探讨 [J], 程海霞;袁松涛;刘庆淮4.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网膜电图视杆细胞ON和OFF反应记录研究 [J], 陈长征;杜磊;Changhua Piao;Yozo Miyake5.大鼠多焦点视网膜电图的记录方法 [J], 张作明;顾永昊;李莉;龙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的测定
大鼠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的测定
金炳植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08(029)003
【摘要】目的:测定正常大鼠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建立本实验室三叉神经皮
层诱发电位正常值数据库。
方法:取40只Wistar大鼠,电刺激一侧第3排第2、3根胡须处皮下,在对侧硬膜外记录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
结果:在冠状缝后2.5mm、矢状缝旁5.0mm处硬膜外记录到较一致的,由两个负向波(N1、
N2)和一个正向波(P)组成的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
潜伏期为N1
(5.25±0.32)ms,P(6.50±0.54)ms,N2(7.62±0.41)ms;波幅为N1(3.75±0.81)μV,P(2.11±0.54)μV,N2(0.62±0.21)μV。
结论:该方法测定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正常值较稳定,为进一步研究病理状态下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变化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总页数】2页(P181-182)
【作者】金炳植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吉林延吉1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1.1
【相关文献】
1.大鼠三叉神经和坐骨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的对比研究 [J], 金炳植
2.大鼠三叉神经和坐骨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的对比研究 [J], 金炳植
3.大鼠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的测定 [J], 金炳植
4.大鼠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潜伏期的测定 [J], 李家伟;李丽;刘艳春;唐敬师
5.大鼠坐骨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的测定 [J], 金炳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眼科学, 2017, 6(3), 101-106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7 in Hans. /journal/hjohttps:///10.12677/hjo.2017.63017Comparison of DifferentElectrodes for F-VEP Recordingin RatsYuxin Zhang1, Yiqin Bao2, Ying Xu2, Yang Hui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phthalmology, 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2Guangdong-Hongkong-Macau Institute of CNS Regeneration,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Received: Sep. 2nd, 2017; accepted: Sep. 21st, 2017; published: Sep. 26th, 2017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 better electrode setting method for F-VEP detection in rats, the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F-VEP recording methods was compared. Methods: 18 SD-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the traditional hypodermic needle electrode and the modified hypodermic needle electrode were respectively recorded in each group. The record-ing results are the latency of N1 wave and P1 wave and the amplitude of N1-P1 wave, and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 software. Results: The latency of P1 wave in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advanced than the traditional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 (P = 0.002); the latency of P1 wave in modified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advanced than the traditional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 (P = 0.025); and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group and the mod-ified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P > 0.05). The amplitude of the N1-P1 wave in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wo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s (P = 0.028/P = 0.011); and no difference was showed between the two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 in amplitude of the N1-P1 wave (P > 0.05). Only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group had adverse events, while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s were all well. Conclusion: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recording method has excellent sensitivity and repeatability, and the traditional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recording method is well in animal’s safety, but the modified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recording method retains the security advantage and simultaneously enhances the sensitivity and repeatability. So the modified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recording method is effective in F-VEP recording in rats.Keywords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s, Skull-Implanted Screw Electrodes, 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Rat张榆欣 等大鼠视觉诱发电位记录方法比较研究张榆欣1,鲍义琴2,徐 颖2,杨 晖1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2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广东 广州收稿日期:2017年9月2日;录用日期:2017年9月21日;发布日期:2017年9月26日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F-VEP 检测电极设置方法的差异,为大鼠F-VEP 检测探索更优的电极放置方法。
方法:SD 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三组,分别予以植入式颅骨电极、传统皮下式针状电极、改良皮下式针状电极记录。
检测指标为F-VEP 的N1波、P1波的潜伏期和N1-P1波振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植入式颅骨电极记录组P1波潜伏期较传统皮下式针状电极记录组提前(P = 0.002),改良皮下式针状电极记录组P1波潜伏期较传统皮下式针状电极记录组提前(P = 0.025),而植入式颅骨电极组与改良皮下式针状电极组P1波潜伏期无差异(P > 0.05);植入式颅骨电极记录组N1-P1振幅较皮下式针状电极组均更大(P = 0.028/P = 0.011),两组皮下式针状电极组振幅无差异(P > 0.05);安全性方面仅植入式颅骨电极组出现不良事件,皮下针状电极组无一例出现。
结论:植入式颅骨电极其敏感性、重复性较优,传统皮下式针状电极安全性较优,而改良皮下式针状电极保留了安全性的优势,同时增强了敏感性和重复性,是对F-VEP 检测的有效改良。
关键词皮下式针状电极,植入式颅骨电极,视觉诱发电位,大鼠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视觉电生理学检查由于其客观无创,是临床中对视功能进行评定的重要手段,其中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F-VEP)因其能对实验动物的视功能进行客观定量测定,广泛地被应用于动物视功能检测[1] [2] [3]。
然而,VEP 检测方法虽运用广泛,但是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以记录电极的设置[4]对检测的VEP 的波形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影响最大,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大鼠F-VEP 记录电极主要分为两大类:皮下式针状电极以及植入式颅骨电极。
皮下电极记录法操作相对非侵入且简易,但其电极位置不易固定。
而植入式颅骨电极位置固定,适用于多次重复观察研究,但其存在颅内出血、感染等生存质量问题。
由于目前的电极设置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对皮下电极的设置进行改良,增加其位置稳定性,同时加快电极与视皮层之间的信号传导。
本张榆欣等实验拟比较改良皮下式针状电极、传统皮下式针状电极和植入式颅骨电极记录方法在F-VEP指标上的差异,为大鼠F-VEP检测探索更优的电极放置方法。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动物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体重280~300 g,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予以12小时明–暗交替光照,不限水食,室温保持在24℃~25℃,相对湿度为体积分数45%~60%。
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予以植入式颅骨电极、改良皮下式针状电极、传统皮下式针状电极作为各组的记录电极。
2.2. 电极放置2.2.1. 植入式颅骨电极记录的放置在行F-VEP记录一周前按如下方法植入颅骨电极:280~300 g雄性SD大鼠按3.8 ml/kg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后肢屈肌反射消失可开始手术。
大鼠头部备皮,将其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消毒洞巾遮盖,0.5%碘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于正中纵行切开并剪去眼后到耳前10 mm × 8 mm皮肤,继续分离直至颅骨前囟清晰可见;用牙科钻在颅骨前囟后7 mm,中线旁开3 mm,左右各钻1 mm深的孔[5][6],切记勿伤硬脑膜造成出血及视皮层的损伤;植入1 mm × 5 mm不锈钢螺钉作为记录电极,用牙科自凝剂覆盖并固定记录电极,注意保证至少余2 mm用于鳄鱼夹的钳夹。
待大鼠在恒温加热板中麻醉复苏后单笼饲养,至少一周后再行F-VEP检测。
参考电极和接地电极同皮下式针状电极相应电极接入。
2.2.2. 传统皮下式针状电极记录的放置两耳后缘连线中点,以不锈钢的针状电极直接插入皮下;参考电极皮下插入,置于两眼后缘两线中点处,保持电极与身体长轴平行;接地电极置于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