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标准
诱发电位及其临床应用
视诱发电位
Cz
右眼
AVERAGING
O'z A1 O1 Oz O2
70 cm
刺激.:棋盘格 大小:视角 频率.:最大. 2 Hz 暗室
O'1-Cz O'z-Cz O'2-Cz
N145 N75
P100
100
200 ms
• 反应从视网膜到视皮层的整个视觉通路的传导 功能。这条通路的解剖结构包括:视网膜→视 神经→视交叉→视放射→视觉皮层。
• VEP在检查视交叉前视神经传导障碍时最有价 值,但VEP的异常并没有特异性,例如,肿瘤 压迫视神经、缺血改变或脱髓鞘疾病都可引起 P100波潜伏期延长。
检测方法:
常用方法为棋盘格翻转VEP
正常VEP波性辨认及正常值
波形命名:N75、P100、N145 波形辨认及正常值:由三相复合波组成 异 常 : 波 形 消 失 ; 潜 伏 期 > M + 3 SD
(117.6ms) ;波幅降低;潜伏期和波幅均异常 N145
N75
P100 12
VEP异常的临床意义:
(1)波形消失:尤其是双眼波形消失,可能出现技 术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或势力极差。若排除, 说明视觉传导通路病变。单眼波形消失,提示 病变侧视交叉前部病变。
刺激强度:主观听阈+60dB 短声(click);频率:1030c/s 刺激方式:单耳,对侧白噪音掩盖;每侧重复2次 记录电极:Cz,参考:乳突或耳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VI VII
IV V III II
I
刺激
V
IV III II I
肌电图专辑【七】视觉诱发电位解读
肌电图专辑【七】视觉诱发电位解读VEP检查是神经科和眼科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原理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是对视神经进行光刺激时,从头皮记录到(枕叶皮层接受视觉刺激后产生)的电活动。
VEP的解剖基础是基于视觉传导通路的完整与否:视觉通路由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层(视中枢)组成。
二.检查方法VEP常用检测方法有:闪光刺激VEP(flash VEP,FVEP)和模式翻转刺激VEP(pattern reversal VEP,PRVEP)。
闪光VEP受视敏度影响小,主要不足是波形及潜伏期变异较大(仅供参考),主要用于不能配合PRVEP检查的患者。
PRVEP的优点是:波形简单易于分析、阳性率高、容易记录、可重复性好,因此临床应用最广泛。
最常用的是黑白棋盘格PRVEP,分为全视野、半视野两种。
本文主要介绍单眼全视野黑白棋盘格PRVEP。
记录方法:通常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前应粗测视力并行矫正。
a.记录电极:可置于O1、Oz、O2的位置;b.参考电极:通常置于Fpz(也有Fz说)。
c.刺激方式:单眼全视野or半视野刺激。
受试者必须密切配合,注视视屏固定亮点(特别是半视野刺激时,常易引起视觉疲劳)。
三.正常VEP的识别正常VEP在枕区可以记录到一个NPN三相复合波,此复合波中的正向波(向下的波)波形清晰稳定、容易识别,此波为P波,其通常在接受刺激后约100ms左右出现,故又称为P100,是评价VEP的主要指标。
在P100之前和之后分别有两个负向波(向上的波),二者通常在接受刺激后75ms和145ms出现,故分别称为N75、N145。
由于N75难以辨认、N145潜伏期及波幅变异大,故临床将P100作为唯一可靠的波成分。
四.异常VEP的病理生理基础P100潜伏时反映的是眼睛接受到刺激以及刺激经视觉传导通路传导至枕叶皮质所需时间。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技术参数要求
拔掉Q9保护插头,将复合电极插在电极插座上,并固定电于极架上。
插上电源,打开开关,仪器预热几分钟。
2、仪器的校正
a、仪器插上电极,选择开关置pH档。
定位调节器、斜率调节器都置于中间位置。
温度调节器转至相应的校正溶液温度。
b、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甩干后,放入第一种缓冲溶液pH=6.86,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调节定位调节器使该读数为该缓冲溶液相应温度下的pH值(见附表)。
c、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甩干后,放入第二种缓冲溶液pH=4.00(或PH9.18),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调节斜率调节器使该读数为该缓冲溶液相应温度下的pH值(见附表)。
经校正的仪器,各调节器不应再有变动。
否则必须重新校正。
常规使用时,每天校正一次已能达到使用要求。
3、测量pH值:
经校正的仪器,即可用来测量被测溶液。
(1)被测溶液和用作校正的标准溶液温度相同时。
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溶液pH值;
(2)被测溶液和用作校正的标准溶液温度不相同时。
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调节温度调节器置于该温度值上;
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溶液pH值;
4、测量电极电位(mV值):
①接上相应的离子选择电极;
②用蒸馏水清洗电极,用滤纸吸干;
③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mV值)。
事件诱发电位p300正常值
事件诱发电位p300正常值P300事件诱发电位是一种在脑电图中观察到的特殊波形,通常在刺激出现后300毫秒左右出现。
P300波形通常呈现为一个较大的正波峰,代表了大脑对于特定刺激的认知和注意力反应。
通过分析P300波形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个体对于刺激的感知和加工过程。
P300事件诱发电位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
通过对P300正常值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人群在认知功能和信息处理方面的差异。
一般来说,P300波形的振幅和潜伏期可以用来评估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水平。
正常情况下,P300波形的振幅较大,潜伏期较短。
而在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情况下,P300波形的特征可能发生改变。
研究表明,P300正常值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个体因素有关。
例如,年轻人的P300波形通常比老年人的振幅更大。
此外,男性在P300波形的振幅和潜伏期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教育程度也可能对P300波形的特征产生影响。
除了个体因素外,P300正常值还受到刺激类型和任务复杂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P300波形对于不同类型的刺激具有不同的响应。
例如,对于听觉刺激,P300波形通常在听觉皮层中生成;而对于视觉刺激,P300波形则在视觉皮层中生成。
此外,P300波形对于刺激的预测性和注意力要求也具有敏感性。
在任务复杂性较高、需要较高注意力的情况下,P300波形的振幅可能更大,潜伏期可能更短。
通过对P300正常值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认知功能和信息处理的正常范围,并为临床诊断和神经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例如,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医生可以通过对患者P300波形的分析,评估其注意力和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
此外,通过对不同人群P300波形特征的比较,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个体在认知功能和信息处理方面的差异,为个体差异的研究提供基础。
P300事件诱发电位的研究对于了解个体的认知功能和信息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P300正常值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个体在P300波形特征方面的差异,并为临床诊断和神经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标准
临床规定
➢ (3)视交叉和视交叉后的评价 ➢ 视交叉和视交叉后的病变,可以引起视野的局部缺损,如双颞侧盲等,即使是全视野
刺激也可能形成部分刺激野刺激的效果,使得VEP在枕部水平方向形成不对称分布, 所以必须在两侧大脑半球上进行记录。 ➢ 作用电极应放在Oz、O4、和O3位,而Fz位则放置共同参考电极。国际标准建议,如 果有更多的通道可用时,至少应该使甩5个作用电极,附加的作用电极放在O2和O1位上, 也是以Fz位为参考。视标可以使用图形翻转或图形给一撤。 ➢ 应该使用至少15º半径范围的半野刺激来刺激视交叉后的一个大脑半球,但至少需要5 个通道以鉴定反应情况。对于检测困难或意识丧失的病人或屈光间质严重混浊的病人 应使用全视野闪光刺激。 ➢ (4)正常值 ➢ 国际标准建议每个实验室根据自己使用的视觉刺激、记录设备和参数,建立确定自己 实验室的正常值。因为个体的年龄和性别影响正常值,实验室的正常样本应控制这些 因数。必须确定正常人的眼间差异(两眼间检查的差异)。 ➢ 个体本身进行双眼间比较,很多时候比将个体与正常对照比较更能精确发现问题,对 于闪光VEP尤其如此,对于每个VEP成分,实验室正常样本的构成应包括下列因素: 年龄,性别和眼间差异。 ➢ 国际标准建议对数据使用描述性的统计,这不需要正态分布的假定,而是基于观察到 的样本分布的中位数和百分率的计算。国际标准建议95%的可信区间作为最小的正常 值外限(也就是从2.5%到97.5%的范围为正常值范围)。
基本术
➢ (一)刺激参数 ➢ 通常使用如下3种类型的视觉刺激:闪光、图形翻转和图形给/撤。 ➢ (1) 闪光 ➢ 国际标准还提议使用闪光刺激的主要原因是它需要病人的配合最少。闪光刺激器至少
应有20º视角。闪光最长持续时间应为5ms。光刺激器应产生弥散的闪光,其强度约为 3cd m-2 S。闪光VEP可以由ERG标准中规定的标准闪光诱发。 ➢ (2)图形翻转 ➢ 图形翻转刺激由相互交替的黑白方格或黑自光栅组成,屏幕总的亮度必须保持不变。 一般来说这要求显示屏上有数量相等的黑白元素。视标按照每个方格的视角或光栅的 空间频率来描述。至少应该使用两种大小的图形视标:1º和15’方格(即1 cycle/度.和4 cycle/度的光栅)。刺激野应大于15º视角。 ➢ (3)图形给-撤 ➢ 为了形成图形的给-撤,图形与等亮度的漫射背景以突变形式相交替。对于图形给-撤刺 激,除了需进一步测量刺激之间的漫射空白屏幕的亮度外,其余参数与图形翻转的一 样。图形出现或消失(给或撤)时,平均亮度必须保持不变。国际标准推荐图形显示 200ms,中间以持续400ms的空白屏幕相间隔,以这作为标准的图形/空白屏幕交换次 序。分析时间应足够长以包括完整的给反应和撤反应。
周围神经损伤常用的电生理评定方法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需要通过电生理评定方法来帮助诊断和治疗。
此类方法是通过记录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电活动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手段。
以下是常用的电生理评定方法:1.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通过电刺激神经并测定刺激信号传导的速度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测试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贴电极在神经上并施加短暂的电刺激,然后记录刺激信号从刺激点到肌肉的传导速度。
通过比较正常值,可以判断神经传导速度是否受损,是一种主要用于评估周围神经损伤的方法。
2. 肌肉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肌肉电图是通过在肌肉上放置电极来检测肌肉电活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测量肌肉的电活动,从而评估肌肉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肌肉电图通常与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一起使用,可以全面评估周围神经损伤。
3.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VEP)视觉诱发电位是一种通过刺激视觉系统并记录大脑皮层潜伏期反应来评估视觉系统功能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视觉神经损伤,可以通过比较潜伏期反应的正常值来判断视觉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4. 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AEP)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通过刺激听觉系统并记录大脑皮层潜伏期反应来评估听觉系统功能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评估听觉神经功能,可以帮助诊断听觉系统疾病和损伤。
总结起来,以上是常用的周围神经损伤的电生理评定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分析可以全面评估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生理评定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目的。
通过电生理评定方法可以更准确、客观地评估神经损伤或疾病的程度和病情发展趋势。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
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
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摘要】探讨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以获得正常参考值。
方法:应用法国Metrovision 公司生产的Vision Monitor 视觉诱发系统对正常人60例在白色、红色和蓝色闪光刺激下进行闪光VEP检查,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A组19眼,B组17眼,C 组21眼,D组16眼;对正常人62例在15,30和60min视角黑白棋盘格翻转图形刺激下进行图形VEP检查。
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A组20眼,B组20眼,C组22眼,D组15眼。
结果:在白色、红色、蓝色闪光刺激下P2波的潜伏期分别为±,±,±;在白光刺激下D组P2波的潜伏期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均有差异。
其他各年龄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意义。
在红光和蓝光刺激下A组与D 组比较,A组、D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均延长,有显着意义,其他各年龄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意义。
在15‘,30‘和60‘视角黑白棋盘格翻转图形刺激下 P100波的潜伏期分别为±,±,±。
各年龄组图形VEP相比较均无显着意义。
结论:在白色、红色和蓝色闪光刺激下14岁以下年龄组和50岁以上年龄组闪光VEP P2波的潜伏期较其他组延长,图形VEP P100波的潜伏期各年龄组比较无显着差异。
【关键词】正常人0引言视觉诱发电位是通过对视网膜进行刺激,经过视路传送在枕叶视皮层的电活动。
反映了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到视皮层的功能状态,是对视通路的客观检测方法[1-3]。
该技术作为一种检测视路功能的敏感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VEP按刺激方式分为2型:闪光VEP和图形VEP。
我们探讨正常人VEP 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
1对象和方法对象正常人60例分别在白色、红色和蓝色闪光刺激下进行FVEP检查,男31例,女29例;年龄5~65岁;右眼40只,左眼33只,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A组19眼,B组17眼,C组21眼,D组16眼;正常人62例分别在15‘,30‘,60‘图形刺激下进行PVEP检查,男37例,女25例;年龄9~62岁;右眼41只,左眼36只。
神经病学视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病学视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常用的视觉诱发电位是应用电视执屏幕上的模式翻转作为视觉刺激诱发出VEP,称为模式翻转VEP。
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全视野PRVEP,半视野或1/4视野PRVEP因设备和技术等问题尚不能作为临床常规应用,这里只讲述全视野PRVEP,简称VEP。
【适应证】当视神经到枕叶皮质的视传导通路的病损,为临床诊断提供定位和发现临床下病变的证据。
VEP无定性价值。
【禁忌证】同SEPo【操作方法及程序】1.刺激照度一般应介于4-IOOcd/m2。
对比度需在50%以上,一般用80%~90%°模式成分的大小,用棋盘格模式时,方格大小常用30。
视角;用条栅模式时,条栅的空间频率一般用2~2.5cpd(cyc1.eperdegree,即每度视野所含条栅的周期,一个亮条和一个暗条称一个周期)。
刺激重复率2Hz。
受试者坐在棋盘格刺激器前,眼与屏幕的距离一般在70-100cm,且眼与屏幕中心应在同一水平面。
如果患者的视敏度太差,则应增加刺激的视角,可将方格增大或缩短患者与刺激屏幕的距离,不同试验室应选1、2个固定的参量,作力本实验室的正常值。
2.记录(1)电极的放置:记录VEP最常用的电极是银质盘状电极。
(2)电极的导联组合:①记录单眼全视野PRVEP常用的导联为:导联1:Oz-Cz(或Oz-FPz)导联2:0z_耳垂导联3:PZ.耳垂导联4:Oz耳垂②在下列情况下:中线记录的PRVEP表现异常和患者有视野缺损(需了解PIOO的水平分布)时,建议使用如下导联组合:导联1:OzFP'导联2:Pz,FPz'导联3:1.5,FP'导联4:R5-FP,1.5和R5分别代表Oz左右旁开各5cm的位置。
(3)记录参数:带通的低截止点(或高通)多选择1-3Hz:高截止点(或低通)为100~300Hz.但每个实验室所用的带通限度应固定。
分析时间多选用的为300ms,以适应P100病理变化的需要(但应注意每导的水平分辨率)。
视觉诱发电位(VEP)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EVP)是大脑皮质枕叶区对视刺激发生的电反应,是代表视网膜接受刺激,经视路传导至枕叶皮层而引起的电位变化。
实际应用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给予神经系统某一部位适宜刺激,在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所记录到的电位变化。
通常把与刺激信号有严格关系的特定反应电位称为特异性诱发电位,这种特异性诱发电位是诱发信息以神经发放形式,在神经通路不同水平上不断组合形成的一系列神经电活动。
由于诱发反应与诱发刺激之间在时间上有恒定的关系,因此根据神经冲动传导时间便可以判定诱发电位中不同的反应所代表神经通路的水平。
如果某一水平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时,诱发电位的相应部分就会出现潜伏期、波幅及波形的改变。
一般地说:(1)F-VEP异常提示视网膜至视皮层之间的病变,异常程度与视功能障碍程度相一致,视网膜病变通过ERG 可以识别;(2)F-VEP正常、P-VEP异常提示屈光系统的病变,屈光系统的病变通过眼科常规检查可以验证;(3)F-VEP正常、P-VEP正常表示视功能正常;(4)F-VEP 正常、P-VEP检查不配合或眼科常规检查正常提示自诉的视功能障碍情况不真实。
眼球钝挫伤致眼部毁损,符合重伤第十条的评定为重伤。
造成视力障碍的,按障碍程度进行评定。
VEP除对视功能障碍可以进行定量评定外,对于各种视功能障碍的病变也有一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虽然VEP是一种客观评定视功能的方法,但在法医学鉴定中应用还注意以下问题:(1)VEP属于皮层电位,精神状态对VEP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测试中应保持被试者处于清醒、安静的状态。
(2)对于P- VEP的测试结果判定,要特别注意被试者的注视程度,注视不良可以造成P-VEP的潜伏时间延长,波幅降低甚至消失,对此不要误认为视功能的障碍;(3) 个别视野严重损伤的患者,虽然有时视力较好(0.1~0.3),但也可以造成VEP的无波,因此在分析VEP结果的同时要注意中心视功能和周边视功能情况。
视觉电生理检查
常用的103个位点闪光刺激
暗适应F-ERG
明适应F-ERG
Figure : Diagram of the five basic ERG responses defined by the Standard. These waveforms are exemplary only, and are not intended to indicate minimum, maximum or even average values. Large arrowheads indicate the stimulus flash. Dotted arrows exemplify how to measure time-to-peak (t, implicit time), a-wave amplitude and b-wave amplitude.
ms
N1
P1
N2
四象限平均反应
SN
ST
IT
IN
每个象限22个位点
上、下半野反应
上、下半野各46个位点
20 nV/deg^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ms
1
2
14.2
-13.6
27.5
24.6
41.6
-18.8
14.2
-15.0
27.5
27.0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 标准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标准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VEP)的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医疗设施、实验条件、测试者技能等因素而略有不同。
然而,一般来说,以下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VEP)的一些常见标准:
1. 刺激模式:临床视觉诱发电位的刺激模式通常采用棋盘格、条形、闪烁等刺激模式。
其中,棋盘格和条形模式是最常用的刺激模式。
2. 刺激频率:刺激频率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常来说,刺激频率在1-2Hz之间是比较常见的。
3. 刺激亮度:刺激亮度也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刺激亮度需要在患者能够舒适接受且不影响测试结果的前提下进行调节。
4. 潜伏期:潜伏期是指从刺激开始到诱发脑电波的时间。
在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潜伏期的正常范围通常在60-100ms之间。
5. 波幅:波幅是指诱发脑电波的振幅。
在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波幅的参考值通常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来确定。
6. 波形:波形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观察到的脑电波形状。
正常的波形应该是清晰、规则且无异常波形的。
诱发电位肌电图临床知识简介
a
30
a
31
2.异常NCV及临床意义 MCV和SCV的主 要异常所见是传导速度减慢和波幅降低,前 者主要反映髓鞘损害,后者轴索损害,严重的 髓鞘脱失也可继发轴索损害。NCV的测定 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结合EMG可 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源
性疾病等。F波的异常表现为出现率低、 潜伏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及无反应等;通 常提示周围神经近端病变,补充MCV的不 足。
①单纯相和混合相:前者指肌肉大力
收缩时,参加发放的运动单位数量明显减少,
肌电图表现为单个独立的电位;后者是运动
单位数量部分减少,表现为单个独立的电位
和部分难以分辨的电位同时存在,见于神经
源性损害;
②病理干扰相:肌纤维变性坏死使运动
单位变小,在大力收缩时参与的募集的运动
单位数量明显增加,表现为低波幅干扰相,又
被称为病理干扰相
a
22
a
23
三、EMG测定的临床意义 主要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神经源性损害、
肌源性损害和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发现临 床下病灶或容易被忽略的病灶,如早期运 动神经元病、深部肌肉萎缩、肥胖儿童的 肌肉萎缩,以及对病变节段进行定位诊断。
a
24
临床神经传导速度 和重复神经电刺激知识简介
一、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传导速度是用于评定周围运动神
a
10
(2)波形命名:正常BAEP通常 由5个波组成,依次以罗马数 字命名为Ⅰ、Ⅱ、Ⅲ、Ⅳ和Ⅴ。 特别是Ⅰ、Ⅲ和Ⅴ波更有价值。 BAEP异常的主要表现为:① 各波潜伏期延长;②波间期延 长;③波形消失
(3)BAEP各波的起源:Ⅰ波起
于听神经;Ⅱ波耳蜗核,部分
为听神经颅内段;Ⅲ波上橄榄
视觉诱发电位
神经发生源
② 下肢:
腘窝(PF)电位为胫后神经电位 腰髓电位(LP)为腰髓后角突触后电位 P40为同侧头皮中央后回(S1)电位 N50为顶叶S1后方电位 P60为顶叶偏后凸面电位
神经发生源
③N9潜伏期延长提示周围神经病损, N9-N13峰间潜伏期延长提示颈神经根
在臂丛近髓段至髓间的病损。 N13—
正态分布,故变异较大,其客观性较差。
但有时可预示病变早期变化
④ 左右侧差:包括左右潜伏期及波幅差, 在正常情况下,双侧应基本对称
指标及分析
⑤ 性别:女性短于男性
⑥ 年龄:50岁前峰潜伏期无大差异,但在 50岁后则各年龄组较前者有统计意义的延 迟;波幅亦有所下降。故各实验室最好应 有自身各年龄组的正常值,则评估结果较
检查方法
刺激电极:
上肢主要以刺激正中神经为标准,下肢
以刺激胫神经或腓神经为标准。刺激正 中神经时电极置于腕部,刺激胫神经时 电极置于内踝后2-3cm
检查方法
记录电极:
安装按 EEG 国际 10/20 系统法,可用针或盘
形电极;记录上肢电极为C3’、C4’( Cz后2cm
向左右旁开 7cm处 )、颈 7及 Erb's点 (锁骨上
凹中点)
参考电极Fz
检查方法
刺激采用脉冲电流或电压刺激,刺
激程度以拇指或小趾肌收缩为宜
SEP的正常波形
SEP的分析主要从潜伏期、波幅、波 形分化来进行分析
SEP潜伏期
潜伏期:系指刺激开始到波峰的时间,
以毫秒计算。通常把向下的波称为阳
性波,用 P(positive) 代表;向上的 波称为阴性波,用 N(negative)代 表
视觉诱发电位(VEP)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EVP)是大脑皮质枕叶区对视刺激发生的电反应,是代表视网膜接受刺激,经视路传导至枕叶皮层而引起的电位变化。
实际应用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给予神经系统某一部位适宜刺激,在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所记录到的电位变化。
通常把与刺激信号有严格关系的特定反应电位称为特异性诱发电位,这种特异性诱发电位是诱发信息以神经发放形式,在神经通路不同水平上不断组合形成的一系列神经电活动。
由于诱发反应与诱发刺激之间在时间上有恒定的关系,因此根据神经冲动传导时间便可以判定诱发电位中不同的反应所代表神经通路的水平。
如果某一水平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时,诱发电位的相应部分就会出现潜伏期、波幅及波形的改变。
一般地说:(1)F-VEP异常提示视网膜至视皮层之间的病变,异常程度与视功能障碍程度相一致,视网膜病变通过ERG 可以识别;(2)F-VEP正常、P-VEP异常提示屈光系统的病变,屈光系统的病变通过眼科常规检查可以验证;(3)F-VEP正常、P-VEP正常表示视功能正常;(4)F-VEP 正常、P-VEP检查不配合或眼科常规检查正常提示自诉的视功能障碍情况不真实。
眼球钝挫伤致眼部毁损,符合重伤第十条的评定为重伤。
造成视力障碍的,按障碍程度进行评定。
VEP除对视功能障碍可以进行定量评定外,对于各种视功能障碍的病变也有一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虽然VEP是一种客观评定视功能的方法,但在法医学鉴定中应用还注意以下问题:(1)VEP属于皮层电位,精神状态对VEP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测试中应保持被试者处于清醒、安静的状态。
(2)对于P- VEP的测试结果判定,要特别注意被试者的注视程度,注视不良可以造成P-VEP的潜伏时间延长,波幅降低甚至消失,对此不要误认为视功能的障碍;(3) 个别视野严重损伤的患者,虽然有时视力较好(0.1~0.3),但也可以造成VEP的无波,因此在分析VEP结果的同时要注意中心视功能和周边视功能情况。
(完整版)视觉诱发电位
SEP解剖基础
SLSEP的主要解剖基础为周围Ia类感觉纤 维→后索→内侧丘索→丘脑(VPL)→大脑 皮层S1区(和4区)
体感诱发电位各成分---可能的 神经发生源
① 上肢: ▪ N9为臂丛电位 ▪ N13为颈髓后角突触后电位 ▪ P15为内侧丘系的电位 ▪ N20为顶叶后中央回SPR电位 ▪ P25为 顶叶后中央回S1电位
受累,SEP波幅降低,潜伏期正常 (三) 胞体病变 不论原发或继发性改变,SLSEP特征为突
触后电位发生变化
异常体感诱发电位的病理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疾病时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往往是 复合性的,既可引起节段性脱髓鞘,又可 产生不同程度的轴索变性,因而对SEP产生 混合性影响
SEP临床应用
① 周围神经病损评定及神经再生和再生速率 的判断
上肢SEP正常图
下肢SEP正常图
指标及分析
① 峰潜伏期(PL):自刺激开始到各波波 峰的传导时间。因参量近正态分布,故 较为恒定,均值大于2.5-3 SD标准差为 异常
② 峰间潜伏期(IPL):为两峰间距, 亦反应中枢神经传导时间,较为稳定
指标及分析
③ 波幅(μV):由波峰到基线,或前一波 谷到后一波峰的垂直高度,由于参量属非 正态分布,故变异较大,其客观性较差。 但有时可预示病变早期变化
④ 左右侧差:包括左右潜伏期及波幅差, 在正常情况下,双侧应基本对称
指标及分析
⑤ 性别:女性短于男性 ⑥ 年龄:50岁前峰潜伏期无大差异,但在
50岁后则各年龄组较前者有统计意义的延 迟;波幅亦有所下降。故各实验室最好应 有自身各年龄组的正常值,则评估结果较 为客观
异常判定标准
①PL、IPL延长超过正常均值加2.5 个标准差; ②波形离散、缺失; ③两侧波幅差>50%。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视觉电生理检查是通过视觉系统的生物电活动检测视觉功能,是一种无创性、客观性、视功能检查方法,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以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法。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成像,经光电转换后以神经冲动的生物电形式经由视路传导到视皮层,形成视觉。
视觉电生理检查适用于检测不合作的幼儿、智力低下患者及诈盲者的视功能;可分层定位从视网膜至视皮层的病变;在屈光间质混浊时亦可了解眼底有无严重病变;选用不同的刺激与记录条件,还可反映出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的局部病变,对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功能状况进行检测。
(一)眼电图法眼电图(EOG)是测定随着明适应和暗适应状态改变或药物诱导而使眼球静息电位发生改变的规律性变化,主要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功能,也用于测定眼球位置及眼球运动的变化,及黄斑部营养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药物中毒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诊断、用于眼球运动障碍的检查。
1基本技术(1)使用带有局部光源的全视野球,水平注视点夹角为30o o(2)电极使用非极性物质,如氯化银或金盘皮肤电极。
电极电阻V1OkQ。
(3)光源为白色,光的亮度用光度计(Photometer)在眼球所在位置的平面测量。
(4)使用交流电放大器时,高频截止为IOHz或更高(但要低于50HZ或60Hz),低频截止(1owfrequencycutoff)为0.IHz或更低。
(5)放大器应和被检者隔开。
(6)记录信号时,监视器显示原始波形,以此判断信号的稳定和伪迹等。
2.检查前准备(1)可以散大被检者瞳孔或保持自然瞳孔。
(2)电极置于被检者每只眼内外眦部的皮肤,接地电极置于其前额正中或其他不带电的位置。
(3)向被检者说明检查过程,嘱其跟随两个固视点的光的交替变换而往返扫视。
(4)变换频率在0.2〜O.5Hz(每1~2.5s变换1次),不能坚持的少数被检者可将扫视放慢到每分钟1次,每分钟测定1次电位的谷和峰。
诱 发 电 位(Evoked potential EPs)
C、特异皮层视觉诱发电位(VEP) --------长潜伏期诱发电位
四、诱发电位波形命名
1、NPN(PNP)命名法 N1、P1、N2… Na、Nb…
2、极性+潜伏期:P15、N20、P100… SEPs VEP此法命名。
3、罗马字母Ⅰ、Ⅱ、Ⅲ、Ⅳ、Ⅴ、Ⅵ、 Ⅶ、Ⅷ、Ⅸ、Ⅹ BAEP此法命名。
C、 皮层下电位—可检P15、 N20 、P25、 电位。
P15 目前尚不确定,大家都认为与丘脑或内 侧丘索有关。
N20 基本确定来自于大脑皮层一级体感区。 P25 来源于一级体感区有关,但是它是一个
综合性电位。
重点观察的是N20电位
4、下肢SEPt 选择刺激胫后神经(内踝刺激)
<1>腘窝电位(PF),可看到一个N8波, 来源于胫后神经复合电位。
<2>马尾电位(CE),出现N18、 N19 两个电位,N18为马尾感觉神经根复合 电位。
N19认为是腰髓的容积传导电位。 重点观察N18电位。
<3>腰髓电位(LP),N20腰髓后角突触后电 位。
<4>皮层下电位 可出现P40、 N50、 P60、 N75 波。
<2>丘脑 与SLSEP关系密切的主要是腹外侧部。 <3>大脑皮层 与SLSEP关系密切的重要是一级体感区(s1)。
3、上肢SEP
我们常选择正中神经(腕部刺激)。
常放置的电极部位Erb 、 C7 大脑皮层中 央后回体感区的投影区---Cz(顶EP)后 2-2.5cm 左右旁开7cm 参考电极可置于 FZ(前额)或(A1/A2)耳垂部,刺激强度 则见指微动即可(运动阈值)。
视觉诱发电位在眼疾诊断中的应用
视觉诱发电位在眼疾诊断中的应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是一种通过记录视觉系统对刺激产生的电生理活动,来评估眼睛和视觉通路功能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诊断和监测各种眼疾,对于眼科医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本文将介绍VEP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VEP的基本原理VE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视觉系统受到刺激时,记录大脑皮层对刺激的电生理反应。
当视觉刺激进入眼睛之后,经过视网膜、视神经、视觉通路传导到大脑皮层。
在刺激到达大脑皮层后,会引起一系列的电生理活动,其中包括潜伏期、波形和幅度等参数。
二、VEP在眼疾诊断中的应用1. 视神经病变的检测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早期病变通常不易被察觉。
通过使用VEP技术,可以检测到视觉通路的异常并及早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效果。
2. 癫痫和脑幻觉的辅助诊断癫痫和脑幻觉是由于脑部异常引起的病症,患者通常伴有视觉异常感知。
VEP可以通过记录大脑对刺激的反应,帮助医生进行病因分析和辅助诊断。
3. 运动障碍的评估某些眼疾如斜视和无效眼运动障碍,可以通过VEP评估视觉反应的时空特性,了解眼球运动的速度和准确性。
4. 视觉系统发育异常的判断儿童视觉系统的发育异常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视觉问题,如弱视和斜视。
VEP可用于判断儿童视觉通路的发育情况,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治疗。
三、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VEP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
未来,VEP技术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1. 网络化和远程监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VEP监测可以网络化,使得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监测,减少就医次数和提高便利性。
2. 精确性和敏感性的提高未来的VEP技术有望通过提高采集设备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以及优化数据分析算法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 结合其他诊断技术VEP技术可以与其他眼科诊断技术相结合,如眼底彩照、OCT等,以提高对眼疾的综合诊断能力。
视觉电生理检查
视觉电生理检查
测 试题
F-ERG主要反映(RGC以前的视网膜组织) 的功能状态
P-ERG主要反映(RGC)的功能改变 VEP反映(RGC以上视路)的功能状况 EOG反映(RPE)和(光感受器复合体)的
功能
视觉电生理检查
F-ERG
1. Maximal response in dark adapted eye 最大反应
性),P-100波振幅无显著改变而潜伏期延长;在疾病恢复期, 潜伏期恢复迟于视力恢复 占位性病变:振幅下降、波形变宽 烟草中毒性、遗传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振幅下降为主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F-VEP振幅下降小于50%、潜伏期正常, 67%视力可达0.1以上;振幅下降大于50%、潜伏期延长30ms 以上,盲可能性极大
视觉电生理检查
全视野ERG
评价总体视网膜功能的一种标准化临床检查
多焦ERG(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 mERG)
右眼P-VEP异常
视觉电生理检查
暗适应和明适应时的EOG曲线
最常用的诊断 参数是光峰/暗 谷比(Arden比)
视觉电生理检查
mfERG的临床应用范围
继发性黄斑功能障碍(如中浆病、视网膜震荡、 后葡萄膜炎、黄斑水肿、光损伤性黄斑病变)
隐性黄斑营养不良 Sargardt病 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的视功能评估 评价药物对视网膜毒性反应
光感受器
F-ERG的a波
双极细胞、Müller细胞 F-ERG的b波
无长突细胞等
F-ERG的Ops波
RGC
P-ERG
视神经
VEP和P-ER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技术
(一)刺激参数 通常使用如下3种类型的视觉刺激:闪光、图形翻转和图形给/撤。 (1) 闪光 国际标准还提议使用闪光刺激的主要原因是它需要病人的配合最少。闪光刺激器至少
应有20º视角。闪光最长持续时间应为5ms。光刺激器应产生弥散的闪光,其强度约为 3cd m-2 S。闪光VEP可以由ERG标准中规定的标准闪光诱发。 (2)图形翻转 图形翻转刺激由相互交替的黑白方格或黑自光栅组成,屏幕总的亮度必须保持不变。 一般来说这要求显示屏上有数量相等的黑白元素。视标按照每个方格的视角或光栅的 空间频率来描述。至少应该使用两种大小的图形视标:1º和15’方格(即1 cycle/度.和4 cycle/度的光栅)。刺激野应大于15º视角。 (3)图形给-撤 为了形成图形的给-撤,图形与等亮度的漫射背景以突变形式相交替。对于图形给-撤刺 激,除了需进一步测量刺激之间的漫射空白屏幕的亮度外,其余参数与图形翻转的一 样。图形出现或消失(给或撤)时,平均亮度必须保持不变。国际标准推荐图形显示 200ms,中间以持续400ms的空白屏幕相间隔,以这作为标准的图形/空白屏幕交换次 序。分析时间应足够长以包括完整的给反应和撤反应。
基本技术
(三)电极 (1)电极类型 国际标准建议使用标准的银一氯化银或金盘EEG电极记录VEP。电极用火棉胶或导
电膏固定在头皮上。没有用导电膏固定的电极,其中心应注人电极糊。头皮-电极阻抗 应小于5kΩ。应注意银电极要定期氯化或烧结为银一氯化银。 (2)电极清洁 银电极使用后应净化,先在热的洗涤剂中擦洗,然后在次氯酸盐溶液中浸泡10分钟, 该次氯酸盐溶液至少含1%的有效氯,这样还可以形成一个好的氯化层。氯化对银电极 有起消毒作用的优点。另外,电极可以在121℃下15min,或134℃下3min进行高压消 毒。如果使用EEG滑破针滑破头皮,滑破针应为一次性类型,或需高压消毒。处于高 度传染状态的病人应按专门的规定处理,金电极应用浸泡过乙醇的脱脂棉来清洁。烧 结的银电极最好用超声波和温和的洗涤剂来清洁。 (3)电极放置与连接 最常用的电极放置系统是电极的位置随头部的大小而变化的国际10/20系统,国际 标准推荐使用这个系统。为了简化VEP的解释,国际标准建议使用共同参考记录,作 用电极放置在视皮层上方的Oz、O3、O4位,如果有多于三个的记录通道,则可在O1、 O2位再另外安放作用电极。参考电极放在Fz位,地电极按例放在头上。
基本技术
(四)记录参数 (1)放大与平均系统 模拟信号的高通滤波(低频截止)设为小于或等于1Hz(时间常数大于或等于0.16S),低通滤波(高频截止)设为
大于或等于100Hz。 国际标准建议不要使用陷波或梳状滤波器。 模拟滤波在低频不要超过每倍频 12db,在高频不要超过每倍频24db。在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应用其它的滤波设置,
基本技术
(二)视标校准和定义 光刺激器的闪光强度应由光度计测量,这种光度计应具有对亮度随时间变化求积分的装置。如采用
ERG标准的标准闪光刺激时,闪光刺激强度应为1.5-3cd m-2 s。 光栅应为方波或正弦波光册。光栅的基本空间频率应以cpd(即cycle/度)为单位。应该注意方波光
些可能是需要的,这取决于每个病人的噪音水平。至少应进行两次测试,以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在儿科应用中, 特别对于婴儿,每次测试时,平均次数较少一点可能可以产生0ms。 (2)刺激的时间频率(重复率) VEP波形取决于刺激的时间频率,在低时间频率(小于每秒2次)可以得到瞬态VEP。国际标准建议使用瞬态VEP。
栅是由多个空间频率组成的。 方格视标应由单个方格的宽度所构成的视角来定义。如果格子是非正方形的长方形,则应分别注明
长度和宽度。计算视角的公式如下: 视角=arctg[主格或棒条的宽度(mm)/图形到角膜表面的距离(mm)] 视角常以度为单位。例如,宽度为10mm的图形元素在573mm距离处所成视角为1o。视角小于1o时
以分为单位,以分为单位时计算方法是将上述公式乘以60。不可使用方格或棒条实际大小的毫米数 来度量。 对于所有的图形,刺激野应以视角的度数来表示,并要表示出刺激野的形状,如:长方形刺激野的 表示为:a0 x b0 ;圆形刺激野的表示为:c0直径(或半径)的圆。 固视点的位置应根据刺激野来确定。 刺激亮度或强度应以cd m-2 为单位。国际标准建议图形中白区域的亮度不应小于80cd m-2,而刺激 野的亮度应均匀,从中心到周边的变化应少于30%。 对比度(百分比)定义为图形的亮区域和暗区域的亮度差别,用公式表示如下: Michelson对比度=(Lmax-Lmin)/(Lmax+Lmin) x 100 这里Lmax和Lmin为图形元素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 国际标准建议临床应用时应选用最大对比度,至少为75%。对于图形给一撤方式中穿插的空白显示 的亮度应为(Lmax+Lmin)/2。 亮度的测量应使用光斑光度计,房间的照明以使周围物体的亮度等于或少于屏幕的平均亮度为准。
但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模拟滤波都会对VEP成分的潜伏期产生明显的影响,特别在使用低于100Hz的低通滤波时。 对于VEP记录,通常对输人信号比较合适的放大倍数为20,000-50,000倍,设备的每个通道对信号的放大应相匹配
以降低通道间的差别,使其达到少于1%的水平。 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必须大于或等于10MΩ。 放大器必须与病人电隔离,而且应该遵守应用于人的生物记录系统安全性的国际标准。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采样频率最小应为每通道每秒500次,最小分辨率至少8位。 对于幅度超过模数转换范围90%以上的信号,应自动进行伪迹剔除。在接受到伪迹信号后,放大器应迅速回到基线。 平均次数取决于VEP与背景之间的信噪比。在大部分的临床检查设置中,每次测试的最小平均次数应为64,但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