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六单元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
道上設有驛站,供傳遞文書的人 狀元成才路
及官員、行人往來歇息。
自愁,更著風和雨。
遭受。
任憑。
軋碎。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
普通的花卉,此處喻
作塵,只有香如故。指政界中的群小。
驛站外的斷橋邊,梅花寂寞地 開放。已是黃昏時刻,她孤自愁思, 又遭到風雨摧殘。梅花開在百花之 先,並非有意苦苦地爭奪春光,任 憑著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 清香卻如故。
各種聲響。 寺院誦經,敲鐘開始,敲磬停歇。
清晨,我步入古寺瞻仰。高高的林梢頭,沐 浴著朝陽的輝光。蜿蜒的小路漸漸通向幽僻處, 忽見花木繁茂,禪房就在花中央。山中景色使鳥 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深山萬 物,靜得沒有其他聲響,只有鐘罄的一脈餘音, 在晨空中縈旋回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這是一首題壁詩,並非一般的遊興之作。 它構思獨具特色,緊緊圍繞破山寺後禪房來 寫,描繪出了這特定境界中所獨有的幽靜和 趣味,也表現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和人民的 這一重大主題。
詩人舉目四望,只見豔陽高照,天地生輝,翠竹 幽林沐浴在陽光燦爛之中熠熠生輝,眩人眼目, 活潑小鳥歡飛在茂林修竹之間自由自在,惹人羡 慕。禪房前面是一池清澈見底的水潭,藍天白雲、 茂林修竹倒映其間,給人以潔淨空明、心曠神怡 之感。
尾聯從聽覺感受方面來表現後禪院的幽靜。 萬籟俱靜,實難以名狀,於是詩人採用以動 (聲音)顯靜的手法,營造一個萬籟俱寂的境 界。以“鐘磬”的清音嫋嫋來反襯山寺後禪房 的幽靜,從而以動映靜,給人以靜的感受,收
這是一首詠梅的詞,其實也 是陸遊自己的詠懷之作。作者 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 操節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 質,抒發自己請纓無路、壯志 難酬的苦悶和熾熱的愛國情懷。
及官員、行人往來歇息。
自愁,更著風和雨。
遭受。
任憑。
軋碎。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
普通的花卉,此處喻
作塵,只有香如故。指政界中的群小。
驛站外的斷橋邊,梅花寂寞地 開放。已是黃昏時刻,她孤自愁思, 又遭到風雨摧殘。梅花開在百花之 先,並非有意苦苦地爭奪春光,任 憑著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 清香卻如故。
各種聲響。 寺院誦經,敲鐘開始,敲磬停歇。
清晨,我步入古寺瞻仰。高高的林梢頭,沐 浴著朝陽的輝光。蜿蜒的小路漸漸通向幽僻處, 忽見花木繁茂,禪房就在花中央。山中景色使鳥 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深山萬 物,靜得沒有其他聲響,只有鐘罄的一脈餘音, 在晨空中縈旋回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這是一首題壁詩,並非一般的遊興之作。 它構思獨具特色,緊緊圍繞破山寺後禪房來 寫,描繪出了這特定境界中所獨有的幽靜和 趣味,也表現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和人民的 這一重大主題。
詩人舉目四望,只見豔陽高照,天地生輝,翠竹 幽林沐浴在陽光燦爛之中熠熠生輝,眩人眼目, 活潑小鳥歡飛在茂林修竹之間自由自在,惹人羡 慕。禪房前面是一池清澈見底的水潭,藍天白雲、 茂林修竹倒映其間,給人以潔淨空明、心曠神怡 之感。
尾聯從聽覺感受方面來表現後禪院的幽靜。 萬籟俱靜,實難以名狀,於是詩人採用以動 (聲音)顯靜的手法,營造一個萬籟俱寂的境 界。以“鐘磬”的清音嫋嫋來反襯山寺後禪房 的幽靜,從而以動映靜,給人以靜的感受,收
這是一首詠梅的詞,其實也 是陸遊自己的詠懷之作。作者 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 操節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 質,抒發自己請纓無路、壯志 難酬的苦悶和熾熱的愛國情懷。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用生动的语言描画“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的景象。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绝,长堤上芳草青青,散发出香气,春风中 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
2.赏析“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一句。
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 之掠过湖岸飞去,愈发显得西湖幽静。
主旨
• 这首词通过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风 景,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恬淡安逸以及对西湖的 爱好之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
八上
《古诗十九首》
•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 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 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 采芙蓉》《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 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 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 方来》和《何皎皎》。
以花寄情
馨香盈怀袖,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 路远莫致之。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无可奈何
此物何足贵?此花有什么珍贵的呢? 但感别经时。只是别离历时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自我宽慰
1.“馨香盈怀袖”是值得称赞的佳句,其中哪 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盈”字用得好。“盈”是充满的意思,花的 香气充满了女主人公的衣襟和衣袖,暗示女主 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表现出女主人公 对远方丈夫的深寻思念。
• 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 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创作背景
•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 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 曹操为摆脱被动局面,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 (207)夏率师北征,五月至七月皆无果,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 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 回师,途经碣石等地,曹操写了《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文诵读》教学课件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纭逃散。这是又一次的 “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词人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 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词人期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是对朝廷偷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 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 起沙禽掠岸飞。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 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 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深入探究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 迷在优美的风景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趣才乘舟返回,不谨慎进入 藕花深处。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 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风景,看着万里的大江 在夕阳下流去。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 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 起沙禽掠岸飞。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 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 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深入探究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 迷在优美的风景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趣才乘舟返回,不谨慎进入 藕花深处。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 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风景,看着万里的大江 在夕阳下流去。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29张PPT).ppt
“夕阳垂地”指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 中。这种情景,让人联想起南宋国势衰落、江河日下的现状, 也为全词奠定了苍凉感伤的感情基调。
词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清,夕阳低垂,江流 无声,通过景物描写,营造了一派山河残破、日薄西山的感 伤意境,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的落魄心情。
3、朱敦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 的强烈愿望,试同倩时悲也风是吹对泪朝过扬廷州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
,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
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
,有“
”之称。
1、暗写出了船行快而慌乱; 2、栖息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3、水鸟惊飞,又带给词人意外喜悦。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 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 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 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 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 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 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 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一首 刚填好的词,即新歌 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一曲 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 西下几时回?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落日
听一首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 亭台楼阁依然在。西下的落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只身一人,孤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词——唱新词,旧亭台——唱词喝酒的环境,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 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怀。 既是写景,又是映射心情,写出了作者慨叹时光的流逝,人世的变更无 法挽回。
词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清,夕阳低垂,江流 无声,通过景物描写,营造了一派山河残破、日薄西山的感 伤意境,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的落魄心情。
3、朱敦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 的强烈愿望,试同倩时悲也风是吹对泪朝过扬廷州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
,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
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
,有“
”之称。
1、暗写出了船行快而慌乱; 2、栖息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3、水鸟惊飞,又带给词人意外喜悦。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 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 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 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 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 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 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 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一首 刚填好的词,即新歌 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一曲 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 西下几时回?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落日
听一首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 亭台楼阁依然在。西下的落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只身一人,孤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词——唱新词,旧亭台——唱词喝酒的环境,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 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怀。 既是写景,又是映射心情,写出了作者慨叹时光的流逝,人世的变更无 法挽回。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幻灯片42张)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 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
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 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翱翔。
说说作者在下阕中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 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 静中有动,动中显静,动静互衬。前三句 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 如同琉璃 ,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 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 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 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 飞去 ,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 。
采
桑
欧子
阳 修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 六一居士初谪滁
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山,自号醉翁。既
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 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
老而衰且病,将退
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进,被诬贬知滁州。 休于颍水之上,则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又更号六一居士。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
六“一”:
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 导。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
一万卷书、一千
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 卷金石文、一张
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 琴、一局棋、一
• ① 词的下阙运用了反问、比拟手法。 ② “几时收”诗人感叹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失 地;结尾一句,风本来没有感情,却在前面 加一“悲”字,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③ 词人对北宋灭亡而南渡时的凄惨情景的回 忆,表达了他期望收复故土的爱国心和对南 宋朝廷的不满情绪。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课件(共33张PPT)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成 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将自然 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春易逝, 伤别怀旧之情。
词句注释
1.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 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2.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去年 3.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 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4.夕阳:落日。 5.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6.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7.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 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 起来。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 孤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是唱新词,旧是喝酒唱词的环境——旧亭 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 情思。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词面上写的 是“西下”的“夕阳”,暗示的却是整个 人生。其中涵蕴着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 叹息。
作词背景
这是晏殊《珠玉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政绩平平。 作品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 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然后迟暮落 寞的感伤。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引发 了词人对年华易逝的感伤。
写作原因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词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 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浣溪沙》这首词写的就是作者对光 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 情。
别严格,用字要分 平仄,每个词调的 平仄都有所规定, 各不相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片写了西湖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 隐约约身旁跟随者笙歌声。 B.词人认为西湖好是因为景色优美,芳草长堤,笙歌隐 现,船动不觉,沙鸟惊飞。 C.没有风的水面琉璃光滑,让人感觉不到船在移动,表 现了词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D.涟漪微动,惊起沙鸟飞起,与前文的“无风水面”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动静结合。
【解析】全词之眼是“西湖好”,A项表述有误。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 词人流连山水、悠然自得的闲适之情。 B.上阙描写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 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意境淡远。 C.下阙动静结合,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动”,三四句 由涟漪惊动沙滩上的水鸟、写出“静”。 D.“无风水面琉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水面的平滑,更显晶莹澄澈。
清丽明快的秋日美景。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的西湖。 B.“西湖好”是词眼,“短棹”二字道出了词人行程匆忙。 C.“不觉船移”与“无风”呼应,有力地显示水面平静澄碧。 D.本词词风婉约,语言清新自然,色调清丽,充满诗情画意。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B
A. “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的水鸟, 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更显西湖的幽静。 B. 本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语言无比清新自 然。 C. 本词表现词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以及退隐后的惆怅孤独的 心理。 D. 全词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描绘了湖水绵延、
D 《采桑子》用禽鸟惊飞衬托西湖的幽静,流露出词人恬淡惬意的 心境 《如梦令》用惊起一滩鸥鹭衬托欢快热闹的场面,则表达了词人 急寻出路的焦灼以及看到鸥鹭的惊喜。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课件公开课精品课件
词语解释
轻舟:轻便的小船。 棹(zhào):桨。 西湖:这里指颖州(今安徽阜阳)的西湖。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砖瓦 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参考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 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 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人教版
八年级 语文 上册
课件PPT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课件PPT
作者档案
晏殊(991-1055),字同 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七岁能文, 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 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 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 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
诗歌赏析
下片回首中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 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簪缨” 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簪缨散”,说他 们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几时收”,既是词人 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 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诗歌赏析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 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作者摒弃直陈其事 的写法,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含蓄、深沉而动人。 人伤心地流泪,已经能说明他痛苦难于忍爱了,但 词人又幻想请托“悲风吹泪过扬州”,这就更加表 现出他悲愤交集、痛苦欲绝。扬州是当时抗金的前 线重镇,过了淮河就到了金人的占领区。风本来没 有感情,风前冠一“悲”字,就给“风”注入了浓 厚的感情色彩。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课件
3、词中作者直抒寂寞和忧伤之情,将词人对无限春光、美好事物的迷恋之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___小__园__香__径__独__徘__徊_。
板书设计
浣 上片:怀旧 溪 沙 下片:惜春
年华易逝 春光难留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字同叔,临川(今属 江西) 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婉约派”词人。十四岁 以“神童”应举,赐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宰相。谥“ 元献”。 晏殊擅词令,尤擅小令,风格婉转,人评 “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有“宰相词人” 之称。
诵读诗词
huàn
浣溪沙
yàn shū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páihuái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写作特色:
1)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 本是感叹年华的流逝,却从“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着笔,
以“新”“旧”对照的方式,表明时间又过去了一年,于是自然而然发出 “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感叹。本是写春天归去,表示惋惜,却又不直接言明, 而是借落花、归燕、香径来表现残春之景,表现自己伤春感时的情怀。 2)触景生情,由情生感,景、情、感三者浑然一体。
宋词有豪放派柔顺约派两大派别,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作者简介
年少 德高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 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举。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 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 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共33张PPT)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 全词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 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 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绿水逶迤。芳 草长堤”两句写出了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 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 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 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 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 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 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形成了一 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 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 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 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 意,读来清新可喜。
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的引人 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 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 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 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有很强的吸引 力。
走 近 作 者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 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1133年(绍兴 三年)以荐补右迪功郎,1135年(绍兴五 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校正文字 的官吏)。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 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 致仕,居嘉禾。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 秦桧死,依旧致仕。1159年(绍兴二十九 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 来。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课件PPT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课件PPT
作者档案
晏殊(991-1055),字同 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七岁能文, 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 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 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 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 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 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诗歌赏析
这首词是《采桑子》共十组词中的一首。描写 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 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 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 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 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 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 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 读来清新可喜。
诗歌赏析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 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 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 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 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 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 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 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
词语解释
溪亭:溪边的亭子。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回舟:乘船而归。 藕花:荷花。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鸥鹭:泛指水鸟。
参考译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课件PPT
作者档案
晏殊(991-1055),字同 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七岁能文, 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 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 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 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 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 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诗歌赏析
这首词是《采桑子》共十组词中的一首。描写 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 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 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 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 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 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 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 读来清新可喜。
诗歌赏析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 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 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 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 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 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 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 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
词语解释
溪亭:溪边的亭子。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回舟:乘船而归。 藕花:荷花。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鸥鹭:泛指水鸟。
参考译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共44张PPT)
出来,“ 隐隐 ”和“ 处处 ”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
感。
诗歌 鉴赏
下片主要写绿水。首句以 静 写 动 ,写出风平 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 的景象。结句却是以 动 衬 静 , 以 景 结 情 ,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幽静,给读者留下 了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对如同 水鸟一样 自由自在 的生活的追求。
4 . 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采桑子
壹
自主学习
朗读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 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
叁
课堂检测
1 . 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 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2 . 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 曾 相 识 燕 归 来
。
3.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
浣溪沙
壹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读 背诵并默写诗歌,品读,理解词意。 写 写出炼字、炼句的赏析文字。 感 感受词作者的情感。
贰
自主学习
作家作品
晏殊(991—1055),字同叔,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 宋政治家、文学家。其词多描 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诗酒 优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 适的生活。晏殊与其子晏几道, 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 “大晏”和“小晏”。有《珠 玉词》等存世。
最新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26张PPT)
赏 慨与惆怅也轻轻袭来。想到风物依然而时光飞逝,词人不禁
悄声暗问:“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之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
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能够重现的微茫的希望。“几时回”
三个字,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深知难返的心态。
诗歌赏析
下片紧承“夕阳西下几时回”,既流露了词人对繁华易尽的 “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 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生 活的哲理:一切美好事物必然要消逝,无人能阻止,但消逝的同 时美好事物仍能再现,生活不会因事物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最后一句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心情无法平静。 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低沉。
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悲慨。
原
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注
释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
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
滩鸥鹭。
【译文】 时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喝醉了都不知 道回家的路了。尽了兴致,天色已晚,只好乘船返回,却 迷了路划进了荷花池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 划出去呀,惊得一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宋
这首词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
词 宏大,苍凉沉郁。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像在诉说,大地似 鉴
赏 乎在哭泣。
下片转为抒情,格调也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一个“乱”
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
无心抗敌的心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
无望的感叹。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
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课件(共19张PPT)
品读感悟艺术美
课堂小结 《浣溪沙》通过几个看似矛盾的“新 词”“旧天气”“花落去”“燕归来”, 折射出词人内心对于春景逝去的伤感,但 转而看到燕子归来后的通达欣慰,富有哲 思。
背读再享词蕴美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课件
人教部编版 语文 八年级 上册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王国维先生说过“人生三境界”, 其一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话就出自晏 殊的《蝶恋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走进晏殊,学习这位开创北宋婉约派 词风的词人的词作《浣溪沙》。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晏殊,宋词婉约派著名词人。以 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 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 “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
无可奈何之中,只能看着春花凋落。去年 曾认识的燕子,似乎又飞回到旧巢里了。(我 情不自禁地)独自在小园中徘徊起来。
赏读探寻意境美——于矛盾处品心境
“新词”和“旧天气”的矛盾
赏读探寻意境美——于矛盾处品心境
“花落去”与“燕归来”
赏读探寻意境美——于矛盾处品心境
清丽自然的词风
品读感悟艺术美
主旨探究: 这首词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 色,对春景消逝的惋惜伤感和 美好事物再现的通达欣慰交织 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 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种生 活哲思。
公开课教案
《浣溪沙》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引导学生理解《浣溪沙》的诗意,感受诗人苏轼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小学升初培中养的学作生文的选文材学技鉴巧赏如能下力:和朗读能力。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深入挖掘教:学对重于点小:学升初中的学生来说,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非常重要。可以从家庭 、学校、理生解活诗等意方,面感选受择诗自人己对熟自悉然的和材人料生,的这感样悟能和够思更考好。地把握主题,写出有真情实 感的文章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和韵律。 关注细节教:学选难择点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己亲身经理历解的“小萧故萧事”、、场“景子等规,”通、过“细西节流描”写等来词表语现的主含题义和和中作心用思。想。 注重描写深:入注探重讨描诗写句可中以的让意文象章和更意加境生。动形象。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描 写性的材教料学,准如备人:物形象、景色描写等,通过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突出中心教:师在准选备择教材学料课时件,和要相明关确资文料章。的中心思想,并围绕中心思想来组织材料。这 样可以让学文生章提更前加预有习重课点文和,条了理解,作避者免及偏背离景主。题或文不对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整体感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词语解释 【华】花。下文的“荣”
也是“花”的意思。 【滋】繁盛。 【攀条】攀引枝条。 【遗】给予,馈赠。 【致】送达。 【经时】历时很久。
整体感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刮风。海边的人民生活艰难啊,他们寄身在荒野之 中。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奔走止息在山林险境。 柴门内外多么萧条啊,狐狸、兔子在我屋里自在地 行走。
精读细研
课外古诗词诵读
如何理解“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两句?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是全诗的精华所 在。边民们每日出没在山林之中,与狐兔争食争住, 而自己原来的家园却因为无人居住,反而变成狐兔 们自由跳踉、纵情嬉戏的王国,非常可悲的现实。
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上,但它的志向仍是日行千里。
怀有远大抱负的人虽到晚年,但雄心壮志不改,慷慨依
旧。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只取决于天。只要调养身心,
保持心情愉快,就能长寿,永葆青春之心。我感到庆幸
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诵读
怎样理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这几句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
曹操(155—220),三国时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代表 作有《短歌行》《蒿里行》《观沧 海》《龟虽寿》等。
整体感知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35张)语文八年级上册(2)
主旨归纳
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 笔调,描写诗人泛舟西湖 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表达 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与赞美之情。
理解性默写
1.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淡远的春景的诗 句是: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2.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诗句是:
无风水面琉璃滑
3.诗中写船动惊禽,为旅行平添一份兴奋点的诗句是:
相见欢
dūn rú
宋·朱敦 儒
yǐ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
夕阳垂地/大江流。
zān yīng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
qìng
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诗词赏析
1.词的上片是通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词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 清,夕阳低垂,江流无声,通过景物描写, 营造了一派山河残破、日薄西山的感伤意境, 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的落魄心情。
诗词赏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 不知归路 。 作者为什么会“不知归路”呢?
一是因为酒醉, 二是因为流连忘返,陶醉
“不知归路”写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 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诗词赏析
如果用词中一个字来概括一下词的主题,大
家想想会是什么?
醉
“醉”表明词人心情如何?
《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这首词主要 写了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 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 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课堂默写
1、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追忆郊游地点、
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
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
2、《如梦令》中不知归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知
译文 登上南京城的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万里长江在夕阳下向东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官员们纷纷南逃,什么时候能
收复国土?请西风把我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 为战争前线的扬州。
精读细研
诗词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景,着意在借景抒情。开头两句 写词人登楼眺远,触景生情,引起感慨。第二句 “倚清秋”,谓在秋色中倚西楼而眺望,“清秋” 二字点出了作者凄凉的心情,暗示了山河残破,充 满萧条气象。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用 落日和逝水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下阕抒情,用直 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以及他渴 望收复中原的心事。
采桑子
整体感知
采桑子
词语解释 【棹】桨。
欧阳修
【西湖】这里指颍州(今 安徽阜阳)的西湖。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弯曲延伸的样子。
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釉料琉,璃多】覆一在种盆光、滑缸细、腻砖的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
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 平静澄碧。
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涟沙漪禽】 】微 沙洲细或波沙纹滩。上的
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 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 (真是无可奈何啊,)(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 小路上走来走去。
精读细研 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赏析
首句以听歌、对酒开篇,格调娴雅,欲抑先扬,构 思独特。接着品读下去,情绪就不由自主地蒙上了些许 淡淡的哀愁。虽然眼前还是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 天气,一样的亭台,但是“夕阳西下几时回”点破了其 中蕴含的深意——时光易逝难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 曾相识燕归来”是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似曾相识 燕归来”看似可聊以自慰,实则使词人内心的愁苦更加 强烈。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 寂寞之中,只能独自徘徊在花园的小路上,在记忆中寻 找逝去的年华。
相见欢
整体感知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 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词语解释 【金陵】古城名,即今江 苏南京。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 时节的景色。 【簪缨】代指达官显贵。 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 饰。缨是帽带。 【收】收复国土。 【倩】请人代自己做。 【扬州】即今江苏扬州,当 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线。
水鸟。
整体感知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
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发出芳香,隐隐传 来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 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 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精读细研
诗词赏析
作者用轻松淡雅的笔调,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 的西湖。轻舟短棹,上阕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 的愉快感觉。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作 者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下阕着重 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西湖是上下空明、 水天一色的,用琉璃来比拟它的澄澈,再贴切不过。
精读细研
本词中的“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 人。“簪缨散”是说他们在北宋灭亡后纷纷南逃。 “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 露,也是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愤懑和斥责。最后 一个长句,紧接上文词意而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寄托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 怀念。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整体感知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 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语解释 【落】凋落。 【香径】弥漫着花 香的园中小路。
整体感知
译文 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
(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 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 返回。
精读细研
“不觉船移”四字,更是语妙天下。联系上阕 的“笙歌处处随”,可知船是不断前移的,可词人 偏偏说“不觉船移”,这就有力地显示了水面的宁 静。但船移毕竟不可能绝不触动水波,所以下文就 写到“微动涟漪”,由此可见,词人的观察力和艺 术构思,可谓细入毫芒。最后,“惊起沙禽掠岸飞” 这一动态,划破了境界的宁静,使整幅画面都跳动 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