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是方法论还是实质性科学
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等职业教衣“十一五”规划教材《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错,它有四个特点,其中两点就是总体性与具体性。
它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yydm.dmj这个数量是指某一事物在一定时间、地点、投机倒把下的数量表现。
2.社会经济统计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不要考,存疑)所谓实质性科学,是指这类科学的内容及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3.总体的大量性是指总体的范围不能确定。
错,它是指统计总体是由许多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组成的。
4.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统计推断问题。
答:错。
一些有限总体,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例如,某一批电视机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
不可能每一台都去进行观察和实验,只能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5.总体中各个单位标志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种可变的标志是变异。
错,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存在的差别,就说明它变异了,而这种具体变异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就是变量。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2 )。
1.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3.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4.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技能2.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D )。
A、总体性数量性同质性B、总体性同质性差异性C、数量性同质性大量性D、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3.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该企业全部职工B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4.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A)A. 全国所有居民户B. 全国的住宅C. 各省市自治区D. 某一居民户6. 一个统计总体()(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可以有多个标志C 只能有一个指标D 可以有多个指标总体单位才有多个标志,统计总体没有7.某工人月工资800元,则“工资”是(A)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8.某单位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C)。
《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 )。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C )。
A.15世纪末叶B.16世纪末叶C。
17世纪末叶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B )。
统计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统计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
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
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
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统计学判断补充题目

第一章.总论1.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学科。
(×)2.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
(√)3.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标志值。
(√)4.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
(√)5.产品质量等级是数量标志。
(×)6.平均工资是质量指标。
(√)7.职工人数和职工工资都是连续型变量。
(×)8.变异是指标和标志各不相同。
(×)9.变量按其计数特点不同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10.指标按其数值变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统计调查中的填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是调查标志的承担者。
(√)3.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所以两者的功能是相同的。
(×)4.对于有限总体进行调查时只能采取全面调查。
(×)5.调查时间就是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6.抽样调查和普查的目的相同,两者在调查中可以相互取代。
(×)7.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而该总体中又有部分单位能比较集中地反映研究项目的数量特征时,运用重点调查是比较合适的。
√8.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有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
(√)9.确定调查对象是为了解决向谁调查的问题。
(√)10.确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明确调查目的。
(√)11.统计整理仅仅是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12.在组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
(×)13.统计分组中的“分”是针对总体单位而言的,而“合”则是针对总体而言的。
(×)14.对一个既定的统计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15.凡是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层叠分组都叫复合分组。
(√)16.在异距分组数列中,计算频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统计学各章练习题

统计学各章练习题判断题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2.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3.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4、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第一章绪论5.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7.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8.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9、样本是总体抽出的部分单位构成的集合,因此样本不能代表总体。
10、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11、统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不考虑个别事物的数量特征。
12、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13、统计指标体系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14、变量根据变量值连续出现与否,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15、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人均GDP 等数据采用的计量尺度属于定比尺度。
填空题1、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2、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包括、4、统计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是。
5、统计学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和本单位。
7、= 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的集合,或者是一部分总体单位所构成的集合。
其中构成样本的总体单位的个数称为。
8、和。
9、是确定统计总体的基本标准。
10、某地所有的工业企业为一个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的产值、产量、职工人数、利润总额是不相同的,所以把它们称为;而每一个工业企业的经济职能是相同的,则把它称为。
11、统计指标两项基本要素构成,即指标的和指标的13、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和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
、、和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和应用。
和。
3、统计这个概念,包括三种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涵义:即、两大类。
6、= 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而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组成统计总体的基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按其表现形式为属性特征或数量特征的不同,可分为。
12、标志反映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则反映的数量特征。
商丘师范学院统计学专业2018-2019年统计学期末考核试题

商丘师范学院统计学专业2018-2019年统计学期末考核试题1. 统计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新兴科学方法论科学(正确答案)实质性科学2. 我班学生统计学考试的成绩分别是,72分83分,88分,96分,这四个数字是指标。
标志。
变量。
标志值(正确答案)3. 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额、职工人数是连续变量。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正确答案)离散变量。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4. 某地区有3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他们的产品生产情况,不能成为指标的是企业名称。
(正确答案)企业数。
30家企业的皮鞋总产量。
所有企业生产皮鞋的合格率。
5. 在统计的三层含义中,统计学与统计活动的关系是。
过程与成果关系。
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正确答案)本质与内容的关系。
无关系。
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
(正确答案)企业的所属部门。
(正确答案)企业现有设备台数。
企业管理人员速。
7. 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特点可概括为。
数量性。
(正确答案)同质性。
总体性。
(正确答案)具体性。
(正确答案)社会性。
(正确答案)8. 社会经济统计的职能包括。
信息职能。
(正确答案)核算职能。
咨询职能(正确答案)监督职能。
(正确答案)预测职能。
9. 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车床台数。
(正确答案)学生人数。
(正确答案)耕地面积。
粮食产量。
汽车产量。
(正确答案)10. 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棉花产量。
(正确答案)植树株数。
机器台数。
人均年收入。
(正确答案)鸡场养鸡数。
11. 统计指标是客观事实的具体反应,不具有抽象性。
对(正确答案)错12. 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
对错(正确答案)13. 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对错(正确答案)14. 所有的统计指标和不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
对错(正确答案)15. 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不能用数值表示。
对错(正确答案)16. 为了研究某学校教职工的工资情况,根据此目的明确以下列概念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指标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总体是该学校全部职工总体单位是每个教职工标志是每个职工的工资指标是该学校的教职工人数该学校教职工的平均工资该学校教职工的工资金额)17. 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统计学经典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⒈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①方法论的社会科学②方法论的自然科学;③实质性的科学④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质性的科学。
⒉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①该企业的全部职工②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③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④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⒊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①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各个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也是在变动的②随着人们对客观认识的不同,对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认识也是有着差异的③随着统计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④客观上存在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⒋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①全国的人口总数②水塘中所养的鱼;③城市年流动人口数④工业中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⒌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①学生性别②学生年龄③学生专业④学生住址⒍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①工人性别②工人年龄③工人体重④工人工资⒎下列属于数量指标的有()①劳动生产率②废品量③单位产品成本④资金利润率⒏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有()①平均工资②工资总额③销售总量④上交利润额⒐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①数量标志②品质标志③质量指标④数量指标⒑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①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③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④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⒒某单位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①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②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③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④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⒓变异是指()①标志的具体表现不同②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③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④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⒔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①大中型企业个数②大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③大中型企业的利润额④大中型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⒕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关系是()①统计设计是基础②统计分析是基础③统计调查是基础④统计整理是基础⒖一个统计总体()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可以有多个指标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一、单项选择题1.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①统计整理②统计分析③统计调查④统计分组。
(精选) CDA数据分析师认证试题库精选

CDA等级考试模拟题库:《基础理论部分》第一部分:判断题1.统计学是研究社会领域和自然领域的规律的实质性科学。
2.大量观察法是统计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3.总体单位的属性既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用文字表示。
4.对任何一事物进行统计研究的前提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各个个体单位必须具有的差异性。
5.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单位至少在某一属性上相同,才能准确地确定总体围。
6.统计学与哲学相同,属于认识客观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论科学。
7.运用统计方法可以研究和解释事物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8.总体的同质性、变异性、大量性是平均法的应用前提。
9.在用计算机数据进行汇总时,往往将男性用“1”来表示,女性用“0”来表示,所以可以讲性别视为量别变量。
10.在人工干预或操作情况下收集的数据称为实验数据。
11.截面数列按分组标志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
12.同龄人的身高,用频数曲线描述一般表现为钟型分布。
13.欲掌握我国人口是否具有老龄化特征,对人口按年龄分组,适合采用等距式分组。
14.对在校大学生的年龄进行分组适合采用组距式分组。
15.在组距式分组中,采用组中值作为每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16.直方图仅适合用于显示连续型分组数据。
17.茎叶图不仅能够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还能显示数据的原始信息。
18.频数分布表中的组距在茎叶图中称为步长。
19.变异指标与集中趋势指标成正比。
20.箱索图的优点是便于同时比较多组数据的分布特征。
21.如果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则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会受极端值的影响。
22.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若各组权数相同,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结果没有影响。
23.若一组数据的众数大于算术平均数时,该数据呈右偏分布。
24.当一组数据分布明显偏斜时,不宜采用算术平均数作为中心趋势的测度值。
25.当一组数据的各个观察值与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等于零。
26.中位数与众数相同,具有唯一性的特点。
27.依据组距式分组数据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有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13章统计学导论习题答案

向上累计 0 1 5 17 35 43 47 48 50
向下累计 50 49 45 33 15 7 3 2 0
Statistics 第三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由变量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直接体现权 数实质的是( ) A.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B. 各组单位数的多少 C. 各组变量值的大小 D.各组频率的大小 答案: D
第二章 Statistics
三、分析判断题
4 . 以一实例说明统计分组应该遵循的原则。
答:略
“穷尽原则”、“互斥性原则”。
第二章 Statistics
四、计算题
抽样调查某地区50户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资 料,要求:
1 是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次数分布数列和频率分布 数列。
2 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3 回执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和向上和向下累 计图。
5. 一组数据呈偏态分布,且知其均值为510,中位 数为516,则可推断众数为( )。
A. 528 B. 526 C. 513 D. 512 答案: A
第三章 Statistics
一、单项选择题
6. 当分布曲线的峰度系数小于0时,该分布曲线称 为( )。
A. 正态曲线 B. 尖顶曲线 C. 平顶曲线 D.U型曲线 答案: C
答案: BC
第二章 Statistics
三、分析判断题
1 . 有人说抽样调查“以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其误差肯定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你认为呢?
这种说法不对。从理论上分析,统计上的误差可分 为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和推算误差。无论是全 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都会存在登记误差。而代表性 误差和推算误差则是抽样调查所固有的。这样从表 面来看,似乎全面调查的准确性一定会高于统计估 算。
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1.1 统计工作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
1.1.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都是统计资料。
1.1.3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1.1.4 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1.1.5 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入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6 分类数据是按品质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反映各个类型的数量结果。
1.1.7 顺序数据是指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8 数值型数据是指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也就是直接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
1.1.9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1.1.10 观测数据是指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1 实验数据是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2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1.13 截面数据是指对不同单位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1.14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同一个单位的一个或多个变量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15 混合数据是指在数据集中含有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成分的数据。
1.1.16 以文字记述国家显著事项的学说在统计发展史上称为国势学。
1.1.17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18 从统计方法研究和统计方法的应用角度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1.1.19 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
1.1.20 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通常称为标志。
1.1.21 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称为统计指标。
1.1.22 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则是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概述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l、统计学是一门( )A、方法论的社会科学B、方法论的自然科学C、实质性科学D、方法论的工具性科学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
A、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4、变量是( )A、可变的质量指标B、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C、可变的品质标志D、可变的数量标志5、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标志B、总体单位 c、指标 D、总体6、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等级8、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C、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的名称D、总体特征的名称9、在职工生活状况的研究中,“职工的收入”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随机变量值D、连续变量值lO、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中等学校数B、国营企业数C、国民生产总值D、学生人数ll、下列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B、水塘中所养的鱼C、城市流动人口数D、工业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12、某人月工资500元,则“工资”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13、某单位有500名工人,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A、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14、要了解全国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省的人口B、每一户C、每个人D、全国总人口15、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2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A、指标B、变量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16、某地区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100万元,这里的“工业总产值”是( )A、变量B、变量值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17、有四名工人的月工资额分别为125元、140元、165元、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A、数量指标B、变量C、变量值D、品质标志18、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A、标志B、变量 c、指标 D、标志值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20、对某地区某日的气温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使用的计量方式是( ) ,A、测量值数据B、计数值数据 c、排序数据 D、分类数据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l、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A、确定性变量B、随机变量C、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数量标志有( )A、所有制B、职工人数C、月平均工资D、产品合格率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
统计学判断题

第一章.总论1.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学科。
(×)2.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
(√)3.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标志值。
(√)4.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
(√)5.产品质量等级是数量标志。
(×)6.平均工资是质量指标。
(√)7.职工人数和职工工资都是连续型变量。
(×)8.变异是指标和标志各不相同。
(×)9.变量按其计数特点不同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10.指标按其数值变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统计调查中的填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是调查标志的承担者。
(√)3.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所以两者的功能是相同的。
(×)4.对于有限总体进行调查时只能采取全面调查。
(×)5.调查时间就是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6.抽样调查和普查的目的相同,两者在调查中可以相互取代。
(×)7.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而该总体中又有部分单位能比较集中地反映研究项目的数量特征时,运用重点调查是比较合适的。
√8.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有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
(√)9.确定调查对象是为了解决向谁调查的问题。
(√)10.确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明确调查目的。
(√)11.统计整理仅仅是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12.在组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
(×)13.统计分组中的“分”是针对总体单位而言的,而“合”则是针对总体而言的。
(×)14.对一个既定的统计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15.凡是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层叠分组都叫复合分组。
(√)16.在异距分组数列中,计算频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学第一章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事物数量表现及其数量关系的 ( )。
A. 社会科学B. 自然科学C. 方法论科学(正确答案)D. 实质性科学2.指出下面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 ( )。
A. 收入B. 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 ( 现金、信用卡、银行卡等 )C. 身高D. 在校大学生对教学改革效果的态度 ( 满意、般、不满意 )(正确答案)3. 指出下面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 ( )。
A. 收入(正确答案)B. 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 ( 现金、信用卡、银行卡等 )C. 性别D. 在校大学生对教学改革效果的态度 ( 满意、一般、不满意 )4.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该市500万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 )。
A. 1 000个家庭B. 500万个家庭(正确答案)C. 1 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D. 5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5.某研究部门准备在该市500万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个体是 ( )。
A. 100个家庭B. 500 万个家庭中的每个家庭(正确答案)C. 1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D. 5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6.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该市500万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人。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 ( )。
A. 1000个家庭(正确答案)B. 500万个家庭C. 1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D. 5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7.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该市500万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 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变量是 ( )。
A. 1 000个家庭B. 500万个家庭C. 1 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正确答案)D. 500万个家庭中的每个家庭8. 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 )。
A. 连续型变量B. 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C. 离散型变量D. 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正确答案)9. 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上,50%的人问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C )。
A.15世纪末叶B.16世纪末叶C。
17世纪末叶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B)。
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

1、统计学是(B)A。
实质性科学 B。
方法论科学 C. 纯自然科学 D. 社会学科学2、统计的三种含义中作为基础的是(C)A。
统计分析 B。
统计理论 C。
统计工作 D。
统计资料3、最先将概率论引进统计学的学者是(B )A。
商鞅 B. 凯特勒 C。
高尔登 D。
皮尔生4、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A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5、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8分、74分、89分和91分.那么,“成绩”是(B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标志值D. 数量指标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B )A. 每一户 B。
每个人 C.每个地区的人 D。
全国人口数目7、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山地的海拔高度(C )A。
都是连续变量 B. 都是离散变量C.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第二章1、抽样调查应遵守的原则是(B )A. 随意性原则 B。
随机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2、为了解工业企业期末在制品数量,调查人员去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是(C ) A。
采访法 B。
询问法 C. 直接观察法 D。
报告法3、为了解企业收入状况,分别选择收入高、中、低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 )A。
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4、某公司将员工分为老、中、青三类,然后根据各个员工情况的分析.从三类员工中按比例选出若干名员工为代表,调查他们的文化活动支出金额,再推算出全公司员工文化活动支出金额的近似值,为(B )A。
抽样调查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普查5、重点单位是指 (C )A. 不重要的单位B。
这些单位的个数在总体中占很大比重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中的绝大部分D. 这些单位无意义6、调查首钢、宝钢、鞍钢等几个大型钢厂的钢产量来了解我国钢产量基本情况,此方式属于 (D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7、某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14年第二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B )A. 普查 B。
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会科学

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会科学,既研究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也研究统计方法。
统计学是继承和发展基础统计的理论成果,坚持统计学的社会科学性质,使统计理论研究更接近统计工作实际,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
所谓统计思想,就是在统计实际工作、统计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一、统计学中的几种常见统计思想统计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变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检验思想等。
统计思想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经历统计观念、统计意识、统计理念等阶段。
统计思想是根据人类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开展各种统计实践、统计理论研究与概括,才能逐步形成系统的统计思想。
作为一门应用统计学,它从数理统计学派汲取新的营养,并且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学方法,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在统计思想的体现上与通用学派相比,还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
其基本特点:(1)统计思想强调方法性与应用性的统一;(2)统计思想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3)统计思想强调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4)统计思想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
1.均值思想。
均值是对所要研究对象的简明而重要的代表。
均值概念几乎涉及所有统计学理论,是统计学的基本思想。
均值思想也要求从总体上看问题,但要求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故也体现了总体观。
2.变异思想。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的总体特征,它的前提则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存在着差异。
统计方法就是要认识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异。
统计学反映变异情况较基本的概念是方差,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
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
3.估计思想。
估计以样本推测总体,是对同类事物的由此及彼式的认识方法。
使用估计方法有一个预设:样本与总体具有相同的性质。
样本才能代表总体。
但样本的代表性受偶然因素影响,在估计理论对置信程度的测量就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
4.相关思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变化中,经常出现一些事物相随共变或相随共现的情况,总体又是由许多个别事务所组成,这些个别事物是相互关联的,而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总体又是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形成。
统计学题库

统计学题库单选题1. 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A. 政治算术学派B. 国势学派C. 社会统计学派D. 数理统计学派2. 以下几种统计数据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属于定比尺度的有A. 人口数B. 民族C. 国内生产总值D. 经济增长率3. 以下相对数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有:A. 劳动生产率B. 人均消费水平C. 人均耕地面积D. 婴儿性别比4.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此场合的统计总体是()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 该市的所有企业C. 某工业企业的一台设备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5.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此场合的总体单位是()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 该市的所有企业C. 各工业企业的各种生产设备D. 工业企业的工人多选题1. 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A. 产业分类B. 职工人数C. 劳动生产率D. 所有制2. 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 产业分类B. 职工人数C. 劳动生产率D. 所有制3. 统计学发展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学派有:()A. 政治算术学派B. 社会统计学派C. 重商学派D. 数理统计学派4. 以下几种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 性别B. 年龄C. 文化程度D. 职业5. 以下几种标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 所有制B. 生产能力C. 增加值D. 企业规模判断题1. 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正确错误2. 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正确错误3.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正确错误4. 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正确错误5. 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正确错误单选题1. 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A. 政治算术学派B. 国势学派C. 社会统计学派D. 数理统计学派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2. 以下几种统计数据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属于定比尺度的有A. 人口数B. 民族C. 国内生产总值D. 经济增长率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3. 以下相对数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有:A. 劳动生产率B. 人均消费水平C. 人均耕地面积D. 婴儿性别比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4.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此场合的统计总体是()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 该市的所有企业C. 某工业企业的一台设备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5.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此场合的总体单位是()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 该市的所有企业C. 各工业企业的各种生产设备D. 工业企业的工人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1. 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A. 产业分类B. 职工人数C. 劳动生产率D. 所有制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A,D,]2. 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 产业分类B. 职工人数C. 劳动生产率D. 所有制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B,C,]3. 统计学发展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学派有:()A. 政治算术学派B. 社会统计学派C. 重商学派D. 数理统计学派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A,B,D,]4. 以下几种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 性别B. 年龄C. 文化程度D. 职业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A,C,D,]5. 以下几种标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 所有制B. 生产能力C. 增加值D. 企业规模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B,C,D,]判断题1. 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方法论科学,是统计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因此,在教育统计学的教学和发展中,必须重视其统计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学原理研究和解决教育问题的一门科学。
20世纪以来,在科学技术革命强大潮流的冲击和影响下,科学发展呈现出社会科学向数学化、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教育统计学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我国于1979年开始恢复教育统计学的教学和研究,当初教育统计学体系基本上借用的是欧美统计学观的数理统计学体系。
应当承认,在百废待兴之时,这种体系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在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增进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方面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随着教育统计学知识的不断普及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统计学体系日益暴露出其不合国情,脱离实际的弊病。
因此,改造教育统计学理论体系,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改革服务,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首先明确它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然后才便于对其理论体系展开讨论和研究。
那么,教育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是实质性科学,还是方法论科学?在此必须指出的是,所谓实质性科学,就是以客观世界某一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具体规律的科学,如物理学、心理学等;所谓方法论科学,就是本意不在研究某一事物或某一学科领域的具体规律,而是仅仅通过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而寻求研究多种学科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是旨在指导认识过程的科学,如数学、系统论等。
长期以来,教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是不明确的,这是直接影响教育统计学的教学和使用,制约教育统计学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阐明教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对于完善教育统计学的理论体系,指导教育统计的教学和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和学科之间的高度综合。
学科的综合化主要表现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领域生长出一系列新生学科,从而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交叉学科群。
其中有一类是由一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另一门科学的研究内容相结合而生成的交叉学科。
教育统计学即属此类。
它是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交叉科学,其特点是研究方法属统计学,而研究内容则限定在教育科学领域之中。
教育统计学也是统计科学高度分化的结果,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对教育统计学的学科定位,自然应以其母科学的学科地位为参照系。
教育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属使用统计学分支。
要正确认定教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必须首先明确统计学的科学性质。
回顾统计学三百年的发展史,尽管它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阔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就其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而言,却是一部横跨中外、纵贯古今的争论史。
争论的焦点在于,统计学是社会科学还是方法论科学?所幸的是这种争论的结果不是分歧越来越大,而是逐步趋向一致,统计学起源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最终发展成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已为人们所普遍承认。
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有一门讲述方法论的统计学科学,为揭示大量偶然现象的统计规律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此,杨坚白先生认为:“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关于总体数量关系计量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方法论的科学。
它以大量观察为基础,以平均数为中心,通过统计总体,为揭示数量关系的大数规律提供一系列的计量、分析方法。
”既然统计学是方法论,教育统计学亦应当属方法论范畴,只是方法论的理论层次不同而已。
方法论科学有层次之分,其最高层次当属哲学,可以普遍适用于任何科学,具有最高程度的指导意义;其次是某一类科学通用的方法论,如数学、统计学等;再次是具体科学的方法论,主要适用于某一个具体学科。
教育统计学就属于这一层次的方法论,基本方法源自于统计学,研究的问题则限制在教育学范围,具有教育科学的特点和特色。
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如果教育统计方法能为其他某个方法所替代,那么教育统计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实际上,教育领域存在着大量的随机现象,如学生的测试成绩、教育实验的成效、学生的智力结构和个性特点,等等,都是受许许多多复杂因素影响的,其结果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揭示蕴含在这些偶然现象之中的必然规律。
因此,教育研究也需要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方法论科学,这就是——教育统计学。
由此可见,教育统计学不仅是统计方法论高度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统计方法论。
从科学体系上考察,教育统计学既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统计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两种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生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大量教育现象中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它的基本任务是要阐明搜集、整理、分析和使用各种教育数据资料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教育统计学和统计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统计学研究大量现象的数量规律,带有抽象性、普遍性,是一种通用的方法论;而教育统计学则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数量规律,带有具体性、特殊性,是一般统计原理的实际使用,是进行教育研究的方法论。
教育统计学和教育科学的关系,是方法和问题的关系。
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教育问题,不同于其他教育学科,它只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等问题,其范围几乎涉及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各门学科,成为教育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的有力工具。
教育统计的方法也不同于其他的教育研究方法,它是在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中,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去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综上所述,教育统计研究有两大特点:一是研究教育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这是由统计学方法论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统计工作要搜集大量个体或单位的数据资料,并加以综合汇总、统计分析,从而得到反映教育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说明教育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但统计研究也结合典型调查或个案研究,旨在补充和完善对研究对象“质”的分析。
二是通过“量”的分析,达到“质”的认识。
教育统计不是“纯数量”的研究,而要密切联系事物质的方面来研究教育现象的数量和数量关系。
教育统计研究历经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认识过程,即首先根据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初步确定教育现象质的特征;然后再进行统计分组、设计统计指标、搜集整理数据和分析处理数据,从而得到统计分析的结果,这个结果正是所研究对象的本质的数量化表现;最后由教育学理论来揭示这个数量的“质”,作出高一级水平的定性分析,达到统计研究的目的。
忽视了这一点,教育统计学将无异于一般统计学或数理统计学。
基于以上认识,教育统计学在教学和使用中应该注意以下若干问题:一是科学方法论的实质。
既然教育统计学是一种方法论,那么,在教学中就应充分注意这一点,不是简单地讲讲统计操作过程了事,而是要注重统计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教育和训练,要弄清楚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统计学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它在教育实践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呢?只要我们承认人类的任何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包括经验和实验),任何理论都是相对真理,只要承认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在搜集取舍材料时往往由于偶然性、片面性而发生偏差,在概括材料进行抽象和推理时也经常由于主观性、随意性而出现失误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所谓“科学方法论”的本质了。
无论对于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探索,方法论的真谛在于,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有效的途径来排除这些偏差和失误,使人的认识逐步逼近真理。
人们早已认识到,思辨的方法、定性描述的方法,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据此难以认定复杂现象的本质,而寻求一种精确化的、定量的方法,以控制认识过程的偏差,并结合定性分析,从而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知灼见,这是思想家和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统计学正是这样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旨在帮助人们克服认识上的偏差,客观地、精确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列宁曾指出,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
二是统计方法论。
统计方法论是关于统计方法的基本理论,是统计学所特有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对各种统计方法和统计过程都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要理解统计方法的本质,首先必须掌握统计方法论。
统计方法论主要有三条:1.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就是在统计总体内考察多数个体或观察多数现象,而不是单个现象。
从统计学的基本定义中可以看出,统计学的研究目标是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揭示总体数量关系的大数规律(大数规律就是随机现象在大量重复观察中所表现出来的必然规律)。
人们也称之为统计规律。
统计学研究的是随机现象,而随机现象是带有偶然性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它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统计学的研究,就是要从偶然性中揭示随机现象的必然规律,其基本方法就是大量观察法。
因为个别观察带有偶然性,所以只有通过大量观察,才能透过偶然看到必然,发现随机现象的大数规律或统计规律。
2.统计分组法——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志,将研究对象的全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把属于同一性质的单位集中在一起,把不同性质的单位区别开来,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组别的一种统计方法。
现象的同质性是研究现象数量关系的前提。
统计分组的目的,是要按照不同的标志,把统计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正确地反映出来,保持组内的同质性和组间的差异性,以便进一步运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
统计分组法在统计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统计分析的基础,贯穿于统计研究的全过程。
3.综合指标法——统计研究的客体是由众多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单位组成的总体。
统计学不是研究空泛的抽象的总体,而总是要指明具体内容或具体项目,将总体在这些内容或项目上的发展水平用数量表现出来,就称之为统计指标。
由于统计指标是在总体内各个体数据的基础上综合汇总而得,因此,统计指标也称综合指标。
综合指标既能表示总体某种属性的数量特征,又是进一步进行其他统计分析的基础。
三是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科学研究方法根据其对事物两种规定性的不同侧重,可以划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矛盾分析法和系统方法是定性分析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方法。
定量研究就是对于事物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是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客观事物量的方面(量的特征、量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活动。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定量方法主要用于对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作定量描述和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因此,定量研究在精确描述事物的特征、系统的结构或模拟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方面是独具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