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风筝》活动设计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筝》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筝》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风筝的种类。
2. 学会制作简单的风筝,并掌握放风筝的技巧。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4. 激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2. 风筝的种类和特点3. 风筝的制作方法4. 放风筝的技巧5. 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学会制作简单风筝,掌握放风筝的技巧。
2.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风筝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风筝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风筝制作材料包(包括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风筝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讲解: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风筝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
3. 制作:教师示范风筝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分组合作制作风筝。
4. 放风筝:教师讲解放风筝的技巧,组织幼儿在户外放风筝。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制作和放风筝的感受,总结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6.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对风筝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幼儿制作风筝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幼儿在放风筝过程中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幼儿对风筝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风筝。
2.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和放风筝,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八、安全措施:1. 在户外放风筝时,教师要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避免风筝线伤人。
2. 提醒幼儿注意周围环境,避免碰撞或摔倒。
3. 教师要掌握紧急处理方法,以应对突发状况。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风筝制作和放风筝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风筝》教案优秀6篇
《风筝》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风筝》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风筝》大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资助幼儿了解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欣赏风筝图案及色彩的民间特色美。
2、引导幼儿选用差别材料,运用简单明快的色彩、对称的方法制作风筝。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活动前带孩子们放风筝。
环境创设:安插斑斓的风筝。
风筝制作录像,各色颜料,纸张、剪刀、双面胶、竹棍、线等制作材料。
活动流程谈话引入——欣赏风筝——讲解难点——制作风筝——放风筝。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引导语:小伴侣放过风筝吗?放风筝好玩吗?谁来说一说,你放过什么风筝?今天杨老师给小伴侣也带来了风筝,一起来看!二、欣赏录像,拓宽经验。
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一起来看!咱们山东潍坊的风筝可有名了,外国人都来买咱们的风筝呢!小结:做风筝需要四个步骤呢,扎、糊、染、拴。
三、出示范例,讲解难点。
引导语:做大风筝太难了,咱们一起来看看小风筝是怎样做出来的?教师出示小风筝,带幼儿观察他们的结构、材料等。
讨论:1、各种各样的形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2、风筝上面斑斓的图案和色彩是怎样装饰的?3、风筝的骨架怎样绑缚结识?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本身的想法,并及时必定。
四、制作风筝。
1、幼儿绑缚骨架,引导幼儿在绑缚过程中彼此合作完成骨架的制作。
2、幼儿制作风筝,教师及时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带幼儿到户外放风筝。
延伸: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本身制作的风筝装饰主题环境。
《风筝》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装饰风筝,体验作画的快乐。
2.激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PPT美丽的风筝、风筝半成品、记号笔、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一)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主题“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风筝大班教案8篇
风筝大班教案8篇活动背景春天,天空中飘舞着的各式各样的风筝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只要看到风筝,他们就会驻足观看、观赏,还不时地欢呼雀跃,问这问那:“风筝是怎样飞上天的?”“风筝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有的风筝有尾巴,有的风筝没尾巴?”为了满意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我和孩子们一起生成了此次主题活动——放飞风筝。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究风筝的爱好,引导幼儿在操作、绘画活动中感知风筝的结构特征。
2.鼓舞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育他们喜爱提问、乐观应答的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发觉风筝飞行的条件。
4.引导幼儿乐观争论和探究,培育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力量,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沟通、共享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5.能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制造,富有共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7.促进家园共育,增进亲子感情。
系列活动活动一:儿歌《放飞风筝》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究风筝的爱好。
2.鼓舞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育他们喜爱提问、乐观应答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缝备:录制好的儿歌《放风筝》,风筝一个。
三、活动过程:1.老师用变魔术或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风筝,激发幼儿对风筝的爱好。
2.出示风筝,让幼儿相互传着看一看,引导幼儿观看,初步了解风筝的外观结构。
3.小伴侣们自由争论,说一说自己所见到的风筝是什么样的,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有关风筝的生活阅历。
.4.“老师还给小伴侣们带来了有关风筝的儿歌呢,可好听了。
”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和幼儿共同观赏儿歌《放风筝》。
5.幼儿可边学儿歌边表演儿歌中表现的情节,引导幼儿制造性地表演,并请几个有自己的制造性动作的幼儿上来表演。
6.布置任务:回家后,请小伴侣们一起搜集各式各样的风筝,将它带到幼儿园,大家一起观赏。
活动二:放飞风筝一、活动目标:1.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风筝的爱好,喜爱与同伴共享欢乐。
2.熟悉风筝各部分的名称,了解风筝的结构特点。
3.引导幼儿发觉风筝飞行的条件。
二、活动预备:幼儿搜集的各式各样的风筝、线轴、网上下载的风筝图片等。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风筝》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风筝》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包括风筝的起源、制作材料和种类。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风筝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学会制作简单的风筝。
2.教学难点:掌握风筝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风筝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风筝的特点。
(二)基本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风筝的起源、制作材料和种类。
2.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随时提问。
(三)动手制作风筝1.教师示范制作风筝的步骤,讲解制作要点。
2.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制作材料,按照步骤动手制作风筝。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风筝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分享制作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评价风筝的制作效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2.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风筝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风筝的起源、制作材料和种类,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风筝。
2.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示范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制作风筝的技巧。
3.学生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4.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互动良好,提高了课堂效果。
5.在评价环节,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不足之处:1.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因操作不当导致风筝损坏,需要加强安全教育。
改进措施:1.在制作风筝前,加强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
3.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教师讲解风筝起源时,穿插历史小故事,如“风筝的发明者——墨子”的故事,以增强学生对风筝文化的兴趣。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风筝是谁发明的吗?这里有一个关于墨子的故事,墨子为了传递信息,制作了第一个风筝,从此人们就开始放飞风筝了。
”2.制作风筝时,详细讲解风筝的平衡原理和风力的作用。
大班《风筝》教案
大班《风筝》教案大班《风筝》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根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WTT的大班《风筝》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班《风筝》教案1 活动目的1.欣赏沙燕风筝,理解其构造及美妙寓意。
2.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妙意愿。
活动准备经历准备:局部青花纹饰的寓意物质准备:空白沙燕风筝、蓝色勾线笔、金粉胶笔、白板课件活动重点:可以迁移已有青花纹饰经历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难点:可以根据自己的美妙意愿,选择适宜的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
美丽的春天到了,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幼儿观看视频〕你们和谁、在哪放过风筝?心情怎样?二、欣赏沙燕风筝,理解其构造及美妙寓意。
1.理解沙燕风筝构造,知道沙燕风筝由头部、身体、翅膀、腰节、尾巴组成。
沙燕风筝是由哪几个局部组成的?你们发现它的花纹有什么独特的地方?2.理解沙燕风筝图案象征的美妙寓意。
沙燕风筝的身上都有什么图案?你知道这些图案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吗?老师:古时候人们在沙燕风筝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幅、桃子、牡丹等桔祥图案,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妙的愿望,将风筝放上天空,寓意着放飞梦想,希望可以达成心愿。
三、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妙的意愿。
1.出示青花沙燕风筝,说说图案象征的美妙寓意今天我还带来了一只青花沙燕风筝,你看它上面有哪些青花纹饰,说一说它的寓意是什么?2. 迁移孩子已有青花纹饰经历,再次感受图案象征的美妙寓意。
你们还知道哪些青花纹饰有着美妙的寓意呢?3.出示操作材料,引发幼儿讨论。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沙燕风筝,你想用什么样的青花花纹来表达什么美妙意愿?〔同伴讨论〕4.幼儿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作品,同伴1.将幼儿作品悬挂在空中,幼儿自由欣赏你们喜欢哪只风筝?说说为什么喜欢?2.重点介绍作品表达的美妙寓意你的这只风筝上的图案代表什么美妙寓意呢?大班《风筝》教案2 活动目的:1、能和同伴分工合作,运用画、穿插剪、粘贴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大班社会风筝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风筝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1.了解风筝的制造工艺和飞行原理。
2.培养学生制作风筝的兴趣。
3.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准备1.风筝制作所需材料:彩纸、透明胶带、碎布、棒子、线、风琴纸等。
2.知识技能详细讲解的PPT。
3.为了更好地证明风筝的飞行原理,风筝课后引导手册,鼓励学生了解风筝的原理,和家长一起尝试风筝,提高课堂和家庭的互动效果。
4.教学反思表格,方便进行教学反思。
3. 教学过程3.1 活动一:风筝知识介绍教学任务: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制造工艺和飞行原理。
•通过PPT介绍风筝的起源、历史、形状种类等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风筝的基本概念。
•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有经验制造过风筝和飞行过风筝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
•针对没有经验的学生,老师进行细致讲解和演示,提升学生对风筝的认识和兴趣。
3.2 活动二:制作风筝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风筝,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向学生详细介绍制作风筝所需材料,以图文形式展示用具的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自行构思设计,制作自己的风筝。
•课堂上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提高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老师可以在一边指导学生,检查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结果。
3.3 活动三:风筝展示和飞行比赛教学任务:整合学生的作品,进行风筝展示和飞行比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并简单介绍设计灵感和制作难点。
•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风筝飞行比赛,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风筝飞上天,比较谁的风筝能够飞的更远。
•在比赛过程中,老师也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比较,获胜的团队可得到小奖品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4. 教学反思教学问题: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心态不够平和,容易导致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学生基本都能够理解风筝的基本概念,积极参与制作风筝,并且带着兴奋和期待飞行自己制作的风筝。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筝》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筝》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风筝的制作方法。
2. 学会与同伴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2. 风筝的制作方法3. 风筝的飞行原理4. 风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5. 风筝的故事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制作方法,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风筝的飞行原理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风筝图片、视频、制作材料等。
2. 环境: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筝图片,引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风筝是怎么来的吗?风筝有哪些种类?”2. 讲解:播放风筝发展历程的视频,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制作方法。
讲解风筝的飞行原理,引导幼儿思考风筝如何在空中飞翔。
3. 实践:分组进行风筝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动手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使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4. 展示:组织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讲解风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引导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5. 总结:通过分享风筝故事,让幼儿了解风筝在民间传说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6. 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课程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制作风筝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与同伴合作。
7.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风筝放飞比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次公开课中,幼儿积极参与风筝制作和实践,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风筝的飞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幼儿动作较慢,影响了整体进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更多关于风筝的文化内涵讲解,让幼儿更加全面地了解风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风筝》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风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理解《风筝》中所描绘的社会情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风筝》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
2.班级大纸张和颜色笔:用于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讨论和记录。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描绘社会情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然后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这张图片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你们认为这个场景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设立导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他们进入社会情景的讨论。
步骤二:学习文本《风筝》(10分钟)展示文本《风筝》,让学生独立阅读一遍,理解故事情节和其中的社会情景。
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故事中的社会情景有哪些?你认为这些情景中有哪些是正确的?有哪些是错误的?•故事的结局如何?你喜欢这个结局吗?步骤三: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他们在故事中引发的问题。
每个小组需要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故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对主人公有何影响?对其他人有何影响?•你认为故事中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学生可以用大纸张和颜色笔记录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老师做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会遇到类似的社会情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社会问题?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可以做到?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关注。
他们能够辨别是非,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组讨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达意见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社会问题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大班社会风筝教案(优秀15篇)
大班社会风筝教案(优秀15篇)《风筝》大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尝试自己设计风筝的图案。
2、引导幼儿通过绘画、黏贴的方法制作风筝。
活动准备:1、各种风筝的图片。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剪好的三角形彩纸、皱纹纸、线、蜡笔、胶水。
活动过程:一、观察欣赏风筝。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2、幼儿讲述图片上的实物。
3、师:有什么样的风筝?4、引导幼儿说说各种不同风筝的外形。
5、师:风筝上面还有漂亮的图案呢,有些什么图案呢?6、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二、介绍材料,讨论制作。
1、师:我们小朋友也来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吧。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材料,分别制作风筝的什么?3、请幼儿讲一讲。
4、师:你想在风筝上面设计什么图案呢?5、引导幼儿交流。
三、幼儿制作。
1、要求:先在三角形的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装上飘带,最后装上线。
2、鼓励幼儿耐心制作。
3、幼儿玩一玩自己制作的风筝。
风筝教案篇二教学目标:2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老师配乐朗诵课文第一段。
每逢这时候,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刘老师的身影,我印象中的刘老师什么样呢?1同学说一说,然后找同学把文中描写刘老师的语句读一读。
2刘老师的腿如何残疾的我不知道,只是清楚地记得他曾笑着说过(读书中的语句)(1)笑声和酸涩矛盾吗?(笑是因为觉得新鲜没有一个残疾人这样说,酸涩因为刘老师太不幸了,同情刘老师)(2)尊敬刘老师什么?(尊敬刘老师乐观的生活态度)(板书:生活)二、就是这位靠圆木拐杖支撑身体的刘老师,在晴朗的日子,课余时,在操场上带我们放风筝,那情景使我至今难忘。
1找同学读这件事。
2默读并批注,刘老师的言行等,从中你体会到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课件)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风筝》教案优秀6篇
《风筝》教案优秀6篇《风筝》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特征,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及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放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实物风筝若干,多媒体课件《放风筝》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都有那些好玩的活动?(幼儿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在春天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玩的东西,但是想请它出来必须要先猜一个谜语,猜对了,它才会出和小朋友一起玩,现在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好了,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呢?(教师出示风筝)二、教学过程:1、教师:小朋友刚才都太棒了,一下就猜出来是风筝。
小朋友你们除了老师手里的风筝以外,还见过什么样子的风筝呢?(请幼儿思考并举手回答,把自己见过的风筝尽量仔细地描述一下)2、教师:老师这里也有许多的好看的风筝,小朋友想不想看?(观赏多媒体图片)3、教师:刚才你们看到的风筝漂不漂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请小朋友告诉老师是什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观察,说一说,最后老师揭晓答案演示一下)4、教师:有个小朋友在春天和好伙伴一起和风筝玩,玩过以后他写了一篇小散文,并且还制成了一个小动画,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听赏一下?(播放图片)听过之后,小朋友有什么感想?这位小朋友和他的伙伴们都分别玩了哪几种风筝?它们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再次播放图片,按问题听赏)5、画一画请小朋友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风筝,画好后贴到展示栏中,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欣赏。
三、活动小结:1、引导着小朋友们背诵《放风筝》这篇散文,感受语言的美丽,理解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2、欣赏自己和别人画的风筝,比比谁的最好,为什么?活动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请小朋友们带上自己最喜欢的风筝,一起到户外放风筝,教师讲好怎样放,指导幼儿学放风筝,发展幼儿跑跳的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风筝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风筝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的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大班幼儿了解风筝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
1.2 教学对象大班幼儿。
1.3 教学时间本次教学的时间为一节课,约45分钟。
1.4 教学资源风筝制作材料:纸、竹棍、线;风筝图案模板。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1.老师出示不同样式的风筝图片,让幼儿猜测图片名称并口述并阐述东西。
2.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词语简单介绍风筝。
2.2 主题环节1.让幼儿观察风筝的图案和构造,了解风筝的基本构造。
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风筝的基本结构,并模仿示范一遍制作风筝。
3.鼓励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风筝。
老师在制作时逐步引导幼儿,例如:准备用纸将底部裁剪成三角形;将竹棍插入纸制成的三角形底部等。
4.幼儿完成风筝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风筝比赛。
5.比赛结束后,老师带领幼儿讨论如何改进风筝,让孩子们对风筝进行重新设计并制作。
2.3 结束环节幼儿献上自己的花样风筝,分享经验。
三、教学反思本次风筝制作教学活动效果不错,给幼儿们提供了一个自己动手的机会。
然而,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及时的完善和改进。
第一,提前准备风筝制作的材料有些不充分,导致幼儿们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风筝。
因此,在下一次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事先准备充足的风筝制作材料,让幼儿可以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教学环节设计过多导致时间不够用,有些幼儿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自由发挥他们的才能。
因此,我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更加灵活地调整每一个环节的时间,让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探索空间和发挥市场。
第三,学生的注意力难以保持,他们往往会在制作风筝时缺少耐心和耐心,容易分心。
在下次教学过程中,我将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反馈,使幼儿能够快速获得自己的成果,保持兴趣和耐心。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意识到了在实践中教学的力量,也意识到了在教学中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幼儿教育的教学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幼儿园大班教案《风筝》
幼儿园大班教案《风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十五章《天空中的美丽》,详细内容为“风筝”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制作过程、种类及放飞原理,培养幼儿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历史、制作过程和种类,提高幼儿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放飞原理。
重点: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以及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筝样品、风筝制作材料、多媒体课件、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风筝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放风筝的经历,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2. 讲解风筝的历史和制作过程(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风筝的起源、发展及种类。
(2)详细讲解风筝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风筝制作步骤,让幼儿跟随操作,掌握制作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风筝样品,根据所学制作方法,动手制作风筝。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放飞风筝(10分钟)(1)教师讲解风筝放飞原理,指导幼儿掌握放飞技巧。
(2)组织幼儿到户外进行放飞活动,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风筝的起源、发展、种类2. 风筝制作过程3. 风筝放飞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并尝试放飞。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选择适当材料,按照风筝制作步骤进行制作,注意安全。
2.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民间传统文化,如剪纸、泥塑等,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风筝大班教案(通用3篇)
风筝大班教案(通用3篇)1.风筝大班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中的语言信息分析情节的发展。
2、根据前半段故事的提示,尝试续编故事情节。
3、感知故事中两个朋友之间的友情,感受朋友间可以用真诚来化解矛盾。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中优美的童话语言,能用学一学、做一做的方式快乐地进行语言、句子地学习。
活动难点:根据故事前半段,大胆想象并续编故事的发展。
活动准备:一、角色图片、风筝、小船的图片、第二段的即兴简笔画、字卡“红”“棕”“小”、祝福语图示、题目图片、故事录音活动过程一、出示角色图片进行兴趣导入,学认“红”“棕”两个汉字。
教师出示角色图片并述:“你们看,这是谁和谁?”(鼓励幼儿用这是?和?的句子)幼儿:“这是松鼠和小熊”。
把角色贴上黑板,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松鼠?幼儿:(这是红颜色的松鼠)我们可以叫她“红松鼠”师出示字卡“红”,我们来把他的名字读一读。
集体念读“红松鼠”用同样的方法学认“小棕熊”二、讲述、学习故事的前半段,理解角色间的感情。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红松鼠和小棕熊的故事。
1、师述:红松鼠和小棕熊是很要好的朋友。
提问:怎么才算很要好呢?(幼儿答)提问:很要好就是会在在一起干什么?(幼儿答)2、教师用绘画的方式把第二段故事完整讲述并请幼儿根据绘画提示进行复述。
教师边绘画边讲述:红松鼠········小棕熊的家。
重点学习难句:“有一条小溪从哪里出发?沿着······”请你们也来把这段故事讲一讲(集体讲——个别讲)3、教师继续讲述第三、四、五段,并在讲述第五段的时候出示风筝图片。
4、教师讲述第五段,幼儿重点学习仿说“早上好,愿快乐和友谊永远伴着你!”提问:风筝上写着什么祝福的话?(幼儿学说)教师用图示绘画这句话,并把“”快乐“友谊”留空,供幼儿填充。
大班社会教案《风筝》
大班社会教案《风筝》教案:《风筝》课时数:1节课(40分钟)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解读大班社会教材中的短篇故事《风筝》的主要内容。
2. 能够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描述风筝的特点和功能。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合作完成一项简单任务。
教学重点:1. 理解和解读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情感体验和表达。
2. 观察和描述风筝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1. 大班社会教材2. 风筝实物(如果有的话)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1. 视频播放:“风筝”的视频或者相关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老师问:“大家知道风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风筝吗?”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回答。
故事阅读(1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打开教材,找到《风筝》这个故事。
2.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故事,强调故事中的关键词和情感变化。
3. 老师进行情感体验引导,问学生:“小明为什么会很高兴?他的情感在故事中有什么变化?”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角色扮演(10分钟)1. 选择几个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其他学生观察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判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发挥角色的情感变化过程。
3. 观察扮演角色的学生,并进行简单的情感分析,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讨论。
风筝特点和功能(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风筝(实物或图片),描述风筝的形状、颜色和材料等特点。
2. 老师提问:“风筝是怎么飞起来的?为什么其他东西不能像风筝一样飞起来?”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引导学生描述风筝的功能,如风筝可以飞到天上、可以在天空中飞舞等。
合作制作风筝(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张纸和一些颜色笔。
2. 老师给学生简单的指导,让他们合作绘制风筝的形状和装饰,可以自由发挥创意。
3. 学生完成风筝绘制后,老师组织学生一起出去放风筝,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风筝》大班教案
《风筝(fēng zheng)》大班教案《风筝(fēng zheng)》大班教案《风筝(fēng zheng)》大班教案1活动(huó dòng)目标:1、教会(jiàohuì)幼儿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
2、学会按一定的规那么放风筝。
3、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
4、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材料准备:三组幼儿斜坡跑道自制风筝六只奖品活动过程:1、活动幼儿的全身:头部、上肢、下肢、腹背教师用语:春暖花开了,我们来学学花草树木在风中点头、摇晃的姿势好吗?2、练习追逐跑,为放风筝做身体上的准备。
二根本局部。
幼儿放风筝,让幼儿尝试错误。
教师用语:春天到了,你们自制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幼儿放风筝2、就幼儿在放风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正确的方法。
提问:他们六个人谁的风筝放得好?谁的风筝没有放起来,为什么没放起来?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去?幼儿讨论小结: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举,放出一段线,抓牢线。
快速奔跑,让风速将风筝托起。
3、请第二组幼儿再次尝试,就秩序问题再讨论。
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幼儿: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与人相撞?总结:从斜坡的右边跑上去,从左边跑下来,这样就不会两人迎面相撞了解。
奔跑时,注意前面小朋友,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4、提问:如果风筝被树枝刮住了,怎么办?怎样可以防止呢?小百科: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某某多年。
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风筝》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学习"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风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风筝》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幼儿能够:1.认识风筝及其功能,了解风筝的历史和种类;2.体验风筝飞行的乐趣,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3.能够正确使用简单的风筝,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风筝的介绍1.了解风筝的定义和起源;2.认识不同材料制成的风筝;3.掌握风筝的形状和部位名称。
2. 风筝的制作1.手工制作一只简单的风筝;2.给风筝装上线轮、风轮、尾巴等零配件。
3. 风筝的飞行1.选择合适的天气、地点和时间;2.练习正确使用风筝的方法;3.和小伙伴们一起飞风筝,体验飞行的乐趣。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风筝、飞行视频等情境,创造学习的氛围和兴趣;2.合作学习法:鼓励幼儿和小伙伴们一起制作和飞风筝,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体验式教学法:让幼儿亲手制作和飞行风筝,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1. 观看视频请幼儿们欣赏一些风筝飞行的精彩视频,让幼儿们感受到风筝的美妙。
2. 风筝的介绍1.回答问题:大家知道什么是风筝吗?风筝的起源在哪里?2.通过板书或图片介绍不同材质制成的风筝,让幼儿们了解风筝的基本形状和构造。
3. 制作风筝1.老师现场演示手工制作风筝的过程,要求幼儿借助老师的帮助完成;2.给幼儿提供多种颜色的纸、铅笔、尺子、剪刀等制作材料。
4. 风筝的装配1.老师讲解风筝的零配件(线轮、风轮、线组、尾巴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幼儿练习安装、调整和绑定风筝配件,学习如何调整风筝以适应不同的天气条件。
5. 风筝的飞行1.选择适合飞行的天气和地点,确保风力和空间足够;2.练习用线控制风筝的飞行高度和方向;3.和小伙伴们合作,起飞和降落风筝,共同体验飞行的乐趣。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制作和飞行过程中的表现,结合整体教学过程的情况,对幼儿的表现作出综合评价。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1.制作风筝时是否认真仔细,能否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2.飞行风筝时是否能够准确掌握线的长度和方向,是否能够遵守安全提示;3.是否能够积极与小伙伴们合作,共同完成风筝制作和飞行,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责任心。
《风筝》大班教案
风筝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关爱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风筝的历史和种类介绍。
2.风筝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材料。
3.风筝制作实践和团队合作。
4.风筝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介绍风筝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制作风筝提供社会环境背景。
2.教师示范法:教师制作风筝的过程中,让学生观看,通过教师实际操作,让学生领略风筝制作的具体过程和技巧。
3.学生实践法:学生进行风筝的制作实践,帮助学生加深对风筝制作方法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艺术素养。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成小组协作进行风筝制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0分钟)1.导入:通过图片或多媒体等展示风筝的形态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介绍:通过PPT或多媒体展示风筝的分类、制作方法、材质等,让学生了解风筝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3.学生实践:提供风筝的模板和基本材料,让学生进行风筝制作实践,辅导学生掌握风筝的制作技巧,让学生动手制作。
4.总结:让部分学生展示自制的风筝,让整个班级评价、点评。
### 第二课时(60分钟)5.复习:回顾风筝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6.学生实践:重新组成小组,进行更复杂的风筝制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协作,相互帮助,辅导彼此。
7.环保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制作风筝过程中切勿浪费资源,提醒学生如何妥善处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废料。
8.总结:展示各小组制作的风筝,班级评价、点评,鼓励学生相互给予建议和意见。
### 第三课时(45分钟)9.展示:将学生制作的风筝挂在教室内,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
10.评价:班级进行投票,选出最好的风筝,并对风筝进行全面评价。
11.总结: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感受团队合作和个人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教案《风筝》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
3、让幼儿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风筝,并把场地布置成"风筝展"。
2、风筝幻灯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风筝。
1、幼儿和教师走进活动室欣赏风筝展。
教师:孩子们,这儿是我们大家制作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幼儿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情况。
(教师先请大家说出自己喜欢那一只风筝,再请风筝的制作者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一些情况,增强幼儿的自豪感。
)
二、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1、教师出示"龙"形风筝的幻灯片。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风筝?(龙形风筝)龙代表什么?(代表中国)教师:没错,"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教案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风筝就诞生在我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
2、故事《风筝的起源》
教师讲故事《风筝的起源》后,提问:是谁发明了风筝是在很久很久教师小结:风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墨子的人发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
三、幼儿欣赏风筝的幻灯片。
1、教师:很多年过去了,到了现在,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喜欢到大自然里放风筝。
你们有放过风筝吗?老师这里有一些风筝图片,一来欣赏一下。
2、幼儿欣赏风筝图片。
图一:蝴蝶风筝教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风筝?(五颜六色的、好看的……)它的形状左右是一样的,有什么特点?(对称)是的,这是一只五颜六色的对称的蝴蝶风筝。
图二:鱼形风筝教师:这只风筝上有什么?(可爱的胖娃娃抱着一条红鲤鱼、荷叶、荷花……)人们在制作风筝时为什么会画上这样的图案?
教师:这是一只具有年画特点的风筝。
红鲤鱼在我们中国代表着吉祥、富裕,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画在风筝上,是希望年年有余,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
图三:小狗风筝教师:这只风筝是有几只小狗组成的?(三只)这种象糖葫芦一样由几只串在一起的叫串形风筝。
图四:夜光风筝教师:这只风筝很特别,上面有什么?(一亮一亮的小灯)这叫夜光风筝。
它适合在白天放还是晚上放?(晚上)为什么?
图五:最大的风筝教师:这只风筝长不长?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风
筝,有3500米长,这样的风筝一个人能放起来吗?(不能)怎么办?(需要很多人帮忙、合作、团结)那我们平时做事情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要这么样?(齐心协力、
图六:最小的风筝教师:看见风筝在哪了吗?这是世界上最小的风筝,只有零点几厘米长,比我们平时用的硬币还要小。
教师: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最长的风筝和最小的风筝是谁做出来的?都是咱中国人制造的,你觉得中国人怎么样?(聪明、能干……)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何感想?(骄傲、自豪……)是的,我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