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变革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与启示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与启示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与启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货币政策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演变。

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中国取得了很多成功,并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

本文旨在探讨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与启示。

一、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所以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政策的重点是满足国家的需要,刺激生产力的发展,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同时,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受到国际市场和国际金融标准的影响。

在1978年,中国签署了IMF协议,并参与到全球货币政策的制定中。

在这个时代,货币政策更多地聚焦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国际市场的影响。

二、货币政策的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货币政策不断地跟随全球市场的变化。

中国经济逐渐转型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货币政策也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准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国内对货币政策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的银行业也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国的货币政策对于国际市场越来越敏感。

这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变革,主要表现为更加注重资源分配和市场规律的遵循。

三、中国货币政策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货币政策有着明显的发展阶段。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一)市场化启动期在市场化启动期,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初期。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定位为稳定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发展。

为此,中国采取了差别化利率的政策,同时还大量引进外资,推进国际化发展。

(二)金融市场化时期在1986年,中国银行业出现了第一所股份制银行,国内金融市场也开始逐渐走向市场化。

在这个时期,货币政策的基础任务是稳定市场,并实现金融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中国还采用了隔夜保证金的做法,来遏制激进投资的炒作现象。

(三)改革开放后的基准利率百度网首页新闻h2016年10月24日火车头新闻-北京关键词: 政府,基准利率,货币政策10月24日,中国央行发布公告,宣布将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全面下调25个基点。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与反思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与反思

关 键 词 :货 币政 策传 导机 制
资本 市 场
货 币市场
我 国货 币 政 策 传 导 机 制 的演 进 过 程
1 7 年 , 国开始了改革开放 的伟 大 99 我
进 程 。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为 适应 经 济 改革 和 金
融 改革的要求 ,货币政策调控机 制逐步从 以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 控为主转 变 ,逐
19 年 ) 93
折 时期 , 由简单 的 信贷 渠道传 导 向 由利
率 、汇 率渠 道 以及 非货 币资 产价 格 渠道 所 组 成 的复 合传 导 机制 转 变。在 新 一轮 经 济 快速 增 长 的背 景 下 ,我 国如 何有 效
地 运 用货 币政 策 对 经 济进 行 宏观 调控 值
1 9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 7 9 直接影 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期 间里 , 我 国货币政策开始实行扩张化。1 9 8年 1 9 月 ,中国人 民银行取消 了实行对贷款 的限 制额度控 制。鼓励信贷投资* N大信贷投 n 资力度 ,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两次降低 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以刺激经 济的恢复增长。同年 3 , 月 中国人民银行对
( ) 币政 策 相 对 成 熟 阶段 ( 9 8 四 货 19 年
至今 )
我 货 政 传 机 的 国 币 策 导 制
演 反 进与 思
■ 王 江 (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 学院 新 疆石 河子 820 3 0 3)
◆ 中 图分 类 号 :F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81
19 年 ) 97
款准备金率 , 并采取利率手段 , 先后 3 次降
息 ,调 整 幅 度 创 1 年 之 最 。 1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与效果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与效果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与效果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以及各国之间经济联动的增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央行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调控货币供应量、稳定汇率、控制通货膨胀、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帮助维稳经济发展。

在此背景下,探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与效果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分类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分为市场操作工具、定向工具和宏观审慎工具。

1、市场操作工具市场操作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通过向市场投放或回收流动性资金,来调整货币市场利率和市场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以达到影响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规定银行存款准备金持有比例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可以控制银行的存贷比例,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从而达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目的。

2、定向工具定向工具是央行针对特定领域或机构制定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包括再贷款、再贴现、开展特别借款和定向降准等。

再贷款、再贴现是央行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低息、长期的再贷款、再贴现,以促进特定行业、地区或组织的发展。

开展特别借款是央行向金融市场提供特别的短期融资,并且在贷款方面进行严格的限制。

此外,央行还可以制定定向降准政策,针对特定领域或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以支持相关领域或机构的发展。

3、宏观审慎工具宏观审慎工具是央行为了减少银行系统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发展所采取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包括风险权重、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管理等。

央行采取这些宏观审慎工具来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具的选择和实力、经济环境和市场情况的变化。

因此,央行经常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和议题,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

1、市场操作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分析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货币政策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应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货币政策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角度,对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进行分析。

一、LPR改革LPR是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它是银行贷款利率的基准。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实施办法》正式公布,标志着LPR改革正式启动。

LPR改革的核心是通过金融市场化手段推动贷款利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贷款利率降低。

LPR改革不仅增加了市场对利率的敏感度,也有利于提高贷款利率传导效率。

二、定向降准定向降准是指央行对某一特定类别的金融机构或某一行业特别针对性地予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

2018年以来,央行已先后三次降低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

这种政策功效在于,定向降准能够从更精准的角度,为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在确保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三、进一步发挥MLF和PSL的作用MLF是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长期贷款便利,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的一种方式。

PSL是指央行为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提供的流动性支持。

在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将更加重视MLF和PSL这两种工具的作用,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助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

四、加强逆周期调节工具的运用逆周期调节是指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企稳。

其中常用的工具包括:逆回购、SLF、MLF、PSL等。

在新常态下,央行将继续加强逆周期调节工具的运用,以防范金融风险,稳定市场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五、推动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的一种市场化机制。

推动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关键举措是取消政策性利率,并逐步实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让市场主导资源的配置和利率的形成。

这也是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的方向之一。

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和效果

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和效果

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和效果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等控制经济波动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手段。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货币政策一直是宏观调控的核心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货币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本文将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和效果。

一、货币政策调整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货币政策主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实施收紧的货币政策,加大银行准备金率、提高利率等手段,限制了货币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这种收紧的货币政策对穷困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中国来说是必要的,但也限制了经济增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际经济的变化以及金融改革的推进,货币政策也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和变化。

1994年,中国开始实行市场化利率和汇率改革,进一步加强了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

2000年,国务院对货币政策进行了调整,强调货币政策要立足于控制通货膨胀,同时注重银行、外汇、金融市场等领域的管理,针对不同阶段经济的变化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目前的货币政策是以维护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为目标,主要的手段是调整利率、信贷、汇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

其中,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国也在探索数字货币的发展,为深化货币政策Lehuan背景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

二、货币政策调整的效果货币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资本市场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通常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从而影响短期内经济的增长速度。

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经济增长也不仅由货币政策决定。

但总的来说,中国实施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仍然是有效的。

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较显著,通货膨胀中,价格总水平普遍上涨。

而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往往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而货币政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个手段。

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比较稳定,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中国货币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货币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货币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时期。

以下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发展阶段:
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978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实
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货币政策主要以控制物价为主要目标。

人民币被严格管理,外汇管理严格,货币供应受到计划经济的调控。

2.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
推进,中国开始逐步引入市场经济机制,货币政策也开始逐渐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

人民币汇率开始逐渐市场化,并推出了金融市场改革,如发行人民银行票据和人民币债券等。

3. 经济改革与金融改革时期(1994年-2008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加强了宏观调控,实施了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

人民银行改变了货币政策工具,开始使用利率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和需求。

4. 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调整(2008年至今):全球金融危
机发生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来应对经济放缓的问题。

这些措施包括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

同时,中国还逐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了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影响力。

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环境以及国家发展目标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
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经济的变化,中国货币政策也将继续调整和完善。

中国近几年货币政策解读

中国近几年货币政策解读

中国近几年货币政策解读
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货币市场利率,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目标。

中国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首先,央行采取了逆周期调节措施,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引导银行信贷投放,以稳定经济增长。

同时,央行也注重控制通胀风险,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防止通货膨胀。

此外,央行还加强了金融监管,严厉打击金融违规行为,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中国货币政策的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央行实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改革,推动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改革利率形成机制,央行推动了市场利率的逐步市场化。

此外,在资本市场方面,央行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一方面,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货币政策需要更加灵活适应新情况。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近几年的货币政策旨在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目标。

央行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经济增长、控制通胀风险和加强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改革的进展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中国将继续改进货币政策框架,以应对新的经济形势,保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框架改革的挑战与思考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框架改革的挑战与思考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框架改革的挑战与思考中国央行的以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相结合的货币政策框架在近年来面临各种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本文梳理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框架,分析了改革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性,认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逐步从数量调控为主向以价格调控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利率双轨制的并轨尤为重要。

从1995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与金融体系的改革同步演变和发展。

从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而言,货币政策总体上较好地实现了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

尤其自2002年以来,每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均保持在3%以下,这一结果相当不易。

随着金融市场结构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是未来央行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在5月17日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利率并轨的重要性和具体思路。

《报告》称,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的重点是推动利率体系中的“两轨合一轨”,这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促使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进行风险定价,降低风险溢价,并进一步疏通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框架从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来看,中国人民银行长期以来采取的是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相结合的操作组合。

价格型工具通常指政策利率,数量型工具则关注信贷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政策利率工具早已取代数量型工具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手段。

而在中国,两类政策工具同时并存。

最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的一些创新性尝试意味着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在利率政策方面,鉴于2015年完全放开了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控制,央行开始尝试建立一套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的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这一尝试以2016年推出的利率走廊机制为代表,央行更加主动地调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后来进而扩展到以各类央行流动性安排为基础的政策利率)来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利率,再进一步影响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变动。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分析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等手段,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

在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也需要创新,以适应经济的新形势和需求。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体现在定向降准上。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而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全面降准可能导致流动性过度放松,引发资产泡沫等风险。

在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定向降准的方式,对特定领域或行业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对于创新型企业或小微企业,可以采取更加宽松的降准政策,以改善其融资环境。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体现在逆周期调节上。

在经济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需要根据经济景气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货币政策可以采取适度放松的措施,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而在经济上行周期中,货币政策可以采取适度收紧的措施,避免通胀压力过大。

在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应该更加注重逆周期调控,灵活运用政策工具,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体现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上。

LPR是银行对企业和个人贷款的主要参考利率,也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环节。

在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需要更加注重用市场化的方式决定LPR,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利率的市场化程度。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体现在金融监管上。

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风险和金融不稳定的风险依然存在,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进金融监管制度,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是必要的。

通过定向降准、逆周期调节、LPR改革和金融监管的创新,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的新需求,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的创新还需要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相结合,形成政策的协同效应,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货币制度

中国货币制度

中国货币制度中国货币制度是指中国政府在货币领域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货币发行、货币市场调控、货币政策制定等方面。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货币制度已经有过多次的变革和改革,这些改革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货币体系的发展。

首先,中国货币制度的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

那时候,商代使用个人掌管的契约货币,随着时间发展,货币取代了农产品交换。

在春秋时期,各小邦自己铸造货币,货币制度发展开始逐步完善并统一。

到了唐代,货币开始铸造成方孔钱,货币铸币权也开始收归于政府。

此后,货币制度就像其他制度一样,大幅度改革与调整。

其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成立不久即着手进行了货币改革,改革废除了肆虐的旧钞票,并颁布实施了人民币。

接着,人民银行成立并掌管全国货币。

到了19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市场化经济,货币政策逐渐与外商投资和消费关系联系了起来,并实施了新的货币改革。

第三,新世纪后中国货币制度再次进行了历史性改革,如1996年再次实施了市场化经济、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化货币制度。

此时,中央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实行,货币政策由人民币汇率代表制所取代,中国货币制度进入了国际化的阶段。

2015年,人民银行实行了新的货币政策,调整了利率,进行了货币控制,控制了通胀率。

当然,中国货币制度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人民币实行市场化改革后,市场由商业银行处理,即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共存关系。

此时,企业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为了获取更多优惠资金,有些企业会不顾法律规定希望进行短线投机,导致货币市场波动。

总的来说,中国货币制度历经了多次变革和发展,才逐渐适应以及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政府也将不断改进完善货币制度,更好地服务于民生经济的旺盛发展。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变革与演变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变革与演变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变革与演变中国货币政策是指央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手段,影响货币供应量及其增长速度的一系列决策与行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经历了多次变革与演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变革与演变。

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当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货币政策的作用也发生了改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货币政策被用作调节国内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手段。

政府通过执行货币政策来实现政策目标,主要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率和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

但在市场经济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变得更加复杂,不仅需要控制通货膨胀率和促进经济增长,还需平衡汇率和贸易政策的关系。

二、从传统货币政策向定向调控的转变传统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节利率及货币供应量来控制经济活动。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央行采用了紧缩政策,即通过减少货币供应来控制通货膨胀率。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货币政策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渐向定向调控的方向转变,即制定和实施定向政策,通过制定特定的政策以对冲风险,以实现稳定的经济发展。

三、从单一工具调控向多元化工具调控的转变在传统货币政策下,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是主要的调控工具。

在中国的货币政策中,更多的工具被引入用于调控经济。

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外汇政策等手段来控制利率、货币供应量和其它经济角色的行为。

同时,国家金融政策的配套也逐渐完善,金融产品的种类和市场机制逐渐多元化。

这些改革推进了货币政策工具多元化,提高了政策灵活性和实用性。

四、从粗放式监管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银行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监管主要是行政约束和规章制度,监管手段和方法比较粗糙。

但随着金融市场转型和金融风险的增加,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逐渐变得更加精细化。

监管不断推进仿真测试和规则制定,提高了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的精度,同时引入了反洗钱和反腐败等新型风险防范机制。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措施及推动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措施及推动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措施及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不断引入新的思路与措施,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旨在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措施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探究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趋势。

一、货币政策的措施1、货币政策技术工具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中,利率和货币供给是常用的技术工具。

我国最近一段时间采用的主要是利率调控,以达到调节市场经济结构的目的。

利率与货币供给的改变对市场短期回报、信贷需求、消费支出和进口出口物价等产生明显的影响。

2、货币政策的目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一个措施。

除此之外,我国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和稳定等方面的目标也在逐步加强。

近年来,宏观审视角度下的货币政策引导,以及宏观政策协调机制的建立,也为我国货币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潜力。

3、国际政策的借鉴与运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货币政策也越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论。

汇率和国际数据监测等也荣膺汇率和国际数据监测等,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了保障。

二、货币政策的推动作用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货币政策的调控不仅可以控制通货膨胀,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利率调控使得以技术和创新为主导的行业受益,如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产业受益。

货币政策的强势执行也有利于打造中央企业互动发展的战略,加快我国传统工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2、推动金融市场改革货币政策的执行创造了利于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环境。

在以盘活资产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现状下,货币政策的执行动态调整为市场推动和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支持。

同时,市场积极发展和改革的方向,也为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货币政策的执行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其变化趋势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其变化趋势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其变化趋势摘要:据央行5月6日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

一、2016年中国第一季度经济状况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总体稳中有进,经济运行出现积极的变化,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出口增速由降转升,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6.7%,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

与此同时,2016 年3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3.4%,比上年末高0.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7%,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4%,另外,3 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0%,与上年12月基本持平,同比回落 1.26 个百分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4612 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8.14。

二、2016年中国货币政策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局势,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增量,加强预调微调,保持灵活适度,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央行的宏观调控的战略调整有如下几点:一是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工具来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二是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加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和调节,注重维护短期利率平稳,适时下调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作用,充分运用价格杠杆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融资成本下行。

试论我国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新变革

试论我国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新变革
的 贷 款 扩 张 。 19 9 2年 、19 9 4年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又 先 后
在城 市信 用社 、 村信 用社推 行 资产负债 比 例管理 , 农 放 弃 了 对 它 们 的 贷 款 规 模 管 理 。 9 3年 , 国 人 民 银 19 中
行 在 有 关 改 革 方 案 中 坚 决 地 提 出 , 用 货 币供 应 量 、 要 信 用 总 量 、 同业 拆 借 利 率 和 银 行 备 付 金 率 作 为 中 介 目标 和 操 作 目标 。 格 说 来 . 四 个 目标 列 为 中 介 目 严 将
础 上 的 贷 款 规 模 管 理 .同 时 密 切 注 视 商 业 银 行 超 额
范围。
政 策 中 介 目标 的 做 法 相 比 已 经 是 一 个 突 破 。 由 于 信 储 备 的 变 化 ,提 高 了 金 融 宏 观 调 控 的 有 效 性 和 作 用 ( )改 革 使 中 央 银 行 不 再 对 非 银 行 金 融 部 门 发 二 放 贷 款 . 再 对 财 政 融 资 。改 革 投 融 资 体制 , 立 政 策 不 建 性 银 行 ,实 行 政 萧 性 金融 与 商 业 性 金 融 分 离 ,实 行 固
l9 9 5年 3月 , 全
国 人 大 会 通 过 了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中 国人
况下 , 制 住 国家专 业银 行的信 贷规模 和现 金 发行 , 控
就 基 本 可 以 控 制 住 货 币 供 应 量 。同 时 , 贷 规 模 作 为 信 中介 目标 也 容 易 进 行 控 制 。 随 着 金 融 机 构 和 信 用 方 式 的 不 断 增 多 .信 贷 规 模 不 宜 继 续 作 为 货 币 政 策 的 中 介 目标 , 因 为 通 过 国 家 银 行 信 贷 转 化 成 的 存 款 占 整 个货 币供 应量 的比重 仅为 一半左右 。9 1 后 , 19 年 备

6413 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6413 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让世界为之惊叹,而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将从历史演变和对经济的影响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变革与调整。

历史演变依靠传统的金本位制度在中国财政主权尚未恢复的那一段时间里,汉字文化圈诸国都是以流通在市场上的黄金和白银为交易媒介的金本位制度。

此后,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金本位制度逐渐失败。

我们在此不再对此深入探析。

解放初期货币松散无序中国解放战争胜利之后,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权的交替,使得当时的货币政策松散无序,失去控制,充斥了各种形式的“自由金融市场”,甚至出现了银行家和地方政府滥发纸币的现象,引发了银行危机和通货膨胀。

深化货币金融改革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货币金融改革也随之深化。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实施机构,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包括实行新币种统一、建立金融市场、实行存款保险、完善利率体系等,大幅提高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效率和透明度。

注重市场化定价机制随着市场条件和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货币政策的现状也变得空前复杂。

尤其在2010年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原则演变为“货币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利率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为辅”,进一步强调市场化定价机制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释放市场预期导向。

同时,货币政策的执行还要考虑到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资本市场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推动经济发展货币政策通过调控国内利率、汇率等因素,解决了从国内企业融资问题到各种相互关联的宏观经济调控问题的复杂挑战。

通过适当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我们可以适度控制货币供应量,拉动经济增长。

稳定价格和产品流通货币政策的执行与经济影响密不可分,货币政策稳定可保证物价稳定,保障国民生计水平。

同时,货币政策还可以控制资本流动,防范国际和地区金融风险。

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历程

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历程

2.调控措施 2003-2006年期间,我国中央银行采取的是稳中从紧 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强调“渐进式”,防止经济增长由 偏快转为过热和刚开始显现的物价上升现象。 实施的主要政策有: 第一:2004年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 上限; 第二:八次提高了金融机构存款(一年期提高至 4.14%)和贷款(一年期提高至7.47%)的基准利率; 第三:灵活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发行央行票据),保持 基础货币平稳增长; 第四:十五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从6%到14.5%), 实行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二、1987-1991年以反通胀为主要目标的“硬着陆式”调控 1.政策出台的背景 此阶段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也是通货膨 胀。由于我国中央银行在84-85年采取的紧缩政策尚未完 全产生效果,86年又转向放松信贷的政策,开始全面松动, 进一步导致了需求量的严重膨胀,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 健康发展。 本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需求膨胀—财政赤字—货币供 应量激增—物价上涨等几个方面的恶性循环。88年我国的 通货膨胀率创建国以来新高,达到了18.8%。为满足资金 需求,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导致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大。为 解决财政赤字,货币供给不断在大规模增加,在1991年 年底,M2余额已达到19349.9亿元。
面对此时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政府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处理好管理通胀预期调整经济结构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回归常态水平
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不断起伏(见图1-1),政 府为此采取了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干预和调节。从总 体来说,经济波动呈现谷位升高、峰位降低、波动幅度缩 小的趋势,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政府的政策调控水平在不 断提高。 在1984年之前,我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没有 分开。因此,我国真正意义上实践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 济是从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央行职能而建立起正式 的二级银行体制开始的。从此之后,可以把我国货币政策 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历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和差异及原因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和差异及原因

7.4
3.5-6.0
2.5
4.0-8.0
10.4
M2
目旳
实际
5.8-8.0
8.3
6.0-9.0
8.9
6.0-9.0
9.3
9.0-10
12.2
M3
目旳
实际
6.0-9.0
8.1
6.5-9.5
9.5
6.5-9.5
12.3
6.5-9.5
9.8
数据起源:美联储官网
美国货币政策工具旳演变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存款准备金率-中小型金融机构(%)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旳演变
公开市场操作
正式 暂停 恢复 开启 交易 操作
最为主要旳 货币政策工
具之一
1996 1997 1998
2023
年份 发行额 年份 发行额
1998-2023年我国国债年发行额
1998 3808.70 2023 6280.10
1999 4015.00 2023 6924.00
再贷款
• 多次利率调整,使商业银行资金成本 升高
• 冲销外汇占款,加大了回收再贷款的 力度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旳演变
现行货币政策工具
指导性贷款计划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旳演变
指导性贷款计划
2
1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指导性贷款计划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货币政策历史

货币政策历史

货币政策历史1.计划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1949年至1978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的是封闭式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货币政策主要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

这一时期,人民币作为国内唯一的法定货币,其管理和区域分配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配合国家财政政策,保障资金供应以支持政府主导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

2.改革开放与市场化改革(1978年至1993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货币政策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随着经济主体的增多和市场活动的活跃,中国人民银行逐步调整了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方式,从单一的行政指令性管理转向更灵活的市场化手段,并开始注重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运行。

3.法制化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1995年至今)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明确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明确了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采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更加关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作为主要的中介目标。

1)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买卖短期国债等金融工具进行流动性调节,标志着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进入21世纪,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再贷款与再贴现政策、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多种工具,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例如引入宏观审慎政策,以更好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并结合经济新常态下的结构性改革需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4.利率市场化改革(1996年至今)自199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包括取消贷款利率上限、放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等措施。

2013年7月,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5年10月,取消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向着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方向转变。

在这个转轨时期,中国的货币政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
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渐从政府行为转向市场行为,市场化
程度不断加深。

国家开始逐步放开利率管制,让市场自主
决定利率水平,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金融市场
进一步开放,鼓励金融机构多样化发展。

2.独立性不断增强
过去,中国的货币政策总是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但在
转轨时期,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渐在实现政治独立性的同时,也加强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独立性。

这使得中国
能够更灵活地调节货币政策以应对各种经济风险。

3.稳健性成为主导
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渐转向中性和稳健,即遏制通货膨胀
的同时,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这主要是因为过去过度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稳健
的货币政策不仅可以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还可
以提高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增长。

4.强调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在转轨时期,中国政府强调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政府开展了大规模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货币政策的最新
动态和变化。

同时,政府也在不断提高内部人员对货币政
策的理解和宏观调控能力,使政策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实
际情况。

总的来说,在转轨时期,中国的货币政策不断向着更加
市场化、独立、稳健、透明和公开的方向发展。

这种货币
政策的转变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变革第一部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部分,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

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国内习惯于称其为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国内常称之为备付率)。

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和超额准备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近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

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使当时的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透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

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从1985年开始将法定存款准备率统一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准备率。

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9月进一步上调为13%。

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1998年3月20日。

我国的法定准备金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按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一般存款账户,统称备付金存款账户,用于资金收付。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备付率做了具体规定,要求保持在5%—7%。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各家银行经营的特点重新确定了备付率,工行、中行不低于6%,建行、交行不低于5%,农行不低于7%。

到了1998年,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变化和银行体制改革的推进,当时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出现了不少缺陷,必须进行改革。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来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存款准备率从13%下调到8%,超额准备金及超额准备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对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对各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旬考核;金融机构按法人统一存入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低于上旬末一般存款余额的8%,人民银行对其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利率处以罚息。

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在人民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出现透支,人民银行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金融机构不按时报送旬末一般存款余额表和按月报送月末日计表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八条予以处罚。

上述处罚可以并处;调整金融机构一般存款范围。

将金融机构代理人民银行财政性存款中的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

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将一般存款的一部分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人民银行。

1999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2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

从2003年9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

从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主要内容是,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

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高、不良贷款比率越低,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低。

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

此项政策调整不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经济生活。

考虑到我国各类金融机构改革进程的差异,尚未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暂缓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根据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自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

其他金融机构仍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附:存款准备金率的六次调整第二部分:我国中央银行再贷款与再贴现政策的改革一、再贷款政策再贷款,即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就可以达到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的目的。

改革以来我国的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是与信贷规模管理配套使用的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按再贷款期限长短不同,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可分为三种类型:年度性贷款、季节性贷款和日拆性贷款。

为了提高再贷款政策的灵活性、有效性,近年来。

中央银行已把再贷款的重点放在季节性和日拆性贷款上。

因为季节性和日拆性贷款期限短,有利于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状况进行及时的调节。

再贷款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80年代末期在资产总额中占75%左右,90年代后再贷款规模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占较大比重,到了1999年再贷款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也约为43.49%,相比美国的情况,再贷款额仅占美国中央银行资产总额的1%左右。

巨额再贷款保证了信贷计划的实施,是我国货币直接调控的一大特色,但同时也是货币失控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国的货币供应调控手段要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货币政策工具也面临着重大的更新,再贷款政策的作用会逐渐弱化。

1997年底,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改进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管理的通知》,决定从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在推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率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的管理体制。

这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的重大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将从过去依靠贷款规模指令性计划控制,转变为指导性计划引导,并以指导性计划执行情况作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监测目标。

这一信贷管理体制的重大变化,也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要对再贷款政策工具进行调整,并且在后来的几年中再贷款的功能确实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再贷款规模在逐步缩小,对货币调控的能力下降。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规模为15373.9亿元,到了2004年下降到了9376.35亿元。

如果从相对比重看,下降的更明显,1999年再贷款规模占中国人民银行总资产的规模为43.49%,2004年中该比重下降为11.92%。

需要指出的是,在再贷款总体规模下降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大幅增加再贷款,发挥它们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1998年到2001年,人民银行对这类金融机构的再贷款逐年增加,累计增加了800多亿元;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也是逐年增加,2000年、2001年、2002年分别增加了333亿、200亿、260亿的再贷款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的通知》,决定从2004年3月25日起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

再贷款浮息制度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授权的范围内,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在再贷款(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公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加点幅度的制度。

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不涉及企业和居民个人。

再贷款浮息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对期限在1年以内、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0.63个百分点。

以20天以内再贷款为例,现行基准利率为2.7%,加点浮息后为3.33%。

再贴现利率在现行再贴现基准利率2.97%的基础上加0.27个百分点,加点浮息后利率为3.24%。

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再贷款浮息分三年逐步到位,且到位后加点幅度减半执行。

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又一重要步骤,有利于完善中央银行利率形成机制,逐步提高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有利于理顺中央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资金利率关系,提高再贷款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有利于再贷款利率制度逐步过渡到国际通行做法。

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系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的调整不仅可以影响到市场中货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再贴现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再贴现政策的发展是建立在票据市场发展的基础上的。

1980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用市场调节搞好经济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着手研究票据贴现问题,并决定先在两个区办事处试点。

1981年,人民银行上海市杨浦和黄浦两个区办事处合作试办了第一笔同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之后上海市徐汇区办事处、安徽省天长县支行又合作试办了第一笔异地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

之后上海市分行向总行提出了《关于恢复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请求报告》,总行对报告作了批复,肯定了其试点,并决定在重庆、沈阳、河北等部分地区进行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试点。

经过几年的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并决定从1985年起在全国开展这项业务。

随着票据业务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也开始着手开展再贴现业务,进一步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

1986年人民银行又颁布了《再贴现试行办法》,开始对专业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

1988年,针对全国大范围的贷款拖欠情况,作为清理拖欠的一项措施,提出进行银行结算制度改革,要求大力推行商业票据,将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关系票据化。

198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银行结算办法》和《银行结算会计核算手续》,对商业汇票的结算、承兑、贴现、再贴现的处理程序和会计核算手续作了明确的规定,1991年国家在组织清理三角债工作贴现,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银行贴现、再贴现业务的发展。

同年9月份,针对商业汇票推行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和银行为套取银行资金,违反规定签发、承兑和贴现商业汇票等,人民银行颁发了《关于加强商业汇票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商业汇票的使用和银行票据承兑与贴现行为。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1994年,人民银行先后颁发了《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再贴现办法》和《商业汇票办法》,提出要加强人民银行金融宏观调控,对于货币信贷总量的控制,要由过去的信贷规模为主的直接控制逐步转向运用社会信用规划、再贷款、再贴现等手段的间接控制,减少信用放款,增加再贴现和抵押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