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聚落空间形态

合集下载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问题研究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问题研究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要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农村复兴战略。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大规模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发展更好地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会议上指出,对农村发展最重要的是继承村庄的文化背景,保护村庄的景观并塑造村庄的自身特色,使人们能够看到山,看到水,记得住乡愁。

尽管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农村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更好的保护与发展乡村,使其能够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地域文化,是我们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1.1.2 传统村落保护的热潮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传统村落,国家住建部、文化部等四个部门于2012年9月,联合成立了一个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专家委员会,在会议上,决定将以前的的“古村落”名称更改为“传统村落”,以反映传统村的文化价值和传承的重要性。

2012年12月,国家住建部等部门组织了对我国传统村落的首次调查,经过多个地区的初步评估和推荐,经过专家委员会的审查并认定,具有重要安全价值的第一个重要646个村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庄名单,其中江西省33个,包括所研究的南昌安义古村群罗田村;2013年8月,公布了中国传统乡村名录中的第二批村庄,共计915个,其中江西省有56个,2014年11月,公示了第三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共计994个传统村落,其中江西省有36个;2014年11月,宣布了第四批列入中国传统村庄名单的村庄,共有1602个传统村落,其中江西省有50个;2019年6月,宣布了列入中国传统村庄名单的第五批村落,共计2666个传统村落,其中江西省有168个。

目前正在申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庄。

在继承我们的农业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村落正在逐步建立。

它不仅是历史记忆,而且还包含文化的发展,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11cody】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11cody】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一)1、城市: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特殊聚落,具有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

2、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

(二)1、大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2、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3、中心县:简单地说即中心城市所在的县或至少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化地区里的县。

(三)1、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

2、中心位置:位于区域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这种有利的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新的交通线,促使城市的发展。

3、重心位置:中心位置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区几何中心,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地区的重心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行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重心位置。

在这里形成的中心城市也具有和重心位置一样的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

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

4、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避免与中心城镇的竞争冲突,而具有好于一般次中心的发展表现。

5、门户位置: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6、实体转运: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如水运转为铁路运输。

7、商业性转运: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

8、政治性转运: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时需要付关税。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考试内容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2)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3)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二、考查方式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主要通过等高线图或区域图考查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三、考点分析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分类:按照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3.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如断层、沼泽等),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考点训练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1.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地区有河流且民居屋顶较斜,应为多雨的南方地区。

该聚落面向太阳,夏季风影响明显,应是建在丘陵南坡地带,多地形雨,降水丰富,为了有利于雨水下泄,其聚落建筑坡状尖顶;为了便于出行,其聚落位置临近交通便利的河流附近;从图中看出,该聚落多植被覆盖,这有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读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回答2~3题。

2.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3.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A.客货运量大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解析:台湾岛中部为山地,沿海为平原,环岛修建铁路难度小,节省投资。

聚落的形态知识点总结

聚落的形态知识点总结

聚落的形态知识点总结一、聚落的形态类型1. 圆形聚落这是一种古老的聚落形态,通常由一圈圈循环排列的房屋构成,中心通常是集市、寺庙或其他公共场所。

这种形态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居民之间的距离更加均匀,也便于集市和其他活动的开展。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还可以看到这种形态的聚落,比如云南的哈尼梯田。

2. 直线聚落这是一种沿着河流或道路线性排列的聚落形态,通常由一条主干道和两旁的房屋组成。

这种形态有利于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更容易被外界所发现。

在古代,许多中国的古镇和古村落就采用这种形态,比如江南的水乡地区。

3. 方形聚落这是一种城市化的聚落形态,通常由规整的方块区域和街道网格构成,建筑物多为砖瓦结构,规模较大,有城墙或围墙作为防御设施。

这种形态在古代的中国城市中较为常见,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和南京的瓦市街区。

4. 融合聚落这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形态的聚落,通常由不同的城市元素、农村元素和自然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景观和风貌。

这种形态在现代城市和乡村中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生态和文化价值,比如丽江古城和桂林山水。

5. 独立聚落这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聚落形态,通常由山区、荒漠或孤岛上的房屋组成,与外界隔绝,具有较强的自治和封闭性。

这种形态在古代的中国西部地区和南海诸岛中较为常见,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

二、聚落的形态特点1. 地理环境聚落的形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比如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因素会影响聚落的位置、布局和建筑风格。

比如山区的聚落往往依山而建,水乡的聚落往往依水而建,沙漠的聚落往往以遮风挡沙为主要考虑。

2. 人口规模聚落的形态也会受到人口规模的影响,人口规模较大的聚落往往规模较大,通常由多个社区和街道组成,而人口规模较小的聚落往往规模较小,通常由若干家庭和房屋组成。

3. 经济结构聚落的形态还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不同的聚落由于经济结构不同,其建筑风格、功能布局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农业地区的聚落往往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产业,工业地区的聚落往往以工业和商业为主要产业。

2019 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地理考试说明

2019 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地理考试说明

2019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考试说明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9〕11号)和《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渝教基发〔2018〕24号)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级普通高中学生课程设置及周课时安排表的通知》(渝教基发〔2018〕28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普通高中教学实际,制定本考试说明。

一、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3.试卷结构、题型及分值:(1)题型、题量及分值题型题量分值单项选择题 24个 72分(每小题3分)综合题2个 28分(2)考试内容及分值内容模块分值必修地理1 约40分必修地理2 约40分必修地理3 约20分二、 考核目标与要求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试题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

●能够比较准确地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初步掌握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

第1页(共13页)●能够初步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地理问题建立正确联系。

●能够进行相关地理计算,能够初步掌握填绘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文字语言比较准确、简洁地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

●能够结合有关地理事实材料,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比较准确、简洁地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识别地理问题。

●能够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进行评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聚落形态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聚落形态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北牧民 聚落变迁 空间机理 港口城市 港口 港-城界面 殷商 村邑 村落社会 定居点 宗邑 宁波 城邑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科研热词 集村 都邑邦国 部族国家 赵过 街巷空间 菱湖镇 耕作法 空间形态 环嵩山地区 演替模式 河网 江南水利 汉代 民族的国家 时间差异性 早期聚落 散村 复合制 喀什街巷 区域地形 传统中国 代田法 乡村聚落形态 中心聚落 东苕溪 三杨庄遗址 9000 ~ 3000ab.p.
2011年 科研热词 驱动机制 里 遗迹 白陶 田宅 演变阶段 演变态势 汉代 南洼遗址 农村聚居 农业聚落 二里头文化 中国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8年 序号
科研热词 1 原始聚落 2 公共权力 3 公共事务
推荐指数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边镇 蔚县 蒙城尉迟寺 聚落遗址 聚落形态 社会性质 社会变迁 滇族墓区 文化体征 审美价值 堡寨 华北乡村 上古时代

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黑吉辽卷]专业服务在美国属于高技术产业部门,为其他部门或消费者提供(咨询、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与技术服务。

通常,专业服务集聚分布于中央商务区。

如图示意部分高技术产业部门在纳什维尔大都市区的集聚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1~2题。

1.与集聚在中央商务区相比,纳什维尔的专业服务集聚地()A.人才更充裕B.交通更便利C.租金成本更低D.服务对象更多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中央商务区周围集聚了大部分高技术产业部门,且集聚地分布较广,而专业服务集聚地距其他高技术产业部门均有一定距离,中央商务区人才更充裕,A错误;中央商务区周围有多条交通线,交通更便利,B错误;纳什维尔的专业服务集聚地远离中央商务区,租金成本更低,C正确;中央商务区人口更密集,服务对象更多,D错误。

2.纳什维尔专业服务的集聚能够()A.带动新的商务中心形成B.促使生物技术公司集聚地北移C.带动新的人口核心形成D.促使通信技术公司集聚地南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专业服务为其他部门或消费者提供专业知识与技术服务,并不能提供过多的商业活动、带动人口集聚,A、C错误;专业服务为其他部门提供专业知识与技术服务,读图可知,生物技术集聚区位于专业服务集聚区的南部,因此专业服务的集聚会吸引生物技术公司北移,而通信技术公司对交通通达性和通信便捷程度要求更高,其集聚区已经位于交通更便利的中心商务区,一般不会选择南移,B正确,D错误。

[2024·广东卷]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旧城核心地带的某片区,19世纪初期工业繁荣,交通便捷。

20世纪30年代开始,该片区工业快速衰落。

后经持续更新改造,该片区现已建成国家剧院、艺术中心和电影院等文化场馆,成为伦敦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创意片区之一。

据此完成3~4题。

3.更新改造初期,选择该片区布局文化场馆的最有利条件是()A.失业工人数量多B.工业闲置用地多C.功能分区较完善D.生产技术水平高答案:B解析:失业工人数量多与城市更新改造、文化场馆布局的关系不大,失业工人数量多是城市功能区更新改造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A错误。

2021年湖南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2021年湖南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考点二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和空间形态
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创新思维
学科素养探究 北极航道——冰上丝绸之路
材料一 2017年7月初,中国与俄罗斯开始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 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所谓“冰上丝绸之路”,就是通过北冰洋向 欧洲开辟的北极航道。俄罗斯邀请与中国合作共建的是东北航道,这条航 道西起西北欧北部海域,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连接东北亚与西 欧最短的海上航线。
航速(节)
14.4
14.4
14.4
消耗燃油(吨/日)
36.7
36.7
36.7
航次消耗燃油(吨)
1 248
734
1 578
含油区
表格二 北极地区能源资源储量分布
原油 (10亿桶)
天然气 (万亿m3)
液态天然气 (10亿桶)
西西伯利亚盆地 3.66
651.50
20.33
北极阿拉斯加
29.96
221.40
材料二 北极东北航道与传统航道比较图。
材料三 北极航道的相关数据统计。
表格一 挪威纳尔维克—中国青岛三条航线所需航程及消耗时间对比
航次细节
通过苏伊士运河
通过东北航道
通过好望角
距离(海里)
11 800
6 800
15 075
船型
巴拿马型
冰区加强巴拿马型
巴拿马型
载货能力(吨)
68 000
68 000
68 000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a.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山区一般运输方式单一、线路少,商业网点密度小于平原。

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复习测试卷:11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Word版含解析

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复习测试卷:11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Word版含解析

11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选择题读日本运输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2009年公路运输已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其原因主要是()。

①地势平坦开阔,公路四通八达②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③公路运输量大,耗能少,运费低④汽车工业发达,汽车拥有量较大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2009年公路运输已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其原因主要是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日本汽车工业发达,汽车拥有量较大。

答案 C2.从2000年到2009年,水运在日本货运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有()。

①河网密布,通航里程较长②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依赖严重③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④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结合日本概况可知,水运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依赖严重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答案 B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有的百分比(%)比较表。

读表回答3~4题。

3. ③地区是()。

A.黄河中游B.长江中游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解析③地区货运方式以公路为主,说明地势起伏较大,应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答案 C4.①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A.木材B.煤炭C.粮食D.铁矿解析①地区货运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水运比重很小,应为黄河中游地区。

该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故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以煤炭为主。

答案 B《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太中银铁路于2011年1月11日正式通车运营,彻底结束宁夏中北部、山西西南部没有铁路以及太原、银川两地间没有直达火车的历史。

此后,从太原至银川只需5个小时,用时仅相当于公路的1/4。

据此完成5~7题。

5.与太中银铁路相交的铁路线有()。

①京包线②包兰线③同蒲线④陇海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京包线从北京至包头,位于太中银铁路的北部,没有相交;陇海线从江苏连云港至兰州,位于太中银铁路的南部,没有相交。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29交通运输方式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29交通运输方式和

第二局部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学案29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习目标】①识记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

②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③学会结合案例中的区域和布局图,判断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开展方向。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影响读浙江嘉兴略图,答复以下问题。

交通方式对聚落空间典例的变化形态的影响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江南运河)和新的交通方式开展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陆路(沪杭铁路)运输的开展而变化沿京杭运河的城市随着大运河的淤塞、某种交通方式的衰海上运输的开展、京沪铁路的建成,使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落沿线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根本保持不变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读株洲和武汉城市略图,答复以下问题。

2表现: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并以此为主要开展轴。

(2)实例:图中株洲市主要沿京广铁路(图中甲)开展;武汉市位于汉水(图中乙)和长江(图中丙)集合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沿江分布的特点。

1.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的兴衰有什么影响?答案:交通线路的改变常引起在交通要道沿线开展起来的聚落的繁荣或衰落。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读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

3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小平原交通便利,交通线路密集成网大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密度不一定大于山区。

一般来讲,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较大。

但在热带、寒带的平原地区,由于气候恶劣,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的密度也很小。

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交通最优原那么。

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表现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开展和变化密切相关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2.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哪些根本条件?4答案: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根本条件: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捷兴旺的交通运输。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必修1第4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必修1第4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1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选择题1.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四周地貌多样,风景美丽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聚落的区位条件,然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寻求有利于上述地理现象进展的条件。

依据图上等高线特征,分析甲地位置的优越性如下所示: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多条道路相交→交通便利。

答案 C读下图,回答2~4题。

2.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A.峡谷B.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D.沙丘3.西藏山南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A.半山腰B.狭窄河漫滩平原C.三角洲平原D.高山顶部4.西藏山南地区聚落分布的成因()。

A.河谷地势低,气候暖和B.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C.半山腰降水丰富D.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解析第2题,图中所示怒江河段为上游河段,多峡谷。

第3、4题,高原地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其缘由是地势低,气候暖和,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答案 2.A 3.B 4.A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回答5~7题。

5.村落图示分布的缘由是()。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B.平原面积平坦开阔,便于农耕C.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分布D.为躲避野兽攻击6.假如甲聚落进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A.地形、气候B.气候C.河流、地形D.矿产资源7.图中村落属于()。

A.条带状村落B.放射状村落C.集中式村落D.圆形村落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村落沿河道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这样可以靠近水源,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甲聚落若进展成为城市,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受河流影响外,该地等高线稀疏,且低于100米,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城市建设。

答案 5.C 6.C7.A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阴影表示聚落),回答8~9题。

8.图中聚落分布在() A.河口三角洲上B.山麓冲积扇上C.河岸阶地上D.河谷平原上解析据图可以推断聚落分布在山麓处的河流冲积扇上。

2020年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1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1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含答案解析)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专题(十一)、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考点1】交通运输方式1.(2011文综,36(3))下图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答案】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

【解析】石油运输最合理的方式为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具有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等优势。

2.(2011文综,12(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

【答案】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用知识能力。

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稳利于通航。

读甲省(河南)图可知,甲省西部地势较高,为众多河流上游,水量应该较小;甲省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不利通航;图示显示,甲省河流虽然较多,但互不联通,没有形成河运网络。

3.(2011文综,36(2))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

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6分)【答案】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有利于飞机航行。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定位能力和知识调用能力。

据经纬度等信息可知甲为塔里木盆地。

解答该题应注意联系塔里木盆的气候、地形、人口和城市分布等状况来阐述发展航空运输的必要性。

【考点2】交通运输布局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调整铁路约7500千米。

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 (2011文综,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答案】A【解析】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从图中可知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地势平坦,所以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

马王堆《箭道封域图》所见聚落分布及特征

马王堆《箭道封域图》所见聚落分布及特征

马王堆《箭道封域图》所见聚落分布及特征*内容摘要:本文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箭道封域图》的信息,认为该图具有行政区划作用的地图,其正式的名称或许称为“舆地图”,也简称为“舆图”或“地图”。

并讨论了地图上的聚落特征,认为地图上信息特征明显,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军队状况或与汉初形势有关,从绘制符号上看,认为这幅地图不是一张固定的用来查看使用的地图,而可能是一张动态标注“封域”内乡里聚落变动图。

又根据地图上的户数和人口的统计与变化,对该地区的行政化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马王堆《箭道封域图》聚落分布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幅帛绘地图,整理者命名为《地形图》和《箭道封域图》,墓主为汉长沙国相轪侯利苍之子。

[1]两幅帛地图上都绘制有大量的聚落地点,为研究这一地区的聚落分布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以《箭道封域图》为例讨论这一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

一、《箭道舆地图》的命名长沙马王堆M3出土的第二幅地图,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将这幅地图命名为《驻军图》,[2]谭其骧先生称之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图》,[3]詹立波称之为《守备图》,[4]傅举有、李均明根据《驻军图》所绘的内容,认为该图所绘的是具有军事作用县一级的行政单位的“封域”,[5]邢义田认为该图“很可能是一张汉代郡国常有,普通的箭道行政区地图,在汉代或应名为箭道图或箭道封域图”并得到学界认可。

邢义田从这幅地图上看到从西南角的石里到故乘城有50里,到图中央的箭道有60里,封里到箭道也是50里,以此比例推测箭道的边界大约在100里左右。

那么整个箭道方圆大致有100里左右,而这个面积也正好合于《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说的汉代一县“大率方百里”的规格。

因此这幅图从性质上,“更准确地说,应是箭道图或箭道封域图”。

[6]考察秦汉史料有关封域的内容,知“封域”一词或许是对图上内容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一种概括性说法。

联系《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有关地图的史料,关于已经形成图画制品且具有行政区划作用的地图,其正式的名称或许称为“舆地图”,也简称为“舆图”或“地图”。

高中文综试题

高中文综试题

雨后晴特辑1.英国的伦敦从城市最初形成到现在,发展经历的过程是()A.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B.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C.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D.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郊区化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来表示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D.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引发中国的民工潮的因素是()A.自然条件的改变 B.国家政策的规定C.经济因素 D.宗教因素4.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人口合理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发生变化C.人口合理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人口合理容量变小5.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A.平原地区 B.山区或丘陵地区 C.内陆地区 D.湿润的气候区6.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A.调节气候B.降低噪音 C.保持水土 D.涵养水源7.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梯田的原因是()A.技术力量达不到 B.不利于水土保持 C.不能耕作D.交通不便8.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市场B.土壤C.地形D.水分9.水稻不能生长在()A.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10.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不符的是()A.家庭经营B.商品率低 C.田地规模小D.采用旱地直播11.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12.关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的选择,欠妥的是()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C.距海港较近,交通方便 D.经济发达,本地有广阔的消费市场13.近代首先颁布废止女子缠足法令的政府是()A.清政府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C.国民党政府D.人民政府新中国14.市民买粮食除了钱外还需要粮票,最有可能存在这种现象的年份是()A .1840年 B.1912年 C.1949年 D .1966年15.近代中国首先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局面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局B.天津机器制造局C.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16.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奠定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前夕C民国建立以后D新中国成立后17.在辛亥革命时期,老百姓能读到的报纸是()A.《人民日报》B.《红色中华》C.《中央日报》D.《民报》18.中国电影无声历史结束的标志是()A.《定军山》拍摄成功B.《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C.《渔光曲》拍摄成功D.《风云儿女》拍摄成功19.下列各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 )A.引起“商业革命”B.引起“价格革命”C.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20.1870年以后,推动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国际贸易的扩大发展C.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D.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21.1929年,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席卷美国。

《高考风向标》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

《高考风向标》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

同等级别的 3 个城市,D、E、F 是比 A、B、C 级别低的
同等级乡镇。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 最先连接哪两个城镇较为合理?( )
图 11-1-5
A.A—E B.C—D C.A—C D.都一样
【答案】C
点拨:由图可知 A、C 地处平原地
区,B 位于山谷中,根据人口与聚落分布的一般规律, 城市 A、C 附近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城市 B 虽然城市级别与城市 A、C 相当,但因其处在山区,城
镇增多→从经济因素考虑→可以加大运输量,促进沿线
城镇的经济发展。 答案:考虑到经济因素,尽量多经过村镇,以加大 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3)为更好地发挥图中 I、Ⅱ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 可采取适当的措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笔画出。
有效发挥图中 I、Ⅱ两条河流的运输
作用。
分析提取信息得知→即是加强两河 流的联系,提高水运能力→两河间修建人工运河→位置 为两河间距离最近处。 答案:修人工运河(图略)
4.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 原因是( )
A.虚线处直线距离近,经过的地方少
B.虚线处是河谷,建铁路容易被冲毁 C.虚线处人口密度过小,不用建铁路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答案】D 点拨:日本本州岛铁路呈环形,主要是
受地形限制,中间是山地,四周是沿海平原。根据地形
特征和日本当地的具体情况比较两条线路,最大的可能 是虚线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行政效能等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济南西部应依靠客
站对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的巨大拉动作用,进一步扩
大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京沪铁路经过山
东省西部,必然加快商品流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 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聚落形态研究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聚落形态研究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科研热词 都邑邦国 部族国家 街巷空间 菱湖镇 空间形态 环嵩山地区 演替模式 河网 江南水利 民族的国家 时间差异性 早期聚落 复合制 喀什街巷 区域地形 中心聚落 东苕溪 9000 ~ 3000ab.p.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科研热词 1 原始聚落 2 公共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边镇 蔚县 蒙城尉迟寺 聚落遗址 聚落形态 社会性质 社会变迁 滇族墓区 文化体征 审美价值 堡寨 华北乡村 上古时代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科研热词 龙山文化 鱼化寨遗址 遗址 述评 评述 聚落形态研究 相对独立 盐业考古 皖北地区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新型城乡形态 岳石文化 山东 尉迟寺 大汶口文化 城市形态 城乡一体化 半坡类型 仰韶文化 乡村(聚落)形态 中心聚落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藏北牧民 聚落变迁 空间机理 港口城市 港口 港-城界面 殷商 村邑 村落社会 定居点 宗邑 宁波 城邑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2011年 科研热词 遗迹 白陶 南洼遗址 二里头文化 推荐指数 1 1 1 1

初中地理《聚落的形态》教案

初中地理《聚落的形态》教案

初中地理《聚落的形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聚落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理解多样化的聚落形态;3.掌握聚落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1.聚落的基本特征;2.多样化的聚落形态。

教学难点:1.聚落形态的形成原因;2.比较不同聚落形态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来探究不同聚落形态的原因和特点;2.图片分析法: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不同聚落形态。

教学资源:1.电子课件;2.实物图片。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1:导入引入(10分钟)1.利用一张图片展示不同形态的聚落,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这样的聚落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引导学生回想之前的学习,回答聚落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教学环节2:知识讲解(30分钟)1.利用电子课件,介绍不同形态的聚落,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2.介绍城市、乡村和移民聚落的形态,以及它们背后的原因。

3.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聚落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环节3:实例分析(4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图片中的聚落形态。

2.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中的聚落形态,推断可能的形成原因,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比较。

3.每组代表就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汇报,并与全班讨论比较不同聚落形态的优缺点。

教学环节4:综合归纳(2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不同聚落形态的特点和优缺点,形成一个表格或概念图。

2.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不同聚落形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b.各种形态的聚落有什么优点和缺点?c.聚落形态的选择和影响因素有哪些?教学环节5:作业布置(10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个聚落形态,分析其形成原因和优缺点,并写一篇短文。

2.引导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的聚落形态,记录并思考其形成原因。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物图片的观察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究不同聚落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汇报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并比较不同聚落形态的优缺点。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1
两种聚落 景观有什 么不同?








居民所从 事的生产 活动有什 么不同?
2
一、乡村和城市
比较乡村和城市,完成下表:


人农田




鱼塘
密度 道路 度

果园
高度 车辆
乡 村
稀疏 矮




城 密集 多 大 市高


自然 生 景观 产 改变 活 大小 动
耕作

放牧
捕鱼
伐木
大 工业 服务业
3
农村
12 34
牧村
渔村
林场
根据从事生产不同,乡村聚落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4
A
B
分析,连线:
村落景观 分布地区
c
A
亚洲
B
非洲
C
欧美
5
二、聚落和环境
水源: 充足
土壤: 肥沃
地形: 平坦
气候: 适宜
自然资源: 丰富
交通: 便利
6
DC B
A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 密集;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13

城市聚落
类 的
乡村 聚落

住 地
聚落和环境
——
聚 落
会变化吗?
主要影响因素: 地形、气候、资源、 交通、水文、土壤…… 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 聚落 密 ;集 在高山荒漠地区, 聚落 少或没。有
民居建筑的差异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4

2019中考地理知识点全突破专题11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含解析)

2019中考地理知识点全突破专题11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含解析)

专题11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A. 便利的交通B. 平坦的地形 C. 自然资源贫乏 D. 水源充足2. 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示地区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A. 在图示地区的南部重点发展柑橘种植业B. 在②地附近地区培育天然橡胶林C. 在①地附近地区发展探险漂流运动D. 在甲地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2)甲、乙两地中,乙地聚落发展规模更大,对其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乙地()A. 地形更平坦开阔B. 更接近水能资源富集地C. 水陆交通更便利D.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3.下面的邮票上绘有民居,其中反映当地降水量相对较少地区的民居是()A. B.C. D.4. 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受降水影响而存在的是()A. 甘肃夏河县的土墙平顶屋 B. 青藏地区藏式服装一藏袍C. 东北地区房屋有双层窗户 D. 黄土高原利用毛驴运输5. 民居外貌景观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下列四种民居中,能反映湿热气候特点的是()A. B. C.D.6. 关于我国南北方比较正确的是()A.北方传统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为排水通风B.北方河流流量大,没有结冰期C.传统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D.南方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7.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8. 该图所示的应是下列哪一民族的住房、服饰( )A.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B.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C.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D.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9. 该图阴影表示世界文明古国的发祥地,图中①地是( )A.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B.印度河流域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D.尼罗河三角洲10.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轧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如图),该地区民居能够反映当地气候类型是( )A. B.C. D.11. 下列民居建筑与其地点搭配不当的是( )A. 窑洞﹣贵阳B. 竹楼﹣西双版纳 C. 吊脚楼﹣湘西 D. 土楼﹣福建12.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