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天津南运河段聚落形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杭大运河天津南运河段聚落形态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京杭大运河的研究工作在很早就开始了,从2006年的申遗热潮到现在,大运河的申遗工作还在沿线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从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到积极筹划和推进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都在全力迎接最为关键的“世考”—世界遗产中心组织专家对大运河进行现场考察评估。纵观京杭大运河及其文化史的演变历程,可以说,运河文化生态演变对运河周围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除此以外,还对沿运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及聚落变迁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对京杭大运河天津南运河段聚落形态进行研究,找出与聚落形态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以及大运河的功能转换,更加注重大运河带来的的经济性、生态性以及社会性等多方面的综合价值。
1.2研究内容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论文通过对京杭大运河(天津南运河段)的调查研究,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了解研究了京杭大运河周边的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天津段大运河对周边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传统聚落面临现代社会的进步、文化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在面临着衰弱和破坏的风险,所以该研究一方面对保留大运河周边传统聚落形态进行保护,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我国古代的聚落长期以农村聚落为主,历代统治者都非常看重农村聚落的稳定和发展,通过研究京杭大运河天津南运河段的聚落形态研究,也有助于帮助我们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更深了解。
目前关于大运河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不足,尤其是关于天津南运河段的研究就更为少,沿运河很多城市都已经开始进行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所以通过分析京杭大运河周边村落聚居形态,提出更好的保护和恢复大运河的意见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研究天津南运河段的聚落形态为主,从历史、文化等角度剖析运河的发展,提出保护和发展京杭大运河的措施和建议,保护京杭大运河的传统聚落形态。民众在文化生活中的影响,提出进一步保护大运河传统聚落形态的政
策建议,对于研究大运河周边聚落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
1.4国内外研究综述
聚落地理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聚落地理学的概念最早是由施吕特尔在其发表的《对聚落地理学的意见》中所涉
及的,此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使得聚落地理学的研究迅速扩展蔓延。关于聚落地理的研究并不是同一的模式下进行的,而是在不同的研究领域结合各自的实际发展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风格。
国外的研究代表主要有:
1.美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戈登•威利(G.R.Willy)将聚落或居址形态看作是人类活
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反应,可以了解先民的文化生态学和适应方式。
2.威利认识到聚落和居址形态在研究古代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演变上的巨大潜力。他将聚落形态定义为:“人类将他们自己在他们所居住的地面上处理起来的方式。它包括房屋,房屋的布置方式,以及其他与社团生活相关的建筑物的性质和处理方式”。
3.1970年代,美国考古学家欧文·劳斯(I.Rouse)将聚落形态扩展为“人们的文化活动和社会机构在地面上的分布的方式。这种方式包含了社会、文化和生态三种系统,并提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记录”。
4.美国的凯文·林奇在其编写的《城市形态》中有提及:“聚落形态的产生是人的企图和人的价值取向的结果,但它的复杂性和惰性,常常隐藏在这些关系下面。”“城市的形态,它们的实际功能,以及人们赋予形态的价值和思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
国内的研究学者代表有:
我国国内对现代聚落形态的研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逐渐的发展起来的,之前关于聚落的研究仅局限于建筑的局部特征和单体形式。目前存在的主要理论有:1.王建国著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城市形态研究与聚落研究的关系,总结了国内外若干的城市形态分析方法进行分类。
2.陈超萃于2003年发表的《由层次网络方法解读城市形态》中提出层次网络方法。按该方法,城市的形态主要分为三类,分为实体类层次、自然类层次和社会精神类层次。
3.段进教授著的《城市空间发展论》提出了要以发展的观念研究城市,包括增长与发展、赶超与超越、工业与农业、结构与极化、环境与生态、技术与人文、控制与引导等几方面的城市发展观念。
4.沈克宁著的《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把建筑类型学放在城市框架和结构中进行整体和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把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作为密不可分的两方面放在一起加以研究的理论。
5.李晓峰著的《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以跨学科及整合的思路,选
址社会学、人文地理学、传播学、生态学等学科与乡土建筑进行交叉研究,分别搭建了相关研究的理论框架,从而拓展了乡土建筑研究理论视野。
1.5申遗中的京杭大运河
2006年9月京杭大运河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份,又把京杭大运河作为申遗的项目。在中国,古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被看作是影响中国的两大历史遗产,因此对京杭大运河的发展与保护更加重视,可是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工业的兴起,对京杭大运河的污染和破坏正在日趋严重,所以对京杭大运河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6月京杭大运河作为申遗项目,把隋唐时开凿的通济渠部分河段和洛阳段包括进来,包括的城市从18个扩大到33个。在2007年9月,扬州成为京杭大运河申报的牵头城市。2008年3月,大运河的保护工作就在扬州召开,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正式启动。
1.6研究创新点
1.7研究框架(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二章、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历程与功能文化介绍
2.1大运河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2.1.1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资料及特点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
2.1.2京杭大运河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又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