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小学科学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小学科学《拱形的力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题目是《拱形的力量》(出示课件)《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而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教材精心设计安排了两项活动第一项是测试纸拱的承受能力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拱形承重的秘密第二项活动是搭一个瓜皮拱这个活动是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深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教学目标:据此我设置了一下几点教学目标:(出示课件)1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2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重点(出示课件):我认为在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难点(出示课件):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拱的受力特点教学准备(出示课件):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课件,小木块若干,西瓜皮块若干、抹布二学情分析:(出示课件):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增加材料厚度和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物体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氛围下相信进一步探究拱形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三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目标能够顺利的完成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将采用“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出示课件)(一):自主——探究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利用旧挂历纸和垫圈探究纸拱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好的得到自主发展(二):合作——研讨法科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动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间进行互相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四教学过程:我一直认为科学课堂必须是充满情趣和智慧的课堂它着力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兴趣更浓厚让学生的智慧更灵动以这个为基点我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课件)首先我将出示一张纸引导学生观察:看老师手中的这张纸它连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这样柔软无力的纸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通过学生回答不但可以检查学生对前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说到拱形这时我(做一个拱)继续启发学生做成拱形后它没有塌下去看来拱形也有科学道理你们发现了我们的周围中也有许多的拱形建筑请看(播放课件图片:赵洲桥、拱门、九洲体育馆)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都采用了拱形呢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研究拱形中的学问(这时我板书:拱形的力量)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拱形”是“改变形状”的另一个视角通过欣赏拱形建筑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拱形的神奇作用最后的提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并且通过教师演示平纸和拱纸的承重能力使学生明白同样大小和材料的拱纸比平纸承重能力强同时亲眼目睹了拱纸承重过程中的形变初步感知拱形受力的特点(二):探究研讨——测试纸拱(出示课件)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实验活动:为了突破重点我设计了第一个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课件)学生把纸拱放在垫板上并在拱足的地方做好记号观察之后说一说拱自身的重量落在里引导学生说出在拱的下部教师解释概念:在拱与垫板接触的地方我们把它叫拱足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放一个垫圈在纸拱上来测试拱的承受力仔细观察纸拱的变化并回答:个部分承受着垫圈的重力学生会发现拱足向两边伸展而垫圈的重力是被拱顶承受的再加一个垫圈观察一下新的变化学生发现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大拱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后就平了根据这一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解释“纸拱”为什么会向两边伸展开去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观察描述活动学生能清晰地认识拱形的受力轨迹从而建构第一层次的“拱形”概念――拱形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看到拱足分开自然想到要用什么东西去抵住它教学进行到这里基本抓住了本课的第一条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我又设计了第二个实验: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实验二: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课件)教师设问:既然我们知道了纸拱受力变形的原因你有什么办法使纸拱不容易变形能承受更大压力承受几个垫圈你能预测一下怎样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用实验检测一下看行不行学生开始分组实验:用东西(书本)抵住拱足在拱顶上不断加垫圈实验时教师巡视指导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抵住拱足的物品越大越重纸拱的承受能力就越强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让拱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通过师生谈话进一步肯定学生的想法用东西抵住拱足拱承受的压力要大一些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当拱顶上的压力不断增加时它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纸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通过这样的设问再一次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现象后对出现的问题作出解释当拱顶上的垫圈不断增加时纸拱还是要塌向左右偏通过操作适当开动脑筋去思考解决方案怎样让拱形承受的压力再大些进而引出实验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实验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出示课件)科学必须用事实讲话科学数据就是探究活动中获得的事实性资料对科学数据的分析是激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我提问:我们做能让纸拱承受更大的压力你打算做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案写下来再汇报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我用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进行实验时做好数据记录2、每个实验“拱桥”的拱足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致3、如果纸条被压坏或有明显折痕应该换上新的纸条】)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数学生都在拱形的两边放木块把拱足抵住实验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抵住拱足就能提高拱的承受力请学生试着解释(演示课件说明: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从同学们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抵住拱足的物体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强了!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要是我们继续在旁边加拱是不是会一直都这样承受的物体越来越多呢学生可能回答:不能或能老师点拨:拱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不能超过它的限度就如我们天天经过的大桥——招苏台河大桥他的限载重量是20吨通过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可以引出极限限载的含义nbsp;最后让学生总结拱形承载的秘密(同时我把拱形承重的秘密展示在黑板上)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拱形承重的秘密同时培养了大家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课堂教学主线清晰学生探究情趣盎然深入有效(三):理性认识—搭瓜皮拱学生分组活动课前每小组准备了西瓜皮块来搭一座拱桥两组学生分别在讲桌两边搭拱本环节的活动用到了瓜皮会弄脏学生的手和课桌,我会让学生用准备的抹布,待实验结束后擦干净,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纸拱毕竟是一个不会轰然垮掉的拱做一个瓜皮拱不但饶有趣味而且更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拱形的承重特点两个活动相比前者是感性的探究后者是理性的认识相辅相成(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在教学的最后通过身边一些熟悉的建筑中拱形的运用让学生将知识还原生活再让学生欣赏培江三桥等(课件图)拱形建筑的图片让学生吸收信息提高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五板书设计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把拱形承重的秘密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能清楚、明了地理解拱的受力原理拱形的力量拱形承重的秘密: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俗话说:“科学探究无止境”我更觉得:“科学教学艺术的探究更无止境”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在教学的最后,通过身边一些熟悉的建筑中拱形的运用让学生将知识还原生活。让学生吸收信息,提高创新意识。
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体现着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节律,虽然一直没有机会担任一个专职的科学老师,但是我还在努力着让自己构建出充满情趣和智慧的科学课堂。俗话说:“科学探究无止境。”我更觉得:“科学教学艺术的探究更无止境。”
2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出示课件):我认为在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难点(出示课件):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拱的受力特点。
再加一个垫圈,观察一下新的变化。学生发现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大,拱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后就平了。根据这一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解释。“纸拱”为什么会向两来伸展开去?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观察描述活动,学生能清晰地认识拱形桥的受力轨迹,从而建构第一层次的“拱形”概念――拱形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看到拱足分开自然想到要用什么东西去抵住它。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目标能够顺利的完成,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将采用“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出示课件)
(一):自主——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利用旧挂历纸和垫圈探究纸拱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好的得到自主发展。
一、充分挖掘蕴含丰富的材料。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四章第五节《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稳定性、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及如何计算拱形所承受的压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拱形的概念,掌握拱形的结构特点及其稳定性。

2.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及其计算。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实例,如拱桥、隧道、体育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为什么会采用拱形设计?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拱形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

(2)讲解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结合实例分析。

(3)引导学生探讨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桥梁等领域。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拱形结构计算压力的例题,步骤如下:(1)给出一个具体的拱形实例,如拱桥。

(2)分析拱桥所承受的力,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计算。

(3)给出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求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画出拱形的结构示意图。

(2)计算给定拱形的承受压力。

5. 小组讨论(10分钟)(1)拱形结构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2)如何提高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稳定性原理。

2. 拱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3. 拱形承受压力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生活中至少三个采用拱形结构的实例。

(2)计算给定拱形结构的承受压力。

2. 答案:(1)实例:拱桥、隧道、体育馆等。

(2)计算公式:P = 4R/3,其中P为承受压力,R为拱形的半径。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详细内容为第二章第三节“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拱形的概念、分类、受力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了解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使其认识到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及稳定性判断。

2. 教学重点: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拱形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赵州桥、悉尼歌剧院等著名拱形建筑,引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介绍拱形的概念、分类及其受力特点。

(2)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讲解拱形结构受力分析的步骤及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2. 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拱形结构受力分析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概念及分类。

(2)分析下列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赵州桥、悉尼歌剧院。

2. 答案:(1)拱形是指由两个曲率相等的圆弧组成的结构。

分类有:圆拱、椭圆拱、抛物线拱等。

(2)赵州桥:采用圆拱结构,受力均匀,稳定性好;悉尼歌剧院:采用抛物线拱结构,外观独特,受力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受力分析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拱形结构的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对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重要性的认识。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分析,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拱形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力学知识,如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等。

但学生对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观察分析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点。

2.难点:拱形受力分析,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分析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点。

4.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拱形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拱形模型、测量工具等。

3.教室准备:座位排列以便于观察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拱桥、拱门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拱形结构为什么能承受那么大的重量吗?”2.呈现(10分钟)介绍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点,通过实例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拱形的受力分析。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品教案优质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品教案优质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品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与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掌握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在生活中应用,了解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拱形建筑的兴趣,培养审美观念,增强对建筑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

2.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与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拱形结构的特点及优势。

2. 基本概念:介绍拱形的定义、特点,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拱形结构。

3. 应用实例:分析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让学生认识到拱形结构的重要性。

4. 设计与计算:讲解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美学价值:介绍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欣赏经典拱形建筑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拱形的力量2. 板书内容:(1)拱形的定义与特点(2)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3)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4)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并分析其受力特点。

(2)设计一个简单的拱形结构,计算其受力情况。

2. 答案:(1)生活中的拱形建筑: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悉尼歌剧院等。

(2)简单拱形结构设计及计算: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并计算。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拱形的力气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题目是《拱形的力气》(出示课件),《拱形的力气》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班级上册其次单元的第三课,同学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转变材料的厚度和样子会增添抗弯曲力量。

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样子——拱形。

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

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全部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

而讨论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材细心设计支配了两项活动。

第一项是测试纸拱的承受力量,这个活动让同学初步了解拱形承重的隐秘。

其次项活动是搭一个瓜皮拱,这个活动是让同学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深化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

教学目标:据此,我设置了一下几点教学目标:(出示课件)1 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2 过程与方法:依据观看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3 情感、看法、价值观:让同学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培育同学的合作精神以及增添同学的环保意识。

重点 (出示课件):我认为在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样子,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难点〔出示课件〕: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拱的受力特点。

教学预备 (出示课件):要完本钱节课的教学,需要预备的材料有: 做拱形的纸 ,铁垫圈若干 ,课件 , 小木块若干,西瓜皮块若干、抹布。

二学情分析:(出示课件):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同学对增加材料厚度和转变材料的样子可以增加物体抗弯曲力量的探究已产生了深厚的爱好,在这种气氛下信任进一步探究拱形,同学们的热忱会更加高涨。

三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目标能够顺当的完成,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将采纳“探究-研讨”法组织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出示课件)〔一〕:自主——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同学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同学自主动手操作的活动是同学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特点与优势、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拱形受力分析以及拱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结构的特点与优势。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拱形受力进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拱形设计原则。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结构的共同特点。

2. 知识讲解(1)拱形的定义:介绍拱形的几何特征,如曲率、跨度等。

(2)拱形的特点与优势:分析拱形在受力、节省材料等方面的优点。

(3)拱形受力分析:讲解拱形在受力时的压力、张力分布,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的拱形受力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拱形结构的特点、受力分析等方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

2. 板书右侧:拱形受力分析、拱形设计原则。

3. 中间部分:例题解答步骤、随堂练习题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

(2)分析生活中一个拱形结构的受力情况,并说明其设计原理。

(3)设计一个简单的拱形结构,并计算其受力。

2. 答案:(1)拱形是曲率大于180度的曲线结构,具有受力均匀、节省材料等优点。

(2)例如:一座拱桥的受力分析,设计原理是利用拱形的受力特点,将重力转化为压力传递至桥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掌握较好,但在受力分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拱形的力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拱形,探究拱形的受力特点,从而理解拱形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事物的结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观察、动手实践,并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原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用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他们理解拱形的受力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拱形的结构特点,理解拱形承受力的原理,学会用拱形结构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拱形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直观演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如桥梁、体育场馆等,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学生分组观察拱形模型,探讨拱形的结构特点,如受力均匀、承受力大等。

3.探究拱形承受力原理: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搭建拱形结构,观察其在承受重物时的表现,探讨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4.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拱形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拱形桥、拱形屋顶等。

5.总结与反思: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反思学习过程。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稳定性,从而理解拱形的力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简单的科学实验能够进行观察和分析。

但是,对于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稳定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拱形的力量,从而加深对拱形结构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稳定性,知道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稳定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稳定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拱形结构的图片,如彩虹桥、拱门等,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探究拱形的受力特点: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拱形结构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变化,探讨拱形的受力特点。

3.拱形的稳定性: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讨拱形结构的稳定性,了解拱形结构的稳定条件。

4.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桥梁等。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2)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2)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五节。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拱形受力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结构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分析拱形受力情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建筑结构及力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拱形受力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1)介绍拱形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结构。

(2)分析拱形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其优势。

3. 实践操作:(1)分发拱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动手搭建。

4. 理论讲解:(1)讲解拱形受力原理。

(2)通过例题,分析拱形在建筑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力量》2. 内容:(1)拱形的定义(2)拱形的特点(3)拱形受力分析(4)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定义及特点。

2. 答案:(1)拱形是由曲面的直线段组成的结构,具有抗压能力强、跨度大、重量轻等特点。

(2)赵州桥:拱形结构使桥梁跨度增大,减轻了桥梁自重,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悉尼歌剧院:拱形屋顶设计使得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拱形概念及受力原理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让学生了解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拱形结构的设计原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直观的实验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愿意通过实践去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设计原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知道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拱形结构的美学价值,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拱形结构的设计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教学法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拱形结构的图片,如拱桥、拱门等,让学生欣赏拱形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拱形结构在受力时的变化,探讨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3.分析拱形结构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学习拱形结构的设计原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拱形结构,并分析其受力特点。

5.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实验和设计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实际应用和设计原理。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结构的基本特点及其稳定性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稳定性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画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些结构都采用拱形设计?2. 新课导入(1)介绍拱形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拱形的结构特点。

(2)讲解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通过实验和例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拱形桥梁的设计:计算拱形桥梁的受力情况,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2)拱形屋顶的搭建:分析拱形屋顶的稳定性,设计合适的搭建方案。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拱形桥梁,计算其受力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拱形的力量》2. 板书内容:(1)拱形的定义与特点(2)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3)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分析其结构特点。

(2)计算一个拱形桥梁的受力情况,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 答案:(1)生活中的拱形建筑:赵州桥、悉尼歌剧院、国家大剧院等。

(2)拱形桥梁受力情况的计算:根据所学知识,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稳定性原理有了深入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需加强数学知识的运用。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结构,如框架结构、网架结构等。

【教科版】科学《拱形的力量》公开课精品教案1

【教科版】科学《拱形的力量》公开课精品教案1

【教科版】科学《拱形力量》公开课精品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第五册第7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第2课时《拱形力量》。

我们将深入学习拱形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着重探讨拱形对力承受和分散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拱形基本概念,掌握拱形结构力学优势。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增强对生活中科学现象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对力分散和承受能力理解。

2. 教学重点:拱形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桥梁模型、图片、教学PPT等。

2. 学具:手工制作拱形小模型、纸张、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展示生活中常见拱形建筑,如拱桥、拱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结构特点和优势。

2. 基本概念:介绍拱形定义,引导学生观察拱形结构特点,如曲线、承重等。

3. 探究活动:a. 小组讨论:探讨拱形结构在生活中应用,分析其优势。

b.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制作拱形小模型,并测试其承受力。

c.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拱形结构对力分散和承受能力。

d.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拱形力量》2. 主要内容:a. 拱形定义b. 拱形特点c. 拱形在生活中应用d. 拱形结构力学优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三个生活中拱形结构,并分析其优势。

b. 制作一个拱形小模型,并测试其承受力,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a. 例子:赵州桥、拱形门、拱形桥梁。

分析:拱形结构具有承重能力强、节省材料、美观等特点。

b. 实验结果记录:见学生实验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拱形基本概念和力学优势。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拱形结构在生活中应用。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拱形的力量说课稿范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拱形结构的形变来分析受力的状况;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拱形比平形能承受更多压力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拱形结构与技术的结合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在结构性活动中构建“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的科学概念教学难点:能根据拱形结构的形变来分析受力的情况。

教学准备:做拱形的纸,课件,铁垫圈,塑料杯、镊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谈话:上节课我们基于[各种形状的钢材]这一现象研究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谁能来说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与平的.横梁相比,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会增强呢?(2、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图片,在这些建筑在设计上都运用了一种形状?请大家仔细看是什么形状?学生介绍发现——拱形3、一问:这些建筑都采用了拱形设计会是什么原因?4、学生谈初步看法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拱形是不是真的能增强抗弯曲能力,它的承重力到底有多大?[拱形的力量]二、拱形与横梁承受压力的比较测试1.怎么研究呢?是不是增强了抗弯曲能力还需要跟什么作个比较?2.用同样厚度的纸条,分别搭一个拱形的纸桥和平桥,它们承受垫圈数量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吗?4.演示实验,并记录(重复)。

5.从实验中[有什么发现]?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解释]6.二问:为什么同样的纸片,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7.学生发表观点(并画示意图)8.看来刚才的实验我们认为是进一步支持了我们同学的观点,是吧?刚才在测试拱形承受力的实验中,谁还有其他什么发现?它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9.学生汇报交流,纸拱受压时拱足向两边推开。

师介绍拱形:下面与纸板接触支撑拱的部分叫做“拱足”(板书标出拱足)教师引导分析:垫片在拱顶的压力是向下的,而产生让“拱足”向两边外推的力是怎么来的?(并画示意图)10.面对这种的一种现象,你又想怎样继续研究?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三、使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1、用物体抵住拱足能不能增强纸拱的承重能力?怎么做?2、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结构与力学》中的《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探究拱形的定义及其特点;第二章,学习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三章,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组一张白纸、剪刀、胶带、直尺、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引发学生对拱形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拱形的定义、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利用白纸、剪刀、胶带等材料制作拱形模型。

4. 例题讲解:讲解拱形承受力的原理,通过实验验证拱形结构在承受力方面的优势。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拱形的力量》2. 板书内容:(1)拱形的定义(2)拱形的特点(3)拱形承受力原理(4)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拱形桥梁,并说明其优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承受力原理有了深入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制作拱形模型时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拱形建筑,思考其设计原理和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制作拱形模型。

3. 作业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设计拱形桥梁。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四章《力和运动》第三节“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拱形受力分析、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4.3.1拱形结构的特点,4.3.2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4.3.3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拱形结构的特点,掌握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拱形结构的特点,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演示用重物,图片资料。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如桥梁、隧道等),引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关注,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结构要设计成拱形?”3. 力学原理: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了解拱形结构的受力情况,分析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

4. 实践应用:展示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加深对拱形结构的理解。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结构的特点曲线受力点集中2. 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受力分析压力传递3. 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桥梁隧道建筑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实例,了解其设计原理和应用优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的理解2. 实践应用案例的选取与分析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一、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的理解利用动画或实物模型,演示拱形在受力时的压力分布,强调拱形结构的受力优势,即压力沿拱形曲线向两侧传递,使得拱顶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三章第五节“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及其优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拱形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

2. 能够运用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受力原理及其优势。

难点:拱形结构受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拱形桥梁、拱形建筑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拱形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3)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1)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2)拱形结构的优势;(3)如何设计一个稳定的拱形结构。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3. 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4.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分析一个生活中的拱形结构,说明其受力原理;(3)设计一个拱形桥梁,计算其受力情况。

2. 答案:(1)略;(3)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更多关于拱形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如拱形隧道、拱形屋顶等,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计算题。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三章第五节“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拱形受力分析、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重点围绕拱形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理解其结构特点及受力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拱形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拱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演示用重物,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组一套拱形模型,直尺,三角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拱形桥梁、拱形屋顶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结构特点。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拱形的定义,讲解拱形受力原理。

分析拱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如半径、材料、厚度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步骤。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6.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制作拱形模型,观察并记录不同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教师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力量定义:拱形是一种具有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结构。

受力原理:拱形通过将压力转化为水平推力,实现稳定。

稳定性影响因素:半径、材料、厚度等。

2.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生活中一个拱形结构的应用实例,并分析其稳定性。

绘制一个拱形结构,标明受力方向和大小。

2. 答案: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应用实例:如拱形桥梁、拱形屋顶等。

拱形受力分析图:标注压力、水平推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和受力原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分析稳定性影响因素时,部分学生存在困难,需要在下节课加强讲解。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说课稿说教材:《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

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

教材设计要紧安排了两项活动。

第一项是测试纸拱的承担能力,那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拱形承重的隐秘。

第二项活动是搭一个瓜皮拱,那个活动是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深入明白得拱形承重的原理。

说学情: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增加材料厚度和改变材料的形状能够增加物体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已产生了专门浓厚的爱好,在这氛围下相信进一步探究拱形,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鉴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明白拱的受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是:拱形承重的隐秘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科学概念: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假如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承担的压力就会增强。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纸拱的承担能力的活动,了解拱形承重的隐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说教法学法:教学目标能够顺利的大成,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将采纳“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方法如下“:一:自主操作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要紧途径。

本课要紧引导学生利用旧挂历纸和垫圈探究纸拱的承担压力的能力。

在那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制造性思维,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好的得到自主进展。

二:合作-研讨法。

科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能够在活动过程提出自己的方法,同伴之间进行互相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说教学过程:科学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统一,才能使科学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
说教材:《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

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

教材设计主要安排了两项活动。

第一项是测试纸拱的承受能力,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拱形承重的秘密。

第二项活动是搭一个瓜皮拱,这个活动是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深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

说学情: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增加材料厚度和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物体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这氛围下相信进一步探究拱形,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鉴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拱的受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是:拱形承重的秘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
科学概念: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强。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纸拱的承受能力的活动,了解拱形承重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说教法学法:教学目标能够顺利的大成,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将采用“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一:自主操作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利用旧挂历纸和垫圈探究纸拱的承受压力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好的得到自主发展。

二:合作-研讨法。

科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动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间进行互相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说教学过程:科学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统一,才能使科学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

要立足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布局活动和结构,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我将出示一张纸:看老师手中的这张纸。

(把它平放着,用手托住纸的两端将纸平放在两手之间,纸塌下去了)它连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这样柔软无力的纸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吗?
学生汇报。

(提示不能增加材料。

让学生充分发言,可以检查学生对前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引导学生说到拱形时。

)
师:(做一个拱)做成拱形后它没有塌下去,看来拱形也有科学道理。

你们发现了没有我们的周围中也有许多的拱形建筑,请看(播放课件图片:赵洲桥、拱门、奥运馆所……) 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都采用了拱形呢?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研究拱形中的学问吗?(板书:拱形的力量)
通过这个环节创设了问题情境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我将会说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吧。

活动一:
教学生做纸拱(把纸先卷一卷再松开,做成一个拱形),放在桌面上观察,说一说拱自身的重量在哪里?特别要注意:这个拱形不能借助其他物体的帮助。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在拱下部)
我会说:对,在拱与桌面接触的地方,我们把它叫拱足。

好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放一个垫圈在纸拱上,来测试纸拱的承受力,仔细观察纸拱有变化吗?
学生会回答:有,“纸拱”向两边伸展。

接下来我提问:哪个部分承受着垫圈的重力?(拱顶)
请大家再在上面加一个垫圈,观察一下是不是有新的变化,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大,你发现它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拱形的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后纸拱就平了。

我将追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纸拱”为什么会向两来伸展开去?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件演示:垫圈的重量压在了拱上,拱的全部重力传到两个拱足,这个力向下,向两边传去,使拱足在垫板上向外滑动,拱就伸展开了。

活动二: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
我会提问:既然我们知道了纸拱受力变形的原因,你有什么办法使纸拱不容易变形,能承受更大压力?
学生可能会回答:用东西(书本)抵住拱足。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下,(对记录表讲解下)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当拱顶上的垫圈不断增加时,它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还是要塌,向左右偏)纸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后,师进行一定的评价
活动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我提问:我们怎么做能让纸拱承受更大的压力?你打算怎么做?先将自己的方案写下来,再汇报。

学生汇报。

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对自己的方案可能有修改,让学生改进设想,完善方案。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温馨提示:1、进行实验时,做好数据记录。

2、每个实验,“拱桥”的拱足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致。

3、如果纸条被压坏或有明显折痕,应该换上新的纸条。

)对记录表讲解下
②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汇报。

我会说:通过不断改进实验,大家做出来的实验结果跟原来的相比,拱的承受力都大了很多。

仔细观察,你们的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都在拱形的两边放书本,把拱足抵住。

)现在你能还解释一下为什么抵住拱足,就能提高拱的承受力?
④请学生试着解释。

(演示课件说明: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从同学们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抵住拱足的物体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强了!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要是我们继续在旁边加书本,拱是不是会一直都这样,承受的物体越来越多呢?(引出极限、“限载”的含义)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拱形承重的秘密,而且培养了大家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搭拱桥
现在我们来进行次比赛,利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积木来搭一个座拱桥,看谁搭得好。

学生分组活动。

两组学生分别在讲台两边桌上搭积木拱。

其他同学观看,助威。

(提示:注意积木的形状,要用物体把拱足处抵住。

)
全体观看积木拱桥,教师往拱上添加钩码。

师:你现在能解释为什么积木拱不会垮了吗?
本环节的活动用自制积木替代瓜皮,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桌面的干净整洁。

同时,由于是木质材料所以每座桥的块数可以多些,学生必须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完成实验。

木质材料方便保存可在以后的教学中反复使用。

四:拓展延伸
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用到拱形的知识呢?
五:板书设计
拱形的力量
拱形承重的秘密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