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课件
经济效益审计讲义1-7章.doc
第一章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第一节经济效益的构成一、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概念1、效益——是指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
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经济效益——是指人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关系。
①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方法第一,相减比较:如:收入-成本费用=利税等第二,相除比较:如:成本费用÷收入=收入费用率第三,相减、相除结合比较:如:原投资额÷(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投资回收期②正确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第一,不同部门的经济效益特点不同第二,不能把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等同起来二、经济效益的层次划分1、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宏观效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实现的效益。
微观效益——在企业单位实现的经济效益。
2、长远经济效益与当前经济效益长远经济效益——在未来时期产生的经济效益。
当前经济效益——在当期实现的经济效益。
3、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能够直接得到并能以货币计量的效益,一般指经济效益。
间接效益——是指不能直接得到并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效益,有时体现为经济效益,有时体现为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
第二节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一)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发展,竞争加剧,企业不得不注重内部经营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
与此相适应,企业管理者要求审计工作重心从传统财务审计转移到健全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于是,出现了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有管理审计、业务经营审计、绩效审计、综合审计、三E审计、五E审计等多种形式。
“三E审计”:效果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经济性(economy)“五E审计”:除效果、效率、经济外,还包括公平性(equity)和环保性(environment)(二)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对效益审计的概念还没有统一。
教材对经济效益审计概念的三种表述:P8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一定的标准和依据,遵循既定的程序,运用相应的方法,对其经济效益状况和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审核、分析、评价,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经济效益审计课件
四.经济效益的层次划分
(一)宏观经济效益(整体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 宏观经济效益(整体效益) 单位企业效益) (单位企业效益) 宏观经济效益: 宏观经济效益:是与宏观经济相联系的较大范围的经 济效益,也称整体效益, 济效益,也称整体效益,可理解为整个社会范围的经 济效益。 济效益。 如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 如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效果等。 效果等。 微观经济效益:是指单个企业产品、项目的经济效益。 微观经济效益:是指单个企业产品、项目的经济效益。 中观经济效益:指地区、部门和行业的经济效益。 中观经济效益:指地区、部门和行业的经济效益。 要兼顾三者利益,尤其注重宏观经济效益。 要兼顾三者利益,尤其注重宏观经济效益。
第一章 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
第一节 经济效益的构成
第一章 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
第一节 经济效益的构成
一.效益和经济效益 效益:是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有经济效益、 效益:是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有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人类从事的任何经济行为和经济活 动,都要投入一定的经济资源以取得相应的成 一方面有投入,一方面有产出,两者比较, 果。一方面有投入,一方面有产出,两者比较, 就构成经济效益。 就构成经济效益。
二.经济效益的构成
3.经济:指在产出一定情况下,投入与投入的比较。 .经济:指在产出一定情况下,投入与投入的比较。 反映经济资源的节约和利用程度, 反映经济资源的节约和利用程度,或单位产出所投入 资源的变化方向和程度。简言之,少支出。 资源的变化方向和程度。简言之,少支出。在效益审 计中,经济意味着在采购中要实现以下几点: 计中,经济意味着在采购中要实现以下几点: 良好的质量、适当的数量、合适的地点、恰当的时间、 良好的质量、适当的数量、合适的地点、恰当的时间、 合理的价格。 合理的价格。在效益审计中经济不仅关心财务审计关 注的成本,还要确保质量、数量及交货的地点和时间。 注的成本,还要确保质量、数量及交货的地点和时间。 如你在商店买东西,你要看价钱是否公平合理, 如你在商店买东西,你要看价钱是否公平合理,质量 功能是否符合要求。在非赢利组织集中管理的机构中, 功能是否符合要求。在非赢利组织集中管理的机构中, 经济性并不是很重要。 经济性并不是很重要。
经济效益审计讲义 第一章 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
第一章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第一节经济效益的构成一、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概念1、效益——是指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
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经济效益——是指人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关系。
①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方法第一,相减比较:如:收入-成本费用=利税等第二,相除比较:如:成本费用÷收入=收入费用率第三,相减、相除结合比较:如:原投资额÷(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投资回收期②正确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第一,不同部门的经济效益特点不同第二,不能把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等同起来二、经济效益的层次划分1、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宏观效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实现的效益。
微观效益——在企业单位实现的经济效益。
2、长远经济效益与当前经济效益长远经济效益——在未来时期产生的经济效益。
当前经济效益——在当期实现的经济效益。
3、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能够直接得到并能以货币计量的效益,一般指经济效益。
间接效益——是指不能直接得到并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效益,有时体现为经济效益,有时体现为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
第二节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一)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发展,竞争加剧,企业不得不注重内部经营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
与此相适应,企业管理者要求审计工作重心从传统财务审计转移到健全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于是,出现了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有管理审计、业务经营审计、绩效审计、综合审计、三E审计、五E审计等多种形式。
“三E审计”:效果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经济性(economy)“五E审计”:除效果、效率、经济外,还包括公平性(equity)和环保性(environment)(二)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对效益审计的概念还没有统一。
教材对经济效益审计概念的三种表述:P8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一定的标准和依据,遵循既定的程序,运用相应的方法,对其经济效益状况和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审核、分析、评价,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经济效益审计课件
审计过程应遵循一套系统的方法和程序,以确保审计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独立性
审计师在执行审计时应保持独立性,不受其他利益相关方 的影响。
客观性
审计师在评估时应保持客观,不受主观偏见或利益冲突的 影响。
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组织效率
通过审计,组织可以识别 并解决低效、浪费和不合 理的经营问题,从而提高 整体效率。
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与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外部相关 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 系,确保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
协调和配合。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 系,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
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 和风险管理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
业。
未来趋势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成为关注焦点,未来的经济效益 审计将更加注重环境、社会和治 理(ESG)因素对组织经济绩效
的影响。
02 经济效益审计的流程和方 法
审计准备
审计目标确定
明确审计目的、范围和重 点,为后续审计工作提供 指导。
审计计划制定
根据审计目标,制定详细 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时 间、人员、资源等安排。
,提出改进建议。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为审计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
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 标准,确保经济效益审计工作 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审计人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 规和标准,确保审计工作的合 规性和准确性。
推动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创新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 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
审计风险评估
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业务特点、内部控制等 进行初步了解,评估潜在 的审计风险。
第一章 绪论 《经济效益审计》PPT课件
Y
Y
来是不是相差不大?
每顿饭的员工成本是否与其他学
Y
Y
校相差无几?
食物浪费程度:
– 制作过程期间? – 学生吃完饭之后?
Y Y
二、经济效益的构成
• (五)经济效益和利润的关系
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不
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起来。利润是成果与消耗相比 之差,在评价经济效益时,可以将利润作为一个重 要方面来考察;但利润是按照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 所规定的方法确定的,其内涵与计算经济效益的消 耗和成果并不一样。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 总结: 经济效益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
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实现程度和途径 为内容,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为目的的 一种审计活动。
即:是否以正确的方式做事以及做正确的 事。
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
一、审计主体及分工
审计主体
审计任务分工
审计机关和审计干 政府绩效审计、国有资产营运效益审计、国家建设
第五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分类
2.微观经济效益审计 (1)企业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 (2)行政事业经费绩效审计。我国的行政 事业单位,在国外称为公共机构。 (3)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项目是指一次性 的经济活动,是指常规的生产和业务以外的 不经常发生的经济活动。 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侧重于可行性和 运营风险的评价。
第五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分类
• 二、按审计范围进行分类 1.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全面经济效益审计,是指以审计对象经济效益
的实现全过程和全部影响因素为审计范围的经 济效益审计。 2.局部经济效益审计 局部经济效益审计,是指以审计对象的部分经 济活动或经济效益的部分影响因素为审计范围 的经济效益审计。 3.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指以某一特定项目即一 次性的经济活动为审计对象的经济效益审计。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第一部分第一节
2019/1/15
诚 信 为 本 效 益 优 先 坚 持 准 则 讲 究 技 巧
2、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1)《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
1985年国家审计署发布(现已失效) 最早的经济效益审计立法 第10条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 审计监督制度,设立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的审 计。”
新西兰
1977年
《公共财政法》颁 布 新《审计法》
澳大利 亚
1979年
英国
1983年
《国家审计法》
9
诚 信 为 本 效 益 优 先 坚 持 准 则 讲 究 技 巧
3、内部审计中效益审计的兴起
19世纪后期——机构保证
企业开始建立专职的、独立的内审机构
20世纪40年代——制度保证
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职责说明>>规定由审查财 务会计资料扩大到经营资料。
17
2019/1/15
诚 信 为 本 效 益 优 先
秋后算账并不是目的
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据介绍,此次参与审计的机构可以划分为三个 层次:审计署;审计署派出局、审计署特派办 与各省审计厅;基层审计机构。
坚 持 准 则 讲 究 技 巧
2019/1/15
救灾物资的大量涌入,曾经让有的部门应接不 暇,有一个部门救灾物资大量囤积。审计部门 调查后发现,是接受、划拨系统出现了“肠梗 阻”,于是请来西南交通大学物流管理学方面 的专家,帮助这个部门设计了一套软件管理救 灾物资,科学手段的运用很快分解了囤积的物 资。
50年代以后——经营审计(operational audit)
第一章 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理论经济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它在审计目的、内容、职能和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在审计的基本理论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本章重点讲述经济效益的构成、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经济效益审计的分类、该类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等。
其中,概念要素中包含审计主体和客体、审计目的和职能、审计方法等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经济效益的构成一、效益和经济效益效益是指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分。
社会效益是指人类行为对社会进步与健康发展的影响,它通常体现为精神或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往往难以用货币计量。
生态效益是指人类行为对保持和恢复生态平衡,形成生态的良性循环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也多难以用货币计量。
经济效益,一般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关系。
人类从事的任何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都要投入一定的经济资源以取得相应的成果。
一方面有投入,一方面有产出,两者进行比较,就构成经济效益。
当然,对这个定义应有必要的限制:如果产出的是废品,或是社会不需要的无用之物,那就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而且还浪费了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资源,因此,上面所说的产出应该指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成果。
而上面所说的投入,是指为了取得所需要的有用成果而消耗或占用的全部资源,其中包括为取得有用成果而正常发生的不合格产出所消耗或占用的资源。
二、经济效益的构成经济效益既然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那么投入指的是什么,产出指的是什么,如何进行两者的比较,对此应进行适当的分析。
(一)、经济活动中的投入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消耗,即经济活动中实际耗费的资源,包括原材料、燃料、劳动力等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另一种是占用,即在经济活动中并不被实际耗费掉,却必须具备的某些条件和要素,如资金的占用,固定资产的占用等。
上述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占用的资金或固定资产,凝结着其他经济活动的资源和劳动的消耗,它们的被占用不应当是无偿的,而应当是有偿的,对于经济活动的过程来说,这种占用不是无所费,而是有所费的。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第一部分第一节
6
诚 1、产 生 背 景
信 为 本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是产生的理论基础
效
益
优 先
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是产生的前提条
件
坚
持
准
财务审计的日趋成熟是产生的技术基础
则
讲 究 技 巧
2019/11/29
7
诚 信
2、西方绩效审计形成时间
为
本
国家
时间
法律
内容
瑞典 1967年 1967年,瑞典建立政府财务管理系统,以改进预算过程和
9
诚 3、内部审计中效益审计的兴起
信 为
本 19世纪后期——机构保证
企业开始建立专职的、独立的内审机构
效
益
优 先
20世纪40年代——制度保证
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职责说明>>规定由审查财
务会计资料扩大到经营资料。
坚
持
准 则
50年代以后——经营审计(operational audit)
西周设有“宰夫”的官职,专门对财产经管者和地
效 益
方官员进行监督,直接向周王报告。内容包括“对
优 先
足用、长财、善物者,请奖;对失财、用物辟名者, 处官刑。”
坚
持 准
我国在 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上提出“把全党经
则 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
讲 究
来”。
技
巧
2019/11/29
14
诚 1、国家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益 优
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三)经济效益”。
先
第11条规定:“在审计管辖范围内,内部审计机构的
主要权限是:(二)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竞争 组织目标 需要内部审计
激烈
风险加大 的帮助参与
受托责任 受托管理 检查和确认
的扩展 责任
管理责任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政府绩效审计的客观基础
现代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财政支出与税收的规模扩大
纳税人和立法机构需要对支出效果进行监督;
(2)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
传统资金
零基
支出规模
规模预算
销售增长率、 目标或效果 产值增长率 的实现程度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五) 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的关系
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不
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起来。
利润是成果与消耗相比之差,在评价经济效益时,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效益
审计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明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与特征 [学时] 3学时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 第四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第五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分类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三)投入产出的比较方法
1.相减比较——直接反映经济效益的规模
例如:收入-成本费用=利税(企业) 现金净流量现值-原投资额=净现值(项目NPV)
2.相除比较——反映经济效益的水平和程度
例如:成本费用/收入=收入费用率 现金净流量现值/原投资额=现值系数(PVI) 产值/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销售收入/存货余额=存货周转率
3.相减、相除结合比较
例如:(收入-成本费用)/资金占用=总资产报酬率 原投资额/(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投资回收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四) 经济、效率和效果(3E)
经济性economy: 花得少
效率性efficiency:花得好
效果性effectiveness:花得值 目前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普 遍认为还应关注环境性(enviroment)和公平 性(equity),形成了5E观点。
有形成果,包括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前者用实物计量,如
产量、质量、品种、销售量;后者用货币计量,如产值、销 售收入等。
无形效果,一般没有具体实物或价值形态,难用定量方法精
确反映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投入
产出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审计署投入产出比1:252
• 2013年,审计署共审计707个单位,促进财政 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等审计成果为2752亿元, 每个审计人员平均审计成果为8665万元,投入 产出比为1:252,也就是审计每花1元财政资金, 可为国家带来增收节支等经济效益252元。
• 思考:
•
从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历程,讨论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是
谁?
经和经济效益
效益:是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有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人类从事的任何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
都要投入一定的经济资源以取得相应的成果。一方 面有投入,一方面有产出,两者比较,就构成经济 效益。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四) 经济、效率和效果(3E)
经济性 economy
含义 实投—计投
计产
效率性 efficiency
产出量变动 投入量变动
效果性
实产—计产
effectiveness
计投
相关指标
审计侧重
单位成本降低 成本费用、 率、 耗降低率 资源消耗
销售利润率、 管理控制和 总资产报酬率 程序有效性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国外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内部经营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审计从事的外向型管理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审计的客观基础
经营审计 客观基础
企业规 管理层次 检查政策、策略 模增大 增多 计划、预算的遵循
(3)委托人的多样化。公司规模的扩大,必导致委托人(利害 关系人)数目的增多。委托人的多样化,最终导致提供信息内 容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综合审计阶段 专项经济效益审计试点阶段 经济效益审计全面开展阶段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第一篇 经济效益审计理论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第一篇 基本理论
• 经济效益审计核心内容诠释 • (一)谁来审计(审计主体问题)? • (二)审计什么(审计客体问题)? • (三)审计职能是什么(功能定位问题)? • (四)审计特征是什么(属性问题)? • (五)审计目标是什么(宗旨问题)? • (六)审计依据是什么(标准问题)?
预算
预期(法定)目标
(3)民主意识的增强:对政府的问责要求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注册会计师外向型管理审计的客观基础
(1)公司规模的扩大化。公司规模的扩大化,使整个管理环境 趋于动态化,此时管理者决策失误和控制不当的概率必然加 大,于是就产生了审查财务报表以外信息的内在要求。
(2)公司组织的复杂化。伴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组织就 愈发复杂了。在广阔的业务领域内,管理者的受托责任不得 不分级化、分层化。被下放的责权若无监督和控制措施做保 证,也无法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于是,组织复杂化就成为 扩展审计鉴证职能的基本动因之一。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二、经济效益的构成
(一)经济活动中的投入
1.消耗,即经济活动中实际耗费的资源,包括原材料、燃
料、劳动力等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2.占用,即在经济活动中并不被实际耗费掉,却必须具备
的某些条件和要素,如资金的占用,固定资产的占用等。
(二)经济活动的产出
• ——指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成果或效果
经济效益审计-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效益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受托 责任观
向资源所有者(股 东)如实反映资源的 受托者(经营者)对 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 用情况
经济效益审计
资源利用效益审计
受托管理责任——管理审计 ——经营审计
反映企业管理层 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受托财务责任——财务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