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性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一、让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
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
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来使用,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
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
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
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
在明确学生实验中药品的使用能力方面: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让学生了解龙胆紫或洋红是与染色体结合的碱性染料,碱性染料是指有色离子是阳离子的染料,而不是染液的ph呈碱性。
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醋酸起什么作用?应让学生了解2 %醋酸是染料的溶剂,在染色时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而不引起细胞膨胀,利于染液的离子进入细胞而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
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时,要让学生了解自来水中有许多阳离子,可以将已交换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交换下来,使蓝色的根变浅,而影响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明确为什么用蒸馏水冲洗根上的浮色,并且知道整个过程中所用的蒸馏水不能被污染。
在提取叶绿体色素中,要让学生了解叶绿体色素是有机物,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了解在叶绿素中的mg 易被叶子的细胞液内的有些有机酸的h取代而转变成去mg 的叶绿素,影响对色素的观察,从而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用丙酮作提取剂,为什么一定不要让层析液没及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在研磨前要加入碱性盐——少量的碳酸钙。
高中生物开放实验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开放实验教学的思考【摘要】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里,逐步推行开放性实验教学。
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能力。
本文是通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对高中生物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开放实验教学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在科技化、科学化、知识化的今天,遵循守旧、一成不变已经不能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标准。
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更多有创新能力的人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下,对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改善,以传授知识到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高中生物开放性实验教学,成为近年来实验室教学的新方法与新手段。
一、传统生物实验教学的弊端1.传授方式单一传统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普遍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通过教师阐述明白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之后,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进行实验。
2.实验室时间安排及使用不合理在传统的生物实验课上,通常是一个班级几十人一起在实验室进行操作,一个操作台上七八个人,而大多数人只能看着同学操作,因时间限制无法逐一进行实验;每节课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经常会出现下课时实验没有进行完的情况,也只能草草结束。
3.被动验证已知结果在传统的高中生物实验课上,为了确保实验在课堂顺利完成,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药品等材料,教师都会事先准备好,学生只需按照教师在理论课上讲述的步骤操作即可,造成很多学生不去思考、被动验证结论的行为。
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二、高中生物开放实验教学的优势及必要性开放性实验教学在延续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学习宗旨与根本目的之上,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其参与到实验的思考、准备、提出问题等环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1.转变学习态度高中生物开放实验教学摒弃了从前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使得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转变学习中等、靠的思想。
2.提高学生能力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虽然可以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事物或验证某一理论的一种科学方法, 而生物学则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需要通过反复的实验促进理论知识的发展和提高, 因此, 实验之于生物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中学生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主要是指高中生利用特殊的仪器设施或药物处理方法, 有目标有重点地观察探究生物体的不同形态结构和各自的生理功能, 大体包含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调查报告类实验和模型建构等四种类型, 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切实要求, 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逐渐被广泛使用,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 由于课时限制、方法单一等问题, 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推行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硬件设备不完备, 使用力度不高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实验设备的完善是实验教学有效实施的首要条件。
然而, 在大部分学校仍然存在硬件设备不足的情况, 虽然专门的实验室基本已经普及, 但是两、三个学生共用一台设备的情况仍比比皆是,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学生不得不轮流使用实验设备, 其教学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另一方面, 为了控制实验课时、考虑实验设备不足, 老师常常采取实验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不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而是通过演示, 直接让学生记住实验现象和结果, 这种流于形式的实验教学不仅没能让那些实验设备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也不利于学生相应实验能力的提升。
二、实验内容陈旧乏味, 缺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是要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但教材上的实验设计往往以知识点为依据, 却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 学生最后往往是为了实验而实验, 实验过后就丢至一边, 难以形成应有的实验效果。
而且部分实验原理抽象、步骤烦琐、耗时长, 容易引起学生的挫败感, 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实验兴趣。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6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6篇第一篇一、发挥生物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实验指导与实验教学组织工作“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是对实验教学或者动手能力培养的最有力的描述,也是做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准则。
做好生物实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分析与研究到什么,需要如何去做,实验的探究目的是什么,等等。
因此,在做好生物实验教学时,必须充分发挥生物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生物实验教师的专业性指导,达到让学生亲临其境的研究效果。
每次的生物实验教学前,生物实验指导教师都对每个实验的实验环节、实验器材、实验目的和实验中将会发生的事情,做好全面的准备与分析,特别是对于实验的环节,做到逐一实验验证、逐项查排,为指导学生的实验而做好理论、实践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
比如,要做一个动物性的观察实验,为防止学生对实验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惧怕现象,影响到生物实验的顺利进行,先组织学生观看网络影视片段,观看已有的生物实验教育资源片,并结合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物实验观。
然后,实验时,生物实验教师边对各个小组进行实验技能指导,边结合生物观察要点进行点评,边对个别学生不正确的操作做好指导。
这样,一方面为学生全面做好生物实验奠定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又为全面实施实验教学、拓展实验教育能力进行了实时的实验教学改革。
二、针对生物研究目标和特点,反复强化训练,以取得实验最佳效果心理教育学家广泛认为,重复是研究之母,练是研究强化之路。
通过多年的生物教学深深体会到:要把生物理论及生物尝试结果应用到研究中去,也必须走反复训练、强化训练之路,这对于全面实现生物尝试教学,获取生物尝试的最佳效果,提升生物尝试教学的可信度和时效性具有极其紧张的意义。
在生物尝试教学中,生物尝试教师在尝试讲解与示范之后,都及时发放与学生尝试相配套和对应的尝试材料,其中包括尝试目的、尝试名称、尝试器材、尝试步骤、尝试过程分析、尝试结果等,对于特定的尝试步骤和过程,都做出重点的指导,以取得尝试的最好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摘要: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意识,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实验教学思考引言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针对高中生物实验课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动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
1、如何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1.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意识在以往的学生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都是书本上指定,课前由教师准备好的,实验时,学生完全按规定的步骤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成了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甚至到结束时都没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教学没有给学生留下积极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也不允许他们有任何意义上的标新立异,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实验全过程的认识,提高实验课的效率,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例如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中有多个实验要用到洋葱根,这样洋葱根的培养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除了按教材上的方法培养外,也可尝试其他的培养方法,如“沙培法”等。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培养洋葱根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就感,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有时,实验不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以往教师总是要求学生照搬正确操作的实验结果,其实此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可以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
例如,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有的细胞重叠在一起,看不清细胞的形态,我让学生分析可能是哪一步骤出现错误。
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策略论文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策略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物实验部分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重要调整,以突出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也是着力于培养创新性人材的重要举措,而现阶段的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仍处于在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尴尬境地。
这显然有悖于新课程改革中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了自己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用以抛砖引玉,以期达到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需要。
一、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在现阶段的实际教学中,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仅被看做是一种辅助性教学,在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中,侧重于知识,在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中,侧重于思维能力。
这种把两者人为地割裂的目标定位造成目前实验教学状况——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重知识巩固、轻能力培养。
虽然存在着诸如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硬件设施的不完备,也有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的安排、管理和实验教学评价方面的不足,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制约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瓶颈实际在于各高中学校的领导与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思想认识不转变,想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不可能的;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是空谈。
实际上说,一方面学校要逐步完善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和用具的配置,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生物教师也应创造条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开设好生物实验。
教师可以采用比较规范的实验仪器设备设计实验,也可以设计低成本实验;可以采用生物材料设计实验,也可以设计模拟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实验。
这就最大在限度地充分合理地利用了现有的实验设备,克服了学校在实验条件方面的不足,也满足了学生做实验的需要。
二、合理安排实验,注重探究思维从教学的实际来看,大部分高中学校基本上都没有安排生物实验课,有的也是教师还是讲实验,学生听、记、背实验,也或是做演示实验,对于探究性实验就无从谈起。
高中生物性实验教学建模论文
小议高中生物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建模【摘要】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而实验是它的基础,生物课堂没有了实验就成了纸上谈兵的“假把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生物课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改革创新的能力成为了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本文就针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做分析探究,探讨高中生物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建模。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性,建模高中生物课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需要通过实验来证实一些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1],没有了实验的生物教学就变成了纸上谈兵的“假把式”。
因此,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是生物教学改革的重中之中。
但是现在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材对于实验的目的、环节、器材、方法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对于学生探究性、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自学能力成为了教学改革的目标,这个目标要求老师采用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方法,即根据教材的实验主题让学生自愿的采用任意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将学生的地位由课堂配角转变为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老师要完成新课标下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要将固有的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
高中生物教师应摒弃过去以学生记忆知识点、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观念,以及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为学生准备好设备、仪器、药品、教材等,学生只按步骤进行简单操作的教学方法。
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只把学生禁锢在了知识“是什么”的阶段,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就被淡化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被磨灭了,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不利的影响。
这就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做探究性的实验,将学生的主角地位显现出来,自己只做为实验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进行引导性的教学。
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策略[论文]
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策略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低效性的表现,基于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探究式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模式一、引言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其研究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等困扰人类生存与安全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调查可知,目前大多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依旧沿袭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造成生物实验教学的低效性,极大的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影响生物实验教学成效的发挥。
二、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低效性的表现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即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品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种显著的低效性问题:1.生物基本理论学习过程陈旧、僵化首先是教师对照实验要求进行理论性的讲解,学生根据老师讲授的内容做笔记,中规中矩的遵循老师和课本的实验要求进行学习,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情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挥。
2.生物实验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模仿、机械训练为主实验教学是一门通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好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方式仔细的研究生命现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积极思维能力、对现象的分析解释能力。
而在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他们在整个实验教学中重复着及其单一的学习过程。
老师将整个实验流程细致地讲解给学生听,这个讲解的过程占据整个实验课程时间的一大部分,学生则针对实验的每个细节认真做笔记,然后在老师的示意下,小心谨慎的模仿老师操作的每一个环节,而后记住整个操作过程,不断的加以重复和机械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安排十分紧凑,学生甚至没有对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实验顺序,为什么不能这样或那样做产生思考与思维的时间。
高中学生生物教学论文3篇
高中学生生物教学论文3篇一、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兴趣1.激发学生求知欲,使高中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在高中教学中我们利用讲绪、导言的机会和向学生做思想工作的时间,向学生揭示生物科学的实用性及其经济意义。
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
如,在讲“免疫”时既给学生介绍艾滋病、毒蛇咬伤后的救治等知识,又让学生观看由于免疫病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并要求学生把免疫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向社会上进行宣传。
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也扩充了知识面和责任感,并对生物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把教室搬到大自然中在农村走出校园就能找到一块草地或一片山林,作为上生物课的“绿色教室”,这里有现成的教学用具,有神奇的生命现象。
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这里上课,教师能得心应手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在农村,和教学相关的生命现象随处可见,不用花一分钱就能采集到大量的生物实验材料。
3.重视授课内容的兴趣性和幽默性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可随时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饶有兴趣的小故事、小笑话、小趣闻等,并使语意、语气及手势富有幽默性,可视教材内容每隔十到十五分钟插入一段。
这样即可消除学生听课的疲劳感,又会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听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课堂气氛大为活跃。
二、培养动手能力,把教学与实验有效地结合起来生物实验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高中的生物教学作为农学、医学等学科的基础课不但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另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生物学中的名词、概念往往很抽象,但如果把这些名词、概念与实物、模型、实验结合起来就变得形象多了。
很多生物学实验要求的条件并不高,其收益却比不做实验大的多,所以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做好每一堂课的准备,使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1000字高中生物学研究论文三篇
1000字高中生物学研究论文三篇论文一: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重要性研究背景细胞分裂是生物体内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关键过程。
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重要性对于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显微镜和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和分析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并通过实验验证细胞分裂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丝分裂是最常见的细胞分裂形式,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等阶段。
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分离和重新组合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对于生物体的生长、修复和繁殖都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结论细胞分裂是生物体内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础过程,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稳态和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进一步研究细胞分裂的机制和调控方式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论文二: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研究背景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了解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分析基因突变在遗传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并探讨基因突变的检测和治疗方法。
研究结果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进而影响细胞功能和生物体的正常发育。
一些常见的遗传疾病,如遗传性糖尿病、囊性纤维化等,都与特定基因的突变相关。
基因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多种形式,不同类型的突变可能导致不同的疾病表型。
研究结论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基因突变的机制和检测方法,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论文三:克隆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研究背景克隆技术是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克隆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伦理学分析,探讨克隆技术在动物、植物和人类领域的应用,并对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10篇【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10篇【论文】高中生物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小组研究模式一、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研究模式1.小组研究模式在问题讨论中的应用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生物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问题讨论中实施小组研究模式不仅能够确保问题讨论价值的高效实现,而且能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同时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细胞的癌变”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关系?癌细胞具有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吗?②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③为什么正常的细胞会发生癌变?④如何预防细胞癌变?……构造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研究,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概念和看法,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概念和看法,进而为高质量生物教室的顺遂实现奠定坚固的基础。
所以,我们要将小组研究模式应用到生物学科的问题讨论中,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小组互相交流中生物素养也获得培养和提高。
2.小组研究模式在习题讲评中的应用习题讲评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型,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研究效率的重要方式。
但是,在以往的习题讲评中,不论是讲答案、讲题意还是讲方法、思路等采取的都是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甚至对于一些教师自认为是“简单题”“基础题”的练习采取的是“不讲”的方式。
久而久之,讲评课就变得枯燥不堪,而且也将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遗落了。
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改变讲评模式,要有效地将小组研究模式应用其中,目的就是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研究,以确保生物课堂面向全体学生。
例如: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题是2014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部分的一道选择题,该题从难度上属于识记题,并不是难题。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共5篇)第一篇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实验课的效率实验课程往往能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师能够利用实验来引入新知识。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实验实施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影响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实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教师能够创设如下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某地曾出现过一些大头娃娃,这是他们长期食用劣质奶粉的结果,那么你怎样证明奶粉是劣质奶粉呢?“”某地市面上曾出现过一些假鸡蛋,你应该通过怎样的手段实行检测?“”市面上出现很多糖尿病人专用的无糖食品,你应该利用怎样的实验来验证是否真的无糖?”通过以上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引导,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巧妙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实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个实验时,教师能够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剪去滤纸下端的两个角?”从学生茫然的思考状态来看,教师需要继续引导:“如果不剪去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如果学生还没有想到问题的本质,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为什么不动手操作一下,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于是学生纷纷动手实践,结果他们发现的问题的本质“:层析液沿滤纸两边扩散较快”。
通过以上启发和引导,能够使学生牢牢掌握知识,并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真谛。
二、掌握仪器药品原理特性,提升学生实验水平(1)让学生准确掌握实验仪器的用法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缺乏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准确理解。
在选择时,往往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显微镜,都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所以一上来就使用高倍镜实行观察。
造成这种盲目性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准确原理,不知道高倍镜虽然具有较大的放大倍数,分辨率也比较高,但是所观察到的实际面积较小,所以高倍镜适用于观察局部和细节;而使用低倍镜能够看到观察对象的较大面积,所以适用于观察实验对象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如果图像不太清楚,能够适当调节细准焦螺旋。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精选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精选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与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若想要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首先要充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一: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摘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实施的形式,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对于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不适用于全部的生物课程当中。
与以往的教学形式比较,合作学习的显示特点为创新性,本文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合作学习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以期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进。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现状改进方法1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现状1.1选择的内容不恰当对于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不适用在全部的生物课程当中。
大部分生物教师,随意使用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在生物课程的每一节课中,动不动就运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造成了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而效果不是很好[1]。
1.2学生的独立性低根据合作学习的特征分析,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取得某一问题的具体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的使用,使学习好的同学能够积极发挥出来优势,在这些学生进步的基础上引导其他学生的学习,从而促进全体素质的改变,但是,在进行生物教学时,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造成一些学生产生了依赖的心理,即等待别的学生,或教师给出的答案,只是随别人的想法转,自己没有发挥出来主动性,这样一来,使得他们失去了独自学习的能力。
1.3课堂气氛不和谐对于合作学习,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每一个学生,在自制的能力不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时,对于有些同学,即纪律性比较差的,往往把参与讨论作为理由,找别的同学谈一些与生物课程没有关系的话题,例如,在讲授“细胞的增殖”时,教师组织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每一个时期的特点进行讨论,而在讨论的过程中,里面夹带着与课堂内容没有关系的话题,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下,而教师对其也不能实施积极管理,以及对其阻止的力量过分,这样起到了反作用,使得一些积极进行合作学习的学生变得冷漠了,而教师对这点没有办法解决,造成课堂气氛的不浓烈,阻碍了合作学习的发展,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五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五篇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从古至今,受儒家思想和封建统治的影响,“金榜题名”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
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思想在人们中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而且愈演愈烈。
在人们的心目中,孩子考上大学,是能者,是光宗耀祖的头等大事;谁家的孩子,考试成绩好,高考成绩好,谁家的孩子就是优秀的。
国家推行新的课程改革,人们的“金榜题名”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新的教学改革带来很大的阻力。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国家新进行新的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推进者。
素质教育离开了教师,那也谈不上如何推行素质教育。
如果教师改变不了思想,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只能是空谈。
脱离实际的推进素质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
在当前的国情下,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就摆在我们大家的面前。
本人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的实际,浅谈一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一)提高业务理论水平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
因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在这里面,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
高中生物的《课标》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够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第二,能够运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第三,发展探究能力,……。
在第一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必须要熟练、正确的使用实验器具,知道如何采集和处理试验材料的方法,实验操作的步骤明了,熟练正确的绘图。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与论文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与生物实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引导式实验教学阶段、独立性实验教学阶段以及探究式实验教学阶段,探索教师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引导式实验;独立性实验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况(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生物学是一门以生物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属于一门实验学科。
实验学科就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对一些常见的药品、器具的使用能力,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都是这门实验学科所要求的。
新课程的改革,在教材中加入很多实验内容,而且还增加了一些演示实验,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的高考生物试题中生物实验部分所占比例逐渐增大的趋势都是现代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重要性的体现。
生物实验教学越来越引起师生的重视,所以,有针对性的改进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则成为了生物教师的首要任务。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生物得不到学生的重视。
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相比,生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家长和学生看做是一门“副科”。
由于这副有色眼镜的存在,造成了学生往往不怎么重视生物这门学科。
造成了许多学生上生物实验课时,只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理,走马观花一番,图个新鲜罢了。
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对于老师进行实验教学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其次生物的课时较少,教师的相关研究不足。
学校对于生物学科的课时较少,对于生物实验教学来说,教学课时不足就会对教学实验有较大的影响。
由于我国长时间对生物实验教学重视力度不够,导致教师依旧习惯于传统的师教学听的模式,不能适应新教材以及新课程改革。
部分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以及实验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再次教材提高了实验的要求,许多实验在课堂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许多中学还没有独立的生物实验室,导致教学硬件的不足,造成了许多高中学生对生物实验接触较少。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高中生物属于科学学科范畴,实验是其基础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注重知识的产生、形成、创新等发展过程。
这对于高中生物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因此,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教学时间,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来促使课堂教学取得最大成效。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探究性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究,而探究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目标落实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探究教育在教学中开展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假设-实验准备-实施实验-观察、总结现象。
在学习“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教学时,笔者首先提出问题:见光和不见光的植物生长状况一样吗?其次,引导学生假设:假设两者生长的状况不一样,那分别会是什么状况呢?再次,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准备,即将两株幼苗(自主选择植物)分别放在营养液相同的两个瓶子里,并做上标记a、b,将其中一个不遮光,将另一个用黑纸罩上遮光,并将黑纸罩的一侧开一点进光孔,同时将两个瓶子放在光线下,数日后,观察二者不同。
最后,取出幼苗,将他们放在玻璃板上,24小时后观察它们根与茎的生长状况,并总结现象。
以问题来做探究的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知识,了解植物的根尖或茎尖受到单方向的刺激(光、地心引力等)可以产生相应的向性运动。
二、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性生物实验教学的目标之一,即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教学的总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并运用生物知识,而实现总目标所必须的即是实践。
我们这里说的实践不单单是动手操作,主要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结合生物实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进而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探讨、整合实验资源,在实践中强化每位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和运用。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注重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而实践性在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就属于动态的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等,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研究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
作为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大有必要。
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
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试验;探究性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47-02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纵观现在的高中生物学实验,多是以学生被动地完成整个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教材都事先做了具体的规定。
这固然对于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上必然会受到限制。
因此,作为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大有必要。
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
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通过生物发展史,培养学生思维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
在生物发展史中,每个发现都经过科学家周密的实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严密的推理和验证等过程。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不仅能加强学生知道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一)展示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生物学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闪烁着科学家们非凡的创造性思维的光芒。
如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提出、光合作用发现史、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孟德尔两个遗传基本规律的创立等。
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循着科学家的思维历程去亲身体验一番,探究得出结论的具体思维过程。
并适时让学生大胆作出种种设想、猜测,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
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方法与科学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方法中的不足之处。
通过这这种方式的教学,科学思维的全过程充分地暴露出来,学生不仅从中获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
(二)从生物学史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生物学发展史中,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各种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
教师应充分地把科学家们独到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知识传授中,启迪学生领会科学方法,且能运用到实际的实验设计中。
如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科学家通过同位素标记法成功探究出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对dna x射线的衍射图谱的分析构建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用等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
再如,在遗传的基本规律的教学中,可向学生提出孟德尔之所以能发现遗传的两大规律,与他精心选择实验材料有关,当然还有科学的观察和分析方法,他在观察时,对纷繁复杂的杂交现象,只看其一对性状,而对其它性状暂且不管,这就使研究对象大大简化了,特别是他把数学统计方法引入生物学的研究,是超越前人的创新。
二、创设探究性实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可通过将模拟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动脑思考、交流、合作、亲自探究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增长起来。
例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这是一个验证性实验。
在完成教学目标后,我们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方向迈进:(一)实验材料,是否只能选用洋葱外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细胞可以吗?尽量选用紫色部分的意义何在?(二)实验试剂,除了蔗糖溶液,可改用其他试剂吗?试剂的浓度呢?(三)实验操作方法,有没可改进或简化,可提高实验效率的?学生经思考、实践和探讨后,得出结论:1、其他植物细胞也行,但洋葱外表皮紫色部分,液泡呈紫色,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区分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十分清晰;2、蔗糖溶液粘性强,易污染显微镜。
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其他试剂也行,比如可用经济易制的nacl试剂。
而试剂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易导致细胞死亡,无法质壁分离复原;浓度太低,实验没有现象或不明显;3、操作方法可改进为直接把盖玻片掀开,滴加外液。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了几次重复滴加和用吸水纸吸引的步骤;另一方面又避免因操作不当污染了显微镜。
看到学生探究的热情高涨,我结合这个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某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有了这个验证性实验作为背景,学生设计起来就容易得多,设计实验的方法和思路与原实验基本相同,将原来只滴加30%蔗糖溶液,改为分别滴加10%、20%、30%、40%等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来估测细胞液的浓度。
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从以前按部就班,到现在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也发现自己通过实验更好掌握了植物渗透吸水原理,对自己所做实验结论也较满意。
可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比简单的验证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这样做不仅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应当尽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验设计。
指导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老师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已设计好的方案或者教材实例进行参考模仿。
例如,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许多同学确认的课题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但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我发现部分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选用斐林试剂来检测酶的催化效率。
他们认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淀粉可以被淀粉酶水解成还原性糖,因而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
是不是真的可以用斐林试剂呢?在我的提醒下,学生很快意识到他们忽视了斐林试剂反应的条件需要加热,对于冰水浴实验组,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也会逐渐增加,使淀粉逐渐被水解,导致结果很可能与对照组差不多,从而影响了探究目标的达成。
而选择碘液来检测就不存在此类误差,可在催化反应结束后直接滴加碘液,根据溶液是否变蓝来判断淀粉有否被水解。
另外,在实验步骤上的设计,绝大多数学生是这样安排的。
(一)方案一这方案刚开始展示时,学生们都觉得很正确,酶有经过不同温度的处理,而且也设置了不同的温度梯度。
后经过交流讨论,学生才认识到后加入的淀粉溶液将对原来的温度有所改变,既真正的实验温度并不是他们所控制的。
(二)方案二这个方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经讨论,学生们意识到,他们忽略了酶的高效性,在步骤一中当淀粉与淀粉酶混合时发生了反应可能影响到结果。
(三)正确方案在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注意:1、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相关探究实验内容、原理和目的要求,结合实际可行性情况,确立研究目标;2、根据实验所提出的问题,运用已具备的知识或实验技能,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材料用具的选择,具体的实验步骤,实施计划过程,作观察记录的内容,实验结果呈现形式,和实验设计的原则。
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路,也不一定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材料用具,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求异创新,设计出既简便易行,又科学准确的实验设计方案;3、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组织实验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确定最佳方案,指导学生从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设计简洁性、效果明显性和联系实际原则展开评价,鼓励新颖巧妙、有创意的方案。
总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除了教师要深挖教材,还要经常性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接第144页)使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基层工作和环境,充分认识到投身基层,建设基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认清投身基层的发展优势和机遇,自觉扎根基层工作。
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增强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强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敬业精神。
(三)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多元化社会思潮内容上的现实性和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立体化的特点,使得就业履历掺假、随意签约与毁约、缺乏敬业和团队精神、眼高手低等情况不断发生,引起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担忧,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正确行使职业权利,履行职义务,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职业道德、人格和品质。
(四)就业压力疏导与心理引导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常常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学生就业时就会没有积极稳定的心态。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时产生的心理问题的认知水平,使之明确在就业中遇到挫折、产生困惑、举棋不定是不可避免的,对就业压力和困难有充分的估计,做好心理准备。
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困难和压力,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面对就业选择,保持自信乐观的态度,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接受挫折和各种困难,“学会自我宽慰,心怀坦荡,发愤图强,满怀信心地去争取成功”,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对待就业中的各种问题。
同时要加强心理疏导,针对大学生就业所产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解惑、答疑、谈心等方式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达到心理平衡,消除焦虑、疑虑等心理现象。
三、结语针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我们应加强对社会舆论环境建设,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积极弘扬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同时,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与批判,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社会思潮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和趋势,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和危害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将就业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不同价值观取向的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能够自觉地将个人发展和国家所需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提高大学生对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步骤,认清国家现行的就业方针、政策,从而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正确处理好就业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全局与局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