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2 PPT课件
《常见症状晕厥》课件
辅助检查
心电图、脑电图、血液检 查等,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
鉴别诊断
癫痫
晕厥与癫痫在症状上相似,但癫痫发 作时通常伴有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 ,而晕厥则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低血糖
低血糖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慌 、出汗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晕厥, 但通常有糖尿病史或长时间未进食史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 一过性的意识丧失,但通常伴有肢体 瘫痪、失语等症状。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晕厥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 诊断和治疗。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神经介导性晕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神经介导性晕厥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异常导 致的晕厥,通常与情绪压力、疼痛刺激等因素有关。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患者男性,25岁,因情绪激动后出现晕厥,无意识丧失 ,无抽搐及二便失禁。
包括情景性晕厥(如疼痛、情绪刺激)、 颈动脉窦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等。
症状
预防与治疗
通常在特定情境下发生,如疼痛刺激、情 绪波动或排尿时,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 。
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剧烈疼痛刺激、保 持排尿通畅等。对于频繁发作者,可考虑 药物治疗或颈动脉窦按摩。
心源性晕厥
定义
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引起 的晕厥。
诊断流程
初步判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 断是否为晕厥。
辅助检查
进行心电图、脑电图、血液检查等 辅助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确诊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 果,综合分析,确诊晕厥的病因。
04
晕厥的治疗与预防
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厥护理查房PPT
吸氧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的原理和作用 吸氧与心电监护在昏厥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措施与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 家属沟通:与家属保持良好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家属参与: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过程,共同关心患者 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普及疾病知识和护理技巧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 间
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等
定义: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是一种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
病因:多与遗传、脑外伤、脑肿瘤等有关 鉴别诊断:需与其他癫痫发作类型及癔症发作相鉴别 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意外伤害、观察病情变化等
评估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姓名、年龄、性别 昏厥前的情况:是否服用药物、是否进食、是否剧烈运动等 昏厥时的症状:是否伴有抽搐、呕吐、出汗等 昏厥后的表现:是否意识清醒、是否有其他症状等
昏厥前兆:头晕、眼花、恶心、出冷汗等
昏厥发作过程:突然意识丧失、摔倒在地、面色 苍白、四肢厥冷等
遵医嘱:根据医 生的建议和处方, 按时、按量服药
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 停药:随意改变药物 剂量或停药可能影响 治疗效果和康复
注意药物副作用: 如有不适或疑似过 敏反应,应立即停 药并就医
定期随访:按照医生 建议的时间间隔,定 期随访复查,以便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 潜在的健康问题
● 低血糖性昏厥
● 临床特点:面色苍白、出汗、四肢发冷、意识模糊等 ● 诊断依据: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有低血糖症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昏厥 ● 治疗原则: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调整饮食和胰岛素使用等 ● 护理目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内科学-眩晕 PPT课件
中医内科——眩晕
3
二文献摘要:
(一)病名 眩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称之为“眩冒”。
(二)病因病机
1、属肝所主 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云“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2、因虚致病:与髓海不足、血虚因素有关 《灵枢· 海论》曰:“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灵 枢· 卫气》说:“上虚则眩”。 《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 火兼痰者, 不过十中一二耳。” 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 中医内科——眩晕 4
中医内科——眩晕 24
常用药: 天麻、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熄风;牛膝、杜仲、 桑寄生补益肝肾;黄芩、山栀、菊花清肝泻火; 白芍柔肝 滋阴。 加减: 1.若肝火上炎, 口苦目赤, 烦躁易怒者, 酌加龙胆草、 丹皮、夏枯草 ; 2.若肝肾阴虚较甚, 目涩耳鸣, 腰酸膝软, 舌红少苔, 脉弦细数者, 可酌加枸杞子、首乌、生地、麦冬、玄参; 3.若见目赤便秘, 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 泄热, 4.若眩晕剧烈, 兼见手足麻术或震颤者, 加羚羊角、 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全蝎、蜈蚣等镇肝熄风, 清热 止痉。 中医内科——眩晕 25
中医内科——眩晕
7
三:讨论范围: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 梅尼埃综合征、 高血压病、 低血压、 脑动脉硬化、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贫血、 临床表现以眩晕 为主症者, 均可 参考本节有关内 容辨证论治。
神经衰弱等,
中医内科——眩晕
8
中医内科——眩晕
9
中医内科——眩晕
10
中医内科——眩晕
11
中医内科——眩晕
12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情志不遂:忧郁恼怒太过 2.年高肾亏:年高、多病、体虚、房 劳过度 3.病后体虚:久病体虚、忧思劳倦、 失血 4.饮食不节:嗜酒无度、过食肥甘、 5.跌仆损伤,瘀血内阻:跌仆坠损、 头脑外伤
昏迷 (2)
快速导航目录∙1基本概念∙2定义∙3病因分类∙4鉴别诊断∙5病因鉴别∙6护理1基本概念意识障碍的最严重阶段。
意识清晰度极度降低,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程度较轻者防御反射及生命体征可以存在,严重者消失。
昏迷既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占70%),又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后果,如急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障碍、心血管疾病、中毒及电击、中暑、缺氧、高原病等均可引起昏迷。
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深昏迷: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弛、去大脑强直等。
中度昏迷:对痛刺激的反应消失,生理反应存在,生命体征正常。
极度昏迷:又称脑死亡。
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
某些部位的病变可出现一些特殊的昏迷:①醒状昏迷。
又称去皮质状态。
两侧大脑半球广泛性病变。
②无动性缄默症。
网状结构及上行激活系统病变。
③闭锁综合征。
桥脑腹侧病变。
昏迷应与嗜睡、意识混浊、昏睡及木僵等鉴别。
昏迷时常有生命体征的急剧变化。
多种生理参数(心、肺功能、体温、脑电图、肾功能及各种生理反射等)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首要的是针对病因积极治疗,预防合并症,保护心、肺、肾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2定义昏迷是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以及躯体运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极严重的意识障碍,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觉醒。
3病因分类颅内、外疾病昏迷病因分类Plum学派的昏迷病因分类Adams的昏迷病因分类颅内、外疾病昏迷病因分类颅外疾病(全身性疾病)1.代谢性脑病2.中毒性脑病颅内疾病1.肿块性或破坏性病变2.弥漫性病变代谢性脑病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心脏脑病(心脏停搏、心肌梗死、严重心律紊乱)胰性脑病胃肠脑病糖尿病酸中毒昏迷非酮性高渗性昏迷代谢性脑病低血糖昏迷内分泌脑病(垂体性昏迷、粘液水肿、甲状腺脑病、肾上腺危象)缺氧性脑病(窒息、休克脑病、贫血性脑病、高山昏迷、肺栓塞、溺水、自缢、电击)电解质、酸碱失衡体温失衡(中暑、低温昏迷)中毒性脑病感染中毒(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脑病、百日咳脑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脑病)药物中毒(酒精、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阿片类、抗痉剂、颠茄类)农药中毒(有机磷、有机氯、杀鼠药)中毒性脑病有害气体中毒(一氧化碳、氰化物)有害溶剂中毒(苯、汽油、四氯化碳、甲醇)金属中毒(铅、汞)植物毒中毒(霉变甘蔗、毒蕈、白果)动物毒中毒(河豚鱼、毒蛇)肿块性或破坏性病变外伤性颅内血肿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颅内局灶性感染颅内肉芽肿弥漫性病变广泛性脑外伤脑膜炎或脑膜脑炎脑炎蛛血高血压脑病癫痫状态寄生虫感染Plum学派的分类幕上肿块性病变幕下肿块或破坏性病变弥漫性及代谢性病因所致幕上肿块性病变脑出血脑梗死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肿瘤脑脓肿脑寄生虫病幕下肿块或破坏性病变小脑或脑桥出血脑干梗死小脑脓肿小脑或脑干肿瘤弥漫性及代谢性病因所致颅内弥漫性病变代谢性脑病颅内弥漫性病变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广泛性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癫痫代谢性脑病缺氧或缺血低血糖辅酶缺乏内源性脏器功能衰竭外源性中毒内分泌病体温调节障碍Adams的昏迷病因分类无局灶症状和脑脊液改变有脑膜刺激症,CSF血性或WBC增多,常无局灶性症状有局灶症状,伴或不伴脑脊液改变无局灶症状和脑脊液改变中毒:如酒精、巴比妥、鸦片等代谢障碍: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阿狄森病危象、肝昏迷、低血糖、脑缺氧、肺性脑病等严重感染:肺炎、伤寒、疟疾等循环休克癫痫高血压脑病及子痫高温及低温脑震荡有脑膜刺激症,CSF血性或WBC增多,常无局灶性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膜炎某些病毒性脑炎有局灶症状,伴或不伴脑脊液改变脑出血脑梗死脑脓肿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脑挫伤脑肿瘤其它:颅内静脉炎、某些病毒性脑炎、播散性或接种后脑炎Glasgow昏迷评分表Ⅰ睁眼动作⒈自动睁眼4分⒉言语呼唤后睁眼 3分⒊痛刺激后睁眼 2分⒋对疼痛刺激无睁眼1分Ⅱ言语反应⒈有定向力5分⒉对话混乱 4分⒊不适当的用语3分⒋不能理解语言 2分⒌无言语反应1分Ⅲ运动反应⒈能按吩咐做肢体活动 6分⒉肢体对疼痛有局限反应5分⒊肢体有屈曲逃避反应 4分⒋肢体异常屈曲3分⒌肢体直伸 2分⒍肢体无反应1分4鉴别诊断昏迷的鉴别诊断,首先应解决是不是昏迷。
《针灸治疗学》急症 ppt课件
ppt课件
17
虚脱以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逆冷, 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甚则昏迷、二便失禁,血 压下降,脉微欲绝为主要特症的危重病症。
虚脱类似于西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ppt课件
18
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包括感染、出血、脱水、 心泵衰竭、过敏和严重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 下,引起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导致全身性 微循环功能障碍,使脏器的血流灌注不足。引起 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 病理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 速、脉搏细弱、皮肤湿冷、苍白或紫绀、尿量减 少、头晕、乏力、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昏迷以 及代谢性酸中毒。
本病的预后:良好,临床上,多数轻症患者可 于短时间内苏醒,苏醒后除感疲乏,口干,头晕外, 无失语,瘫痪,口眼歪斜等后遗症。少数重症患者 也有厥而不返,由厥变脱,一厥不醒而死亡者。
西医学认为,晕厥主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 织短暂性缺血、缺氧所致。
ppt课件
4
【病因病机】
本病的致病因素不同,病理变化不一,但最 主要的共同病机乃是阴阳平衡失调,气血运行失 其常度,致使气机逆乱,升降失常,当升而不得 升,当降而不得降,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神志受 影响而导致晕厥之变。在病理表现上有虚实两个 方面,实证为气逆上冲,血随气逆,壅滞于上, 以致清窍蔽塞;虚证为清阳不升,气血不能上承, 以致神明失养。
2.余幼鸣针刺涌泉穴治疗癔病性昏厥抽搐23例。所治23例 均为女性,23例皆是情绪在受到强烈刺激后发病。取单侧涌泉 穴,予强刺激,行针l~3min,留针在5min以内,以病人意识 恢复、抽搐停止为原则。结果:23例全部意识恢复,见效最快 30秒,最慢3min,平均1分20秒。有4例因情绪未稳定,出针 15min后再次发作,重新针刺该穴抽搐停止。
血管迷走性晕厥(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
01
心电图:显示心动过缓或心律失 常
03
血常规:可能显示贫血或血小板 减少
05
脑部影像学检查:可能显示脑部 缺血性病变
02
血压:血压降低,可能伴有低血 压
04
生化检查:可能显示电解质紊乱, 如低钾血症
06
血管迷走性晕厥相关基因检测: 可能显示相关基因突变
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
01
4
5
日常生活指导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04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 当进行有氧运动。
02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 脱水。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焦虑和抑郁。
0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06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监测血 压、心率等指标。
心理调适与支持
03
触发因素:情绪激动、疼痛、站立过久等
02
发病机制: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 制,导致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04
发病过程: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导致脑 部供血不足,引起晕厥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晕厥,持续时间短,通常在几分钟内恢复,伴有面色苍 白、出汗等症状。
鉴别诊断:需要与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低血糖晕厥等疾病进行鉴别。
检查方法:心电图、脑电图、血压监测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生活方式调整 (如避免长时间站立、避免过度劳累等)。
疾病进展及预后
01
02
03
04
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型)是一种 常见的晕厥类型, 主要由于血管舒 张和血压下降引 起。
2010年心肺复苏 2
按压100次/分,不暂停 通气每6-8秒1次 8—10次/分
单纯人工呼吸
(每次吹气1秒,应有 明显的胸廓隆起,大 约每2分钟检查一次脉 搏)
通气每5—6秒1次 10—12次/分
通气每3—5秒1次 12—20次/分
窒息表现
解除有反应的1岁及以上的患者的窒息 使用腹部快速按压(哈姆立克手法),如患者怀孕 或肥胖,实施胸部快速按压法取代腹部快速按压法, 如果窒息患者变得没有反应,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 让患者躺下,不要检查脉搏立即CPR,每次开放气道 时检查有无容易去除的异物,用手指去除,如没有 继续按压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 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 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 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急症心血管治疗指 南》,被称为国际指南 2005年,在美国达拉斯对2000版指南进行了 修订 2010年 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 (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
当3名或者多名施救者在场时,两名施救者可以比 一名施救者给予更有效的球囊面罩通气,一名施救 者采用仰头提颌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并将面 罩固定在患者脸上,另一名施救者挤压球囊
正常吸一口气,用口唇严密地包 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 注意不要漏气,给予1次呼吸(吹 气约1秒),观察胸廓是否隆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吹气后,口唇离开, 并松开捏鼻的手指, 使气体呼出
开放气道后, 用一手拇指和 食指将病人的 鼻孔捏紧
吹气法:持续1秒,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以胸廓 隆起为原则;避免大潮气量和用强力,避免过度 通气,气体进入胃部而不是肺部,引起胃胀气 (发生呕吐、误吸或肺炎) 2次通气不成功立即按压 施救者呼出的气体17%氧气和4%二氧化碳,这种 氧含量足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急救CPR培训课件(2013版)2
心跳骤停判断(非专业)
呼唤及拍打病人无反应 (无意识、运动)
无需判断呼吸、脉搏,立即做胸外按压
→
→
→
判断有无意识、简单判断有无呼吸重呼轻拍
检查颈动脉脉搏: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 的沟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 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 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
仰头-抬颏法
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 者前额部,用力使 头部后仰,另一手 置于下颏骨骨性部 分向上抬颏。使下 颌尖、耳垂连线与 地面垂直。
托颌法 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 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 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 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 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 口对口呼吸。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 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 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 采用。
一、 创伤的急救处理
主要介绍各种创伤急救措施的一般原则。 1、 拨打120,观察生命体征是否正常:脉搏、呼 吸、血压、体温是否异常,是否出现休克表现及 心跳、呼吸骤停。并做出正确的处理。 常用急救措施有心肺脑复苏、止血、包扎、固定、 转运(120)。 2、 止血带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 禁用电线、细绳做止血带; 2)每隔一小时松开止血带1—2分钟; 3)连续使用止血带时间不超过4小时; 4)要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
BLS成功标志—自主循环恢复
当病人转至急诊室,进入第二阶段
CPR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
A:气管内插管:(时机)可靠、吸痰、给药、
省人力 B:确认气管位置、固定,正压通气 8~10次/分 C:继续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
昏迷病人的护理2
皮肤护理
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
理、勤更换。昏迷病人预防压疮最根本的办 法是定时翻身,1次/2小时。高热、消瘦者1 次/小时,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以防皮肤 破损,卧气垫床,骨隆突处、尾骶、足跟安 普贴保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 摩擦、排泄物刺激。
营养支持
昏迷病人分解代谢增加,体内消耗大,常需留
判断昏迷程度
压眶实验,压迫眶上神经观察面部及肢体反
应,然后观察瞳孔对光反射。
病情观察
监测神志、瞳孔、脉搏、呼吸、血压1次/小
时,测体温4小时1次,并详细做好记录。生 命体征不稳定者,随时观察并记录。体温升 高表示有感染病灶或者是中枢性高热;体温 骤降可能是病情好转或者是进一步恶化 。
病情观察
正常瞳孔2~4mm,对光反射灵敏
不同病情引起瞳孔不同变化。双侧瞳孔散大
常见颅内压增高、颅内损伤、阿托品中毒。 双侧瞳孔缩小常见有机磷农药、吗啡、氯丙 嗪中毒。 双侧瞳孔忽大忽小常见脑疝早期。 昏迷病人瞳孔突然扩大,常见病情急剧变化 的标志。
病情观察
脉搏慢,呼吸慢,血压高是脑压增高的表现;
Glasgow昏迷评分法
睁眼反应(E) 自发睁眼 4 呼唤睁眼 3 刺痛睁眼 2 语言反应(V)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吐词不清 5 4 3 运动反应(M) 遵命运动 6
1
有音无语
无反应
2
1
异常屈曲 (去皮质 强直) 3 异常直伸 (去脑 强直) 2
护理
病情观察 气道护理
眼部护理
口腔护理 皮肤护理 营养护理 用药护理
排泄护理
功能锻炼 安全护理
病室环境
病室温湿度适宜,温度22~24度,湿度 60~70,空气流通,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 减少探视人员。
眩晕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内二科AA余宗玲 ppt课件
治疗期间,要鼓励患者多进食,可以禁止流质食物和软食,少食 多餐,保持体内的血糖平衡,不易出现眩晕。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的呕 吐和拒绝进食,要遵照医嘱为患者补液,时刻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眩晕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内二科)
眩晕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内二科AA余宗玲
大医精诚 惟新自强
定义
※眩晕: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 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 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 ※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 ※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 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 状 ※眩晕和头晕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 头晕并没有外界环境或者自身旋转的运 动感觉。
大医精诚 惟新自强
辅助检查
头颅X线摄片、脑电图、脑血流 图、胸片
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
其他辅助的常规检查
眩晕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内二科AA余宗玲
大医精诚 惟新自强
处理原则
发作期治疗
① 一般治疗
② 对症治疗
A
③ 病因治疗
B
间歇期治疗
药物治疗
C
D
特殊治疗(化疗法)
手术治疗
眩晕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内二科AA余宗玲
内的血糖平衡,不易出现眩晕。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的呕吐和拒绝进食,要遵照医 嘱为患者补液,时刻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眩晕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内二科AA余宗玲
大医精诚 惟新自强
眩晕综合征痛处理原则
1、 心理护理 首先患者需要知道自己出现眩晕的原因,医生要将病情告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