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摘要:陶渊明是苏轼穷极一生未能实现的理想,而王维虽然在对宇宙飘渺的认识上和苏轼达成一致,但是苏轼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而王维是对现实的逃避。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苏轼、隐逸

一、陶渊明和王维隐逸思想的比较

隐逸思想古已有之,最早的隐士应该追溯到许由、巢父的尧舜时代,然而最早对隐逸思想有系统论述的是儒家的孔子,

《论语》中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道不

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

则逊”(《宪问》);继而道家的庄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与儒家隐

逸思想不同的另一种观点,两者隐逸观相比较,儒家的隐逸体

现的是在阶级统治极其黑暗腐败、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儒家的隐逸只是暂时远离

世俗,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等时机成熟后,还会选择出

世做官。道家的隐逸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当

现实社会与自己的理想相矛盾的时候,便很容易产生消极避世

思想,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隐逸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

的“绝对自由”,顺应其自然的发展,对现实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称道家的隐逸思想为“忘世”。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也就是说他是

由于不满朝政而放弃作官,但他一生都战争不断,所以在做了

几年官后,毅然决定隐居,只能说他是生不逢时。但儒家济世

思想仍然贯穿其一生,如“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

十二首》其四),“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

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其八)这些诗都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抱负。由于当

时玄学的盛行,因此其诗文中又体现出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

的一面,如《归园田居》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主要还是为

了追求精神自由。可以说,陶渊明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

为主导,兼有道家成分。

王维由于受当时禅宗的影响,隐逸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佛家的隐逸,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是指消除烦恼、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把现实社会的一切认为是虚无飘渺的东

西。王维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对此深信不已。可以说,王维的

隐逸思想是以佛家、道家为主导。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

秋夜对雨之作》写道:“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体现诗人

佛、道兼学的思想。

陶渊明对苏轼归隐的影响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苏轼被贬谪的时候。

苏轼初次被贬黄州期间,曾在黄州的东坡筑雪堂,过了一段“身耕妻蚕”的生活,虽然获得这种生活的手段是很不相同的。陶渊明是

自己选择,而苏轼则是一种情势所逼。但是毕竟这种生活的况味,苏轼也在东坡时期感觉到了。苏轼在在陶诗的题跋中写到:“陶彭泽晚节躬耕,每以诗自解,意其中未能平也。晚寓黄州二年,适值艰岁,往往乏食,无田可耕,盖欲为彭泽而不可得者。”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当时由于自己处境的艰难,对于陶渊明的这种生活甚为羡慕,但可以看出当时的羡慕之在于物质生活的匮乏,羡慕渊明的有田可耕,有饭可食而已。这只能说是对于陶渊明的最粗浅的一种了解和向往了。

后来的苏轼由于自身处境的日益艰难,对于陶渊明的理解也愈加深刻,而自己与陶渊明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的诗歌成为他宣泄痛苦的一剂良药。

“予久有陶彭泽赋《归去来辞》之愿而未能。兹复有岭南之命,料此生难遂素志。舟中无事,依原韵用鲁公书法,为此长卷,不过暂舒胸中结滞,敢云与古人并驾寰区也耶!”这时候的苏轼对于陶渊明的向往和钦佩已成为一种精神上的疗伤药。他开始对陶渊明所选择的生活带给他的精神自由感到向往,而自己却是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可以说,苏轼后期的生活态度确实学习了陶渊明,如他的饮酒,游赏,躬耕。尤其是在思想意识方面,他更是积极的追随陶渊明,学习他的诗歌技巧,甚至遍和陶渊明的所有作品。这些都是因为苏轼看到了陶渊明生活态度中自得的一面。而对于陶渊明表现在诗歌中的关于自己政治抱负和理想方面的诗歌,苏轼却没有倾注太多的注意力,这是因为陶渊明在苏轼这里,代表的是一种对个人生命的主宰,个人的生命哲学。陶渊明对于苏轼的意义也正在这里。对于苏轼来说,能

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社会,果断的作出归田的举动,并且坚持这种主张,就是苏轼最佩服和羡慕的地方。由自己积极出仕到最后的远贬

岭南,对比陶渊明的决然归田,老于家园,苏轼感到了自己的不幸和对自己的不满。

所以陶渊明对苏轼最大的影响是他在面对仕途坎坷时,可以心无旁骛的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而在山水之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乐趣,而这是苏轼做不到的。

苏轼的内心总是在牵挂,牵挂国家,牵挂百姓,在他看来,国家需要他,百姓需要他,他所做到的随缘自适,是生存下去的一种方式而已,既然自己无法选择生活,那只有努力地去适应,正所谓“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和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苏轼的旷达是在极其困窘的情况下为生存不得不采取的生命策略。苏轼与唐代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政治命运何其相似,苏轼只有象刘禹锡一样说服自己,乐观顽强地生活,他明白抑郁只能亡身,欢乐苦难,忧愁实多,才要借助旷达来化解,因此苏轼的旷达中不可避免地蕴含着几许失落与无奈,甚至是难以化解的悲哀。“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仍如樽酒,日往烟萝”(《诗品二十四则•旷达》),正所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他在《送沈逵赴广南》中云:“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风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宜死矣。”正是这几许失落与无奈,他才会自我调节似的多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此求得心理的平衡。“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世

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同上),“十五年间真梦里”(《定风波》)。这种寻求平衡的心态注定了苏轼只能淡然地看待一切,超越名利和生死,但他无法做到通透,他本人亦言“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和饮酒二十首》)。读其诗文词,我们可以体会到这隐隐的失落与无奈、安与危、毁与誉的茅盾,而且一生都不曾得到解决。这或许正是苏轼去学习陶诗的真正原因所在,一个无法释怀、无法放弃的人真正需要的便是努力寻找这种达观与超脱。

王维对苏轼的影响

王维很早就归心佛法,精研佛理,撰写了《能禅师碑》。他在《哭殷遥》诗中说:“忆昔君在日,问我学无生。”晚年《秋夜独坐》中说:“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学无生的具体方法是坐禅,静心澄性,最大限度的平静思想和情绪,让心体处于寂灭的虚空状态,使个人内心的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产生万物一体的洞见和浑然感受,进入物我冥合的无我之境。王维的这种心灵状态,对他的山水诗的影响极大,诗人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的对象,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慧眼,由早期的写气图貌和巧为形似之言,进入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如《别终南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尽处自然也是深山空静无人处,人无意而至此,云无心而出岫,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那无心淡泊、自然闲适的云,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写照。静极生动,动极归动,动静不二的禅意,渗入到了山水中,化作天光云影,空灵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