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第一篇: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他们都是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但是由于两者的生活道路、个性秉赋、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最终选择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前者选择彻底归隐,完全融入了世俗生活,而后者则把归隐作为逃避现实生活的方式,只是想从中寻找心灵的暂时安慰。
这种生存方式的抉择最终决定了两者诗歌从作品内容到作品物象、作品意境都有所不同。
作品的内容直接受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其对社会的态度所决定。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他的曾祖父是开国元勋,父亲也曾作过太守,到他时,家境衰落。
外祖父家里的藏书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他广泛阅读了《老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所以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
青年时代的他也曾有着“大济苍生”的理想,渴望干一番事业,曾断断续续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官职,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他的作品主要讴歌田园淳朴的风光,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复得返自然),以轻淡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宁静淳朴的农家景致,字里行间流露出他辞官归隐后发自内心的喜悦。
其次,他还以一个劳动者的身份创作了一部分反映劳动生活的歌,感情真挚感人,如《归园田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但愿无使违),描绘了作者劳动一天的情景,对“躬耕自资”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油然而生。
归隐之后,他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者,尽管在精神上得到了一些自我慰藉,但在物质生活上,则日益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
所以他的诗歌还有反映自己贫困潦倒生活状况的内容。
如《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葭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可见他老年生活的凄惨状况。
但他却甘愿抱贫守拙,并从古代的贫士那里找到了精神寄托。
陶渊明隐逸诗与王孟隐逸诗之比较
道路、隐逸思想。更有利于深刻认识他们各自不同的隐逸诗作 的具体情趣、手法、风格等。
陶渊明虽没有以“招隐”为题的诗篇.但他的诗却达到了 *隐逸诗”的崩峰。他既是隐士.又是诗人。他写了大量的歌咏隐 逸.描写田园生活.反映隐逸生活和表现隐逸思想的作品。他曾 写过二十首总题为《饮酒》的组诗,题为饮酒,其实是“醉翁之意 不在酒”。其中第五首.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_}=,都称得上 是他的代表作。诗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 尔?心远地白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 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巳忘言。”全诗有一种远离尘嚣、融人 冉然的理趣。王安石极叹赏此诗.说。结庐”四句自诗人以来无 之(见《南溅诗话》)。接下来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 千古佳句.苏轼对此做了高度评价“悠然见南山”是“境与意会. 教可喜也”.而改为。望”字,则“一篇|}孛气索然也”。究其原因.正 如近代美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有有我之境,有无 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 花》),‘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用暮’+有我之境也。‘采菊 东篙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 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 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以比较“见”与“望”,其区别 就在于前者为。无我之境”而后者为“有我之境”。所以套用王国 维的话就是著一“见”字.而境界全m。除此以外。“采菊”这个生 活细节.充分体现了诗人鄙视流俗.傲然处世的生活态度。陶渊 明爱菊.就像陆游爱梅.周敦颐爱莲一样,都是有所寄托的,菊 花卓然挺立.凌霜不凋的精神.正是陶渊明安贫乐道、不畏权贵 精神的真实写照。正如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借黔娄之妻所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与苏东坡的归隐比较
陶渊明与苏东坡的归隐比较陶渊明与苏东坡的归隐比较归隐意思是回家隐居;回到民间或故乡隐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渊明与苏东坡的归隐比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渊明本不反对走仕途,相反,他当初是怀着“大济苍生”的抱负进入官场的,毕竟,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最常见、最正统、最容易走通的道路就是当干部。
但由于陶渊明不适应官场繁琐的显规则和潜规则,放不下架子,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中,陶渊明最后选择了“守拙归田园”。
辞职后地位没有了,俸禄没有了,趋炎附势的朋友没有了,虽勤于耕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日子还是很清苦。
但他“不戚戚于贫贱”,“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时代人少地多,没有环境污染,不难找到山清水秀的清静之所,他能够通过原始的农耕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但因为不求甚解,所以看的书多;因为辄饮必醉,所以喝的酒多。
买书买酒在当时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增加了不少经济支出,所以,生活时常窘迫。
好在那时文化人少,陶渊明在乡下更是稀缺资源,识个文、断个字、当个家庭老师之类的,还是有用的,加上乡风淳朴,总有人接济他,使得他能够忘机于世外桃源,从而给后世树立了高人逸士的形象。
六百多年之后的苏东坡是陶渊明的忠实粉丝,他真切推崇陶渊明的隐逸风度,发掘出其更多的美学价值。
与陶渊明相比,苏东坡的才学更全面,他既是书法家(宋四家之首),又是画家(如枯木竹石图)、美食家(如东坡肉)、服装设计师(如子瞻帽),其最突出的成就是诗文和词作,尤其是词作,苏东坡对当时流行的娱宾遣兴、依红偎翠为格调的俗词注入文人高雅的品格,特别是注入了苏东坡式的超脱、飘逸、思辨的情趣和节操,这种雅化的词风,契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发展思想,影响深远。
苏东坡的才学积累和展示得益于北宋偃武修文的国策。
当时文坛思想活跃,群星闪烁,文化人占据了社会上层。
苏东坡立志报国,他思想敏锐,文笔犀利,胸无城府,口无遮拦。
从《和饮酒二十首》看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
从《和饮酒》看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2)从《和饮酒二十首》看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如前所述,《和饮酒二十首》作于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正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高太后垂帘听政,苏被重新起用知扬州时。
此时的苏轼,一方面因诗难仍心有余悸,贬居黄州时孤独寂寞的生活仍历历在目,使他对陶渊明有种认同感,“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
”一方面,其积极用世之心仍相当强烈,只是笔锋收敛了许多,“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
”当然,这其中也有他欲隐不得隐,欲归无处归的矛盾,既厌倦喧世俗,官场争夺,又怀抱“兼济天下”之志不忍舍弃。
所以,《和饮酒二十首》不同于他在惠州、州所做的其他和陶诗,彼时的苏轼已是“一念失垢净,身心洞清静。
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
”(《过大岭》)而走进陶渊明“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二首》其一)的恬淡世界里“晨与乌鹊朝,暮与牛羊夕”了(《和移居二首》其一)。
苏轼《和饮酒二十首》与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一脉相承的是他简淡笔墨下深蕴的'忧愤和无奈之情。
如其八:我坐华常上,不改糜鹿姿。
时来蜀冈头,喜见霜松枝。
心知百尺底,已结千岁奇。
煌煌凌花,缠绕复何为。
举觞其根,无事莫相。
王洪先生认为,“我坐华堂上,不改鹿姿”似乎可以括苏轼元佑时期野性的反思。
(《苏轼诗歌研究》京华出版社第43页)作者以狂荡不的“鹿姿”及“霜松枝”(颇似渊明)自喻,认为自己可堪称“千岁奇”,且以无事相的“煌煌凌霜花”喻世俗绊,群小之猜,心情是激愤的,否定现实是因为心中有理想的范本,所名他仍不能忘情于世俗绊,不能达到自然恬适的境界。
其四:蠢食叶虫,仰空慕高飞。
一朝传两翅,乃得粘网悲。
啾厌巢雀,沮泽疑可依。
赴水在两壳,遭闭何时归。
二虫竟谁是,一笑百念衰。
幸此未化间,有酒君莫违。
把宦官生涯比喻为“蠢食叶”的蚕,仰慕高飞化而为蝶,但有了高飞的两翅却又有了粘网的悲哀。
这正是诗人此时此刻之感——既有“奋历有当世志”(仰空慕高飞)而得以再次进入仕宦生涯(“一朝傅两翅”),却徒增“乃得粘网悲”之忧惧。
王维与陶渊明诗作审美意趣相异论
王维与陶渊明诗作审美意趣相异论【摘要】陶渊明与王维的诗在审美意趣上虽有相似之处,但由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的不同,在审美主、客体的关系和审美主体倾向上表现出诸多的不同点。
通过对二人作品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从陶渊明到王维审美意趣的变化。
【关键词】王维;陶渊明;审美意趣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取舍,以此来发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
王维与陶渊明的诗歌中有大量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作品,观二人诗作,颇有相似之处,尤以“田园模式”为最,但王维“善于将陶诗的典型意象吸收到自己的田园生活中去,没有满足于对陶诗意象的综合和模仿” [1]。
可以说,从“采菊东篱”到“行到水穷”正是审美意趣不同的集中体现。
一、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上说(一)生活之理与禅修之趣陶渊明善将日常生活诗化,在平凡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醇的诗味。
《拟挽歌辞》(其三)写亲友为自己送葬之事,用“荒草”“白杨”烘托出悲凉的气氛,表现人皆有死,不必过分执着,最后以理句作结,统摄全诗。
当然,陶诗之理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亲身体验到的丰富的生活情趣。
此外,陶诗还蕴含着他对历史和人生的认识,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等诗句皆言浅意深,富有启示性。
清人潘德舆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养一斋诗话》),是中肯之论。
王维素有“诗佛”的雅称,“诗人的禅悟常常把精神境界升华了,使人的认识得到了飞跃,同时也使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给人以更高层次的美感。
” [2]说到禅趣,摩诘诗中最为直接的是对禅宗“空”的表现,如“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几句中都用了“空”字,给人以超尘脱俗的感觉。
此外,摩诘山水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自然意象与禅意的浑然交融。
如“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山中一夜雨,树柯百重泉”,“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等诗句,从中看出,摩诘诗已经达到了自然意象和禅意的浑然融合,自然意象中渗透着无尽的禅意,禅意又不脱离自然意象而突兀存在的境界。
陶渊明与王维隐逸历程比较
陶渊明与王维隐逸历程比较王卉(河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学号:34 号)内容摘要:众所周知,陶渊明心怀济世之志,在那乱世年代不能给他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理想与现实产生了激烈矛盾,于是他在仕与隐的矛盾中挣扎、彷徨,最终遵循自己的性情隐居田园。
王维早年积极进取以隐求仕,以张九龄罢相为界,王维仕宦之心逐渐淡泊,隐对他有了新的意义: 涤荡尘世之心。
诗人笔下的山水田园与隐逸历程呈现出模仿陶渊明的意向,但最终仍然难以成为独立人格的标杆。
本文通过对陶渊明与王维隐逸状况的比较,揭示二人不同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隐逸历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山水之乐,乃人生之乐。
人与自然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作为自然界有机的组成部分,人类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归隐山林田园,寄情山水,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是中国古代文人一条至为普遍而又行至有效的人生道路。
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人生价值观给中国古代文人戴上了沉重的枷锁。
儒道两种哲学价值观的矛盾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出仕”与“归隐”的夹缝中挣扎。
官场的污浊、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动荡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灵上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的圣训使得仕途失意的文人士子自觉的把目光转向自然山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求一种精神的皈依和心里平衡。
从这一点来看,文人的隐逸生活有着共同的的思想基础。
但是,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社会背景、性情秉赋不同,每个人隐居的方式和目的有着很大不同。
本文通过对陶渊明与王维隐逸状况的比较,揭示二人不同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一、初仕即隐与终南捷径之隐陶渊明的特殊家世使他铭记曾祖陶侃的功绩,常以此自勉。
《晋书》(卷九十四)本传云:“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陶渊明早年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怀有济世报国之志。
陶渊明初仕,一方面是因为家贫为了生计的缘故:另一方面,当时他正值风华正茂,建功立业也是他所向往的,这在他的《杂诗》第五首中可以看到:“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比较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比较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比较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此诗写田家留饮的情景和宾主之间的淳真友情。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与陶渊明诗“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口吻相似,但是孟浩然借以陶渊明的口吻抒发自己的坦荡襟怀,显得清新、飘逸阔达。
“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
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
对仗工稳二不纤巧,写景混成二不刻画,作律诗而知取法古体,学陶诗而有变化,故有创意。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联句,画龙点睛地勾勒出一个环抱在青山绿树之中的村落的典型环境。
还有那一首妇孺能诵的五绝《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
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
也是以天然不觉其巧的语言,写出微妙的惜春之情。
总的来说,孟浩然诗的成功在于他善用奇绝而又自然的艺术,用独具特色的语言,把自己生活和内心的美,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他的诗上承陶谢,下启王维,在中国山水诗史上的地位是无可否认的。
因为孟浩然的山水诗大都在一片清幽之中即景会心,伫兴造思,将客观景物同主观情致相结合,开掘出被主观情志异化的自然美,以抒发自己的孤寂之情,韵味悠长。
创造出了富有个性的悠远凄清的意境,形成了清幽淡雅的风格。
孟浩然的山水诗创作奠定了盛唐山水诗派的基础,使盛唐山水诗沿他开辟出来的道路走向繁荣。
三、王维超然的精神追求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
开元九年(721)进士。
王维的人生历程,可以“安史之乱”而分为两个时期。
早期的王维系官僚贵族子弟,年少才高、诗艺杰出,开元初到长安就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王维被叛军所拘,系于洛阳,迫受伪职。
两京收复后,责授太子中允。
有关陶渊明和王维诗歌不同点
陶渊明,字元亮,是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的奠基人。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后,躬耕南野,亲事稼穑,从而把平凡的田园劳动生活引入诗歌的艺术苗圃,独创了田园诗这一新的形式,为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王维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以山水田园诗最负盛名。他在学习“陶谢”的基础上又不断地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王维的诗歌风靡当代,留泽后世,得到了很高的赞誉。蔡绎在《西清诗话》中是这样评价王维的“王摩诘诗,浑厚娴雅,覆盖古今。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也”[2]杜甫也曾在《解闷十二首》之八中这样评价王维“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最传秀句宁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3]可见王维在盛唐诗坛的地位。
王维并没有象陶渊明一样彻底与统治阶级决裂,但也并非为出仕而出仕,他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在半官半隐的20年间,他不仅避开了官场的严酷政治斗争,而且晚年官越做越大。他不再把隐居看作是与社会相对抗的手段,而是视为一种以乐观洒脱的态度、按自己兴趣和条件选择的生活方式。他这种平和的创作心境在文艺作品中,常常通过欣赏自然美而达到心境融和,他努力在自心的宁静中,寻找安逸的乐土,尽情品味着那种幽静、清淡之美[3]。如“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山居即事》)又如“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隠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闗”(《淇上即事田园》)等诗歌,从审美取向来看都可作如上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陶渊明选择在庐山脚下的一座普通草屋里过着与当地农民并无二致的“结庐在人境”的世俗生活。他的隐居生活里没有风景优美的别业,没有谈诗诗论酒的达官贵人。他已断绝了与官场的往来,其交往的对象或是亲戚朋友与故旧,或是村夫野老。他所见到的是农家日常的草屋、农舍、炊烟、禾苗、农田等,他象一个普通农民一样日夜操劳在田畴之中,为生计而忙碌。正是因为他本人置身于农家,完全融入了真正的农家生活,所以他能够从本质上理解农民的生活,从而描写真正的农村生活。他的诗歌充满了本真的生活气息,有着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对世俗生活的认同。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是对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满足,是对自己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感到欣慰。他从不对景物的体貌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只把深厚的感情寄寓于平常的事物和生活当中,表面看来没有特别之处,细细咀嚼却诗意昂然,平易的形象中包含丰富的思想。诗中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只是用朴素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引导读者走进他所营造的朴实、自然的意境中去。
陶渊明和王维异同点[精华]
陶渊明和王维都是作为时代的伟大的诗人,俩人都写了大量的田园山水诗,但由于他们的出身背景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差异,造就了他们在内容,艺术特色和生活上的不同,但是作为山水田园诗又有些相同之处。
内容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描写田园风光,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则以隐居山林的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描写田园风光,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
如“山涤馀霭,宇暖微霄。
陶渊明田园诗还真实地描写自己的躬耕生活,宁肯力耕而不肯同流合污,平静乐观,怡然自得,劳动成了艺术化的诗化了的行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在陶渊明之前,没有诗人有此感受,但在他之后却成为诗文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
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则以隐居山林的闲情逸致为主要描写对象,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还有不同就是陶渊明侧重也日常的农村的田园生活的田园诗,而王维则是侧重于闲情雅致的山水诗。
这主要是由于两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陶渊明是穷隐,而王维是富隐,王维把当官的俸禄作为隐士生活的经济支柱,所以在十个创作上没有生活压迫,更多的是描写和欣赏自然美景,这和陶渊明是不同的。
艺术特色上,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淡醇美,富有哲理,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以动写静,诗中有画。
陶渊明的诗歌的总体特征是自然化。
主要有:清新的笔法。
陶渊明刻划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语言与表面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
如“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2、细腻的描写。
陶渊明的田园诗植根于田园生活,他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之中,在他的细腻描写下,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陶渊明和王维山水诗自然意趣异同点
读王维的诗,很容易让人联系到陶潜。
其实,陶王间虽见师承之血脉,而却情趣大异。
古人以为,陶潜为平淡之宗,王维乃神韵之祖⑴,这也只是给我们以比较的暗示和比较的视角。
在哲学、美学层次上审察和辨识陶潜王维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处世哲学及人格精神,给我们以颇有价值的昭示。
作为生活于社会背景上有着深刻差异的两个时代中的陶潜和王维,陶潜仰重守朴含真、恢复自然本性的老庄思想,诗风平淡简古;王维则崇尚空诸所有、返归心源的禅趣佛理,诗风空灵虚清。
(一)在社会理想的构建上。
陶潜的“桃源”诗又是比较完满地体现这种融和了的精神的。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物我和睦和谐和平,人们于“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的自食其力中自得其乐,陶然于“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的知足寡欲的满足中。
在这种“虽无经历志,四时自成岁”的社会里,无智巧机诈,无君臣奴役,无杀伐篡夺。
这种社会理想的本质应该说是道家的精神。
陶潜在思想上完全蹈袭了小国寡民、宁静自足的老庄生活理想,生动地展示出魏晋时期中小地主阶级的精神风貌。
陶潜是依赖于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调和,那么,王维则是凭借着对客观世界的超越乃至否定。
他很擅长审时度势的王维,同样是“桃源”题材的诗,却远异于陶潜笔下的逃避乱世的偏僻山乡,而完全是超越现实的“灵境”、“仙源”:王维的绝大多数的山水田园诗中,实在是难以寻见出儒家用世精神的影迹来了,所表现出来的唯有洽契禅宗色空寂灭思想和隐者闲适渊泊心态的“适意”。
“适意”便是人生,“适意”便是理想。
王维不隐而隐,隐而不隐,欲隐而仕,欲仕而隐,这种于宦海风险中履险如夷的生存智慧,自非陶潜可及,王维的这种仕隐形式,在他的那个时代大获盛誉,连执著于“奉儒守官”家风的杜子美都感动得呼“高人”。
于此,我们也可见出陶王差别了:陶潜深潜于道家精神,主要是在逻辑思辩中得其虚静世界;而王维则得益于禅宗旨趣,讲究在对外物的静观默识的直觉中归返虚静。
因而,同是虚静,陶潜只是心静物静,而王维则是心空物空了。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摘要:陶渊明是苏轼穷极一生未能实现的理想,而王维虽然在对宇宙飘渺的认识上和苏轼达成一致,但是苏轼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而王维是对现实的逃避。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苏轼、隐逸一、陶渊明和王维隐逸思想的比较隐逸思想古已有之,最早的隐士应该追溯到许由、巢父的尧舜时代,然而最早对隐逸思想有系统论述的是儒家的孔子,《论语》中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则逊”(《宪问》);继而道家的庄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与儒家隐逸思想不同的另一种观点,两者隐逸观相比较,儒家的隐逸体现的是在阶级统治极其黑暗腐败、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儒家的隐逸只是暂时远离世俗,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等时机成熟后,还会选择出世做官。
道家的隐逸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当现实社会与自己的理想相矛盾的时候,便很容易产生消极避世思想,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隐逸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顺应其自然的发展,对现实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称道家的隐逸思想为“忘世”。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也就是说他是由于不满朝政而放弃作官,但他一生都战争不断,所以在做了几年官后,毅然决定隐居,只能说他是生不逢时。
但儒家济世思想仍然贯穿其一生,如“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十二首》其四),“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九首》其八)这些诗都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由于当时玄学的盛行,因此其诗文中又体现出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一面,如《归园田居》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主要还是为了追求精神自由。
可以说,陶渊明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导,兼有道家成分。
王维由于受当时禅宗的影响,隐逸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佛家的隐逸,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是指消除烦恼、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
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
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山居秋暝》与《归园田居》的意境比较汉语言三班朱梦鸽 1205010220王维和陶渊明都是山水田园诗的著名诗人,两人有着迥异的人生经历,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归隐田园,但二人诗歌的表达各有千秋。
现在以《归园田居》和《山居秋暝》两者意境的比较来探讨二人归隐的不同。
一、诗中意象都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美学原则,但画中的意境有所不同“诗中有画”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将画的一些元素融入诗境,从而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境界。
王维与陶渊明都在各自的诗中自觉运用了“诗画同构”的美学原理,但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归园田居》描绘出清新自然、安逸美好而令人向往的农村生活图景,《山居秋暝》则是卷轴式的雨后山村秋日晚景图。
而《归园田居》和《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是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但两者画境各异。
《归园田居》主要以所居住的地方周围景色为主,由远及近,由上到下,动静结合。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等周围环境简朴恬静,全诗以诗人为中心,却并不见任何人物的痕迹,只是通过鸡鸣狗吠之声使画面透出一股温暖的人情。
这些意境的择取与陶渊明的自我之心有关,他追求的是一种心的宁静致远,淡泊名利。
而《山居秋暝》则是描写诗人随处可见之物、可听之声,空山、新雨、明月、清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晚年阅尽繁华后渐入禅境的心态反映,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二、诗歌寄托了志趣,但承载的思想意蕴各不相同“诗言志”,这是古典诗歌的一般创作原则。
诗往往是诗人思想的载体。
陶渊明“诗以寄其意”,在诗中极力营造一种祥和的意境以寄托任性自然的志趣。
他生活在战乱频繁、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的东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但在经历官场的黑暗后,他对现实彻底失望,选择将田园作为自己的精神栖息之地。
但他的隐居生活却并非完全的出世,他隐居的本身就是对于黑暗现实不同流合污的一种反抗,这和逃避现实不一样。
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精神追求的异同论文
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精神追求的异同论文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精神追求的异同论文摘要:诗如其人,欣赏山水田园诗,我们就要了解山水田园派诗人内心的精神追求。
诗人人生境遇的不同,造就其思索问题的不同,面对同样的山水美景就必然引发不同的感慨。
从诗人内心精神追求不同这个层面,去分析诗人所创作的诗歌风格的异同。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人;精神追求;异同陶渊明的诗歌以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而为人所称道,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之中,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王维把画意融入诗歌文章,画意与禅趣相融合,使其诗文既构成了“禅”的状态,又在山水景物中形成了极为冲淡空灵优美深邃的意境。
孟浩然的山水诗善于发掘自然美,把自己的主观情志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努力做到情与景相结合,努力做到情与景契合,创造出了以清旷冲淡为主的艺术风格。
他们诗歌风格的不同与其内心精神追求的不同有着必然联系,本文也就是从这个层面,去分析诗人所创作的诗歌风格的异同。
一、进退两难,归隐田园,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
陶渊明自幼有很高的理想抱负,一生在出仕和归隐上表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
他面对黑暗现实,能谨守先师遗训,不与现实同流合污,选择隐居躬耕的人生道路。
但由于他深受儒学熏陶,使他于隐居之中,仍然关心世事。
陶渊明原为实现济世志向而出仕,然而黑暗的政治形势使他自知无力回天,欲守拙归园田,又“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必须禄仕求生,此种身为形役的矛盾,一直不断地使内心冲突而深受折磨,直到他彻底体悟“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后,毅然弃官归田,内心始得平静。
他在《饮酒》第四首中,描写了栖栖失群之鸟对托身之所的寻找,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生归宿的追求过程:“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王维与陶渊明诗歌对比-2019年文档
王维与陶渊明诗歌对比偶读王维的《鸟鸣涧》其中“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静为动,一轮明月破云而出将皎洁的月光洒进山间,使疲劳如梦的鸟儿徒然惊醒的情景初读便闪入眼前,只觉朗朗上口,字字相应,再读,又觉意味无穷。
不由想到了儿时背过王维的《鹿柴》《谓城曲》,心中泛起好奇,于是上网搜查了一番。
原来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怪不得觉其诗意境形象优美,再看,其诗竟还暗含禅意,怪不得素有诗佛之称,叫人回味无穷。
又不禁想到了山水田园诗大家陶渊明,十分困惑。
同为山水田园诗人,两人的诗内容又有何异同呢其诗均意境迷人差别又在哪里呢王维的诗赋有禅意,陶渊明的诗又有何特色呢故特此查询,以立此文。
一、王维诗于佛,陶潜倾于态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王维擅长写清幽静美的自然山水,而且精炼优美的诗句中往往还带着奥妙的禅意。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其中首联“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有幽静之境界的山水诗还有《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中所描绘的周围世界是:静谧的夜色,空旷的山谷,桂花纷纷飘落,其境是何等空寂,而“月出惊山鸟”更是衬托了夜中山谷的幽静,以动态烘托静景,诗人闲适心态与周围幽静环境浑然一体,那种超脱尘世之外,意态高逸的情怀跃然纸上。
从陶渊明、王维思想性格看其隐逸之别
从陶渊明、王维思想性格看其隐逸之别作者:顾可平虞恩丽蒋国伟来源:《商情》2013年第04期【摘要】陶渊明、王维皆有隐逸遁世的倾向,崇尚隐逸文化,但二人的隐逸又有差别。
本文主要从两人的思想性格上进行比较,陶渊明“质性自然”,潜心归隐;王维“随缘任化”,亦官亦隐。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自然;隐逸陶渊明被钟嵘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王维中年后逍遥于辋川别业,“弹琴赋诗,啸咏田园”,晚年更是“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习”,堪称典型的朝隐之士。
陶渊明五仕五隐,最后潜心归隐;王维亦官亦隐,两人皆与隐逸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思想性格方面,两人都有“自然”这一特点,陶渊明“质性自然”,王维则随缘任化,即顺其自然。
由此,两人的隐逸态度也不尽相同。
一、陶渊明崇尚“质性自然”1、陶渊明的思想和性格都明显受到玄学崇尚自然的濡染他自言“性刚才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矫厉”就是强作姿态,违心的伪饰,与“自然”相对立。
袁行霈先生说:“他的理想是想摆脱礼教加在他身上的种种巧饰、虚伪和名利的欲望,恢复上古时代人类的自然本性。
”清代钟秀说得耐人寻味:“放浪形骸之外,谨守规矩之中,古今来元亮一人而已。
”“放浪形骸之外”是说他思想逸放高旷,所谓“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是指他崇尚自然的一面;“谨守规矩之中”是说他的言行又不至放荡无度,而是恪守儒家伦理大德。
这正是陶任真率性的思想个性的具体表现,所谓“质性自然”是也。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之际,在他看来,那是一个“道丧千载”、“八表同昏”的黑暗时代,这使他崇尚自然的思想与官场难以协调,最终选择了归隐。
陶认为“仕”与“隐”的矛盾在当时不可能调和,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历史条件下,要做到“心”、“迹”统一,唯一的办法便是决弃仕进之心。
他在《祭从弟敬远文》中說:“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
”认为在“举世少复真”的官场混迹,不但无望建功立业,而且必然污损他自幼养成的“质性自然”的个性和志趣。
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论文
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论文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论文【内容提要】陶渊明历来是一个受争议的人物,自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退离官场隐居乡野后,其生活倒也是美好和谐、其乐融融:赏花饮酒、锄禾夕归和农民们交往增进感情等。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一段异样生活的他慢慢感觉到了“不舒服”,一切不如意和事与愿违的情况突现出来了,笔者从陶渊明和农民的交流、和故友的联系、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对孤独的理解以及对子女的教育等方面来论证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让我们在其幸福生活的光环下来看他的不和谐。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生活贫困子女孤独在当前的陶学研究中,流行着这样的观点:归田之前的陶渊明内心充满着无比的痛楚和撕裂灵魂的哀伤,而归田则使陶渊明找到了一条人生的理想之路。
在这条理想的人生之路上,陶渊明逐步消解了人生的苦痛,获得了精神的慰安。
叶嘉莹先生就说:“研读渊明的诗,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从种种矛盾失望的寂寞悲苦中,以其自力更生,终于挣扎解脱出来,而做到了转悲苦为欣愉,化矛盾为圆融的,一段可贵的经历。
”⑴就连对“苏化”不满的李泽厚先生也持相近的观点:“所以只有他,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是对自然和对农民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得到安息。
陶渊明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
他把自《古诗十九首》以来的人的觉醒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提到了寻求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
”⑵在晋末宋初的动乱年代里,“仕进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 ⑶,陶渊明毅然从彭泽辞令归田,这不能不说是愤世嫉俗,远祸全身的表现。
⑷它受到了当时的好友颜延之的赞誉:“赋诗归来,高蹈独善,亦既超旷,无非适心。
” ⑸陶渊明忍受不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他心身疲惫……但渊明毕竟是渊明,也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在《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
由此可知道陶渊明总是不能超于尘世的,而且,于朝政还是很留心的,也是不能忘掉的。
青山独往有真意,异代相随俱风流——王维与陶渊明隐逸思想比较
作者: 逯雪梅;张荣东
作者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版物刊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9-20页
主题词: 王维;陶渊明;隐逸思想;田园诗人;生活方式
摘要:为了寻求心灵的依托与慰藉,王维与陶渊明以不同的心态走入自然.王维淡漠人事,一意参禅,力图以释家的空与寂来消除内心的痛苦.对王维而言,山水是外在的.而陶渊明把田园融入自己的生活,隐逸成为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作为现实社会的异在形式,田园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任课教师:李剑波专业:文艺学学号:201330080863 姓名:汪汀开课学期:2013年秋学期论文题目:陶渊明对苏轼民本思想的影响论文成绩:摘要: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隐逸诗人,苏轼是宋朝文官政权下士大夫芙蓉现象代言人。
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和际遇。
但苏轼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
本文将以民本思想为着入点,浅谈陶渊明对苏轼民本思想的影响。
何为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这大概是民本思想最经典的论述之一。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流。
“民”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最初的甲骨文“民”字的本意为被用一刃物刺瞎眼睛的人。
也有人曾指出民字应是“横目的象形字,横目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征。
”无论“民”在各个时期的内涵是什么,但总体上指的是君、臣相对的,它笼统地是指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社会阶级,如农民。
“本”,由一木一横组成。
一木泛指树木,一横指土地,这一横被木字之干向下穿越。
“本”则有根源、根基之意。
民本这一概念源于《尚书》,《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语。
陶、苏的民本思想是怎样形成的?陶渊明和苏轼的共同点之一在于归隐田园,而田园诗正是陶渊明民本思想的主要载体,而苏轼也正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生长于乱世,在其青少年就有济世的思想:“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2,“亿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翻思远翥”3。
“猛志”充分体现他想要在政治上一展的雄心壮志。
可以官场并不像他所想的那样,陶渊明“性刚才拙,与物多怵”,官场的黑暗,政治的混乱是他所不能接受的,理想与现实1《孟子·尽天下》,全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00页。
2《饮酒二十首》其十六,《陶渊明集笺注》卷第三,第27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摘要:陶渊明是苏轼穷极一生未能实现的理想,而王维虽然在对宇宙飘渺的认识上和苏轼达成一致,但是苏轼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而王维是对现实的逃避。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苏轼、隐逸一、陶渊明和王维隐逸思想的比较隐逸思想古已有之,最早的隐士应该追溯到许由、巢父的尧舜时代,然而最早对隐逸思想有系统论述的是儒家的孔子,《论语》中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则逊”(《宪问》);继而道家的庄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与儒家隐逸思想不同的另一种观点,两者隐逸观相比较,儒家的隐逸体现的是在阶级统治极其黑暗腐败、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儒家的隐逸只是暂时远离世俗,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等时机成熟后,还会选择出世做官。
道家的隐逸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当现实社会与自己的理想相矛盾的时候,便很容易产生消极避世思想,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隐逸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顺应其自然的发展,对现实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称道家的隐逸思想为“忘世”。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也就是说他是由于不满朝政而放弃作官,但他一生都战争不断,所以在做了几年官后,毅然决定隐居,只能说他是生不逢时。
但儒家济世思想仍然贯穿其一生,如“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十二首》其四),“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九首》其八)这些诗都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由于当时玄学的盛行,因此其诗文中又体现出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一面,如《归园田居》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主要还是为了追求精神自由。
可以说,陶渊明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导,兼有道家成分。
王维由于受当时禅宗的影响,隐逸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佛家的隐逸,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是指消除烦恼、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
把现实社会的一切认为是虚无飘渺的东西。
王维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对此深信不已。
可以说,王维的隐逸思想是以佛家、道家为主导。
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写道:“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体现诗人佛、道兼学的思想。
陶渊明对苏轼归隐的影响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苏轼被贬谪的时候。
苏轼初次被贬黄州期间,曾在黄州的东坡筑雪堂,过了一段“身耕妻蚕”的生活,虽然获得这种生活的手段是很不相同的。
陶渊明是自己选择,而苏轼则是一种情势所逼。
但是毕竟这种生活的况味,苏轼也在东坡时期感觉到了。
苏轼在在陶诗的题跋中写到:“陶彭泽晚节躬耕,每以诗自解,意其中未能平也。
晚寓黄州二年,适值艰岁,往往乏食,无田可耕,盖欲为彭泽而不可得者。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当时由于自己处境的艰难,对于陶渊明的这种生活甚为羡慕,但可以看出当时的羡慕之在于物质生活的匮乏,羡慕渊明的有田可耕,有饭可食而已。
这只能说是对于陶渊明的最粗浅的一种了解和向往了。
后来的苏轼由于自身处境的日益艰难,对于陶渊明的理解也愈加深刻,而自己与陶渊明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的诗歌成为他宣泄痛苦的一剂良药。
“予久有陶彭泽赋《归去来辞》之愿而未能。
兹复有岭南之命,料此生难遂素志。
舟中无事,依原韵用鲁公书法,为此长卷,不过暂舒胸中结滞,敢云与古人并驾寰区也耶!”这时候的苏轼对于陶渊明的向往和钦佩已成为一种精神上的疗伤药。
他开始对陶渊明所选择的生活带给他的精神自由感到向往,而自己却是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可以说,苏轼后期的生活态度确实学习了陶渊明,如他的饮酒,游赏,躬耕。
尤其是在思想意识方面,他更是积极的追随陶渊明,学习他的诗歌技巧,甚至遍和陶渊明的所有作品。
这些都是因为苏轼看到了陶渊明生活态度中自得的一面。
而对于陶渊明表现在诗歌中的关于自己政治抱负和理想方面的诗歌,苏轼却没有倾注太多的注意力,这是因为陶渊明在苏轼这里,代表的是一种对个人生命的主宰,个人的生命哲学。
陶渊明对于苏轼的意义也正在这里。
对于苏轼来说,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社会,果断的作出归田的举动,并且坚持这种主张,就是苏轼最佩服和羡慕的地方。
由自己积极出仕到最后的远贬岭南,对比陶渊明的决然归田,老于家园,苏轼感到了自己的不幸和对自己的不满。
所以陶渊明对苏轼最大的影响是他在面对仕途坎坷时,可以心无旁骛的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而在山水之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乐趣,而这是苏轼做不到的。
苏轼的内心总是在牵挂,牵挂国家,牵挂百姓,在他看来,国家需要他,百姓需要他,他所做到的随缘自适,是生存下去的一种方式而已,既然自己无法选择生活,那只有努力地去适应,正所谓“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和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苏轼的旷达是在极其困窘的情况下为生存不得不采取的生命策略。
苏轼与唐代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政治命运何其相似,苏轼只有象刘禹锡一样说服自己,乐观顽强地生活,他明白抑郁只能亡身,欢乐苦难,忧愁实多,才要借助旷达来化解,因此苏轼的旷达中不可避免地蕴含着几许失落与无奈,甚至是难以化解的悲哀。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
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仍如樽酒,日往烟萝”(《诗品二十四则•旷达》),正所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他在《送沈逵赴广南》中云:“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风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宜死矣。
”正是这几许失落与无奈,他才会自我调节似的多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此求得心理的平衡。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同上),“十五年间真梦里”(《定风波》)。
这种寻求平衡的心态注定了苏轼只能淡然地看待一切,超越名利和生死,但他无法做到通透,他本人亦言“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和饮酒二十首》)。
读其诗文词,我们可以体会到这隐隐的失落与无奈、安与危、毁与誉的茅盾,而且一生都不曾得到解决。
这或许正是苏轼去学习陶诗的真正原因所在,一个无法释怀、无法放弃的人真正需要的便是努力寻找这种达观与超脱。
王维对苏轼的影响王维很早就归心佛法,精研佛理,撰写了《能禅师碑》。
他在《哭殷遥》诗中说:“忆昔君在日,问我学无生。
”晚年《秋夜独坐》中说:“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
”学无生的具体方法是坐禅,静心澄性,最大限度的平静思想和情绪,让心体处于寂灭的虚空状态,使个人内心的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产生万物一体的洞见和浑然感受,进入物我冥合的无我之境。
王维的这种心灵状态,对他的山水诗的影响极大,诗人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的对象,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慧眼,由早期的写气图貌和巧为形似之言,进入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如《别终南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水穷尽处自然也是深山空静无人处,人无意而至此,云无心而出岫,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那无心淡泊、自然闲适的云,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写照。
静极生动,动极归动,动静不二的禅意,渗入到了山水中,化作天光云影,空灵而自然。
与坐禅的体验相关联,王维多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山水清辉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
如《过感化寺》以果落、虫鸣、鸟声反衬山林的静谧,寄寓诗人的幽独情怀,表现诗人静观寂照时感受到的自然界的轻微响动,以外物而入诗心,显示出心境的空明寂静。
同样,苏轼几经贬谪后,把政治上遭到的苦闷消解于山光水色之中,诗歌中表现了一种萧疏冲淡的风格,其思想上受佛老影响至深,以庄禅的淡泊独立万物之表,用佛家缘起性空的空静观物,使诗人心灵净化到空无的境界,才形成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达到与造物者游的心胸旷达。
他在黄州自号“东坡居士”,以在家奉佛之人自居,时常“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污染自落,表里倏然,无所附丽,思窃乐之。
”他以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佛老思想澡雪精神,创作风格表现出清旷神逸平淡自然。
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三: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
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
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
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诗写的平淡而有深味,于清闲平静的日常生活情趣中,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山水生活的爱好,不为物累、不为情牵的清旷禅宗空静自悟的关照方式影响了作家的思维。
在类于陶诗那种齐物我、了生死的老境中,融进了性自清静的禅悦,以“质而实绮,匷而实腴”的诗歌风格,促进了平淡美的发展。
可见禅对两位诗人思想以及诗风的重大影响。
王维在阅尽官场之苍狗白云以后,树勋之心顿减,而归佛求隐之念日渐强烈,整个生活态度呈现出内敛的趋势。
其外求功利的动态人生演化为内向禅隐的静态人生。
这主要与他对解脱方式的认知有关。
他在《叹白发》中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他有意将自己一生的烦恼痛苦消除泯灭于佛教这个精神王国和幽寂净静的山林自然境界之中,获得一种解脱、自由、轻松、愉悦、和谐的感受,消除心中的矛盾和痛苦。
苏轼虽然历尽官场险恶,甚至险些命丧毒手,但由于苏轼坚韧的性格、坚强不屈的人格追求,使其始终没有放弃入世的念头。
苏轼自始至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都在追求天地合一的境界,不少作品表现出在主观意识上高度自觉超越耳目之乐,执著地追求理性的感悟和精神的升华,探索人生安身处世之道。
“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叶澜风静毂放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
”[3]94 这种观念使苏轼在处理自然审美中的物我、人神关系时,坚持以我为主、物为我所用的立场。
所以,苏轼既没有能够像陶渊明一样完全纵情于现实生活中的山水,不像王维一样借由山水打造的禅家意境来躲避和消解现实的愁苦,而是有着儒家积极入世的理想,不断追寻着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1]苏轼.苏轼文集[M].(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2]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十册[A].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4]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5].杜景华《陶渊明传》. 天津:百花出版社.2005年1月.[6].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4月.[7].陈铁民《王维集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8月.[8].师长泰等《王维研究》.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9月.[9].魏正申《陶渊明评传》. 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年3月.[10]杜安成.苏轼诗词的旷达风格简论[J].康定学刊,1997(2),P30-35.[11]王晓莉.微苦的旷达[J].天中学刊,2002,P49-50.[12]赵爱梅.旷达与乐观[J].青海社会科学,2005(4),P73-75.[13]王萍.外似旷达而内蕴悲感——苏轼文学作品中情感状态浅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P49-53.【参考文献】[1]宗白华.艺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周裕锴.文字禅与宋代诗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苏轼.苏轼全集(上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李泽厚.美的历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5]全唐诗(第四册)[M].中华书局,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