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物理《电生磁》教案
初中物理《电生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学生能够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掌握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
教学重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电磁铁特性。
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极性与电流方向间的关系的得出;电磁铁特性的得出。
教学准备:直导线、干电池、螺线管、小磁针、导线、铁芯、电磁铁、图钉、条形磁铁、蹄行磁铁、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开关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奥斯特实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当直导线通电时,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二、新课内容1. 教师通过展示通电螺线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的?它与条形磁铁有什么相似之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它们的极性都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三、实验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当改变电流方向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也会改变。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四、电磁铁特性1. 教师展示电磁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电磁铁是如何工作的?它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它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电生磁》教案5篇
《电生磁》教案5篇第一篇:《电生磁》教案电生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重点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准备直导线、干电池、螺线管、小磁针。
教学过程导入:观察奥斯特做的实验提问: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看到小磁针发生偏转(顺时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电流的磁效应)看第二个图,我们把电流切断,观察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发现当电流切断时,小磁针不会发生偏转,说明直导线周围没有磁场.观察实验,当改变通电直导线的电流方向时,发现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回答:当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由原来的顺时针变成逆时针.得出,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提问:手电筒在通电时为什么连一个大头针都吸不动? 这是因为它的磁场太弱了.那如果我们把导线绕成一个线圈,然后再给它通电,那么线圈都有电流通过,且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就会强得多.那么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它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条形磁体)通过演示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磁场与条形磁体磁场相似,那么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有关,当电流方向改变,其极性也改变.)那么我们怎么判断它的极性呢? 安培定则。
(电流方向,线圈的绕法)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北极.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电生磁一、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
①电流方向②线圈绕法四、安培定则。
电生磁教学设计反思
电生磁教学设计反思引言电生磁教学是物理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电流、电场、磁场等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反思,探讨电生磁教学设计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优点分析1.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电生磁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从而深入理解电生磁现象的原理和规律。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生磁教学设计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电生磁现象的应用。
例如,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都涉及到电生磁概念的应用。
通过与实际应用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电生磁教学的关注和理解。
3.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电生磁教学设计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学生不仅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二、缺点分析1.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电生磁教学设计在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可能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往往只关注具体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对于电生磁现象的理论解释却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
2.实验条件和设备不足电生磁教学设计通常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设备支持,但很多学校的实验室条件有限,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
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到实践操作中,无法深入理解电生磁现象的原理和规律。
因此,学校应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和设备支持,以保障学生获得更好的实践经验。
三、改进建议1.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在电生磁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于电生磁现象的理论知识的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2《电生磁》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2《电生磁》教学设计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孩子们初次接触知识的时候。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物理课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2《电生磁》。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观察和思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电生磁的原理。
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了思路的连贯性和活动的目的性,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生磁的概念,理解电与磁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生磁的概念和原理。
难点:电生磁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铁、电源、铁钉、线圈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观察卡片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引入:让孩子们观察电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理论讲解: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原理,解释电生磁的概念。
3.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在不同电流强度下的磁性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磁性变化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想象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等。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电生磁的概念和原理。
2. 难点:观察和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变化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2. 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难度,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拓展延伸:1. 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
2. 探索电磁铁的其他特性,如磁极的判断、磁场的分布等。
3. 了解电磁铁的发明历史,了解科学家在探索电生磁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
《电生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2节电生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性质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两端的极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难点运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教具准备电源、导线、开关、小磁针、铁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纸盒吸铁,然后提问学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断开开关,再去接触铁屑,由不能吸引铁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此时教师将纸盒打开,让学生明白,刚才产生的磁可能跟电有关。
到底磁是否能生电?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流的磁效应活动1:针对导课的问题,老师让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总结:选取电源、导线和开关、小磁针。
将电源、导线、开关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将小磁针放在周围,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
活动2:根据学生所设计的实验,让学生动手验证。
根据实验现象,阐明你的猜想。
总结:导线通电后,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能够产生磁场。
活动3:要想让小磁针偏转的方向相反,然后如何操作?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这又说明说明什么问题?总结:通电导体电流的方向改变,周围磁场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归纳总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拓宽延伸:电流的磁效应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个发现的,所以该实验叫奥斯特实验,它揭示了电和磁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密切的联系。
初中物理电生磁教案
初中物理电生磁教案【篇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2《电生磁》教案设计】20.2电生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重点:知道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描绘磁场的分布。
2.难点:如何通过实验现象认识磁场的存在。
三、学生情况分析电流的磁效应是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全新的知识。
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由于器材的限制,教师可以演示通电螺线管的实验,让学生讨论描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态,也能达到学生探究的目的。
四、实验器材学生实验:导线,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磁针演示实验:学生电源,螺线管,小磁针【篇二:【初中物理】20.2电生磁】20.2电生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教学重点1.奥斯特的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具准备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投影仪、大头针、微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师]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生甲]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生乙]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2.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还想知道关于磁的一些什么样的知识?[生甲]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发生偏转吗?[生乙]还有什么物质能产生磁场?[生丙]电现象和磁现象有联系吗?[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好,说明大家都动了脑筋,在以后的学习中仍需要这样.你们提出的问题就是本节课需要探索的内容.二、进行新课第三节电生磁[板书][师]先看课本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再演示,要仔细观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演示]在小磁针上面有一条直导线,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你们能看到什么现象?改变电流的方向,又能看到什么现象?[生甲]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生乙]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生丙]当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时,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生丁](讨论的结果)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生戊](讨论的结果)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当电流方向发生变化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变化.[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鼓掌给予鼓励.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此实验又叫奥斯特实验.这个实验表明,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外,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本节课我们就要研究电流的磁场.(一)电流的磁场[板书][师]这个实验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在当时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因为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后来科学家们又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通电后研究电流的磁场.我们也研究研究,说出你们的做法和观察的结果.(学生们把直导线弯成各种形状,通电看小磁针的变化)[生甲]我们组弯成三角形,通电后小磁针偏转,周围存在磁场.[生乙]我们组弯成正方形,通电后小磁针偏转,周围存在磁场.┇[生丙]我们组把直导线缠在铅笔上,然后抽出铅笔,再通电,小磁针偏转,周围存在磁场. [师]这种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的螺线管也叫线圈,它能使各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实际中用途就大,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板书][师]我们下面通过实验来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我们每组还是先提问题,再设计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生甲]我们已了解了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生乙]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判断?(学生们根据问题设计实验,并动手做实验)[生甲]我们组是把一些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四周不同位置,通电后小磁针偏转.画图并标出小磁针北极的方向,然后用曲线连起来.[生乙]我们组是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些铁屑,细螺线管通电,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师](每组中请一位学生)现在把你们记录下小磁针指的方向在(微机)图中标出.还有是把你们的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放在投影仪上(从屏幕上可直观显示出来),得出什么结论?[生甲]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周围,通电,小磁针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变化.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板书][生乙]我们组是把一些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周围,记录下小磁针北极指的方向,每个小磁针北极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描出磁感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这样就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两极.[生丙]我们组是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从而判别通电螺线管的n、s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找出判定的办法.[生甲]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教师根据学生结论板书)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 [板书][师]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否想出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普遍规律.看课本图中蚂蚁和猴子是怎么说的,你们又怎么说?[生甲]我用右手把一个通电螺线管夹在腋下,如果电流沿我右臂所指的方向,n极就在我的前方.[生乙]一根直导线电流是从左向右流动,把它从前向后缠成螺线管,n极就在螺线管的左边. [生丙]这个方法不准确,如果缠螺线管是从右向左绕,或从上向下绕,将不是这个结论. [生丁]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虽有不同的看法,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场面.我们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用学生的方法能判断出螺线管的两极,这个方法叫安培定则.那么怎么才能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试试看怎么做?[生甲]我们组是将直导线多绕几圈,通电后能多吸引几个大头针,说明这个方法可以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生乙]我们组是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就能吸引更多大头针,这表明插入铁芯能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师]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我们来制作一个电磁铁.三、小结和学生们一起小结,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四、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第三节电生磁一、电流的磁效应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篇三:九年级物理二十章第2节《电生磁》教案】电生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重点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第二十章 第2节 电生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电生磁》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生磁的现象,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构造。
2. 掌握电磁铁的磁性变化因素,理解磁极对铁磁性物体的磁化作用。
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磁铁。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电生磁的原理,掌握电磁铁的磁性变化因素。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制作出合适的电磁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电磁铁、铁磁性物体、电池、铁钉、线圈等。
2. 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模型,用于教室教学演示。
3. 准备一些实际应用案例,供学生讨论和思考。
4. 设计一些实验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电生磁的现象,掌握磁场的基本观点和性质,能够利用磁场的基本原理诠释生活中的电生磁现象。
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起首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产生磁力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磁场的基本观点和性质:通过讲解磁场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磁场是由磁力线构成的,磁力线具有方向、强度、闭合性等基本性质。
3. 介绍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了解奥斯特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认识到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4. 诠释生活中的电生磁现象:通过举例生活中的电生磁现象,如电磁铁、电动机等,让学生理解电生磁的基本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从而稳固电生磁的基本原理。
6. 教室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教室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电生磁现象的理解和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认识。
7. 总结回顾:在课程结束时,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电生磁现象的理解。
8. 安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置一些与电生磁现象相关的思考题和实验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稳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电生磁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应用这些原理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电生磁_说课与反思
电生磁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二节,本节知识是学生学习了磁场知识后,知道磁体周围具有磁场,并在学生已有的电学知识基础上,了解并认识电流也具有磁效应,并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及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
本节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章占有重要的地位。
1、教学目标根据本节的内容和课标对本节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节的学习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
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和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关系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2、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奥斯特的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
难点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安培定则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探究了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场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使放入其中的磁针发生偏转;对条形磁铁的磁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
三、说教法针对本节重点,我主要采用了分组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实验好处是形象、直观,能快速切入主题,深受学生欢迎。
同时分组实验也可揭露事物的来龙去脉,引发学生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等;通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
最后简单的习题练习使学生掌握本节课不易理解的抽象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以提问的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和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引入,引导学生说出电和磁有着某种练习,接着让学生探究书上的想想做做,通过观察小磁针偏转得到电能生磁,写出标题(2)实验探究,进行新课:(一)、电流的磁效应总结一下刚才同学们做的就是奥斯特实验,让学生改变电流方向接着做通电导线对电流的影响,观看俩次的小磁针的偏转有没有不同,然后让学生们看书找到电流的磁效应。
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五篇)
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五篇)第一篇: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设计与反思《电生磁》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关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能力目标(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经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目标:1、奥斯特实验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3、安培定则应用一、引入: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这现象说明了什么?二、新课:1、叙述电与磁联系发现的发展史,指出其重大意义。
2、电流的磁效应:重做奥斯特实验,引导学做实验、观察实验:把磁针放在导线的上方,观察通电时小针针N极指向有什么变化?改变电流方向,重做上述实验,再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从这个实验现象中,你有什么发现?结论: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电流磁场方向与导线上电流方向有关。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了解什么是螺线管。
探究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1)问:你认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会是什么样?(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问:如何验证你的猜想?问;如何用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相似?采用什么方法探究?需要用到哪些器材?(引导学生讨论)(2)学生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现象(3)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入手归纳实验结论。
(学生讨论后,充分让小组中5、6号展示结论)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1)你认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会与什么有关?( 你的猜想)(2)如何验证猜想?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具体关系?充分让小组中5、6号展示。
(4)小组间交流(5)教师出示结论: 安培定则(6)练习,充分让小组中5、6号展示《电生磁》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能够按照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课前的教学目标。
《电生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2节电生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性质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两端的极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难点运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教具准备电源、导线、开关、小磁针、铁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纸盒吸铁,然后提问学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断开开关,再去接触铁屑,由不能吸引铁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此时教师将纸盒打开,让学生明白,刚才产生的磁可能跟电有关。
到底磁是否能生电?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流的磁效应活动1:针对导课的问题,老师让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总结:选取电源、导线和开关、小磁针。
将电源、导线、开关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将小磁针放在周围,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
活动2:根据学生所设计的实验,让学生动手验证。
根据实验现象,阐明你的猜想。
总结:导线通电后,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能够产生磁场。
活动3:要想让小磁针偏转的方向相反,然后如何操作?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这又说明说明什么问题?总结:通电导体电流的方向改变,周围磁场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归纳总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拓宽延伸:电流的磁效应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个发现的,所以该实验叫奥斯特实验,它揭示了电和磁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密切的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及反思:20.2电生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及反思:20.2 电生磁一、导学目标1.掌握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磁场的基本特点。
2.了解左手定则的应用。
3.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及使用。
二、导学内容1.电生磁现象的实验与探究。
2.电生磁的基本规律。
3.电生磁的应用。
三、学习重点1.理解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磁场的基本特点。
2.掌握左手定则的应用。
四、学习难点1.能够解析运用左手定则。
2.掌握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五、学习方法1.快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理解基本概念。
2.多进行思考与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印象。
六、学习过程1.实验与探究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磁场。
2.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生磁的基本规律。
2.基本规律的学习1.分析实验结果,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规律。
2.使用左手定则判断导体周围磁场的方向。
3.进行练习,巩固对左手定则的掌握。
3.电生磁的应用1.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及结构。
2.分析电动机的工作过程,理解电动机的应用。
3.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电动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4.小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关键知识点。
2.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七、反思与展望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磁场的基本特点,了解了左手定则的应用,并且掌握了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及使用。
通过实验与探究,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电生磁现象。
在学习过程中,我积极思考,多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下节课中,我希望能够进一步学习电磁感应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及反思,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物理教案-[电生磁]教学设计
物理教案-[电生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的现象。
2. 让学生掌握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的磁效应2. 奥斯特实验3. 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4. 电磁铁5.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电磁铁的制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生磁的现象。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电磁铁的日常生活应用,引发学生对电生磁现象的兴趣。
2. 探究电流的磁效应:引导学生进行奥斯特实验,观察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3. 分析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探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4. 制作电磁铁: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加深对电生磁现象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源、导线、电流表、磁针、铁钉、滑动变阻器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2. 探究电流的磁效应:引导学生进行奥斯特实验,观察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3. 分析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探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4. 制作电磁铁: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加深对电生磁现象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学生对电生磁现象的理解。
电生磁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电生磁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电生磁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了解电流和磁场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掌握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内容:- 电流和磁场的基本概念;- 安培定律和毕奥-萨法尔定律;- 线圈和电磁铁的原理及应用。
3.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示范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向学生展示电生磁现象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教学步骤:- 导入:通过提问和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电生磁现象的兴趣;- 理论讲解:介绍电流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讲解安培定律和毕奥-萨法尔定律的原理;-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观察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验证安培定律和毕奥-萨法尔定律;- 应用拓展:通过展示电磁铁的原理和使用,引导学生思考电生磁的应用领域,并讨论其中的科学原理;- 总结归纳:总结电生磁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梳理课堂重点。
5. 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实验报告和讨论记录;- 小组讨论中学生的表现;-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专注度。
二、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观察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示范法引入电生磁现象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改进:1. 实验环节设计不够充分:在实验探究中可以增加一些扩展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和分析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2. 应用拓展不够充实:在应用拓展环节可以引入更多有趣的电生磁应用,如电动机、发电机等,通过展示实际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生磁的实际运用。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电生磁教学设计篇一《电生磁》教学设计永久镇中学孙桂芬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电与磁》第三节《电生磁》,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这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
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校系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永久镇中学,学校硬件配备较为齐全,强化班级建设,突出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初二的学生心智已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提高。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体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奥斯特的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
(二)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五、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演示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电生磁”现象和安培定则,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以旧引新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体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安培定则──课堂练习——知识回顾——布置作业。
初中物理《电生磁》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4、引导:人们从发现永磁体到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人们使用的许多电器设备,如:话筒、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都是在电流磁效应发现后才发明生产出来的。
既然电能产生磁,为什么手电筒通电时连一根大头针也吸不动,从而引出螺线管的概念。
3、通电螺线管磁极的判断(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教学反思
奥斯特实验是电磁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该试验是为了得出两个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为了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增加实验的可见度,从实验室找来了一个大磁针,将一个凳子放在讲桌上,将器材放在凳子上,采用短接的方法获得很大的电流,很明显地看到磁针发生了偏转,效果很好。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观看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并作简单介绍,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样的磁体具有如此巨大的力?怎样来控制它的运行呢?
2、简单介绍: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
3、教师有步骤的进行奥斯特实验,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1)把小磁针放在导线下方,分别通断电,观察N极指向变化?
问题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展示课件,并让学生分析实验中电流方向与螺线管N极方向,结合课本漫画,让小组总结发言,总结归纳自己所得结论。
1、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进一步引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潮
3、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4、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展示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空间感受并更深理解安培定则。
物理教案-[电生磁]教学设计
物理教案-[电生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生磁现象,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生磁现象的定义和原理。
2. 奥斯特实验及其意义。
3. 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生磁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电磁铁的磁场分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3. 运用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电生磁现象。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实验器材(电流表,磁针,导线,电池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电生磁现象。
【教学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问题或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
)1. 电生磁现象的定义和原理:(教师讲解电生磁现象的定义,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 奥斯特实验及其意义:(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
)3. 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教师讲解电流的磁效应,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应用实例,如电磁铁、电动机等。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实验与观察】1. 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流产生的磁场现象,如电磁铁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2. 电磁铁的磁场分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磁场分布,如使用小磁针指示磁场方向。
)【数据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特点和规律。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电生磁现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电生磁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20.2电生磁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20.2电生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二节“电生磁”。
本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并进一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理解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电流表、小磁针、通电螺线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含导线、电流表、小磁针、通电螺线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一个小磁针的偏转,引导学生思考磁场的存在和磁场对磁针的影响。
2. 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奥斯特实验,观察通电导体周围是否有磁场存在。
(2)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3.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及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4. 例题讲解:利用例题,让学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磁效应2. 奥斯特实验3.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4. 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流的磁效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磁效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磁感应、电磁铁等。
九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反思《电生磁》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能够按照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课前的教学目标。
刚开始上课时可能是由于学生都比较紧张,所以表现的不是非常积极,短暂的紧张情绪过后,课堂气氛便开始活跃起来。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比较好,但是也有很多我觉得不满意的地方,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课堂上的得与失。
情景一:重现奥斯特实验本节课刚开始,我为学生演示奥斯特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奥斯特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是非常简单。
实验分为两步:一是将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二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改变通电导线中电流的方向,然后观察现象。
在我对实验操作并不是很熟练的情况下,我在课前做了多次练习,使得我在课堂上能够将实验演示成功。
唯一的缺憾是在改变通电导线中电流方向后,小磁针的偏转变化不是非常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的可信性。
此外,我觉得这个实验如果交给学生来做效果可能会更好,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这也是值得我去尝试的地方。
情景二:通电螺线管的制作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但是磁场较弱,而且携带不方便,所以引出通电螺线管。
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演示了通电螺线管最基本的制作方法,共有两种绕线方式。
其实这一过程完全可以让学生来做。
先引导学生理解通电螺线管无非就是将一段导线绕成线圈,然后让学生思考、交流,亲自动手制作出通电螺线管。
接下来由其他学生讨论制作的是否正确。
最后再由我来讲评。
如果这样做我想效果会更好,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课堂气氛也会由此变得更加活跃。
情景三:练习环节过于相信学生本节课最后的课堂练习中,我让学生到黑板前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画出电流方向。
我叫到了一个名叫罗旭东的学生,罗旭东是班上物理成绩非常好的一名学生,过分的信任使我没有注意到他判断时出现的错误。
这时座位上有学生说:“错了,画错了!”此时我才注意到他的错误,及时叫了另外一名学生进行了改正,避免了一次失误。
磁生电教学反思
磁生电教学反思
篇一:磁生电教学设计与反思张玉玲
教学设计
1
2
3
4
5
篇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磁生电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如何理解磁场强弱的变化是难点,在学生总结出该条件时,当时我认为学生回答得已经清晰了,结果只是以少数积极发言的学生认知情况为标准的,没有考虑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情况,是本课的一个“败笔”。
课堂上在第三个实验的处理上,出现了导入的目的学生理解不够,学生认为课本上探究没这个内容,探究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实验现象分析不够充分,有些组偏离了预设的方案,现在分析起来,其原因也是想为后面的发电机的教学争取时间。
如果当时教学中能忍痛割爱、魄力再大一些,把发电机的内容略去,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处理上述问题了,现在想一想,真可谓得不偿失。
通过一个加入的探究实验,为的是制造悬念引出学生要探究的目标,虽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学生操作时却难以做到切割磁感线速度相同,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效益,这是教学设计上欠思考结果。
篇三:磁生电教学设计与反思。
电生磁教学反思七
电生磁教学反思七电和磁的教学反思 5本课作为能量单元的起始课,目的在于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电和磁的关系,了解电能生磁的科学概念,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
在教学活动中,先让学生回忆指南针的磁针静止后的指向,再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能使磁针转动,(磁铁和铁)。
最后在介绍奥地利的故事,让学生组装一个小电路,同时还回忆“指南针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偏转”,这对指导学生自行分析“电能生磁”是有帮助的。
在“通电导线和指南针”活动中,一定要强调“将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示方向一致”这一条,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画一下,帮助学生明确此操作要求,这样在实验中才能比较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
在活动中,还要强调观察断开电流时指导针的.变化,通过反复通、断,对比指南针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对现象的思考与分析。
电和磁的教学反思 6这节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的第一课,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本节课的科学概念是: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通过三个班级的教学,这节课我也有几点反思:第一:根据本课的重难点修改了教学时教材的顺序。
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运用通电导线和指南针来模拟科学家奥斯特的实验,然后再运用短路电路和指南针继续来做实验观察现象,再通过这两个实验来总结发现,最后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
在第一、二次教学时我遵循了教材的安排顺序,但是在做最后一个通电线圈实验的时候,总是显的过渡很愣,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制作一个通电线圈,因此这里孩子们显的有一些茫然。
基与此,在后几次的教学中,我修改了教材的顺序,先做通电导线的实验,然后就总结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生磁》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关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能力目标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经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目标:1、奥斯特实验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
3、安培定则应用
一、引入: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这现象说明了什么?
二、新课:
1、叙述电与磁联系发现的发展史,指出其重大意义。
2、电流的磁效应:
重做奥斯特实验,引导学做实验、观察实验:把磁针放在导线的上方,观察通电时小针针N极指向有什么变化?
改变电流方向,重做上述实验,再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从这个实验现象中,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电流磁场方向与导线上电流方向有关。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了解什么是螺线管。
探究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1)问:你认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会是什么样?(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问: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问;如何用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相似?采用什么方法探究?需要用到哪些器材?(引导学生讨论)
(2)学生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现象
(3)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入手归纳实验结论。
(学生讨论后,充分让小组中5、6号展示结论)
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1)你认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会与什么有关?( 你的猜想)
(2)如何验证猜想?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
(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具体关系?充分让小组中5、6号展示。
(4)小组间交流
(5)教师出示结论: 安培定则
(6)练习,充分让小组中5、6号展示
《电生磁》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能够按照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课前的教学目标。
刚开始上课时可能是由于学生都比较紧张,所以表现的不是非常积极,短暂的紧张情绪过后,课堂气氛便开始活跃起来。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比较好,但是也有很多我觉得不满意的地方,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课堂上的得与失。
情景一:重现奥斯特实验
本节课刚开始,我为学生演示奥斯特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奥斯特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是非常简单。
实验分为两步:一是将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二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改变通电导线中电流的方向,然后观察现象。
在我对实验操作并不是很熟练的情况下,我在课前做了多次练习,使得我在课堂上能够将实验演示成功。
唯一的缺憾是在改变通电导线中电流方向后,小磁针的偏转变化不是非常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的可信性。
此外,我觉得这个实验如果交给学生来做效果可能会更好,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这也是值得我去尝试的地方。
情景二:制定学习任务时,充分考虑5、6号学生的实际,给予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其完成,并实时鼓励其大胆发言,及时表扬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让6号学生展示安培定则
其实这一过程完全可以让5、6学生来做。
先引导学生理解安培定则。
最后再由组长来讲评。
这样做我想效果会更好,既让5、6号学生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课堂气氛也会由此变得更加活跃。
情景三:练习环节过于信5、6号学生
本节课在展示的课堂练习中,我让学生到黑板前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画出电流方向。
其中第8组一个名叫黄霖的学生,黄颂霖是班上非常大胆的一名5号学生,过分的信任使我没有注意到他判断磁极时出现的错误,他连磁极之间相互作用也说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全班同学都在指正他的错误,这时座位上有学生说:“错了,画错了!”此时我才注意到他的错误,及时当场点评让这位5号学生进行了改正,避免了一次失误。
情景四:5号学生展示讲评声音不够大
本节课第8组的黄颂,第4组的纪桐,第6组的黄杰等到同学讲评声音不够大,主要因为平时没在这么大的讲台上课讲评,有点怕,以后要多点训练。
这是我上这一节课的想法和过程,如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大家帮助指正。
2013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