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十二五”规划

合集下载

深圳市盐田区文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深圳市盐田区文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深圳市盐田区文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文化建设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盐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

为全面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根据省、市文化发展各项规划和《盐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文化发展的环境分析(一)自然人文和经济环境。

1.自然人文环境。

我区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东部华侨城生态景区、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小梅沙旅游景区等景点闻名全国;具有6000年历史的大梅沙古文化遗址、“一街两制”中英街、打响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第一枪的三洲田庚子首义革命旧址、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等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

2.经济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区年均经济增速达到12.9%,经济总量突破200亿级大关,2010年实现282亿元,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辖区税收达到43.6亿元,是2005年的2.85倍,年均增长23.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1亿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379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顺利达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初步形成了低能耗、高产出、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十一五”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果。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了“固本强基工程”,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区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3个街道文化站获评省特级文化站;区图书馆达到地市一级公共图书馆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不断完善,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示范区”基本建成。

二是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实施。

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

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娱活动,全区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和基层文化单位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过1500场次。

基本做到“天天有小型文化活动,周周有电影和音乐会,月月有展览和演出,季季有文化节庆,年年有文化演出季”。

邹金宏谈国家十二五规划对粤商的启示

邹金宏谈国家十二五规划对粤商的启示

十二五规划对粤商的几点启示【“十二五”规划概要】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

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

“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稿在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即将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航行目标与方向。

十二五是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事业。

十二五规划是经过众多人士精心奉献的经典,内部有很多智慧和亮点,是大规划、大视野、大谋略和大参考,善于参考的话,有利获大成就。

这些规划对广大粤商成功经营与发展有什么启示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任何关心祖国发展,关心企业发展的人,都能从中读到有益的启示。

我与大家分享“十二五规划对粤商的几点启示”,希望抛砖引玉,能对大家的企业带来良好参考。

一、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启示规划中提到“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加快提升我国工业竞争力”,这意味着在未来五年,企业应该提升竞争力,不仅是要能够在国内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发展,也要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生存、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比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比

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第一篇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四章发展现代农业第五章增加农民收入第六章改善农村面貌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第八章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第九章深化农村改革第三篇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十章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第十一章振兴装备制造业第十二章优化发展能源工业第十三章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第十四章提升轻纺工业水平第十五章积极推进信息化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十六章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七章丰富消费性服务业第十八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第五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十九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二十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二十一章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六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二章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三章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强化资源管理第二十六章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第七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第二十八章优先发展教育第二十九章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八篇深化体制改革第三十章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三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十二章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第三十三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三十四章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第九篇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第三十五章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第三十六章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第三十七章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第十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十八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三十九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四十章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第四十二章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第十一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四十三章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十二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四十四章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十三篇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四十五章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十四篇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第四十六章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第四十七章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第四十八章健全规划管理体制[3]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十三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第一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二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发展理念第五章发展主线第二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六章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第七章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八章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第九章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第十章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第三篇构建发展新体制第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十二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第十三章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第十四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十五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十六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十七章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第四篇推进农业现代化第十八章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第十九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第二十章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第二十一章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第五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第二十二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二十三章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二十四章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第六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第二十五章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第二十六章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第二十七章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第二十八章强化信息安全保障第七篇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第二十九章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三十章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第三十一章强化水安全保障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三十二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三十三章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第三十四章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第三十五章健全住房供应体系第三十六章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第九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第三十七章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三十八章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三十九章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第四十章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第四十一章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第十篇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第四十二章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第四十三章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四十四章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第四十五章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第四十六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四十七章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第四十八章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第十一篇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第四十九章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第五十章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第五十一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第五十二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第五十三章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第十二篇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第五十四章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第五十五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第十三篇全力实施脱贫攻坚第五十六章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五十七章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第五十八章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六十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第十五篇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第六十一章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第六十二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六十三章缩小收入差距第六十四章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六十五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六十六章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六十七章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第六十八章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第六十九章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第十七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七十章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9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第二节“十二五”发展环境第三节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第二章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第四节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第五节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第六节构筑创新人才高地第三章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七节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第八节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九节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第十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十一节优化产业组织形态第四章加快建设智慧深圳第十二节建设国际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腹有诗书气自华第十三节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第十四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第十五节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第五章保障和改善民生第十六节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第十七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十八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十九节统筹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第二十节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第六章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第二十一节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第二十二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第二十三节打造平安深圳第二十四节加强人口调控管理第七章加快特区一体化发展第二十五节统筹推进一体化建设第二十六节加快新型功能区开发第二十七节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第二十八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第八章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第二十九节促进深港融合发展腹有诗书气自华第三十节构建多层次区域合作体系第三十一节提高对外开放发展水平第九章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第三十二节着力推进低碳发展第三十三节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第三十四节推进国家生态市建设第十章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第三十五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第三十六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三十七节深化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第十一章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第三十八节强化规划导向作用第三十九节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前言深圳经济特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7.2、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 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 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 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①、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②、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④、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4.2、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 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 ①、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 ②、积极发展旅游业; ③、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 ④、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4.3、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 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①、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 ②、完善服务业政策;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 健康发展
5.1、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 展差距。 ①、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②、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③、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⑤、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 扶持力度。
3.6、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 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①、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②、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第四篇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4.1、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 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 速发展。 ①、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 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③、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 ④、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

龙岗“十二五”规划纲要

龙岗“十二五”规划纲要

深圳市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27日经龙岗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审议批准)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一月1目录前言 (1)一、“十一五”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成就 (2)(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2)(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2)(三)对外经济发展强劲,外向型经济能级全面提升 (3)(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福利明显改善 (3)(五)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区面貌持续改善 (4)(六)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发展瓶颈不断突破 (4)二、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5)(一)发展机遇 (5)(二)面临挑战及问题 (6)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发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8)(三)发展思路 (8)(四)发展目标 (11)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5)(一)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15)(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6)(三)提升先进制造业 (17)(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 (18)(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9)(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20)(七)发展现代农业 (21)(八)促进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 (21)五、大力推进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 (23)(一)优先发展教育,提升人口素质 (23)(二)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4)(三)繁荣文化事业,打造文化强区 (25)(四)借大运东风,发展体育事业 (27)(五)加强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28)(六)推进“平安龙岗”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29)(七)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建设和谐城区 (30)(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31) 六、强力推进城市建设 (32)(一)高标准规划现代化新城区 (32)(二)大力推进城市更新 (33)(三)强力打造节能低碳宜居城区 (33)(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6)(五)增强供电、供水、供气能力 (38)(六)提高防灾减灾和灾害应急能力 (38)七、加速发展重点区域 (39)(一)大鹏半岛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 (40)(二)坂田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 (41)(三)中心城及大运新城片区 (41)(四)宝龙工业园区 (42)(五)坪新清(高桥)片区 (42)八、保障措施 (43)(一)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 (43)(二)加强作风建设,锤炼执行能力 (43)(三)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效能 (43)(四)推进财源建设,加强资金保障 (44)(五)加强人才建设,优化人才环境 (45)(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有效实施 (45)前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实施《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深圳综改方案》)及相关工作计划的关键时期。

国家 十二五 规划

国家 十二五 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整理版)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整理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规划思路

十二五规划思路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立足首都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综合衔接、分级发布的组织方式,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系统谋划、科学实施,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核心内容:“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独领风骚,并逐渐替代传统产业成为主导产业,重新谱写未来产业发展新蓝图。

★民生展望:1.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坚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

125规划详情

125规划详情
十二五规划-简介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交通领域(航空)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应该说,在目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博弈成为基本现实的背景下,依靠包括经济主体的市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促进政府变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已越来越大。总之,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须使政府形成一个稳定和完善的权力运作机制和框架。当政府用一种比较规范的方式来行使公权力时,经济主体自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然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而无须政府劳神费力。就此而言,“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取决于政府变革的程度。
4 亮点
4.1 须明确提出“富民”任务
4.2 以外部力量促进政府变革
5 计划内容
6 问题研究
7 思路和方法
8 发展现状
收起
摘要纠错编辑摘要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 2011-2015年。

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圳市坪山新区管理委员会二○一一年八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 (2)一、发展成就 (2)二、发展基础 (7)三、发展环境 (10)第二章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发展路径 (13)一、指导思想 (13)二、发展原则 (13)三、总体目标 (14)四、发展路径 (18)第三章改革创新,探索发展新模式 (21)一、创新投融资模式 (21)二、设立法定机构,探索公共事业管理新模式 (22)三、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丰富社会管理模式 (23)四、试行“公建民营”,调整公共服务机构运行机制 (23)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4)第四章提升城市建设质量,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新城 (26)一、着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 (26)二、加快土地整备和空间拓展 (28)三、优化城市功能配置 (30)四、打造城市亮点片区 (31)五、完善资源能源保障设施 (32)六、加快智慧坪山建设 (33)第五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新兴产业名城 (36)一、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6)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39)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41)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42)五、优化产业组织形态 (44)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45)第六章加强社会建设,打造和谐幸福新城 (50)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50)二、着力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53)三、全力加强社会管理 (56)第七章发掘人文资源,打造文化创意新城 (59)一、凝练和弘扬“新区精神” (59)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60)三、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61)四、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62)第八章坚持低碳发展,打造山水田园新城 (64)一、强化低碳发展 (64)二、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66)三、加快绿色生态系统建设 (67)第九章区域合作,共谋发展 (69)一、加强与市内相关地区的合作 (69)二、加强与惠州及粤东地区的合作 (70)三、加强与高层次区域的合作 (72)第十章加强实施保障,实现规划目标 (73)一、规划引导 (73)二、组织保障 (73)三、项目保障 (74)四、土地保障 (75)五、资金保障 (76)六、人才保障 (76)前言坪山新区是深圳市新成立的采用功能区模式管理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承担着深圳市委市政府赋予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历史使命。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社区服务,满足城乡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离不开社区服务,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社区服务。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对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适应城镇化和老龄化加快发展,有效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需要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适应社会转型、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转变,有效承接大量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需要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适应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快速发展,有效回应居民的利益诉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需要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梳理总结“十一五”期间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系统分析当前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从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出发,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为抓手,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向社区覆盖,逐步建立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居民的服务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居民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真正把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2.统筹城乡,整体推进。

统筹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规划、服务设施建设、服务资源配置、服务队伍建设、服务产品供给,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整体推进城乡社区服务资源共享、组织共建、队伍共管力度,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局面。

3.政府引领,社会参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五”规划全文[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五”规划全文[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03月16日 来源:新华社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区民政局,光明、坪山新区社会建设局,各社会组织:为规范我市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2010年第39号令)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我局制定了《深圳市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

特此通知。

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深圳市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深圳市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组织是指经深圳市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社会组织评估,是指深圳市各级民政部门依照规范的方法和程序,由评估机构根据评估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并作出评估等级结论。

第四条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分级管理、分类评定、动态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独立运作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深圳市民政局负责市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领导,并依照本办法对区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进行指导。

第六条社会组织评估不得向评估对象收取评估费用,所需经费由民政部门列入财政预算,从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

第二章评估对象和内容第七条申请参加评估的社会组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取得社会团体、基金会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满两个年度,未参加过社会组织评估的;(二)获得的评估等级满5年有效期的。

十二五规划_全文

十二五规划_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十二五”规划前言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提供公共服务,参与公共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等诸多功能。

加快发展社会组织,对于我市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促进我市社会组织发展,依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等,编制《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取得的成绩1.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我市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年均增长近13.2%。

截至2010年底,深圳市登记的社会组织4110家,其中社会团体166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441家,基金会7家,每万常住人口拥有社会组织4家,比“十五”期末增加1.3家。

社工组织逐渐壮大,2007年10月我市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到2010年底注册社工组织总量达43家,在教育、司法、妇儿等十多个领域开展社工服务。

支持型社会组织从无到有,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硬件、能力建设、智力支持和资金扶持。

“十一五”期末,我市经济类社会组织占8%,科学研究类社会组织占6.9%,社会事业类社会组织占55.9%,慈善类社会组织占19.2%,综合类社会组织占9.8%。

各类社会组织活跃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劳动、卫生、体育、生态环境、社会事务等各个领域,成为推动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2.社会组织作用日益明显动员社会资源能力持续提升,经费来源日益多元化,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赞助和捐助的比重也日益增加。

2008、2009年全市社工机构获得购买服务的经费分别达到5000多万元和7000多万元。

“十一五”期间,深圳市慈善会设立具有现代慈善捐赠运营模式的冠名基金14个,募集的慈善资金救助各类困难群体几十万人次。

“十一五”期间,各类社会组织积极承担政府委托或剥离的公共服务事项,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

行业协会提供了技术研发、质量检验、人员培训等公共技术平台,建立了方便民间往来、交流本行业信息和经验的公共交流合作平台,已成为开展经济贸易的重要渠道,制定产业政策的主要力量;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教育、劳动、文化、体育、福利、社工等领域提供服务,满足了社会群体的不同需求。

“十一五”期间,社会组织通过动员组织志愿者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培育了市民公益意识和志愿精神;683家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参与社区建设,较好承接社区的相关社会事务,满足了社区居民多层次的公共需求,同时通过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培养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

社会组织参政议政表现突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在2010年的换届中,4名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当选市党代表,5名当选市人大代表,10名当选市政协委员,有社会组织背景的代表委员人数达221名,成为传递群众呼声和反映群众诉求的代言人。

3.社会组织自身能力持续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大部分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日益规范:开展了法人治理建设,不断完善组织章程和治理结构,通过差额选举的方式产生决策机构,通过民主的方式决定重要事务;建立了人、财、物等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地编制财务收支情况和财务预决算报告。

“十一五”期间,我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建立了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加强自律建设,规范社会组织行为。

开展了多次诚信自律和服务承诺信息公开活动,并获得了“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最佳组织奖”,2家社会组织荣获“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

“十一五”期间,我市社会组织民间化程度较高,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深圳玺宝楼青瓷博物馆、深圳书城培训中心等社会组织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4.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逐渐增强社会组织登记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2006年,组建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实现了行业协会直接登记。

2008年,对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

2010年,对社区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备案双轨制,启动了基金会、异地商会登记试点工作。

目前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的比重将近10%。

社会组织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实施方案(2010-2012年)》、《深圳市推进政府职能和工作事项转移委托工作实施方案》、《深圳市异地商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章,明确社会组织发展的重点领域,并在政府扶持、登记管理、社会监督、政府部门监管等体制上有所创新。

同时,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立法工作,《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条例》已列入立法计划,《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组织条例》立法调研已启动。

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机制推陈出新。

设立“社会组织培育实验基地”,对草根公益组织进行为期10个月的能力建设,首批从事环保、助残、儿童服务等6家机构于2010年底出壳,其中有5家成功登记。

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通了“深圳市社会组织信息网”,编印《深圳行业状况及行业协会》年度报告。

建立人才培养平台,实施“行业协会管理职业化”人才培养项目,累计培训行业协会管理人才600多人次。

搭建税务服务平台,推进社会组织的纳税服务与管理。

畅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沟通平台,每年召开行业协会代表座谈会,建立《行业协会重要情况专报》制度。

成立了社会组织总会,搭建了服务社会组织的公共平台。

购买服务有所突破。

2010年3月,出台《深圳市推进政府职能和工作事项转移委托工作实施方案》,将各部门在2009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取消、调整和转移284项职责和行政审批事项,有序与社会组织对接。

目前第一批核定削减的86项政府工作事项中80%进行了转移委托。

在民政领域率先试点向社会组织购买新增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将福利彩票公益金作为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种子基金”,目前已资助了75个公益项目,金额达到3526.8万元。

委托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举办“深圳公益在行动”公益创意项目电视选拔大赛。

5.社会组织的管理监督日臻规范“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了监管主体多元化、监管措施多样化和监管程序规范化的社会组织监管机制。

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注重执法查处与其他管理手段的衔接,与业务主管(指导)单位等建立跨部门联动合作机制,加强信息的互通,形成对社会组织执法的合力,逐步提升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工作的效力和社会影响力,引导广大社会组织在法制规范下健康发展。

逐渐建立了科学的评估指标和完善的评估体系,完善社会组织的评估工作,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提供参考。

到2010年,已经成功完成了两批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工作,两次参与评估行业协会商会达69家,其中评出5A级13家、4A级19家、3A级24家、2A 级10家,并且对3A级以上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授牌并颁发证书。

“十一五”期间,我市不断探索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推行了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开展党建带妇建工作,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社工党委,同步推进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

目前,联合党委下设二级党委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42个,管理党员301名。

(二)发展环境1.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需要发展社会组织“十二五”期间,深圳要积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

为此,深圳迫切需要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其中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就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全国、全省社会组织“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的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先行先试,力争在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培育与规范发展社会组织,使其成为我市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抓手。

2.加强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任务更为繁重和紧迫,国家、省、市均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重大战略部署。

深圳肩负起中央赋予的新使命,在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经济发展先锋到社会建设前沿,从注重经济高速度到社会和谐度,率先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为此,迫切需要围绕民生幸福城市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强化政府作用的同时,积极发动社会组织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供给机制,通过社会组织为市民开展社会自治和互助服务,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满足市民个性化、多样化的利益诉求。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社会组织提供发展空间改革开放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特质和灵魂,继续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是深圳带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十二五”期间,深圳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今后深圳改革开放的重点之一。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将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逐步改变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把相当一部分职能和工作事项转移给社会,让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为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此迫切需要不断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完善社会建设体制机制,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发挥其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4.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社会组织具备了较好发展基础,但也面临着亟需在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一系列问题,与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需求也有较大距离。

一是社会组织数量偏少,结构有待优化,服务能力和公信力有待提高,内部治理还不够完善,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发挥作用相对滞后。

二是对社会组织的服务还不够到位、政府职能转移有待完善,财政支持尚未制度化、规范化,服务机构有待建立,配套政策尚需完善。

三是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有待细化实施,社会组织立法亟待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尚需深化,监管工作机制需要不断完善,社会监督力度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承担起中央赋予深圳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先行先试,以创造深圳质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水平,为社会组织发展释放新的活力,创造新的空间。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的总体目标,以“深圳质量”作为核心理念,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动社会建设为主线,先行先试,坚持培育服务与管理监督并重,创新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社会组织扶持方式,优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构建法制健全、规范有序、分类指导、监督有力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建设民生幸福深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