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切除术术中盆底腹膜重建36例分析
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盆底腹膜重建221例分析
1 统 计 学 处理 . 4
本 实验 所 有 数 据 均 用 ( ±s表 示 , SS 1. 计 软 件 包 ) 经 P S 0统 1
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 中重建与不重建盆底腹膜 的两种手术方式 进行 回顾性分析 , 比较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与恢 复指标 , 探讨直肠 癌根治术 中盆底腹膜重建的意义。
成 大 出血 , 于 引 流 管 位 于 腹 膜 外 , 够 及 时 发 现 , 取 抢 救 时 由 能 争
组相 比, 吻合 口瘘 发生率减少 , 而且 均经过保守 治疗 成功 ; 引流 管引流量少 ( 面渗出少 )可更早 拔除引流 管 , 创 , 减少感 染机会 。
有 可 比性 。 1 手 术 方法 . 2
1-%,其 中 8例保守治疗成功 , 18 3例再次手术 引流并行结肠造
口 , 中 1 二 次手 术 后 死 于 竭 。 其 例
两组 术后 吻合 I瘘发生率 比较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 .6 , : I x =3 8 8 P . )两组术后骶前引流管引流量达到少于 2 m /( <00 ; 5 0 Ld 拔除引 流管指标 ) 时间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2 P . ) t . ,<00 。 4 5
・
临床 探讨 ・
21 年 9 00 月第 4 卷第 2 期 8 6
直肠 切除 盆 膜 癌前 术中 底腹 重建21 析 2例分
杨 铁 军 王 程 虎 于 航 娜
( 河南省肿瘤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 , 河南郑州 4 00 ) 5 0 8 [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盆底腹膜重建 的意义。方法 对两组直肠癌患者 , 在前切除手术中分别采用盆底腹膜重 建与不重建两种方法 ,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 口瘘 的发生率 、 骶前引流管 引流量达到 2 m 0 L以下时间。结果 盆底腹膜重建 组较不重建组的吻合 口瘘发生率低 , 骶前引流量少 , 更早达到拔管指标 , 而且发生吻合 口瘘后均没有再次手术 , 保守治疗成 功 。结论 在直肠癌根治术 中盆底腹膜重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 有利于患者恢复 。
直肠癌下切缘病理组织学分析
438直肠癌下切缘病理组织学分析赵仁合许南海刘雏波【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逆向浸润与下切缘的安全距离的关系。
方法对36例直肠癌M i l es手术和D i xon手术后标本的肿瘤下缘1.0ClI I、2.0皿、3.0cm的肠壁及对应的系膜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直肠癌逆向浸润或转移的距离.结果36例直肠癌标本距癌肿下缘1.0锄、2.0era、3.0锄的肠壁及对应的系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阴性,结论直肠癌远侧逆向浸润或转移未见超过1.0锄,因此认为保肛手术时切除肿瘤远侧肠管(包括系膜)2.0锄是安全的。
【关键词】直肠癌逆向浸润下切缘保肛病理组织学R ec t u m c anc e l"bot t om s li ce a good l uck P a t hol ogy hi s t ol og y analys i sZ ha o R enhe X u N anha i Li u W ei bo[A bdt r aet]O bec t l ve:s t udy r e ct u m canc er cont r ar y gr adual l y w i t h bo t t o m s li ce good l uck of s afet y di s tance of r el at i on.M et h od:R i ght ness36r e ct u m can ccr M i l e s s ur gical oper at i o n w i t hD i x on af t er ope r at i on t he t um or of sp eci m e n de scend goo d l uck1.0锄,2.0C m,3.0∞bo w el w al l a nd r i ght nes s w i t h s houl d。
f缸一t∞a f i lm pa t hol ogy hi s t ol og y che ck,ob ser vat i on r e ct u m canc er cont r ar y gr adual l y or t rans f er of di s tance.R es ul t:36l-ect um c anc髓"spec i m e n i s sw ol l en a D a r t f r om t he c ance l-t o de sc end good l uck1.0锄,2.0∞,3.0血bow el w a l l a nd r i ghl ness w i t h sho ul d of f f as ten a f i l m pa t hol ogy hi s t ol og y chec k a l l i s f e m i ni n e ge n—de r.C onc l us i on:R ec t um cance汗f打s i de cont r ar y gr adual l y or t r ansf er ed a nd s ee O V C I"1.0∞,t he r ef o r e t hi nkCut of f t um or f ar s i d e bow el t ube(i ncl ude t o f as ten a f i l m)w hi l e pr ot ect i ng anu s s u r gi cal oper at i o n2.0衄i s s af et y of.[K ey w ords]t he r r ec t ur m C anc c'T cont r ar y gr a dual l u bot t om s li ce900d l uck t o pr ot ect t he an U S pa t hol ogy hi st ol ogy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438-02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有增高趋势,我国直肠癌特点之一是中低位直肠癌多见,约占全部直肠癌的70%。
直肠癌经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临床分析
直肠癌经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经腹腔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3例行直肠癌经腹腔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3例直肠癌患者经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3~10天发生临床吻合口瘘3例,均为下段<8cm。
经临床禁食禁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2周内痊愈出院。
结论:Dixon手术是直肠癌保留肛门的一种最好的手术方法,保留了肛门,直肠下段的感觉及排便功能。
【关键词】直肠癌;经腹手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56-02Dixon手术是直肠癌保留肛门的一种最好的手术方法,不仅保留了肛门,并且也保留了直肠下段的感觉及排便功能。
Dixon术的切除与吻合均在盆腔内进行,吻合口在腹膜外。
由于双吻合器的临床使用,使Dixon术适用范围增宽,应用日益广泛。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3例行直肠癌经腹腔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33例直肠癌患者,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5±3.5岁。
病程平均 5.5±1.5个月。
直肠上段(≥8cm)15例,下段(<8cm)18例。
1.2 方法手术的腹部切口、腹腔内探查、分离直肠、乙状结肠等同Miles手术,有时因结肠过短,为保证与下段直肠进行无张力吻合,则要将降结肠游离至脾曲,切断脾结肠和部分胃结肠韧带,使结肠脾曲充分游离。
提起乙状结肠与直肠上段,并用纱条扎紧癌肿的近端肠管,向肠腔内注入5-Fu 500mg。
距癌肿远端2~5cm以下的直肠夹两把大直角肠钳,靠近下端直角钳切断直肠,断端用苯扎溴铵或络合碘消毒。
用两把直角钳或有齿止血钳夹住拟切断处的癌肿近端乙状结肠并予切除,取出切除的肠管和病变组织。
36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临床疗效观察 6
崔海忠 何发敏
4 10 ) 420 ( 北 省 枣 阳 市 第一 人 民 医 院 湖
[ 摘
要] 目的
观察 全直肠 系膜切除术 的临床疗效 ,探讨 该术式在 临床应 用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我院 2 0 0 1年 以来 3 6 全
同一 间 隙 向直 肠 的 两侧 扩 展 解 剖 到 侧韧 带 , 肠 前 方 切 开 腹 膜 直
院 20 年 以来 3 例 行直肠全系膜切除直肠癌病 人疗效分析, 01 6
报告如下:
返折后作锐性分离至侧韧带水平,电刀切 断两侧韧带,有出血 时予 以结扎 。再锐性分离达尾骨前方 ,即达盆底 。术中保证直 肠及其全部脂肪系膜组织被完整的切除, 切除标本 的盆腔脏层 筋膜完整无损 。 在处理直肠侧韧带时靠近盆壁锐性分离 , 尽量 避 免钳夹结扎 ,这样往往 能避 免损伤盆筋膜而保 留 自主 神经
粉碎的银杏叶以 7% 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0 乙醇用量分 0 5%
别 为 8倍 量 、6 量 ,回流 时 间 分 别 为 2 、l ,合 并 回 流 提取 倍 h h
空干燥 箱干燥 2h 4。 参考文献
液 ,减压浓缩至 l .5 :1 ,加 乙醇至含醇 7% ,取上清液减压 5
浓 缩 至 l4 再加 乙醇 至 8% 冷 沉 4 h , 上 清液 调 p8 8 :, 0, 8后 取 H .~ 9 ,离 心 过滤 。滤 液 减 压 浓 缩 回 收 乙醇 ,用 水 稀 释 至 6倍后 .0 用 H I 节 p 6 ~ 7 。取 等 量 D 0 树 脂 和 聚 酰 胺树 脂 装 C 调 H .8 .0 11 柱 ,将 银 杏 叶提 取物 水 溶 液 通 过 混 合柱 , 以 l 量 水洗 后 , 0倍 7% 乙醇 解 析 , 洗脱 液 浓 缩 ,干 燥 得 成 品 。 0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36例临床分析
自细胞 总数正 常或轻度升 高、 化、 功能 、 血生 肝 肾功 能基 本正 常 , 心肌 酶谷 5预 防及措施 . 草转氨酶 ( S )肌酸磷 酸激酶 同工 酶( K—M 、 酸脱 氢酶 ( D 等 可升 AT 、 C 8)乳 L H)
高, 心电图出现电压低, 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T波倒置及 s T段低平和( 传 或)
53 加强 居家环境卫生及通风 。 . 导阻滞。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者, 脑电图表现头前 区有散在或节律性的高幅 慢波 , 脑脊液 常规 化验蛋 白, 但 氯化物基 本正常。胸 部 x线 检查 显示 支气 管或 54 避免 接触受感染者 : . 避免於流行期 间携 1 岁 以下出入过度拥挤 之公 2 肺 部有炎症性 , 体抗体 ( MP 呈 阳性 反应。 支原 抗 ) 共场所如 游泳池 、 电影院 、 百货公司等 。 4 治疗 .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 3 6例临床分析
黄永珍
广东省佛 山市 明城 华立医院 。 广东 佛 山 5 8 1 2 58
【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最佳术式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6例改良腹膜外剖宫产的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该手术操作简便, 组织损伤小, 出
血少 , 腹盆腔组 织器官粘连及 对 胃肠道的影响 。结论 : 良腹膜 外剖宫产是 最佳剖 宫产 术式。 避免 改
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
22 术 中术后并发症 。3 . 6例均无损 伤膀胱 、 尿管 , 输 9例膀胱后壁 或宫颈
息, 以减少交叉急性起病, 发热;I V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 , 米粒大小, 疼痛明显; 减轻 吃东西 引发的疼痛 。 手掌 或脚掌部 出现米粒大小 疱疹 , 臀部 或膝 盖偶 可受 临床 特征 累 。疱 疹 周 围 57 多补充水份 : . 鼓励孩子多 喝水其 用意是预 防脱 水及退烧 。 有炎性 红晕 , 内液体较 少 。部 分患 儿可 伴有 咳嗽 、 疱 流涕 、 欲 不振 、 食 恶心 、 呕 58 必 须将患者的饮食 、 . 饮水分 开处 理 , 共享食物或共 用餐具。 避免 吐、 头疼等状 。医生通 常能根据病 人 的年 龄、 病人 或家 长 的诉 说的 症状 , 及检 59 小 心处理患者 的排泄 物 , 口鼻 的分泌物 。因患者 在痊 愈 的过程 . 包括 查皮疹 和溃疡来鉴 别手足 1病 和其他原 因所致 的口腔溃 疡。可将 咽 拭子 或粪 肠病毒 仍会在 口沫排出达一至 三周 之久 , 2 1 也会 持续 经 由粪便 排 出二 至三个 月 便标本送 至实验室 检测病毒 , 但病毒检测 需要 2— 4周才 能出结果 , 医生通 以上 , 因此 很容易 经由接触到患者 的排泄物过程 中而不 慎传染 , 以除 了马上 把双 所 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确诊时须 手洗净外 , 也要注意身体有无沾染患者的排泄物, 而将肠病毒传染给 自己及 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患儿应适当休息, 饮食清淡, 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l 他人 。 临 床主要是对症治疗, 可酌情应用抗病毒药物, 合并心肌损害的应用营养心肌药 51 衣物的曝晒 : .0 因肠病毒对紫外 线及乾 燥特别 敏感 , 易降 低它 的传 容 物 ( , 二磷 酸果糖 , 16一 大剂量维生素 C 辅酶 Q O , , l) 合并 神经 系统 损害 者应 用 染力 , 所以我们 可以利用大 白天 , 将衣物 、 棉被拿 出来 晒 , 止病毒的活跃 。 以遏
直肠癌手术并发症105例分析
只需 引 流 通 畅 , 口有 自愈倾 向 。 瘘
积 聚于此 , 在引流不通畅情况下极易合并感 染。 我们采用 会阴 部手术切 E I l 期缝合 , 于手术切 E旁正常皮肤, l 常选择重力最 低点开 E置 单管间断负压 吸引 , 2 , 中手术切 E I l 共 5例 其 l 期 愈合 1 , 8例 Ⅱ期愈合 7例 , 引流时间 4天 ~ 5天 , 流血性 液 引
直 肠癌 手 术 并发 症 1 5例 分 析 0
张 强 王继红
( 乌鲁木齐市友谊 医院吐鲁番分院 , 新疆 乌鲁木齐 8 8 0 ) 3 0 1
0 0 现 将 直肠癌手术并发症探讨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和降低术 中知晓 的发生1 4 1 。
2 陈琦 , 王姗娟. 四种常用静脉麻醉药 对老年病人血液 动力学影响的 比
较『. J临床麻醉学杂志 , 0 , ( ) 0 - 0 】 2 3 1 4 : 0 23 0 9 2 3 吴新文 , 庄永敬. 种常用静 脉麻醉药对血 液动力学影响 的比较『. 7 J 临 】
床麻醉学杂志 ,0 0 1 ( )2 3 25 20 ,6 6 :8 — 8
4 徐福 涛, 顾晓萍脒 唑安定和异丙酚联合诱导 的临床观察 『. J 临床麻醉 】
学 杂 志 ,00,6 8 :0 -0 2 0 1 ( )4 8 4 9
( 收稿 日期 :0 6 0 — 4 20-7 2 )
观察结果表 明:丙泊酚和咪唑安定联合应用可减少各 自
维普资讯
一 嘧露目岛髓
5 讨 论
用药量 , 减轻丙泊酚单独使用 的心血管副作用 , 是临床上值得推 荐的麻 醉方法 。
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修复与防治分析
8 查 选 平 , 赤龙 , 钟 鸣 ,等 .应用 臀 大肌 上 部 肌 皮 瓣联 合 腰骶 周 金
筋膜 皮 瓣 修 复 骶 部 巨 大 褥疮 [/ D] J C .中 华 损 伤 与 修 复 杂 志 : 电
子 版 , 0 9 4 1 : 76 . 2 0 , ( ) 5 -1
g t sm xm sm suouaeu a htf p[ ] u l t l e aiu ucl t o sht e l uu c n c a J .E rJ Pa s
S r ,2 0 3 8 3 1 u g 0 3: 7 — 8 .
李 澎 , 诚 , 靖 年 , .臀 上 皮 神 经 营养 血 管 筋 膜 皮瓣 移 植 的 李 李 等
C i,1 9 ,1 4 S p 1 : 88 . hr 9 9 2 ( u p ) 7 —O
c mi t 1 B u r P, S h d G, 0 a e P  ̄e e a e k BD, P s i ii e o r lmi a o sb l is f p ei n r t y
【 关键词 】 结直肠肿瘤 ; 吻合 口瘘 ; 手术后并发症
吻合 口瘘 是 结 直 肠 癌 切 除术 后 常见 的 严 重 并 发 症 , 期 早 文献 报 道 结肠 吻 合 口瘘 的 发 生率 为 1% 以下 , 0 直肠 癌 低 位 前
资 料 与 方 法
一
切术 有症 状的吻合 口瘘 2 %左 右 …。2 0 O世 纪 8 0年代 开始
Pau g 9 3 4 ( ) 4 94 3 l r ,1 9 ,6 6 : 8 -9 . s
式较固定 , 且不需要过 多分离 臀大 肌而使操 作简便 易行 ; 皮 瓣转 移后 , 区可直接缝合 , 供 无需植 皮 , 术后护理 简便 ; 不牺 牲主干血管 , 对供 区影响小 ; 如皮瓣坏死或 褥疮再发 , 仍可行 肌瓣转移术 ; 术后所采用的较长时问防褥疮气垫床 上强迫俯
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 43(2) 291·短篇论著·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余德红*(商城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信阳 465350)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02例。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和对照组(52例,开放直肠癌根治术)。
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总长度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根治术,术中创面小、出血量少,且对胃肠功能干扰较轻,且安全性高,临床使用价值大。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术;结直肠癌;安全性*作者简介:余德红,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肝胆胃肠,甲状腺)方面腔镜手术,Email :******************。
结直肠癌发病率高,在发达国家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中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于低三位,仅次于肺癌、胃癌[1~3]。
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患者自身饮食习惯有密切联系,该病在早期无特征性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结直肠癌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意义重大。
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方式,而传统的开放直肠根治术切口创面大,患者预后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疗效,临床推广困难[4]。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中创面小、患者预后好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5]。
本探讨了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依据。
Miles手术会阴切口Ⅰ期缝合36例体会
云南 医药 2 0 0 7年第 2 8卷第 1 期
肠 管 以肠 系 膜 上 动 脉 为 轴 的正 常 回转 运 动 发 生 障 碍 ,使 肠 管 位 置 变 异 ;肠 系膜 附着 不 全 和异 常 腹
特 殊 类 型 的肠 旋 转 不 良的 存 在 ,并 作 相 应 处 理 。 同 时还 需 注 意伴 发 畸 形 ,并 予 处理 , 以免 造 成遗 漏 而需 二 次 手 术 。肠 旋 转 不 良术 后 有 些 患 儿 肠 功
基础上,应加强支持治疗及采用右侧斜坡卧位 2 — 3 ,观 察 排 便 情 况 而 决 定 停 用 胃肠 减 压 的 时 间 。 d 采用 右 侧 斜 卧位 以重力 作用 促 使 胃液及 胆 汁 下行 ,
利 于 肠 功 能 恢 复 ,可 缩 短 禁 食 时 间 ,利 于 患 儿 的 康 复 。总 之 ,充 分 的术 前 准 备 ,术 中及 术 后 的恰 当处 理 ,促 使 肠 功 能 的尽 早 恢 复 ,可 使 治 疗 获 得 满 意效 果 。
会阴切 口 1 期缝合 的愈合率在 4 %~ 2 4 9 %左右【 l 】 本
组 1 缝 合 1 内愈 合 率达 6 .% (53) 期 月 67 2/6 ,具 有 较 填 塞 敞 开处 理 愈 合 时 间 短 、病 人 痛苦 少 、易 管 理 等 特 点 。手 术要 注 意 : ()缝 合 时仅 作 皮肤 缝 1
后 ,会阴部会 留下 巨大空腔 ,处理有油纱 布填塞 开放及缝合 2 种方法 。由于填塞残 腔需要 较长时 间才 能 愈 合 ,费 时长 带 来 病 人 痛苦 和不 便 ,近 年
主 张Ⅲ 用缝 合 法 处 理会 阴区创 口。处理 得 当具 有 采 住 院 时 间 短 、易 管 理 、痛 苦 少 等 优 点 。 我 科 自 19 9 9年 1月 ~20 0 6年 9月 共 行 Mis 术 3 l 手 e 6例 , 会 阴部 创 口全部 1 期缝 合 ,现分 析报 告 如下 。 临 床 资 料 本 组 男 2 6例 , 女 1 0例 。 年 龄 3 2~8 岁 ,平 均 6 . 。肛管 癌 1 ,直肠 癌 3 1 5 7岁 例 5
36例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观察
36例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6例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并与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67例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腹腔镜组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全身麻醉,体位取膀胱截石位(脚高头低),体位在手术过程中要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操作的需要。
手术中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做好人工气腹建立,然后将脐部作为观察孔,右侧腹、左下腹和麦氏点分别作为三个操作孔。
常规探查由腹腔镜从脐部进入腹腔进行,明确腹腔内有无肿瘤的转移种植以及肿瘤的部位、浆膜浸润情况。
用电钩将乙状结肠外侧腹膜打开,将后腹壁及肠系膜分离,确认左侧输尿管位置后,切开右侧结肠系膜,分离肠系膜下血管或直肠上动脉出来,采用丝线在近端的方式进行常规结扎,为了防止出血先将钛夹置于远端。
对周围淋巴结清扫完毕后,将膀胱后会合至直肠两侧盆底腹膜打开,通过解剖间隙对游离直肠系膜直视,仔细观察,确保直肠系膜被完整切除,同时对盆腔神经丛、两侧输尿管进行相应的保护等。
将直肠向下方尽量游离以利于吻合,在游离直肠侧韧带处时要特别仔细,出血点止血方式采用电凝或压迫方式,对出血较显著的血管用钳夹夹闭。
对肠管实施切断前要采用用丝线进行结扎,腹腔镜向左下腹戳孔,造瘘由会阴部手术组予以常规吻合术,术后的腹腔冲洗浸泡选用蒸馏水和丝裂霉素。
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根据癌肿在直肠的位置选择不同的根治术式,包括有经腹会阴联合切除、直肠癌前侧切除术等[3]。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4.0处理,检测数据以χ±s表示,并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4/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87%(18/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8.0727,p<0.01)。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66例临床分析
病例分析本材料中,表现为性腺异常综合征者共3例,均为成人发病。
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疾病中2例,除Cushing 综合征表现外,其中有1例(腺瘤)女性还表现血辜酮升高和女性男性化,而另1例(腺癌)男性表现雌激素水平升高及女性化。
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疾病1例,为女性增生患者,表现男性化及典型的Cushing 综合征。
参考文献[1] Blumenf eld JD.Diagnosis a nd t reatment of p rima ry aldo 2steronism[J ].World J Urol ,1999,17:15~21[2] 刘定益,黄承智等.库欣综合征208例闭.临床泌尿外科杂志[J ].2003,18:196~198.[3] 彭依群,廖二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2[4] 刘定益,邵冰峰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附507例报告)[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413~416[5] 张辉,强万明,张素珍,等.肾上腺性征异常症(附20例报告)[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11:650~652.作者单位:404000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66例临床分析金本亮【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7-0137-02【摘要】目的:总结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 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方法。
方法:132例患者分为TM E 组与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TME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无论是行前切除术还是Mile s 手术都应该遵循TM E 原则,并应在术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疗效。
【关键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低位直肠癌 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 E )较传统手术方法有明显的降低局部复发率,在降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亦较传统手术方法有明显的优势[1]。
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林庚,黄若磊,林彩锋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普外科,福建福州350028[摘要]目的分析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的60例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肛门内镜显微手术、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胃肠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
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所获疗效较为理想,能够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胃肠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7(b)-0040-04 Clinical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Middle and Low Rectal CancerLIN Geng, HUANG Ruolei, LIN Caifeng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South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028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middle and low rectal cancer.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middle and low rectal cancer surgery in the South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from April 2020 to May 202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who were given 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 respectively.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dexes, quality of lif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was was gra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6.6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lower than 2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320,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iddle and low rectal cancer has a satisfactory ef⁃fect, which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mpro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Middle and low rectal cancer; Laparoscopic surgery; Clinical effect; Complication rate在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变化下,中低位直肠癌的发生较为频繁,该疾病属于胃肠道恶性肿瘤[1]。
新辅助治疗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复发直肠癌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对复发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价值。
方法对35例复发直肠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治疗方案。
常规分次放疗,放疗总剂量(dt)46 gy,每周5 次,每次2 gy。
全身化疗2个疗程,每次予以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静脉点滴;甲酰四氢叶酸钙(cf)200 mg/m2,第1~3天静脉点滴;氟脲嘧啶(5 fu)500 mg/m2,第1~3天静脉点滴。
治疗结束后4~6周进行盆腔脏器切除手术。
结果经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6例,肿瘤平均缩小38.4%,65.7%的病例t期下降。
全组无手术死亡,r0切除率为88.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3%。
本组总的3年生存率为82.8%;5年生存率为48.5%;其中获得r0切除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90.3%,5年生存率为54.6%。
结论新辅助治疗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是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通过降低肿瘤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直肠肿瘤复发新辅助治疗盆腔脏器切除术局部复发直肠癌(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lrrc)常表现为局部浸润和侵犯邻近脏器结构。
绝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并未发生远处转移,且术后证实6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1-2]。
这提示若能将肿瘤及浸润脏器联合切除, lrrc患者将再次获得生存希研究中心望。
但就诊病例均属晚期,想进一步提高根治切除率是非常艰难的。
如能通过手术前的辅助治疗降低病期,则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希望所在。
为此,我们从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对35例复发性直肠癌患者实施新辅助治疗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复发直肠癌患者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8~74岁(平均52.1岁)。
首次手术与再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6~78个月,平均31.5个月,2年内复发者为20例(57.1%)。
首次手术的情况为:(1)手术方式:dixon 18例,miles 11例,改良bacon 2例,hartmann 2例,局部切除1例,后盆腔切除1例;(2)dukes分期:a期4例,b期21例,c期10例;(3)肿瘤病理类型:管状腺癌19例,乳头状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黏液腺癌9例,乳头状管状腺癌及黏液腺癌混合型者1例,盆底间质肉瘤1例。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52例临床分析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52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姜文礼李国峰胡宗娟【关键词】直肠肿瘤;直肠结肠切除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技术对52例直肠癌病人实施根治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52例,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61岁。
全部病例均经术前结肠镜检查,病理诊断证实,肿瘤下缘距肛缘<8cm者36例,肿瘤下缘距肛缘>8cm者16例。
其中Dukes分期:A期2例,B期10例,C期36例,D期4例。
病理分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33例,低分化腺癌12例,黏液腺癌2例。
肝转移2例。
1.2TME技术1.2.1淋巴结清扫:打开腹腔后按腹腔肿瘤探查顺序依次探查。
决定可行根治术后,以纱布条距肿瘤3~5cm处结扎近端直肠肠管,并于该段肠管内注射5Fu1g。
自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开始清扫其周围脂肪组织及淋巴结。
自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切断、结扎直肠上动、静脉,游离乙状结肠系膜至欲切断肠管的系膜缘。
于预定切断处切断乙状结肠。
寻找双侧输尿管,予以保护。
1.2.2靠近腹下神经内侧剪开盆腔脏层筋膜,以电刀沿骶前筋膜和直肠固有筋膜之间行锐性分离,进入骶前间隙。
由后向前操作,分别将左、右腹下神经内侧的脏层筋膜,肿瘤肠段及直肠系膜完整游离,向下游离至肛提肌平面或肿瘤远侧约3~5cm处。
在Douglas窝前方剪开盆底腹膜,分离前壁。
在Denonvilliers筋膜前方分离至前列腺平面或直肠阴道隔的底部,此处为一潜在间隙。
循此间隙,直视下电刀锐性分离,一般无需结扎血管。
分离平面至肛提肌平面或肿瘤远侧约3~5cm处。
行前切除者,开始游离直肠系膜。
关闭器或荷包钳切断直肠,切除近侧段直肠及完整系膜及部分乙状结肠。
1.2.3吻合前用蒸馏水或5Fu冲洗盆腔及远端直肠。
采用吻合器行乙状结肠端端吻合。
腹腔镜Miles术中行盆底腹膜重建对术后的影响
腹腔镜Miles术中行盆底腹膜重建对术后的影响陈伟宏;黄峰平;顾钧;王军保【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8(028)002【总页数】3页(P109-111)【关键词】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直肠癌;并发症【作者】陈伟宏;黄峰平;顾钧;王军保【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復元私立医院外科义乌322000;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復元私立医院外科义乌322000;上海市新华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00;浙江省金华市广福医院外科金华321015【正文语种】中文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结直肠癌的70%左右,其中又以低位性直肠癌占多数。
目前临床上对于距离肛缘5cm以内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是首选的手术方式,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临床上多以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更为常见,该手术具有操作视野清晰、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1]。
由于直肠癌术广泛切除盆腔组织,术后易发生盆底粘连,以往开腹手术以关闭盆底腹膜作为标准手术步骤,但腹腔镜下关闭腹膜存在一定难度,部分临床医生对盆底腹膜重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术中不行盆底腹膜缝合[2]。
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施行腹腔镜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重建与不重建盆底腹膜的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手术治疗的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术中采用重建盆底腹膜和不重建盆底腹膜两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术中不重建盆底腹膜,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26~71岁,平均(60.4±5.8)岁;肿瘤下缘距肛门缘(3.3±2.3)cm;病理类型:腺癌26例,黏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1例,鳞状癌1例;TNM分期:Ⅱ期有18例,Ⅲ期有12例。
观察组30例,术中重建盆底腹膜,男20例,女10例;年龄 25~69 岁,平均(59.4±5.4)岁;肿瘤下缘距肛门缘(3.4±2.2)cm;病理类型:腺癌25例,黏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2例,鳞状癌1例;TNM分期:Ⅱ期有19例,Ⅲ期有11例[3]。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5例临床分析
1 临 床 资 料
1 . 1 一 般 资料
本组收治的 4 5例 临床 结 直 肠 癌 者 ,其 中 男 1 9例 ,女 2 6例 。年 龄 3 0 8 0岁 ,平 均 6 O岁 。术前 经 纤 维结 肠镜 、 钡灌 肠检查 确诊及 定位 。肿瘤 下缘距齿 状线 2 . 2— 4 . 8 c m 2 7 例 ,4 . 8 1 O . 5 c m 1 8 例 。其 中 升结 肠癌 2例 ,降结 肠 癌 3 例, 乙状结 肠癌 1 1例 , 直 肠癌 2 8 例, 结肠 多发性 息 肉 1例 。 病理类型 : 直 肠 高分 化 腺 癌 1 7例 ,中分 化 腺 癌 1 8例 ,低 分 化腺癌 1 0例 。
可 以 达到 根 治 目的 。 关 键 词 : 结 直肠 肿 瘤 ; 腹 腔 镜 术 ;根 治 性 前 切 除 术 ;腹会 阴联 合 切 除 术 文 献 标 识 码 :B D 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6 . 1 4 0 中 图分 类 号 :RR 5 7 2 大部分 采用腹 腔镜辅 助下进行 】 。腹 腔镜下结 直肠 方 法
体 位仍采 用改 良的膀胱 截石位 ,头 低足 高 2 0 。 ~3 0 。, 臀 部 弯 曲不要 超 过 2 0 。 ,以避免 干 扰手 术操 作 。脐 部为 第 穿 刺 套 管插 入 处 ,置入 腹 腔镜 确 认无 粘 连 后 ,在镜 下 右 侧 腹 部 、右 下腹 部 、左 下 腹 部分 别 插入 套 管 。术 者 站在 患 者 的右 侧 ,助 手在 左 侧 ,监 视器 在 下 方 。一旦 穿 刺 套管 穿 刺 成 功 ,就 要 探 查腹 腔 ,包 括 肝 脏 、腹 膜 、盆 腔脏 器 。游 离结 肠 和 直肠 :同腹 腔镜 低 位 直肠 前 切 除术 。延 长 左下 腹 穿刺 孔 至 4 c m,将 肠管 拖 出后 并切 除 ,移 去切 除肠 管 ,将 近端 肠管 断端 与扩 大 的穿刺 孔处 腹壁 行肠 造 口。重建 气腹 , 腹腔 镜 下 关 闭 乙状结 肠 与侧 腹 壁 间 隙防 止 内疝 形成 。会 阴 部操 作 同常规 Mi l e s 手术 。移走 标本 ,缝合 会 阴切 口和放置 引流 管 后 ,可 重 建气 腹 检查 腹 腔 内有 无 活动 性 出血 ,也可 在腹 腔 镜 辅 助下 关 闭侧 腹 膜 和盆 底 腹膜 。解 除 气腹 ,拔 除 套管针 , 结 束手 术 , 腹 壁切 口。直肠 癌前切 除术后 局部复 发 , 如粘 连不重 者 ,也 可行腹 腔镜下行 直肠 癌腹会 阴根治术 。
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36例临床观察
生国医堂剑逝
12 方法 .
笙!
筮 鲞筮 Q
M d a I oao h aOt e 21 ,o 8N.0 ~i ln v i oC i ,c br 0 1V 1 o3 e c n tn f n o . .
.1 19.
患者 取截 石位 , 在气 管插 管 静脉 复合 麻 醉下 行
1 g 拔 出气腹针 , 3mm H , 经此切 口置 入腹 腔镜镜 头 , 先行腹 腔 探查 , 确定肿块位 置及 腹腔 脏器 情况 , 排除 合并 症 及腹 腔转 移 。分别 于右侧麦 氏| 口 1 切 0mm为主操作孔 , 下腹腹直 右
后恢复快 , 期 生 活 质 量 高 , 得 了与 开 腹 手 术 相 当 的疗 早 取 效 。一些 学者认为 , 腹腔镜 直肠癌 手术与 开腹直肠癌 手术
肌外缘平 脐水 平切 口 55m . m为 辅助 操作 孔 , 左侧 腹直 肌外
缘平脐水平切 口5 5m . m为另一辅 助操作孔 。超声刀先 行游 离直肠两侧腹 膜及 系膜 , 全直 肠系 膜切 除 , 离肠 系 膜下 行 游 动脉 , 在根部以生 物夹 、 夹 各一 枚夹 闭 , T lt 膜 间隙 钛 在 o 筋 d 内游离结肠 系膜 , 免损 伤输 尿管 、 殖 血管 及腹 盆 腔神 经 避 生
一
L L值呈直线正相关 ,分别为 0 5 D r .7和 0 5 , 0 0 。随着 .4 P< .5 血 T H下降 T S G略有 增 高但 无 相关 性 ( P>0 0 。T H与 .5) S H L间无直线相关性 。血 F 下降但 T C O、 L有增高 D T G、 H HD 趋势 , 其他未见 明显相关 。
要求愈 为迫切 , 腹腔 镜技术 在 中低位 直肠 癌 中 的应 用 , 其微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操作要点
·全科临床研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操作要点杭群,姜从桥,程兴望【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操作要点。
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1年8月期间36例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归纳出操作要点。
结果36例接受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患者,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操作中应遵循以下几点: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筛选合适病例;洞悉解剖层次,避免损伤输尿管;优先处理肠系膜下血管并高位结扎,彻底清扫第三站淋巴结;保护盆腔自主神经,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于正确层面进行锐性分离,避免直肠破损及致命性大出血;严格遵循无瘤原则,行全结肠系膜切除并准确定位肿瘤下切缘。
结论正确理解和掌握其操作要点对顺利开展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至关重要。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操作要点【中图分类号】R735.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152(2012)09-1412-03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TME 术可使术后局部复发率降至10%以下[1]。
随着对无瘤原则的深刻领悟、腹腔镜操作技巧的提高以及器械的日臻完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疗效超过传统术式指日可待[2],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最终会成为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术式乃至新的金标准。
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科对36例直肠癌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现分析其手术规律,总结操作要点,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
年龄31 71岁,平均55.6岁。
肿块距肛缘4 12cm。
其中下腹部手术史3例,合并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及糖尿病2例,高血压及糖尿病3例。
Dukes A期10例,B期17例,C期9例。
黏液腺癌3例,未分化癌2例,其余均为腺癌。
术前均经电子结肠镜活组织检查病理确诊,通过B超及平片排除无肝、肺远处器官转移或并发肠梗阻致明显腹胀,MRI综合评估淋巴结的转移范围,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的深度以及切除的可能性。
比较分析Mile手术与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比较分析Mile手术与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比较Mile手术与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贝采用MiLe手术和保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年生存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手术过程中,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平均手术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8/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3%(15/1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88.89%(16/18),略高于对照组的38.89%(7/1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SCL—90 生活质量平均评分为9.31±3.08分,低于对照组的12.64±2.57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Le手术在治疗直肠癌过程中,相对于保肛手术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堪忧,可视情况作为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手术方案。
【关键词】直肠癌;MiLe手术;保肛手术【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40-01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包括鳞癌、腺癌、未分化癌,主要分为溃疡型、肿块型、浸润型,其病因机制尚未明确,但其相关的高危因素逐渐被认识,如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等[1]。
目前对于直肠癌的确诊仍然是根据病理组织活检,在治疗方方面,手术切除仍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切除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等,本研究主要进一步探讨Mile手术与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肠癌切除术术中盆底腹膜重建36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20T14:23:42.437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作者:韩彦华
[导读] 目前,随着直肠癌病人发病率的提高,在直肠癌病人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尽管盆底腹膜重建作为直肠癌开放手术的标准术式
韩彦华
山东省费县中医院山东费县273400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手术和Dixon手术术中直接关闭重建盆底腹膜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6例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和Dixon手术患者盆底腹膜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输尿管狭窄、盆底疝等相关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姑息性放疗准确定位。
结果:36例患者中盆底小肠疝1例,输尿管梗阻1例,术后5年后复发6例,术后6个月复查MRI与术前相比较,盆底有所下降。
结论:直肠癌Miles手术和Dixon手术盆底腹膜重建术后并发症少,一旦复发,能为姑息性放疗定位做好解剖基础,对临床系统治疗直肠癌意
义重大。
【关键词】直肠癌;盆底腹膜重建Analysis of 36 cases of rectal cancer resection of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surgery
Han Yanhu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Carcinoma of the rectum by rehabilitating the peritoneum of under-pelvis with the method of Miles and Dixon.Methods To assay the efficacy of treating 36 patients of Carcinoma of the lower rectum by rehabilitating the peritoneum of under-pelvis with the method of Miles and Dixon,Observing the complication after operation,such as Ureterostegnosis,hernia of under-pelvis and correcting orientation for over-tolerating radiotherapy of recurrence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ere is 1 patient occurring hernia of under-pelvis,1 patient occurring Ureterostegnosis,there are 6 patients of recurrence of all.Under-pelvis is lower after operation for six months from MRI of after-operation and before-operation.Conclusion There are little complication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Carcinoma of the rectum by rehabilitating the peritoneum of under-pelvis with the method of Miles and
Dixon,Once recurrence,can be the base of dissection for over-tolerating radiotherapy of recurrence after operation.It is important efficacy to treat Carcinoma of the rectum by surgical systematicness.
【Key words】 Rectal cancer;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R574 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113-01
目前,随着直肠癌病人发病率的提高,在直肠癌病人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尽管盆底腹膜重建作为直肠癌开放手术的标准术式,但是临床医生对直肠癌术中是否必需重建盆底腹膜,尚有争议。
很多学者仍然坚持认为,在完成手术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重建盆底腹膜的目的,医生为减小腹膜张力,将保留过多的腹膜,这样会增加肿瘤残留几率,而且增加手术时间;骶前残腔易于积液并感染。
因此在手术时不赞成关闭盆底腹膜。
而笔者通过广泛阅读文献,并结合多家胃肠专家在本专题上观点不同的争论,仍然坚持认为,作为直肠癌开放手术的标准术式盆底腹膜重建,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尤其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放射性定位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值得实施。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笔者对我们科自2004年以来所有直肠癌病人的综合治疗中,选取了36例病人,均以Miles手术和Dixon手术方式治疗,且均进行了盆底腹膜重建手术。
1 2治疗方法:在常规行根治性直肠癌癌肿切除(Dixon手术)时,行腹膜预留牵引,并有效游离输尿管,避免成角、及瘢痕粘连,预防狭窄,置入骶前双腔引流管,将分离时预留的腹膜连续缝合重建,在中下部盆腔是将盆底腹膜与拉下吻合的结肠肠管或系膜间断缝合,针距约6~8mm,盆底腹膜缺损较大者应用带蒂大网膜覆盖修补,缝合后通过吸引骶前引流管检查完整性及密闭性。
对于肿瘤侵犯等原因切除后盆底腹膜缺损过多的除外。
术后若仅有几针开裂,反而容易造成小肠疝,继而梗阻,可用带蒂大网膜等修补重建等方法处理。
而对于Miles手术,在完成癌肿切除时,同样行腹膜预留牵引,并有效游离输尿管,在完成造瘘后,置入骶前双腔引流管,同法进行盆底腹膜重建手术。
1 3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MRI与术前相比较,盆底有所下降,而且36例患者中发生盆底小肠疝1例,输尿管梗阻1例,术后5年复发6例,均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以姑息性放射性治疗进行晚期治疗。
2讨论
笔者在综合近几年临床病例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参考文献,结合学术交流资料,认为直肠癌患者无论是进行Miles手术,还是Dixon手术,进行直接关闭重建盆底腹膜至关重要。
原因分析如下:
2 1腹膜是人体天然的屏障,直肠癌术后盆腔创面难免有渗出液,若引流不畅,残存积液极易细菌滋生,造成感染,最终形成脓腔。
若脓腔在吻合口旁,可能导致吻合口瘘,吻合口瘘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若脓腔位于手术结扎血管残端附近,可能导致继发出血;无腹膜屏障时,感染易于扩散至腹腔,造成弥漫性腹膜炎,继而出现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2 2对于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例,在进行盆底腹膜重建后,能够使小肠在重建腹膜以上,一旦出现盆腔转移性复发或者切口复发,在定位时,能够有效保护小肠,不被无效照射造成损伤。
2 3合理的盆腔及骶前引流可以观察吻合口情况,预防感染扩散为保守治疗创造条件,减少二次手术风险,盆底腹膜重建在这时尤为重要。
但在重建盆底腹膜时,应该注意:①尽量将吻合口置于腹膜外,对可能出现的吻合口瘘及时发现与治疗,对结局至关重要。
②不能使重建的腹膜对结肠形成压迫或过度牵拉,以免造成梗阻。
③缝闭腹膜时避开肠系膜血管,以免影响肠管血供。
直视下缝合,切勿进针过深。
④引流管以双腔引流为最佳选择,经腹部腹膜外盆腔留置较好,一旦出现吻合口瘘,便于冲洗,缝合完毕后,及时经腹膜外引流管负压吸出腹膜外腔隙残存液体及气体,使盆底腹膜与其下创面贴合紧密,为早期粘连创造条件,减少感染机会,以利早期愈合。
术后要保持负压引流通畅,避免管道受压和扭曲、血块堵塞、引流管口及侧孔紧贴腹膜或组织等原因造成引流不畅。
⑤对于肿瘤侵犯等原因切除后的盆底腹膜缺损过多,不要勉强缝合,术后若仅有几针开裂,反而容易造成小肠疝,继而梗阻。
可用带蒂大网膜等修补重建等方法处理。
[1][2]
3结论
综合相关资料,及36例病人的临床治疗体会,直肠癌术中盆底腹膜重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
尤其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放射性定位奠定了术中结构基础。
因此,盆底腹膜重建仍然是直肠癌开放手术的标准术式。
参考文献
[1]宋惊喜等.直肠癌柱状腹会阴切除术腹腔预留牵引经会阴关闭腹膜重建盆底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外科杂志.2012,20(4). [2]309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盆底腹膜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