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呕吐ppt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章呕吐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章呕吐PPT课件

-
25
3 辨可吐与止吐
1.降逆止呕—祛除病因—和胃止呕 2.胃有痈脓、痰饮、食滞、毒物—邪去呕止—探吐 之法
-
26
4 辨可下与禁下
1.病在胃不宜攻肠,会引邪内陷 2.欲吐者不可下之 邪去呕止—排积食,败脓 3.属虚不宜下 4.兼表者不可下 5.胃肠实热、便秘、浊气上逆—通其便,浊气下行
-
27
(二)、 治疗原则
-
6
(三)《千金方•呕吐哕第五》治疗多有精辟论述:
“凡呕吐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胃寒呕吐——生姜+吴萸,丁香 胃热呕吐——生姜+黄芩、黄连
-
7
(四)《丹溪心法•呕吐》处方用药中肯,后世多用:
“胃中有热,膈上有疾者,二陈汤加炒山栀,黄连, 生姜;有久病呕者,胃虚不纳谷者,用人参、生姜、黄 芪、白术、香附之类。“
方药:保和丸
-
33
方解
保和丸加减
神曲、山楂、莱菔子、连翘 茯苓、半夏、陈皮 酒食 肉食 面食 食热
消食化积
和胃降逆
-
34
3.痰饮内停
症状:呕吐多为清水痰涎,头眩心悸, 兼次症: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或呕而肠鸣有声 舌脉:苔白腻,脉滑。 治则: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
35
方解:
-
48
▪ (4)玉枢丹:适用于感受暑湿时邪、秽浊之气,忽然呕吐, 用此药以解毒辟秽止呕,每次0.6克,每日2次,吐止停服。
▪ (5)生姜嚼服:适用于干呕吐逆不止。
▪ (6)干呕不息,蔗汁温服半升,日3次,人姜汁更佳。
▪ (7)胃冷呕逆,气厥不通,母丁香3个,陈橘皮1块,去白, 水煎热服。
-

《中医内科学》呕吐--ppt课件全文

《中医内科学》呕吐--ppt课件全文

• 中成药:保济丸、木香槟榔丸、枳
实导滞丸、沉香化滞丸。
2024/8/18
医学
52
3.痰饮内停 症状:呕吐多为清水痰涎,头眩心悸, 兼次症: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或呕
而肠鸣有声 舌象:苔白腻 脉象:脉滑。 治则: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2024/8/18
医学
53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生姜、半夏和胃降逆 茯、桂、术、甘温脾化饮。
虚者,由气虚、阳虚、阴虚 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濡润, 胃虚不降所致。
2024/8/18
医学
25
初病多实,呕吐日久,损伤 脾胃,中气不足,由实转虚;
或脾胃素虚,复为饮食所伤, 或成痰生饮,因虚致实,出现虚 实夹杂的复杂病机。
2024/8/18
医学
26
• 但无论邪气犯胃,或脾胃虚弱,
发生呕吐的基本病机为胃失和
2024/8/18
医学
48
• 风热犯胃:头痛身热,可用银翘散 去桔梗之升提加橘皮、竹茹清热和 胃;
• 兼食滞:脘闷腹胀,嗳腐吞酸,去 白术、甘草,加神曲、鸡内金、莱 菔子以消积导滞;
• 暑热犯胃:壮热口渴,可用黄连解
毒汤。
2024/8/18
医学
49
2.饮食停滞 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
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 次症: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 舌象:苔厚腻 脉象: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本病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 食泛酸、嘈杂等,呕吐多偶然发生, 但也有反复发作者。
其证候特征尚由于寒、热、虚、 实之异,而有不同的表现。
2024/8/18
医学
11
三、病因病机
• 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 其气以降为顺。

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病证-3呕吐(2024版)

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病证-3呕吐(2024版)

呕吐与呃逆
相同点 不同点
呕吐 病位:胃部病变 病机:胃气上逆
呃逆
特 征 : 有 特征:喉间呃呃连声,声 声有物 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
病机:膈间不利,胃气上 逆动膈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实呕与虚呕
实证呕吐,多因外邪、饮食、七情因素, 病邪犯胃所致,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呕吐量 多,呕吐物多酸腐臭秽,或伴有表证,脉实有 力。虚证呕吐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而成,起病 缓慢,病程较长呕而无力,时作时止,吐物不 多,酸臭不甚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 弱无力。
2、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呕吐的脉证治疗 阐述详尽,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方剂,如小半夏汤、大半夏汤 、生姜半夏汤、吴茱萸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等,并且 认识到呕吐有时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应。治 疗不应止呕,当因势利导,驱邪外出。如《金匮要略·呕吐 哕下利病脉证渤篇说:“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 愈。”
及不洁之食物,皆可伤胃滞脾,每易引起食滞不化, 胃气不降,上逆而为呕吐。 • 3.情志失调 • 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 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化,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 吐。亦可因脾胃素虚,运化无力,水谷易于停留,偶 因气恼,食随气逆,导致呕吐。 • 4.病后体虚 • 脾胃素虚,或病后虚弱,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胃 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食滞胃中,上 逆成呕。
脾胃病证
第三节 呕吐
概述 呕吐: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 证。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 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
源流
1、呕吐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对其发生的原因 论述甚详。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 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 酸,……皆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 ”“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说明外感六淫之邪, 均可引起呕吐,且因感邪之异,而有呕酸、呕苦之别。

《中医内科学呕吐》PPT课件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呕吐》PPT课件ppt课件

证机概要: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司。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此方珍。

麦门冬汤加减
半夏
参、冬、粳米、甘草
滋养胃阴
降逆止呕
针灸疗法


主穴:内关、中脘。 配穴:足三里、公孙、丰隆、阳陵泉、肝俞、脾俞 、隐白。 针法:先针主穴,中等强度刺激手法,宜留针。如 食滞呕吐加针公孙、足三里;痰多刺丰隆;肝逆犯 胃刺肝俞、脾俞、阳陵泉。 灸法:脾胃虚寒宜灸隐白、脾俞。 内关,补则温中和胃,泻则调气畅中:中脘能通降 胃腑之气;肝俞、脾俞、阳陵泉平肝和胃;艾灸隐 白、脾俞能健脾温胃,和中止呕。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病案分析
张某,女性,63岁。 主诉:呕吐反复发作四年,加重三天。 现病史:四年来一直脾胃虚弱,面色苍白,饮 食稍多即反胃吐食,时作时止,大便溏薄。经常用 生姜煎汤治之,稍有缓解。三天前因饮食不当,过 食生冷之品,当晚半夜突然发生呕吐,呕吐宿谷及 清水。刻诊:呕吐清水不止,口干不欲饮,喜暖恶 寒,大便溏薄。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四肢不温, 舌质淡,脉濡弱。 要求写出病名、证型、病机、治法、方药。
脾胃系统疾病
第三节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呕吐的概念、基本病机、治疗原则及 分证论治; 2.熟悉呕吐的病因、诊断要点及辨证要点。 3.了解呕吐的历史沿革、转归预后及预防调 护。

中医内学呕吐-PPT文档资料

中医内学呕吐-PPT文档资料

虚者,比和饮。医者宜审而治之也”
病因病机
病因——外邪犯胃
病因——情志失调
病因——病后体虚
病机
病机
诊断

初起呕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吐,时
作时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气味不甚

新病邪实,呕吐频频,常伴有恶寒、发热、脉实有力。 久病正虚,呕吐无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面色萎
黄,脉弱无力等症。

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恼怒气郁,久病不愈病史
病证鉴别

呕吐与反胃
病机相同,反胃是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食物 难以腐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呕吐有虚实

呕吐与噎膈
病证鉴别

呕吐物鉴别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病虚实 《景岳全书·呕吐》“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和胃降逆
解表、消食、化痰、解郁
中医内科学
呕吐
概念

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
种病证

有物有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呕

神经性呕吐、急性胃炎、胃痉挛、胆囊炎、胰腺炎
肠梗阻、尿毒症、颅高压、心衰

历史沿革——秦汉时期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
故痛而呕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备急千金要方·呕吐哕逆》“凡呕者,多食生姜,
此是呕家圣药”
历史沿革——金元时期

朱丹溪 刘元素

历史沿革——明清时期

《寿世保元·呕吐》 “有外感寒邪者,有内伤饮食者, 有气逆者,三者皆从藿香正气散加减治之,有胃热者, 清胃保中汤,有胃寒者,附子理中汤;有呕哕痰涎者, 加减二陈汤;有水寒停胃者,茯苓半夏汤;有久病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
呕吐
概念
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 种病证
有物有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呕 神经性呕吐、急性胃炎、胃痉挛、胆囊炎、胰腺炎 肠梗阻、尿毒症、颅高压、心衰
历史沿革——秦汉时期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 故痛而呕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 “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
实证
外邪、食滞、痰饮 肝郁
胃气痞满,升降失调
虚证
脾胃气阴亏虚
运化失常不能和降
病机




诊断
初起呕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吐,时 作时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气味不甚
新病邪实,呕吐频频,常伴有恶寒、发热、脉实有力。 久病正虚,呕吐无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面色萎 黄,脉弱无力等症。
历史沿革——金元时期
朱丹溪 吐》 “有外感寒邪者,有内伤饮食者, 有气逆者,三者皆从藿香正气散加减治之,有胃热者, 清胃保中汤,有胃寒者,附子理中汤;有呕哕痰涎者, 加减二陈汤;有水寒停胃者,茯苓半夏汤;有久病胃 虚者,比和饮。医者宜审而治之也”
证治分类
实证 2.食滞内停证 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 证机概要: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证治分类
实证 3.痰饮内阻证 症状:呕吐清水痰涎,头眩心悸,舌白腻,脉滑 证机概要: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 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证治分类
实证 4.肝气犯胃证 症状:呕吐,嗳气,胸胁胀痛 证机概要: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四七汤加减
证治分类
虚证 1.脾胃气虚证 症状:食欲不振,食入难化,脉虚 证机概要:脾胃气虚,运化无力,胃虚气逆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病因病机
外感 六淫
内伤 饮食
情志 不调
禀赋 不足
胃胃 气失 上和 逆降
病因——外邪犯胃
秽浊之气
外感六淫
寒邪
胃失和降
病因——情志失调
肝气犯胃 食停难化 食随气逆
恼怒伤肝
忧思伤脾
脾胃素虚
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气恼逆食
病因——病后体虚
病后虚弱
脾胃虚弱
食滞胃中
耗伤中气
胃虚不受水谷 脾虚不化精微
病机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呕吐清 水量少
痰饮中阻 气逆犯胃
胃气亏虚 运化失职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病虚实 《景岳全书·呕吐》“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和胃降逆 解表、消食、化痰、解郁
健运脾胃、益气养阴
证治分类
实证 1.外邪犯胃证 症状: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 证机概要: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上逆 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起居有常,生活有节,避风寒暑湿秽浊之气 避免精神刺激 饮食调理 少量频服
小结
胃失和降,气逆于上的病证 辨证关键在虚实 治疗:和胃降逆为原则
临证备要
半夏(生半夏)、生姜止呕主药 大黄甘草汤——食入即吐 针灸治疗 呕吐日久应补液 辨明发病原因,不可见吐止吐(中毒、尿毒症)
证治分类
虚证 2.脾胃阳虚证 症状:食多即吐,恶寒喜温,肢冷便溏 证机概要:脾胃虚寒,运化失职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代表方:理中汤加减
证治分类
虚证 3.胃阴不足证 症状:干呕,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 证机概要:胃阴不足,胃失濡润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
预防调护
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恼怒气郁,久病不愈病史
病证鉴别
呕吐与反胃
病机相同,反胃是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食物 难以腐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呕吐有虚实
呕吐与噎膈
病证鉴别
呕吐物鉴别
酸腐量多 气味难闻
呕吐苦水 黄水
呕吐酸水 绿水
饮食停滞 食积内腐
胆热犯胃 胃失和降
肝热犯胃 胃气上逆
呕吐痰 浊涎沫
历史沿革——秦汉时期
《金匮要略》 大半夏汤,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 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吴茱萸汤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夫呕家有痈脓,不可 治呕,脓尽自愈”
历史沿革——隋唐时期
《诸病源侯论·呕吐候》 “呕吐之病者,由脾胃有 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
《备急千金要方·呕吐哕逆》“凡呕者,多食生姜, 此是呕家圣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