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杠杆课时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杠杆说课稿《杠杆》第一课时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杠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本节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本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大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杠杆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但对杠杆的“五要素”及杠杆的平衡条件还不清楚。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把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另外,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因此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二、说学情教学对象八年级的学生学生的知识基础:1、八年级的学生经历了多次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2、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

这些对本节课起着积极的作用。

学生的障碍:部分同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掌握不牢。

因此本节的难点是对力臂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抽象。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的示意图。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3、通过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方法为了在课堂中尽量营造出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

本节课所涉及的教法学法有:讲授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式探究法五、说教学过程(一)积木小人视频引入,激发兴趣视频后回答以下的问题:1、石头掉在地上为什么还会继续往前运动?2、石头最后为什么会停下来?3、视频中积木小人使用什么工具撬动大石头的?其中1、2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复习和巩固,第3个问题是引入今天课题,然后讲解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一:《杠杆》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春寒料峭却阻挡不住我们业务学习的热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科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七大方面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讲的是新人教版初二物理课本第十二章内容教材第七章第八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杠杆平衡条件是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起到统领全章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初步理解力臂的感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一些应用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本节内容编者意图是体现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体现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有探究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图文并茂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二、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使用过杠杆类工具例如剪刀、筷子、钓鱼竿等等对平衡已有一定的认识能正确熟练使用实验所需测量工具但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缺乏较为系统的科学认识对杠杆的作用更是模糊不清这就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本章其他几节所述物理规律的理论依据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杠杆及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和画法应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科模式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新知探索课模式是以“实验探究”为引领“小组合作”为基础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该模式包括: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部分教学设计⒈创设情景引入问题(2)教师通过让学生捏粉笔头的比赛提出疑问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杠杆并由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和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物理问题:杠杆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⒉研究发现展示新知(5)结合教材中的几种杠杆示意图黑板上画出撬棒撬石头、跷跷板的杠杆示意图引导学生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杠杆的概念这种发现学习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杠杆的概念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杠杆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认知食物的能力要进一步了解杠杆提出要掌握杠杆的几个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支点、动力、阻力、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及阻力臂对于动力臂及阻力臂作图学生比较难于理解需要反复地讲解和强调因为在初中教学中已经学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那么从这里入手讲解作图过程在过渡到力臂的画法中来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⒊探究活动增强体验(25)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要认真引导学生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F与的乘积和F与的乘积相等、相差很小、相差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处理的数据讨论、总结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F×=F×⒋拓展分析发散思维(实验结论推出部分5历时)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看出影响杠杆平衡的不只是力也不只是力臂而是力和力臂的乘积力再大力臂若为零则对杠杆的平衡不起任何影响最后让学生通过画出杠杆的示意图明白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优缺点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应用它们解决简单问题增强解题能力5.深化概念拓展思维(小结部分历时3)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要点进行回顾加以总结训练学生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6.夯实基础巩固提升(5)课堂同步找出几个针对性习题重在检查学生对不同杠杆的分类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更好的巩固掌握本节课内容为下节课深入认识大好基础板书设计:杠杆一、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⒈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一般用O表示⒉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⒊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里一般用字母F表示⒋动力作用线:过动力作用点沿动力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⒌阻力作用线:过阻力作用点沿阻力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⒍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表示⒎阻力臂:从纸雕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表示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F三、杠杆的应用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四、课堂评价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评价表格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我从合作意识参与积极性实验技能观察描述能力处理实验结果能力基础达标和拓展提升六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种形式对学生本节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作出评语给出等级激励学生再接再励评价关注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五、课程资源的开发参照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想想做做”、“科学世界”等栏目来开辟一些新栏目例如:本节课后我会让学生做一个身边的生活用品—杠杆的统计并分别对杠杆进行分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课外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例如我会让学生们上网查询在生产生活的杠杆有些应用等还有开发优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进行课外小实验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资源学习物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学生的学习材料更富有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最后送一句警言与大家共勉:一千个愿望一千个计划一千个决心不如一个行动!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篇二:杠杆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一课时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课教材第五、六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便是在学科的知识考察当中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常考点因此无论是在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当中杠杆这一节课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剪刀、指甲刀、夹子、筷子等物体但仅仅是会使用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一些杠杆的图标让学生寻找他们的共同特征引导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再结合明确有关杠杆的概念然后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寻找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再次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运用杠杆的知识对三类杠杆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特征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和技能目标:(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什么是杠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演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杠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实验数据之间的规律来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展示我国古代的舂和桔槔等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3)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密切联系实际增强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4.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让学生经历一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全过程并体会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三.学情分析:(一)思维基础:本节内容位于教材的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课在以前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基本知识以及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们已经接触了一些探究过程可以说对于实验探究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基础但初二学生知识有限思路不够宽对于问题还不能深入考虑因此对于本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思维起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物理的教学过程形成良好的理解思维习惯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知识储备: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把实验和结论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杠杆的应用及变形杠杆打下了基础(三)教学难点:(1)怎样找到杠杆的力臂;对力臂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抽象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难点(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果四.教学设计思路在这节课的设计当中我注重体现两个理念一是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倡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二是希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并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用肯定、激励的语言鼓舞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讨论、操作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二)、情景体验抽象概念(三)、课中练习突破难点(四)、趣味实验引入问题(五)、合作讨论探究实验(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一)教学方法:对于杠杆的概念我让学生通过撬重物、拔钉子的小实验来自己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出这些工具的共同点从而得出杠杆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杠杆应用的实例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并切实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趣有用的力臂的引入和理解是一个难点我们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到:当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相同时动力的作用效果确不同从而引出力臂的概念在通过演示、图解来突破这个难点分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是这节课的重点按照研究自然科学的一般步骤即一:发现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二:实验收集资料和数据;三: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和数据;四:发现规律性得出结论我采用“从引导提出问题利用撬书包的活动实际体验作出你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小组合作设计和完成实验分析数据间的规律并得出结论”的程序来组织教学这样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了探究能力另外还尽量营造出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二)学法:本节课学生可以采取观察归纳法、实验探究法、发现学习法及讨论法等学习本节内容观察归纳法主要用于杠杆概念的建立实验探究法用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讨论法是学习讨论试验结果发现学习法是发现生活中的杠杆及学习其内容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内容的特征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如何去观察实验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鼓励、表扬等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请思考:能否用一把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头大象的重呢作业: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一架小杆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升华学习兴趣篇三:八年级物理杠杆第一节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杠杆》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二章第一节课教材第七八章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剪刀、指甲刀、夹子、筷子等物体但仅仅是会使用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用撬棍撬石头让学生寻找杠杆的特征引导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再结合相关图片熟悉杠杆的几个名词然后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寻找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特征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和技能目标:(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认识什么是杠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演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杠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3)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实验数据之间的规律来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展示我国古代的桔槔建筑等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4)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密切联系实际增强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其中教学重点是(1)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让学生经历一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全过程并体会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1)怎样找到杠杆的力臂;对力臂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抽象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难点(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果三.学情分析:在以前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力学基本知识以及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把实验和结论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杠杆的应用及变形杠杆打下了基础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了一些探究过程可以说对于实验探究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基础但初二学生知识有限思路不够宽对于问题还不能深入考虑因此对于本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思维起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物理的教学过程形成良好的理解思维习惯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四、说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习动机、感知教材以《史记》中有关咸阳宫的记载引入简单的介绍咸阳宫的规模引发学生思考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建设这样庞大的工程由此让学生想到是运用的机械(工具)此时教师出示在中国古代生产生活中用的桔槔及战争攻城中运用的投石机了解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就懂得机械使人类文明不断地进步然后通过男女生捏粉笔头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对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充满期待(二)新课学习1、认识杠杆(1)杠杆的概念:通过观察一组图片结合生活中使用这些工具的体验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工具的共同点抽象出杠杆的定义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也符合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杠杆应用的实例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并切实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趣有用的(2)杠杆的五要素在观看动画过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与杠杆有关的几个名词分别是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在了解过程中通过看图让学生会找出一根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⒊学习画动力臂和阻力臂利用多媒体模拟画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过程教会学生作图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是本节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采用的是直观教学示范画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在这里一定要强调学生正确规范的掌握画力臂的方法2、探究杠杆的平衡的条件(1)什么是杠杆的平衡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平衡来理解什么是杠杆的平衡(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提出问题:通过生活中我们玩的跷跷板为例说说如果跷跷板要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时候什么方法最有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出问题:杠杆要平衡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满足什么关系②、学生猜想与假设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实例进行猜想他们的想法可能不尽相同但他们一定都认为杠杆平衡会跟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

2022版新课标杠杆说课稿

2022版新课标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内容《杠杆》。

下面我从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力、力与运动等力学知识的加深和拓展,也是后面滑轮等其他简单机械的基础,起到统领全章的作用。

因此,把杠杆安排在这一节的位置既符合了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学习起来比较易于初中生接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课不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能力,而且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杠杆,例如撬棍、剪刀、天平等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比较肤浅、片面。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三、教学目标:(一)通过生活体验,能识别出生活中哪些工具是杠杆,同时学会将具体工具抽象成杠杆模型——硬棒,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二)能制订初步的实验方案,通过对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

(三)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力臂概念的建立;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方案设计。

五、教学资源:(一)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带刻度的杠杆、钩码一盒、以上器材为十组。

(二)演示实验器材:钳子、剪刀、瓶起子等, ppt课件。

六、教学方法:演示、启发引导,实验探究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播放电视剧《神话》中易小川使用杠杆举鼎的视频片断。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2.引入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应用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2.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探究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杠杆在不同情况下的平衡状态。

2.让学生归纳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杠杆平衡的条件和应用。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掌握杠杆平衡的条件和应用。

3.杠杆的应用和分类讲解和练1.讲解杠杆的应用和分类。

2.让学生练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应用和分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总结与评价小结和评价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评价学生的实验和讨论表现。

3.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总结研究成果,评价自己的研究表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节课主要研究了杠杆的概念和平衡条件。

通过观察剪刀、铡刀、钳子、起子、天平等物体,学生感知体会,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这些工具的共同特征,归纳出杠杆的概念。

以撬棒撬石头为例,让学生分析支点、动力、阻力的情况,并详细讲解力臂的画法。

接着,学生进行画力臂的题,自己完成后与同桌或前后桌交互探讨,抽查、点评。

然后,学生回顾物体的平衡状态以及天平调节平衡的方法,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学生进行多次试验,记录数据,推导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四者的数量关系,归纳出结论,用大卡展示。

最后,学生观察、分析各种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大小关系,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动力与阻力的关系,总结出三种类别的杠杆原理及特点。

整节课内容丰富,学生思维得到了锻炼。

初中物理《杠杆》说课稿

初中物理《杠杆》说课稿

初中物理《杠杆》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单元——《杠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杠杆》这一单元位于初中物理教材的力学部分,是学生在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后,进一步理解力的平衡和简单机械原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杠杆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杠杆的原理和分类,还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加深对力的平衡条件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简单机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五要素以及杠杆平衡条件,掌握杠杆的分类和基本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杠杆的五要素、杠杆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杠杆平衡条件,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杠杆的工作原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前一章节学习的力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如何用较小的力移动较大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杠杆的概念。

2.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杠杆的定义、五要素(支点、力臂、重物、施力、力臂)以及杠杆平衡条件。

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调整不同长度的力臂,观察并记录杠杆的平衡状态,从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4. 问题解决提出与生活相关的杠杆应用问题,如使用扳手拧螺丝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

12.1《杠杆》说课设计孟州市南庄中心学校李书鹏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杠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1×L1=F2×L2这一结论。

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

本节内容设计如下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技能①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能从常用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②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示意图。

③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过程方法目标①体验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②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情感价值目标①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②认识科学探究必须有合作探究的精神3、重点、难点:重点①杠杆及五要素,会画杠杆示意图②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现阶段发展水平不平衡,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但是缺乏一定探究问题的能力,初中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结合本节杠杆是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发展抽象思维,借助试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化。

三、教法、学法:教法:本节利用观察分析,启发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中总结出杠杆平衡条件,教师仅仅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利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学生会利用观察、类比、分析去获取知识,通过探究讨论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试验并由学生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等,通过手势、眼神、表情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杠杆》说课稿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杠杆》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1 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对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的加深和拓展.由研究物体平动时力的作用效果,转而研究物体转动时力的作用效果;由对力的三要素认识转到对力臂的认识;由二力平衡条件的学习和应用转到杠杆平衡条件的学习和应用,这层层递进的关系,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教学内容的难度的增加。

本节课也是学习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课有三个内容: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和生活中的杠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物理知识,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a、学生能识别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b、学生动手实验,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c、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杠杆。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1)、力臂的引入,并让学生会画力臂。

(2)、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教具准备演示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学生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钳子、核桃钳、羊角锤、。

木棒、橘子等。

第二部分:说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设计时,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放手学生实践,从概念的得出到课堂实验,教师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全过程,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咨询者与指导者。

只有完成这种转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杠杆说课稿(精选3篇)

杠杆说课稿(精选3篇)

杠杆说课稿(精选3篇)杠杆说课稿1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在杠杆的定义,相关名词上做主要介绍,特别是力臂的画法上着重落实。

2.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记录来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3.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熟练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个要素。

能确定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能通过实验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2)结合我国古代对杠杆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力臂概念的建立及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教学重点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析生活中的现象。

五、对教材进行分析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

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学习后面的滑轮,滑轮组的重要基础。

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本节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工具开始引入。

利用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实例,引入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最后结合杠杆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科学使用问题。

六、学情分析杠杆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

七、教法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知识,特别是已经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初步形成了力的形象思维。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八、教学过程的处理1.引入新课通过古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让学生联想到它的建设过程,运用了哪些工具。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杠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杠杆》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和平衡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杠杆的知识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后续学习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包括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等内容。

通过对杠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杠杆这种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学生可能会感到理解困难。

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杠杆的概念,能识别常见的杠杆。

(2)掌握杠杆的五要素,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运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杠杆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

2、教学难点(1)力臂的概念和画法。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杠杆的作用和特点。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讲练结合法: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及时进行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杠杆 说课稿

杠杆 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杠杆》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1 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对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的加深和拓展.由研究物体平动时力的作用效果,转而研究物体转动时力的作用效果;由对力的三要素认识转到对力臂的认识;由二力平衡条件的学习和应用转到杠杆平衡条件的学习和应用,这层层递进的关系,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教学内容的难度的增加。

本节课也是学习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课有三个内容: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和生活中的杠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物理知识,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a、学生能识别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b、学生动手实验,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c、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杠杆。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1)、力臂的引入,并让学生会画力臂。

(2)、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教具准备演示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学生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钳子、核桃钳、羊角锤、。

木棒、橘子等。

第二部分:说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设计时,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放手学生实践,从概念的得出到课堂实验,教师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全过程,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咨询者与指导者。

只有完成这种转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物理教学是物理思维活动的教学,本节课力求做到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说课稿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说课稿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和计算方法;•了解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材重点•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和平衡条件;•掌握杠杆的计算方法。

3. 教材难点•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物理原理;•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概念和原理1.1 概念解释杠杆是指一个刚性物体围绕某个固定点旋转的简单机械装置,用于将力和运动的方向或大小进行转换。

1.2 工作原理杠杆原理基于力的平衡:在一个杠杆系统中,当力的乘积与距离的乘积相等时,杠杆保持平衡。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和计算方法2.1 张力和力臂在杠杆上,力的乘积可以用张力和力臂的乘积表示。

2.2 平衡条件当一个杠杆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杠杆两边的力矩和力矩之间必须相等。

2.3 计算方法通过力的乘积和距离的乘积来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解决与杠杆有关的物理问题。

3. 杠杆的应用3.1 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应用杠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活动中,如开门、刷牙等。

通过学习杠杆的原理和平衡条件,可以更好地理解杠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3.2 工程中的杠杆应用杠杆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例如起重机、挖掘机等。

了解杠杆原理和平衡条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工程设备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和平衡条件;•掌握杠杆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物理原理;•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 教学方法•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杠杆原理和平衡条件。

•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教学策略•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故事,激发学生对杠杆的兴趣。

•强调应用:与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结合,让学生体会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杠杆》说课稿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木板、钉子、铁架台,杠杆原理演示器,锤子,钳子等,弹簧测力计,钩码,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用学生比较力气来导入;2.出示钳子、木板等,请同学上台比试力气调动学生激情。

二、认识杠杆1、利用视频播放杠杆的使用,学生小组讨论杠杆的共同特征。

2、阅读教材76-77页,学习杠杆的五要素。

并完成导学案的习题。

多媒体课件展示力臂的作图。

完成导学案,学生上台用电子白板画出力臂。

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用实物图,演示并讲解什么叫杠杆平衡。

2.提出问题:(学生凭经验应该说能回答正确)。

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参照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F1、F2以及L1、L2)?(3)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填写数据,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5)学生交流发言,最后总结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动力_动力臂=阻力_阻力臂即F1_L1=F2_L2 5.巩固与拓展(1)在上面实验中,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之平衡,第一次竖直向下拉,读出示数;第二次斜向下拉,读出示数。

看看示数怎样变?想想为什么?(4)学生猜想,教师演示,设问:为什么会这样变化?(5)引导学生找出斜向上拉时,F1、F2以及L1、L2在哪里?F2与L2的乘积变了没有?比较L1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四、杠杆的应用1.引导学生画出以下几个杠杆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八年级物理杠杆第一节课时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杠杆第一节课时说课稿

《杠杆》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杠杆》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二章第一节课。

教材第七八章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成效和均衡知识,本节重新的角度,在不一样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方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边滑轮、轮轴等其余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课内容包含: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因素,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此中理解力臂的观点并画卖力臂,实验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杠杆是生活中常有的简单机械。

学生每日都会接触剪刀、指甲刀、夹子、筷子等物体,但只是是会使用,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色。

教材第一经过生活顶用撬棍撬石头,让学生找寻杠杆的特色,指引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成立杠杆的观点,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再联合有关图片熟习杠杆的几个名词。

而后经过研究实验,让学生找寻杠杆均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的均衡条件,充足表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二、说教课目的依据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整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乞降本节教材内容特色,我确立本节的学习目标以下:1.知识和技术目标:(1)认识杠杆,能从常有的工具中辨识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观点。

(3)理解杠杆的均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认识什么是杠杆的过程中,经过教师演示生活中常有的杠杆,使学生在脑海中成立杠杆的观点,培育学生察看、归纳的能力;(2)在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时,经过教师指引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获取比较全面的研究活动的体验;(3)经过研究杠杆均衡条件,学习剖析实验现象,找寻实验数据之间的规律来对实验进行剖析的方法。

3.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1)展现我国古代的桔槔建筑等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在研究“杠杆均衡条件”过程中培育学生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3)鼓舞学生踊跃参加研究活动,在研究中培育学生相助合作意识;(4)经过认识杠杆的应用亲密联系实质,加强物理知识应用于平时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人教版初中物理杠杆说课(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物理杠杆说课(说课稿)

《12.1 杠杆》说课说教材:1、杠杆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内容由“杠杆的认识”、“杠杆平衡条件”和“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构成。

2、教学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教学难点:画杠杆的力臂。

说学情:在学习《杠杆》这一节内容前,学生已初步认识力、力与运动的关系等基础知识;生活中有使用杠杆的经验,但还不能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其中的原因,还没有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归纳出相应的结论;还不能对杠杆作出正确的分类;这些都将是本节课学习中需要解决的要点。

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出杠杆,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知道杠杆平衡时的条件。

(3)会对杠杆进行分类,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2、过程与方法:(1)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2)会设计出具体的探究方法,会处理数据并得出它们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

说方法:体验法,观察法,演示法,探究法,归纳法。

说设计:本节教学设计为2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1、带领学生认识杠杆,知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与力臂,教会学生正确画出力臂(约15分钟)。

2、让学生知道杠杆的平衡状态,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约20分钟)。

3、巩固练习,小结,布置课后任务(约5分钟)第二课时:1、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约15分钟)。

2、引导学生对杠杆进行分类,学会正确选择合适的杠杆(约20分钟)。

3、巩固练习,小结,布置课后任务(约5分钟)说教学程序:一、导入环节(约2分钟)用扁担挑水为例,事先将两个桶内装入不等量的水,然后让学生体验试着挑起。

学生在挑的时候必然有找位置(支点)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由此引入新课学习。

二、教学过程1、杠杆的认识(约4分钟)(1)以课本图例为例,教师模拟撬动动作,给出杠杆定义。

结合右图简要讲解机械历史发展的进程,及人类对机械的探索精神。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杠杆说课稿(一)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应用。

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应用杠杆的分类。

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材把实验和结论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杠杆的应用及变形杠杆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

理解力臂的概念。

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杠杆平衡条件难点:力臂的概念教学关键:学会画力臂的方法,做好探索性实验----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四)教具准备演示用:带密封瓶盖的瓶子、瓶盖起子、教学活动图片。

学生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共12组)二、说教法(一)、教学方法(1)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依据目标为导向、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2)启发式教学:我在课堂教学中遵循课堂教学三为主(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的原则,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启发学生思维,通过观察分析规律让学生从中领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规律。

(3)讨论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主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吸收别人的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

三、说学法指导本节课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利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去寻求知识,从而发展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杠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杠杆》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

理论方面:通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衡条件的理解。

实践方面: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现象本质的了解。

知识过渡方面:对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等力学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知识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

能力现状:初中生有一定的自主研究能力但不全面,容易受感官经验的限制,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会习惯性的关注表面的直接关系,难以突破到对现象的本质了解。

学习心理:八年级学生初学物理,对新知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探索、交流和思考,有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教学目标物理观念:认识杠杆,能够识别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以及杠杆平衡条件。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归纳出杠杆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建立力臂的概念。

实验探究: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并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科学的探究过程、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通过对实验器材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教学难点:力臂概念的构建和力臂大小的测量。

四、教法和学法1.教法:情景导入法、问题讨论法、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从身边常见的工具着手进行探究活动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并利用自制教具帮助学生构建力臂的概念、测量力臂的大小,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来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杠杆的说课稿

杠杆的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惠农中学王玲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2课时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目标的依据: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的分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作用。

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示意图的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切身体验物理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及依据首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点到线的距离理解上有困难,而点到线的距离正好是物理中的力臂。

其次,学生对力臂的理解以及准确画出力臂示意图,直接关系到下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实验中学生才可能找出动力、阻力、动力臂及阻力臂的关系.因此,我确定本节的重难点为:重点:理解力臂及力臂的画法。

难点:力臂的画法。

二:学情分析1、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这对于杠杆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

2、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杠杆是力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三:说教法、学法的确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由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教学法、分析对比法、讲授法、多媒体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法等.学法: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应用等四:实验器材的准备定有钉子的木板、羊角锤、螺丝刀、扳手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2章第1节+杠杆+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2章第1节+杠杆+说课稿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通过PPT和实物展示,介绍杠杆的定义、五要素(力臂、力、作用点、支点、阻力臂);
2.分组讨论杠杆的分类,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不同类型杠杆的特点;
3.通过实验演示和动画,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杠杆原理;
4.结合生活实例,讲解杠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问题导向教学法。这些方法的选择基于以下理论依据:
1.实验探究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示杠杆原理,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2.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影响探究效果。
应对措施:
1.对于力臂概念的理解,我将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辅助,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2.在小组合作中,我将明确分工要求,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协助;
3.对于实验操作不熟悉的学生,我将提供个别指导,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提问情况;
3.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杠杆模型、天平、剪刀、撬棍等,用于直观展示杠杆原理和分类。
(五)作业布置

杠杆说课稿说明范文

杠杆说课稿说明范文

杠杆说课稿说明范文篇一:《杠杆》说课稿《杠杆》说课稿一、教情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杠杆的概念、五要素力臂的画法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的应用及分类2.教材的地位:(1)“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中考理化实验考查的其中之一要求学生掌握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杠杆平衡的条件的操作能力(2)杠杆的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所以本节课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辨认出杠杆准确找出杠杆五要素(2)、通过实验归纳出杠杆平衡条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小组探究学习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必须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力臂的画法和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力臂的画法学生用实验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四)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1)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杠杆是力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2)初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不喜欢老师的单独说教更喜欢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操作和分析中更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2.教法、学法:(1)教法:讲授法: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及画力臂的方法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2)学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观察法小组学习法(五)课型方式:要素组合(六)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杠杆钩码支架钳子、剪子、镊子刻度尺线二、教学流程:篇二:杠杆平衡条件说课稿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课稿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在杠杆的定义相关名词上做主要介绍特别是力臂的画法上着重落实2.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记录来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3.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熟练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个要素能确定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能通过实验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2)结合我国古代对杠杆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三、教学重点1.力臂概念的建立及画力臂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四、教学重点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析生活中的现象五、对教材进行分析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学习后面的滑轮滑轮组的重要基础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本节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工具开始引入利用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实例引入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最后结合杠杆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科学使用问题六、学情分析杠杆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七.教法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知识特别是已经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初步形成了力的形象思维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八.教学过程的处理1.引入新课通过古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让学生联想到它的建设过程运用了些工具再通过学生熟悉的玩跷跷板的情景比赛拔钉子等让学生初步认识杠杆这种简单机械并知道使用机械的好处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工具用这些工具所能进行的简单操作说明它们的使用方法从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认识杠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激发学习兴趣2.通过观察课件中撬石头的撬棒抽水机的手柄拔钉子的钉锤等总结它们工作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得出杠杆的概念(1)接着再以撬棒撬石头为例介绍杠杆的五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提出问题:如何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学生根据数学知识点到线的距离通过数理结合作出力臂以跷跷板为例要求学生画出跷跷板两端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巡视学生完成的情况有比较典型的画法可以投影给学生看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通过让学生画跷跷板动力臂和阻力臂引出如果跷跷板要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时候什么方法最有效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如:重的人离翘翘板近轻的人离翘翘板远作用在翘翘板上的力大力臂就短力小力臂就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如果跷跷板要平衡是否与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有关杠杆要平衡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满足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猜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觉感受引发学生猜想.(2)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验证自己的猜想(3)在学生实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后可得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可以从杠杆上的刻度读出力臂的长度分别在杠杆两端悬挂钩码多次测量取得实验数据并让学生保留最后一次实验钩码悬挂在杠杆上平衡的实验情况让学生观察最后一次平衡时悬挂的钩码各不相同但都能使杠杆平衡增加实验的可信度(4)根据实验数据验证猜想在此过程中可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归纳分析能力各小组的实验结论是一样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评估能力 4.杠杆的应用请同学们思考:能否用一把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头大象的重呢九.布置作业1.P169第1、2、3题2.利用筷子、塑料盖、细线和小重物制作一架小杆秤通过制作小杆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升华学习兴趣.篇三:杠杆说课稿《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课稿伏道一中梁金菊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一课时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课教材第五、六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便是在学科的知识考察当中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常考点因此无论是在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当中杠杆这一节课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剪刀、指甲刀、夹子、筷子等物体但仅仅是会使用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一些杠杆的图标让学生寻找他们的共同特征引导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再结合明确有关杠杆的概念然后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寻找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再次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运用杠杆的知识对三类杠杆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特征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和技能目标:(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什么是杠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演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杠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实验数据之间的规律来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展示我国古代的舂和桔槔等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3)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密切联系实际增强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4.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让学生经历一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全过程并体会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三.学情分析:(一)思维基础:本节内容位于教材的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课在以前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基本知识以及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们已经接触了一些探究过程可以说对于实验探究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基础但初二学生知识有限思路不够宽对于问题还不能深入考虑因此对于本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思维起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物理的教学过程形成良好的理解思维习惯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知识储备: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把实验和结论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杠杆的应用及变形杠杆打下了基础(三)教学难点:(1)怎样找到杠杆的力臂;对力臂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抽象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难点(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果三.教学设计思路在这节课的设计当中我注重体现两个理念一是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倡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二是希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并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用肯定、激励的语言鼓舞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讨论、操作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二)、情景体验抽象概念(三)、课中练习突破难点(四)、趣味实验引入问题(五)、合作讨论探究实验(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一)教学方法:对于杠杆的概念我让学生通过撬重物、拔钉子的小实验来自己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出这些工具的共同点从而得出杠杆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杠杆应用的实例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并切实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趣有用的力臂的引入和理解是一个难点我们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到:当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相同时动力的作用效果确不同从而引出力臂的概念在通过演示、图解来突破这个难点分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是这节课的重点按照研究自然科学的一般步骤即一:发现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二:实验收集资料和数据;三: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和数据;四:发现规律性得出结论我采用“从引导提出问题利用撬书包的活动实际体验作出你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小组合作设计和完成实验分析数据间的规律并得出结论”的程序来组织教学这样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了探究能力另外还尽量营造出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二)学法:本节课学生可以采取观察归纳法、实验探究法、发现学习法及讨论法等学习本节内容观察归纳法主要用于杠杆概念的建立实验探究法用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讨论法是学习讨论试验结果发现学习法是发现生活中的杠杆及学习其内容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内容的特征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如何去观察实验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鼓励、表扬等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请思考:能否用一把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头大象的重呢作业: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一架小杆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升华学习兴趣篇四:杠杆的科学说课稿《杠杆的科学》说课稿金砺实小陈舟各位尊敬的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为学校六年级的新生班设计的一堂课——《杠杆的科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程序和教学效果的预测三大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一、教材简析:“杠杆的科学”一课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的第2课时通过前一课“认识工具”教学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二、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金砺实验小学座落于宁乡县城因学校规模发展很快不断有来自宁乡、长沙、望城、益阳及安化等地的学生进入我校就读本学期六年级增加了三个新生班因本节教学设计是针对这三个班级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前我对新生的科学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孩子有85%来自农村40%的学生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经历55%的学生没有做过科学实验70%的学生没有做过科学记录农村孩子的生活动手经验和动手能力不比大多数的城市孩子差但科学学习经历、科学学习的素养与城市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三、教学目标:经过学情调查因新生班与老生班的差距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表现出差异性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培养学生科学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难点:分析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形成好的科学探究习惯说教学程序一、设计思路:(一)导入:故事导入新课借助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借助图片(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杠杆(二)认识杠杆:学生通过自学认识杠杆及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尝试找出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压水井的压杆和跷跷板的三个点(课件)——引导学生识别课本上图片出示的常用工具是不是杠杆(三)杠杆的秘密:提出“杠杆类工具一定省力”的科学问题引发学生猜想——引导学生利用杠杆尺进行实验并记录、整理、分析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二、教学方法:教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跟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时指导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科学规律3、针对农村孩子多鼓励、多引导规范学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学法:阅读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和集体交流讨论、记录和分析数据三、课前准备:教师:杠杆尺、勾码、多媒体课件学生:每小组准备杠杆尺和一盒勾码、教材附带记录表四、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我以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引入新课讲述故事前通过简略介绍阿基米德的成就拓展学生课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接下来结合图片讲述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并请学生评论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长长的棍子我就可以撬起地球”这样一句匪夷所思的话却出自一个大科学家的口里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同时“一个支点、一根长长的棍子”以及撬地球的图片可以让学生地初步感受杠杆从而达到情境创设的目的(二)认识杠杆1、什么是杠杆:“阿基米德要用棍子撬地球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用棍子撬东西”从情境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所见过的撬起重物的例子发掘学生生活经验中见到过的杠杆类工具的实物建立杠杆的表象接着我直接揭示:我们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科学概念衔接起来2、杠杆的三个点:让学生结合插图阅读教材1、2、3自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通过交流、归纳让学生认识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3、找出杠杆类工具(摇水井的压杆和跷跷板)上的三个点:学生先观察图片用铅笔尝试标出三个点的位置再小组交流在汇报时我适当指导要求学生把每个点的位置叙述清楚、准确尤其是跷跷板的用力点和阻力点我引导学生讨论明确要以跷跷板上的同学脚站的位置为点而且两边都可以看作用力点和阻力点在本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并初步渗透在杠杆中用力点和阻力点是相对的4、识别常用的杠杆类工具:由学生先观察小组交流再集中汇报、讨论说说理由农村的孩子的表现欲望与城市孩子同样强烈但表达能力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想的意思说清楚、说完整逐步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三)杠杆的秘密——探究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通过实验和整理分析数据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是本课时的重点而对于这群缺乏科学实验经历孩子来说如何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并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猜想;样指导他们设计实验并养成好的实验习惯动手操作最终得出实验结论这些问题都是本课教学中需突破的难点为此本环节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1、提出问题:“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杠杆类工具那杠杆有什么作用呢”联系生活实际中撬棍的作用学生大都会认为:杠杆可以省力我接着提出问题:“那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要做才省力呢”引导学生生活中见过的撬起重物的情景和教材上撬起箱子的图片让他们发现支点一般靠近阻力点“如果支点离用力点近一些离阻力点远一些杠杆还会省力”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猜想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敢于猜想2、介绍杠杆尺让学生了解样使用杠杆尺和钩码来做一个杠杆并作出规定:(1)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勾码看作要被撬起的重物把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杠杆》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二章第一节课。

教材第七八章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

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剪刀、指甲刀、夹子、筷子等物体,但仅仅是会使用,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用撬棍撬石头,让学生寻找杠杆的特征,引导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再结合相关图片熟悉杠杆的几个名词。

然后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寻找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特征,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认识什么是杠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演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杠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3)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实验数据之间的规律来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展示我国古代的桔槔建筑等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
(4)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密切联系实际,增强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其中教学重点是
(1)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让学生经历一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全过程,并体会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是
(1)怎样找到杠杆的力臂;对力臂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抽象,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果。

三.学情分析:
在以前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力学基本知识以及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应用。

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把实验和结论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杠杆的应用及变形杠杆打下了基础。

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了一些探究过程,可以说对于实验探究,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基础,但初二学生知识有限,思路不够宽,对于问题还不能深入考虑。

因此,对于本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难度很大。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思维起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物理的教学过程,形成良好的理解思维习惯。

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习动机、感知教材
以《史记》中有关咸阳宫的记载引入,简单的介绍咸阳宫的规模,引发学生思考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建设这样庞大的工程,由此让学生想到是运用的机械(工具),此时教师出示在中国古代生产生活中用的桔槔及战争攻城中运用的投石机,了解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就懂得机械,使人类文明不断地进步,然后通过男女生捏粉笔头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对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充满期待。

(二)新课学习
1、认识杠杆
(1)杠杆的概念:
通过观察一组图片,结合生活中使用这些工具的体验,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工具的共同点,抽象出杠杆的定义。

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也符合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杠杆应用的实例,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并切实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趣有用的
(2)杠杆的五要素
在观看动画过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与杠杆有关的几个名词。

分别是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在了解过程中通过看图让学生会找出一根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⒊学习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利用多媒体模拟画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过程,教会学生作图。

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是本节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采用的是直观教学示范画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在这里一定要强调学生正确规范的掌握画力臂的方法。

2、探究杠杆的平衡的条件
(1)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平衡来理解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提出问题:通过生活中我们玩的跷跷板为例说说如果跷跷板要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时候,什么方法最有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出问题:杠杆要平衡,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满足什么关系?
②、学生猜想与假设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实例进行猜想。

他们的想法可能不尽相同,但他们一定都认为杠杆平衡会跟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因素有关,对学生的猜想及时
予以鼓励。

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表格并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得到确切地结论,不能只凭猜想,还必须通过实验来研究,这样我们就设计实验讨论如何去测量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

④、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实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测得的实验数据(即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⑤、分析实验数据与验证猜想
各个小组对本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当F1·L1与F2·L2相等或近似相等时,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这就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⑥、评估、交流与合作
学生交流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没有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会怎样?挂钩码后,还能否调节杠杆平衡?实验为什么多次进行?还可以回顾实验有什么不妥之处,可以怎样改进等等。

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在班上报告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与交流(由于时间关系,可以安排在课后交流)。

五、说教学方法:
对于杠杆的概念,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亲自体验,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自己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出这些工具的共同点,从而得出杠杆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是这节课的重点,按照研究自然科学的一般步骤,
即一:发现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二:实验收集资料和数据;三: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和数据;四:发现规律性,得出结论。

我采用“从引导提出问题---利用撬书包的活动实际体验---作出你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小组合作设计和完成实验---分析数据间的规律并得出结论”的程序来组织教学,这样,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了探究能力。

另外,还尽量营造出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

六、说学法:
本节课学生可以采取观察归纳法、实验探究法、发现学习法及讨论法等学习本节内容。

观察归纳法主要用于杠杆概念的建立,实验探究法用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讨论法是学习讨论试验结果,发现学习法是发现生活中的杠杆及学习其内容。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内容的特征,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如何去观察实验,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让学生成为反现规律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

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鼓励、表扬等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说课,不足指出敬请各位专家、老师们多多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