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山的宋词

合集下载

古词《长相思-一重山》(作者李煜)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词《长相思-一重山》(作者李煜)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长相思·一重山李煜[五代]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标签秋天、相思、宋词三百首、写山译文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

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

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

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注释重:量词。

层,道。

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

枫叶:枫树叶。

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

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

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

丹:红色。

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

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

帘:帷帐,帘幕。

风月:风声月色。

赏析《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

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

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

那远行在外的征人而今身处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乡的路上呢?怀着这种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时地企足遥望,希望能够有所发现。

可是,进入视野的除了重重叠叠的山岭峰峦外,还有的就是辽阔高远的青冥和天际处的迷离烟水了。

第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

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

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写主人公越山过水,渐去渐远,很可能是受了该词的启发。

需注意的是,“烟水寒”的“寒”,并非仅仅用来形容“烟水”,而且还曲折传出了思妇的心理感觉。

正因为久望不见,更添哀伤,心头才滋生了寒意。

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原文作者简介赏析

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原文作者简介赏析

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原文|作者简介|赏析《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词作,这首词的语言平易而简洁,风格清新而明快,颇有唐人绝句之意境。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原文元代:姜彧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

只疑误入武林溪。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

一尊心事百年期。

作者简介姜彧(1218—1293) 字文卿。

莱州莱阳(今属山东)人。

张荣守济南,辟为掾,迁升至参议官。

1262年(蒙古忽必烈中统三年),以助讨叛将李璮功授大都督府参议。

改知滨州,课民种桑,新桑遍野,人号“太守桑”。

后累官至行台御史中丞。

后以老病归济南,寻擢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

以疾卒。

存词四首,皆赖晋祠石刻以传,见清方履篯《金石萃编补正》。

赏析据有关文献记载,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姜彧作为河东山西提刑按察使,借视察水利的机会拜谒了晋祠(晋祠在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麓,为周初唐叔虞的封地,其正殿之右有泉,为晋水发源处),曾作《浣溪沙》二首,写“目前之胜概”,后来词被刻成石碑立于晋祠内。

此处所选为其中第二首。

本词虽为游晋祠而作,但并没有正面描写晋祠本身,而是放眼于祠外的山水,极言山水风光之美,抒发作者为此而陶醉的美好感受。

晋祠本身在词中虽未一字写及,但其令人向往之佳处已尽在词中了。

上片写山水的清秀。

作品首先从山峰上的云岚写起,一个别出心裁的“滴”字,将山上云朵那鲜润洁净且不断飘浮的质感和动感极为形象地呈现了出来。

作者的视线由远而近,接着描写拍岸的河水以及岸边的春草与沙滩。

写草言其“香”,状沙称其“暖”与“净”,这些字眼同上句的“滴”字一样,不仅准确地写出了自然物象的特性,更表现出了作者欣喜、畅快的心境。

寥寥十余字,已使一处远离尘嚣的山水胜境清晰地展示在了人们面前。

至此,作者的欣喜之情也难再自禁,于是发出了“只疑误入武林溪”的由衷赞叹。

“宋词第一山”——北固山

“宋词第一山”——北固山

“宋词第一山”——北固山镇江的出名,大半是由于三座山——金山、北固山、焦山。

扬子江畔,三山自西而东,撑起了镇江的江景线,北固山居中。

历史长河中,不知道有多少名人登臨北固山,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为后人打开无限的想象空间。

诗仙李白就写过“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的诗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如此空灵飘逸、励志提神的诗句,出自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仅看题目,就知道他来到了镇江北固山——“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是洛阳人,估计不习惯南方的气候和生活,因而全诗表达的是浓浓思乡之情。

那时候的镇江,离海边不远,北固山上视野远比今日开阔。

江海潮涌,一帆高悬,直济沧海,令人荡气回肠的场景,才催生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妙诗句。

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据说得到当时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政事堂上。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坦露心迹的话,展现了诗人不随流俗、高洁傲岸的品行,古往今来不知被多少人自勉、引用。

此句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全诗没提北固山,但芙蓉楼当时就在北固山支脉的月华山上。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理事裴伟说,芙蓉楼又名“千秋楼”,是一座城门楼,为东晋时王恭所建。

临江不远处,另有一座“万岁楼”,“千秋”“万岁”,均有歌颂君王之意。

王昌龄当时任江宁县丞,受浙江西道润州府(今镇江)管辖。

因为不拘小节、性格耿直,仕途起起落落,有朋友离他远去,但这位不知名的辛渐却不离不弃。

742年,辛渐准备从润州溯江北上洛阳。

临行之前,王昌龄赶来在芙蓉楼为他设宴送别,留下了这一千古名句,也留下了“辛渐”的名字。

辛弃疾的两首词,更是让“北固”二字充满爱国情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题中即有“北固”二字,且起首便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北方故土为志,但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满庭芳·山抹微云》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庭芳·山抹微云》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庭芳·山抹微云》原文、翻译及赏析《满庭芳·山抹微云》这首词笔法高超还韵味深长,至情至性而境界超凡,非用心体味,不能得其妙也。

后,秦观因此得名“山抹微云君”。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满庭芳·山抹微云》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满庭芳·山抹微云宋代: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万点一作:数点)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满庭芳·山抹微云》译文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

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

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

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

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

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

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

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满庭芳·山抹微云》注释满庭芳:词牌名。

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连:一作“黏”。

谯门:城门。

引:举。

尊:酒杯。

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烟霭(ǎi):指云雾。

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谩(màn):徒然。

薄幸:薄情。

《满庭芳·山抹微云》赏析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

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

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

“抹”字本意,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

传说,唐德宗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

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写山的宋词

写山的宋词

写山的宋词1、《酒泉子·长忆西山》宋代:潘阆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2、《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宋代:黄庭坚环滁皆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

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

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3、《踏莎行·秋入云山》宋代:张抡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

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4、《浪淘沙·云藏鹅湖山》宋代:章谦亨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

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

与天一样白漫漫。

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5、《生查子·独游西岩》宋代: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6、《酒泉子·长忆孤山》宋代:潘阆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

僧房四面向湖开。

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

阁上清声檐下铎。

别来尘土污人衣。

空役梦魂飞。

宋词:辛弃疾《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辛弃疾《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辛弃疾《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原文译文赏析《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宋代:辛弃疾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译文】重峦叠嶂向西奔驰,像千万匹马回旋一般,这许多的山要掉头向东而去。

恰好湍急的水流直直地落下,进跳的水珠四处溅下;小桥横架在急流之上,像不圆的月亮和刚拉开的弓。

人老了应当过闲散的日子,可老天给我多事,来掌管十万棵高大的松树。

我的房舍小,但在松树盘曲的枝干影子的外边,在风风雨雨的声音中间。

雨雾消散,重峦叠嶂露出面容,争着和人见面。

看早晨清新凉爽的空气从一座座山峰扑面而来。

座座山峰好像谢家子弟,衣着潇洒,长相英俊;又好像司马相如的车骑一般雍容华贵。

我感觉这其中,有的如司马迁的文章一样,雄浑深沉,典雅劲健。

在刚刚修好的偃湖堤的路上,问偃湖哪一天能够展现烟水的美好景色?【注释】大约作于庆元二年(1196),时稼轩罢居带湖。

灵山:位于江西上饶境内。

古人有“九华五老虚揽胜,不及灵山秀色多”之说,足见其雄伟秀美之姿。

齐庵:当在灵山,疑即词中之“吾庐”,为稼轩游山小憩之处。

偃湖:新筑之湖,时未竣工。

惊湍(tuān):急流,此指山上的飞泉瀑布。

跳珠:飞泉直泻时溅起的水珠。

缺月初弓:形容横截水面的小桥像一弯弓形的新月。

合:应该。

投闲:指离开官场,过闲散的生活。

检校:巡查、管理。

长身:高大。

龙蛇影:松树影。

爽气朝来:朝来群峰送爽,沁人心脾。

磊落:仪态俊伟而落落大方。

雄深雅健:指雄放、深邃、高雅、刚健的文章风格。

太史公:司马迁,字子长,西汉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曾继父职,任太史令,自称太史公。

【赏析】读辛弃疾这位大词人的山水词,就会发现他多么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有时似乎已经进入一种“神与物游”的境界,他笔下的山水似乎和人一样,有思想,有个性,有灵气,流连其间,言感身受,别有新的天地。

范仲淹写天平山的诗

范仲淹写天平山的诗

范仲淹写天平山的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范文正公”,他的诗文卓绝,深受后人推崇。

范仲淹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天平山》。

这首诗描绘了他对家乡山川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也表现出了他对天然美景的醉心之情。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范仲淹笔下的天平山,感受他那份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吧。

范仲淹在《天平山》中写道:“天平山上白云端,危冠峥嵘倚翠壁。

百丈绝壁烟波翠,千丈峰头雪亦飞。

”诗中描述了天平山的壮美景色,山巅白云缭绕,绿树葱茏,山峰高耸入云,壁峭险峻,犹如仙境一般。

天平山的景色美轮美奂,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鬼斧神工。

范仲淹所描绘的天平山清幽秀美,绿树成荫,白云朵朵,山峰高耸,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山水画卷。

他眼中的天平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山川地貌,而是一个有着独特韵味和深刻内涵的人文胜地。

在这里,范仲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机,也感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范仲淹的诗《天平山》还表达了他对家乡山川的浓浓眷恋之情。

他曾在诗中写道:“舟楫关河谁与游,杨花茂苑薰风绕。

姑苏清愉陂汴海,遥望洛阳神女桥。

”这些句子表现了范仲淹对故乡的思念,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他远离家乡,但对家乡的记忆却如影随形,时刻牵挂在心间。

范仲淹笔下的天平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景观,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归宿。

他用心灵的眼睛观照这座山,不仅感受到自然之美,更是从这座山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范仲淹的《天平山》不仅是一首描绘山水的诗篇,更是一首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哲学诗歌。

范仲淹的《天平山》是一首描绘家乡风景和表达眷恋之情的诗篇,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范仲淹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范仲淹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北宋时期文人的山水诗风和人文情怀。

范仲淹通过《天平山》这首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视其内心世界的窗户,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深情的家乡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描写美好河山的宋词

描写美好河山的宋词

以下是一些描写美好河山的宋词:
1.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这些宋词都以壮美的山河为背景,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人文历史的厚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词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词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词译文及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由辛弃疾所创作的,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栏杆一作:阑干)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译文一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

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腐败,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

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在长空远飞离群。

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之景而归。

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令人佩服。

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译文二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描写山的唐诗宋词

描写山的唐诗宋词

描写山的唐诗宋词1.古代诗词中有关山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

(一个对联)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百川沸腾,山冢碎甭。

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汉江临泛》)山行--- 唐朝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苦渡头,吴山点点愁。

两相看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敬亭独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唐·司空图: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故人偶得一饭款,僻县才馀十亩间。

写山的唐诗宋词

写山的唐诗宋词

写山的唐诗宋词
以下是写山的部分唐诗宋词:
唐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王安石《游钟山》
宋词: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词中有名的写山的婉约词

宋词中有名的写山的婉约词

宋词中有名的写山的婉约词引言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一,宋词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被世人所推崇。

在宋词中,有许多描写山的婉约词,这些词语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情绪。

本文将就这些有名的写山的婉约词进行探讨,带领读者欣赏其中的韵味。

婉约词的特点婉约词是宋代特有的文学风格,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婉转柔和:婉约词常使用柔和的语言表达情感,避免过于激烈和直接的描绘,通过委婉的表达方式传达情感。

2.情感真挚:婉约词往往能够真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将内心的感受与外在景物巧妙地结合,给人以深刻共鸣的感觉。

3.寓意深远:婉约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寓意,通过对山的描绘展现出作者对生活、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李清照的《如梦令》描述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解读《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一首描写山的婉约词,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苦闷与无奈之情。

词中的“山有木兮木有枝”意味着遥远的山上有一棵树,树枝上忧心忡忡;而“心悦君兮君不知”则抒发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描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读《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是苏轼的一首描写山的婉约词,通过对山的描绘概括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词中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忧虑,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解读《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一首描写山的婉约词,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现了热闹繁华的场景。

词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绘了繁花似锦的景象,而“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则生动地描述了元夕夜的热闹景象。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描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祖国山河的诗句

祖国山河的诗句

祖国山河的诗句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3、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6、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8、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9、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10、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11、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

——蒲松龄《地震》12、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13、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梅尧臣《鲁山山行》14、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16、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卢仝《有所思》17、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王勃《山中》18、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1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2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21、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杜甫《曲江二首》22、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23、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24、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25、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6、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描写山水田园的宋词

描写山水田园的宋词

描写山水田园的宋词
古人常说:“山明水秀,田园风光”。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词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描写山水田园就成为了宋词的重要题材之一。

宋词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恰到好处的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山水田园景色。

宋词中的山水描写富有情感,字字句句都犹如画面一样,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词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来形容壮丽的山水景色。

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抚今追昔,恰同学士,风流范子。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龙口也一般美。

”这里的“入云龙口”就是指美丽的山水景色。

这种描绘山水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了山水之美。

另外,宋词还通过描写田园景色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田园景色在宋词中常常出现,成为了表达安宁、和谐、宁静的象征。

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这里的“潦水尽而寒
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描绘了秋天的田园景色,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除了山水和田园,宋词还通过描写其他自然元素来丰富描写山水田园的内容。

比如,花、草、树木等自然元素常常出现在宋词中,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这些自然元素与山水田园相互交融,使得描写更加生动。

总的来说,宋词中描写山水田园的手法多种多样,但都以细腻、生动、情感丰富为特点。

这些描写让人感受到了山水田园的美丽和宁静,使人们对自然和人文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欣赏宋词中描写山水田园的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描写登山的宋词大全

描写登山的宋词大全

描写登山的宋词大全登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登山的魅力•挑战自身的极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宁静登山的乐趣•欣赏壮丽的山景•倾听山间的自然声音•品味登山的后果登山的美景山川万里,壮丽无比1.雁山:「青雁去时香阁空,怪石峥嵘疑鬼宫。

」(苏轼)2.黄山:「井口冰弦铁板凉,四边低浅云连岳。

」(陆游)3.嵩山:「森然嵯峨若有壁,长空参差实难齐。

」(秦观)春天的登山1.桃花源记:「迤逦紫气岩间,种杏李者以剑矛为耒耜。

」(陶渊明)2.登山:「人间何须待流脂,月下踏罡石,无碍云霓一双翅。

」(柳宗元)3.登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杜甫)夏天的登山1.江楼即事:「沭阳回翠盖,莽苍翠如画。

」(苏轼)2.登山寄舍弟:「劝我早趁十六风,赤山怒涛正迸红。

」(梅尧臣)3.寒山寺登高(「寒山寺八狮子,香烧破铁衣。

」(武则天)秋天的登山1.大林寺桃花:「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白居易)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3.临江仙:「九仙山顶夜生烟,千古传颂汉家天。

」(文天祥)冬天的登山1.夜泊牛渚怀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杜甫)2.临江仙:「分花拂柳春苓苓,电声千里夜沧沧。

」(文天祥)3.宜城山行:「突击步林直上山无限奇故人。

」(陈毅)登山的心境寄扬州韵1.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王勃)2.登高:「彩虹跳梁水碧浸,松声支倚月纷纷。

」(杜甫)3.渔家傲:「青蛾小夜起舞,明月静得如何?」(王之涣)4.江南逢李龟年:「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杨炯)5.石上有题字:「吾生愧名姓,事业复受简。

」(陆游)登山思乡1.悦诗晨钟:「愁心共示愁心断,绕屋忽听从来渺。

」(白居易)2.登乐游原:「寒沙连浸渭南川,明月何人边低栈。

」(杨炯)3.清明:「云把堂前草色催,感时还拟泪归来。

」(杜牧)4.所见山:「天阔阔雪漫山千里。

」(陆游)5.石壕村:「岁晏辞村去,留官寄浅非。

古词《清平乐-题上卢桥》(作者辛弃疾)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词《清平乐-题上卢桥》(作者辛弃疾)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清平乐·题上卢桥辛弃疾[宋代]清溪奔快。

不管青山碍。

千里盘盘平世界。

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

市朝往往耕桑。

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标签宋词精选、写景、人生、山水、思索译文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碍。

方圆十里的一片小平原。

就坐落在青山与溪流的环抱之中。

茫茫今古,曾经发生过多少次沧桑陵谷的变迁,许多昔日繁华兴旺的都市,后来却变成种植庄稼的田野。

这个地方的山川形势不比寻常,莫非也曾经历过某种小小的盛衰兴废么!注释不管:不许。

更著:再加上。

陵谷:高山深谷。

市朝:人口聚集的都市。

耕桑:田地。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赏析上片起韵赋写泉水,这是他站在桥上观望的第一景。

他将泉水写得生气淋漓,气势不凡。

先着一“清”字状其色,再以“奔快”写其流势之急,这样,泉水的声色形态就似乎写足了。

以下在尽头处又以虚笔转出一境,以青山试图阻碍它,而它不管不顾一味奔腾向前的姿态,勾勒出了它的来处和去路,也赋予了它一种乐观、倔强的性格。

接韵描绘上卢桥一带回旋曲折、山水环绕的地势,将一幅平常的山水画点染得清幽秀美。

上片写景的特色,在于动静交错,生气栩栩,体现了词人对于山水的清赏能力。

下片即景遐想,由对眼前山水的清赏,转入对于自然和人事沧桑的思索。

他因上卢桥一带襟山带水、十里平地的地理形势,猜想它也许是从当年的城市变迁而来。

为了证明自己猜想的可靠,他先在表明这一看法前作出铺垫,也就是用人们常说的沧海桑田的观点作引子。

在邈远的时间内,深谷变为山陵、山陵变为深谷的地貌迁变,在漫长的历史上,闹市变为桑田、桑田变为闹市的人间兴废,既然都是可能的,那么,作为形胜的上卢桥一带,有过小小兴亡,当然也就很可能了。

这是先立其大,再言其小,顺势而下,无可怀疑。

这样的议论,畅快无碍。

此词虽是随意点染,却也颇见理路,饶有趣味,写景兴叹,都臻上乘。

而它的因小见大的思路,也表明了作者这一时期从大处、从根本处领略人生的情思趋向。

关于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写出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写出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写出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诗词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或对人生的感悟的结果。

一起来看看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谢谢!1、《黄河》(宋)王安石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2、《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黄河二首》(唐)杜甫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4、《咏史诗·黄河》(唐)胡曾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5、《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泰山吟》(南朝)谢灵运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7、《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题天柱峰》(唐)白居易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11、《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2、《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3、《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宋代: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写山的宋词,欢迎参考学习!
酒泉子·长忆西山
宋代: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瑞鹤仙·环。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踏莎行·秋入云山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
宋代:李之仪
五云深处蓬山杳。寒轻雾重银蟾小。枕上挹余香。春风归路长。
雁来书不到。人静重门悄。一阵落花风。云山千万重。
生查子·独游西岩
宋代: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酒泉子·长忆孤山
宋代: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