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记录)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一、目的:对物料及产品在搬运、包装、贮存、防护和交付等环节中采取有效的控制,防止造成损坏,确保产品质量及安全。
二、依据:公司的现状及相关制度。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半成品、成品的标识、搬运、贮存、包装、交付和防护。
四、职责:4.1 研发部负责确定和提供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负责提出防护性要求标识工作。
4.2 生产部各车间负责生产中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等物资流转过程中的搬运、贮存、保护及最终产品的包装。
4.3 质管部负责对采购物资的包装、成品包装进行检查;负责搬运、贮存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物资的复查工作。
4.4 销售部负责成品的配送与交付的控制。
4.5 仓储科负责原辅材料、外协外购件,产品的搬运、贮存、防护的管理五、内容:5.1 防护标识。
5.1.1 研发部根据顾客的要求和产品特性,在产品外包装表面设计时,确定所需的防护标识,如小心轻放、请勿倒置、防雨、防压等;同时提出采购与生产过程中,采购物资、半成品及成品所需的防护性标识要求。
5.1.2 采购科负责向供应商转达本公司提出的防护性标识要求。
5.1.3 进货检验时,品质科验证本公司提出的防护性标识要求以及采购物资自身固有的防护性标识。
5.1.4 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及实施保护措施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文明操作,维护防护性标识的完好。
5.1.5 根据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其危险特性,安全员应制定包括危险品的名称、危险特性、防护措施、急救、储运、泄露处置等内容在内的危险品标牌大纲,并提交采购统一定制标牌。
危险品的贮存和使用场所都应设置醒目的危险品标牌。
5.2 搬运控制。
5.2.1 对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工作由生产或仓库人员根据产品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搬运工具和搬运手段,对于一些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搬运,必须按照所给的操作说明,切勿违章作业。
5.2.2搬运时如果有可能造成伤人事故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同时防止产品在搬运时跌落损坏,产品堆积存放时应用隔离物或标识分开,搬运时堆货高度不得超过2米,以免物品压坏及跌落时产生危险(必要时可采用防护绳捆扎)。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3.2.6物料进出应当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运行,应当明确中间品贮存条件和期限。对已取样的包装应有取样标记。
3.3包装
3.2 贮存
3.2.1 仓储区应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个区域应划分清楚,防止出现差错和交叉污染。所有物料名称、批号、有效期和检验试验状态标识应明确,台账应当清晰明确,做到帐、卡、物一致。
3.2.2 库存物资应按不同物料的重要程度、性状和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存放管理。产品的入库检验遵守从《过程产品检验规程》、状态标识遵从《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保管和发放应当清晰明确,做到帐、卡、物一致。
4 相关文件
《过程产品检验规程》。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环境保护及无害化处理制度》
5 质量记录
《发货记录》、《物料台帐》、《仓库温湿度记录》、《物料卡》
应根据产品特点、运输条件、贮存方法等因素,制订包装措施,应确保产品形成后的质量。其中,内包装材料不应对试剂质量产生影响,并应进行相应的验证,保留验证记录。具体产品包装按各产品标准执行。
3.4 防护
在产品交付前,提供有效的防护和隔离措施,防止错用、丢失和损坏,确保产品质量。
3.5 交付
应通过合同、保险等措施来保证托运、运输、装卸等交付前个环节的产品质量。合同要求时,这种保护措施应延续到交付目的地。物流部在《发货记录》中要确保记入货运件接受者的名字、地址以及发出产品的名称、批号、规格、有效期、发货日期、发货方式、发货人等,具体执行《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保证工程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工程设备的完好和使工程项目的质量不受损坏,应对标识、搬运、包装、贮存过程进行有效的防护和保护。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采购产品、生产过程产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过程中的防护和保护,包括从采购产品入库到建筑成品交付的全过程。
3.职责3.1工程部是产品防护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防护的监督管理。
3.2项目经理部是产品防护的相关工作部门,负责产品防护的具体实施工作。
4.工作程序4.1标识4.1.1项目经理部对采购产品作出标识;4.1.2项目经理部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包括建筑成品)作出标识;4.1.3对以上标识予以防护,必要时应设置防护或警示标识。
4.2搬运4.2.1采购物资时,搬运采用适当的设备按规定要求进行,使物资不受损坏;4.2.2采购的物资在仓库的搬运必须清楚品种名称、数量、贮藏地点、堆放高度等;4.2.3采购物资在施工过程中的搬运应采用适宜的设备和合格的人员;4.2.4公司产品在搬运时必须清楚产品名称和型号(或产品编号)、数量、运输工具情况4.2.4.1搬运易燃、易爆物时应轻拿轻放,严禁野蛮搬运和明火,注意包装物上的标识完好;4.2.4.2搬运易潮物品时,应注意不要破坏包装物及产品标识,严禁雨天搬运,防止受潮;4.2.4.3搬运易损、易碎件时应按其物品要求进行搬运,严禁野蛮作业。
4.3产品包装。
本公司对半成品包装予以控制。
4.4贮存4.4.1采购物资应贮存在防潮、防火、洁净的库房内;4.4.2产品入库、验收、保管和发放应有相应的管理办法,标识清楚,贮存记录准确、完整、及时;4.4.3贮存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库房,掌握原材料和产品的动态,并做好记录,防止原材料和产品受到损坏。
4.4.4库管员应将易燃易爆物品单独隔离存放,库房应采用防爆灯并严禁明火,在分类摆放后做好产品、安全标识和状态标识。
4.4.5对易潮物品应作好防潮和防雨工作,分类摆放做好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目的对产品进行妥当包装,实施适当的防护和隔离,以保证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包装、防护控制或顾客委托保管产品的控制。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提供顾客对产品的包装要求及相关技术文件。
3.2生产部品检严格按照包装标准负责产品包装质量的检查和监督3.3仓库负责对产品或代顾客保管的产品采取恰当的隔离和标识进行防护处理,检查并报告防护产品质量状况。
4.工作程序4.1包装4.1.1顾客包装标准。
1)销售部负责提供与顾客签订的合同等资料需保管好。
2)生产部品检按《包装检验指导书》和“包装验收标准”进行包装材料进货检验。
4.1.2包装操作包装人员按“包装作业指导书”对产品进行包装。
4.1.3包装标识1)包装产品应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进行标识。
包装箱和/或包装盒上的产品名称、型号、须与产品相一致。
2)包装箱确保所有发运物料都按顾客要求进行标识。
4.1.4最终检验生产部品检按《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对包装产品进行最终检验。
4.2防护4.2.1仓仓库环境要求明亮、通气、整洁,地面干燥、无漏水和积水,材料物品堆放界限清晰,货架摆放整齐、道路通畅。
4.2.2仓库保管员对入库后的产品按照“仓库管理规定”对产品采取分类、标识、隔离等措施,,外观相似的产品避免相邻摆放,摆放要便于搬运和清点,以达到防尘、防水、防湿、防碰撞、防混淆、防污染的效果,保证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4.2.3防护措施必须与被防护产品的质量特性相适应,并注意在达到同样的防护效果时降低产品的防护费用。
4.2.4仓库保管员在每月盘点时检查库存产品的质量状况,发现产品质量异常时,及时向生产部品检、生产部等部门做出书面报告。
4.2.5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搬运移动过程中的防护按《仓库管理规定》执行。
5术语解释防护管理:采取适当措施对交付前或代保管的产品进行有效管理。
6相关文件6.1《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6.2《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7质量记录无。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记录)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ISO9001-2015/ISO14001-2015)1.0目的:为使公司在收货,搬运,入库,储存,备发材料,包装,出货,退货,盘点方面的作业均规范化,达到产品在各过程中的品质均有得到很好的防护而制订。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收货,搬运,入库,储存,备发材料,包装,出货,退货,盘点等作业。
3.0权责:3.1采购部:采购订单的下达。
3.2生产:生产指令的下达、生产通知单的分发。
3.3物控部:材料点收、搬运、入库、储存、备料、包装、出货、盘点退货的执行以及记录。
3.4品质部:产品的检验,质量/环保异常的处理。
3.5工程部:BOM表、工程图面、包装明细的发行及工程变更的申请与通知。
3.6采购部:产品的领料、物料管理、生产、入库。
4.0定义:4.1BOM表:产品零件结构清单.5.0作业内容:5.1收货:5.1.1原材料点收:厂商将所交货品放至收货仓指定区域,仓管员在收到送货单时核对送货厂商是否是合格供应厂商,是否为客户指定厂商,有无附送测试报告,材质证明,环保协议,某些物质不使用承诺书以及油品,化学品需附MSDS,确认后再核对送货单相应的《采购订单》确认货品的采购需求,检查送货单有无填写我司料号,重量,如果没有需由送货人员补上,核对标签有无贴产品标标签,如果没有需由厂商进行标示,再进行数量的核对。
确认无误后在ERP系统中作业流程点击采购入库作业,找到相应的厂商及采购单号,将准确数量填上。
交于品保部IQC进行检验。
5.1.2成品入库点收:仓管员在接收到统筹中心入库人员的《成品入库单》时对入库单的完整性进行确认,按照入库单上的指令单号、料号与数量核对实际产品的料号与数量,确认无误后签收入库单,并在ERP系统中点击厂制入库,将准确数量填写正确。
5.2搬运:5.2.1人力搬运:需轻拿轻放,放置地面时需平稳,禁止重摔。
5.2.2工具搬运:使用搬运工具(如小推车或液压车)需匀速推行,搬运工具需进行保养。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加强对仓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管理及账卡物、出入库、收发存管理,确保物料进出有序、数量准确、质量稳定,满足生产需要及客户需要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所有本厂物料的防护、仓库管理、半成品、成品及生产所需的搬运、包装、贮存、防护和交付作业均适用本程序。
3.定义无4.职责与权限4.1 计划部:负责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贮存、搬运、收发、防护、交付等管理工作。
4.2 生产部:负责领用物料、在制品、成品、成品老化、入库的搬运与防护。
5.程序5.1 原材料:5.1.1 供应商送货时,收货员制定送货员将货物放在规定的暂收区域以便代收,并按要求标签朝外、上轻下重、摆放整齐,同一类放在一起,不同类别,不同订单放明显区分。
5.1.2 《送货单》要求整洁规范、不得涂改,如有特殊原因涂改后需加签名方可,收货员核对《订购单》或《采购合同》:供应商名称、送货时间、料号、品名规格、数量、订单号、交货日期、送货批次及送货人签名或加盖有供货商单位印章。
5.1.3 核对不符,退回送货单据,不予以收货5.1.4 核对相互,收货员按照《送货单》所列,检查物料的外包装,核对物料编码、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与《送货单》是否相符5.1.5 点收实物时依次按项次点收,按照5.1.1,点收大件,合计到小件,如有差异要进行复查。
5.1.6 点收方法:实物丈量法(电子盘装物料),一一个别法(单个包装不规范的物料)、称重比较法(包装量大缺不规范的物料)、抽点合计法(对于两大却包装规范的物料)、称重比重法(包装量大、且单个比重相同)5.1.7 收货员点收完毕后,如有实点数量与送货单不符时,但总数未超过《订购单》数量,可以更正数量,并要求送货员在《送货单》上签上名字与日期已示确认负责;超过《订购单》数量、物料编码及名称型号不符则退回《送货单》拒收或请示采购部与PMC处理。
5.1.8 收货确认无误:收货员在《送货单》上签名。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产品防护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而执行的一系列措施。
该程序旨在预防产品受损、污染或被非法使用,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职责与义务1. 生产部门责任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
生产部门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监控和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储存部门责任储存部门应提供适当的储存设施,确保产品在储存期间不受损害或污染。
储存部门应制定储存控制程序,包括良好的库存管理、保鲜技术和储存环境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运输部门责任运输部门应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安全无损。
运输部门应遵循相关运输规定,采取适当的包装、标志和运输方式,以防止产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并确保产品在运输中不受损坏或污染。
4. 销售部门责任销售部门应确保销售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并保持其完整性。
销售部门应有完善的销售记录和追踪系统,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来源可追溯,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三、执行步骤1. 风险评估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的第一步是对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检测潜在的风险和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产品防护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监控、环境监测、卫生和安全培训、设备维护检修、供应链管理等。
3. 实施控制措施将制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并确保各部门和人员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相关的记录和文件应进行适当的管理和归档,以备后续审核和追溯。
4. 监控和验证定期对产品防护控制程序进行监控和验证,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性。
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风险管理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中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评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和危险源。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及时采取预防性和纠正性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风险。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在生产和服务期间对产品在整个形成与交付过程中的防护,使产品完好地交付给顾客,确保产品符合要求,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采购、委外、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保护的控制。
3职责3.1研发中心负责提供产品防护相关技术文件。
3.2 制造部负责生产过程产品和未入库产品的搬运、贮存、保护工作,并负责按技术文件要求对产品进行防护。
3.3 物管部负责对产品出入库的搬运,以及库存产品的贮存、防护与检查工作。
负责产品交付过程中包装与保护。
3.4采购部负责外购物资、委外产品的防护接收检查。
3.5 质量部负责产品搬运、贮存、包装和保护工作的监视或检查。
3.6 市场部负责收集产品交付后顾客的反馈信息。
4工作程序4.1当合同或产品质量特性的形成对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有要求时,研发中心部应根据合同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在产品作业指导书中提出与之相适宜的要求。
有包装要求时,由研发中心进行包装设计,根据需要还应编制相应的包装作业指导书。
4.2搬运控制4.2.1操作者在产品搬运前,应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搬运设备和工具,检查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防护措施是否完善,以防止磕碰、划伤、污染、腐蚀及其它使产品造成的损坏因素。
4.2.2 行车工应当具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并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点检及维护保养。
4.2.3操作者在搬运产品时应遵循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并做到:a) 保护产品的标识,防止损坏或消失;如果损坏或消失,应及时通知负责产品标识的部门或人员处理。
b) 发送前应按发送要求清点型号、规格、数量等,避免错运和漏运;产品运达到目的地时,按型号、规格分类摆放整齐,并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c) 搬运过程中不得损坏产品的包装,并防止产品的跌落、磕碰、挤压。
d)对于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特性的产品,应单独搬运,不得混装,严格按相关的安全规定进行。
4.3包装控制4.3.1 操作者应按包装图及工艺要求或包装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对产品进行包装。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生产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是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企业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损坏、污染或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
二、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旨在规范企业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的制定和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产品损坏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本文档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制造环节和相关部门。
三、程序内容1. 产品防护控制计划的制定1.1 确定产品防护的目标和要求: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确定产品防护的目标和要求,包括防护措施、防护控制点和防护控制标准等。
1.2 制定产品防护控制计划:根据产品防护的目标和要求,制定产品防护控制计划,明确防护控制点、防护控制标准、防护控制方法和责任部门等。
1.3 审核和批准:将产品防护控制计划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防护控制点的设立和管理2.1 确定防护控制点: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制造过程,确定防护控制点,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包装和储存等环节。
2.2 制定防护控制标准:针对每个防护控制点,制定相应的防护控制标准,明确防护措施、防护要求和监测方法等。
2.3 实施防护控制措施:根据防护控制标准,采取相应的防护控制措施,包括设立防护设备、培训员工、加强监督和检查等。
2.4 监测和检查:定期对防护控制点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防护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2.5 防护控制点的管理:建立防护控制点的管理制度,包括责任分工、记录管理和不合格品处理等,确保防护控制点的有效运行。
3. 培训和意识提升3.1 培训计划的制定:制定产品防护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和培训方法等。
3.2 培训的实施: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活动,提升员工对产品防护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3.3 意识提升:通过内部宣传、标识标识和奖励机制等方式,提升员工对产品防护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物料及成品的接收、发放、贮存、管理、防护提供一套系统管理方法,使物料和产品在流转过程中保持完好状态。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3.0 职责
3.1生产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指导和监督生产车间和库房按规定的要求对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成品进行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内部交付活动。
生产部负责过程中半成品的搬运、贮存以及入库和交付过程中的产品防护。
3.2研发中心负责确定和提供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3.3销售部负责成品的搬运、入库、交付过程中的产品的防护。
3.4质管部负责产品入库和交付前的检验。
3.5供应部负责采购物资的搬运、贮存过程中的产品防护及管理。
3.6各车间负责生产现场的物流管理,指导和监督生产班组按规定的要求对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成品进行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内部交付活动。
4.0术语:
无
5.0 工作程序
6.0 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
库存物资完好率 = 库存物资完好项数/库存物资检查全部项数×100% 7.0相关文件
库房管理制度
记录控制程序
8.0 相关记录
入库单
入库单 (2).xl s
出库单
出库单.d oc
库存盘点表
盘点表.d oc
发货记录
发货单.xl s
物资台账。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1目的为防止原材料和产品在贮存和保存时发生的损坏、变质或丢失,保证符合公司和/或客户要求,为明确搬运方法和防护措施,防止物品损坏或变质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产品的内、外包装和防护。
原材料、产品、备品备件的贮存和保存管理。
原材料、产品的搬运作业。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确定产品的包装要求,并通知包装组。
3.2生产部负责对产品包装、防护等作业进行控制。
3.3仓库仓管员负责按所分管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贮存管理。
3.4生产部/生产车间负责已领用的材料的保存和管理。
3.5生产部/生产车间对流转在生产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安全搬运负责。
3.6生产部对进出仓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安全搬运负责。
4程序4.1仓库贮存产品的防护4.1.1公司应提供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材料、产品和备品备件及其他生产性物资的贮存场地和仓库。
4.1.2贮存场地、仓库应有较好的贮存条件,应有防潮、防湿、防雨、防漏、防火、防盗等防范措施。
4.1.3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贮存场地,仓库并确保其贮存环境,防止保管材料及产品的丢失、损坏、变质、污染。
4.1.4贮存场仓库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容量,严禁产成品露天存放。
对于需放置在仓库贮存场地外面地方应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4.1.5应按物品的用途种类、特性及取用方便进行分类堆放,严禁随意堆压和摆放,堆放的高度、位置应符合公司的有关规定。
4.1.6应对所有产品进行标识,确保物料标识清晰和防止误用,详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
4.1.7仓库贮存场地、通道应确保畅通,通道应能便于搬运和存取。
4.1.8产品进出仓,应注意物品的搬运安全,应按规定进行搬运。
4.1.9对于危险物品,应与其他物品进行隔离并存放在符合规定的专用仓库/区域,危险品专用场地/仓库应予以警戒标记,并配置相应的防护措施。
4.2采购原材料贮存4.2.1采购部门应及时将原材料的发运信息通知材料仓库。
对于大批量原材料进仓,至少应提前一天通知仓库。
IATF16949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1.0目的产品整个形成和最终完成交付过程中,对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标识、搬运、储存、包装、处理、污染控制、保护和交付等活动进行有效控制。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运作过程中有关物料、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的防护;来自内部和/或外部方的材料和部件,在从收货到处理的期间提供防护,包括发运并直到交付给顾客/被顾客验收的全过程的防护。
3.0定义无4.0权责4.1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物料的领取、使用、退料防护管理及半成品、成品的搬运、移动、包装等防护管理工作;4.2 仓库负责库存物料的储存管理工作,负责物料验收、入库、搬运、防护处理、污染控制,并且负责对超过检验期的物料和半成品向技质部送检;4.3 供销部负责成品出货的防护、负责产品的交付工作;4.4 生产部负责包装设计及编写必要的搬运、包装作业指导书;4.5 技质部负责入库物料的验收检验、超过储存时间和储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物料的复检工作;按适当计划的时间间隔评估库存品状况,存储容器放置/类型以及存储环境,以便及时探测变质情况;确保过期产品按对待不合格品的类似方法进行控制;4.6 各部门做好所属区域内物品的防护工作;5.0作业流程或说明:见附件6.0参考文件:6.1不合格品管理程序6.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6.3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7.0使用表单库存品检查记录发货计划领料单库房6S点检表超期物资报表No.输入运作流程作业说明接口部门输出传递部门1 25.1 搬运防护:5.1.1 产品在工序间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落地;5.1.2 使用与产品相适应的容器和搬运工具,防止产品损坏或变质;5.1.3 平板车的使用:5.1.3.1 对搬运工具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在用平板车搬运时严防因周转箱/纸箱歪斜致产品散落地上;5.1.3.2 应在安全的速度下拉车,不可跑步搬运;5.1.3.3 平板车应存放于指定的地点以减少搜寻时间;5.1.3.4 平板车载物高度限制1.5M(四个大周转箱);5.1.4 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产品的标识;5.1.5 搬运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品,应由检验员确认后放在指定的红色不合格品箱内,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5.2 储存:5.2.1 储存环境:5.2.1.1 仓库环境要求通风、干燥、明亮、清洁、通畅、避阳;5.2.1.2 仓库区域严禁烟火;5.2.2 验收入库:5.2.2.1 入库产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仓管员应认真核实入库数量,然后办理入库;5.2.2.2 物料经清点入库后,应当在“物料卡”上登记物料的数量生产各车间仓库产品的搬运A产品的码放和贮存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No . 输入运作流程作业说明接口部门输出传递部门以及到料时间;5.2.2.3 对于待检物料放在待检区域,对于不合格物料,必须采取隔离措施,防止误用;5.2.3 存放与保管:5.2.3.1 能上架的物品必须上架储存,应遵循上轻下重,以保持货架稳固;5.2.3.2 不能上架的物品,按规定的区域存放;5.2.3.3 货架分区,分类摆放整齐;5.2.3.4 外观相似的产品避免相邻存放,存放要便于清点和搬运;5.2.3.5 仓库堆放的物品,其堆放的高度以不损伤产品,不使货架变形为宜;5.2.3.6 储存品应分类别、入库日期进行必要的隔离和标识,以便先进先出;5.2.3.7 易损物品、危险物品、顾客提供的物品设专区存放并给予醒目标识;5.2.3.8 保持帐、物、卡一致,当不一致时应按《仓库管理规定》进行调整;5.2.3.9 仓管员应经常查看库存物品,至少每年一次评审评估库存品状况,并按《仓库管理规定》做好产品的定期盘点工作,对储存的产品、包装是否影响产品质量、仓库的温度、湿度等是否影响产品的因素进行评估,盘点或日常检查中发现物品有异常时,应填写“品质异常通知单”通知技质部复检,根据复检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5.2.3.10 定期盘点,对储存期限超过一年、且料帐未动的库存品则列为呆料,呆料未经技质部判定合格者不得使用;5.2.3.11产品堆放限高:2.5米以下。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目标本文档旨在确保产品在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防护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 背景产品的防护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制定和实施防护控制程序,可以预防和减少可能导致产品受损或变质的因素,最大程度地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防护控制措施2.1 生产阶段控制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以下防护控制措施:- 确保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执行,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 严格遵守相关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符合标准要求。
- 建立并执行质量控制点(QCP),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 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物理损害。
2.2 储存阶段控制在产品的储存过程中,应采取以下防护控制措施:- 对产品进行明确的分类和标识,确保不同批次或规格的产品能够正确存放和区分。
- 储存环境应符合产品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方面,以防止产品质量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 定期检查产品的储存条件,并记录储存温度和湿度等数据,确保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3 运输阶段控制在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以下防护控制措施:- 使用适当的运输工具和设备,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挤压、摩擦和震动等物理影响。
- 预防产品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剧烈变化,采取必要的保温、防潮措施,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 对运输现场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坏,并及时采取回应措施。
3. 防护控制审查为确保防护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应定期进行防护控制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检查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工作的落实情况。
- 审查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工艺流程,确保各项要求得到落实。
- 检查储存环境的合规性,确保温湿度等条件符合产品的要求。
- 审查运输记录和运输现场情况,确保运输过程中的防护控制得到有效执行。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目的为保证在产品的整个形成和最终交付全过程中,对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活动进行控制,以防止发生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特制定本程序。
2范SI适用于本公司从原(辅)材料采购进公司到产品的全过程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控制。
3职责3.1 经营部、各车间仓库保管员负责采购物料及产品的出入库登记和储存管理。
3.2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和包装产品的搬运和防护工作。
3.3 检测技术中心负责产品的包装、搬运、贮存、保护和交付等工作的监督检查。
4程序4.1 标识经营部、各车间建立并保护好产品防护的标识,执行公司有关的《一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
4.2 搬运4.2.1 在车间工序间搬运和车间、仓库搬运中,对产品应分类搬运,不得将不同品种混装、混搬。
4.2.2 使用与产品特点相适应的食品容器及运输工具,如食品周转箱、纸箱、不锈钢推车、叉车等,以防止搬运过程中由于撞击、挤压,造成污染。
4.2.3 搬运人员应做到文明装卸,保护好产品、状态标识。
因搬运不当发生倾倒等情况时,搬运人员应及时通知检验员,由检验员对该产品进行处置,包括必要时的重检。
4.3 贮存4.3.1 经营部和使用车间负责编制成品库、半成品库、原材料库、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管理制度》,规范仓库管理,对有贮存期限要求的物品,要明确标识,保证先入先出,对标识不清楚的物品拒绝入库。
4.3.2 仓库保管员凭检测技术中心的检验报告办理入库手续,建卡入帐。
4.3.3 贮存物资按《仓库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半成品、产成品按品种、规格、级别及数量进行码放和验收,由质检员填写记录,保管员依照质量记录填写入库单,对标识不清,数量不准确的拒绝入库。
4.3.4 仓库保管员应做好贮存物品的标识,建立管理台帐,并确保帐、物、卡一致。
仓库应整洁,不得与其它物品混放,要防止辐射、化学或微生物的侵蚀与污染。
根据不同品种的产品应分别存放,注明品种。
4.3.5 贮存在场地应保证符合贮存要求,适当配置通风防潮器具等设施,注意仓库的通风、干燥及防潮要求,做好防火、防盗、防鼠等工作。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目的防止产品在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及交付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或浪费,确保产品在整个形成和最终交付过程的质量,使产品完好到达顾客。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产品(包括采购产品、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在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的过程控制。
3、职责3.1 生产管理部负责:3.1.1车间主任负责对生产的计划和实施,负责对人员的调配,负责对产品整个质量安全的防护的指挥;3.1.2班组长负责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及卫生安全实施和防护,协助车间主任对生产计划的实施;3.1.3各工序操作工负责对本职岗位的质量安全及卫生安全实施和防护。
3.2 库房负责:相关产品在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过程的管理和实施工作。
3.3 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相关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标准,并对车间实施监控,对不合格品出现进行确认、评估和分析,对半成品、成品进行检测,验证车间产品防护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4 、工作程序4.1 标识过程的控制4.1.1仓管员根据所入库产品品名、规格、数量、到货日期等,予以标识,并存放至指定区域。
4.1.2产品负责单位根据产品技术条件等要求,对包装袋明确规定标识内容如:品名、净含量、生产日期、配料等。
4.1.3包装标识和防护标识如下表:4.2.1搬运人员要求4.2.1.1搬运人员需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搬运;4.2.1.2爱护搬运工具,使搬运工具保持良好状态;4.2.2搬运工具要求4.2.2.1搬运用周转箱应保持清洁卫生,使用前应进行消毒;4.2.2.2盛放产品的储存筐应大小合适,保持清洁及标识良好;4.2.3搬运规则4.2.3.1搬运前,应仔细核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4.2.3.2搬运过程应保持产品标识,不得造成损坏或丢失;4.2.3.3在搬运过程中,应轻取轻放,严禁抛掷产品;4.2.4采购回原辅料应由搬运人员搬运至仓管员指定位置。
4.2.5生产过程搬运投料后至灌装过程通过管道输送,各接口确保防治泄漏造成交叉污染,灌装后通过传送带输送,保持匀速传送,瓶与瓶之间的间歇,防止滑到、掉落等导致包装物破损导致泄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ISO13485-2016)
1.0目的
对于产品从接收、加工、放行、交付直到预期目的地的所有阶段,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防止产品损坏和错用。
2.0范围
适用于针对产品符合性及顾客要求对其提供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包括隔离)等,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3.0职责
3.1质量管理部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产品标识的实施和控制。
3.2产品所在现场的责任人负责产品搬运的实施和控制。
3.3生产部负责产品包装的实施和控制。
3.4库房管理员负责原材料库、成品库的产品贮存的实施和控制。
3.5生产部负责成品交付的实施和控制。
4.0程序
建立对产品符合性提供防护的作业指导书,控制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产品。
4.1产品标识的控制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其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负责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加以标识。
包装箱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厂名、地址、产品注册证号、企业标准号、体积、毛重、防潮、防震等。
对返回再处理的产品应作明显的标识,以便在任一时刻均能被识别,并与正常生产的产品区分开来。
各相关部门按照《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4.2产品搬运的控制
产品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应考虑:
a) 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磕碰、挤压;
b) 按照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进行搬运;保持搬运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c) 对易损坏物品应使用专用的搬运工具。
4.3包装控制
a) 研发部负责确定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要求;并编制《包装作业指导书》;
b) 生产部包装人员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合格证》;保持产品外观清洁、完整,按装箱单核对随机配件及各种技术文件,包装后加上正确的标识;
c) 产品应有符合医疗器械法规要求的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和标签。
4.4贮存控制
a) 编制《库房管理制度》,规范原材料库、半成品库和成品库的管理,按规定分类码放;
b) 库房应配置适当的设备(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
c) 对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要求的物品的环境及安全,按其明确要求加以控制并记录;
e) 所有贮存物品应填写《入库单》、《出库单》并建立台帐,库房每月定期盘点,
做好帐务清理,保持帐、卡、物一致;库管员应经常查看库存物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确认、处理。
4.5交付控制
a) 交付活动执行《产品交付规程》的规定;
b) 生产部负责对提供运输服务的供方进行评价,确保运输部门在运输过程中提供满足产品所需的储运条件,如运输方不能提供储运条件,公司应采取措施满足该条件,并对其每次运输质量进行记录(顾客自行提货的除外),以跟踪监督。
执行《采购控制程序》对供方评价的规定;
c) 市场部应与运输部门签定合同或购买保险,确保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d) 合同要求时,公司对产品的保护要延续到交付的目的地,以确保产品的完好状态。
5.0相关文件
5.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5.2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5.3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5.4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5.5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5.6采购控制程序
5.7库房管理制度
5.8产品交付规程
6.0质量记录
6.1物资台帐
6.2入库单
6.3出库单
6.4发货通知单入库单、出库单、
领料单、发货单.doc 6.5合格证
6.6工序流转卡
工序流转卡
(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