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勾藤饮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天麻勾藤饮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天麻勾藤饮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天麻勾藤饮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7-08-15T16:05:53.5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7期作者:何耀辉

[导读]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脂下降也更为显著。因此,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陕西省麟游县医院内二科陕西宝鸡 721500)

【摘要】目的:探讨天麻勾藤饮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脉通胶丸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79%和96.97%,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两项指标均有下降,其中观察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脂血症;天麻钩藤饮;脉通胶丸;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136-01

高脂血症主要指血脂水平过高,在高血脂的影响下人体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胰腺炎、冠心病等,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高脂血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近年来,中药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得到推广应用[1]。本次研究选择的治疗药物天麻钩藤饮具有的功效是平肝熄风、补益肝肾、清热活血[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6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确诊为高脂血症。所选患者中已排除因肝、肾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药物患者、精神异常患者。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7.36±2.47)岁;观察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8.34±2.37)岁。所有患者入院之初均有头痛、心慌、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脉通胶丸(生产企业:武汉中联集团四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2686)治疗,1粒/次,3次/d,餐后服用,连续用药8周。观察组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方剂为:天麻12g,钩藤12g,石决明18g,山栀子9g,牛膝9g,益母草15g,夜交藤45g,半夏10g,郁金10g,黄芩9g,川杜仲12g,桑寄生18g,茯苓15g,白术10g,枸杞子15g,水煎服,煎煮两次取汁500ml,分两次服用,每次服用250ml,于早晚餐后服用。连续用药8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总胆固醇下降≥20%,甘油三酯下降≥40%;有效:总胆固醇下降≥10%~19%或甘油三酯下降≥20%~30%;无效:治疗后血脂指标未达到有效治疗标准或血脂继续上升者。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79%和96.97%,组间差异显著(χ2=5.121,P=0.024)。见表1。

表1 两组患治疗效果比较[例,(%)]

3.讨论

随着当今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对人们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高脂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

防治高脂血症的七大饮食原则

防治高脂血症的七大饮食原则 1 多饮水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积,易形成血栓。多饮水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2 注意烹调方式 在烹调动物性食品时,绝对避免油炸、油煎,较适宜的方法是蒸和烤(用烤箱,非明火烤),这样才能使食物中的油脂滴出来。 日常烹调方式易选择凉拌、清炒、煮、炖、蒸等少油的烹调方式,不用动物油,限用植物油,每天烹调用植物油不超过两白瓷勺,即20毫升。 3 多吃蔬菜、控制主食、水果适量 蔬菜以叶菜为主,吃菜要“好色”,绿叶的白菜、油菜、菠菜,深色的紫甘蓝、茄子、胡萝卜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少吃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芋头、藕等。 蔬菜与水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蔬菜中的粗纤维在肠道里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水果每天不超过200克,以低糖或中糖水果为宜。 山楂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木耳、蘑菇等菌类也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4 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高血脂患者选择低脂或脱脂奶为宜。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5 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 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还应合理调剂饮食结构,如晚餐不宜多食油腻的食物;少吃甜食,以免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促使病变加快。 肉类选择鱼虾、禽、瘦肉,多吃水产品,尤其是深海鱼,争取每周食用两次或以上,不吃鱼头、虾头和蟹黄。 高血脂患者吃鱼虾,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如吃去皮的鸡肉和鸭肉,则可以吃100克;如果吃猪、牛、羊肉,每天只能吃到50克。 6 少吃食盐,口味要淡 食用过多食盐或高盐食品,会为高血脂的发生埋下隐患。 7 少喝咖啡、茶 咖啡因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因此,应注意尽量少喝咖啡、茶,并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药物。 另外需要强调,冠心病的易患人群和高血脂的易患人群基本一致,防治办法也基本相同。冠心病患者只需再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坚持每顿饭“七分饱”的原则,坚持少吃多餐;二是要保持每天大便通畅,控制粗粮等高纤维食物的食用比例。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组成用量

天麻(9克)、钩藤(12克)、生决明(18克)、山栀(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 《中医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饮-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天麻钩藤饮- 病机 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天麻钩藤饮- 配伍特点 平肝熄风药配伍清热活血安神之品,以治标为主。 天麻钩藤饮- 辩证要点 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天麻钩藤饮- 方剂功效 平肝降逆,镇静精神,降压缓痛。清热化痰,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 临证加减 肝火盛,加龙胆草,夏枯草;脉弦而细,加生地黄、枸杞子。 天麻钩藤饮- 方剂主治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抽搐,半身不遂。现用于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脑溢血,高热惊厥,癫痫,美尼尔氏病,神经官能症等。头痛,晕眩,失眠。耳鸣眼花,震颤或半身不遂,舌红,脉弦数。脑震荡引起的眩晕、抽搐 《杂病证治新义》:本方以天麻、钩藤、生决明之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以平肝之逆,并辅夜交藤、朱茯苓。以安神安眠,

缓解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晕眩之良剂。若以现代之高血压头痛而论,本方所用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之作用,故有镇静精神,降压缓痛之功。 天麻钩藤石决明,桅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山栀,黄芩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养心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平肝,潜阳熄风之效。[1] 本方证为肝阳上亢,风阳上扰,以致头部疼痛,眩晕;肝阳偏亢,影响神志,故夜寐多梦,甚至失眠。治宜平肝熄风为主,配合清热活血,补益肝肾。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熄风之效,用以为君。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不致偏亢,是为臣药。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能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俱为佐使药。 1.高血压病:袁某某,男性,43岁。主诉:经常头昏一年。体检:心尖搏动在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上,A2亢进,无异常杂音,下肢浮肿。眼底检查无异常发现,X线见左心室轻度扩大,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损害。治疗前每日上午八九时测量血压,共测八次,其平均血压为154/105毫米汞柱,脉浮滑。给予本方一剂后,血压下降为130/80毫米汞柱。以后再服三周,其间平均血压为131/85毫米汞柱;自觉症状消失。 2.美尼尔氏病:徐某,女,39岁。初患眩晕证,经确诊为“美尼尔氏病”,经治疗稍有好转。本年六月十二日,病情突然加重。其证头晕目眩,耳鸣,两太阳穴部位疼痛,两眼视物昏花,斜视建筑物时则有旋转感,行路不稳,转弯时需十分谨慎,心悸,少寐,多梦,时口渴,尿黄,月经正常,血压150/100毫米汞柱。体型丰腴,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弦数。中医辨证属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治宜滋水涵木,平肝熄风,予天麻钩藤饮加熟地20g、枸杞20g。先后共服药十五剂,眩晕心悸,少寐多梦诸证悉除,病愈而恢复工作。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85014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引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2.性别: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在中年时约高3—4倍绝经期后妇女发病增高,但男女之比仍在1倍左右。 3.高血压: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长期增高,均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4.吸烟: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量相关,吸烟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可高l倍。 5.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男性的冠心病危险性增性高2倍,女性约高3—4倍,不论胰岛素依赖与否,危险同样加。 6.冠心病家属史: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史,尤其有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岁前,女性在65岁前发病)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等,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增高或高半胀氨酸血症等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正在研究中。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血脂症 目的:比较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B组服用辛伐他汀10mg,均每日1次,疗程6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A 组更为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血脂症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国内外医学界公认,除遗传因素之外,长期的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和缺少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认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12],因此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与辛伐他汀(舒降之)治疗高脂血症各30例,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4年2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60例,清晨空腹血脂符合下列标准之一,TG≥1.70 mmol/L;TC≥5.20 mmol/L。除外肝、肾、甲状腺疾病及1型糖尿病、药物所致的高脂血症,并在近1月内未服用过降血脂药物。60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65~90岁,平均(76.1±5.3)岁;高TC血症13例,高TG血症7例,混合型高脂血症30例;LDLC≥3.60 mmol/L者46例,HDLC≤1.00 mmol/L 17例。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2014-12-20 16:30:27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中医方剂学七版) [组成]天麻(90g)钩藤(12g)生决明(18g)山栀黄芩(各9g)川牛膝(12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解]本方证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眩晕头痛剧者,可酌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熄风之力;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肝肾。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 2.方论选录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以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补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平肝之逆;并辅以夜交藤、朱茯神以镇静安神,缓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若以高血压而论,本方所用之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之作用,故有镇静安神,降压缓痛之功。” [临床报道]

运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的经验体会

运用天麻钩藤饮治疗 高血压的经验体会 索建兰 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系(721007) 天麻钩藤饮,具有清肝熄风,潜镇安神的功用。笔者运用本方化裁治疗高血压每获捷效,现报道于下。 1 肝火上炎,痰浊上扰证 多因大怒伤肝,肝气横逆,肝火上炎;肝横乘脾,脾运失常,痰浊内聚,上扰清空而致;临床多见头痛,眩晕,口苦胁胀,心烦不寐等症。笔者多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清肝熄风,降痰醒脑而获效。张某,男,63岁。初诊:1996年8月17日晨。患者自感头痛头晕,天旋地转,头皮麻木,视物昏花,口苦胁胀,食少呕恶,小便赤涩。查体:血压18.4 12kPa,诊脉弦有力,舌质红、苔白腻。证属情志不遂,肝气横逆,木乘脾土,聚湿生痰,肝风上翔,痰火上冲,发为眩晕。治宜清肝熄风,降痰醒脑;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各15g(后下),石决明(先煎)20g,山栀、黄芩、半夏、茯苓各10g,牛膝、桑寄生各12g,胆星、杜仲各6g,鲜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温服,连服5剂。嘱其怡性情,戒恼怒,加调养。5剂服完,诸症悉除,饮食大增,脉缓苔褪,可自散步,虑其年迈,肝肾不足,恐再复发,故于前方中加龟版、玄参各15g,以滋肾养肝之品,又进5剂,体康未再发病。 按:《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犯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上冒耳,甚则厥有昏跌仆之虞。”朱丹溪又云:“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也。”故治宜清肝熄风,降痰醒脑为法,原方去益母草,加半夏、胆星以祛痰降逆。 2 肝肾阴虚,肝风上翔证 多见年老体虚,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风阳上冲,清空受扰而发病,临床多见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腿软等症;笔者多用天麻钩藤饮加滋肾养肝,降痰醒脑之品而获捷效。患者张某,54岁,司机。初诊2007年9月19日。患者自诉素有头痛眩晕10年之久,近1周加重,头晕胀痛,心烦易怒,拇指常感麻木,偶有失眠,每逢心情激动,则舌强言蹇。查体:血压34.7 16.7kPa,心界向左扩大,舌边尖红、少苔,脉关弦尺弱。证属肝肾阴亏,风阳上冲,有中风先兆之危象,况患眩晕多年,证候危象初露,宜防中风之变,治宜滋水涵木,镇肝熄风,以天麻钩藤饮加滋阴柔肝,凉肝熄风之品,药用天麻、钩藤、白芍、川牛膝各15g,生石决明、玄参各20g,生代赭石30g,丹皮、山栀各8g,龟版20g,生杜仲10g,水煎温服,1d1剂,连服10剂。再诊(9月29日):上药连服10剂后,诸症显著减轻,晕眩,烦躁易怒悉除,测血压:23.6 12.7kPa,故于前方加草决明15g,地龙、全蝎各10g,嘱再服10剂。3诊(10月10日)又服10剂后诸症悉除,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按:本病属高血压病三级(高危),属中医头痛,眩晕,中风先兆证范筹。据证析因属肾阴亏损,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清空受扰而发病。病情危急,故当急则治标,所以用生代赭石、生石决明、天麻、钩藤镇逆平肝,山栀、丹皮清肝凉血,川牛膝引血下行,以潜镇风阳,凉血熄风,救急防变,用龟版、玄参、白芍滋肾柔肝以治其本,辅以杜仲、草决明、地龙、全蝎增其补肾、熄风之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3 冲任失调,风阳上扰证 中年妇女进入更年期,冲任失调,临床多见经血失调,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易怒,心悸不寐等症,治宜调理冲任,养血理肝,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每获捷效。史某,女,年48岁。初诊:1997年9月7日。患者自诉头痛眩晕,面部烘热,耳鸣,心烦善怒,惊悸失眠,四肢发麻,周期性腰酸痛,下腹胀痛,月经时来时止,色黑有血块下腹胀痛。查体:血压(25.3 13.6kPa),脉弦数,舌边尖红、苔薄白。证属冲任失调,血虚气滞,肝风上扰,清窍失濡。治宜:补血柔肝,调摄冲任;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当归、白芍各15g,丹皮、焦栀各6g,元胡10g,天麻、钩藤、石决明各15g,杜仲、桑寄生各15g,炒枣仁、茯神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0剂。再诊(1997年10月12日):药后头痛眩晕,烘热心烦,惊悸不寐诸证悉除;血压降至。仅感过劳或情绪激动时仍有头晕,耳鸣、肢麻现象,故继续调理冲任,凉肝熄风,佐以养血舒络。故于前方中加入龟版、生地各15g,地龙、全蝎各10g,再进10剂血压正常,诸症悉除。 按:笔者认为中老年女性,月经紊乱甚或绝经,进入更年期,临床出现血压增高,头痛眩晕,心烦不寐多属冲任失调,血虚肝亢,风阳上扰所致;治宜调理冲任,滋肾养肝,凉肝熄风,用天麻钩藤化裁治之,每获卓效。 4 气阴两虚,风阳上扰证 身体虚弱,或大病之后,气阴虚损,肝风上翔,出现头晕耳鸣,乏力自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者等症,治宜益气生津,平肝熄风,笔者多用天麻钩藤饮合生脉散加减。贾某,22岁。1998年3月16日初诊。患者自诉因高考未被录取,心情郁闷,食不知味,夜不安枕,渐发头痛,逐日加剧,多处求医,未见大效,时发巅顶胀痛,晨起尤甚,头皮麻木,双颊烘热,心烦易怒,夜寐不宁,3年来无一日清爽,致使学习废驰,进月加重。查体:血压:21.3 12.7kPa,舌质红无苔、边有齿痕,脉弦细。证属肝郁化火,伤阴耗气,肝风上翔,肝火上炎,上冲脑窍,扰及心神,而致头痛头晕,

高脂血症健康指导

高脂血症健康指导 1、定义 血脂代谢发生紊乱;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包括血浆TC及TG水平过高或血浆HDL水平过低;人体血浆中TC、TG和各种脂蛋白含量高于同龄正常值者均称高脂血症。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均属于高脂血症,既可表现为单纯高TC血症或单纯高TG血症,也可表现为高TC合并高TG混合型高脂血症。 2、症状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 ?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 由于高脂血症时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十分高,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 而患者的高脂血症则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 3、病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亦称为Apo B、E受体,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以肝细胞含量最多。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位于人类第19号染色体,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的原因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自然突变,包括缺失、插入、无义突变和错义突变。已发现数十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可分为五大类。 ?Ⅰ类突变:其特点是突变基因不产生可测定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细胞膜上 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存在,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Ⅱ类突变:其特点是突变基因合成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细胞内成熟和运输 障碍,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明显减少,也较常见。 ?Ⅲ类突变:其特点是突变基因合成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可到细胞表面,但不 能与配体结合。 ?Ⅳ类突变:此类突变是成熟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到达细胞表面后虽能结合低 密度脂蛋白,但不能出现内移。 ?Ⅴ类突变:其特点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合成、与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以及 其后的内移均正常,但受体不能再循环到细胞膜上。 不同种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突变的发生有差异,例如French-Canadians的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中,受体基因缺失所致的突变占60%。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缺陷最突出的异常是低密度脂蛋白从血浆中分解减慢。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正常时,部分中间密度脂蛋白可直接被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摄取而分解,而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不能被分解,造成更多的中间密度脂蛋白转化为低密度脂蛋白,使低密度脂蛋白产生增加。 4、风险因素 高脂血症的风险因素包括: ?遗传因素原发性系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引起。 ?某些疾病继发性者主要继发于某种疾病,如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 甲状腺疾病等, ?生活方式以及饮酒、肥胖、饮食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长期高脂血症易导致动脉硬化加速,如果长期动脉硬化不但会使硬化的血管变得脆弱,发生破裂,而且还会发生脑梗寒或心梗等。 5、诊断手段 高脂血症相关的检查项目: ?测定血脂谱全套包括空腹TC、TG、LDL-C、HDL-C。 ?判断血浆中有无乳糜微粒存在可采用简易的方法,即把血浆放置4℃冰箱

活用天麻钩藤饮治眩晕

活用天麻钩藤饮治眩晕 我师朱美华教授,女,58岁,江苏省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学会专家。1973年起师从江苏名医方宝华老先生,受师熏陶三十余载,颇得方老“独具见地,尤有新解”心传,且运用于临床,屡效。 天麻钩藤饮源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是一首平肝降逆的代表方剂,临床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眩晕证,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笔者有幸跟随朱美华老师临床抄方,亲眼目睹朱美华灵活运用此方,颇有感触。具体案例如下。 商某,女,67岁。2011年11月21日初诊。 头晕,两眼自感模糊,脸颊通红,神疲乏力,夜寐不宁,纳谷不香,口干,平素情绪急躁,大便秘积,舌尖淡红少苔,舌根部苔白腻,脉细弦。体格检查:血压:160/100mmHg。 西医诊断:高血压。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为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兼心脾两虚,脾失健运。 治宜平肝息风,清热活血,滋阴柔肝兼养心安神,健脾助运。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石决明15克,钩藤10克,珍珠母15克,黄芩10克,夏枯草1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远志10克,当归10克,合欢皮10克,夜交藤15克,枳壳6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茯苓皮10克,生何首乌30克,瓜蒌仁10克,焦山楂10克,焦六神曲10克,党参10克,紫丹参10克。7剂。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2011年11月28日复诊:精神好转,疲劳感也减轻,偶尔会有一过性头晕,夜能寐但易醒,面红已褪,纳食一般,情绪易急躁,大便日行一次,不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弦。体格检查:血压:130/88mmHg。 原方加川芎5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姜竹茹10克,生薏苡仁30克,砂仁3克,白豆蔻3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杜仲10克,续断10克,桑寄生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绿梅花10克,生龙骨15克。

高脂血症防治指南

高脂血症的分类 一、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 水平增高。 2.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3.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 C水平减低。 二、按病因高脂血症可分为: 1.原发性高脂血症。 2.继发性高脂血症:常见的病因为: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综合征。 高脂血症的预防 预防措施以饮食控制为主,也包括其他非药物性生活方式调节措施。方法主要依靠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和反复的健康教育,并与整个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病防治的卫生宣教相结合。目的是使人群中血脂保持在较低水平或降低,以普遍提高健康水平。 高脂血症治疗步骤 1.血脂异常对象的检出。 2.判断血脂水平及类型。 3.根据临床上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有无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全面评价。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4.分清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脂血症,属后者则诊治其原发病。 5.决定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调节的方法并给予指导。 6.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及药物选择。 7.防治进程的监测。 高脂血症治疗原则 1.高脂血症治疗用于冠心病的预防时,若对象为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对象为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二级预防。 2.区别一级与二级预防并根据一级预防对象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及血脂水平分层防治。3.以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病情、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决定是否或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高脂血症的防治措施 一、可分为非药物和药物措施 1.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用于预防血脂过高,也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1)饮食调节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对象。 目的: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兼顾其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如限制食盐量。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69例临床观察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69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5-18T16:10:00.87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2年4期供稿作者:蒋东晖[导读] 血脂异常是人体脂质代谢异常的一种生化现象,血脂增高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蒋东晖(装备学院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辛伐他汀片,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血脂下降。.结论辛伐他汀调节血脂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脂血症辛伐他汀临床观察血脂异常是人体脂质代谢异常的一种生化现象,血脂增高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对血脂异常进行矫治,对防治心血管病有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对69例经年度健康体检中出现血脂异常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高脂血症69例,男45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7岁。血清总胆固醇(TC)>5.7mmol/L和/或甘油三酯>1.7mmol/L。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8年,合并高血压39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4例,伴有脂肪肝32例。单纯血脂升高12例。全部患者口服辛伐他汀 20 mg,每日一次,共计八周。治疗后检查血脂、肝肾功能。 1.2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1993年7月卫生部《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显效: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上升0.104mmol/L;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结果 8周后患者TC及LDL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TG有降低趋势(p=0.03),HDL无显著变化。肝肾功能检查有7例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其余未见明显副作用。 2 讨论 辛伐他汀的降脂机理为:能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减少细胞内游离胆固醇的合成。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诱导肝细胞表面LDL受体上调,加速肝细胞对血浆中的LDL的摄取,最终导致LDL摄入和分解加速。高脂血症已成为现代生活常见病,既往常发病于老年人群,现发病年龄已逐渐向中年人靠近。我们在中年人群充分利用年度体检资源,对高脂血症患者集中进行矫治。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同时注意饮食的控制,同时部分人群加强了体育锻炼,疗效明显,且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辛伐他汀为安全、有效的降血脂药物。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1、什么是高脂血症 所谓高脂血症是指总胆固醇血清浓度超过220mg/dl(毫克/分升),也就是5.69mmoL(毫摩尔/升)(正常值在不同人群是不同的,应向医生咨询),血清三酰甘油超过150 mg/dl(1.69mmoL)。主要是由于营养过高、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以是遗传性高脂血症。我们所指的三酰甘油实际上就是脂肪。 2、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在发病早期可能没有不舒服的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生了冠心病、脑中风后才发现血脂异常,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心痛、乏力等。 3、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1、高脂血症的患者须知 合理饮食调养高脂血症与饮食的关系最为密切。人体脂肪的积聚和部分类脂,主要来自食物,只有一部分类脂是在体内合成的,称为内生性类脂。控制饮食对高脂血症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饮食提倡清淡,宜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饮食,如动物脑髓、蛋黄、鸡肝、黄油等。糖类食品也要限制,不吃甜食和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宜低盐饮食,食油宜用豆油、花生油、菜油、麻油、橄榄油等。饥饱适度,每餐进食量以下一餐就餐前半小时有饥饿感为度,不宜采用饥饿疗法,过度的饥饿反而使体内脂肪加速分解,使血中脂

酸增加。 绝对戒烟限酒香烟中的尼古丁能使周围血管收缩和心肌应激性增加,使血压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绞痛发作,应戒烟。过量饮酒能使心功能减退,对胃肠道、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损害,应限酒。 提倡适量饮茶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碱有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可预防血管硬化。茶叶中的茶碱和咖啡碱能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疲劳并具有利尿作用。适量饮茶能消除油腻饮食而减肥。但过多喝浓茶,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对身体有害。 适当运动减肥控制肥胖是预防血脂过高的重要措施之一。除饮食控制外,提倡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乒乓球等。平时宜经常参加体力劳动,要控制体重的增长。 2、常吃降脂食物 降脂食物包括大豆、黄瓜、大蒜、洋葱、蘑菇、牛奶、茶叶、生姜、香菇、黑木耳、甲鱼等,这些食物均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常食有助于患者健康。 3、高脂血症一日食谱举例 早餐:脱脂牛奶250毫升(脱脂牛奶250克),玉米面发糕(玉米面100克),拌莴笋丝150克(莴笋150克)。 午餐:馒头或米饭100克(面粉或大米100克),炖豆腐(海米15克、香菇25克、豆腐100克),炒茄丝(茄子100克)。 晚餐:馒头或米饭(面粉或大米100克),番茄炒圆白菜(番茄50

治风方之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 【方源】:《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石决明(先煎)18克,山栀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症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本方所治之高血压,乃肝肾之阴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治。肝肾阴亏,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见头痛,眩晕;肝阳偏亢,热扰心神,故夜寐多梦,甚则失眠。治宜平肝熄风,清热活血,滋补肝肾。 本方为治疗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方中天麻、钩藤二药,均入肝经,均有平肝熄风之效,且天麻有定眩晕之专长,共为主药。石决明性味咸平,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川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共为辅药,以助主药平肝熄风之功。配黄芩、栀子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得清而不致偏亢;伍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两药均能活血利血,药性下行,有利于肝阳之平降;再用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以上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清热宁神,滋补肝肾,引血下行之功,是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肝阳偏亢之良方。

【按语】:本方适用于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症,临床当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依据。肝阳上亢而头晕头痛甚者,可加珍珠母、白芍;兼胃肠燥热而大便干结者,可加大黄。 肝经实火或湿热所致的头痛,不宜使用本方。 【附方】: 1、钩藤汤(《妇人良方》),由钩藤、当归、人参、茯神、寄生、桔梗构成。功能熄风安胎。主治妊娠子痫,胎动腹痛,手足抽掣者。 2、天麻钩藤汤(《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由钩藤、蝉蜕、天麻、防风、人参、麻黄、蝎尾、僵蚕、炙甘草、川芎、麝香构成。功能熄风解痉,补脾益气。主治小儿因吐利脾胃虚而生风,最终变成慢惊。 3、平肝潜阳汤(《常见病中医治疗研究》),由生牡蛎、石决明、夏枯草、桑寄生、生杜仲、生地、黄芩、草决明、茺蔚子、菊花构成。功能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头晕,心慌怔仲,失眠多梦,舌红,脉弦等病症。常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见有上述表现者。 4、摧肝丸(《证治准绳》),由胆南星、钩藤、化湿、黄莲、铁华粉、青黛、僵蚕、朱砂、甘草、天麻、竹沥、姜汁构成。功能清火平肝,化痰定颤。主治震颤。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 【概述】 高脂血症就是人体脂质代谢失常,血浆内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得病症。因脂质多与血浆中蛋白结合,故又称高脂蛋白血症。本病或有肥胖、黄色瘤等临床特征,或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系由于脂质与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引起,继发性者主要继发于某种疾病,如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以及饮酒、肥胖、饮食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得影响。长期高脂血症易导致动脉硬化加速,尤其就是引发与加剧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等。高脂血症属中医得“痰证”、“虚损”、“胸痹”、“眩晕”等范畴。 【病因病理】 高脂血症得病因有素体脾虚痰盛;或胃火素旺,饮食不节,恣食肥甘,痰浊内生;或年老体虚,脏气衰减,阴虚痰滞,终致痰积血瘀,化为脂浊,滞留体内而为病。 病理变化为素体脾虚,痰湿内盛,运化不利,致脂浊郁积。或阳盛之体,胃火索旺,恣食肥甘,致痰热壅积,化为脂浊。或痰积日久,入络成瘀,而使痰瘀滞留。或年高体虚,脏气衰减,肝肾阴虚,阴不化血,反为痰浊,痰积血瘀,亦可化为脂浊,滞留体内而为病。 【诊断要点】 1.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同时参考放置4C冰箱过夜得血浆外观。 2、血清胆固醇或甘油三酯(三酰甘油)水平超过正常高限。

3.或有黄色瘤、动脉硬化证据等。遗传性者可有家族史。 【辩证分型】 l、脾虚痰积症状:体胖虚松,倦怠乏力,胸院痞满,头晕目眩,肢重或肿,纳差,或伴便溏。舌胖,苔白厚,脉濡。 证候分析:脾虚湿盛痰积测体胖虚松,倦怠乏力;痰湿中阻,则胸院痞满;痰浊上扰,则头目晕眩;水湿流于四肢,则肢体沉重或浮肿;痰湿内盛,胃弱脾虚,则纳差便溏;舌胖苔白厚,脉濡,均为脾虚痰积之征。 2.胃热腑实症状:形体肥硕,烦热纳亢,口渴便秘。舌苔黄腻或薄黄,脉滑或滑数。 证候分析:阳旺之体,胃热炽盛测烦热纳亢;恣食肥甘厚腻,痰热壅积,则形体肥硕;胃火伤津,则口渴便秘;舌苔黄腻或薄黄,脉滑或滑数,均为胃热腑实,痰热壅积之征。 3.痰瘀滞留症状:眼睑处或有黄色瘤,胸闷时痛,头晕胀痛,肢麻或偏瘫。舌黯或有瘀斑,苔白腻或浊腻,脉沉滑。 证候分析:久有痰积,人络致瘀,痰瘀滞留,可见眼睑处黄色瘤;痰瘀痹阻胸脉,则胸闷时痛;入于脑络测头晕胀痛;滞于经脉,则肢麻或偏瘫。音黯或有瘀斑,苔白腻或浊腻,脉沉滑,均为痰瘀滞留之征。 4、肝肾阴虚症状:体瘦而血脂高,头晕目花,健忘,腰酸膝软,失眠,或五心烦热。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或细数。 证候分析:年高体弱,肝肾不足,阴不化精,反酿痰浊,留滞体内,则体瘦而血脂高;阴虚于上,清阳不升,脑失充养,则头晕目花,健忘;阴虚于下,肾腑失养测腰膝酸软;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人独亢,心

天麻钩藤饮 二类方《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饮二类方《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饮二类方《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这方现在也是临床常用方,用得很多。作为现代医务工作者,总结的一个,从思惟方法上带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方,在我们方剂教材里不多,能够总结到教材里,那说明这个方很有意义。《中医内科学》里,这个方也是定为一个治肝阳上亢证的一个主方。所以学习这个方的一个意义,我觉得既是掌握一个临床常用的,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眩晕、失眠的一张方剂。而且是体会在中西医结合当中,怎么样反应中医辨证特色,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产生了一张这种方剂。这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天麻钩藤饮出在《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这本书出在1956年,那就是说是现代方剂。胡光慈先生,他是继过去中西汇通派的思想,再归纳、解释,运用中西结合理论形成的这个方。主证分析高血压疼痛,眩晕,失眠。这是采录原书上的主治。从现代中医的病机分析的角度,病机应当是个肝阳偏亢,风阳上扰证。肝阳偏亢,风阳上扰证是它的病机结论。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化风升热上扰。本身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并没有造成整体气血上冲情况下,产生一种风阳上扰。也就是说肝阳上亢较轻。引起的主症是,头痛,眩晕,失眠。根本来说,跟肝肾不足有关。风阳上扰,风为阳邪,阳主动,主热,所以偏重于热证。至

于胡光慈在这本书里把这个证,根据过去中医传统的理论,把它叫肝厥证。它的病因呢?平时阴虚,往往和体质和其他慢性疾病,引起肝肾阴虚有关。阴虚有一定阳亢,怎么样造成由阳亢达到风阳上扰呢?都会有一些诱因发生。从平素的肝肾不足,阴不制阳,引起阳亢,再加上产生郁怒忧思,气郁化火,就会发怒,或者加重肝阳上扰。诱因当中,郁怒是种情志因素,也可以劳累,这种过份劳累,也是发生这类证候的一个诱因。这是简要的讲它的病机分析。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根据这个病机,肝阳上亢要平肝,风阳上扰,开始有动风,要熄风。所以平肝熄风是主要治法。清热活血,是考虑到这个证候,总体风阳上扰,热证表现为主。风阳上扰一定程度和产生气血的上逆。根本来讲,还是肝肾不足所造成。所以治法有三个,结合起来,顺其主次是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方解君天麻平肝熄风钩藤治内风,治风祛风速度很快臣石决明清肝平肝川牛膝引血下行,防止气血冲逆佐1杜仲补益肝肾桑寄生佐2栀子清肝热黄芩佐3益母草调经活血利水佐4夜交藤安神定志珠茯神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钩藤为君药。天麻是我们治疗内风头痛眩晕的常用药。《本草纲目》说天麻是'治风之神药'。往往人们有时候把天麻带有一些神秘性,其实很普通。生长在一千两百到二千米山上,现在多数主要还是野生的。但是要说明,天麻没有多少补性,它是一种有平肝熄风这类作用,治疗头痛眩晕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保健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保健 一、什么是高脂血症 由于脂肪代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血浆总胆固醇<5.2mmol/L是理想水平;5.2~6.2mmol/L为临界; ≥6.2mmol/L为过高,血浆甘油三酯<1.7mmol/L为理想;1.7~2.3mmol/L 为临界;>2.3mmol/L为过高。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在临床上分为两类:一是原发性,罕见,属遗传性脂代紊乱疾病;二是继发性,常见于控制不良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肾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 二、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者见于儿童,继发性者多在20岁后发病,多数人无症状仅于体检时发现,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心痛、乏力等。也可早年发生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中风,周围血管病,常伴有肥胖,葡萄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发生急性胰腺炎,常出现黄斑瘤位于上下眼睑,或腱黄瘤在肢体伸侧肌腱,如鹰嘴,髌,足跟部,伴有肌腱炎时有痛感和压痛。 三、高脂血症病理病因 高脂血症原发性或继发性血脂蛋白水平升高。 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或称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在血循环中以非游离状态存在,和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这样的大分子运输。主要的脂蛋白分类——乳糜微粒,极低密度(前-β)脂蛋白(VLDL),低密度(β-)脂蛋白

(LDL)和高密度(a-)脂蛋白(HDL)——这些蛋白是紧密相联的,而分类常就物理化学特性而言(例如电泳移动率及超速离心分离后的密度)血中主要的脂蛋白转运为甘油三酯,乳糜微粒是最大的脂蛋白携带者,外源性的甘油三酯经过胸导管到静脉系统,在脂肪的毛细血管和肌肉组织中,90%的乳糜甘油三酯通过一组特定的酯酶被转运,乳糜微粒被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进入到脂肪细胞和肌肉细胞中被利用或储存,这种脂酶快速地使VLDL 中的源性甘油三酯降解,引起中密度脂蛋白(IDL)丧失甘油三酯和脱辅基蛋白,2~6小时IDL通过分离更多的甘油三酯而进一步降解成为LDL,LDL 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2~3天,VLDL为血浆LDL的主要来源。 LDL的排泄不是很清楚,肝脏清除约占70%,有活性的受体位点清除循环中的大多数LDL,这些位点在肝细胞和特定的与载脂蛋白B(apoB)结合的细胞表面,和LDL关联的配体,LDL则和LDL受体结合量很少但重要的一部分LDL被循环中的非-LDL受体旁路所清除,包括被巨噬细胞上的受体所摄入,清除,巨噬细胞可移动到动脉壁上成为动脉硬化斑上的泡沫细胞。 高脂血症由VLDL产生过多或清除障碍以及VLDL转变成LDL过多所致肥胖,糖尿病,酒精过量,肾病综合征或基因缺陷可引起肝脏VLDL产生过多,LDL和TC增高亦常与血高甘油三酯相关联,LDL的清除障碍和apoB 的结构缺陷有关.另外,清除障碍亦可能由于LDL受体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活力降低),这可能为基因或饮食因素所致,LDL受体蛋白结构的分子缺陷是LDL受体功能异常常见的遗传学原因——基因缺陷的常见机制会在以下描述。

高脂血症饮食治疗

高脂血症饮食治疗:(1)高胆固醇血症仅有血胆固醇含量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的患者,饮食治疗的要点是限制食物胆固醇,每天总摄入量少于200mg。病人应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每只鸡蛋蛋黄含250~300mg胆固醇)、贝壳类(如蚌、螺蛳等)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等)。另一方面病人应该摄食适量的胆固醇含量不太高的营养素,如瘦的猪肉、牛肉、鸭肉、鸡肉、鱼类和奶类。这些食物胆固醇含量并不高,例如,每瓶牛奶仅含30mg,其他几种食物每100克中也仅含胆固醇100mg左右,不必过分忌口,当然也不要吃得太多。其次是限制动物性脂肪,适当增加植物油,计算表明,如烹调不用动物油,则每个患者每月可吃植物油(豆油、玉米油、菜油等)500~750g比较理想。素油虽好,但也不宜吃过多,否则也会带来不利的作用。第三,多吃蔬菜、瓜果,以增加纤维的摄入。第四,多吃些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洋葱、大蒜、金花菜(草头)、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物中,有的还同时具有抗凝血作用,对预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也有好处。 (2)高甘油三酯血症对于仅有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胆固醇含量正常的患者,其饮食治疗的要点与上面不同。关键在于限制进食量,降低体重,达到并维持在标准范围的体重。标准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男性:身高(厘米)-105(公斤) 女性:身高(厘米)-107.5(公斤) 其次是限制甜食,此类患者对糖类特别敏感,吃糖可使其甘油三酯含量更加增高。因此,白糖、红糖、水果糖、蜜糖以及含糖的食品和药物等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第三,禁酒,酒可使这类患者的甘油三

酯含量增高。第四,适当增加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第五,适当限制胆固醇,每天低于300mg,允许病人每周吃3个鸡蛋,其他含胆固醇食物也可适当食用,只要总摄入量不高于上述界限即可。第六,适当限制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 (3)混合型高脂血症此型患者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都增高,饮食治疗的要点是将上面两型结合起来。即适当限制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控制食量以降低体重,忌吃甜食、戒酒,适当增加植物油、豆类及其制品,多吃蔬菜、瓜果和某些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尿酸由人体的肝脏、骨髓、肌肉等生成,在未经分解的情况下由肾脏、消化器官排出体外。成年男性体内的尿酸总量为7毫摩左右,其中将近一半每天交替排出体外。如果生成量增加,排泄量减少,尿酸在血液中的浓度就会增高(正常人的尿酸在血液中应该低于 200ml/dl),出现高尿酸血症。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便会发展为痛风。 尿酸高会怎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一项标准,血中尿酸值男性在416微摩/升以上,女性在357微摩/升以上,即可判定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一旦超出正常值,便会形成尿酸盐。所谓痛风,即是尿酸盐随血液流到达下肢的远端,在关节及其周围以结晶形式沉积,并压迫该处神经,引起发麻,重者剧痛难忍。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组织内,可引起肾炎和肾结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