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2021·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暴露、地势坎坷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展开〝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管理方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1~3题。

1.抱坡岭需求人工修复最主要的缘由是()A.石灰岩易风化,形成危岩崩落,要挟居民生命财富平安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祸C.山体坡度大,修养水土的才干差,自我修复才干差D.美化环境,添加旅游景点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外部低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爬山难度B.添加耕空中积C.便于聚集雨水D.提洼空中美观度3.适宜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的特点为()A.耐旱、耐贫瘠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贫瘠D.耐涝、耐盐碱(2021·重庆七校联考)沙棘为多年生落叶性灌木,普通每亩荒地只需栽种沙棘120~150棵,4~5年即可郁闭成林。

沙棘果含有丰厚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普遍运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范围。

近年来,人工引种的沙棘果质量有所下降。

以下图为我国沙棘种植区散布表示图。

读图完成4~6题。

4.以下不属于沙棘生长习性的是()A.喜光,耐寒暑B.喜高温C.耐旱,耐盐碱D.抗风沙5.我国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沙棘的主要缘由是()A.该地域黄土广布,土层较深沉B.该地域生态软弱,水土流失严重C.沙棘果单产高,经济价值高D.该地域人口众多,休息力资源丰厚6.人工引种的沙棘果质量下降,其能够缘由不包括()A.引种地气候条件与野生地差异大B.人工种植沙棘密度增大,通风条件变化C.少量运用农药、化肥D.人工引种技术落后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只要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端丰厚的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主要散布在海底的自然气水合物,熄灭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

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度停止商业化开采。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习题(2018·济宁一模)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

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

据此完成1~2题。

1.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 )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D.增大昼夜温差2.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地表植被②减少水分蒸发③提高土壤肥力④调节土壤温度⑤防止果树烂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2018·合肥质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河北省的蔬菜种植面积却在扩大,河北蔬菜生产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和冀北高原区。

读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3~5题。

3.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减少 B.水热条件变化 C.高铁运输便利 D.生产成本提高4.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①夏季气候凉爽②光照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④土壤肥力高⑤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5.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2018·潍坊模拟)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

下图中,左图为华北某乡镇驻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农田垄作景观图。

读图,回答6~8题。

6.农田垄作主要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哪一自然条件的改造(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7.与平地耕作相比,该地进行农田垄作的好处有( )A.利于农田的灌溉、施肥 B.缩小受光面积,减少水分蒸发C.夜间散热慢,减轻冻害威胁 D.利于防洪但不利于抗旱8.该地进行垄作多年后,出现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等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 ) A.常年降水丰富,暴雨冲刷 B.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侵蚀力强C.沿垄沟走向土壤易被流水侵蚀 D.低山丘陵地形,土层薄,土质疏松(2018·济宁一模)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

2019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

2019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

[浙江考试标准]1.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即土地退化。

2.荒漠化形成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少雨;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异常、生态环境失衡。

(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1)荒漠化产生的危害: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进而影响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荒漠化极易产生扬尘,从而使附近地区沙尘暴天气猛增。

(2)荒漠化产生的综合治理措施: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

保护好现有的草林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二|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的概念与类型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即为湿地。

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水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功能。

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1)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逐渐下降,功能、效率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2)保护措施:制定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实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

考点三|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1)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是俄亥俄河的一级支流。

[精品]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周测(11)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

[精品]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周测(11)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

周测11 区域可持续发展双基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湖南株洲一模)2016年2月20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国部分行业去产能的原则、路径和保障政策。

下图为某煤炭基地发展模式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是( )A.转移机械制造工业 B.压缩煤炭开采规模C.关闭化工化肥工业 D.重组建筑材料工业2.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是( )A.服装业 B.制造业C.服务业 D.环保产业答案:1.B 2.C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去产能的关键。

图中工业基地主要是以煤炭资源开采为基础建立的,因此该工业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是压缩煤炭开采规模,所以B正确。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的是服务业产业群,该产业群包括餐饮等服务业和矿区旅游观光业,市场前景广阔,故C正确;去产能后,产量减少,从业人员减少,排污减少,环保产业群、制造业产业群、服装业产业群的潜力也受到限制,故A、B、D错。

(2018·山东烟台摸底)读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纵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金沙江下游适宜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B.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C.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4.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①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大、空气湿度增加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④引发旱涝灾害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3.C 4.B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流域梯级开发的条件。

金沙江处在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于梯级开发。

第4题,本题考查水库建设的影响。

水库建设会使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大、空气湿度增加;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因大坝建设而受阻,影响河流的生态系统;水库建设会在拦蓄部分河水的同时阻拦部分泥沙,使下游河道流速减缓,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水库能起到调蓄作用,可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带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带答案)

高考地理2019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带答案)在我国,都市圈发展与管理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以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请考生认真进行练习。

一、选择题(60分)(2019乌鲁木齐一诊)下面为世界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B.乙区域自然资源较为贫乏C.甲区域全都属于外流区D.乙区域植被根系非常发达解析由图示经纬度可知,乙区域主要为撒哈拉沙漠。

由于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植被为了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根系非常发达;甲区域大部分属于季风区,但并不全部属于外流区;乙区域石油资源丰富。

答案D2.图中乙区域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但近几年灌溉面积却不断缩小。

其原因主要是()A.保护环境,退耕还林、还牧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石化工业C.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D.不合理灌溉,导致次生盐渍化解析由于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从而使灌溉面积不断缩小。

答案D(2019专家原创)经过11年的奋战,中国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于2019年第三季度正式通水。

结合右图,回答3~4题。

3.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后()A.河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B.黄河以南的京杭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将大幅度提高C.长江径流量会大幅度下降D.黄河南北的干湿地区范围将发生显著改变解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通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河北等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长江水系庞杂,调水工程对长江径流量的总体影响不大;调水工程对黄河南北的干湿地区范围的影响有限。

答案B4.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可以利用地势自流送水B.乙处可以利用地势自流送水C.机械化水平低导致丙处每年夏季农作物收割时间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D.丁处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解析甲处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乙处地势北高南低,不能自流;丙处夏季有梅雨,影响农作物的收割,导致收割时间相对推迟;丁处位于黄淮平原,土地荒漠化问题并不严重。

2019版高考地理创新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讲义: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讲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地理创新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讲义: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必考+加试)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知识体系预览必考加试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①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②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③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bcb分析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考点一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必考)[考点梳理]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b)(1)田纳西河流域概况位于美国东南部,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是B密西西比河支流——C 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要素地理特征地形上游为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河流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但由于地势起伏大,航运不便,水量很不稳定,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资源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石油等资源2.问题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导致本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

田纳西河的开发也仅限于航运。

流域开发早期往往以农业和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为主,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就田纳西河而言,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考点突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环境因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陆路交通不便,发展河流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冬季和早春多降水,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讲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讲

第三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一、选择题(2017·广东茂名模拟)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全长1 432 km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 )A.1~5 B.6~8C.9~10 D.11~122.为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最有效的措施是( )A.实行季节性水价B.修建水库C.提倡节约用水D.增加引水线路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北京冬春季节降水少,其中11~12月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农作物需水量少;而1~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同时农作物正值春季生长期,需水量大,此季节水资源最紧张。

故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1~5月。

第2题,从武汉地区河流流量图中可看出,水源区最适合调水的季节是夏秋,水库具有调节水量季节分配的作用,故可采用修建水库的方法来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答案:1.A 2.B(2017·河北衡水模拟)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

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该工程( )A.为保证水质的优良,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B.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C.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D.因地势原因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4.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B.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降低C.把千岛湖作为取水口,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解析:第3题,可用排除法来作答。

该输水线路基本与富春江流向一致,则可自流;九成以上线路为隧洞,说明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杭州附近有水库,应该是其水源地,故A 项正确。

第4题,依上题分析,千岛湖水直达杭州,则水质有很大改善。

注意沿线采用管道输水,不会对沿线水质、水量有太大影响。

2019年可持续发展高考地理选择题真题解析

2019年可持续发展高考地理选择题真题解析

2019年可持续发展高考地理选择题真题解析2019年高考地理科目中的可持续发展部分是考生们备受关注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2019年部分选择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题目一:在生命周期评价中,以下哪种资源被视为可更新资源?A. 石油B. 木材C. 煤炭D. 天然气解析:正确答案是B. 木材在生命周期评价中,我们关注产品或服务从生产到使用、最后到废弃的全过程。

可更新资源指的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木材就属于这一类。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使用会导致环境问题和能源短缺。

题目二:以下哪个国际组织的发起人与现任主席都是中国代表?A. 联合国B. 世界贸易组织C. 南极条约体系D. 亚太经合组织解析:正确答案是C. 南极条约体系中国是南极条约体系的发起国之一,同时也是目前该组织的主席国。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发起人与现任主席均不是中国代表。

题目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目标是:A. 提高经济效益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促进公平分配D. 加强社会安全解析:正确答案是B.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公平分配和加强社会安全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目标。

题目四:以下哪个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因素?A. 太阳能辐射变化B. 地球自身气候系统变化C.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D. 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解析:正确答案是C.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

太阳能辐射变化、地球自身气候系统变化和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是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但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因素。

综上所述,2019年高考地理科目的可持续发展部分涉及了资源利用、国际组织、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气候变化等多个知识点。

通过解析选择题,考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并在考试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2019版高考地理创新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讲义: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讲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地理创新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讲义: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必考+加试)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知识体系预览必考加试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①荒漠化的含义②荒漠化形成的原因③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bcb分析某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考点一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原因(必考)[考点梳理]1.荒漠化的含义(b)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2.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c)(1)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超过降水量,引起风蚀。

降水稀少,强度比较大,为土地表层风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2)人为因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考点突破]1.荒漠化的含义与类型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①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②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持续干旱会加速荒漠化进程。

(2)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乱砍滥伐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盲目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思考荒漠和荒漠化是一回事吗?提示荒漠是一种现象和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义(经典打印版)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义(经典打印版)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考考纲: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具有过渡性,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

(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 根源: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突出。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开矿、工程建设→破坏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加剧。

②破坏植被:农业垦荒、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3.水土流失危害:①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②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4.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工程措施:保塬、固沟、护坡。

①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固沟工程”;②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护坡工程”;③在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保塬工程”。

(2)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喷灌和滴灌技术。

(3)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二、荒漠化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3.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②地面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因素);④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持续干旱会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30讲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30讲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0讲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

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

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读下图,回答1~3题。

1.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量少B.对环境影响大C.开采难度大D.海上交通不便2.该群岛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带状波纹(见上右图),其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洋流B.夏季风C.潮汐D.地壳运动3.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 )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D.减轻我国空气污染解析:第1题,可燃冰主要处于深海中,开采的难度大是其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

第2题,通过图中波纹的走向可以判断出其是受夏季盛行的偏南风影响形成的。

第3题,因为除我国以外还没有国家能成功开采可燃冰,所以掌握开采的核心技术是其主要意义。

目前该技术还没有应用到商业开采,还不能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1.C 2.B 3.B安徽省淮北市是一个因皖北地区煤炭开采而设立的新兴工业城市。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采煤矿至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使得淮北市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了变化。

下图为不同时段淮北市生态系统不同服务价值变化量示意图(图中数值从低到高代表服务价值的增加)。

读图回答4~6题。

4.在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中,产生价值最大的是( )A.气体调节B.土壤更新C.生物多样性D.废物处理5.据材料推测,1987-2000年淮北市( )A.农田面积增加B.水体面积减少C.林地面积增加D.建设用地面积减少6.2000-2007年,淮北市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快B.生态建设加强C.大多煤矿被关停D.实施退耕还林解析:第4题,从示意图中能够直接读出各项生态系统服务所对应的价值,其中废物处理产生的价值最大。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2019·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1~3题。

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差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爬山难度B.增加耕地面积C.便于汇集雨水D.提高地面美观度3.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的特点为()A.耐旱、耐贫瘠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贫瘠D.耐涝、耐盐碱(2019·重庆七校联考)沙棘为多年生落叶性灌木,一般每亩荒地只需栽种沙棘120~150棵,4~5年即可郁闭成林。

沙棘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领域。

近年来,人工引种的沙棘果品质有所下降。

下图为我国沙棘种植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不属于沙棘生长习性的是()A.喜光,耐寒暑B.喜高温C.耐旱,耐盐碱D.抗风沙5.我国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沙棘的主要原因是()A.该地区黄土广布,土层较深厚B.该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C.沙棘果单产高,经济价值高D.该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6.人工引种的沙棘果品质下降,其可能原因不包括()A.引种地气候条件与野生地差异大B.人工种植沙棘密度增大,通风条件变化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D.人工引种技术落后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

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高考大题 命题探源 主题探究(十)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高考大题 命题探源 主题探究(十)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 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1)考查常见能源的特征,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分别”二 字,即风能要分别与煤炭和水能进行比较,得出其优势。(2)注 意题目中的限定词“自然条件”,即只能从自然因素入手分析。 风力发电对风电场面积、风能密度等要求较高。分析时应结合 瓜州的地形、气候及可利用土地等进行考虑。(3)可从需求、交 通、市场及距离、资金和技术等角度考虑。(4)注意题目中的关 键词“保障电网的稳定性”,由此可以看出为大型风电场配建 调节电站主要是为了避免风电不稳定而导致的电力不稳的情 况。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 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 70 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 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 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 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 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 电站发电量)。
(2016·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
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 年 5 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 之称的 1 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 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 年大风(≥8 级)日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2018·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1~3题。

)(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A .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B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差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D.提高地面美观度C.便于汇集雨水B.增加耕地面积A.降低爬山难度)(3.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的特点为.耐涝、耐盐碱D C.耐涝、耐贫瘠A.耐旱、耐贫瘠B.耐旱、耐盐碱150~沙棘为多年生落叶性灌木,一般每亩荒地只需栽种沙棘120(2018·重庆七校联考)年即可郁闭成林。

沙棘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广泛应用于食~45棵,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领域。

近年来,人工引种的沙棘果品质有所下降。

下图6题。

为我国沙棘种植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下列不属于沙棘生长习性的是(4 .抗风沙D.耐旱,耐盐碱A.喜光,耐寒暑B.喜高温C).我国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沙棘的主要原因是(5 B.该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A.该地区黄土广布,土层较深厚.该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C.沙棘果单产高,经济价值高D9/ 1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6.人工引种的沙棘果品质下降,其可能原因不包括()A.引种地气候条件与野生地差异大B.人工种植沙棘密度增大,通风条件变化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D.人工引种技术落后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

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

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读下图,回答7~9题。

)(7.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D.海上交通不便.开采难度大B.对环境影响大CA.资源量少) 见上右图),其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8.该群岛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带状波纹( .地壳运动 D C.潮汐.夏季风A.洋流 B).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9 .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B .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A D.减轻我国空气污染.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C年代开世纪50安徽省淮北市是一个因皖北地区煤炭开采而设立的新兴工业城市。

从20下始开采煤矿至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使得淮北市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了变化。

图中数值从低到高代表服务价值图为不同时段淮北市生态系统不同服务价值变化量示意图( 题。

10~11的增加)。

读图回答)10.在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中,产生价值最大的是( D.废物处理C.生物多样性 B .气体调节A .土壤更新)(2000198711.据材料推测,-年淮北市9/ 2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A.农田面积增加B.水体面积减少D.建设用地面积减少C.林地面积增加(2013·重庆文综)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

据此回答12~14题。

12.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13.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14.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2013·安徽文综)右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第15题。

15.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2012·重庆文综)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

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

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

读图和材料,完成第16题。

16.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9/ 3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17.(2012·浙江文综)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①②B.②③D.①④C.③④(2012·江苏地理)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19.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20.(2011·四川文综)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

(1)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据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2)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9/ 4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材料一2015年9月22日讯,千人拥入格尔木草原疯狂盗采野生黑枸杞,超过300万亩草场遭到洗劫,事实上黑枸杞是草原上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

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价格昂贵,被称为“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该地海拔高、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洁净、无污染。

我国黑枸杞产业主要以野生黑果枸杞的采集和粗加工为主。

材料二野生黑枸杞是生长在地上的多棘刺灌木,多分枝,枝条坚硬。

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能忍耐38.5 ℃到-25.6 ℃的温度,耐干旱,耐盐碱。

材料三黑枸杞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再在地膜上面全覆土1.5~2 cm,以透不进阳光为宜。

材料四图甲为我国某区域野生黑枸杞分布图,图乙为黑枸杞植株图。

) 分(1)简述黑枸杞成为草原防风固沙植被的主要原因。

(4) (8分(2)简述图示区域黑枸杞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4分试分析播种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膜上覆土的原因。

(3)9/ 5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4)因为黑枸杞市场供不应求,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黑枸杞种植,你是否赞同,并简述理由。

(6分)22.(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9/ 6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答案答案:1.C 2.C 3.A解析:第1题,“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说明植被少、坡度大;而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海南岛,降水多,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该山体为石灰岩矿山,易出现因水土流失导致的荒漠化,自我修复能力差,故要进行人工修复。

第2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要考虑收集雨水。

第3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

答案:4.B 5.B 6.D解析:第4题,植物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指示作用,从植物的生长环境可以反推其生长习性。

图中沙棘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干旱多大风、土壤贫瘠、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严重,但因纬度较高、海拔较高,热量条件不好。

故选B。

第5题,黄土高原地处湿润半湿润区与干旱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光照强,温差大,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但该地区沟谷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存在大面积荒地。

根据材料“栽种沙棘120~150棵,4~5年即可郁闭成林”可知,沙棘可用于水土保持。

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其大面积种植沙棘的主要原因。

第6题,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引种技术已较为成熟,故选D。

答案:7.C 8.B 9.B解析:第7题,可燃冰主要处于深海中,开采的难度大是其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

第8题,通过图中波纹的走向可以判断出其是受夏季盛行的偏南风影响形成的。

第9题,因为除我国以外还没有国家能成功开采可燃冰,所以掌握开采的核心技术是其主要意义。

目前该技术还没有应用到商业开采,还不能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10.D 11.C解析:第10题,从示意图中能够直接读出各项生态系统服务所对应的价值,其中废物处理产生的价值最大。

第11题,据图可知,食物生产的服务价值显著减小,结合材料中“煤矿开采”可以推测,煤矿开采使得地表大面积下沉,形成大片荒地,致使农田面积减少;由图中水源涵养的服务价值增大可推测水体面积增加;图中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提供原材料、生物多样性等服务价值增大,推测是由退耕还林或人工造林使得林地面积增加而引起的;结合材料中“新兴工业城市”判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