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观察化学变化
2021年河北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 沸点等 (2)化学性质 概念: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等 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初中常见物质的用途(详见精练册题型四)
易 错 辨 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原因。 1.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 _化__学__变__化__一__般__伴__随__着__发__光__放__热__等__现__象__,__但__有__发__光__放__热__现__象__的__不__一__定__是__化__学__变__化__,__如__灯___ _泡__发__光__放__热__。__ 2. 化学变化中一般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分)
【版本导航】人教:九上 第一单元 P6~P10; 沪教:九上 第1章 P9~P12 【课标要求】1. 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3. 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4. 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ຫໍສະໝຸດ 选项 A B CD
性质 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乙醇能够燃烧放出热量 盐酸能与某些金反应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用途 用于制作导线
用作燃料 用于金属除锈
用于加工坚硬的物件
22. (2020海南)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7课《美丽的化学变化》说课稿(新版)16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美丽的化学变化》说课稿(新版)16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化学变化》是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7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以及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发现化学变化的特征,探究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对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化学变化的概念和能量变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掌握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化学变化的美丽,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特点。
2.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化学变化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化学变化现象,如彩虹、火焰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化学变化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发现化学变化的特征,引导学生总结化学变化的概念。
3.探究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引导学生总结能量变化的特点。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化学变化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化学变化的例子50个
化学变化的例子50个1.火柴燃烧2.盐酸除锈3.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4.久置的澄清石灰水便浑浊5.葡萄酿成酒6.食物发霉7水的电解8.牛奶变酸9.燃放烟花10.铁矿石炼成铁11.酒败成醋12.米酿成酒13.面包发酵14.泥土烧成瓷器15.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16.白糖在油锅中高温后变为黑色17.白磷自燃18.用氢气还原氧化铜19.氢氧化铜高温分解20.手上有油渍,用洗洁精洗手化学变化(chemical change)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
其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数量进行划分,可以把化学变化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若从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的角度,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若从反应的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食物发霉霉变过程里的主要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细胞内进行的,新物质主要是霉菌的代谢产物。
,食物霉变不是简单的化学反应,而是有生物参与的由酶催化的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2、铁生锈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
最常见的生锈现象是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蚀成为氧化物。
3、火柴燃烧火柴头上深色物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氧气和热量,使可燃物燃烧,产生新物质。
4、大米酿酒粮食酿酒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二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
5、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会发生化学反应,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
中考总复习化学1-第12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气体速率 的方法
知识考点清单
考点 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叫化学变化
常见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并吸热、 放热、发光等
【温馨提示】 (1)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和产生沉淀等 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 变化的依据。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轮胎爆胎为物理变化,而火药 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 (3)所谓的有新物质产生指的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于反应物的物质, 如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④ 化学变化 。因为金刚石、石墨在组成上 相同,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所以也是两种物质。
1
2
3
2.(2022·湖南湘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B ) A.酒精用作燃料 B.石墨用作电极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例2
1
2
3
3.(2022·山西)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 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 是( A )
例2
1
2
3
题型解法 区分性质的种类时,首先要将表述变化的选项排除掉,然后再依据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进行区分。
例2
1
2
3
题型演练
1.(2022·河北平山县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 是( D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赤铁矿用于炼铁
初中化学_神奇的化学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神奇的化学变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变化,认识物质是永恒变化的,能初步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及本质特征。
3.通过化学变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变的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并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变的重要途径。
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垢蜗钳、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实验药品:镁条、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猷试液、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教学过程:导入:形态万千的物质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
这些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神奇的变化。
这些变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要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这些神奇的变化。
板书:神奇的化学变化投影:学习目标环节一: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学生活动:1.列举纸张、饼干能发生的变化2.对列举出来的变化进行分类教师引导:总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学生交流:说说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例子质疑:为什么水沸腾、水结冰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提升:新物质具有不同的组成或结构练习: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蜡烛燃烧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2.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下列材料不是人类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A石油制成塑料B砂石制取玻璃C矿石冶炼成金属铁D石块磨成石刀过渡:化学学科通过化学变化时时刻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为我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
我们的祖先从铁矿石中冶炼出了铁,从此我们告别了风雨飘摇的茅草屋,住进了钢筋混凝土打造的楼房;我们的祖先以砂石为原料获得了玻璃,我们就跟纸糊窗说了再见,从此感受到了窗明几净的惬意与温暖;我们的科学家由石油制取出了塑料,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化学变化已经悄无声息的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而化学变化是通过对化学实验的研究得以总结和发展的。
接下来进入实验环节。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梳理
答:不一定。
物质变色有两类情况,如无色的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成蓝色CuSO4.5H2O,属于化学变化。
3.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爆炸也可分为两类:如爆鸣气(H2和O2的混合物)爆炸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易”等字词。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能既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如C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但溶于水的同时,有少量的C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H2CO3.
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如干冰的升华等。
brightoto 最后编辑于 2008-11-12 10:35:55
4.液化、凝固、熔化、汽化、溶解、升华都是物理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液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称之为凝固,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汽化。物质在发生这些形态变化时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
5.观察到有气体放出,则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产生新物质,而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组成不变,只是形态、状态或性质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一般伴随着热量的放出或吸收,这种能量变化可以通过观察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来观测。
化学变化还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化学方程式的左边是反应前的物质,右边是反应后的物质。
例如,燃烧的化学变化可以用方程式C + O2 = CO2 表示,其中C表示碳,O2表示氧气,CO2表示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产生新物质。
这意味着,反应前后物质的组成是不同的。
例如,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氢氧化钠(NaOH),反应前是钠(Na)和氧化氢(H2O),反应后是氢氧化钠(NaOH)。
反应前后物质的组成明显不同,因此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相比之下,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组成不变,只是形态、状态或性质发生变化。
例如,水融化为水汽是一种物理变化,因为在这种变化中,水的组成没有改变,只是将水的形态从固体变为液体,或者将水的形态从液体变为气体。
另外,物质的溶解也是一种物理变化。
例如,将糖溶解在水中,反应前后糖的组成没有改变,只是将糖从固体状态变为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状态。
物理变化通常不伴随着热量的放出或吸收,也不会产生新物质。
这意味着,反应前后物质的组成是相同的。
因此,可以用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衡量物理变化。
例如,将固体放入水中,如果固体的质量和体积在反应过程中没有改变,则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总之,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两种不同的变化类型,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会产生新物质,是否会伴随着热量的放出或吸收。
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并伴随着热量的放出或吸收,而物理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也不会伴随着热量的放出或吸收。
(六年级科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研讨
回顾一下: 我们学习过的化学变化都有哪些? 能不能将他们列举出来吗?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米饭和碘酒
铁钉生锈
白醋和小苏打
蜡烛燃烧
加热白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物质的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 白糖加热 淀粉与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钉生锈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伴随的主要现象 发光发热 颜色变化 颜色变化 产生气体 颜色变化 产生沉淀 颜色变化
我所观察到的现象 硫酸铜溶液
铁钉 注意:不要直接用手接触硫酸铜溶液!
探究活动观察现象
研讨
思考一下: 这是化学变化吗? 你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
探究活动分析结果
证据1:有新的物质产生
• 可能已经不是硫酸铜溶液 • 硫酸铜的含量可能减少
探究活动分析结果
证据2:有新的物质产生
红褐色物质
• 红色物质可能是溶液 中析出来产生的沉淀
本质特征 产生新的物质
Hale Waihona Puke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颜色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发光发热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产生气体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产生沉淀
总结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这些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 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如果确定是否是化学变化,仍然需要在实验观察中寻 找证据,确定产生了新物质,才能下正确的结论。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置换反应
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 所以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后,会 把单质铜置换出来,附着在铁钉上, 同时一部分铁溶解到溶液中,生成 硫酸亚铁。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产生了新物质,这个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总结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解读)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解读)(解析版)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对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中新物质来说,关键是个“新”字,并且这里的“新”是相对的,而不是指自然就认为是有新物质生成。
2、物理变化的特点:(2)运用物理变化的特点来判定物理变化时,不要被表现现象所迷惑了,要抓住变化前后的物质的本质进行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只有当它们是同一种物质时,该变化才是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行细心地分析、判断;(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等等。
(4)物质性质和用途关系例: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发生燃烧变化,航天上可以用于作火箭燃料。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区别:【考点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典例11】(2022秋•重庆期末)关于化学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产生新物质B.一定发生能量变化C.可能伴随颜色变化D.可能产生新的元素【答案】D【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结合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一定会产生新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可能伴随颜色的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变化不可能产生新的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典例1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时,总会伴随着如发热、吸热、放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
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分解为原子,这些原子又重新构成新的分子(或者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进行重组,重新构成新的物质(或分子)。
初中化学专题01探究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专题01探究化学变化典例剖析第一类基础型实验大题例1将一块大理石用锤子凿成小块,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盐酸,可观察到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并逐渐减少。
上述实验过程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解析:大理石凿成小块只是状态变了,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有其它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物理变化:大理石用锤子凿成小块化学变化: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规律方法总结】解答此类试题关键是能对实验过程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其判断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例2 (2010邵阳)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解析:A项中的白磷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没有物质外泄或进入,因此反应前后天平平衡,故A项能得出正确结论;B项中的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会有氧气参与反应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故反应前后天平不会平衡,B项不能得出正确结论;C项中,镁条燃烧时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反应后天平不会平衡,故C项不能得出正确结论;D项中,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会有氢气生成,氢气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后天平不会平衡,故D项也得不出正确结论。
答案:A【规律方法总结】对于某一实验能否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关键是看其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否有气体参与或生成。
杂质,故B项错误;甲为反应物,丙和丁是生成物,“一变多”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D项正确。
答案:D【规律方法总结】尤其要关注的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的是催化剂或者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质量增加的是反应中的生成物,质量减小的是反应中的反应物,不要被反应前物质的质量迷惑。
中考真题分析可以借助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
甲烷燃烧的过程中甲烷与氧气反应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项错误;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胆矾研碎过程只是物质形态发生了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项正确;镁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和氯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
中考化学的十二个实验
中考化学的十二个实验一、分析汞的卤化物实验目的:分析汞的卤化物,了解其变化过程。
实验原理:用硝酸银和硝酸钾溶液将汞的卤化物溶化,通过吸收光谱法,测定溶液的浓度,汞集成到溶液中,查看其变化过程,从而分析汞的卤化物。
实验步骤:1.准备:称取10cm3硝酸银和硝酸钾溶液;准备一定量的汞的卤化物溶解样品;2.装入容器:将硝酸银和硝酸钾溶液分别倒入容器,将汞的卤化物溶解样品加入容器中搅拌;3.测定溶液的浓度:用吸收光谱法测定容器中溶液的浓度;4.查看变化情况:比较汞的卤化物在容器中变化情况;5.记录实验结果:记录溶液比较前后的浓度变化情况。
二、鉴别有机溶剂实验目的:鉴别有机溶剂,了解性质特征。
实验原理: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浸泡有机溶剂,当遇到不同环境状态时,有机溶剂的溶解度会有不同的变化,从而鉴别有机溶剂的性质特征。
实验步骤:1.准备:将一定量的有机溶剂放入烧杯中;准备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2.浸泡:将溶液分别浸泡在有机溶剂中;3.查看变化:查看不同溶液中有机溶剂的溶解度;4.记录结果:记录不同溶液中有机溶剂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三、鉴别无机氯化物实验目的:鉴别无机氯化物,了解其特征。
实验原理:将无机氯化物溶解于水中,添加适量不同的碱性显色剂,根据溶液的颜色来鉴别无机氯化物,变化的颜色可以反映氯化物的种类及其含量。
实验步骤:1.准备:称取无机氯化物;准备适量碱性显色剂;2.溶解:将无机氯化物和水混合溶解;3.添加:添加适量的碱性显色剂;4.观察颜色:观察混合溶液的颜色;5.记录结果:记录混合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四、鉴别氨基酸实验目的:鉴别氨基酸,了解其性质特征。
实验原理:将氨基酸溶解于酸性溶液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以偏光显微镜观察溶液的状态,查看溶液的褐化情况,根据变化来鉴别氨基酸的性质特征。
实验步骤:1.准备:拆封氨基酸样品,并将其溶解于酸性溶液中;准备适量的葡萄糖;2.添加:将葡萄糖适量添加到溶液中;3.观察溶液: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溶液的状态;4.褐化:查看溶液的褐化情况;5.记录结果:记录溶液的褐化情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12)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六年级的
板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化学变化)
小苏打+ 白醋—— > 二氧化碳+ 白色物质+ 液体白色细小晶体无色透明无色??无气味酸味不支持燃烧沉淀
比空气重白色粉末
习题:
1、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C )。
A、白色大颗粒
B、都是立方体颗粒
C、粉末状颗粒
2、下列选项,属于白醋的特点的是( AC )。
A、具有酸味
B、白色液体
C、无色液体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B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C )。
A、全部是白醋
B、全部是水
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
5、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B )。
A、继续燃烧
B、马上熄灭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
6、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火焰( A )。
A、会立即熄灭
B、不会熄灭
C、半分钟后熄灭
附:实验记录单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记录单
第组记录员: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有什么特点,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二、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探究实验
四、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小苏打还在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
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初中化学组织颜色变化教案
初中化学组织颜色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颜色变化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原因,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盐酸、铁粉、碘酒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漂白粉、吸管、试管、试管架、滴管等。
实验步骤:
1. 将盐酸倒入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铁粉。
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并描述变化的过程。
2. 将碘酒精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并描述变化的过程。
3. 将漂白粉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用吸管慢慢加入少量的碘酒精溶液。
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并描述变化的过程。
实验结果与讨论:
1. 盐酸和铁粉的反应产生了氢气,同时铁粉变成了褐色。
这是因为铁在盐酸中被氯气氧化为了氧化铁。
2. 碘酒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产生了蓝色物质。
这是由于碘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了碘化钠。
3. 漂白粉溶液和碘酒精溶液的反应产生了褐色沉淀。
这是由于漂白粉和碘酒精溶液反应生成了碘,形成的碘化物是褐色的。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化学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这些颜色变化是由于反应产物的形成而引起的。
化学反应中的颜色变化是很有趣的,也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十二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解析版)
分类训练十二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解析版)一、【知识梳理】1、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化学性质2、举例可燃性(如H2 )、助燃性(如O2 )、酸碱性毒性、还原性(如CO、H2 )、氧化性(如Fe2 O3 )1、物质的性质1、定义: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在物理变化中变现出的性质。
物理性质 2、包括不需要变化就有点,如:颜色、气味和状态。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3、举例吸附性(活性炭)、吸水性(浓硫酸)挥发性(盐酸)、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2、物质的变化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性质;而“镁条燃烧”则是(变化)。
4、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
二、【典例分析】1、【2018四川省巴中市】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D.溶解性【答案】C【解析】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B、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C、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D、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C。
【技巧方法】此题考查基本知识的识记,只需熟记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和常见的具体例子即可,具体内容见一。
2、【2018湖北省荆州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呈碱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铁粉可做食品保鲜剂﹣﹣铁粉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D.金刚石能裁玻璃﹣﹣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金属【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中和酸性土壤,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初中化学实验记录簿表格
星期
周月日
星期
28
二氧化碳的制取
探究
试管 、铁架台、导气管、集气瓶、玻璃片、烧杯、盐酸、石灰石
班
班
班
周月日
星期
周月日
星期
周月日
星期
实 验 记 录 表
序号
实验名称
类型
所用仪器及药品
实验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教师
实验效果
不能实验原因
学校领导签字
1
二氧化碳的性质
演示
二氧化碳 烧杯 蜡烛醋酸 干石蕊花
班
班
班
实验效果
不能实验原因
学校领导签字
21
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
演示
试管 滴管 碳酸钠 石灰水
班
班
班
周月日
星期
周月日
星期
周月日
星期
22
复分解反应
演示
试管、导气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班
班
班
周月日
星期
周月日
星期
周月日
星期
23
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演示
试管、碳酸钾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铵
班
班
班
周月日
周月日
星期
周月日
星期
19
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演示
试管、药匙、托盘天平、硫酸铜、
水
班
班
班
周月日
星期
周月日
星期
周月日
星期
20
配制两种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演示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滴管、氯化钠、水
九年级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
(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 (3)了解观察与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自学指导
1.物质变化的基本形式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水变成水蒸气 属于 变化,这是因为 ,利用太阳能使水 变成氢气和氧气属于 变化,这是因为 。 化学变化除伴随着放热、发光等与能量变化有关的现象.有些 化学变化还常伴随有 、 、 等现象。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变化需要外 界提供能量,例如: ;有些化学变化能向外界释放能 量,例如: 。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变化是植物的光 合作用,它能使 、 转化成 和 。
火柴受热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燃烧产 生热量使试管内气体体积膨胀,把橡 皮塞弹出去。
结论 : 化学变化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你知道吗?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之一:文字表达式
文字表达式书写: 反应物
加热 条件
生成物
例:碳酸氢铵 氨气 + 水 + 二氧化碳 石蜡 + 氧气 点燃 水 + 二氧化碳 会运用吗?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化学变化(反应) 1、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硫在空气中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3、碱式碳酸铜受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现象 : 1.蜡烛燃烧,发光发热,在燃烧的过程中,蜡烛不断
熔化并逐渐变短。 2.白瓷板压在火焰上时,白瓷板上可观察到有黑色粉 末状物质。 3.蜡烛燃烧后变成看不见的气体,吹灭蜡烛后,可看到 烛芯残留一缕白烟,熔化的蜡烛重新凝固。
[结论]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多
种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成液态、发光、发热,吹灭后,烛泪凝 固。在燃烧的过程中逐渐变短,这是由于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 化碳和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的原因。白瓷板压在火焰上有黑色物 质生成,那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了炭的缘故。 化学上,我们根据变化时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把物质的变化 分为两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例子50个
化学变化的例子:1、氢氧化钠变质;2、植物光合作用;3、盐酸除锈;4、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5、.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6、用氢气还原氧化铜;7、鞭炮爆炸;8、葡萄酿酒;9、氧气燃烧;10、氢气燃烧;11、生米煮成熟饭;12、蜡烛燃烧;13、水的电解;14、煤气燃烧;15、过年放烟花;16、木材燃烧;17、纸燃烧;18、铁生锈;19、盐酸除锈;20、食物发霉;21、镁条燃烧。
21、蜡烛的燃烧;211322、烧纸;23、酒精的燃烧;526124、垃圾焚烧;410225、镁条1653的燃烧;26、竹碳的燃烧;27、氢气的燃烧;28、液化气的燃烧;29、煤的燃烧;30、秸秆的燃烧;31、森林火灾;32、柴草燃烧;33、火柴点燃;34、焦炭的燃烧;35、烟花爆竹燃放;36、香烟点燃;37、硫磺燃烧;38、煤油灯的燃烧;39、蚊香的燃烧;40、木材的燃烧41、夏天2113到来后,蚊子随之孳生,尤其是5261雨季,蚊虫的幼虫--在大水中大量4102繁衍。
蚊虫叮咬时,在蚊子的口1653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它的化学成分是HCOOH。
这种物质可引起肌肉酸在家庭中可用浓肥皂涂抹可迅速止痒。
原因是肥皂高级脂肪酸的钠盐。
如:C17H35COONa。
这种脂肪酸的钠盐水解后显碱性。
含OH-,蚁酸水溶液中含H+ ,肥皂水中的OH-与蚁酸的H+中和成H2O因此可迅速消除痛痒。
42、不用含磷的洗衣粉,因为磷能使植物生长过快,消耗水中空气,造成鱼虾的死亡。
对环境污染。
43、炒菜要用铁锅。
44、蒸馒头要放碱。
45、洗手要用肥皂。
46、喝汽水能解热降温。
47、你所有的吃药行为。
48、开汽车汽油在燃烧。
49、你的消化过程。
奇妙的化学现象幼儿园教案
奇妙的化学现象幼儿园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幼儿将了解到一些有趣、奇妙的化学现象,并学习到化学简单的知识,激发他们对化学科学知识的好奇心。
2. 教学内容1.通过表演和观察化学实验,介绍幼儿化学中的基本概念。
2.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如颜色变化、气味变化等,让幼儿进行观察和分析。
3.制作简单的化学实验装置,如泡泡装置、静电球等,让幼儿亲身参与,并感受化学所带来的乐趣。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1.通过展示化学实验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幼儿们了解化学现象。
2.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幼儿们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兴趣。
3.2 实验演示1.颜色变化实验:将酸性液体加入红色指示剂中,观察到溶液由红变成黄色。
2.恶臭气体实验:将醋酸和碳酸氢钠混合,观察到会冒出臭气。
3.泡泡装置实验:将食用碳酸钠与食用酸混合,在瓶口处装上气球,观察到气球因为二氧化碳的产生而膨胀。
3.3 制作化学实验装置1.静电球:利用静电原理,幼儿们可以制作出一个静电球,观察到电击现象。
2.泡泡装置:利用碳酸钠和醋等物质制作,让幼儿们亲手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泡泡装置。
3.4 总结和归纳1.回顾化学实验,让幼儿们对化学实验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归纳出常见的化学现象,如颜色变化、气味变化等。
3.激励幼儿们对科学知识深入探索的积极性。
4. 教学评价1.随堂笔记:鼓励幼儿们在课堂上记录下有趣的化学现象。
2.课程延伸:借助其他媒介,为幼儿提供更多有趣的化学实验。
3.同学互评:让幼儿随机抽取同班同学,并为其化学实验-展示进行评价和点评。
5. 教学心得本次教学通过对幼儿进行化学实验演示、制作实验装置的方式,让幼儿亲手操作,发现化学的乐趣,探究化学知识。
同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们更加热爱科学,成为探究科学的小学家,这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有助于幼儿的增长智慧,创意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