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观察与中医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观察要点
骨筋膜室综合征观察要点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局部缺血性神经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疲劳、活动受限等症状。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因此在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观察疼痛部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疼痛部位多为下肢,特别是腓肠肌和胫骨前肌。
在观察患者时需要注意疼痛的部位、程度和性质。
通常来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呈现钝痛或刺痛状。
2、观察肿胀情况骨筋膜室综合征还伴有局部肿胀的情况,因为慢性缺血使得局部血流减少,引起代谢物质的堆积和水分潴留,从而导致局部肿胀。
需要观察患者肿胀的部位、程度和伴随的其他症状。
3、观察运动受限情况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另一个典型症状就是运动受限,患者的疼痛和疲劳会导致其运动能力下降,特别是在下肢运动时会更加明显。
需要观察患者在运动时的表现,如步态、步频、步幅等,以及运动过程中疼痛和疲劳的情况。
4、观察神经系统表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神经性疾病的一种,因此在观察患者时需要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感觉障碍、肌力下降、反射减退等。
这些表现能够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5、观察年龄和生活习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中有所不同。
对于长期从事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走动的人群,如教师、服务员等,患病风险较高。
同时,与缺乏锻炼的久坐人群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因此,在观察患者时需要注意其年龄和生活习惯。
总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要点包括疼痛部位、肿胀情况、运动受限情况、神经系统表现以及年龄和生活习惯等方面。
对这些观察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够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肢体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所造成的早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
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本病的发生与筋膜间隔缩小和间隔区内容积增加密切相关。
1.临床表现1.1症状1.1.1局部表现早期受患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以后呈进行性加重,患肢麻木,指或趾呈屈曲状,肌力减退,被动伸指或足趾时,可引起剧痛。
1.1.2全身表现当肌肉广泛坏死,可出现高热、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现象,严重者会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1.2体征局部皮肤表面有红、肿、热、痛征象;肢体远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肢体有麻木感觉。
1.3辅助检查伴有肌肉缺血性坏死时,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加快,伴肌肉广泛性坏死,可出现肾功能衰竭的一系列实验室异常指标。
1.4治疗一旦确诊,应立即切开减压,同时防止失水、酸中毒、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律不齐、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必要时行截肢手术以抢救生命。
2.护理2.1一般护理2.1.1确保病室内空气清新,加强空气消毒冬季每日开窗通风3次,并注意病人保暖;夏季除每日通风外,还应保持室温在23~25℃;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20~30分钟,但注意要保护眼睛和皮肤。
2.1.2加强生活护理由于骨筋膜室综合征者卧床时间较长,应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嘱其多饮水,多给病人进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避免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2患肢的观察及护理2.1.1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应密切观察患肢动脉搏动和指(趾)端血运、感觉、皮肤温度及活动。
若发现末梢温度降低、感觉麻木、发绀、疼痛等逐渐加重,应及时通知医师,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因延误治疗时机而造成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患肢应避免抬高,以免因动脉供血不足而加重血液循环障碍。
2.2.2伤口及引流管护理确诊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人,应彻底行减压术。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清镇市中医院骨科2病区护士 杨萍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 和深筋膜组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 因室内压力增高,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 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 小腿,是尺桡骨、胫腓骨骨折的严重并发 症。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成 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疾,甚至危及 生命。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 情变化,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方法
骨折后要及时制动,争取准备复位并妥善 固定,行外固定时松紧要合适。要告诉病 人外固定后的注意事项,如肢体肿胀加重, 出现严重疼痛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重新固 定,防止肢体受压。骨折不要反复整复, 多次复位增加组织损伤,加重肌肉肿胀, 容易引起骨筋膜室压力升高。手术时操作 要轻柔,防止软组织过度损伤。有血管损 伤时要及时手术探查、修复血管,防止骨 筋膜室综合征发生。
肿胀的观察与护理
轻度肿胀
患肢皮纹未消失,局部因肿胀引起疼痛不 明显,触诊时压痛不明显,几乎不影响肢 体的功能活动。因此,应抬高患肢15°~ 30°以利静脉、淋巴液回流;3 d后可用热 疗,促进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兴奋性,减 少疼痛;遵医嘱使用脱水剂。通过对轻度 肿胀的患肢局部情况进行早期观察及实施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肿胀, 从根本上避免骨 营养流失较多,故应给予高蛋白、高 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向病人讲 清楚饮食与伤口愈合的关系,强调饮 食治疗的重要性。戒烟、酒,烟中的 尼古丁能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伤口 愈合。
心理护理
行切开减压术后的病人多存在恐惧、焦虑 心理,担心预后的情况。护士应加强心理 疏导,多与病人交谈,通过美好的语言、 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与病人建立良好 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使病人感到 真诚与温暖。同时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 要熟练、准确,动作轻柔,以增加病人的 信任感,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第8页
三 演变过程
• (2)缺血肌挛缩: 组织缺血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筋膜室内个别肌肉组织不可防止坏 死,经纤维
组织修复后形成瘢痕挛缩,造成畸形(爪形手,爪形足),出现功效障碍。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第9页
三 演变过程
坏疽) • 3)缺血坏死严重(
:时间长.大范围组织缺血,使大量肌肉坏
死或 肢体坏疽而无法修复,造成截肢,甚至深入引发全身不良反 应而危及生 命。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第21页
六、药品使用:
• 低分子右旋糖酐应用能够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流量、降低周围循环阻力、改 进微循环。
• 罂粟碱能扩张血管、改进微循环,并能预防肢体挤压伤后血管内膜损伤引发血栓形成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第22页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第1页
一 概念
• 骨筋膜室综合征: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 形成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早 期证候群,是一个严重损伤后反应性疾病
• 临床表现:患肢疼痛 麻木 手指或足趾不自觉屈 曲,被动牵拉可引发猛烈疼痛,患肢肿胀 触痛显 著。
• 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依据缺血不一样程度分为 • 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 • 2、缺血性肌挛缩 • 3、坏疽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第7页
三 演变过程
• (1)频临缺血性挛缩: 缺血早期,肌肉出现小量点状坏死灶和间质纤维 化,如能快速及 时抢救,适当
处理,缺血局部能较快恢复血液环,对肢体功效无影响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色泽 • 4、观察和监测肢体远端脉搏及毛
细血管充盈时间 • 5、监测筋膜室内压力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病情观察与护理
急处理的操作时动作要做到稳 、 准、 轻、 快, 避免造成患者再次损
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疼痛并呈进 行性加 剧 , 尤 其是在 被动牵 伸指 ( 趾 )时可引起 局部 剧烈 疼痛 J 。有报道 称 , 发生 骨筋 膜 问室 综合 征的患者几乎每个人都存在 被动牵拉 痛 , 在 观察病情 时 应注意区别疼痛的性质 、 引起疼痛 的原 因 , 谨慎遵医嘱使用镇痛
并采取有效 的护理措施 , 现就骨筋 膜 间室 综合征 临床早期 病情 观察及护理综述如下 。
1 病 因及 分 类
形成 , 肿胀 可波及肌体周 围关节处 , 受 累的肢体变硬 而无弹性 ,
肌 肉坚硬成条索状 u 。 2 . 3 肢端循环情 况 肌体创 伤后 发生骨筋 膜室综合 征早期 皮 肤略红 , 与正常皮温稍高 , 与健侧 相差 2 。 以内 1 1 ) , 毛细血管充盈
及动脉搏动基本正 常。若动脉 血供受 阻 , 毛细血管充 盈及 动脉 搏动减弱 , 肢端为贫血性缺血 , 呈苍 白色 ; 静脉 回流受 阻, 肢端为 瘀血性缺血 , 肢端皮肤呈青紫色 。陈丽丽等研究发现 , 当血液循 环严重 障碍时 , 患肢呈苍 白、 紫绀 , 并 出现大理石花纹等 ” 。
相关性研究 , 胫 前 动脉 彩 色多 普 勒血 流 频谱 形 态 是判 定 小腿
2 早期病情观察
2 . 1 疼痛
疼痛是 O C S最早 而且 唯一 的主诉 , 如早期 呈持续 、
烧灼 样剧 痛 , 向远 端扩 散 , 呈 进行 性加 重 , 被 动牵 拉 时难 以忍 受 ; 剧烈、 持续 、 范 围广 泛 , 且 有深 部胀 痛感 , 逐渐 呈现 刀割 、 针 刺样 , 并进行性加重 ; 深在 、 持续 、 不能 准确定位 的疼痛 , 有 时
骨筋膜室综合症观察及护理课件
肌肉力量
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 观察是否有肌肉萎缩或
肌力减退。
血液循环
观察患者患肢的皮肤颜 色、温度和肿胀程度, 以及浅静脉是否充盈。
观察指标与评估
01
02
03
04
疼痛评分
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如VAS评 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
估。
神经功能评估
通过神经功能检查(如肌电图 )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患肢感觉异常、疼痛、压痛、牵拉痛 等,严重者可出现肌肉坏死、神经麻 痹等症状。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02
骨筋膜室综合症观察要点
观察内容与方法
疼痛程度
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 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 ,以及疼痛是否随时间
变化。
感觉异常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感觉 异常,如麻木、刺痛、
指导正确运动方式
教育公众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避 免运动过程中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 损伤。
提供心理支持
对于因骨筋膜室综合症而产生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患者,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其树立信心, 积极面对疾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练、饮食调整等方面。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身认知 情况进行了解,针对患者的具 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及 时调整护理计划。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 情况进行了解,针对患者的具 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保持患肢清洁,定期更换敷料 ,预防感染发生。
预防血栓形成
自我监测
骨筋膜室综合症观察与中医相关护理PPT课件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将成 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护理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骨筋膜室综合 症等疾病的护理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医护理措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案例分析
重点阐述了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 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在骨筋膜室综合症护 理中的具体应用。
结合典型病例,对骨筋膜室综合症的中医 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深入剖析。
学员心得体会交流环节
学习收获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骨筋膜室综合症有了更全面的 认识,掌握了实用的中医护理技能。
实践应用
部分学员分享了将所学中医护理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的经验,取 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问题与困惑
针对课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疑问,学员们积极发言讨论,共同寻求 解决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景广阔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筋膜 室综合症等疾病的优势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发病原因
常见原因包括外伤、手术后包扎 过紧、肢体受压等,导致小室内 压力增高,血液循环受阻,进而 引发本病。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5P”征,即疼痛(Pain)、苍白(Pallor)、感 觉异常(Paresthesia)、麻痹(Paralysis)以及无脉 (Pulselessness)。
在运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运动处方,确保训练的安全和有效性。
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观察和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骨筋膜室是由深筋膜与骨、骨筋膜、肌间隔所围成的容量有限的软组织间室。
骨筋膜室综合症(OCS)主要是由于骨折部位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致室内肌和神经缺血、水肿、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病理改变,是一组症候群。
常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观察要点---临床表现(早期)疼痛、活动障碍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创伤后肢体持续性疼痛,呈进行性加剧是本病的潜在危机,也是观察重点。
若出现被牵拉痛,这是肌肉缺血早期的临床表现,可作为切开减压的手术指征。
早期、及时、彻底减压。
以上早期表现并非固定不变。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对车祸伤、机械性损伤、挤压伤、重物压伤、血管损伤、胫腓骨骨折和尺桡骨骨折复位石膏固定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密切观察,因为这些病都可能使骨筋膜室内物体积增加、容量减少、血液循环障碍,早期若不及时处理,缺血将继续加重,发展为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症状和体征也将随之改变,根据缺血的程度可分为: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不发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不影响肢体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或者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液供应后大部分肌肉坏死,形成挛缩畸形(爪形手、爪形足),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5“P”征:立即手术,必要情况下应截肢保命。
(1)疼痛:患肢持续性烧灼状疼痛,无定位,出现在肢体远端,有进行性加重,而到晚期时缺血严重,神经运动感觉消失,表现为疼痛减轻或消失,提示病情加重;(腓肠肌压痛)(2)皮肤苍白(pallor)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
(3)感觉异常:患肢远端出现感觉异常或迟钝,局部有麻木感和异样感。
(4)肌肉麻痹:患肢进行性肿胀,肌腹处发硬,肌肉僵硬似条索状,甚至呈圆筒状僵硬,手指处于屈曲位(爪形手)(5)无脉:桡、足动脉减弱或消失,但是此项指标并非完全可靠,因为骨筋膜室内压力上身时,首先阻断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但此压力尚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的血流,因此肢体远端脉搏仍然存在,但肌肉可能早已发生缺血,只有大动脉损伤者一开始便无脉,这点要区分开。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
种 合 理 有 效 的灌 肠 方 法 ,才能 够 有 效 的 提 高 临床 中药 灌 肠 疗
效 , 床 中我 们对 传 统 灌 肠 方 法 进行 了改 进 :1 灌 肠 管 的 改进 : 临 () 将传 统 方 法 中的 肛 管 改 为一 次 性 小 儿 吸 痰管 。小 儿 吸 痰 管 管 径 相对 较 小 。 质地 更 为 柔 软 , 效 减 轻 了 对 患儿 肛 门和 直 肠 的刺 且 有 激 , 易 引起 排便 反 射 。2 中药 温 度 的 改进 : 据 患儿 个 体 差 异 不 () 根 的不 同 .选 取 不 同 温 度 的 灌肠 液 能 更 加 有效 的减 少 对 肠 管 的刺
性 ( < .1 。结 果 显 示 治 疗 组疗 效 明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P 00 )
3 讨 论
1 . 临床 资 料 2
中早产儿 2 0例 , 体 质 量 儿 8例 , 月 儿 1 低 足 2例 。随 机 分 成 治 疗 组 与对 照组 各 2 0例 。 治 疗 组 治 疗 前 血 清 胆 红 素 平 均 值 为 (7 ." .) moL, 照 组 为 (7 ._ 03 m l 。 组 临 床 资 2 53 H92 m l 对 / 2 1 + .) moL 两 52 /
肠 , 封 闭肛 门 的 方 法 , 边 能有 效 防 止 灌 肠 液 的 外 泄 , 灌 肠 液 能 使 有 效 的达 到 预 期 位 置 。 总 之 , 用改 良灌 肠 法 , 注 药 物 极 少 外 采 肛 溢 , 有 效 确 保药 物剂 量 准 确 , 起 效 迅 速 , 患 儿 刺 激性 小 , 能 且 对 疗 效 满 意 。 得 推广 应 用 。 值
般 .0 6 ri 疗 效 较 好 .6 mi 3~ 0 n为 a > 0 n为疗 效 满 意 。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疼痛性质:有无持续性烧灼状剧烈疼痛,或背伸活动加剧。
2、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观察足背动脉、皮肤温度、色泽、毛细血管返流时间、肿胀的程度、感觉和活动情况。
3、观察患者生命征:血压、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护理措施】
1、创伤后肢体持续性烧灼状剧烈疼痛,并传向远端,且进行性加重,疼痛和损伤程度不成比例,这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早期重要表现,所以应严密观察疼痛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2、对单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者,急救时尽量减少患肢活动,严禁按摩,以免增加组织损伤。
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和末梢血运情况。
3、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将肢体放平,患肢避免热敷、烘烤,尽可能使患肢温度降低,必要时可给予冷敷。
4、凡是确诊患者,均及时做好手术准备。
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护理有所了解,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6、护理操作应熟练、准确,动作应轻柔,神情应镇静,增加患者的安全信赖感,减轻恐惧紧张心理。
7、高压氧治疗。
【健康教育】
1、四肢骨折特别是胫腓骨骨折、前臂双骨折及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患者,如出现剧烈疼痛和肿胀者,应高度警惕此征发生。
2、一旦发生此综合征,告知患者患肢制动,并严禁热敷和按摩。